第一篇:论哈代女人诗歌论文
摘 要:该文探讨了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和他一生中几位重要女人之间的关系乃至情感纠葛,是她们丰富了哈代的感情生活,并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哈代 情感纠葛 创作源泉
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在世的八十八个春秋中,有诸多女人对他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其祖母、母亲、妹妹、发妻艾玛、续弦之妻弗罗伦斯、儿时倾慕对象哈丁、初恋情人伊莱扎,表亲恋人特里菲娜、红颜知已亨尼卡夫人、晚年朋友艾格尼丝等不一而足。本文将着重探讨和哈代有过感情纠葛并进入他诗作的女人。哈代不仅是位才子,亦是个“情圣”,这使其感情生活注定与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进入哈代感情生活的第一个女人,更确切地说是女孩,是露伊萨·哈丁,哈代儿时的倾慕对象。哈丁是哈代的邻居,但内向的哈代却羞于向哈丁吐露自己的爱慕之情,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便是哈代的一句见面寒暄。不过纵使哈代勇于表露自己的情感,两者之间家庭背景的差异也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因为哈代出身贫寒,而哈丁却是大家闺秀。哈代内敛的性格和卑微的出身使一番本该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来描述的爱情遭到扼杀。后来哈丁去城里读书,哈代也曾试图去找过她,但无果而终,之后两人便断了联系。哈丁终生未嫁,于1913年去世,被葬在离哈代的发妻艾玛坟墓不远的地方。哈丁的去世激起了哈代往日的情思,他写了几首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在《露伊》一诗中,站在斯丁斯佛墓地的哈代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亦忆起昔日活泼可爱的哈丁,叹只叹两个生前并不相识的女人,都在哈代的生命中走过,如今又都先其而去,长眠于同一块墓地。哈丁在哈代的印象中一直是那个美丽可爱、楚楚动人的邻家女孩形象。在《过路人》一诗中,哈代更是以哈丁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哈丁先是叙述了哈代每天都穿戴整齐地从她的窗前走过,每当她对他微笑,哈代便像个女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可是后来哈代不再走过她的窗前,于是她认为他一定是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诗中的哈丁把哈代称为“我爱的那么真的少年”。这也许是哈代的一厢情愿,但从某种角度上反应了他对哈丁曾经有过的那份执着的爱。《写给小巷里的露伊萨》作于哈代临终前,可见哈丁在其心目中的影响颇深。诗中哈代希望儿时的那一幕幕能重现,让哈丁和他再一次在那空荡荡的小巷里相遇,那么他一定不会再次让机会从身边溜走。诗歌结尾处哈代表达了死后能同哈丁再相遇的愿望。正所谓“憾生前不能结连理,愿身后化作鬼魂聚”。
哈代生活中第二位重要的女人是伊莱扎·尼科尔斯,可以算是其初恋情人。他们于1863-1867年交往,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其中伊莱扎对哈代的爱更深、更强烈,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意味。但后来伊莱扎发现哈代更加喜欢她年轻漂亮的妹妹玛丽·简,于是两人便不欢而散,当然哈代跟简也未有什么发展。哈代后来写了一组题为《她对他说》的诗来谨记两人之间的那段情。其中第一首最后一节写到:“可知我对你痴情永不移——/愿以自己性命免你苦疾”。第二首第二节写到:“那么你也许会停住脚步,想到:‘可怜的女人!’/ 然后发出一声叹息——作为丰厚的回报/……/给一位可以甘愿为你放弃自己一切的女人”。第三首开篇便直抒胸臆:“我将会对你忠贞不渝;是的,忠贞不渝!”。第四首是当伊莱扎发现哈代移情后的肺腑之言:“爱你多深我不知,一生也无从得晓/否则我会愈发地爱你/但有一点我明了,我的生命与你的/本是分离的,却因彼此痴迷而融合在一起”。诗中无不透露着伊莱扎的深深爱意和哈代的丝丝悔意。唯只叹“痴心怨女终被负,负心之人悔当初”。
第三位女人是特里菲娜·斯巴克斯。她是哈代的表妹,比他小十一岁,所以笔者称其为表亲恋人。1867年,二十七岁的哈代爱上了十六岁的特里菲娜,随后两人定下终身,特里菲娜也公开佩戴着哈代送给她的订婚戒指,而且据说特里菲娜还于1868年为哈代生下了一个儿子。(参见洛伊斯·迪肯和特里·科尔曼的《天意和哈代先生》)但是1870年哈代的一次康沃尔之行改变了他的初衷,使他移情别恋,爱上了艾玛。1873年特里菲娜主动解除婚约,一段美好姻缘就此告终。但是哈代在由其第二位妻子捉刀的《托马斯·哈代传》中完全隐去了这一重要的插曲,好像在刻意回避着什么。特里菲娜去世后,哈代亦写了数首诗来悼念她并追忆二人的恋情,但都未直接提及其名。《思念菲娜:惊闻其辞世》是特里菲娜去世后哈代写的一首悼亡诗,也是唯一暗示其名字的诗。诗中哈代把她称为“我失去的珍品”,其悔意不言自明。他不知道特里菲娜的晚年生活如何,是忧伤还是快乐?是才能和怜悯之心相伴甜蜜生活,还是生活之光黯淡,布满不幸灾祸?总之他知之甚少。尽管哈代未曾为她写过一行诗,不曾拥有她的一根秀发,不曾了解她的晚年生活,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部分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在《她的不朽》一诗中,哈代加入了超自然的元素,特里菲娜的鬼魂被赋予了话语权。她说自己已去世多年,已没有几个人记得她:丈夫续弦;孩子们的爱献给了继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不在乎来见她的魂灵,直到她去世了才知道谁最在乎自己。她对哈代说:“幽灵只有在懂得铭记的人的头脑里 / 才有不朽;/ 你活着,我就活着 / 你死了,也把我扼杀。”哈代遂答道:“我不会死去,我最亲爱的!——/以此来延长你的时日”。但一个人不可能永生,想到此,哈代不禁扼腕叹息:“当我停止呼吸 / 我这个她赖以生存的躯体 / 她的灵魂便也寿终正寝 / 再也不能复活”。在《我歌唱她的优越:薄情郎之歌》一诗中,哈代把自己称为“薄情郎”,想必他对当年背叛特里菲娜心存愧疚。但诗歌也许在为自己当年的移情别恋开脱。诗歌开始说他歌唱特里菲娜的优越,但旁人却说赞美得不恰当。后来他发现这些优点恰恰是艾玛所具有的,因此导致他将赞美和爱慕对象转移。《在维色伯里附近的爱维利兹牧场》是描写两人恋爱时的一首诗。诗中哈代首先忆起二人在草地上跳舞的情景,他说特里菲娜“点燃了 / 爱情的阵阵狂喜”,最后他又忆起了她对他说“永远爱你!”的时刻。《一个地点》中的地点指的也是爱维利兹牧场,描述的也是两人相恋时的场景。诗中二人坐在草地上,促膝而谈,被爱的光环所环绕。诗的结尾处从地下传来一个声音说:“直到天荒地老 / 才会再有 / 像他们这样的爱情 / 溢满峡谷”。这段感情得以如此的歌唱与赞美,可见特里菲娜在哈代心目中不可磨灭的地位。若说哈代的感受,真可谓“忆起当年浪漫事,无尽悲凉心头生”。
第四位女人,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女人是艾玛,哈代的发妻。1870年3月,哈代前往康沃尔郡的圣·朱丽叶教区去做教堂修缮的前期调查工作。接待他的是教区长的妻妹艾玛。哈代和艾玛虽不能说是一见钟情,但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哈代逗留的近一周时间里,两个人的爱慕升温,艾玛白天陪伴哈代去附近的采石场,晚上和姐姐一起为其唱歌。在随后漫长的恋爱期,两人聚少离多,仅仅见面八次,更多的是依靠飞鸿传书。书信来往不仅是传情,艾玛还负责为哈代誊写书稿,并在哈代出版遇到挫折时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这期间,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1874年9月,在经历近四年的漫长恋爱后,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两人婚后的幸福生活只保持了三四年,哈代在1878年3月18日的日志中写到:“斯特敏斯特牛顿的田园生活结束了……我们最幸福的时光”。(《托马斯·哈代传》:118)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两人的婚姻生活便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尤其是艾玛晚年的十几年中,两人过着分居生活,交流甚少,形同陌路。究其个中原因,哈代传记作家米尔盖特的话也许有一定道理:“如果和一位文学天才结婚是艾玛的特殊待遇的话,那也是她的不幸。…… 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种有事业的艺术家固有的无情与冷酷,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不能或不愿以艾玛所需要的耐心待之,做她倾诉的对象。”(《托马斯·哈代:传记》:397-8)
直至1912年11月,艾玛的突然辞世才使哈代追悔莫及,极大的愧疚感使他对艾玛的爱情重燃,巨大的悲痛化作创作的源泉,于是便成就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诗。一般读者所熟知的是在艾玛去世后一年间哈代创作的那二十一首《1912-1913年组诗》,但实际上数量多达百余首。他的悼念亡妻的挽诗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在整个英语挽诗史上是无人能企及的。难怪韦伯把哈代的艾玛组诗称为继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诗》后最好的爱情组诗(《哈代的爱情诗》导言)。哈代的挽诗情深意切,感人至深,读来不免令人潸然泪下,遂觉于我心有戚戚焉。比如常常见诸各种文选的《伤逝》和《呼唤》。在《伤逝》一诗中,失落感、忧伤等情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节,哈代点明了艾玛去世的突然性,没有任何征兆和预感,然后表达了阴阳两隔的悲痛:“即使我插上那燕子的翅膀 / 也难以再看上你一眼”。第二节哈代痛陈艾玛的去世“改变了一切”。第三节哈代来到昔日熟悉的小巷,但空荡荡的小巷里再也觅不到艾玛的芳踪,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涌上心头,那种空虚使哈代极度神伤。第四节中两人相恋时的美好时光同第五节两人的疏远隔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表露了哈代对失去幸福的一种极大的愧疚。最后一节,哈代不得不接受斯人已逝的残酷现实,但是丧偶的打击对他来说是巨大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呼唤》一诗更是令人动情。寂寞寥寥的哈代似乎听到了亡妻在呼唤他,如泣如诉。但实际上那只是他的幻觉,是他过分思念亡妻的结果,那呼唤声只不过是阵阵风声。残酷的现实、极度的失落又加剧了哈代的伤悲。于是我们在诗歌的结尾看到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举步维艰地走在风中,片片树叶随风飘落在他身旁,而其耳边仍回荡着一个亡灵的呼唤声。这是一幅何等凄惨的画面,一个老年丧偶者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不禁令读者心生怜悯。作为哈代的发妻,艾玛不见得是哈代的最爱,但她无疑是去世后博得哈代最多爱的人,可惜的是这爱是源于赎罪的爱。若是将这种对逝者的爱转移一些到其生前,相信逝者不会走得那么悲,生者亦不会悼得那么累。叹只叹“昔日鸳鸯成陌路,逝去方知相思苦”。
第五位女人是作家亨尼卡夫人。1893年两人初次在都柏林相遇。哈代对其印象是:“一个迷人的、富于直觉的女人”。(《托马斯·哈代传》:254)之后两个人的联系就一直没有中断,直到1923年亨尼卡夫人去世。两人之间的书信数量颇为可观;仅仅是两人见面后短短半年时间里,哈代就给她写了二十多封信,可见他在这份感情上的投入程度。但身为有夫之妇的亨尼卡夫人的矜持与慎重使哈代的热情遭受挫折。无奈的哈代只能把这份感情转化为友情,并一直保持到老。也许正如哈代在写给亨尼卡夫人的信中所言:“我衷心希望能把你列入我一生中最珍惜的朋友之一”。(《哈代书信集》第二卷:14)这也许是哈代的宿命。哈代在事业方面给了亨尼卡夫人很大的帮助:他与她合作创作,告诉她对付出版商的策略,并为她指定文学代理人。哈代也写了数首关于亨尼卡夫人的诗,但几乎都是在他失恋期间写的。《分离》是哈代和亨尼卡夫人初次见面后写的一首诗,说明两人之间相爱的难度之大。距离只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两人都已有家室,更重要的是妻子艾玛的醋意大发甚至对亨尼卡夫人充满敌意。在《城里的暴风雨》一诗中,哈代回忆了两人一次驾车出行的经历。两人驾车出行,恰逢暴风雨,遂停下马车,在车篷下避雨。哈代说令人惋惜的是雨停了。读者不免困惑,雨停乃好事,怎么哈代尚觉可惜呢。看到诗歌的结尾才恍然大悟:“如果雨再多下一分钟 / 我可能就会亲吻她”。《一次爽约》(追忆1893)讲的是亨尼卡夫人没有赴哈代之约,令其怅然若失,伤心不已。哈代得出的结论是:“你不爱我”。他禁不住抱怨道:即使你不爱我,难道就不能腾出点时间来安抚一个饱经沧桑的人的心吗?《在一家客栈》讲的是哈代意识到他和亨尼卡夫人之间相爱的不可能,他认为致使他们不能相爱的原因是“人类的法则”。《这个月的日历》表达的仍然是一种伤心的心情。哈代撕掉了与亨尼卡夫人相遇的那个月的日历,想把那一天忘却,因为他向她示爱的信得到的只是保持友情的回复。《最后一句情话》仍然表达的是哈代不能得到亨尼卡夫人的爱的失意:“这是最后一句情话;最后一句,真是最后一句!”,“我们注定不能相爱!”可见不能博得她的爱给他带来的伤痛之深,也可见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典型的柏拉图式恋爱。真可谓“人生难遇一知己,恨不相逢未娶时”。
第六位女人是艾格尼丝·格罗夫。两人于1895年相遇,当时哈代夫妇是去拜访艾格尼丝的父亲皮特·里佛斯将军。在晚间的舞会上,哈代一时兴起跳起了民间舞蹈,而美丽的艾格尼丝则成了他的舞伴。次年七月的一天晚上,哈代夫妇去伦敦帝国学院听露天音乐会,又邂逅了艾格尼丝,两人竟随着华尔兹舞曲翩翩起舞,而周围散步的人还以为他们喝醉了。据哈代个人回忆艾格尼丝是和他跳生命中最后一支舞的女士,因为自那以后他就再没跳过舞。尽管这一说法后来被人质疑,但至少说明这一次共舞在哈代的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两人有了进一步的交往,但哈代更多的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给予她指导,也许哈代对她也有些许朦朦胧胧的爱慕,但两人没有更深的发展。哈代在其去世后写了《关于艾格尼丝》一诗以示追忆和凭吊。诗中写道:“我再也不敢奢望曾经奢望过——/无数次的事情!/ 同那位美人再次翩翩起舞”,惋惜失落之情溢于言表。正所谓“昔日舞伴化白骨,唯我独受追思苦”。
第七位女人是弗罗伦斯·达格戴尔,即哈代的第二位妻子。1904年,经亨尼卡夫人的引荐,儿童文学作家弗罗伦斯闯入了哈代晚年的感情生活,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九岁。时值哈代创作诗剧《列王》,弗罗伦斯毛遂自荐为哈代到大英博物馆查资料。作为回报,哈代在创作和出版方面给予她帮助。1909年,也就是在哈代的第一位妻子艾玛去世前三年,弗罗伦斯以哈代私人秘书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入住哈宅。在艾玛人生最后的岁月里,在她最需要哈代的时候,哈代的感情却倾注到了弗罗伦斯身上。他带她游访名胜,拜访朋友,出席场合。为哈代庆祝七十一岁生日的不是妻子艾玛,而是情人弗罗伦斯。其时两人已经在精神上订婚,哈代已经称弗罗伦斯为“我最亲爱的弗”。后弗罗伦斯因故离开哈宅,1912年11月艾玛去世时,她应哈代之邀来帮助料理后事。1914年2月,在艾玛去世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哈代和弗罗伦斯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哈代写给弗罗伦斯的诗既有婚前的情诗又有婚后的颂诗。《来访之后》是弗罗伦斯第一次拜访哈代后哈代的感受,诗中对她赞美有加。诗歌一方面赞美弗罗伦斯端庄优雅的外在美,她步履轻盈、款款而行、仪态雅致、不骄不卑,尤其是那一双炯炯有神会说话的大眼睛给哈代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诗歌另一方面褒奖她的内在修养,说她思想有深度,与哈代在对人生看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位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的女人势必会得到哈代的青睐。《见面还是不见》是艾玛死后哈代在与弗罗伦斯的感情一事上的犹豫心态。诗中哈代把弗罗伦斯称为“我的梦中情人”。到底该不该去见自己心仪的女人,哈代进退维谷。一方面他非常想去,不愿一桩大好姻缘就此搁浅。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两人之间巨大的年龄差距,以及他对亡妻艾玛的那份重新燃起的感情,他又犹豫不决。《我有时想》是二人婚后哈代写给弗罗伦斯的。诗歌前两节哈代先是说自己的某些正义行为别人不在乎,得不到世人理解。最后一节点明其实真正在乎理解他的人就是弗罗伦斯。在哈代眼中,她是一个有思想的女人,是自己的精神支柱,给予自己无尽的支持:“即使我绝望 / 她在乎一切,注意一切”。《款款而行的一对》描写了哈代再婚后的幸福,诗中说他和弗罗伦斯“比最聪明、最漂亮、最不寻常的夫妇还要幸福”。
而实际上哈代夸大美化了他和弗罗伦斯之间的关系。弗罗伦斯在与朋友霍尔夫人的通信中透露,哈代对她的爱是一种保护性的情感,就像父亲对孩子的那种,而非浪漫恋人之间的那种。(《艾玛·哈代和弗罗伦斯·哈代的信件》:105)尤其是哈代那近乎病态的对亡妻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对弗罗伦斯的感情投入。弗罗伦斯向她的朋友丽贝卡·欧文抱怨哈代让家中的一切都力图保持艾玛去世前的原样,她不能更改花坛的样式,不能砍伐或移动最小株的灌木,亦不能改变任何一件家具的位置(参见弗罗伦斯给丽贝卡·欧文的信,1916年5月5日,存于科尔比大学图书馆)。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会有多么拘束。更有甚者,哈代还曾建议她今后一直都穿黑衣以悼念艾玛。即使再大度的女人也不可能不萌生醋意。当然他们之间一定有幸福的地方,但远非像哈代诗歌中所说的比任何人都幸福,也许是他与第一位妻子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使他尽力想粉饰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吧。两人的婚姻总的来说可谓“寂寞晚年遇佳人,哀伤犹在结伉俪,有苦有乐伴余生,忘年之情亦甜蜜”。
当然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女人也进入了哈代的感情生活,有的也很重要,但由于她们没能进入哈代的诗作,篇幅有限,这里便不再加以探讨。每一位伟大的人物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可是在哈代的背后却有数位女人,正是这些女人丰富了哈代的感情生活,并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源泉
第二篇:论哈代自然诗
历经沧桑,呼唤和谐——论托马斯·哈代自然诗中的鸟的意象
桂宏军
(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在哈代的近千首诗歌中,鸟的意象出现了70多次,作为一个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充满了感情和眷恋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对鸟的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哈代笔下的鸟不同于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鸟,它们少了一份幻想,更多的是现实和沉重,这些鸟或者受到人类摧残,或者孤独迷茫,或者在一片萧杀中高歌,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沉重,但它们并不是绝望之鸟。哈代笔下的鸟是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不和谐生存状态的隐喻,同时也表达了哈代追求整体和谐的生态理想。
关键词:哈代;自然诗;鸟;和谐
托马斯·哈代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思想深沉的诗人,他以写诗开始文学生涯,在生命的最后30年致力于诗歌创作, 哈代一生对诗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1]哈代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不少评论家将其视为“现代诗歌的开创者之一”[2],英国著名诗人菲力普·拉金甚至认为哈代是20世纪超过艾略特和叶芝的诗人[3]。在哈代的九百多首诗中,自然诗占一百多首,他深入地观察自然,试图从自然的变化中找出生活的真谛。哈代的自然诗不是为了自然而写自然,而是他对人类生存状况关注的表现。凋谢的花朵、荒凉的冬日、苍莽的天穹,笼中的囚鸟, 被刺瞎的鸟儿的歌唱,都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哈代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他是要通过对自然的探讨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困境,呼唤人类社会的和谐。
哈代诗中的自然与浪漫主义诗中的自然诗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在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中,自然给人以慰藉和启迪,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自然是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哈代在《威塞克斯高地》(Wessex Heights)中,描写了他在低地城市遭受的误解和攻击和高地乡村得到的安慰:“威塞克斯有些高地,好像被仁慈的妙手所制作,/供人思考、梦想、渴望。...我觉得这是我生前的所在之地,和死后的归宿。” 诗人站在威赛克斯高地上凝神眺望时,他的整个生命都从自我狭窄的天地中涌出,把自然吸入自我之中,又消融于自然中,在如此纯洁的自然中,诗人觉得自己似乎回归了生前所在,又似乎来到逝后的归所,解脱了人生羁绊,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Lucy Poems)中,露西死后回归于自然,转化成一株不为人注意的紫罗兰。在哈代的《转化》(transformation)中,人们死后也转化成植物:“红光满面的生命,现在化成了绿色的嫩枝。”
但是哈代毕竟是现实主义的作家,处于宗法制农业社会到自由资本主义转型期的英国农村的严酷现实和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理论是哈代以一种冷峻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哈代笔下的自然大多没有了浪漫主义的生机和梦幻,更多的是萧瑟和残酷,在《在林中》(In the wood),诗人感到城市的压抑,到林中寻找解脱和抚慰,但看到是只是自然界中冷酷无情的生存竞争,林中一片荆棘恶臭和腐朽;在《妻子常春藤》(Ivy Wife)中,常春藤伸出胳膊向山毛榉示爱,后者却试图用毒汁毒害常春藤,当常春藤试图附着在梧桐树上时,后者宁愿脱掉树皮,也不愿让常青藤缠身,当桉树接受了常青藤的爱时,常青藤却用“绿爪”缠死了桉树并与之同归于尽,诗人用拟人的一人称说明此种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同时存在,常春藤的失败的甚至毁灭性的爱情隐喻着人类灾难性的和毁灭性的不和谐和冲突。
鸟是哈代小说和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形象。哈代一向关注动物,尤其是鸟类,在一次冬日散步时,哈代的父亲用石头顺手打下一只快要冻死的鸫鸟,还是孩子的哈代便捡起它,发现小鸟轻如羽毛,皮包骨头,几近饿死。他说“永远也不会忘记小鸟在他手心时的感觉”。[4]哈代作品中的鸟完全不同于现在浪漫主义自然诗中的鸟,华兹华斯的杜鹃使诗人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雪莱的云雀寄托着诗人超凡脱俗的憧憬,济慈的夜莺象征着诗人的没有痛苦的梦幻世界。哈代的小说和诗歌中有许多鸟的意象,在《苔丝》中,哈代用了许多小鸟的意象来隐喻苔丝的处境,而当苔丝无家可归露宿荒野时,树林里的从猎人枪口下逃脱的鸟儿也像她一样在寒风中挣扎哀鸣。哈代笔下的鸟大多不是理想世界的象征,而是人类普遍困境的真实写照。
鸟的意象在哈代的自然诗中出现了70多次,这些意象有的通过对鸟的拟人化描写来隐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关系,有的通过人类对鸟的暴虐的说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有的苍莽荒芜大地上的鸟儿的歌唱来反衬人类社会的悲观无望,有的通过意象派式的描写揭示出鸟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在《延宕》(Postponement)中,哈代用鸟类生活隐喻人类生活,诗中鸟的爱情遭遇与年轻人的爱情悲剧类似。“我惊骇不已,只好静待夏天,/在绿叶丛中把新房营造,/然而,经过烦恼的等待,/她对我的爱情已云消烟散。/啊,但愿我能像别的鸟,/生来栖在四季长青的树梢。”
诗中的鸟因为不能在绿叶中筑巢而不能得到爱情,等他筑好巢时爱人已离他而去。在哈代小说中,哈代经常使用“方舞”结构来描述男女婚姻的错位,在《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因出身低微不能与他所爱的表妹结合,两人最终回到了各自没有爱的婚姻中,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如同命运开的玩笑。裘德的命运与这首诗中的鸟相似,鸟因为没有出生在四季长青的树梢失去情人,而裘德因卑微的出生而失去了爱情和事业。
如果说《延拓》隐喻着个人的遭遇,《关在笼中的金雀鸟》(the Caged Goldfinch)则是通过描述一只被人类遗弃的鸟,来象征人类的生存困境。
在教堂墓地的新坟上,/我看到一只鸟笼,/关着一只金翅雀,四周没有声响,/除了它在笼里不停地跳动。
在它若有所思的眼里带着疑问,/它也一度试图把歌唱,/是谁把它遗弃在新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这首诗字面上描写了一只遭到人类遗弃的金丝鸟,但从“教堂”、“新坟”来看,被遗弃的金丝鸟隐喻着人类遭到上帝抛弃,表现了人类失去宗教信仰和精神支柱的孤独困境。无独有偶,在《卡斯特桥市长》的结尾,亨查德偷偷将一个笼中的金雀鸟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他的养女伊丽莎白,等伊丽莎白发现时金雀鸟已饿死在笼子里,而当她找到亨查德时后者已于半小时前孤独地死在郊外,显然金雀鸟的命运象征着男主人公的命运,而后者的悲剧命运这是受宇宙中“内在意志力”支配的人类命运的缩影。
在《被刺瞎了双眼的鸟》(the Blinded Bird)中, 哈代热情讴歌了鸟类的顽强的生命力,虽然这只鸟被人用“热红的针” 刺瞎了双眼,它只有在“永恒的黑暗”中忍受熬煎,但它顽强地生活,高唱着希望之歌。“摧残不记恨,/剧痛全淡忘;/ 烧灼的火,/ 扎刺的针,/夺走了一切光亮;/ 命定的终生摸索,/ 不尽的暗夜茫茫,/ 无情的丝笼囚禁,/ 你为何宽恕原谅?
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连续用五个疑问句,热切歌颂了鸟的神圣品质:
谁具有慈善的品质?这一只鸟。/谁生性善良,却遭受着无尽的痛苦? /谁双目失明,生活的环境犹如坟墓,/却从来不急不躁? /谁憧憬未来,默默忍受着生活的一切,/不为邪恶环境烦恼,高唱生活的欢歌?/谁具有天使般的品质?这一只鸟。
鸟被人刺瞎双眼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摧残,而鸟的忍耐、宽容、乐观积极来反衬人类的自私狭隘消极悲观,二者相互映衬,形成转喻关系。类似的描写也出现《苔丝》中,“这些骨瘦如柴的鬼怪似的鸟儿,长着悲伤的眼睛,在人类无法想象其广袤寥廓的人迹罕至的极地,在人类无法忍受的凝固血液的气温里,这种眼睛曾经目睹过灾难性的质变迁的恐怖;在黎明女神播洒出来的光明里,亲眼看到过冰山的崩裂,雪山的滑动;在巨大的暴风雪和海水陆地的巨变所引起的漩流中,它们的眼睛被弄得瞎了一半;在它们的眼睛里,至今还保留着
()当时看到这种场面的表情特点。”5都历经磨难沧桑。《黑暗中的鸫鸟》(The Darkling Thrush)写于19世纪最后一天,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及整个西方世界危机四伏,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进步和人性堕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哈代在诗中描写了一个荒凉、凄惨的环境来象征维多利亚时代的萧条与腐败,流露出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哈代用“冬的沉渣”、“纠缠的藤蔓”等意象象征着世纪末到处都是一片凌乱、没有节奏、停滞的状态。在第2节中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的大地比作一具“斜卧的尸体”躺在“阴沉的天穹”,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更加恶劣的环境。冷漠的态度。冷酷、荒凉、压抑的环境似乎使诗人变得“丧失了热情”,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诗的第三、四节中,诗人用浓郁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一只在薄暮中的一只年老”、“纤弱”而又“憔悴”鸫鸟在歌唱,在一片苍茫中“倾吐心灵”。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生命却展现着无尽的活力:瘦弱,却有生气;老衰,却不乏活力;歌声单调,却饱含热情;声音细微,却充盈着希望。它历经人生的沉浮,在经久的跋涉中,敢于面对不平之状,用于用自己的呼声打破世界的死寂。他来自黑暗,身上还有着旧世纪的烙印,却敞开它的心灵,将压抑了一天、一生、一世纪的愁苦心情倾泻,哈代通过塑造一只薄暮中的画眉,表达了自己的迷惑,却又流露出一丝希望。
《效外白雪》(Snow in the Suburbs)被认为是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诗的第一节客观化地描写了冬日雪景: 哈代向读者提供了一副静态雪景图,白雪使每根树枝胀大,/也使每根细条垂下;/每个树权像鹅鸭的白色蹼足,/每条街道和小径沉默不语。也有雪花随风飘舞的动态:一些雪片迷途了,/便回头向上摸索,/遇见下飘的伙伴,/又转身向下降落。这里可以看到哈代通过使用客观对应物来逃避感情的努力,是典型的意象派诗歌,“迷途”和“摸索”这两个词曲折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暗示着在 “迷途的”道路上“摸索”生存的意义。
在第二节中,哈代主要描绘一只埋在雪团里的麻雀的动态图,以衬托第一节的静态描写。
一只麻雀飞进树/因此,此时此分/落下三倍于麻雀的雪团,/把它的头和眼睛全部撒满/于是把它打翻,/几乎将它埋葬,/并且停落在下方的细枝,/导致树梢向投宿的积雪发动猛击。
麻雀淡没在雪景里,与雪团融为一体,这只麻雀已没有了前两类鸟的或喜或悲,它已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诗中的叙述者也不再是孤独的“我”一个人,而是“我们”。“我们”看到窗外树枝上的白雪几乎吞没麻雀,看到一只屋前台阶上的黑猫: 台阶是变白的斜坡,/一只黑猫身材瘦弱,/它睁大眼睛,渺茫地向上攀登,/于是我们把它接入屋中。
在这白茫茫一片雪景中,黑猫不仅凭它的黑颜色引人注目,而且它的瘦弱,渺茫,更加令人怜爱, 黑猫的出现与第一节的“迷途”、“摸索”以及第二节的“麻雀”建立了联系。“我们”把属于自然界的猫接入家中,来逃避屋外的寒冷在这里,表达出哈代他对动物的仁慈和对“迷途”的动物的同情。人出现在画面中,从而建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建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自然形成了互动的关系,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表现了哈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
《捕鸟人之子》(The Bird s Catcher s Son)通过对比父子两的观点揭露了人类对自然的戕害,批驳了人类中心主义,表达了哈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生态观点。弗雷德象征着人性中的善良和天真,而他的父亲则象征着实用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鸟儿象征着自然,而鸟笼则象征着人对自然的束缚和破坏。儿子弗雷德认为,人们应当同大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对自然万物表现出仁慈:“爸爸,我害怕你的行为,/这种交易很不正当!/把小小的云雀捕捉起来,/变成一个个终生的囚徒。/云雀伤痕累累,在狱中流血,/它们试图远走高飞;/每只关在笼里的夜莺/很快会死亡或憔悴。”而父亲则认为,造物主创造世间万物就是供“万物之灵”人类利用:“好一个傻瓜,我的孩子!/鸟雀就是任逮任捕”这首诗以弗雷德的死亡而结束,说明人类并未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并因此而付出了代价,理性文明的猖獗不仅破坏了自然和人的天性,也带来了人与人的隔阂、人的异化感和孤独感。
在《供捕猎的鸟的困惑》(The Puzzled Game Bird)也是一首生态主义的诗,哈代从鸟的视角揭示了人的残酷。令“供捕猎的鸟”困惑和恐惧的是,它的人类朋友突然一反往日的善良,表现出极端的残酷。“如果心灵能容纳这样的阴险,他们不是过去给我们食物的那些人”。诗中重复“他们不是过去给我们食物的那些人”,深刻地揭示了鸟的天真无邪和人的伪善欺诈。
“日常生活充满着时间感”,哈代的景物描写中往往烙上了时间的印痕,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哈代的笔下的鸟不再是华兹华斯的杜鹃、雪莱的云雀、或济慈的夜莺,而是孤独的鸟、失去自由的鸟、受虐的鸟、荒凉中歌唱的鸟、自然之鸟,都像一面镜子照出工业文明中人类异化不和谐的生存状况,但哈代并不承认自己是悲观主义者,整体与和谐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哈代认为:首先是确定病症,接着找出病因,然后再寻找有无治病的良药。他说,“作为一个向善论者,而不是他们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我对世界的改变抱有信心。”因此,哈代笔下的鸟既是对不和谐人类生存状态的揭露,也是对整体和谐社会的呼唤。
[1].Kramer, Dal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78 [2]阮韦,徐文博,曹亚军.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 28, 26 [3]鞠玉梅.从哈代哲理诗的艺术风格看其哲学思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3): 17-20.[4] Hardy, Florence Emily.The Later Years of Thomas Hardy 1892-1928.London: Macmillan, 1962,p.57 [5] 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3, 363
作者简介:桂宏军,男,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电话:***,E-mail: 404150806@qq.com 地址:武汉市常青花园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430023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0人文社科项目“论哈代诗歌中的和谐观”的部分成果,立项号:2010q069
On the Image of Bird in Thomas Hardy’s Nature Poems
The image of the bird appears more than 70 times in Thomas Hardy’s poems.Being a realist writer full of feeling and longing for the nature and the country life, Hardy endows the image with rich idea and feeling, which is less illusory and more realistic and heavy than the bird in the romantic poem.Hardy’s bird is either tortured by human, or lonely and lost, or singing amid desolation.It embodies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history and the heavy weight of the present, but it never despairs.The bird described by Hardy is the metaphor of the disharmony in human society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It expresses Hardy’s ecological ideal of harmony.Key words: Hardy, nature poem, bird, harmony
第三篇:哈代的两首诗歌探析其进化向善论论文
一、引言
一生经历维多利亚、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等多个历史时期,哈代的思想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哈代曾经信仰上帝,又在二十出头放弃了上帝。哈代在改良主义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论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进化向善论。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改善就像宇宙间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因此,人类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也必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努力适应环境的需要。”哈代不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在晚年时将自己称为进化向善论者,并在创作中努力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进化向善论是介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的折中。哈代自然是不主张乐观粉饰现实的,但是他也不认为诗歌中的悲观态度是对生命和现实的抱怨、更不是妥协或懦弱,相反,他有一种直面不幸的真实和勇敢,他关心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希望能诊断出“疾病”,并将其医治。因此,哈代的悲观是有积极意义的,哈代甚至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从《最后一朵菊花》看哈代的进化向善论
《最后一朵菊花》被收录在《今昔诗集》里,作于1901年,属于哈代晚期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哈代用进化向善论作为指导,描写了自然进化的向善。在第一节中,哈代发现一朵孤零零盛开的菊花震颤在“已是知更鸟哀鸣”的寒冬,而此时别的花儿已经凋零,“葬入了坟冢”。诗人感到甚是惊讶,“在漫长的夏季”,“太阳为花朵做完了该做的事情”,给了它足够的阳光和温暖,“这朵花那时为何没有开放”?诗人相信这朵花曾经“感觉到了那炽热的召唤”,却“丝毫也没有留心”,当它苏醒,想要开放时,“树叶僵尸般掉落”,“树液纷纷地隐身”。可它最终还是开了,只是“美色来得太晚”,“季节的光辉已经耗完/什么也没有为它留下”。“孤独的东西”是诗人对这朵孤花深深的怜爱和疼惜,疼惜这“美丽”震颤在“狂暴的风雪中”。它究竟为何延迟开放?为何逗留到寒冬?难道这花如此天真到认为自然会对它留情?以为自然会怜香惜玉?
“会抑制自己的残害”?诗人一拍脑门,自嘲一笑,幡然醒悟,“瞧我说的,仿佛花朵,生来就有思维的能力”。哈代虽然不知道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渐短之秋冬季行花芽分化而至开花,但他清楚晚放的菊花只是为求生存,故意为之,只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植物进化向善,动物也是如此。它们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以求继续生存。有些植物利用它物不用之物求生存。有些花儿吸引蜜蜂和黄蜂,有些吸引蝴蝶,有些吸引飞蛾。他们将种子以各种方式散播,加大繁衍的可能性。他们还选择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以减小竞争。适应永远在进行着,这样物种才能赢得自己可以生息繁衍下去的生态位。哈代在形成进化向善论前认为自然法则应当按照人们的所思所想来进行调整。然而生态过程刚好是相反的。自然法则是不会变化的,冬天会冷,狂风呼啸,暴雪潇潇,不论是有还是“没有头脑”,菊花避开了在繁花盛开的拥挤的夏,也就避开了生存的竞争对手。这不得不说是自然生物的进化向善。
三、从《写在“万国破裂”之时》看哈代的进化向善论
《写在“万国破裂”之时》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是哈代在1917年出版的《梦幻时刻》诗集中的一首诗。哈代的进化向善论,在这首诗中也有所体现。在这首诗中,哈代认为尽管世界上有战争、痛苦和哀伤,但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战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是结束这一切并恢复良好秩序,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这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万国破裂”是向《旧约圣经》借典。先知耶利米向以色列人传达上帝的声音:“你是我的战斧,我要用你把万国砸得粉碎。”以色列人是与上帝立约的子民,不仅要打败侵略他们的巴比伦人,还要摧毁所有尘世帝国,并最终消除形成民族与国度的政治和地理分界线。这表示世界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变得更好。这也是进化向善论的基本宗旨。
除去借典,这首诗本身也有深意。本诗分为三节,每节有每节的场景,但所绘之境都是农村随处可见之景。一开始,韦萨克斯的农夫“独自一人犁地/缓慢无声前移/一匹老马,拖着蹒跚的步履/半在瞌睡半在拉犁”。这是一幅平静祥和、简单质朴的耕作图。第二节诗人将目光转移,看到“没有火光的几缕青烟/从野草堆上袅袅升起”。一堆野草默默燃烧,化做他物的养料,让人联想到自然的良性循环与生生不息。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开始表明态度:
“然而这将延续不断/任凭朝代推移”中。“这”指的是这样质朴、简单、真实的农村景象和生活。尽管战火纷飞,朝代更迭,这样的生活不会改变,生命也还是会延续。第三节是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释。“一对男女青年”让人联想到年轻、爱情,甚至繁衍。战争让世界充满了愤怒和杀戮,但是最终会让位给和平和美好。天真单纯的年轻人会用激情、希望、浪漫和诺言来战胜战争的丑陋和人类的野心,“战争的风烟即将隐没黑夜”。哈代想用这首诗告诉人们苦难是暂时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而青春和天真是不朽的,宇宙永存希望。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进化中的向善。
四、结论
这两首诗分别从自然生物和人类社会两个角度来表现哈代的进化向善论。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黑暗中的鸫鸟》《平凡的一天》等等。哈代的进化向善论的形成离不开进化论和内在意志力的影响。自然万物只能适应环境、调整自己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而不是自然法则听从个体生命的情感和意愿。自然法则不会变化,造物主对人类苦疾无动于衷,人类只有认识并改正自身的缺陷与现实的丑恶,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坚持进化向善论的哈代认为宇宙间充满希望,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Bailey,J.O.EvolutionaryMeliorisminthePoetryofThomasHardy[J].StudiesinPhilology,1963,60(3).[2]Hardy,Thomas.CollectedPoemsofThomasHardy[M].London:ReadBooks,2008.[3]托马斯·哈代.梦幻时刻[M].飞白,吴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4]托马斯·哈代.托马斯·哈代诗选[M].蓝仁哲,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第四篇:女人如花诗歌
都说女人貌美如花
待嫁的年龄
凤冠如珠,绾进头发
和心爱的他
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组建了新的家
不久有了爱的结晶
做了妈妈的她
为了孩子和老公
无怨无悔操持着家
虽然辛苦,却笑颜如花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
孩子一天天长大
成熟的她步入中年
经历了风吹雨打
生活的艰辛
不觉多添了白发
青春渐失
心里也会害怕
更需要爱人的理解疼爱
更知呵护她
都说女人如花
如诗,如水,如画
千娇百媚,风姿万种
她用她的美丽,热情,淡雅
激发了男人的斗志施展才华
如诗的女人
更能拨动男人的心弦
不知不觉的爱上她
花开时候需珍惜
莫待花去抹泪花
好好珍爱心中的女人
让她青青靓丽,一世芳华。
第五篇:女人的诗歌
(一)
女人
像雾像雨又像风
忽然是满眼风景
忽然又是雾气朦胧
忽然晴空万里
忽然又电闪雷鸣
男人的心
紧紧被她握在手中
即使再圆滑的男人
抛出去是条死鱼
搂怀里是条巨龙
什么是家庭
什么是爱情
因为生活太珍贵
好好把她珍藏在梦境中
(二)含香的牡丹
笑红了秋天
采拾一些爱情果子
把成熟煮成心愿
仰望季节的蓝
迷失的少年
风一样穿行在草原
玉帕羞红了脸
两颗心靠拢
跟随落日赶往梦的家园
银铃轻荡耳畔
记忆拉长了视线
在海边
我随海鸥一起扬帆
(三)你是风
悄悄溜进梦里
吹开花朵
吹暖爱情
给我一点小小惊喜
你是雨
照料小河
眷顾土地
妆点山川充满诗意
给我一点小感动
你是雷
尤如河东狮吼
酷似夜叉下凡
常常惊醒我的执迷不悟
给我一点小启示
你是电
爆出小火花
酥麻我的心
支配我用能量感化春夏秋冬
给我一点小喜悦
你是白云
无声地飘逸在我的天空
有时阴雨连绵
有时霞光万道
在我的世界里可以尽情游走
给我一点小清新
小迷幻
小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