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战略读后感三篇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一)定位是指如何让潜在顾客将你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定位是指如何找到一个最有利的位置与竞争对手抗衡。你的商业战略是成功还是失败,要看你对定位流程中的五个最重要的元素有多少了解。
1、心智的容量是有限的就储存信息而言,心智(mind)不是一个合适的容器,因为它一次只能处理七份信息。人们因此而学会了在心智里给产品和品牌分门别类。
如果某个竞争对手想增加自己的业务量,就必须把消费者心智里已有的品牌挤出去(这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将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地位挂上钩。人的心智不会接受任何新的或不同的东西,除非它们与原有的东西相关。如果你有一个全新的产品,告诉潜在顾客“它不是什么”要比你告诉他们“它是什么”更管用。例如“无糖苏打”、“无铅汽油”这些新产品便找到了与已有的产品进行竞争的最佳定位。
2、心智讨厌复杂费解的东西
人类对学习的依赖性很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科学家说:“学习是人类获取新信息的途径,记忆力是他们在心智中长时间地保存这些信息的途径。”
如果记忆力如此重要,那么被心智记住的秘密是什么呢?答案是简单。人们会抗拒令他觉得费解的概念。他们希望什么事情都能简单得像按个钮就能搞定一样。所以,在向潜在顾客传递你的产品概念时,不要给他们一些复杂难懂的答案。
3、心智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心智往往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如果你问人们他们为什么要购买某一产品,答案常常是含糊不清的,或者用处不大。人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所以他们常常依赖别人来帮助他们决定到底应该怎么做。因此,名人推荐便成了最古老、却最有效的广告办法之一。制造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是另一种应对此类难题的办法。
4、心智不会改变既有观念
人们普遍觉得,一个为新产品所做的广告应该比为已经占据了一定“江湖地位”的老品牌做的广告能够吸引到更多注意力。但实际结果是,与新产品相比,受众对他们已经知道(或者买来用过)的产品印象更加深刻。
有一家名为McCollum Spielman的调查机构在过去23年中测试了22,000条电视广告,其中将近6,000条是为10种类别的新产品做的广告。他们发现,如果拿新品牌与老品牌相比,这10种类别的新产品中只有1种能明显吸引到人们的兴趣。可见人们对新品牌的实际态度与我们想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要改变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被摊上这个任务,趁早拒绝为妙。
5、心智可能失去焦点
以前,大多数大品牌都在它们的顾客当中拥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度。但是现在由于产品线的延伸,这种认知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在同一个品牌上承载的产品类型越多,顾客头脑中对这一品牌的认知就会越模糊。渐渐地,你的品牌就会变得什么也不是。
相反,专注型或焦点明确的竞争者常常会在这样的品牌大战中获得胜利。专注型的企业可能只专注于一种产品,只追求给顾客创造一种利益,传递一种信息。
金霸王(Duracell)聚焦于为顾客提供电力持久的碱性电池,E*eready的产品线就长了,既生产手电筒类的产品,又生产高性能电池,还有可充电电池以及碱性电池。后来在竞争当中,E*eready变聪明了,它推出了“劲量“(Energizer)品牌的碱性电池来对抗金霸王,这是它做出的一个成功的举措。专注型企业的另外一个武器是令顾客觉得它就是业内最好的。例如,英特尔-T(Intel)公司是微芯片业的老大,卡夫食品(Kraft Foods)的Philadelphia是最好的干乳酪品牌。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二)初读波特的这篇《什么是战略》论文,说实话很生涩,有些东西不了解,不理解,毕竟别人是当今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大师,竞争战略的No.1,我们只能仰视,甚至经常还得雾里看花…
读完这篇文章,了解了战略与运营效益两个概念。理了下思路,这才发觉自己之前对公司如何发展的固有观念是有偏差的。一个公司的发展不能光依靠运营效益,它虽然必要但不充分,它是和公司战略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
那什么是战略呢?以前的印象中这个概念貌似很大:2015年公司要上市、向海外扩张、冲出亚洲…其实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战略不需要这么大的目标,战略是公司内部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的一种统筹兼顾(原文是配称,我的理解就是统筹兼顾吧)。从这个层面看,运营效益就如同人的手、脚等器官它们能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而战略呢,就是我们的大脑,在大脑的调配下,手脚不但能独立的完成各自任务,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或者完成的任务更漂亮。运营效率是如何在各单项活动中实现成绩,而战略关心的是如何将这些活动有机的组合起来。
文中特别谈到了日本企业,说它们能与欧美企业抗衡靠的就是运营效益。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生产率边界。指的是在既定成本的条件下,运用最佳的科技、技能、管理技巧、原料设备等生产出的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我的理解这就像物理中的绝对零度,它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你永不可达到,你可以无限向它靠拢。日本企业依靠他先进的技术,精细化的管理独步一方,在生产环节中,精耕细作,无限挖掘尽可能大的价值,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他的运营效益提高,也更向生产率边界靠近了一步。读到这里,你我可能感觉日本企业就是牛,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其学习。可是作者峰回路转,马上谈到了弊端。什么?我心里抛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这都有弊端,那什么是完美??
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不断提高运营效益是必要的。然而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因为几乎没有企业能在长时间内一直凭借运营效益的优势利于不败之地。随后作者谈出了他的观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想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已越来越困难。最主要原因就是,好的生产实践会迅速传播开。就是竞争对手会迅速模仿你的管理技巧、新技术、甚至来挖你的人员墙角,增加投入以达到同样的生产水平甚至更高。而且越是通行的方案,其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看到这里我心里有些茅塞顿开。是呀,2008年至今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为何会出现大片的倒闭潮,虽然有金融危机,以及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影响,但与企业缺乏战略思维,单一模仿不无影响。最早的企业获得了短期的成功,后来的同业竞争者竞相模仿,包括他的技术、管理经验,原料设备等等,同样运营效益甚至更高的同行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于是竞争趋同,没有绝对领先,没有绝对的优势,完全基于运营效益上的竞争成为了残酷的竞争,残杀式的竞争,最终两败俱伤,于是乎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我想到了咱们企业,在下半年投产运行后,我们是否能避免同样的挫败在自己身上发生呢?我们都知道诸如:通过降低材料成本、加强质量管理、追求更高的生产率和速度,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等等去争取更多的利润,我们也相信投产后大家都会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可是光有这些够吗?这些方面的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可是我们仍无法将这些所得转化为持久盈利。因为这些单一的分散的活动其他企业也可以做到,我们仍避免不了陷入竞争趋同的方向发展。波特提出了战略的实质就是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活动实施方式。初读这句话我觉得很空旷,理解甚微。但当我认真读完后我能理解一二了。我们通常分散进行的活动是会相互影响的,那这个影响是对企业有利还是有弊?比如我们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市场营销又注重客户服务,那一支高素质的销售团队就能创造出比别人更大的优势;一条先进的生产线只有与较高技能的操作人员、一套能降低库存的仓储及订货系统,以及一个强调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广告主题相配套,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在战略中,这样的良性互补比比皆是。一个良好的战略把企业看似分散的经营活动,一环一环链接起来,紧密相扣,让这些活动有机组合起来,相互加强相互促进。因此不再是各单项活动的简单集合,他的竞争优势来自个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促进。任何竞争对手也许可以复制你的某项单独活动,比如销售方式、产品性能等,但很难复制相互关联的整套系统。我们可以做出兰博基尼发动机的某些部件,但我们能原样复制一台兰博基尼发动机吗?如果仅仅复制某些活动而非整个系统,最后收效必然甚微,我们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也会使我们的优势持续更久。
所以如何制定战略,制定怎样的战略这是摆在领导者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我对生产运营了解不多,仅就这篇文章想到的写出来,如有不妥不尽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指导。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三)这几天一直在看波特的《竞争优势》,同时又拓展阅读了《什么是战略》一文,对战略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波特无愧为战略领域最为杰出的大师。
到底什么是战略呢,其实简单一点说就是定位,就是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此前提下不断地深化和巩固次战略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定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产品定位、客户需求定位、获取路径定位。产品定位主要是企业选择采用哪些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从而生产出客户所满意的产品,这里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价值链),如果企业无法通过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为客户提供产品,从而创造客户价值,则产品定位的方法是无效的;客户需求定位主要是以客户的独特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的产品,其根本还是通过独特的价值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在细分客户需求之后,其价值活动并无独特之处,则这种定位也是无效的;获取路径,其意义来源于客户所在区域或地理位置的不同,为不同地理位置或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可能需要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
波特在其《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将差异化与成本领先战略作为两个不可兼容的基本战略,但是这一提法受到很多中国读者的反驳,认为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的确有很多企业不仅仅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方面都做得很好,似乎有力地佐证了差异化与成本领先战略完全可以兼容的。但波特认为,之所以存在差异化与成本领先两者可以兼得,是因为各企业的运营效益的提升还没有达到上限,即使不同企业均有着相同或近似的价值链活动,但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应用管理最佳实践、组织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运营效率,但这样的提升终将会有上限——也就是运营效益边界,一旦达到这个边界,企业间的竞争就必然导致利润的大幅下降,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新的战略定位选择。在此,日本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其生产制造方式提升了其运营效率,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了更优质的产品,但如今,日本企业却面临着最佳实践被学习和复制的挑战。
因此战略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想尽办法创造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价值活动,而这些价值活动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你的定位与众不同,更准确的说是定位的价值活动与众不同。
那么是否有了清晰的定位,就一定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呢?很显然不是如此,波特认为,只有在清晰的战略定位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运营获得效率,不断地拓展运营效益的边界,才能巩固战略定位。通俗地说就是,一旦方向定了,就偏执地执行,而不被任何外界的诱惑干扰。大部分企业一开始都制订了战略,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偏离了原先制订的战略,可能是高增长的诱惑,也可能竞争的加剧产生了恐慌与摇摆。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只有偏执狂可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偏执狂才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执行力,只有偏执狂才不会被外界的诱惑分散精力,因此才能获得成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想想中国的企业有多少领导人算是偏执狂,一定要我列举的话,我认为360杀毒的周鸿祎、苹果的乔布斯等都应该是偏执狂一类。
波特也认为,持续竞争优势并非来源于某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资源”、“关键成功要素”,而是来源彼此互相关联的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彼此关联,因此竞争对手很难完全模仿
那么与众不同的定位是否意味增长的上限或瓶颈呢?波特认为,独特的定位往往意味着以独特的价值链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在一定区域范围是完全可能存在增长的上限或瓶颈的,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企业能够以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行区域拓展;其二,企业能够以其独特的价值活动作为拓展的基础,从而进入新的市场,但前提是依然具有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再一次联想到企业国际化或多元化的困惑,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国际化或多元化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基本功还没有做到位,还没有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妄图进行版图扩张,这必然面临在运营效益方面更甚一筹的国际巨头的强力挑战。而一旦在某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就可以凭借可共享的价值活动进行多元化扩张,从而避免了增长的瓶颈。
总之,战略定位强调的是原则性、独特性与持续性。原则性就是指一旦选择就不要清晰地改变,除非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独特性就是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而持续性就是指战略一旦确定必须持之以恒地贯彻和执行下去。
波特的战略论的思辨:波特将战略分为定位与运营效益,而定位才是战略的核心。事实上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确,在既定业务模式框架下,企业凭借各种管理技术的确能够不断地提升运营效率,并无限接近运营效率边界,但这一过程往往是相当漫长的,很多企业在还没有达到运营效率边界的时候,就已经被竞争所淘汰,在现实的产业环境中也是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主要还是表现为运营效率的优劣势对比,尽管不同的企业战略相似,但由于运营效率的差异也导致最终在盈利方面的明显差。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战略在理论上是以定位为核心还是以运营效率为重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通过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或是更高效率的运营活动获得了更高盈利,那么就可以说,企业在这一阶段是存在竞争优势的。总之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是阶段性,竞争优势的打造也是阶段性,只有当企业跨越过一个个成长的壁垒,才能持续创造竞争优势。
第二篇:《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还是没搞懂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一、内容概述
迈克尔波特指出近20年来,管理者一直在对生产率、质量和速度的追求,催生出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技巧,比如全面质量管理、标杆法、时基竞争、外包、结盟、企业再造以及变革管理等。尽管很多企业的运营效益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它们却因为无法将这些进步转化为持续赢利而倍感挫折。渐渐地,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管理工具取代了战略。问题的根源出在人们未能分清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波特提出: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
文章首先阐述了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企业唯有建立起可长期保持的差异化时,才能胜出竞争对手。创造卓越绩效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和战略对于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都至为关键,但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运营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整体劣势就源自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而不是其中的某几项运营活动。运营效益意味着,在进行相似的运营活动时,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相比之下,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则意味着进行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方式进行和竞争对手相似的运营活动。换言之,战略需要依赖于独特的经营活动。
运营效益上的不断改进,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不是充分条件。第一个理由是,文章以美国商务印刷业为例说明了运营效益的绝对改善,并没有给企业盈利带来相对改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运营效益的改进可以使得竞争趋同,当竞争各方在质量、生产周期或供应商伙伴关系上互为模仿各自的改善做法时,竞争就变成了在同一跑道上展开的赛跑,无人能够胜出。最终,能留在市场上的竞争者,往往只是那些比其他企业维持更长时间的企业,而不是具有真正优势的企业。许多企业十多年间在运营效益上得益后,如今正面临收益递减的处境。
紧接着波特提出,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战略的实质存在于运营活动中——针对外部竞争对手,选择一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于对手的方式实施运营活动。波特在回答“什么是战略”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为定位下了定义。他提出战略竞争可以被视作发现新定位的过程。战略定位出自三个不同的基点,它们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经常重叠。首先,定位可以基于提供某行业的某个子类产品或服务。他把它称为基于品类的定位(variety-based positioning),因为这是基于产品或服务品类的选择而不是基于客户细分进行战略定位。定位的第二个基点是满足某类特定客户群的大部分或者所有需求。我把它称为基于需求的定位(needs-based positioning),这和瞄准某个客户细分市场的传统概念相接近。定位的第三个基点是依据不同的接触途径细分客户。虽然这些客户的需求是相似的,但是接触他们的最佳运营活动配置具有竞争差异性。我把它称为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access-based positioning)。波特还提出:无论定位是基于产品品类、客户需求、接触途径,还是这三者的综合,它都需要一系列针对外部市场竞争而特别设计的内部运营活动与之配套。因为定位是什么取决于供应方行为,或者说取决于运营活动的差异,而不是需求或者客户方差异。
紧接着波特又阐述了战略定位的三个基点与通行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业务聚焦)的关系,他指出在最简单和广泛层面上,通行战略仍然能有效地代表战略定位。
在为定位下完定义后,波特提出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如果只有一个理想定位,那么企业也就无需战略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发现并抢占这个定位,以此赢得比赛。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如果同一套运营活动能够生产出所有品类的产品、满足所有的需求、接触到所有的客户,那么各家企业很容易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运营效益将决定企业的绩效。
波特提出,战略定位的过程其实是取舍的过程。取舍出自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形象或声誉上的前后不一致。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取舍是由运营活动本身所致。第三,取舍还可能出自内部协调管理的限制条件。当企业管理高层明确选择了以某一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竞争时,他们也就明确了组织中各项工作的优先次序。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
配称推动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企业将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配置各项活动,而且还决定各项活动之间如何关联。运营效益涉及如何在单项活动或单项职能中实现卓越,而战略是关于如何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配称才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件。第一层面的配称是让各运营活动(职能部门)与总体战略之间保持简单一致性(simple consistency)。第二层面的配称是指活动之间相互加强。第三层面的配称突破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加强,我把它称为投入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effort)。一个企业的定位越是依赖于内部运营活动系统第二和第三层面的配称,其外部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就越强。
最后波特给“什么是战略”做了总结性的解答: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做好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几件事情,并且把所有事情整合在一起。如果各项活动之间不存在配称,那么就不存在独特的战略,也不存在可持续性。这样,管理者只能重新承担更简单的任务,即监管各个独立的职能部门,而运营效益将决定企业的相对绩效。
二、评述
读完全篇,简直不知波特所云为何,文章中出现的许多概念以及对于战略的表述,令人匪夷所思,文中的一些表述故弄玄虚,一些表述又是所言欠妥的。罗列如下:
1、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战略需要依赖于独特的经营活动。(评:这里的战略一词
包含目标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依赖独特的经营活动才能支撑战略,才能实现战略目标。)
2、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评:与众不同不就是差异化吗?战略就是使具有差异化。)
3、战略就是怎样定位。(评:既然战略是选择一整套运营活动,那岂是“定位”就可以实现选择庞大的运营活动系统的目标的?而且文中波特所言的定位,更多的是指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范围要比运营活动窄许多。)
4、战略的实质是针对外部竞争对手,选择一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于对手的方式实施运营活动。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评:这句话的另一个理解是,战略是独具特色的运营活动的集合,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完全模糊了战略的含义,此时的战略更像是“成功经验”。)
5、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评:制定战略肯定要取舍,这是无容置疑的,如果把竞争中的取舍都归为战略,那战略一词就显得过于宽泛了,因为组织几乎无时无刻不面临取舍。“定位”本身就是在“取舍”,“定位”与“取舍”存在包涵关系,而存在包涵关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不能被并列的。)
6、战略是关于如何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即配称。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评:波特所述的配称我更多的理解为协调和匹配,甚或是平衡,而管理的一项职能就是对各项运营活动进行协调,使其发挥系统最优的作用。战略实施需要管理但本身不是管理。搞好“配称”虽然依赖管理,但不宜把这些管理都囊括在“竞争战略”之中。如果这么囊括的话,恐怕“竞争战略”的内涵就过大了。迈克尔·波特在文章开始,就特别强调了企业的“运营”与“战略”的区别,在这里却又把“管理”与“战略”混淆了,实在令人费解。)
听了这些解释,不知有谁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战略”。恐怕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不是我们听不明白,而是迈克尔·波特说不清楚。
我认为文中存在故弄玄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比如说导致取舍的三方面原因以及三个层面的配称。取舍的问题我想是涉及到决策论里面的内容,而配称的概念其实在系统论里早就有详细的阐述,只不过波特在文章中用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此外,文章中的一些表述欠妥。波特说“运营效益上的不断改进,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不是充分条件。”波特在后文中提出配称,试问运营效益的改进如果是采取了最优配称的方式取得的,这样就说明企业采取了有效的战略,那此时的运营效益的改进当然就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充分条件,如果推论不能成立的话,那么波特所说的战略与运营效益的区别就没有说服力了。另外波特还说“如果只有一个理想定位,那么企业也就无需战略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发现并抢占这个定位,以此赢得比赛。”简而言之就是有了理想定位就不需战略了,这句话的逻辑缺陷在于,理想的定位难道不是战略吗?
所以,这篇文章,我更愿意把其称之为《波特呓语》。
第三篇:什么是战略读后感[定稿]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一)洪山
战略就是建立认知
定位是指如何让潜在顾客将你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定位是指如何找到一个最有利的位置与竞争对手抗衡。你的商业战略是成功还是失败,要看你对定位流程中的五个最重要的元素有多少了解。
1、心智的容量是有限的就储存信息而言,心智(mind)不是一个合适的容器,因为它一次只能处理七份信息。人们因此而学会了在心智里给产品和品牌分门别类。
如果某个竞争对手想增加自己的业务量,就必须把消费者心智里已有的品牌挤出去(这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将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地位挂上钩。人的心智不会接受任何新的或不同的东西,除非它们与原有的东西相关。如果你有一个全新的产品,告诉潜在顾客“它不是什么”要比你告诉他们“它是什么”更管用。例如“无糖苏打”、“无铅汽油”这些新产品便找到了与已有的产品进行竞争的最佳定位。
2、心智讨厌复杂费解的东西
人类对学习的依赖性很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科学家说:“学习是人类获取新信息的途径,记忆力是他们在心智中长时间地保存这些信息的途径。”
如果记忆力如此重要,那么被心智记住的秘密是什么呢?答案是简单。人们会抗拒令他觉得费解的概念。他们希望什么事情都能简单得像按个钮就能搞定一样。所以,在向潜在顾客传递你的产品概念时,不要给他们一些复杂难懂的答案。
3、心智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心智往往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如果你问人们他们为什么要购买某一产品,答案常常是含糊不清的,或者用处不大。人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所以他们常常依赖别人来帮助他们决定到底应该怎么做。因此,名人推荐便成了最古老、却最有效的广告办法之一。制造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是另一种应对此类难题的办法。
4、心智不会改变既有观念
人们普遍觉得,一个为新产品所做的广告应该比为已经占据了一定“江湖地位”的老品牌做的广告能够吸引到更多注意力。但实际结果是,与新产品相比,受众对他们已经知道(或者买来用过)的产品印象更加深刻。
有一家名为McCollum Spielman的调查机构在过去23年中测试了22,000条电视广告,其中将近6,000条是为10种类别的新产品做的广告。他们发现,如果拿新品牌与老品牌相比,这10种类别的新产品中只有1种能明显吸引到人们的兴趣。可见人们对新品牌的实际态度与我们想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要改变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被摊上这个任务,趁早拒绝为妙。
5、心智可能失去焦点
以前,大多数大品牌都在它们的顾客当中拥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度。但是现在由于产品线的延伸,这种认知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在同一个品牌上承载的产品类型越多,顾客头脑中对这一品牌的认知就会越模糊。渐渐地,你的品牌就会变得什么也不是。
相反,专注型或焦点明确的竞争者常常会在这样的品牌大战中获得胜利。专注型的企业可能只专注于一种产品,只追求给顾客创造一种利益,传递一种信息。
金霸王(Duracell)聚焦于为顾客提供电力持久的碱性电池,E*eready的产品线就长了,既生产手电筒类的产品,又生产高性能电池,还有可充电电池以及碱性电池。后来在竞争当中,E*eready变聪明了,它推出了“劲量“(Energizer)品牌的碱性电池来对抗金霸王,这是它做出的一个成功的举措。专注型企业的另外一个武器是令顾客觉得它就是业内最好的。例如,英特尔-T(Intel)公司是微芯片业的老大,卡夫食品(Kraft Foods)的Philadelphia是最好的干乳酪品牌。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二)关于战略和运营效益
——大师的观点鞭挞入里引人深思
初读波特的这篇《什么是战略》论文,说实话很生涩,有些东西不了解,不理解,毕竟别人是当今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大师,竞争战略的No.1,我们只能仰视,甚至经常还得雾里看花…
读完这篇文章,了解了战略与运营效益两个概念。理了下思路,这才发觉自己之前对公司如何发展的固有观念是有偏差的。一个公司的发展不能光依靠运营效益,它虽然必要但不充分,它是和公司战略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
那什么是战略呢?以前的印象中这个概念貌似很大:2015年公司要上市、向海外扩张、冲出亚洲…其实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战略不需要这么大的目标,战略是公司内部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的一种统筹兼顾(原文是配称,我的理解就是统筹兼顾吧)。从这个层面看,运营效益就如同人的手、脚等器官它们能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而战略呢,就是我们的大脑,在大脑的调配下,手脚不但能独立的完成各自任务,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或者完成的任务更漂亮。运营效率是如何在各单项活动中实现成绩,而战略关心的是如何将这些活动有机的组合起来。
文中特别谈到了日本企业,说它们能与欧美企业抗衡靠的就是运营效益。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生产率边界。指的是在既定成本的条件下,运用最佳的科技、技能、管理技巧、原料设备等生产出的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我的理解这就像物理中的绝对零度,它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你永不可达到,你可以无限向它靠拢。日本企业依靠他先进的技术,精细化的管理独步一方,在生产环节中,精耕细作,无限挖掘尽可能大的价值,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他的运营效益提高,()也更向生产率边界靠近了一步。读到这里,你我可能感觉日本企业就是牛,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其学习。可是作者峰回路转,马上谈到了弊端。什么?我心里抛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这都有弊端,那什么是完美??
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不断提高运营效益是必要的。然而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因为几乎没有企业能在长时间内一直凭借运营效益的优势利于不败之地。随后作者谈出了他的观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想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已越来越困难。最主要原因就是,好的生产实践会迅速传播开。就是竞争对手会迅速模仿你的管理技巧、新技术、甚至来挖你的人员墙角,增加投入以达到同样的生产水平甚至更高。而且越是通行的方案,其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看到这里我心里有些茅塞顿开。是呀,2008年至今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为何会出现大片的倒闭潮,虽然有金融危机,以及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的影响,但与企业缺乏战略思维,单一模仿不无影响。最早的企业获得了短期的成功,后来的同业竞争者竞相模仿,包括他的技术、管理经验,原料设备等等,同样运营效益甚至更高的同行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于是竞争趋同,没有绝对领先,没有绝对的优势,完全基于运营效益上的竞争成为了残酷的竞争,残杀式的竞争,最终两败俱伤,于是乎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我想到了咱们企业,在下半年投产运行后,我们是否能避免同样的挫败在自己身上发生呢?我们都知道诸如:通过降低材料成本、加强质量管理、追求更高的生产率和速度,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等等去争取更多的利润,我们也相信投产后大家都会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可是光有这些够吗?这些方面的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得到极大提高,可是我们仍无法将这些所得转化为持久盈利。因为这些单一的分散的活动其他企业也可以做到,我们仍避免不了陷入竞争趋同的方向发展。波特提出了战略的实质就是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活动实施方式。初读这句话我觉得很空旷,理解甚微。但当我认真读完后我能理解一二了。我们通常分散进行的活动是会相互影响的,那这个影响是对企业有利还是有弊?比如我们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市场营销又注重客户服务,那一支高素质的销售团队就能创造出比别人更大的优势;一条先进的生产线只有与较高技能的操作人员、一套能降低库存的仓储及订货系统,以及一个强调能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广告主题相配套,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在战略中,这样的良性互补比比皆是。一个良好的战略把企业看似分散的经营活动,一环一环链接起来,紧密相扣,让这些活动有机组合起来,相互加强相互促进。因此不再是各单项活动的简单集合,他的竞争优势来自个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促进。任何竞争对手也许可以复制你的某项单独活动,比如销售方式、产品性能等,但很难复制相互关联的整套系统。我们可以做出兰博基尼发动机的某些部件,但我们能原样复制一台兰博基尼发动机吗?如果仅仅复制某些活动而非整个系统,最后收效必然甚微,我们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也会使我们的优势持续更久。
所以如何制定战略,制定怎样的战略这是摆在领导者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我对生产运营了解不多,仅就这篇文章想到的写出来,如有不妥不尽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指导。
美奥公司财务中心
2015年10月29日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三)这几天一直在看波特的《竞争优势》,同时又拓展阅读了《什么是战略》一文,对战略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波特无愧为战略领域最为杰出的大师。
到底什么是战略呢,其实简单一点说就是定位,就是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此前提下不断地深化和巩固次战略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定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产品定位、客户需求定位、获取路径定位。产品定位主要是企业选择采用哪些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从而生产出客户所满意的产品,这里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价值链),如果企业无法通过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为客户提供产品,从而创造客户价值,则产品定位的方法是无效的;客户需求定位主要是以客户的独特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的产品,其根本还是通过独特的价值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在细分客户需求之后,其价值活动并无独特之处,则这种定位也是无效的;获取路径,其意义来源于客户所在区域或地理位置的不同,为不同地理位置或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可能需要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
波特在其《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将差异化与成本领先战略作为两个不可兼容的基本战略,但是这一提法受到很多中国读者的反驳,认为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的确有很多企业不仅仅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方面都做得很好,似乎有力地佐证了差异化与成本领先战略完全可以兼容的。但波特认为,之所以存在差异化与成本领先两者可以兼得,是因为各企业的运营效益的提升还没有达到上限,即使不同企业均有着相同或近似的价值链活动,但企业依然可以通过应用管理最佳实践、组织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运营效率,但这样的提升终将会有上限——也就是运营效益边界,一旦达到这个边界,企业间的竞争就必然导致利润的大幅下降,企业将不得不面临新的战略定位选择。在此,日本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其生产制造方式提升了其运营效率,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了更优质的产品,但如今,日本企业却面临着最佳实践被学习和复制的挑战。
因此战略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想尽办法创造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价值活动,而这些价值活动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你的定位与众不同,更准确的说是定位的价值活动与众不同。
那么是否有了清晰的定位,就一定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呢?很显然不是如此,波特认为,只有在清晰的战略定位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运营获得效率,不断地拓展运营效益的边界,才能巩固战略定位。通俗地说就是,一旦方向定了,就偏执地执行,而不被任何外界的诱惑干扰。大部分企业一开始都制订了战略,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偏离了原先制订的战略,可能是高增长的诱惑,也可能竞争的加剧产生了恐慌与摇摆。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只有偏执狂可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偏执狂才会有着与众不同的执行力,只有偏执狂才不会被外界的诱惑分散精力,因此才能获得成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想想中国的企业有多少领导人算是偏执狂,一定要我列举的话,我认为360杀毒的周鸿祎、苹果的乔布斯等都应该是偏执狂一类。
波特也认为,持续竞争优势并非来源于某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资源”、“关键成功要素”,而是来源彼此互相关联的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彼此关联,因此竞争对手很难完全模仿
那么与众不同的定位是否意味增长的上限或瓶颈呢?波特认为,独特的定位往往意味着以独特的价值链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在一定区域范围是完全可能存在增长的上限或瓶颈的,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企业能够以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行区域拓展;其二,企业能够以其独特的价值活动作为拓展的基础,从而进入新的市场,但前提是依然具有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再一次联想到企业国际化或多元化的困惑,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国际化或多元化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基本功还没有做到位,还没有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妄图进行版图扩张,这必然面临在运营效益方面更甚一筹的国际巨头的强力挑战。而一旦在某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就可以凭借可共享的价值活动进行多元化扩张,从而避免了增长的瓶颈。
总之,战略定位强调的是原则性、独特性与持续性。原则性就是指一旦选择就不要清晰地改变,除非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独特性就是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而持续性就是指战略一旦确定必须持之以恒地贯彻和执行下去。
波特的战略论的思辨:波特将战略分为定位与运营效益,而定位才是战略的核心。事实上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确,在既定业务模式框架下,企业凭借各种管理技术的确能够不断地提升运营效率,并无限接近运营效率边界,但这一过程往往是相当漫长的,很多企业在还没有达到运营效率边界的时候,就已经被竞争所淘汰,在现实的产业环境中也是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主要还是表现为运营效率的优劣势对比,尽管不同的企业战略相似,但由于运营效率的差异也导致最终在盈利方面的明显差。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战略在理论上是以定位为核心还是以运营效率为重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通过与众不同的价值活动或是更高效率的运营活动获得了更高盈利,那么就可以说,企业在这一阶段是存在竞争优势的。总之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是阶段性,竞争优势的打造也是阶段性,只有当企业跨越过一个个成长的壁垒,才能持续创造竞争优势。
第四篇:战略管理读后感
粗读了周三多著的《战略管理思想史》后,对战略本质及战略管理流派及中外战略思想家的学术思想有了粗略的了解,认识到企业战略理论自诞生以来,名家辈出、各种学派继起,形成了所谓“理论丛林”,战略管理读后感。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作用,自各种学派从西方引入中国后,提供给国内的学术界、实务界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引出了企业成长与竟争理论的变革及组织结构与领导者角色的转换。阅后此书可以说如何真正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去,并对实践能发挥大的指导作用是值得我深究的。
下面这部分是我凭粗浅掌握的战略管理理论,对照应用于我公司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混沌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
第一,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过程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下,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够规范,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行为的失范与混乱,即便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企业无法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中提供的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竞争对手,预测他的下一步行为;无法分析预测和掌握客户的行为。这几个方面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企业战略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不仅企业外部的情况变化难以把控,就是企业内部的诸多战略要素实际上也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比如,企业究竟具有何种核心能力,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内部有形与无形的资源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构成企业核心能力或者叫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是无形资产,而我们企业相对最缺乏的正是无形资产。目前情况看似很好也大多是基于对并不稳定的特殊人才的依赖。而并非可以固化下来的流程之类的无形资产。所以,可能会出现人一走,与该人有关的客户、渠道、网络、市场机会等等都跟着走了。由此看来,我们所依赖的战略要素根本不是企业专有的。这样一来,优势不确定,机会不确定,存在威胁和弱势,组合战略的牌就很难打出来了。
第三,我们企业要在深思熟虑的战略和随机应变的战略之间做出选择。
一方面,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制定战略,即首先制定明晰的、综合全面的计划,然后再逐一实施;视战略为一系列决策,决策制定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协调,对未来的发展视为可预测的,因此对于未来的工作是积极投入,做好准备,战略实施则强调程序化和组织的效率。另一方面,随机应变战略的性质是逐渐形成的,而战略形成的性质是发现出来的,形成的过程则是非结构化和分散的,其步骤是思考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视战略为一系列行动,决策制定强调不断的试验和首创行动,对未来的发展视为不可知和难以预测的。
第四,是实行各事业单位具备独立反应能力的战略还是要实行在公司协同管理的战略。实现协同是现有公司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协同的获得也是存在成本的,为了实现协同需要在公司层面对各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协调,因此各业务单位为了保证公司层面一致的行动,其自主权便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随着业务单位的增多,协调、管理等成本不断加大,更为重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业务单位对本身业务所处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以及战略调整的空间,导致了对本身业务灵活性的降低,读后感《战略管理读后感》。因此,协同的增加就带来了反应能力的降低,所以公司战略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协同与反应能力之间的悖论。公司战略应该是让各业务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战略,还是试图围绕一系列可共享的核心能力而将各业务单位紧密联系成一个高度协调的整体。
相信公司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应该充分发挥各业务单位的灵活性,竞争的主体应该是各业务单位,因此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业务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响应,这体现在公司整体经营方式上就是一种不相关的多元化,多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财务资源的优化,公司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业务单位间分配财务资源,各业务单位高度自治,相互之间协调程度较低,总部对各业务单位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财务目标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则强调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竞争的主体是公司的整体,所以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公司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公司所拥有的能力的充分支配和使用,在经营方式上表现出的是围绕特定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因此多业务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核心能力的共享使用,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对能力的培育、开发和更新,各业务单位之间互相依赖、高度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协调,总部的控制措施则是依赖于整体的战略规划。
上述四点粗浅分析,我目前也未能坚决判断,实行哪项战略就是绝对性的正确,希望公司高层和同事们分析并进一步交流。下面是基于期货市场的现况,对公司发展战略的不太成熟的思路。
目前期货公司必须加大资金、设备及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不能以短期收益来考量;国内期货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以战略的眼光来应对,才能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业务拓展关注新上市的期货品种
虽然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客户都不是只操作一个期货品种,但是,不同的客户都会在品种上有着自身的偏好,同时,不同期货品种又存在行业内特定的客户群体。对于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而言,在业务拓展上公司不辅以服务水平的竞争及适度费率的竞争,我们会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体已经做了势力范围的划分,争取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体实际上仅仅是对已有期货客户的争夺,或者说是对现有蛋糕的重新划分。
而对于新上市的期货品种而言,我公司和一些在业界有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占有率高的期货经纪公司接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新品种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进行开发,同时,这种开发也有助于扩大整个期货行业的客户群体。
第二,增值服务力求多元化
目前而言,我公司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还比较少,在此,我们只能探讨一下未来增值服务的类型。
增值服务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而言的,不同的客户类型对增值服务的需求点是不同的,如果按客户资金规模进行划分,可分为中小客户和大资金客户。对于中小客户而言,增值服务更多会侧重于投资咨询部分,这部分客户的维护和服务其实是最麻烦的,客户资金量少、结构分散,却又追求高额资金回报率,面临的价格风险也最大。因此,对这些客户的增值服务就体现在短线盘面指导上。投资咨询服务谁都想做好,但我公司投资交易方面人才底子薄,恰恰是短期的软肋。投资咨询服务的形式很多,但如何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则仍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对于大资金客户而言,简单的投资咨询服务不足以构成增值服务的要素,一般情况下,大资金客户都有较强的交易能力和资讯获取能力,简单的资讯服务必须上升为交易策略的提供。交易策略不仅仅是套利套保,还包括对行情的中期把握以及在此期间的整体操作思路、资金管理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和账户管理策略等等。这部分内容相对复杂,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公司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第三,产品创新要具有前瞻性
产品创新是一个漫长而短期难见效益的工作,但产品创新又恰恰是与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搭建服务桥梁的关键。因此,涉及期货品种的理财信托产品的设计和项目运作,更多地是为以后我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行布局。
产品创新并不侧重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关键是项目运作,项目运作过程实际上是期货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接触、熟悉和展开实质性合作的过程。我公司在这一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依托股东优势。产品创新只是个引子,是个切入点,服务创新才是为期货公司带来实质性效益的关键。我公司对产品创新已有所关注,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可喜的是目前相关项目还是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我公司在传统经纪业务上如果较强势期货公司存在一定差距的话,那么,在创新业务上就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一定要走在发展的前列。因为也许现在的创新业务在若干年后会成为期货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总之,未来期货公司的发展,是公司发展战略的竞争,是实力和信誉的竞争,是服务观念和水平的竞争,是经营特色化、专业化的竞争,是管理规范化的竞争,是服务技术与人才的竞争。我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综合实力,与时俱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五篇:《平台战略》读后感
《平台战略》读后感
读完陈威如、余卓轩写的《平台战略》,总体感觉与《世界是平的》等畅销书类似,把一些其实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领域与知识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罗列了信息革命下多种商业模式的变迁,并把它们都归类于平台战略的巨大胜利。书中列举了淘宝、拉卡拉、携程、腾讯、苹果、亚马逊、微软、GOOGLE、世纪佳缘、百度、360、优酷等多家知名平台企业的运营模式。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些企业清一色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所以所谓平台战略也只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其对平台的认识也仅限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我认为这是本书的局限性,很难从书中读到什么独立、创新、更具思考与建设性的内容。这不禁让我想起国内一位财经评论员,名叫叶檀,这位女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冒出并活跃在国内各大主流财经媒体上,经常有网站引用她的评论,有电视节目请她做财经类嘉宾评论员,我看过她的文章与博客,主要特点就是更新得快,产出量大,几乎各种国内外时事特别是财经事件,她都能品评一番,但阅读过她的文章后往往会发现,其文章没有任何独立性,看不出她本人的观点、方法与价值取向,基本是中庸学派,所以看完后就如同读一篇财经记者写的新闻稿,除了增加自己的资讯量外,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平台战略》这本书基本就属于这类书籍。它告诉我们“平台战略”很好,基本所有新兴
大型成功企业都是在搞这个,所以,要想成功,就做平台。但是他忽略了平台之外其他重要的东西,而是反复地举例讲平台战略如何如何的好,我觉得平台战略好是肯定的,举一两个例子就够了,不用通篇都在举例论证,论证完后就结束了,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能会误导一些人傻钱多的富二代创业者,说不定看完就头脑一热开始要创业搞类似于淘宝的东西。
平台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前途似锦,其实几百年前的西方经济学史上就有了相关的信息可寻。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中学课本上读到这些时,当时很不能理解,圈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现在明白了,其实土地就是“平台”,土地是商业活动,特别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下所有商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涌入的人口、暴增的商业活动形成巨大的供需缺口,自然土地的价格一涨再涨。因此,我理解,所谓平台就是通过强大的先发、资源优势占据某项商业交易载体,并达到一定的垄断地位,且这个载体具有很强的难以替代性,这就是平台,其范围远大于《平台战略》这本书中提到的互
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我想说的是,如果基于严格的垄断法来定义,几乎所有的平台企业都涉嫌垄断。所以书中提到的平台的价值,其实就是垄断的价值。所以所谓平台战略就是垄断战略,可见,搞平台战略不是那么容易的,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也正因为此,书中只是反复叫好,却给不出实践指南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垄断是没有方法的,它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手段。也就是说,它是一家企业所掌握的多种资源优势促成的结果,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些资源优势,而不是垄断行为本身。假设哪天这些资源优势不复存在了(或者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某项资源优势转化为劣势),那么这家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平台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平台本身。淘宝网就是典型的平台型企业,用过份成功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短短十来年时间,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与零售业的奇迹,过几天就要在美国上市,据称其将是史上最大IPO。这么成功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互联网B2CC2C交易平台吗。淘宝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马云团队的努力以及雅虎与软银的巨额资金支持;
2、互联网、个人电脑的普及;
3、网络支付安全经受考验;
4、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且物流业与基础设施相当发达,人工成本仍然较低——供结面提供了无尽的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城市化进程加速、受教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归功于政府
一对多的低成本粗放式高效率的教育模式)、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这些因素为需求面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以上四个重要因素中除了第一点资金外,其他都是外部因素。可见,淘宝的成功并不是平台本身的成功,而是多种资源优势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有些资源优势不是这家企业的优势,而是企业所在的市场自身所积累并逐步具备的优势。如果淘宝同一时间到印度开这样的公司,给予同样的团队与资金支持,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功的,因为印度发展电商的外部环境比中国差非常多。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当初马云背后的金主不是软银也不是雅虎,而是中国的某个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主,结果会怎样,我相信大家都会倒吸一口冷气。所以,现在阿里巴巴(淘宝)要上市了,国外这些资本家要赚疯了,我们没必要过度解读,过度强调民族主义。我想真正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无国界的,我们现在走的就是资本主义的道路。
我认为每个商业领域、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佼佼者,任何行业都可有所作为,不要整天想着做平台,赚暴利,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存在暴利行业的。我想说的是,做一家企业,就脚踏实地地做,没有做到行业前三,就不要想着另辟蹊径,你在原有的积累多年的优势领域都做不好,做其他不熟知的领域更是不可能做好,即便它有多吸引人。做人也是如此,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脚踏实地地努力前行,终究会结出另你满意的果实。
以上是我对《平台战略》这本书的读后体会,这本书还不错,但浅读即可,且也只能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