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一、说课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情景再现法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说学法
1.合作交流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傣族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见识。
2.模仿
通过听唱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
通过对孔雀舞的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感受音乐及其姊妹艺术相互交融带来的艺术享受。
4.实践活动
通过敲击芒锣、象脚鼓及学习舞蹈动作,感受傣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使自己融入傣族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
五、反思(略)
第二篇:《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1
一、说课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情景再现法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说学法
1、合作交流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傣族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见识。
2、模仿
通过听唱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
通过对孔雀舞的'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感受音乐及其姊妹艺术相互交融带来的艺术享受。 4、实践活动
通过敲击芒锣、象脚鼓及学习舞蹈动作,感受傣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使自己融入傣族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
五、反思(略)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2教学目标
1、能用中等速度、欢快的情绪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向学生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3、欣赏傣族的歌舞,初步熟悉傣族风情的音乐和舞蹈。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2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和结束句中的弱起(后半拍起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节日的画面,请大家边看边欣赏,还要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傣族,傣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盛景。到了那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泼水节。认识傣族乐器铓锣和象脚鼓。(字幕播放)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电子课本音乐)
(1)播放歌曲范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和速度。
师:这首歌表现的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如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3)解决难点:节奏练习,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乐句的曲谱,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后半句的音调不相同。)
(5)运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学唱第一、二乐句(前八小节)的歌谱。
(6)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7)学生随琴声用“啦”模唱歌曲的主旋律。用跳音唱法,声音要有弹性,中等速度。
(8)学生跟录音学唱几遍歌曲第一段词。教师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注意音高、节奏要准确,咬字、吐字要清晰,速度不宜太快。演唱时,情绪要欢快,突出“笑哈哈”和“喜泼水”的感情。
(9)发现难点并加以纠正。教师可反复示范、比较。结束句中的“花”字可以用数拍的方法唱够三拍,“哎罗”两字是弱起(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击拍法或指挥手势予以提示。另外,还要注意两处“开出”节奏的不同和后面的四分休止符以及“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这句节奏的`准确。(10)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11)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相互评价。
三、欣赏傣族舞蹈
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大多能歌善舞,所以在他们的节日里总是少不了歌舞。除了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还有那达慕节,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民族节日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难点:”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智慧节奏卡
2、教具准备:钢琴小桶水“泼水节”影音资料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节奏训练8’
1、聆听歌曲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看”泼水节”的影音资料。说”眼中泼水节”的感受。
4、游戏”节奏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可以获得一个小桶,但是小桶里都有张节奏卡,只有通过小组成员都拍对才可以获得哦!小组长过来领一下,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讨论,合作一起留下小水桶。讨论好的请立即坐正。”
师来回指导巡视。
“怎么样,有信心吗?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一定有你们小组的.节奏卡吧,好现在听刘老师和谁在一起?”
师拍节奏,生抢答,组长贴节奏卡。前面3组抢答,最后一组自答。
二、学习歌曲。
1、听着乐句,摆造型。说感受。
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3、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创新伴奏方法。
5、学生互学,自学。
“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
“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 “你还觉得哪句最难?谁能帮助他?”
6、随琴试唱第一段。
“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
7、感情处理
8、跟伴奏自学第二段
9、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10、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的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第一课时《快乐的泼水节》。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1、3、5”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曲中还时常穿插“4、6、ⅰ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与“ ×.×××”的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学会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2、通过学唱歌曲和创编舞蹈,从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学习感受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三)、教学重点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四)、教学难点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五)、教具准备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教学工具。
二、说教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和乐于参加音乐活动,懂得团结与合作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听唱法、律动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等。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表现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说、想、演、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本课可分为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课前铺垫
我利用简洁而富有动感的律动加上跳跃的音乐把学生带进快乐的课堂氛围,为课堂的教学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学习新课
(一)、导入新课
我利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对,除了汉族以外,其它的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是必不可少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中先为我们介绍的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快乐的泼水节》。
(二)、了解傣族风情与他们的节日泼水节。
多媒体出示傣族风情照片,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傣族。
(三)、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音乐flash范唱歌曲。让学生听后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欢快地、活泼地)。再次听歌曲,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内容呢?
(四)、学习歌曲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引导学生唱准“×.× ×× ”“×× ×.×”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以其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
3、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特别在第三、四乐句中情绪比较高,要唱推出来些。随师弹琴伴奏或录音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4、介绍傣族乐器铓锣与象脚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模仿铓锣与象脚鼓的敲击动作。
5、学生边唱边模仿敲击铓锣与象脚鼓的动作。
第三环节:创编舞蹈,并随音乐自由表演。
过渡语: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傣族舞蹈,然后再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动作吧。
1、多媒体播放傣族舞蹈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跟着老师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老师示范并讲解动作,学生跟着模仿练习。这时我会让学生跟着学习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在此我会一一的讲解与演示动作,学生边积极主动的参与模仿练习中。
3、让学生分组自由编一编,演一演《快乐的泼水节》。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练习中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这时学生就很积极主动的把老师所教的动作通过自己的意识把动作连起来完整的表演了。
4、放录音伴奏,学生一边唱一边表演《快乐的泼水节》。
最后,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就让我们在这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中结束这堂课吧。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快乐的泼水节》,
首先:
说教材: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歌曲采用了傣族民歌的经典音调编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傣族泼水节欢快、热闹的场景。
说理念: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说教学目标:
因此,这堂课我设立了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能力目标:学会几个简易的傣族舞蹈动作,并随音乐创编舞蹈进行表演。
说教学重点:能够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说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八十六节奏、延音线以及结束句后拍起唱的处理和掌握。
说教法:示范演奏法、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法
说学法:节奏模唱法、跟唱、分组演唱
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把这堂课设计为三个环节:
1、激趣导入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提问法创设情境:我们的祖国不仅仅是地大物博,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你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知道这些民族都有哪些特点?请说一说。
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问题。
然后播放音乐,我将随音乐起舞,并提问:通过音乐和舞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在学生作答之后,同时揭示课题,出示相关图片(傣族与泼水节),边看图,边讲解,引导学生一同走入傣族,导入新课。
2、歌曲新授
我将这个环节分为4个小点,并逐点进行讲解:
a、节奏、旋律练习,引发兴趣
首先,我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再次示范演唱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找出歌曲速度中陌生的节奏型旋律,并出示相关的节奏卡:
(1)X.XXXXXX.X
(2)XXXXXX
学生对于附点八分音符、二八音符的交替演唱及八十六节奏的把握容易混淆,针对这点,我先采用划拍点读歌词的方法,使学生熟悉节奏结构,熟悉之后,在节奏卡下面板书对应的乐句,加入曲谱进行旋律模唱,并自划拍点。同时,可以加入节奏游戏来进行巩固,模唱,并自划拍点。同时,还可以加入节奏游戏来进行巩固,用拍手掌、点手心的方法综合训练,强拍拍手掌,弱拍点手心。多次练习之后,再进行节奏、旋律的综合练习。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进行铺垫。
b、测试听力,区别演唱
我先弹奏两组乐句,要求学生进行听辨,并找出乐句中的不同之处。
进行听辨让学生在辩、品、唱中充分体验歌曲的美,从而用美的歌声来表现歌唱中充分体验歌曲的美,力求塑造歌声美的音乐课堂。出示用不同颜色笔书写好的卡片,进行讲解,加以练唱。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乐句上连音线的演唱,声音要圆润、柔和。鼓励学生进行两人对唱,进行互评,检测问题解决的成效。
c、结束句处理,突破难点
先在黑板上贴出没有延音线的结束句卡片,鼓励学生进行参照对比,并找出不熟悉的节奏型,进行总结。
主要是对八分休止符的概念模糊,以及后拍起唱的把握。
针对这个问题,我鼓励学生先给卡片上熟悉的节奏型划拍点,然后重点提出八分休止符进行讲解,在这里,我采用“空的方式进行教学,休止拍念“,后起拍念“,念“大”空”的方式进行教学,休止拍念“空”后起拍念“大”“在示范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划拍念节奏,这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法学而延音线的处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学生们对这个标记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解之前,用红色笔在原来没有标记延音线的地方将延音线标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先在字面上进行认识,再在补充延音线的卡片下面用红色笔填充延音线演唱的拍点,进行前后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延音线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我示范演唱延音线节奏,学生观察,并自主模打节奏,反复进行对比练习。
最后,将结束句的`旋律、歌词,由易到难进行填充,学生进行练唱,既巩固了节奏,也掌握了旋律演唱的处理,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d、熟悉歌曲,合作学唱
在歌曲的旋律掌握之后,再播放音乐,听辨音乐的情绪,对歌曲有更深的了解。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哼唱全曲,
首先,我引导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按节奏读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然后通过我的示范演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再加上之前重难点都已得到突破,学习起来,准备就相应充分一些。多次练唱之后,再进行分组演唱、跟唱,逐步掌握全曲,为进一步掌握,可以适当运用男女生分组唱、小组比赛接力唱等方式。最后,师生合作齐唱歌曲。
3、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最大的特色就是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就是综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也应该体现艺术性。完整演唱歌曲之后,我启发学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傣乡泼水节,和傣乡小朋友们共舞,感受欢乐的节日气氛吧。播放音乐,师生随音乐起舞,将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高潮。课后,我建议学生大胆尝试,改编歌曲,改换不同的节奏演唱歌曲,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创编。
并收集更多的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了解他们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他们的风土人情。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快乐的泼水节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
3、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难点:
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人人都像只水鸟”的节奏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观看图片《播放快乐的泼水节情景》。
(1)观看完图片,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揭示课题
(2)你们知道关于泼水节吗?
2、师讲解:关于泼水节。
3、介绍象脚鼓和铓锣
二、学唱歌曲: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一群傣家娃娃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节奏训练:
(板书)
(老师边念边打,打出以上节奏,学生再模仿)
3、再听歌曲,大家在听的同时可参照乐谱,找出哪些乐句的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也大致相同?
4、跟师学唱这两个乐句的曲谱。
5、接下来请全体同学听老师完整地演唱第一段,心中可以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
6、现在就跟着歌曲的伴奏,我们来试着唱一唱第一段的歌词。
7、自学第二段和结束句
11、在第二段当中,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人都像只小水鸟”的节奏,这有一点点小小的变化,教师巡视指导。
12、完整演唱歌曲。
三、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1、泼水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让我们想个办法让歌曲变得更加热闹一些,好吗?
2、加衬词,作简单伴奏
四、课堂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傣族风俗,感受体验了傣族歌曲,过了一个欢乐的泼水节,用自己轻快的歌声表达了情感,今天,你们真是棒极了!就让我们把这些美带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吧。
第四篇:快乐的泼水节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作者: 刘雪梅(小学音乐
内蒙古呼伦贝尔小学音乐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7 / 611 发表日期:
2011-01-01 20:16:41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巴雁镇第二小学 刘雪梅
[教学目标]
1、能用中等速度、欢快的情绪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向学生渗透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3、欣赏傣族的歌舞,初步熟悉傣族风情的音乐和舞蹈。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和结束句中的弱起(后半拍起唱)。[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及影像资料。[课 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 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七册。[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少数民族的客人,你们来看看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生:观看图片,边讨论,回答。
师: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重大节日都要翩翩起舞。你们知道傣族的泼水节吗?它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呢?
生:讨论、交流。
师:传说古代时,有一个无恶不作的火魔王,他经常带给人们灾难,有十二位傣族少女机智地杀死了火魔王,可是火魔王的头颅滚到那里就会引起熊熊的大火,为了免除烈火祸害四方百姓,她们便每天把水浇在自己身上,轮流将火魔王后的头颅抱在怀中,直到化为尘土。后来,傣族人民为了纪念她们,便在每年清明前后举行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及歌舞盛会。在泼水节里,人们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在象脚鼓和芒锣的伴奏下跳起孔雀舞,澜沧江边举行龙舟比赛,岸边的人们唱着歌端着米酒,准备敬献给获胜者。有人边唱边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节日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深夜。周恩来总理也曾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出示相关图片)
师:在欢乐的泼水节里,孩子们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表现傣族儿童欢度泼水节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播放歌曲范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和速度。
师:这首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景?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如何?(每分钟72-78拍)
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3)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生随琴声用“啦”模唱歌曲的主旋律。用跳音唱法,声音要有弹性,中等速度。(5)学生随琴声(或伴奏带)学唱几遍歌词。教师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注意音高、节奏要准确,咬字、吐字要清晰,速度不宜太快。演唱时,情绪要欢快,突出“笑哈哈”和“喜泼水”的感情。
(6)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在强拍和弱拍中的交替出现,教师可反复示范、比较。结束句中的“花”字可以用数拍的方法唱够三拍,“哎罗”两字是弱起(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击拍法或指挥手势予以提示。另外,还要注意两处“开出”节奏的不同和后面的四分休止符以及“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这句节奏的准确。
(7)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乐句的曲谱,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后半句的音调不相同。)
(8)运用听唱法或视唱法 学唱第一、二乐句(前八小节)的歌谱。
(9)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10)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相互评价。
3、学跳傣族舞蹈
师:播放傣族舞蹈《碧波孔雀》。
生:欣赏、模仿。
师:你们觉得这个舞蹈怎样?
生:谈感受、简单评价。师:对舞蹈的内容、动作特点和服饰作简单介绍。
师:你们想当小孔雀吗?老师来教你们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好吗?
师:讲解、示范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形、手位和基本步法以及“三道弯”的风格特点。
生:随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即兴舞蹈。
师:谁跳得最好啊?
生:相互评价。
4、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的人们大多能歌善舞,所以在他们的节日里总是少不了歌舞。同时,在节日中他们还举行斗牛、赛马和体育竞赛等活动。除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
生:讨论、交流。
师: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比较著名的还有苗族的芦笙节、壮族的歌圩,另外还有畲族的三月三歌会以及哈萨克的阿肯弹唱会、瑶族的达努节等。
师: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民族节日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5、师生共同随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爱我中华》边歌边舞结束。
第五篇:《快乐的泼水节》教案
《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 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1、“人人都象只小水鸟”的节奏把握。
2、结束句休止符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
2、教具准备:电子琴“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泼水节视频,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云南傣族泼水节视频,了解关于泼水节的神秘传说故事,说说自己观看泼水节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
(结合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句)
2、聆听歌曲录音《快乐的泼水节》,思考: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绪。
3、按节奏诵读歌词。
4、教唱歌谱。
5、师弹旋律,用电子琴逐句教唱学生。
6、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律动给老师伴舞。
7、学生互学、自学。
师: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为声伴奏,卡好音准。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学生教唱。
8、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克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教师逐组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难点演唱乐句,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练习。你们还觉得哪句最难?
9、随琴试唱歌曲第一段。
师: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你们尽量声音小一点,注意听老师的伴奏琴声。根据学生的演唱做适当点评和纠正。
10、随琴试唱歌曲第二段,重点对结束句进行练习和指导。
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1、教学生几傣族舞蹈动作。
2、伴随《快乐的泼水节》师生一起跳舞。
3、请几个学生到台前跳舞,其余学生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4、欣赏葫芦丝表演:《月光下的凤尾竹》。
四、总结。
我们学完了《快乐的泼水节》,大家来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