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种亲情叫血脉相连散文
结婚七年了,婆家远在大庆,一年和老人见不了几面。纵使我和爱人去或者老人来,相见也总是匆匆忙忙,平日里我雷打不动的规矩就是一星期和婆婆通一次电话,唠唠嗑话话家常。而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六岁了,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个月,在我心里就一直认为,爷爷奶奶对于儿子来说,就是一个名词,没什么特殊的意义,可就在今天儿子给我上了一课,他让我懂得了有种亲情叫血脉相连。
前几天,公公因为有事要办,从大庆来了我家,好久不见了,亲戚朋友之间难免聚一聚,吃个饭叙叙旧,所以就今天二叔家,明天大姑家的轮流设宴。大人忙着聚会,也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有时他放学回来了,老人却在别人家里还未归。所以几天下来,没怎么有亲近的机会,一眼时间就过去了,今天老人要回大庆了。儿子早上一听他爷爷要走了,就耍起了性子。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要陪爷爷,我拗不过他就答应了。
中午我下班回家,看见儿子正腻在他爷爷的怀里,爷俩正在下军棋,玩的高兴,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么短时间和老人相处的这么融洽,我心里高兴。吃过了饭,该去车站了。我准备送老人走,儿子开始哭了起来,搂着他爷爷的脖子不撒手,央求着不让老人走,被他哭的大家心里都难过,强哄着一起送老人出门。从家到车站的距离并不远,可今天的我却觉得如此漫长,儿子哭的声嘶力竭,反复那一句“不让爷爷走”,公公的表情凝重,脚步沉重,这一切都揪着我的心。原来这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在乎距离远近,不在于相处的时间长短,这是距离也无法割断的血脉相连,是时间也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这就是一脉相传,就是爱啊!
儿子还小,他的感情观无疑是最直观、最纯洁的,不掺杂任何利益和表面功夫,爱或不爱与在乎或不在乎都是最真实的,今天他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那就是珍惜身边的人,在乎那份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亲情,投入爱,学会关怀,珍惜任何可以相聚的时光,抓住瞬间的幸福和感动,不留遗憾。儿子,谢谢你!
第二篇:有种亲情,不言血缘散文
(1)生命的脆弱
八年前的那个凌晨,是我们家人不愿触碰的回忆。刚过完繁忙热闹的春节,美好的新一年开始了,虽然到了正月底,在北方,北风肆虐,寒气依然咄咄逼人。
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大概凌晨五点,全家人都在睡梦中,村庄里也静悄悄的。一声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沉寂,爸爸接的电话,只听电话那边,小姑哭着说:“哥,赶紧叫救护车……”我们不知道原因,只听小姑一直在哭,家人匆忙都起床了,奶奶以为是孩子生病了,不由得担心起来,那会表弟刚满十个月。
爸爸无暇顾及给我们说明情况,立即联系县医院救护车,因为小姑所在的村子属于交界地区,虽说和我们村子跨了一个市,但距离上还是离我们县城近。在爸爸与急救中心联系时,我们才得知事情的严重性。由于缺少医疗常识,得到的有效信息只有姑父昏迷不醒,根据小姑描述,医生诊断疑似突发心脏病。急救车在快速地赶来,还没到小姑家,姑父已经没了心跳,死于心肌梗塞,年轻的生命凋零在29岁。
家庭支柱倒下了,留下的是刚满十个月的孩子,挚爱的妻子,年迈的双亲。家里都沉浸在亲人离世的悲痛中,年轻的生命,因为突发心脏病倒下了。
(2)小姑的选择
丈夫不在了,孩子是其生命的延续,也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小姑选择了坚强面对这一切,可是背后的那片天崩塌了,那个可以依靠的人倒下了,留下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得抚养成人。
就这样,经过媒人的介绍,我现在的姑父走入了小姑的生活。我们家属于关中平原,姑父家在陕南的一个贫瘠山区里,因为家里弟兄多,在大山深处经济条件不好,好几个都没成家,一晃闪过了结婚年龄,他们兄弟几人也没好好上过学,都是靠下苦力赚些钱,结伴来到了我们这砖瓦窑打工谋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贫困的面貌。
姑父做了上门女婿,和我小姑一起照顾孩子和公婆,这种没有血缘的亲情也将世代延续下去,照顾公婆,抚养孩子也成了小姑一辈子的义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家人们也渐渐从亲人离世之痛中走出来,迎接崭新的生活。
(3)父爱的高度
姑父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希望,他出生于贫瘠荒凉的大山,只上过一年学,以至于现在也不认识字。人常说,穷苦孩子早当家。他们兄弟几人都勤劳朴实,善良厚道,在小姑一家的精心经营下,家里条件慢慢改善起来,盖了新房子,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生活向着更美好的方向走去。
如今,小姑大儿子九岁了,二儿子六岁了,小兄弟俩健康快乐地长大。姑父也在完美的诠释着父亲,儿子,丈夫的角色,他大字不识,却毫无怨言的照顾一家老小,面对与他毫无血缘的大儿子,他在努力尽到父亲的责任;面对小姑的公婆,他和小姑一起照顾老人,给了他们温暖的依靠及儿女的爱。他的胸怀像大山一样宽广,心灵像大山一样淳朴。在小姑和姑父的帮助下,姑父老家的几个兄弟也相继走出大山,落户到我们这里,成家立业。
有人说,亲情存在于血缘里,但有种亲情,不言血缘。姑父就是这样,用超越血缘的爱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小姑一起,用一辈子的质朴与善良守候着爱与希望。
小姑的两个儿子曾问过一个问题: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个姓,为什么我们两个不一样?小姑回答说:“一个和爷爷姓,一个和爸爸姓。”机智的大儿子说:“但我们名字都有‘浩’字,是希望我们都好好长大。”小姑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三篇:有种美丽叫放弃
有种美丽叫放弃
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在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然后才懂: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
世间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苦苦的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的所需要的,往往要在经历许多年后才会明白,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常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夕阳易逝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人生本是不快乐的!
因为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万事万物,我们其实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如果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就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
所以生命需要升华出安静超头的精神。明白的人懂的放弃,真情的人懂的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是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会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激,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会默默的走开,却仍然不会失掉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激。感激上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创造的一首诗。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哀,也给来我们永远的答案。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关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
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有一种感觉总在失眠时,才承认是相思;
有一种缘分总在梦醒后,才相信是永恒;
?有一种目光总在分手时,才看见是眷恋;
??有一种心情总在离别后,才明白是失落。
第四篇:有种成长叫打工的散文
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十六岁。
十六岁,该是人生的花季。那时我虽对“花季”没什么概念,但却知道我算是幸运的:初三毕业时,学习并不甚努力的我,竟然考上了高中。在那样一个时代,镇上的孩子十有八九上完初中就会去瓷窑上干活儿了。拿我们队里来说,全队百十户人家,但上过高中的人用屈指可数来形容都有些过,我一只手上指头的个数,都比全队上过高中的人多。所以说我是幸运的。
说我幸运,是因为家中的哥哥、弟弟小学毕业后,便都已经辍学不上了。我家条件虽差,父母却依然希望我们都能好好上学。毕竟,在那样的年代,能改变农民命运的唯一机会便是考学。他们不上学了,父母便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好在我的上学之路还比较顺利,小学升了初中,初中毕业又考上了高中。于他们来说,家中虽是缺少了一个劳力,但却多了一份对未来的希望。于我来说,则又可以假上学的名义得三年逍遥,只需在教室里安心上课,而不用去下力干活。
可毕竟我已经十六岁了,且那高中的学费又贵,于我们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暑假有四五十天的时间,父母便希望我能利用这假期去打些零工,以挣回自己开学要缴的学费。可我一直都在上学,什么也没做过,除了个儿高和身上有些力气,别无它技。哥便找到他之前曾一起干过活儿的小建筑包工头,介绍我去他那里当小工,每天五元。
哥和他谈好后,便领我去见了那工头,并约好了第二天要去干活儿的地点,以及每天几点上班。哥说每天工钱五元时,我便在心里盘算,这一假期去除下雨等情况,应该可以挣到差不多两百元,学费肯定是够了,还能给家里挣回些钱来。想着这些,心里便有种莫名的兴奋,自己总算是能为家里做上点儿贡献了。
回家后,我让母亲找一套破衣服当“作衣”,父亲也把他的自行车给我当了交通工具。我即将成为家庭中一名真正的劳动者。并告诉母亲每天几点走,让她早上提前做好饭,我好吃了去上工。
第二天一早,母亲做好饭,给我盛好放桌上,边看我洗脸、吃饭,边各样的叮嘱,唯恐我这从未经过世面的孩子有什么弄不好。我嫌她唠叨,嘴里虽都是满不在乎,但骑车出门后,心里却也是百般忐忑:不知道这工头人到底怎么样,不知工地上的活儿自己会不会干,也不晓得自己能否受得了那份儿罪。
一路上在心里头诸般设想,那路便觉得很不经骑,不多会儿,便到了南头二厂旁边的工地。说是工地,其实就是给一家人盖三间房子。一个工头,三个垒墙老师(会砌墙的大师傅,也就是常说的大工),三个工作的小工。工头负责与主人家沟通、技术指导、组织施工,老师只管砌墙、粉墙,小工则负责搬砖、和灰、运料等等一应杂事。小工钱最少,活儿却最累,老师休息的时候,你得把他们待会儿干活所需要的料全置齐备。所以,自始至终你都是忙碌的,可谁让你是小工呢?
常言道:有智吃智,没智吃力!人家老师是凭技术吃饭,而我们这些并无技术,只会出力干活儿的小工,也就只能去干那些没有技术只用下力就行的苦累活儿了。况且,那些老师也并不是天生就会砌墙,他们也都是从小工干起,在工地上边干边学,慢慢才成为老师的。正所谓:不吃苦中苦,哪得人上人!
我去的第一天,工地上的活儿什么都不懂,只能是被人家工头和老师训得团团转,自己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丢下桶就拎锹,放下锹就搬砖,搬完砖就拎灰。没干多久就累得腰酸背痛,可又没有你休息的空儿,你必须得保证所工作的老师,人家要啥你就得给人递到手里啥,不能耽误了人家手里的活儿。就连人家坐在架板上抽烟休息的空儿,你都得赶紧把一会儿他要用的灰提前给和好,不然他过会儿垒将起来,又是要砖又是要灰的,你哪能顾得过来。那砖你还得一块块用水洇湿,这样才能够保证垒好后粘得结实,根本就没有你再专门抽空和灰的时间。所以,你就常见了那老师一边在墙上吸烟或是喝茶,一边听他们说你的风凉话,说你干活儿没计划,净耽误他的事儿,吆喝你快点儿和灰搬砖之类。
这样的劳动量,比我起初想象的要大得多,可又必须咬着牙坚持下来,为了自己开学的学费,也为了证明自己。相较起来,自己已经够幸福的了,哥不上学后,在工地上已经干好多年了。当我在教室里风刮不着,日头晒不着的时候,他不也像我现在一样在日头底下默默地工作着么。家里弟兄三人,只有我可以去学校读书,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眼下至多也就受一个来月的累,比起那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幸福来说,这点苦累也就不值一提了。
好在这工作还有个好处,就是在谁家干活儿,这家主人就要管一顿中午饭,为的是节省时间。那时候给私人家盖房,除了个别有钱人图省事包工包料外,大多数还是按人工每天算工钱,约定好大工一天多少钱,小工多少钱,一天干几个小时,中午管顿饭,每天每人一包约定好的纸烟。这样,一天下来,我就可以为家里省出来一碗饭,还可以给父亲捎回去一盒烟。
一天的时间总算熬完,下班时用和灰的水洗过手脸,换下作衣,便骑着车子往家回,身体的疲累自是不用说的。从小至大,我一直都在上学,这样的劳动强度的确是没有受过,而唯一支撑我的动力,则是知道今天挣下了五块钱。当然,这钱并不会当天发,而是我回家后写在本子上的“某月某日,在某某家干活一天!”好在我口袋里还装着一盒烟,回家拿给父亲,这便可以让他给家省出一盒买烟的钱来。
回到家里,支好自行车,打水洗脸,母亲便已经把饭菜端上桌。我未去端碗,却将那烟从口袋里掏出来塞给父亲。父亲看看烟,抽出一支点上,脸上满是笑容。而我,则把他的笑容淹没在自己大口喝饭的“呼噜”声里。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边干边总结经验,虽然依旧是忙累,可至少不再老是手忙脚乱,不用每次被老师吆喝得团团转。手上磨出了老茧,腰上也有了力气,脸自然也就晒得黝黑,从一个文弱学生娃儿变得像个大人模样。每天就这样忙忙碌碌,我也已经习惯了这样早出晚归的打工生活,感觉学校生活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
这家房子盖好后,我们又转到南头六矿后边的另一家去干。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顶着毒日头往房顶上灰。我们将盖房最后的弄房顶叫作“砸顶子”,而所谓的砸是指房顶盖好后,往上铺一层炉渣与石灰和成的灰,然后用木头做成的板槌排砸瓷实。这一层顶子通常要有十五公分左右厚,所以用灰量特别大。先是用粗炉渣灰砸顶子,再漫一层细炉渣灰罩上一层抹平整,最后还要再抹上一层水泥素浆压光,这样就能做到下雨不漏。但这砸顶子不论房顶多大,都必须是得一天全部砸完,不能隔天,以防中间有茬口而粘结不牢出现漏水。
所以,砸顶子的前一天,所有的用料都得备齐,以保证第二天不耽误一点儿功夫。到砸顶子那天,所有人都要提早去,主家也得全力以赴保障。干活儿的人不论大、小工,全都得马不停蹄加班加点的干,房顶上留一两个人铺撒倒上来的灰,其余的人全部都在底下和灰及往房顶倒灰。因为房顶高,人从底下不能直接把灰用锹扔上房顶,用灰斗一斗斗往上吊又太慢,所以必须在房后搭一个二次倒运台。底下的人从地上把灰铲着撂到二层台上,二层台的人再把灰铲起来往房顶上撂。整个工地就成了流水线,两人专门和灰,两人往二层台上倒运,两人往房顶上铲,两人在房上铺,整个工作紧张而忙碌,容不得你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虽每人只是穿个背心,在那毒日头下,用挥汗如雨来形容那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
那天我是负责从底下往二层台上撂灰,因为我个子相对较高。我不记得自己用胳膊揩过多少次汗,那汗已经流得你揩之不及,所以后来索性也就不再管它,只任它肆意地流。流入眼里时,那汗里的盐分便蛰得眼难受,就闭了眼只管往上铲着扔。人便如了机器,只机械地重复铲、挥、撂的动作。那天我们一直干到晚上十点才弄完。我不知道那天是如何过来的,但我记住了挥汗如雨,记住了毒日头,记住了坚持不懈!直到现在,那所房子还在,每次回家时和妻从那里路过,我都会指给她看,告诉她:这是我们当年亲手盖起来的房子,那可是我的第一次打工经历,我用挥汗如雨挣回了高中第一学期的学费!
记得有次放工回家,我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在院门儿外擦洗,有两个同班的女同学过来给我送信。那一刻,我竟惊得呆在那里,都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我是个内向的人,几乎从不与女同学交往,也就没想到过有女同学会找到家里来,而且还是看到我光着膀子的模样。但人既走到了跟前,我便只得和人家打招呼,尴尬地告诉她们,自己刚从工地回来,所以才会光着膀子在这儿洗。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昔日腼腆内向的男孩子,而是一名地道的打工者,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真正开始变得不再内向和胆怯,可以站在那里,去面对昔日连说句话都会脸红的女同学,并坦然地挺起胸脯和亮出那肌肉隆起的黑亮臂膀。事后,我便想,这打工不仅让我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还让我变得有了男子汉的强壮。
后来,等另一家房子盖好的时候,也快开学了,母亲便让我休息几天,准备去报到上学。我便去找那工头,结算我的工钱。可那个工头却说干的这几家工程都亏了,他折算了一下,每个小工只能拿到每天三块三毛钱,按我干的实际天数算,只能给我一百零六块钱。我不信,便让哥去找他要。可他就一口咬定只能分这么多,要就要,不要拉倒,不可能自己贴钱给我们。从那之后,我便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是包工头就都很黑心,他们都是剥削小工的坏人。
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就只能认了那点儿钱,两天后,我去领了钱,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留下那一百,把六块给我,让我自己买点儿啥吃,算作暑假打工对自己的犒赏,但我只拿了一块钱。我清楚地记得,我用那一块钱去街上买了煮花生,那是我一直向往着的东西。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煮花生,可我口袋里钱最多时候,也仅是母亲偷偷给我的一毛钱。每次,路过那些卖煮花生的摊点儿,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花生,然后在内心里斗争好多次后,才将那一毛钱买成花生。而那一毛钱只能买一把花生,就是那一把花生,我都要装在口袋里吃好久。我太渴望美美地吃上一次了。于是,我用母亲给的一块钱,全都买了花生,来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
开学去报到,书本费加学费一共八十元。平生第一次,我用自己打工挣的钱付了学费。那一刻,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自豪感。
如今,每次路过工地,当看到那些年轻的打工者时,我都会驻足多看两眼:看他们尚且稚嫩的脸庞,看他们身上泥灰斑驳的衣裳,想象着他们内心的渴望和梦想,一如看到我当年打工时的模样!
我感谢那段打工生涯,它让我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它让我第一次认识到,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它更让我成长,学会自信,可以挺起胸膛迎接女孩子的目光。
这样打工的日子远去了,和我人生中其它许许多多的经历一起,串接起来,点缀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段段独特的记忆,并终成了我一生的财富。
第五篇:有一种亲情叫原谅散文
门庭前,满院的柿子洒落一地,依山而居的一农户里时有时无的传来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训斥声:“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柿子还没成熟都采回来干嘛?......说要去挑茶叶,结果看看你的都干了么...”母亲秀莲的脸上满是怒其不争的无奈。
4岁的梨花,还在一旁抽泣着,显然是刚刚挨了骂。
<一>
说到这三女儿梨花,其实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别人家这个年岁的孩子都还在嗷嗷待哺,4岁的年纪便可帮家里干农活,累了自己拿个板凳爬到床上呼呼大睡,饿了随便找上顿剩下的地瓜就可以充饥,从不哭闹缠着大人,果真是穷人孩子早当家,或许也是因为生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母亲已经连续生了三个女儿,让本就不喜欢秀莲的婆婆更是心生不满,早早的分了家。经济窘迫的情况下,父母也只能起早贪黑的忙着农活来温饱一家人,自然也没那么多时间顾上孩子,秀莲的三个女儿便早早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90年代的村里人,都还不懂往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机遇,都还是脚踏实地的耕耘着每一分土地,那时候梨花的叔叔是村里唯一走出去的大学生,在梨花奶奶的眼里满满的就只有指望着这个儿子,那是她唯一的自豪。梨花的爸爸土根,身为长子命运却截然相反。因为还得给这个叔供学费,所以家里的大部分土地创造出来的经济其实都不在土根手里。
“离家比较近的土地,我们要种,得给土根他弟交学费,尾林处的田地就给你们种稻谷,牛庵那里的茶园就给你们年轻力壮的去打理。我们年纪也大了,那2个地方远是远了点,勤劳点养活你们一家也够了。”这是秀莲婆婆对土根说的话,当然也是故意说给秀莲听。其实秀莲心里明白,老两口对体力活怕是也使不上多大劲了,就算是自己管理比较近的田地,到时很多事不还是得土根来忙活,自己起早贪黑的都还是为了这个小叔子。看看三个乖巧的女儿,秀莲有泪也只能往肚里咽,不管怎么样还得养活她们长大。
大门口烟圈缭绕,土根自顾的走到门槛上做了下来,对于这一切的重担,这个男人望了望天空,长叹一口,选择了沉默。
就这样,经济分家,劳务不分家的新生活开始了。这一年,梨花刚好4岁。后来土根给她做了一副小型的农具,一根小扁担和2个小布袋。大城市里的孩子玩玩具的年代,梨花变开始拿着这幅农具到田里帮忙担稻子回家。土根看着这个小娃子,心里满是怜爱,却又无可奈何。只怪梨花生在了苦命人家。
稻子就是三五天的抢收季节,在这“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的地方,台风雷雨说就来。所以村民们也只得趁着天晴的日子忙着收割,全家老小出动。小梨花却喜欢这样的热闹,山路上走的人多了就不会害怕,有时候遇上好心的阿伯还会帮她一把。
稻谷收割完后,接下来就是天晴的时候晒谷子了,把晒干后的稻谷收进大木柜里便完成这阶段的工作了。不过,顾不上小憩,茶季也是随之而来。
这天家做茶的土根对二女儿小花说:“我这边忙不开手,你去山上帮忙挑些茶叶回来吧,放太久了会闷坏。”对于6岁的二女儿,土根是放心把这事交给她的。只是小花却面露难色有些为难,低着头说:阿爸,我挑不动担子,我去学采茶吧,让阿妈挑茶回来。”一旁吃着地瓜的小梨花,却突然跑过来说:“阿爸,我也要去,我能挑。”要不然实在忙不开,土根是不会想让还年小的女儿去做这些的。之前虽说去挑稻谷还有大人陪着,现在上山,两娃子自己去走山路,确实让人担心。可是看着家里还一堆的事,眼下却也只能答应了。
去茶园有两条路可到达,一条是山上的小道,另一条绕得比较远却宽敞好走。土根让小花带着妹妹一起,互相照应,绕着大路去走。儿童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两娃子一道上山自然是看见野花野果都想采个鲜。路过一水库旁的时候,梨花不禁对树上挂着的红通通的野葡萄所吸引,闹着不肯走。小花说:“阿爸说了,让我们不要贪玩,要直接去茶园。而且这下面是水库,太危险了,我们就不要摘了。”自小,没有零食的姐妹,都是妈妈上山去砍柴的时候顺些野果来解馋的。这次,小花不乐意了,“哼...二姐对我不好,有野葡萄都不给我摘,你拿个长点的树枝就可以勾到的,你就是不愿意......”。
拗不过梨花的执着,小花决定去找来个树杈试试。“小馋鬼,二姐这次就先应了你,你一边等着,我去给你勾葡萄”。“耶……二姐最好了”拍着小手的梨花退到了一旁。小花开始吃力的与葡萄展开了搏斗。几轮攻势下来,葡萄粒倒是被她打下了不少。喘着粗气,小花决定罢手,去捡落满一地的葡萄粒给妹妹。不想的脚下一划,这可真吓坏了一旁的梨花。幸而,抓住了旁边的芒草。“二姐,我不要葡萄了,你快上来,来,我拉你一把。”
爬到大路上的小花,给了梨花一个惊喜,另一只手握着好几个葡萄粒,不过因为刚才的一摔,捏碎两个。小花缓了缓刚的慌张,笑着伸手给了妹妹。“二姐,你刚刚吓到我,我再也不胡闹了”。说着抱住了小花。“二姐,我们一起吃吧”“梨花,你吃,我不喜欢吃,不过我们耽误好久时间了,我们该去找阿妈了”。说着拉起妹妹的说就往茶园的方向跑去......<二>
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盎然之意,梨花家的茶园在路的斜坡处,因为地势偏远,远远望去就独见秀莲陀着背忙碌着将一片片茶叶采入篮子中。“阿妈……,我们来了。”
自顾忙碌的秀莲显然是听见叫声才惊觉两女儿的到来。抬起头,慈爱的口吻说:“你阿爸叫你们来的吗,他家里忙不开了是吧?”
“嗯,阿爸让我们来挑些茶叶回去,妹妹非要帮忙一起挑,我来帮你采茶。”小花乖巧的应了妈妈的话。“
你妹妹还小,这么远的路,怕是挑不动,这样,你们两在这,我先挑一次回去,你们乖乖的在在学采茶。”
“可是阿妈,我还没采过茶,不懂茶呢,妹妹就更不会了。”
“来,阿妈教你们一下,你们先学着,阿妈必须得先挑一趟回家,不然茶叶晒坏了就不好了”
“嗯……”两姐妹齐声应和着。
简单教了下,秀莲就放心的先回了家。乖巧的两姐妹便也新奇的学了起来。
“梨花,我们两来比赛,好不”
“好呀,用我的小布袋,一人一个,看谁采得多。”
“好,准备,开始......”
姐妹俩就像茶中的精灵,忙的不亦乐乎。
过了许久,还不见妈妈回来,也许是厌倦了新奇感的梨花开始不专心起来,兀自盯着茶叶旁的一棵柿子树,想起主意:“二姐,刚给我采了葡萄,我也要送礼物给她。这颗柿子应该是自己家的,我采来送给二姐应该没事。”
“二姐,你先采着,我到路上看看阿妈来了没。”
“好的,你不要跑太远,看完马上回来。”
趁着这个空档,梨花溜达了柿子树底下,这颗不高的小树却硕果累累,挂满10来个的果子,刚好够这个小娃爬上去。
一溜烟的功夫果子纷纷落地,梨花还不晓得生的柿子还不能吃。悄悄的拿了个大的布袋装了起来,回到了小花的旁边。小花倒也没在意随口就问:“阿妈来了吗?”
“还没看见呢。”说着悄悄的拿起了刚采的茶叶躲到了一边,把柿子悄悄放了进去。
小花倒也没留意,以为是小孩子贪玩了,其实自己也想玩,只是不想让阿妈回来看到自己没专心采茶。而妹妹比自己还小得多,就让她玩吧。
过了一会,秀莲回到了茶园,看到两女儿采的茶叶,不禁心里高兴的夸了她们。不过这样一来一回的天色也差不多了。秀莲就让小花带着妹妹先回家,自己再采一会随后追上她们。
两小孩倒也听话,就是梨花非得想自己挑自己的布袋的茶叶。无奈,秀莲只得答应了她。小柿子被梨花藏到了茶叶中间,显然秀莲还没发现。只是从原有的茶叶里拿了几把出来,她想:女儿还这么小。
因为挑着茶叶,这两小娃回家的路显得很专心,就是身负担子,走得倒挺慢,边走边歇的。也着实让秀莲追上了。
回到家里,显然由于疲惫,梨花早把柿子抛之脑后了。不想,土根倒茶叶时发现了。不小心让梨花的奶奶也看到了。本就不喜欢梨花的她,寒酸了句:“是个女娃也就罢了,还这么会祸害东西,小时候没人教,长大了还不知会咋地。”
秀莲是个有气藏不住的人,听到这心里的委屈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小花、梨花、过来”。“这是谁摘的柿子?”
“是我。”梨花小小年纪倒也敢作敢当。
说时迟那时快,几鞭子便打到了梨花身上。
秀莲颤抖的手,久久定在空中,眼里泛起了泪花。
挨打了打的梨花,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多大的错,让从不打自己的母亲如此的凶。一气之下,将柿子扔了满地。
其实秀莲本无意打女儿,只是婆婆的话抽中了自己所有的委屈。不由的骂了梨花几句:命不好,就要自己懂事。
良久,一旁抽泣的梨花,跑到了房间,自己锁了门。
后来,还是土根安慰了许久,才出来吃的晚饭......<三>
农民,靠天吃饭,下雨的日子是不出门的。
吃过午饭的梨花和大姐玲花在门前玩石子,石阶上偶尔还有几只鸡鸭摇摆着屁股咯咯的觅食。
这时,梨花的姑姑带着儿子回来探望娘家了。打过招呼后,径直的去了梨花奶奶的屋里。梨花奶奶看到这外孙子那是满心的欢喜。不多时,零食水果全搬上桌子。看得梨花两姐妹眼馋着。这在平时是压根见不到的,奶奶都藏得老实得很。玲花决定带妹妹去讨要点。
“奶奶,桌上那吃的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和梨花点儿”
只听到一声呵斥:“吃什么吃,你妈不是刚给你们吃过吗?”
突如其来的责骂,让玲花一下子心生委屈。低着头带着梨花走开了。
打那以后,性子比较顽劣的梨花就再也没理过这个偏心的奶奶。
后来有次,奶奶去赶集回来,买了几个梨藏在米缸里。然后出远门给人采橘子赚钱了。让土根帮忙找什么东西,才发现梨子都烂掉了。秀莲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宁愿留着烂掉,也不舍得给孙女吃,哎
渐渐的这几个岁数尚小的娃子也开始明白着某些事。越发的懂事起来,也不再去巴望着能找奶奶要点吃的。就这么的,祖孙关系疏远了......虽然家境不好,土根却很爱这几个女儿,每次去集市卖完茶叶,准会买点零食带回来。虽然不多,但是梨花几个却是很满足。
年长些的玲花明白爸妈的辛苦,也想着让爸爸多省下点钱,经常带着俩妹妹一起去山上找野果,也总是会偷偷带一份回来分享给父母。
山里的枣子、杨梅、桃子......每当季节一到就可以见到三孩子的身影漫山遍野的跑。而最让她们害怕的是会见到随处安放的墓地,那时候都还是土葬。在这么小的年纪里,看到这些做噩梦是难免的。只是后来渐渐熟悉了地形,她们开始懂得避开了这些地方。
转眼的,秋收又到了,秀莲让玲花去帮忙采茶。小花和梨花在家帮忙煮饭喂猪等杂活。那时候因为秀莲婆婆给的地都是很远的,自然采地瓜叶喂猪也得跑到山上去。小花就又带着梨花上山去。
乖乖的采完地瓜叶,两人各自抱了一大把往家回。突然就被路边的一眼泉水所吸引。
“梨花,我们去喝点水吧,好口渴。”
梨花自然也同意,于是两人去喝了个痛快。而泉眼旁边是一大片的地瓜园,不过是别人家的。听大人们说地瓜生的也可以吃,辛苦了这么久肚子也有些饿了。她们就决定偷挖个地瓜填下肚子。眼瞅着四下无人,便动起了手来。
正当她们吃得正欢的时候,恰巧她们的爷爷路过,小花心想这下免不了一顿挨打了。于是,叫上梨花撒腿就跑。
“再跑......再跑就打断你的腿。乖乖回家就不打你们。”
梨花怔住了下,决定乖乖回家,而小花眼看着爷爷拿着大棒子,肯定不会轻易饶过自己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还是继续跑。
梨花爷爷虽上了年纪了,但是毕竟是受过几年教育的,最见不得孩子从小就学会偷。看着小花不听话的继续跑,也不知道哪来的气,拿着棒子一路直追。
小花看着爷爷紧追不放,心想自己肯定是跑不过大人的,这时候要是出现一口潭水淹死就好了,自己往里跳说不定什么事也没有了。那时候小花不明白死是件多大的事,只晓得死了就不用挨打了。
幸运的是虽然后来爷爷追上了小花,却没舍得打她,骂了她两句就带她回家的。其实小花的爷爷对她们都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奶奶面前也不去表露。
后来,秀莲回来的路上听山头上采茶的邻居说:真不晓得小花是不是你公婆家的孙女,追着打,追了这么久都不放,怪狠心的。还好最终没有打她。
听到这个,秀莲的心不禁的又紧紧的纠成了一结。
<四>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熬着,熬着。到了三个女儿都上学的年纪,秀莲家的经济开始有了点苗头,虽然学费还只能是先付一半,茶季后再付另一半。倒也是可以让她们都上得起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三个孩子以她们果敢聪明的智慧,年年都取得好成绩,这也是最让土根夫妻俩安慰的。秀莲心想,乞丐也会有出头日,待三个女儿学业完成了,就肯定会有好日子的。
然而让梨花又发了一次大脾气的时候是在三年级的时候。看着期末在讲台上领奖的大姐、二姐。而自己却只落得个第四名的时候,心里满满的愤懑就爆发了。回到家,气不打一处来的火大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嗷嚎大哭一场,任谁怎么说都没用。
慢慢的,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再醒来时已经是傍晚,土根刚好从山上干完农活回来。其实在土根心里,他是最爱这个小女儿的,因为她生在最后,生下来的时候因为已经被嫌弃到了极致,都是秀莲自己接生的,月子里都只有自己处理所有一切事务,以至于对梨花也是最疏忽的,因为前面也还有2个女儿要照顾。为此,梨花还生过一次病,差点都救不回来。是土根背着到处去求医而获救的。想想这个最可怜的女儿,土根再次来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梨花,出来吃晚饭咯。阿爸知道你是最棒的,所以阿爸要奖励你10元,下一学期你一定可以拿第一......”。
终于,梨花在爸爸的好言相劝下,慢慢恢复了心情。
第二学期,梨花果然也不负父亲所望,拿得了第一名,那学期也刚好有华侨来资助奖学金,也花落到了梨花身上。这是所有人从没有过的殊荣。着实让土根心里骄傲了一回。
优秀是一种习惯,梨花也恋上的这种习惯,小学、初中、大学、、、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梨花回来啦,来,奶奶炖了只鸡,给你留了个鸡腿。”这些年下来,梨花的奶奶开始见证着这家人成长,如今悔悟了当初自己的所为。只是梨花,显然还是不会接受她,毕竟以前的情景历历在目。
“不用了,我阿妈也炖了,我们家自己有。”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数年后,玲花毕业了,找了一家外贸公司当了经理。小花高中毕业两年后就嫁给了一个开商场的生意人,日子过得还不错。而梨花,大四了,准备接着考研究生,她想:我一定要比叔叔还厉害。
说到梨花的叔叔,梨花考上大学的时候回来过一次,那时候已是博士生了。全村人的骄傲,梨花还记得他衣锦还乡时的光荣。奶奶喜极而泣的神情。当所有人都来恭贺的时候。梨花默默的站到一旁,带母亲离开了“阿妈,以后我会比他还厉害,让脸上也增光。”
秀莲欣慰的笑了,点了点头:孩子,只要你好,阿妈脸上一辈子都有光。
<五>
再后来,听说远在北京的叔叔成了家,带着婶婶出了国。梨花奶奶,每天盼望的是等着这个辉煌的儿子远在他国打电话回来或者是回来看看自己。只是天不遂人愿,成了家的梨花叔叔或许是开始操心起自己的小家日子顾不上年迈的父母,也或许是常年远在他乡,对父母的感情已然渐渐疏离,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梨花爷爷去世的那天,这个远在他国的叔叔俨然成了一个传说,没有回来戴孝。甚至电话都联系不上,也没主动打回来。
看着孤立一旁潸然泪下,被亲朋好友指责的奶奶,梨花心里久久不上滋味。
梨花走过去扶她坐到了椅子上“以后我爸和我们来管您。”其实梨花心里已然打算,即使自己有一天真的超越了叔叔,也要回来离父母近的地方,长伴膝下才是是最大的幸福。
(完)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