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实践的单片机教学方法研究与分析论文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机电设备的控制中,单片机是最常见的控制器之一。因此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是机电类、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必备技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对实际应用设计经常无从下手。另外,不少高校的单片机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一些有兴趣的学生还会因为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而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或信心。因此,改革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待解决的迫切任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在微机原理课程基础进行学习的,它更注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应该具备独立完成一个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的设计。
1.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按照按单片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软件编程、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各种外围器件的应用、单片机应用实例为主线讲解。学生被动的接收老师所传授的东西,没有主动去思考,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单片机的主要学习目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对单片机教学过程的研究,作者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了一定的调整,始终以案例为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动主观能动性。问题的难度设置在讲授的内容范围。针对问题,课程按方案、硬件和软件三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如此一来,每个案例都从具体问题出发,培养学生从整体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定时计数器”为例,给学生提出“交通灯”任务,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学生就很不难以实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方案,然后带入新课堂知识进行方案的比较,让学生印象更深,再结合电路,学生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
传统课堂学生是无法真实看到实际的运行情况,实验课因为时间有限,无法展开讲解。而仿真软件的使用,让我们找到了一种好方法,可以有效把这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仿真软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虚拟设计与仿真。结合该仿真软件,可以在课堂上将“交通灯”的电路画得直观形象,还可以从软件中直接观测到程序执行时各位置的状态变化。教学中制作的单片机仿真界面。图中即包含了单片机系统,还包含了交通灯和时间显示等模块的实际电路,可以很直接给学生介绍电路的原理和逻辑控制。
通过案例加仿真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让学生直观看到当场修改场景,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2.课后任务改革。经课堂研究实践发现,以任务驱动方式作为学生的课后训练,可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后,给学生分配一个小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并用KEILC软件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求注意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有一步错误,那么整个任务就无法很好的完成。并且电路是由学生独立设计,每个学生设计的电路各有特点,再把一些优秀的作业拿到课堂上演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这种训练方式,学生从一开始就全面的思考整个任务,对一些不懂的电路,还能促使他们去翻阅以前所学的课程,在编程过程中遇到错误还能思考如何解决,而并不是像以往,写出代码却不知道是否正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考核主要是卷面考试。卷面考试虽然可以考查学生紧握知识的程度,但无法了解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作者在考核中加入一项综合设计。在课程结束之前的两周,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完成一个综合设计的实践训练,撰写设计报告。还安排时间,针对设计的任务的报告内容,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答辩。根据答辩情况进行打分,该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这样可以很好的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经过这几个方面的设置,可以较公平和有效的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4.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单片机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学习单片机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后,作者倡导学生组成单片机创新小组,建立讨论小组,定期举行经验分享活动。从而可以交流他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有好的思路和想法也可以到创新小组中分享和讨论。经过几届学生的积累,就可以实现“传帮带”的氛围,由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同学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技竞赛。现在的一些常见的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比赛”以及各大企业组织的如“STC单片机创新大赛”、“ARM-STM 32校园创新大赛”等,都是以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芯片。不仅可以将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还能达到与参赛选手相互交流能作用。对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参与到老师的项目中,或者在假期推荐到企业进行实习等,从而有效的搞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经过课程的改革,组织学生组成课外兴趣小组,得到学院和系里的大力支持。学生自发组队参加了“单片机创新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等科技创新比赛,取得一定的成绩。有部分低年级学生,也开始对单片机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主动要求加入兴趣小组,并自行购置开发板进行学习,创新小组已逐步稳健的发展起来。
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
1.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在课堂教学改革这个过程,虽然看上去像是教学方法上做了很大的改革,但其改革的难度主要在课堂案例的编排,每个案例选择要求恰倒好处,既要结合新的课堂知识,又不能太难,超出学生学习的范围。对案例教学中,仿真实例,要认真制作仿真界面和程序,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电路设计要求清晰明了,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否则会适得其反,学生看到电路太复杂,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做好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制作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改革的重点。
2.考核方式和指标设置。考核方式的变更,打破了传统考核方式。容易引起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考核公平性以及合理性的疑问。因此如何合理的设置考核指标,并有效的实践等问题还需要有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并通过实际教学来检验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课外创新小组的建立。课外创新的建立是一下持续的过程。因前期参与小组的成员中有经验的学生较少,还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因此在前期建立时需要有一批老师作为小组的指导教师,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等。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后,还应配置相应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并由高年级学生组织和引导低年级学生,实现创新小组的自我管理。
三、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教改实践的努力,学生对于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在单片机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显著的提高。学生参加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增多。以机电工程系学生为例,参与的创新项目占全院项目的约40%,基本都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创新小组的成立也初见成效,有324个创新兴趣小组。学生已经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总计12项。
第二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改革论文
单片机从问世以来,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单片机的飞速发展也在越来越多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当今接受工科高等教育的人群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实用技能,更好地利用单片机带来的优势;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能,更好地设计实用产品;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维修维护技能,更好地发挥单片机的作用,都是必要的。
目前,单片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控制系统、测试系统上发挥着作用。如机床设备上的电子控制,能够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保证产品质量;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电控技术的完善,也在促进汽车的智能化、舒适化的发展;家电产品中的电控系统更是不可或缺的,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方法。
单片机课程是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主干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完整的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必修的课程之一。学生对该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单片机课程在工科专业的设置是必要的;另外,对于单片机知识的了解、学习、掌握也都是必要的。这就对于单片机教学如何顺利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程度的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单片机教学的问题和弊端,在与时俱进的思想引导下,提出了基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一、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0 年,教育部基于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01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笔者依据十余年的单片机教学经验,总结了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根据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更好地促进单片机教学。
1.传统的书本知识讲解方式。现在仍然在单片机的教学中存在单纯的书本知识教授的实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单片机课程本身就是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这种讲述方式不可能给学生以直接的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文献指出单片机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实践性强,课程本身对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不是很高,它侧重于具体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但是这种认知也是有局限的,基础和理论知识必不可少,只是把精力完全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习上,对于单片机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2.单片机知识的孤立讲解,与前续知识的衔接困难。单片机技术是与数字电子、模拟电子、计算机基础等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孤立的讲解一定是不见成效的,如何使前续知识可以融合于后续的单片机学习也是教学环节必须注意的问题。
3.学生学习兴趣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基于以上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完全是晦涩的知识传授,学生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以致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很多学生对单片机的学习是知难而退,提不起兴趣,干脆放弃。
4.单片机的实验环节设置不足。几个学时的实验环节,基本上只能满足演示实验的时间要求,因此,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5.现有考核形式的弊端,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单片机知识的掌握无疑是不恰当的。这种考核形式也是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病之一,对于学生的考核还停留在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上,而忽视了单片机教学是要学以致用的宗旨。
二、单片机教学方法改革的系统化措施
注重能力培养无疑是单片机教学的重中之重,单片机课程在所有的工科专业课程中是最容易与实践结合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拓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关于单片机教学的几点改革意见可以概括为:
1.从课程导入环节入手,设置实物展示与学生制作的产品展示环节,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通过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能学到什么,通过学习可以做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碰到困难时,正视困难,不逃避,不半途而废。这节导入课,对于单片机这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来说,是关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做到知识讲授与掌握程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对课堂的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教师对于教授内容的合理设计,有效地利用教学视频,与应用仿真软件的有效结合,丰富学习的手段,取得高效的学习收获。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单片机的实际应用特征决定,对于单片机的学习不能单纯局限于对课堂时间的利用,课下的消化理解,实践动手,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要有效地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对于疑难问题寻根溯源,对于相关软件进行学习与操作,对于单片机开发系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单片机,用好单片机。
4.依靠开展学习兴趣小组,以团队学习的形式,巩固课堂知识。仅凭学生吃大锅饭喝大锅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单片机学习中得到好成绩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电子专业的学生而言。依靠学生的兴趣选择,成立针对不同目标的学习兴趣小组,划分的依据可以是以对于课程掌握要求一类,做实际的不同产品设计一类。团队学习的形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弊短,促进共同学习,小组之间也可以以实际的产品开发等成果进行交流,进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对于单片机学习的教学政策支持,也是尤为关键的。对于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在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普及,使得单片机越来越重要,工科院校的各类专业不仅要开设单片机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更要在实验条件、师资上给予重视和支持,老师教得好,有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验条件和配套设施的购置和使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学校的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和资助上也应该向单片机控制方向的课题倾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创新思维,把idea 转化为产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和参与各类各项的单片机方面的比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三、单片机的有效学习法总结
对于有效的单片机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具体的学习过程按照理论学习→入门→能力训练→创新与实践→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成果的过程进行,其中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作为基础环节,两者相辅相成,在同步的学习中,找到单片机的学习技巧,培养技能,从编程软件的运用,硬件设计的环节获得能力提升。但是,单片机的学习不会只局限于理论学习能力和虚拟软件的应用能力,就连单片机开发板也只能作为学习单片机的工具。对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环节要求学生首先有一个创新思想的切入点,对于某个产品进行实际的设计理念,从硬件设计,到硬件系统的合理搭建,再进行相关的软件编程。而实现产品的功能,最终,进行性能的可靠性调试,完成了单片机产品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成果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采用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单片机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实际产品成果,包括了汽车电动窗帘、药丸分装机、菌袋打孔机、自动装卸系统设计等。这些成果也充分证实了单片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更早地接触产品设计,促进了能力培养。
四、结论
对于单片机课程的掌握和良好运用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无论从教学方面而言,还是对学生的个体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被蕴含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对于当代大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善化、系统化,通过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和单片机控制产品的开发,无疑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和有效手段。因此,今后工科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不妨从单片机的学习入手,突破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
第三篇: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职业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操作技能和扎实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改革要以专业理论课教学为重点。本文就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等专业理论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综合性人才?教学改革?教师素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急需更多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职业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以适应生产技术的发展步伐。
我国的职业学校所面对的学生较为复杂,生源广泛,学生基础薄弱,知识层次不一,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对课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与实践课教学相比,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更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难点。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如何采取恰当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笔者在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二是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学科教育整体化是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理论、技能齐发展,实现“双师型”目标。三是要勇于创新。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反思,要善于发现和正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学习、吸纳先进的理念,逐渐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念。
二、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职业学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具体可以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上进行发展和改进:
1.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讲“螺纹”的时候,就先带领学生到钳工实习车间,让学生们观察台虎钳的结构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台虎钳是如何实现工件的加紧和放松的。学生对常见的螺纹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就会情绪高涨,想把自己所看到的、所了解的知识展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就变得有意思了。
2.激趣教学法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迈出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并实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例如 “平面连杆机构”单纯用图解还不足以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机构的运动,因此笔者组织学生自己做教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轻松地将教学难点一一突破。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学生参与教学法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不仅局限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讲课,让学生走上讲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必须注意的是,讲解的内容非常关键,教师的选择要恰当,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能力。例如机械基础课程中 “步进运动机构”这一节,在笔者讲解了棘轮机构之后,学生对步进运动有了定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的“槽轮机构”就会让学生来讲解,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可以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三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要注意对讲解学生的选择,以中等偏上的学生为主。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现在各职业学校都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动作、文字于一体,通过形、色、光、声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与一支笔、一本书、一块板、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效果更显著。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以符合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第四篇:技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技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技工学校现教学方法,应适应现代技工学校发展需要,适应技工学校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技工学校现代教学方法体系。趣味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目的性教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评价化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形象化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学。
技工学校现教学方法,应适应现代技工学校发展需要,适应技工学校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技工学校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趣味性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授课语言要有趣味性,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教师只有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幽默风趣的语言始终是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上的设问、提问、反问、解问,都可以通过趣味性来体现,只要用的恰到好处同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一个“度”。也就是说教学语言不是单纯追求趣味,只有将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完美结合才能体现出教学语言真正魅力。
二、目的性教学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多数学生认为进入技校学习就是为了今后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这种认识,注重的同样只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学生应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的,感到每节课不仅有所学,还能有所用。这种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可以在课堂开始新课导入部分点明,也可以穿插于教学实例中或课堂小结中。学生真正了解了学习的意义,就会有向往和追求,就会产生兴趣,关注学习,才不会把学习专业课当作一件苦差事。
三、评价化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评价、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课堂多元化评价模式。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例如评价教材中的教学实例是否完全符合所讲理论、好在哪里,是否还有更好的实例替代,如此一步步在评价中延伸了实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教师授课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授课时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表情调整讲课方式。可以故意放慢语音将运用本节课中的旧知识说错,这样表现欲会让学生积极指出教师的讲解错误,这种挑错实际就是由老师的“故意”引发的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评价,当然这种“故意”要适时适度。学生表情出现迷茫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提议应该用哪种方式讲才接受。教育论文老师问学生,学生提建议,实则也是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评价。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学生,学生参与回答,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辩论、评价学生的回答,无论学生回答是对还是错,都应指出学生的长处予以表扬和鼓励,依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轻重不同的点评错误。这个过程其实包含了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感”——成功教育。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是学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动力。例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除给以分数或等级外,再加上适当的短评,会有良好的效果。赞扬或责备,表扬或批评,奖励与惩罚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讲,赞扬、表扬、奖励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有激励作用。总之,课堂上教师灵活的运用多元化评价,改变了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向互动式课堂迈进了一大步。
四、形象化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
专业课上学生对于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实物,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形象化教学节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了知识传递效率。“有所见才有所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 到实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直观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技校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特点,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突出动手能力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由于多媒体技术将声、文、图集于一体,并借助动态功能,使所传递的信息更丰富形象,使操作得心应手,此外,多媒体的形式,使接受者通过各种感官接受信息,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并有利于进行联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此外,多媒体的形式还可以激发信息接受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所有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知识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得人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知识吸收的比率。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互贯穿,进而融汇一体,便于学生联想激发创新思维。所以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大多来源于实际并应用于实际。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以适当安排现场参观。也可带学生参观大型机械厂,让学生了解书本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地领会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使其了解、熟悉本专业的生产过程和今后的就业环境,逐渐适应职业要求。开展形象化教学,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媒介,精心设计,适时适度、适当使用,并加强课程双边活动、引导性参与演示,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学
分层次教学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承认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个别差异的事实,并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若干类别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另一种含义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使属于同一水平上的知识为一个层次,相邻层次设定足够的跨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如制定针对不同层次的考评制度,或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提问问题,好学生高要求,差学生低标准,在达标后逐步提高考评标准,使其各自进步。通过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层次上,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总之,实施创新教学需要老师有创造性地教育观,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既要考虑班级的整体特点,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居伊.帕尔马德.教学方法.商务印书馆发行部.[2]周金浪.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低段拼音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低段拼音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摘要: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对拼音引起兴趣,如何让学生学好拼音一直都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如何让其掌握拼音的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拼音教学,则是很多教师面对较少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有聋哑学生的低段拼音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教师在拼音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段拼音教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前言: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字、正学习语文,看懂文字性内容,其是语文学科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文字性科目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普通小学生来说尚且不易,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来说则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教师如何针对生理有缺陷的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如何让学生看得懂汉语拼音、感觉得到其重要作用,并能够学会使用汉语拼音,是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工作。
一、生理缺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障碍因素
生理缺陷的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与正常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不同,其受到更大的障碍,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难度更大,在学习汉语拼音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感知能力比较差
生理缺陷的学生,往往因为其某个生理器官功能的丧失,使学生生理器官功能的感知能力比较差,甚至完全丧失,教师在对视觉上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学生的器官功能弱点,并尽量选择其较好的器官功能进行配合学习,以弥补器官功能的缺憾。
2.注意力和兴趣狭窄
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因为其身体的缺陷,使得其社会行为非常不便,这也使缺陷学生的兴趣与正常学生的兴趣更加狭窄;同时因为学生生理缺陷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进行集中,甚至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常常处于涣散状态。
3.语言与思维能力欠缺
聋哑学生因为其先天性听力和语言能力的丧失,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完全
失去其能力,在思维逻辑方面受到影响,思维时候的概念有时候会出现混乱不清的情况。
二、生理缺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
针对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对其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教师在针对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的时候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汉语拼音的作用,掌握汉语拼音的用法。
1.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学生来说,帮助其建立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对于其汉语拼音的学习大有帮助。笔者针对聋哑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行学习,效果较好。笔者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因为学生为聋哑患者,因此在沟通的时候,笔者学习了相关的手语,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参与体育运动,在游戏和运动中通过手语的方式赞扬学生做的非常棒。并且,我将汉语拼音的学习融入到运动和游戏中,还会用手语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一些关于拼音的儿歌,帮助学生进行拼音的记忆。一些学生在运动和游戏中表现出众,对拼音的学习也增加了兴趣和信心。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温暖,因此学生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拼音的学习更加具有热情和自信。
2.调动学生综合感官,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拼音学习
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因为生理上的障碍,使其一部分生理感官不能参与到拼音学习中,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进行听、说、读、写的拼音学习和联系,因此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适合这些“特殊”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调用学生的其他健康感官,让学生“感受”拼音字母,通过其他感官的补充,弥补缺陷器官学习的缺憾。比如,针对聋哑学生,因为其听力器官和语言器官对于汉语拼音的学习产生障碍,于是笔者便采用“摸”式声音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拼音的学习。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通过左手的活动表现口中舌头的变化,通过右手的辅助表现口腔的与舌头接触的位置和情况,以此给学
生形象直观的感觉,即使在听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看来感觉到拼音的学习。笔者还让学生摸自己的喉咙和鼻息,感受声音的震动,感受呼吸的配合,通过“摸”的方式把握发音的技巧,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手是他们感受世界最好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拼音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对拼音的学习通过双手“摸”出来。
3.教师家长沟通,构建拼音学习氛围
学校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学习,学生难以掌握拼音的实质,难以巩固拼音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与家长一起共同构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课堂的教学延伸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师与家长是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两个协助因素,只有教师与家长达成学习的共识,家长配合教师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进,才能让学生的拼音学生得到加强,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比如,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当前学校学校到的知识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定时开设家长交流会,让家长学习教师所运用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家中进行教学,并且还可以运用家中的相关设备进行扩展教学,比如运用音响放上豆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律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拼音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结语:
对于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爱戴。教师也要多创造更多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拼音教学,让学生尽快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尽快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莉娟.重度聋哑学生发音清晰度与汉语拼音的关系及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2,31:34-35.[2]张雨花.浅谈如何培养聋哑学生的学习意愿[J].成功(教育),2013,04:181.[3]米立蕊.浅谈在语文中如何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2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