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不一定懂得他们的生活美文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你的抱怨和指责,不过是自以为是。
看杂志,被一篇文章戳中内心。
一个23岁的男孩,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买了当地的特产,还给女孩父母奉上3888元的红包,结果女朋友第二天就要分手。她愤怒地指责男孩,红包数额太小,说他太小气,一点儿都不重视她。
然而,没有人知道,男孩参加工作才一年,每月工资5000多元,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刚刚还清。也没有人知道,男孩奉上特产和红包后,几乎只剩下回去的车费。他还开始存钱,准备买房的首付。但他从来没有和女朋友说过,因为他不想给她压力,想让她惊喜。
读着故事,真心觉得这个女孩太不成熟,也不自觉想起了那句话:深到骨子里的成熟,就是不要轻易指责他人。因为你不知道,他刚刚发生过什么。
对此,我感同身受。
刚到报社那年,我负责一个专栏的约稿。晚上9点,到了约定的时间,一位作者的稿子仍没有发来。MSN上问话,无应答;QQ上留言,头像始终是灰色的。一个小时内,我拨打了10次他的手机,却一直关机。虽然临时替换了稿子,但我依旧火冒三丈,在办公室里不停指责这个作者,说他职业道德低下,发誓从此不再用他的稿子。
第二天上午,作者打电话过来。原来,前一天晚上,作者稿子写到一半,母亲突然阑尾炎发作,他把母亲送到医院后,才发现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待一切安顿下来,的哥也把手机送了回来,已是第二天上午。我隐隐羞愧,不是因为真相,而是突然发现:自己此前所占据的道德高地,不过是一种肤浅。
今年年初,一张外卖订单,在网络热传。备注写着: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外卖小哥稍稍的耽误,就把对方训得抬不起头,并迅速点上一个差评。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他之所以迟到,可能是遭遇了堵车,也可能是冒雨赶来?
亦舒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理由很简单,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你,不一定懂得他们的生活。
总要在口舌上胜过别人,总要通过指责他人,分出输赢,是种很幼稚的行为。因为年龄越大,你就会知道,在这世上有太多的“无奈”。
比如,你觉得,有些人对你没有那么爱,事实上,他们已经竭尽全力;别人的一次偶然爽约或迟到,背后却很可能是一次灾难;你在写字楼里为一份迟到的午餐狂躁不已,那位黝黑的外卖小哥,很可能是奔跑前来,那已是他最快的速度。
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对与错,也不是只有规则和秩序。有时候,需要的是克制和宽容。
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如果你常常指责和抱怨,那你一定会丢失那些琐碎却闪亮的快乐,会把自己的气量慢慢缩小。只有那些特别温柔与宁静的人,才能享有情深义重,才能山高水长。
生活中,多数人的抱怨和指責,很多场合,不过是自以为是,是一种视野狭隘。有时,看到他人的不容易,看到他人无法言说的世界,懂得低头,才是大智慧。
第二篇:生活不一定在别处的美文摘抄
我公司里有位实习生试用期结束,对我说想要换一家公司。我第一反应是留住他,因为他在几位同期的实习生当中,能力算是不错的。我问他是因为薪水的问题,还是在这里工作得不顺心?他坦白说都不是,只是觉得自己每天做最基础的工作,一成不变的日程令他觉得浪费时间。他说,没准儿换家公司会见识到更多的东西。
我说,即使换一家公司,以你初入职场的能力,也一样是做同样的事情,何必操之过急呢。他摇摇头说,正是因为我刚刚毕业,所以才急需多经历新鲜的环境,这样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才称得上完整的人生。
我不禁沉思,在大部分人眼中,视界狭窄就代表着见识浅、能力低,沦为弱势群体的想法根深蒂固,而经历不同环境所带来的阅历上的“充电”,是正常且理所应当的。然而,人们似乎都刻意在着重“经历”的获取,而忽略了阅历并非只要经历过就会拥有这件事。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朋友从台北寄来的明信片,正面是雄伟的101大厦,背面却只潦草写着:不多说了,在赶飞机。回来的时候我去机场接她,问到台北的感受如何,她带着一脸倦容说,人太多,行程又紧张,很多景点都只是走马观花。实在难以描述她语气中的失落,有不甘,有无奈,更多的是累。在此之前,她何尝不是抱着摆脱都市生活躲到远方旅行、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想法,然而这种急匆匆的经历,除了满心的疲累,又有什么收获可谈。
另一位朋友大学的专业是西班牙语,毕业后去某个国家援建铁路,在那儿工作了两年,决定回国。我问他原因,他说那里的环境过于艰苦,经常睡到一半,发现被窝里有一只巴掌大的毛茸茸蜘蛛,出门走一圈,两米长的鳄鱼满街跑,不仅如此,他还遭遇过不下两次持枪入室抢劫。
回来后,他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可他始终无法适应。在外国时,他的工作比较自由,一到假期就买张机票满世界跑,可现在就连附近的旅游城市他也只能望洋兴叹。在国外每天幻想八大菜系,但来到广州,依然每天只在一家茶餐厅用餐,不是他吃不起,而是完全没有了想要吃的欲望。就这样,他在国内工作不到3个月,就决定重新去国外工作。
他的这种情况被我笑称为“别处症候群”,在同一个环境待得越久,越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对别处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只是你对现实的失望和逃避,即使去到别处,也未必能获得理想中的生活。
在上海向往北京的烤鸭,在北京惦记广州的早茶,在广州垂涎重庆的火锅,在重庆梦到西安的肉夹馍,我们在一次次向往和踟蹰中,浪费掉的绝不只是光阴。
第三篇:好生活不一定昂贵美文摘抄
松浦弥太郎被称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在他创办的公司里,他对员工的要求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周末也决不允许加班。多出来的时间,要用来陪孩子,和朋友看电影,或是在家做饭。
他对于生活,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坚持一周买一次花,两周剪一次头发。他坚持一年4个季节里,不错过享受当季美食的机会。
平日在家中,他会用心地做食物,哪怕泡一杯燕麦片,煎一只荷包蛋,都值得被郑重其事地对待。也会费些心思地购置一些小物件,摆在家中,享受着亲手创造的生活美感所带来的喜悦。
松浦弥太郎的生活之道在于,他用认真庄重的态度看待生活里一切细琐又看似不重要的小事。
找到生活的情趣是对生活的尊重,也能让我们发现其中一些被遗忘的快乐。这些快乐,与财富的多少并无太大的关联。
在节奏感快速的现在,很多人选择拼命工作,牺牲所有时间换取财富,为了追求外人看来高贵奢侈的生活。可是,以我看来,奢侈感的生活并不是用昂贵的名牌包包或是带着耀眼Logo的鞋子才能堆砌出来。每天早起一小时,和家人一起品尝用心准备的早餐;在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回到家沏上一杯热茶,燃一柱熏香,看一本自己喜爱的小说,或是用自己精心挑选的珐琅锅为爱人炖煮一锅香气四溢的浓汤。这些,未必不是奢侈的生活。
想起曾经在台湾环岛的时候,在台东住过的一家民宿。民宿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妻,养着一只金毛猎犬。他们的民宿装潢简单,但每一处皆可看到主人的用心。散发淡淡香气的实木地板,干净洁白的纯棉床铺,桌上欲滴的鲜花,墙上挂着色调自然的壁画,每个角落一尘不染。
早餐时间与他们闲聊,才知道他们俩都是从知名大学毕业,曾经有着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最后却回到家乡,改造了父亲留下的老房子,作为民宿。老板娘说,生活是有仪式感的,我们想要尊重生命给予的一切,多去感受其中有趣的体验。我们在这里感受生命静静流淌的力量,也更明白了家的意义,就是和爱的人在一起,做我们想做的事。
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过这种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得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
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并不需要多少钱来堆砌,更与地位无关。把日子过得精致,才是你的本事。只有对生活不将就,才能把日子过成诗。
第四篇:他们并不专程为你而来美文
威廉·豪威尔斯被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视为一生的挚友。有一次,他从千里之外去拜访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在家中设宴款待。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宴会,应邀前来的嘉宾都是社会名流和文坛大家,席间还将穿插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包括分享各自的创作心得和研究成果。
看到此番景象,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豪威尔斯非常紧张,以至于在用餐时,拿刀叉的手都在发抖。“你还好吧,需要帮忙吗?”
马克·吐温观察到了豪威尔斯的紧张和窘态,连忙走上前来问道。“没事,我只是紧张得快要停止呼吸了。”
豪威尔斯说道。“我看了晚宴的节目单,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我上台发表演讲,我想,我一定会紧张得语无伦次。一想到这,我就更害怕了。”
马克·吐温听后,哈哈大笑:“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觉,我以前也曾这样。”
马克·吐温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豪威尔斯迫不及待地问道。“是的,只要牢记我下面所说的秘诀,你就不会紧张了——今晚,他们并不是专程为你而来,更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真知灼见。他们只是想凑个热闹,放松一下。”豪威尔斯先是十分惊讶,接着便有些失落,最后紧张感果真渐渐消失了。在最后的登台演讲中,他镇定自若,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从那之后,无论出席哪种场合,需要发表演讲和评论时,豪威尔斯都不再紧张了,因为马克·吐温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是谁,取得了怎样了不起的成绩,在别人眼中,其实都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重要,不自作多情便能淡定地应付一切场合。
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更不要把自己摆放到太高的位置,因为,发挥失常和跌得最重的人,往往都是因为缺少一颗平常心。
第五篇:你真的懂得尊重吗美文摘抄
弯下腰来比站直了更难
一个从省城大学来的礼仪教授将为同学们讲一节礼仪课,教授先告诉同学们到别人家拜访时应如何敲门,之后,教授来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同学扮做送水工,自己是主人。“送水工”敲门,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教授指出“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敲门声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带一次性鞋套套住鞋子。
于是,“送水工”和教授又来了一次表演,一切按照教授指点的那样做,所有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教授,教授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他们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教授,我需要一声谢谢。”教授呆住了,继而说了一声“谢谢”。
这件事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它促使我们反思:在我们要求别人学会尊重人时,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人?我们是否把尊重别人仅仅看成是一种礼仪?
我的一位邻居不是什么礼仪教授,对礼仪知识懂得也不多,但他却用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为了方便送水工,他把饮水机安在门口,这样送水工来的时候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省去了进门套脚套的时间。在他看来这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却被送水工深刻地记在心里,逢人便说,遇人便讲,使大家不自觉地对他产生敬佩。
欧美国家礼仪繁多,既要和对方交流,又不能问这问那,还要时时堆出笑脸,撞了一下还要马上说Sorry;最烦的是老要把Thankyou放在嘴边。在我们中国人之间,自己人说谢谢,反而见外。可见,我们中国更注重心灵的交流。礼仪不是形式,是发自内心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假如有些人觉得自己有些钱所以看不起穷人,在公众场合或故作姿态、或矫揉造作、或吆三喝
四、或不可一世,那么就算他外表光鲜,学过礼仪,但很可惜,他的态度出卖了他的浅薄与无知。
礼仪不是用钱堆砌出来的,它是一种沉淀、积累,所有形式应该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之就是不自然。我每天都与这么一群人擦肩而过,他们看似平凡,但总能让你感觉很好,让你感受到尊重,不管是坐电梯,还是开门关门,或者问路、购物等,他们都让你感到自然。一个人只要他是从内心尊重所有生命的,那么他就不会觉得礼仪的规范是烦琐的。
是啊,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凡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经意间,也就收获了他们的一份尊重与敬佩。
尊重不仅仅是礼仪,礼仪只是尊重的外在表现,把对方看成是自己一样的平等个体才是尊重的内容。
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肯定,这不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点点虚荣心理,这种尊重并不是礼仪上的尊重,而是人格上的尊重。要尊重他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态度,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他一个安全的心理,这样他才不会焦虑,不会猜疑,不会防范,不会憎恨。其实这一点对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谁都不想让别人靠自己太近,管自己太多,只要超过了自己的安全心理系数,就会排斥,就会拒绝。
尊重与礼仪是密切相关的,尊重是“里”,礼仪是“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表里一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