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言是不能违背的美文摘抄
那年,我从商学院毕业,满怀期待地打算进父亲的公司工作,没想到父亲只说了一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给我任何机会。血气方刚的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去,下定决心要靠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可百般筹措,还是缺少20万元的启动资金,犹豫再三,我决定回一次家,向父亲借钱。
让我意外的是,父亲一口答应了我的请求。他说钱没有问题,但有个条件。说着,父亲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及住址。“条件很简单,你每月10日前把500元汇到这个住址,不可延误,更不可间断,如果没有问题,20万元就是你的了。”
父亲所提的条件和20万元资金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甚至觉得,一向强硬的父亲是不是想用这个方式,间接化解我和他之间的矛盾?
父亲见我有些兴奋,又说:“不过,为了防止你违约,你必须将你的公司资产作为抵押,也就是说,你一旦失约,我将随时有权清算你的公司。”
不就是每月汇一回款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父亲。
我拿着20万元创办了公司,工作很忙,常常不分昼夜。一年后,在我的苦心经营下,公司渐渐有了起色,至于汇款的事,我在手机里设置了日程提醒,从未出过差错。就在我踌躇满志地希望有一天也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时候,一次意外毁灭了我美丽的梦想。
那天我刚拜访完客户,又谈成了一笔生意,心情好得无法形容。就在这时,手机响了,电话那端的人自称是父亲的助理,他说受父亲委托,明天将收回那笔20万元的借款。
这让我一下子懵了:“为什么?”
“因为你忘了和你父亲之间的约定。”
我这才想起来,一个月前我换了新手机,忘记将汇款的事输入日程了。我刚想解释,对方惋惜地说:“别怪你父亲,要怪就怪你自己吧。”然后便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我只觉浑身瑟瑟发抖。我当即赶往父亲的公司,冲进父亲的办公室,问道,“爸爸,你的助理说的是真的吗?你……”我不愿说出后面的内容,我不相信那是真的。
父亲没有回答,只微微点了点头。
“爸爸,请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这就去将上个月的汇款补上,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忘记了。”说这话时,我面对着父亲,双膝不由自主地弯了下去,整个身子向前倾斜,近乎乞求般地看着他。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诚恳地向父亲道歉。
停了片刻,再开口时我的声音有些哽咽:“你知道这一年来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吗?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可是父亲对我的言行似乎无动于衷,脸上的表情和那年拒绝我进公司时一样冷峻。
“爸爸,求你看在妈妈的面上,原谅我一次好吗?”我无计可施,竟将死去的母亲抬出来作为最后的砝码。母亲在我10岁那年因车祸离我而去,从此这个家就只剩下父亲的训斥与我的叛逆。
或许是我的话触动了父亲,他坐到沙发上,点上一支烟,思忖着什么。我以为他会改变主意,但我错了,他看着我说:“儿子,我很想原谅你,可是不能。抱歉,我必须这么做。”
我简直崩溃了!我恨透了父亲,又一次摔门而去。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失约,他竟然如此绝情。
瞬间,我回到了原点。公司清算后我整天浑浑噩噩,用睡觉、网络游戏填充着每日的生活。两个月后的一天,我打开抽屉想要找张游戏碟,无意中看到了那沓汇款单的存根。我气愤地把它们揉成一团打算扔掉,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父亲如此重视这个汇款,收款人和父亲之间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关系?父亲为什么要用汇款作为借钱给我的条件7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决定去“拜访”那位收款人。
收款人叫“张秀丽”,我曾多次在汇款单上填写过她的名字。让我意外的是,她竟是一位105岁高龄的老太太。老人看起来还算健康,见到我也不戒备,原来她把我当成来采访她如何养生的记者了。我假装问了几个有关养生的问题后,便将话题转到我预先设计的轨道上。这才知道老人无儿无女,多年来孤身一人,她年轻时没有工作,75岁那年丈夫死后全靠入赡养,才活到现在。
我敢肯定,支付张老太太赡养费的正是父亲。正当我想询问老人家赡养者是谁时,她却突然借口说累了,拒绝了我的进一步“采访”。
从张老太太那里回来后,我对父亲的怨恨减弱了许多。不管父亲为什么赡养老太太,30年如一日的行为令我感到钦佩。我重新振作起来,找了一份工作打算从头做起。不久后,我因表现出色升了职,只是那些疑惑仍时常困扰着我。
一个周末的夜晚,父亲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要给我看~件东西。自从上次和父亲争吵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这次父亲如此急切地找我,我猜想一定有重要的事。
在父亲宽敞的办公室里,父亲递给我一个棉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玉手镯。这是个佩戴过很长时间的手镯,圈口外有明显的碰撞痕迹。父亲说:“你不是一直记恨我清算了你的公司吗?孩子,这个手镯就是答案。”
手镯是张秀丽老人的。30年前,张老太太的丈夫去世后,她既无工作又无子女,便决定将家里唯一值钱的玉手镯卖掉。父亲那时刚开始创业,他看出这个手镯升值潜力很大,决心把镯子买到手,可他资金有限,出价自然比不过那些有钱人。父亲灵机一动,提议分期付款,每月支付张老太太一笔赡养费,直到她去世。张老太太一想,这倒是个稳妥的好办法,便同意了。那个时候,张老太太已经75岁了。其实父亲是打过算盘的,哪怕张老太太活到85岁,自己还是赚了。后来,父亲拍卖了这只镯子,得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只是,父亲没想到张老太太竟又活了30年,这30年来不断付出的赡养费早已超过了手镯本身的价值……
“昨天,张老太太过世了……这是我做过的最亏钱的买卖之一!”父亲感慨地说,“可是儿子,你知道吗?这也是我一生做过的最赚钱的买卖!张老太太和我素昧平生,却相信我,在只收到相当于几个月赡养费的订金的情况下,就把镯子交给了我。这个镯子教给我商人最重要的素质——诚信,诚信让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发迹后我把镯子买了回来,时刻提醒自己。”
我听完后,心中百感交集,只听父亲接着说:“其实,从你策划第一个项目开始,我就一直默默关注着你。你那些项目大多急功近利,有的还想尽办法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我以每月按时汇款为条件,就是想提醒你从商的基本准则,但你没有醒悟。我知道,如果再不给你一个教训,你只会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抓住那次你忘记汇款的机会,清算了你的公司……”
原来是这样。我的眼泪一下涌上眼眶。当时我春风得意,胆子也越来越大,在父亲清算我公司的前一刻,我正在策划一个利润丰厚但有多处违规操作的项目……
那夜,父亲和我谈了许多,我听得很认真。最后父亲问我愿不愿意去他的公司,我回绝了。我对父亲说:“爸爸,儿子长大了,该自由飞翔了。”
第二篇:是不能还是不为美文摘抄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明明是马上可以做到的易如反掌之事,有些人却不能身体力行;有些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举手之劳,有些人就是不愿付出代价。
这使我想起了孟子的一席话。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齐宣王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且对齐宣王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保民而王”,即“爱护老百姓,可以称王天下”之意。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齐宣王来说,不是像挟太山、跨北海那样的不可及之事,而是像“折取草木之枝”,或是为老年人屈臂行礼一样的容易。齐宣王按照孟子的施政主张,付诸实施,果然使齐国日益强盛起来了。
孟子的一席话,对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来说,还是有所启发的。
三月份,在全国开展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从颈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到两鬓斑白的退休工人;从普通的城市居民,到党政军的各级负责同志;人人都在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个个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也确有那么少数一些人,至今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不信吗?请看:
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过路人,把刚削好的苹果皮,随手一扔,昂然而去,明明废纸箱就在他的眼皮下面,可是他却似全然看不见一般。
当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耳朵里常常会传进“他妈的”、“去你的吧”等等的污言秽语。
当你走在楼房的下面,高居者会突乎其来地倒下一盆污水来,泼在你的身上,群众讽之为“踞高淋下”。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一些。并不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类的难事,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改故辙,一错再错。
据报载: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有些地方开展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活动,收效甚大。他们的共同体会是:要改正这些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努力做到的,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关键在于“为”还是“不为”。
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民有益的一些事情,有人不愿去做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如果我们的这些同志能够读一读孟子的这一席话,悟其道理,汲其精华,或许会有所裨益的吧!
第三篇:不要违背承诺美文摘抄600字
18世纪末,犹太人安赛穆在法兰克福开了一家小银行。因为当地人歧视犹太人,很少有人来存钱,他的生意一直不好。
一天夜晚,当地首富莎拉夫人突然带着几个大箱子找上门来,说:“这是500万银币,替我保管好,一年后连本带利我来取。”安赛穆没见过这么多钱,就惊喜地答应了,连忙把钱收好。第二天,莎拉的丈夫威廉先生又找来,犹豫着说:“这个时候把钱给你简直是在为难你,我于心不忍,你还是把钱留下,逃命去吧!”原来拿破仑的军队已攻打到城外,城里的人都准备逃走,莎拉知道这些银币是包袱,才把它交给安赛穆。安赛穆大吃一惊,可想到自己的承诺,还是拒绝了:“您是个好人,可事已至此,我怎能丢下这些钱不管呢?”威廉依然很担心,叮嘱道:“如果敌人发现这些钱,你就送给他们吧,保命要紧!”说完便仓皇地走了。
安赛穆不敢大意,连夜把钱币埋进花园。为了守住这些钱,他冒死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查。等到战争平息,他才把银币取出来放贷。一年后,威廉夫妇回来了,安赛穆把钱连本带息交给了他们。看着这些钱,夫妇俩感动不已。此事传开来,人们都纷纷来存钱,安赛穆也成了知名的银行家。
不要轻易违背自己的承诺,有时再坚持一阵子,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财富。
第四篇:不能等美文摘抄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参加同学聚会,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如今大多在读大学、考研、考博。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山南海北,古今中外,畅谈人生。他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好不容易熬到同学会散了,他逃跑一样离开了。回到家,他睡不着觉,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贪玩、打架、惹事,别人刻苦读书,他嘲笑人家是书虫,又呆又笨。青葱岁月,弹指一挥间,就那样被自己挥霍掉了。如果重新来一次,他想自己一定会珍惜的,只是人生没有如果,也不可能重新来过。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参加同学聚会。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大多学有所成,在一方天地有所建树,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小有成绩。再看看自己,大学毕业这些年,走马灯似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一个地方都待不长久。刚开始,老是找客观理由,什么领导不体恤下属、同事难以协作、工作自身局限性大、没有发展空间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一火车都不止。时间如流水,过了很多年,自己还是某家单位里刚跳槽过去的新人。
感叹命运的不公吗?感叹人生的无常吗?其实都不是。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参加同学聚会,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大多是一家人一起来的,妻子温柔体贴,孩子天真快乐,一家人幸福美满。唯有他,形单影只,既无妻也无子。不是他没有机会幸福,而是他一次一次地把机会错过了。这个不够漂亮,那位不够温柔:这个学历不高,那个工作环境不好。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德才兼备的完人吗?凭什么要求别人完美?好不容易结了婚,又无法容忍对方的小缺点、小毛病,最终还是离婚了,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地道的幸福旁观者。
一个五十岁的壮年人,参加同学聚会,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大都身体硬朗,腰板挺直。50岁,本来就不算很老的年纪。可是看看他,居然有些惨不忍睹: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而且华发早生,亚健康像一个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身体里。究其原因,是他的先天条件比别人差吗?当然不是。一年到头,忙于应酬。生活没有规律,饮酒过量,吸烟无数。别人健身的时候他懒散,别人睡觉的时候他熬夜,极度透支和挥霍健康,他的身体能不比别人差吗?
俗话说,什么季节开什么花儿。人也一样,什2年龄做什么事儿。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不停奋斗和努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等,比如,孝敬父母不能等、享受天伦不能等,一等从此万事成蹉跎,等到身后的门都关上了,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第五篇:违背诺言的故事
梅丽莎是一家夜校的老师。一天晚上上完课,她像往常一样驾车回家。车外正刮着大风。一年多来,晚上她一直走同样的路线回家。
这一年多来,梅丽莎载过很多搭便车的路人。家人担心碰上坏人,叫她不要再这样做,虽然每次都答应家人,但只要在路上看到有人招手,她就忍不住停下车。直到有一天,妹妹告诉她一个朋友停车帮助在暴雨中假装车子熄火的男子时,被那个男子抢劫并杀害了。
车外的风雪唤起了梅丽莎的记忆。梅丽莎很清楚地记得,当妹妹讲完那个悲惨的新闻后,她对家人发誓:“不再理会那些想搭便车的人!”
但是,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如果今晚就碰到想搭便车的人呢?“哦,这种天气我想不会碰到搭便车的人的。”梅丽莎自言自语,“在这种天气要不是为了工作,谁会出门呢?”
突然,梅丽莎放慢了车速,因为她看见一辆车停在前方的路上,还看见车前一个高大的男人朝她挥舞双手。有人碰上麻烦了,她想。但如果不是呢?自己唯一的工具只有一把螺丝刀。
对家人的承诺在梅丽莎的大脑一闪而过。但她告诉自己,现在这个男人很难再碰上一辆路过的车。
梅丽莎把车开过去,放下车窗。那个高大的男人跑过来,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如果此人真的需要帮助,自己绝不会放任不管的。
陌生人说,他的车熄火了。梅丽莎知道今晚要违背诺言了。他们驱车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找到一家汽车修理店。看着维修人员与陌生人驾车原路返回,她才离开。
梅丽莎开车离去时,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觉得这一个小时自己仿佛屏住了呼吸。“我希望他们明白我为什么违背诺言,因为有些人真的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