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本文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方法;积累文中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寻名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准确优美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⑴ 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⑵ 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① 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② 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③ 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④ 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
⑤ 简要概括课文的内容。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三、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人物 肖像 语言 行动 性格
福楼拜: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他的思想一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迸发出启蒙的火花。门铃一响,立刻把红纱毯盖在办公桌上。亲自去开门。像亲兄弟一样拥抱屠格涅夫。从这个人面前走到那个人面前。把客人一个个地送到前厅,谈话、握手、拍肩。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讲无论什么事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仰坐在一个沙发上。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爬六层楼,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个沙发上。开始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四、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
(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2、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3、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导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例如,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应该说,迸发一词用得准确而生动。两块石头撞击在一起,发出了火花,用迸发最好。
又如,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勾画与轮廓,搭配得好。只用几句话与勾画也前后一致。
4、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写咱班的一位同学,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
【板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福楼拜
屠格涅夫性
都德格
左拉
第二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描写手法。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
2、学习肖像描写,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资源:习题。对照习题,以提高能力
教法设计:自学引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板书:
第三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重重装书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教学对象】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特性格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重点难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特性格的写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秀:由各小组数学科代表讲解名著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断。
二、组织教学
三、老师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来描写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人物群像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一同走进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四、认出图片中的每一位是谁,而且要有根据噢
五、师生互动。注意,要想指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并说出理由,只有在课文中找。在这种轻松愉快而又积极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是急于要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而达到了增强学生阅读兴趣之目的。
六、大家为什么能认得这么准?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特征来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试从肖像、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分析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七、拓展: 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八、本课小结
九、(学生结合前面的讨论和发现,试着从课文内容、人物形象、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归纳小结,可以分组,每组一个重点,然后交互补充,教师针对学生的归纳情况,进行评价)
十、练习:描写你身边的一个人,注意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鞍山市第二十七中学
庞妍
第四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 福楼拜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一 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人故事的第四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 设计思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优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后进生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确切的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创造性地学习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师生同学,分享体验,以读促写,读写相长,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2.体会作者准确优美的词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 教学难点
1.体会用词的准确。
2.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既无情节,又无深远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单纯”的文章,文章较细致地描写了四个人物,行文是不是重复繁琐?因此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也值得探索,在讨论与对比中来解决这一难点。
六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 本课的学习。
2.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3.初读课文,弄清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辨析下列字词,出示投影: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捋”lǚ,此处不能读作“luō”,动词,用手顺着抹过去。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③“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2)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
②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③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④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讨论后并明确:
①第1段写了福楼拜家,抓住了陈设,表现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
②时间为星期天,一点到七点,这一段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③在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几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和“最后”来说明这一点。小结并点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文章开头抓住福楼拜住所的陈设,表明他生活简朴、创新的勤奋,然后用“第一个到来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把几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④本文对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各自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4.讨论分析,突破本课学习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分组讨论,填表。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明确结论填入表中。每组指定一人发言,发言重点:第一组—福楼拜,第二组—屠格涅夫,第三组—都德,第四组—左拉。
明确: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
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括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答案略,各自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见上面小结。
(2)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明确: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行动描叙;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描叙;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
(3)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
明确: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4)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5)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找议论抒情句。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扩展
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1.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叙。2.突出中心人物。3.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八 教学反思
在教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节课之后,同行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评议和研讨,使我受益匪浅。在广泛倾听评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成功之处(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利用。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以优辅差,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一是率先在本班展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学生的座位编排采用了优差搭配组合。二是课件的部分图片来自学生生活的校园。三是现场录制了教学实况,大部分学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四是教学思路旨在师生同学,分享体验,以读促写,从而达到读写相长的功效。
2、不足之处(1).少数学生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自学习惯有待培养。(2).“后教”过程中,优生对差生的帮辅效果不明显。(3).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不够,教师引导较多。(4).当堂训练的时间没有15分,仅有10分钟供学生写作,致使一半左右的学生不能“堂堂清”。
3、教研一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轻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既要做到符合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3、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4、学习本文恰当的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习本文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走近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看他在工作之余,闲暇之后都和哪些人来往。(出示课件)《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1、学生默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3、福楼拜是什么人物?(出示课件)
4、作者莫泊桑(出示课件)
5、这篇文章写的是一组人物群像,朗读课文,说说写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什么人物。(出示课件)
6、课文预习分别摘录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总结他们各自的性格(出示课件)
三、品读理解
1、.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每四人一组,讨论完成)‚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学生自己在书上标注。
2、.文章通过对四位大家相会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展现了每个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3、师生共同研读与赏析: ①、阅读福楼拜(出示课件)肖像: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蓝色的大眼睛 语言:
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行动 :
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像亲兄弟一样拥抱屠格涅夫。
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性格:
热情奔放,激情满怀,博学多识。②、阅读屠格涅夫(出示课件)肖像: 比福楼拜略高 白皙的脸 语言:
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行动:
仰坐在一个沙发上。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 性格:
有狂热的理想,有学者的气度,博学多识。③、阅读都德(出示课件)肖像: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语言:
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行动 :
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性格:
活跃,健谈,厌恶巴黎腐朽的生活方式。④、阅读左拉(出示课件)肖像 :
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语言 : 很少讲话。
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像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而总是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行动 :
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性格:
寡言,温和,聪慧,坚强(坚毅),维护传统。
四、归纳复习(出示课件)
1、本文的四个人物栩栩如生而各具情态。其中博学多识的是谁?他们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出示课件)
2、四个人物中,有一个活跃健谈,有一个沉默寡言。他们分别是谁?(出示课件)
3、小知识:福楼拜的“一词说”福楼拜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启蒙导师,他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试从课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出示课件)
4、文中有一些比喻句极为形象逼真,请你找出来。(出示课件)
5、短短的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出示课件)
6、(出示课件)根据课文描写判断他们各是谁?
五、小资料:左拉回忆莫泊桑(出示课件)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六、放飞思想: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 放飞你的思想,结合生活情景谈一谈。
七、拓展
你的朋友多吗?假如周日是你的生日,你会约很多你的朋友一起来欢度。请运用本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你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品质,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让文章有条理,内容详略得当,以‚相约周末‛为文题。
要求: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用上‚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等表现时间顺序的次使文章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