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

时间:2019-05-15 12:0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

第一篇: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

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事,会在别处引起一场心灵的风暴,而他们自己却不一定知晓。我的老师金生荣先生,大概就不知道,他曾引起过怎样心灵的风暴。

1990年到1992年,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那时候,小县城穷孩子的最佳出路,是初中毕业後考上中专或者中师,及早就业。以便减轻家里的负担。而我不但没能考上中专,还坚持要上高中,这便意味着父母还要多供我读三年书。我战战兢兢地上了高中,在自卑与紧张中度过整个高一。然而,高二的第二堂作文课上,我们的新班主任金生荣先生,大声地向全班朗读了我的作文,他给了我95分。

他是圆脸。胖,非常温和,永远笑眯眯的。他让我第一次知道,不是所有的中年男人,都像我们院子里的那样,成天冷着脸,喝酒,打老婆,朝孩子大吼大叫的。

他在黑板上写字,总是非常用力。我在放学後无人的教室里。在黑板上学习过他写字。

他说话、做事,都非常简洁。

在当年,我们那个学校,文科班的升学率几乎为零,老师来我们班上讲课,大约都怀着一种给绝症病人进行临终关怀的情怀。他却不以为意,让在别人看来注定不会考上大学的我们办手抄报,组文学社,允许我们用诗歌交作文。用古龙体改写《孔雀东南飞》。在我们中间鼓励起一种活跃的空气来。我们参加文学社,办报,讨论朦胧诗,在学习园地上连载长篇小说,在夜自习过後熄了灯的教室里,点起蜡烛来读各自写的诗。我们甚至以“某某君”互相称呼,写公开信,诚恳地对对方的人格修养行为举止读书写作提出严肃的建议。

高考的时候,我报了他的母校,作为第一志愿。

那时我就知道了,有些时候。有些人,会在别处引起一场心灵的风暴。此後,不论是在大学的广播站做播音员,还是在电台做主持,抑或当中学老师,我总在参照他的那种热情,我在广播里放我选的歌,给学生的作文留下一整页纸的评语,即便今天,埋头写被人称作洋八股的专栏文章。我也试图加点私货进去。我想,或许在别处,片言只语。也足可以引起一场心灵的风暴。因他是先例。

二十年来,我的学校生涯里。我最愿意回想的,最先想起来的。总是那段时光。一次次重温,一遍遍咀嚼每个细节。

2005年,我看到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那位马修老师,也是那样一个引起心灵风暴的人。在那间乱糟糟的学校,在那些被视为问题孩童的孩子们中间。他怀着最尽职尽责的音乐老师都未必会有的热情。给他们写歌,为他们组合唱团,教他们唱“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的晨曦中,寻找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他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去年夏天,我终于回到老家,在母校一中的操场上,看我的师弟师妹们的文化周演出,演开场第一个节目的,竟然是一支摇滚乐队。他们唱的第一首歌,居然是许巍的《时光》。演出持续了有一周那么久,每天晚上,准时在操场上那个新建的舞台上开演,我每天去看。有天,在观众席里,我看到了我们的金老师,他就坐在最前排看演出。幕间休息的时候,我决定向他问好,是照他现在的头衔称呼他。还是称他“金老师”呢?我犹豫了一下。最後我喊的是“金老师”。头发斑白的他,微笑着过来跟我握手。问我的近况,我也含笑作答。一切都是那么客气,彬彬有礼。

但他一点也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他曾在我心中,引起过怎样一场心灵的风暴。

第二篇:那朵花儿纪实故事

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罗素然。她特别胖,整天穿着黑漆漆的裙子,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偶尔,上课我回头看见她。她的眼珠子一动都不动,一张脸藏在油腻腻的头发里,像童话里面瘫的女巫。

那年我16岁,和所有的小女生一样,除了学习之外,就是挖空心思打扮自己。我总去校门口的报刊亭买一些过期的打折时尚杂志,从上面学习如何搭配穿衣。

我和罗素然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那个下午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我捧着杂志一边看一边低着头朝前走。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鸣笛声。在我没有来得及躲闪的时候,我的身体被另外一股力量拉了过去,因此,我没有受伤。

我回过头,看到了罗素然。她手里面还拿着半个烤红薯,对我傻傻地笑。这个笑不陌生,甚至足够真诚。我对她说谢谢,她摆着手说,没事儿。

很多亭情的开始,其实都源自偶然。我对罗素然的了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个下午,我们又在报刊亭相遇了。然后就一起回去。这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两家只隔了一条街。那天以后,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在那些微薄的青春里,相互取暖。

那时候,我父母正闹离婚,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争吵。为了躲避他们的争吵,有很多个晚上,我就住在罗索然的家里。

罗素然的父母经营一家小餐馆,日子过得忙碌,但是没有争吵,一家人和睦得让我羡慕嫉妒没有恨。晚上我们两个就挤在她的床上,看着贴满了报纸的天花板谈心,说一些青春里密不可宣的小事情。我们的手紧紧地扣在一起,温暖而潮湿。

17岁时,我奋力阅读很多与服装设计有关的书刊,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设计师。罗素然呢,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喜欢平淡生活。她希望考个差不多的大学。

我父母吵到白热化的时候,我正在高考的节骨眼儿上。那段时间,放学后我总是坐在我和罗素然最初相遇的地方。像个白痴一样捧着手中的英语书读背单词,声音大得我都有些怀疑自己,我是在躲避一些事情吗?罗素然有别的事情要忙,她的母亲遭遇车祸住院了,家里的生意落在了她的身上。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从不怀疑,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不会辜负所有肯努力的人。可是,罗素然,她没有参加高考。

高考结束后,父母终于结束了他们的婚姻。我突然迫切地渴望能够有一次旅行。我买了车票,去往小镇,那里有我的奶奶。她给我熬红豆粥,容忍我睡到自然醒,晚上给我摇着蒲扇讲重复了无数次的故事,可是我爱听。

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逃避的,于是,我买了回程的票。在车上,我给罗素然发短信:我回来了。

车程时间不长,罗素然执意来接我。在车站里见到她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掉了多少眼泪。罗素然,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瘦了下来。她还是穿黑裙子,在人群里,就像是一朵漂亮的花儿,散发着自己的香气。我给了她一个拥抱,我们彼此相对无言。

18岁这一年,我读了大学。临走前一天,父母从城市里相隔很远的地方赶来和我吃饭。席间,我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话,爸爸哭了。我说,你们这两个人分开了,我还真有些不习惯,吵吵闹闹不也挺好的吗?

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罗素然,仍留在这个小城市,接管了家里的餐馆。见面时,她一副干练的模样,看着也还不错。她依然送我到车站,并且塞给我一个袋子,说是自己做了很多晚上的东西,让我不要嫌弃。

在火车上,我在打开罗素然给我的袋子后,哭了,又笑了。

那是罗素然给我做的一条裙子。

我曾经跟她说过,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件只属于我的东西。罗素然记在了心里,给我做了一条裙子。这个家伙,甚至没有问我是不是喜欢黑色,在裙摆上面,有一排小小的刺绣,花朵下面,隐藏着我的名字——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也是现在的她能想到的能做到的。

我知道,在我的身上,从来都不只有自己的梦想,也有罗素然的。

我想我们这样很好。

第三篇:案例审计风暴引发的思考

案例

审计风暴引发的思考

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在十届人大常委会上作了2004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报告。报告稿一公布,李金华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审计风暴又来了!

李金华说,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金额的6%。

——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通过多报人员、虚拟项目、重复申报、随意调高预算标准、夹带非预算拨款单位等方式,虚报多领预算资金4.91亿元。

——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其中有些资金被用于不符合规定范围的财务支出。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性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如2003年至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由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所办的两家公司支付体育彩票发行费,用于彩票印制、发行,但支付的发行费超过实际需要,在扣除全部成本费用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58亿元。经体育总局批准,两公司已支出1.3亿元购买综合楼拟部分用于出租,按资金额125%的比例向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各省(区、市)体育局等投资单位分配2003年现金股利3750万元;另提取个人奖酬金1.31亿元。在彩票印制过程中,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负责人还弄虚作假,指定所办公司将代理进口电脑彩票专用热敏纸业务,转手高价采购,致使彩票发行费在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流失2341万元。

——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主要用于对外投资、弥补经费不足和发放福利等。

——3个部门违反规定擅自建设办公室和培训中心。2002年,国土资源部未经国务院批准,自行立项建设投资规模2.4亿元(全部为自筹资金)的航遥大厦,目前已完成投资6760万元。2003年,民航总局所属空中交通管理局为回避审批,假借所办公司的名义,挪用资金2.1亿元购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银通大厦,然后又以年租金1350万元向该公司“租赁”此大厦作为办公楼。2003年至2004年,国家旅游局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在河北涿州违规建设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和后勤基地,占地168亩、投资5600万元。

——有些部门当初预算未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造成资金滞留闲置,影响使用效益。2004年3月,科技部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科技专项资金76亿元,年初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的仅18亿元,占24%;12月25日以后拨付的资金达19亿元。截至2004年底,11个部门单位累计滞留闲置财政资金137亿元。

——截至2004年8月,国家物质储备局尚有1994年以前累计借出的各类储备物资14亿多元未收回,部分已经损失。截至2004年末,国家累计拨付中药材储备资金2.66亿元中,有2.27亿元基本形成损失或被挤占挪用。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每年6月的审计报告都会引发一场“审计风暴”;而审计报告所列问题能否一一得到整改,同样引人关注。

在2005年的“审计风暴”中,有关方面已向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移送各类案件线索114起,已有12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6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者判刑。

200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后,将常委会的审计意见函送国务院办公厅转请有关部门结合审计意见,对报告所提问题认真进行整改。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去年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书面报告。

根据这一报告,2005年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整改情况是好的。截至2005年10月底,已上缴财政各项资金11.83亿元;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已追回或者归还原渠道41.64亿元;滞留、闲置的资金已按规定拨付使用117.62亿元。此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472项。

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之类的词句,根本不足以概括这次“审计风暴”产生的深刻影响。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李金华以及由他发布的审计报告,已经或者正在“击碎”着什么。

首先,审计的不断强化推动了“阳光政府”的建设,促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有人评价为,审计报告本身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比报告更重要的是它的公开性。这次报告在报纸上进行了公开的报道,在不同的网站上公开传播。伴随着报告的公开,是舆论界公开的报道,专家学者们的公开分析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公开议论。由于有了这种公开性、案例

透明性,公众更多地了解到一些政府机构在怎样行使权利,纳税人的钱又是怎么花的。如此,政府机构不得不面对公众的审视,不能不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自觉或不自觉地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上。正如李金华所言:“惩治腐败也好,惩治官僚主义也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透明,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看法。”

其次,“看门狗论”从另一个角度表述了公仆的责任。有人说,李金华自称“看门狗”是用自嘲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李金华说“看门狗论”不是他的发明,是德国前审计长扎威伯格的名言。而从西方的审计观念来说,“看门狗”不仅表现为一种忠心,更表现为一种责任。事实上,这次审计报告公开后,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和怎样追究责任的问题,提出必须将审计结果与问责制联系起来的合理要求。人们心里在比较,如果李金华能当好“看门狗”的话,难道其他部门机构的领导们就不能当好公仆,把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吗?

其次,审计署的作为是执政为民观念的具体化。李金华感慨地说,审计公开主要是揭露了一些问题,老百姓感到为他们说了话。其实,审计报告是受国务院委托而作的,通常可以看作是审计机关的“例行公事”。然而,由于这份审计报告认真、尽责,揭露的问题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其分量就不一样了。据了解,李金华正在酝酿“审计变法”,决心从“收支审计并重”向“支出审计为主”的方向转化,加强效益审计的力度。这意味着,审计工作不再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只是监督下面的工作,而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上监督政府怎样把老百姓的钱用到位、用得好。

最后,李金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战“潜规则”,在因循相袭、彼此默契、厚幕重重、盘根错节的官场中扔下了一颗炸弹。中国的官场规矩多,潜规则更多。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各有各的利益。尽管他们相互之间也有利益冲突,但在不少人看来,既然同在官场上“混”,彼此就要心照不宣,自己有了问题别人少管闲事,别人出了问题自己也闭口不言。正是由于这种官场 积重难返,国家政法体制改革步履维艰。恰在此时,李金华毫不留情地向一批同僚开火,用于揭露政府自身的问题,让人顿感耳目一新。人们不禁期望,如果我们认清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的形势,如果下定“再干一个20年”的决心,那就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打响改革的攻坚战。

担心和争论集中在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出现矛盾的时候,人们相信谁?审计署有关官员曾表示,审计有两种风险:一是查错了;二是查不出问题来。实际工作中查不出来的情况主要问题,差错的情况也有。为此,有学者建议,应该建立一种“报告—申辩”机制,允许被审计单位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申辩,把问题说清楚。

其二,问了问题责任由谁承担?在现行体制下,明明是一把手或主要领导起决策的主要作用,但“集体决策”这一形势往往成为事后推卸责任的借口。为此,有学者建议应加强决策的科学化,解决领导责任界限不清的问题。同时严格实行问责制,使主要领导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其三,审计机关能否独立于政府之外?在欧美一些国家,审计机关独立于政府之外,只对议会负责,通过公开、透明的审计报告和舆论的力量发挥监督作用。我国目前的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审计机关可以联同司法、行政监察等部门一道工作,而且审计机关还拥有一定的处罚权,但缺少独立性,当审计涉及到政府强势部门,涉及到政府相关领导时,不免遇到阻力。

其四,谁来监督审计机关?李金华说,他在任期内想做的事情之一是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同时,在即将进行的《审计法》修改中,建议激昂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审计机关进行监督,以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

思考题:

1.行政监督可以区分为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审计监督属于什么监督?结合案例事实,谈谈审计监督的性质、内容和特征。

2.案例中的“审计风暴”是如何发生的?其促成因素主要有那些?存在那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审计监督有何特殊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3.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我国审计部门实际职能运行状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

分析健全我国审计监督的可能途径。

第四篇:错别字引发的故事

●以史为镜

错别字引发的故事

【小引】

下面辑录的是两个因读写错别字闹出笑话的故事,故事趣味盎然,令人捧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们,认知“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的道理,体味汉字的博大精深吧!

【故事一】

读错别字的县官

有个识字不多的人,花钱买了个县官当。一次升堂审案子,文书送上了原告、被告、证人的名单:原告郁工耒,被告齐卞丢,证人新釜。

开始审案了,县官叫原告郁工耒上堂,却错喊成:“都上来!”听了这一声喊,原告、被告、证人三个一齐走上堂来。县官生气了,说:“县太爷我在叫原告上堂,你们怎么一起上来了?”文书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好直说县官念了错字,上前圆场说:“大人刚才叫都上来,他们自然要一起上来。原告的名字,另有别的念法,他叫郁工耒。”县官明白是自己念了错别字,碍于面子,不好当面改正,于是改叫被告齐卞丢,却又错喊成“齐下去!”听了这一声喊,原告、被告、证人三个一起下堂去了。县官又生气了,说:“县太爷我在叫被告,怎么三个人一起下去了?”文书见状,只好又上前圆场说:“大人,这被告的名字,也另有念法,他叫齐卞丢,不叫齐下去。”县官知道自己又出丑了,想通过传唤证人来挽回点面子。可是一看证人的名字,县官傻眼了,愣了半天也没个主意,只好问文书说:“你倒说说看,这证人的名字,该念个什么?”文书说:“他叫新釜。”县官听了,如释重负地说:“我就估量他的名字一定也另有念法,果然不错!不然的话,这‘亲爹’,我怎么叫得出来?”

(据清·小石道人《嘻谈录》改写)

【点拨一】

县官接二连三的念错别字,闹了个大笑话,谁叫他胸无笔墨,知识浅薄呢?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留给我们的启示:要认真学习,掌握每个字的形音义,绝对是真实的。

【故事二】

白字秀才

北宋时期,杭州有一个叫白文秀的人,他听说知府苏东坡常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他也想去凑凑热闹。

白文秀拾人牙慧,东拼西凑,写成了一篇文章,高兴地来到知府官邸。求见知府大人。见到苏东坡,他捧起自己的文章说:“拙作一篇,请老师批点。”东坡接过文章,一看标题:“读《过泰论》”,大惑不解,但很快就明白是白字先生把“秦”字写成了“泰”字。于是笑着说:“当年秦朝发生灾害,大水淹了庄稼(‘秦’字下面的‘禾’变成了‘水’),难怪,难怪!”再看文章,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大倒胃口。苏东坡不好说什么,一言不发地把文章还给了白文秀。白文秀心想,好歹也要请他写几句,日后也好炫耀一番,于是央求说:“老师,当今天下识才者少,妒才者多,一篇好文章如果没有名人推麓,就好比是一张废纸,好歹请老师美言几句。”东坡一听,就知道这个白字先生把推“荐”(繁体字为‘薦’)的“薦”混为“麓”了,不觉好气又好笑,鄙夷地看了白文秀一眼,挥笔在文稿上写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石之妙!

白文秀见了,喜不自胜,一迭连声地感谢苏东坡,可他说出来的却是“劳骂,劳骂!”,原来这位白字先生又“骂驾”不分了。

拿了东坡的批语,白文秀到处去炫耀,可是别人看了,常常是嘻嘻一笑,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白文秀好生奇怪,拉着别人硬要问个为什么。有一个人被缠不过,说:“你在到处炫耀,你知道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吗?”“什么意思啊?”“想想高山滚石是什么声音?”“高山滚石的声音……是扑通,扑通。”“对啦,苏大学士是在说你的文章‘不通不通’嘛!”白文秀羞得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离开了。

(据《历史故事》)

【点拨二】

这次,白字秀才的脸丢大了,谁叫他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知识欠缺却还装模作样呢?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装懂只能落得被人嘲笑的命运。要想得到大家的肯定,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艰辛的努力。

【结语】

县官和白秀才为什么闹了笑话?因为他们把字念错了,写错了。他们为什么把字念错了,写错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下功夫,没有真正地理解掌握字的形音义。汉字博大精深,要掌握它,用好它,非下苦工不可。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五篇:撞车引发的故事

撞车引发的故事 和同事准备去吃饭,刚停好车,同事从车子的雨刮器那里拿出来了一张字条,上书:“我把你车右保险杠蹭了,请打我电话联系处理,不好意思啊。135****1311”。急忙去看我可怜的右保险杠,是有几道划痕。光想着吃饭了,晚点再联系吧,也不算严重。晚上10点多了,突然想起了这张字条,于是,我给那个肇事者发了一条短信,于是短信往来,故事拉开了序幕:

我:我看到你留的字条了,实际上我的车买了五个月了,没有出过事故,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我这人比较马虎,你不留条我也就自认倒霉了。

肇事者回复:你好,我今天已经报了单方事故处理了,但是今天没有操作好,把其他部位也给弄坏了,不行的话,你也报一个单方事故好了,要做一个现场。

我:什么是单方事故?为什么要做现场是什么意思呢?你也是女司机啊?

肇事者回复:我是男的,不是女魔头,要不这样吧,改天我们在楼下再碰一次好了,然后各走各的保险,这样方便一些,反正我今天也没有碰对地方,把镜子碰掉了。我:可以这样啊,在那个楼下呢?我都不知道你在那里碰的我啊。

肇事者:我是在创业广场楼下蹭到你的车的,到时候就说我们都是在行进过程中(我出车位没看到你)发生的事故就好了,另外

你是内个保险公司?

我:那是那天啊?我今天都没去那里啊?只是去打球回来发现的字条,我还想亚特楼下空空的,怎么会有人碰到我?

肇事者:我是周三中午给你的留言,这样吧,等我把车子修好后,就跟你碰一下好吗?你是哪一家保险公司?

我:我的妈呀,几天了我都没看到啊,好像是95518的号码,具体那个我还不知道。肇事者:你是人保的,比我的好,你的那个没有特约单位,而且定损高,呵呵,所以我还纳闷呢,怎么会有人比我还要风格高尚?不过你也真够马虎的,这都多少天了啊,你才发现?那天我在单位等你电话都等到8点才走,已经都见不到你的红色C2了。

我:哦,看起来你好像是个好人,我不光马虎,还记性不好,你撞的严重吗?我没仔细看,要是就那么一点点人家估计也不给赔吧,你也是新手啊?

肇事者:呵呵,我12月22号拿到的驾照,严不严重都要报案,不能便宜了保险公司啊,加我QQ说吧,手机键盘累死人了。。

下载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那位能引发风暴的老师纪实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棒的公公和老师纪实故事

    ONE我母亲是个“守财奴”,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常常为钱斤斤计较。我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母亲总是对我说:“要找个有钱的男人结婚,否则结婚后总会为钱吵架......

    扶桑纪实故事

    一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

    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

    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

    迷途纪实故事

    他说:“我给你整个范冰冰的眼睛,她的眼睛狐而媚,再给你隆个张曼玉的鼻子。这样,你就变成一个标准的美人了” 青春岁月里,有欢笑,有叛逆,有无限怀念的纯真,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

    苜蓿纪实故事

    即使有公务员身份,乡镇工作也必要当“万金油”。不管财政所土地所司法所,也不管经管站农技站文化站,从来不是专职专用。乡长说,都强调部门工作,中心工作谁做呢?所以每个人都有包村......

    唐三彩纪实故事

    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栓保的女儿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1壶油、2袋面、300元......

    抠门纪实故事

    抠门大多数是犯给别人的,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爱在自己身上犯抠门,不是没钱,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明朝成化初年,学士陈缉熙在老家盖了一豪宅,雕梁画栋,宛如图画。房子盖好了,他进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