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仁义镖主的纪实故事
清朝雍正年间,京城有家镇远镖局,镖主叫李云卿。这李镖主武艺高强,心地善良,是江湖上有名的仁义之人。
这年秋天,有个叫冯平的云南人在京城发了大财,花百万银两买下一批珠宝,请李镖主护送回云南老家。李镖主收下订金4万两银票,立刻亲自出马,带着几个镖师,押着两辆镖车悄悄出了京城。
李镖主一行,一路倒也顺利,半月之后已经来到河南境内。这天,当一行人马路过一个集镇时,头一辆镖车的马突然惊了,狂奔中把一个要饭的老叫花子撞倒了。这老叫花子本来就是个跛子,这一撞竟连行走都不能了。李镖主上前赔礼道歉,还拿出一锭20两的大银子。谁知这老叫花子得理不让人,苦着一张脸说:“20两银子一花就光,后半辈子谁来打理?你等不养我一辈子,我老花子就撞在车前!”李镖主没办法,只好说道:“好吧,你先跟我等一起走,待回到京城,自然养你一辈子。”老叫花子脸上这才有了笑容,不客气地说:“那就扶我老花子上车吧。”李镖主忙让人把他抬到车上,叫徒弟黄三一路专门侍候。
这老叫花子脾气大,一有不高兴就发火。这天,镖车来到一处大山沟,黄三对李镖主说:“师傅,这老叫花子实在烦人,我看不如把他扔在这,除了这个后患。”李镖主摆摆手说:“使不得,好歹也是一条命。是咱们撞了人家,不管不仁,弃他不义,好好待承吧。”黄三摇摇头,叹口气不说话了。
镖车看看要出山沟了,李镖主松了口气,一招手,说道:“大伙在这歇一下,吃点干粮打打尖。”谁知话音未落,十几匹高头大马突然风驰电掣般冲出来,打着呼哨把镖车团团围了起来。镖车周围一时间烟尘滚滚,尘埃落定,枣红马上一个大汉拱手说道:“在下'云中客',等候李镖主多日了。识相的放下镖车走人,各留性命,如若不然,让你人财两空!”李镖主冷笑一声,说道:“久仰'云中客'大名,得人钱财,与人消灾,若赢得在下手中宝刀,再说不迟。”“云中客”一笑,说声:“痛快!”戟手一指,一柄青钢剑舞起一片白光滚了过来。两人剑来刀往,斗了十多个回合,一时难分高下。
“云中客”脸冷如霜,招式渐缓渐沉,李镖主头上已经冒出汗来。突然“云中客”抖出一个剑花,李镖主就觉得一股寒气旋风般吹来,顿时眼前一花。就在这一刹那间,“云中客”往前一跃,已由背后搂住李镖主,青钢剑正压在咽喉上。李镖主脸如死灰,说道:“兄弟们,本镖主技不如人,不要枉搭了性命,把镖车交出去。”众镖师目瞪口呆,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就在这时,只听“哈哈哈”一阵大笑,只见老叫花子坐在镖车上说道:“姓云的小子,你等把银子拿走了,让那姓李的拿啥养活我老花子?”李镖主怕这老叫花子不知好歹,让“云中客”取了性命,忙说道:“老花子,在下丢了镖,也还养得起你,且莫吵闹,小心丢了性命。”老叫花子说道:“我老花子领情了,丢了镖车哪得吃香喝辣。”说着跳下镖车,对“云中客”喊道:“姓云的小子,我老花子和你比试比试,你敢不敢?”“云中客”赢了李镖主,正自得意,乐得拿这老叫花子耍笑一番,笑道:“老叫花子,想找死?”说着喊了声:“着!”一股寒气喷出口去,周围的人都不禁打了个冷战。谁知,老叫花子却安然无恙,轻飘飘将一个物件扔了过来,“呱唧”一声,眼看着正好打在“云中客”的嘴上。“云中客”顿觉臭气扑鼻,低头一看,原来是老叫花子的一只破布鞋!
“云中客”一愣,一个老叫花子,竟能打中他这身怀绝技的响马,不禁呆住了。就在这时,又一只破布鞋“滴溜溜”飞来,“云中客”看得清楚,却怎么也没躲开,不偏不斜,“呱唧”一声,这回正打在“云中客”的腮上。“云中客”只觉得像挨了一个耳光,疼得忍不住“哎哟”一声叫了出来。“云中客”自知不敌,忙放了李镖主,拱手说道:“多谢前辈手下留情,在下有眼不识泰山,请问前辈尊姓大名?”老叫花子说道:“鄙人姓陈,没什么大名,只有小名叫陈二,外号'陈瘸子',人人都叫我,'老瘸子'。”李镖主和“云中客”闻言都是一惊。原来这老叫花子竟是名震江湖的“瘸大侠”!“云中客”慌慌张张地说道:“小的有眼无珠,多有得罪,还望前辈见谅,这镖车小的绝不敢再要了。”说罢一挥手,蹿上自己的枣红马,一声呼哨,率众飞驰而去。
李镖主如梦方醒,连忙下马倒身拜道:“多谢前辈相救,大恩永世难忘!”“瘸大侠”笑着扶起李镖主,说道:“李镖主请起,江湖上俱言李镖主仁义,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李镖主多多保重,在下告辞了!”说着,眼看他一瘸一拐,转眼间人已在百米之外,李镖主等人都看得呆了。
第二篇:我身边的忠孝仁义故事
我身边的忠孝仁义故事
弘文中学有太多的忠孝仁义素材,只不过老师们都很低调,不愿意张扬,只要细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老师们都是忠于教育事业的,她们对自己在家庭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以默默的形式解决,为的就是不耽误学校的工作,真可谓“大象无形,真水无香”。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但是我一直很敬仰的老师,说他普通是因为她像在校的大部分老师一样,每天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在家里,既要尽到晚辈的义务,又要做到长辈的责任;在学校,她会因学生不学习而大伤脑筋,并努力地寻求各种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她为教育事业辛勤地耕耘了十几个春秋,真的做到了忠于教育,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这是其一。其二,我之所以敬仰她,不单是因为她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有所成就,更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所得不遗余力、毫不保留地传递给我们。她今天所获得的成就也好、权威也好,也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我知道她的大学专业并非与现在对口,而如今的她展现给我们的是毫无瑕疵的专业水准,是什么让她获得了今天的成功,是她在教育一线的十几个春秋里,不停地摸索、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追求、不停地尝试,在业务知识上她从不浅尝辄止,凭着坚定的信仰,她收获了!如今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她都能向我们这些晚辈们提出一些不足和希望,并将自己积累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当我们遇到教学困惑时,也会向她求助,他总会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帮助我们排忧解难,她就是我们身边的王慧巧老师。
在认识王老师的六年中,是她帮助我一步一步成长起来,虽然等待我的路还有很长,但王老师已经教会了我:“教育不仅需要激情,也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更需要锲而不舍、深入研究的精神”。
因为王老师,让我看到熠熠生辉的光芒背后,是多年知识的积淀,更是尘埃落定后的厚重,感谢王老师。
第三篇:扶桑纪实故事
一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二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三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四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五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
第四篇: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
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也没有。
桃桃的妈妈就这样一天到晚地一个人心惊肉跳地等待着,煎熬着。她不相信桃桃会失踪,更不相信孩子她爸也会就此无影无踪。
婆婆又来了。来了的婆婆瞪着充满血色的眼睛向她询问着桃桃找到没有。
“还没有,桃桃她爸也没来个信儿”话说得有气无力的。
婆婆可怜地看着媳妇,再也找不出任何安慰的话来,只是不停地叹气。
手机响了。是桃桃爸爸的电话。她的心狂跳着,一时不知所措。
婆婆也张慌地看着那骤然响起的手机。
“是、、、是桃桃、、、她爸的电话!”媳妇好好象清醒过来了,一下子向着那部响个不停的手机扑了过去。
“桃桃,桃桃,是妈妈”她冲着那边叫喊着,声音显得有些失真。
“是我,桃桃妈,怕你惦记,告诉你一声桃桃有一点线索了。你别着急。咱们的桃桃会找到了”手机里传来了桃桃爸爸那有些精疲力尽的声音。
“在哪里?在哪里?你快说,快说啊!”桃桃的妈妈急促而激动地向着手机里边叫喊着。
婆婆不等媳妇说完,就一把从媳妇手中抢过了手机:“儿子,你说什么?桃桃,桃桃找到没有啊?”
“妈,您别着急,听我说,桃桃已经有了点线索了。”儿子的话尽管是嘶哑的,模糊的。可是,妈妈却听得一清二楚的。
她一把拉住儿媳妇的手,狂喜地说道:“你听到没有,听到没有。桃桃就要找到啦!”
桃桃妈一把抱住了婆婆,放声大哭起来。
手机挂断了。
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忽然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在屋子里面乱转着。
整整一个上午,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了。
天将傍晚的时候,桃桃的妈妈被外面的汽车声惊动了。她和婆婆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一辆警车停在了院子里。桃桃妈怔怔地立在寒风里。婆婆也小心翼翼地往前移动着脚步。她们害怕,害怕车子里面没有桃桃。
警车的门开了,桃桃的爸爸抱着桃桃走下了车。接着是几名警察也走了出来。
桃桃妈妈在见到桃桃有那一瞬间,哭喊着向孩子走去,在离桃桃不到两步的地方晕倒了。
婆婆也在一声哭叫后倒下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投入了对晕倒下去的人的呼唤和抢救之中。
婆婆很快地清醒过来。可是,任凭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桃桃的妈妈就是牙关紧闭,怎么也呼唤不醒。
人越聚越多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桃桃妈妈抬进了屋子里,又是拍打胸口,又是狠狠地捏人中。大约折腾了两个时辰,人还是没有醒来。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人群里忽然响起了桃桃的哭声。
桃桃边哭边向妈妈走去。
说来也怪,还没等桃桃走近,桃桃的妈妈忽然睁大眼睛。
“孩子,我的桃桃!”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警车开走了,留下了被找到了桃桃,也留下了一付医治桃桃家人的解药。
第五篇: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
“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
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
“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是四川人,我们想招聘你来照顾李奶奶,不知你能不能来应聘。”
桐花很好奇,她在这座城市里无亲无故,刚来这座城市没几天,这家敬老院为什么会知道她是四川人呢?在她的一再追问下,陈院长才在电话里告诉她:原来,陈院长是在本市一家人才中介公司里的待业人员档案中发现桐花是四川人的。李奶奶因为有糖尿病,眼睛看东西不是很清楚,脑子也一阵清楚一阵糊涂的。老人在意识清醒时,常说她在老家四川有个女儿。老人家说要是能在临咽气之前见上女儿一面,这一辈子就死而无憾了。当初李奶奶来敬老院时一再说是没儿没女的,大伙猜测李奶奶可能是在身体越来越差的情况下思维有些混乱,开始想念家乡。陈院长看李奶奶可怜,就想了个办法,到各家人才中介公司去打听。桐花就被一家中介公司推荐给了陈院长。陈院长在电话上一再劝说桐花来照顾李奶奶。陈院长说工资待遇各方面都好商量。桐花说:“可我现在不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工作了啊……”
听桐花的口气有些犹豫,陈院长在电话里有些沉不住气了,说:“桐花,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看在李奶奶无儿无女的份上,就来干一些日子吧。看样子李奶奶也没有多少日子了,要是李奶奶哪一天真不行了,你不想干可以随时走……”
桐花一边在火车站的售票窗口前排队,一边在电话里听陈院长说李奶奶的事情,当桐花听到陈院长焦急的口气时,有些被感动,觉得陈院长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当她已经排到了售票窗口时,桐花做了个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的举动:她把伸向窗口的手又缩了回来,她不想买回老家四川的火车票了,她要去陪和她素不相识的李奶奶。
桐花来到敬老院,见到了陈院长。陈院长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桐花,真的是委屈你了,以后你喊李奶奶妈妈好吗?”桐花说:“我母亲病故好多年了,再喊别人妈我怕是不习惯……”哪知热心肠的陈院长没等桐花把话说完,就牵着她的手来到李奶奶的床前。陈院长轻轻附在李奶奶的耳边说:“李奶奶,你女儿来了,她看你来了!以后你女儿就不走了,天天在这伺候你,好吗?”
桐花的手被陈院长用力攥了一下。桐花知道这是陈院长让她赶紧喊一声妈妈。桐花无论如何喊不出来,把脸都涨红了,只好用四川话说:“以后我会好好伺候你老人家的。”
也许是听到了久违的乡音,也许是做梦也不会想到天上忽然掉下个亲生女儿,李奶奶很是激动:“妞妞,我的妞妞来了!”
李奶奶临咽气的时候,说:“妞妞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夭折了。我把桐花当作妞妞,只是被你们的热心肠感动,不想扫大伙儿的兴……”这时,桐花忽然把脸附在李奶奶的耳边,大声喊着:“妈妈,我是妞妞!”桐花从手腕上撸下一只玉镯,然后又从李奶奶的枕下摸出了另一只玉镯,天啊,两只玉镯一模一样!
原来,当年桐花因身体不好,丈夫骗她说女儿夭折了。女儿被抱走时,丈夫把一只玉镯放在包桐花的小棉被里。多年前,桐花的养父在快不行的时候,才把桐花的身世说了出来,并把这只玉镯交给了桐花。当时养父告诉她:“我也不知道你的亲生母亲是谁,但人家当时把你送给我的时候,说你的母亲也拿着和这只一模一样的玉镯。”
料理完李奶奶的后事,桐花就神密失踪了。她给陈院长和大伙留下一封信。信中说,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是养父把我抚养成人的,直到养父快不行时才告诉我身世之谜,说母亲就在这座城市。我只身来到这座城市,想先做保姆工作,再慢慢找母亲。那天我查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我想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去接受化疗,却又接到陈院长的电话,我是在帮老人折洗枕套时,无意间发现那只玉镯的。我本想当时就告诉老人,但又怕老人一时经不起刺激。我没想到的是在帮别人的同时,却无意间帮了自己。信最后说,我离过一次婚,一直也没生过孩子。我很担心自己身体会撑不到母女相认的那天,只好每天大把大把地吃药。尽管我的身体很糟,但找到母亲的快乐一直让我强撑着。我没想到竟能撑了五十四天。我决定把个人大半生所积蓄的存款转到敬老院的账户上来。我们母女俩都感谢大伙儿,感谢好人……
看完信,陈院长说认识一个作家,想把这事说给作家,最好写成小说。不知现在这事写成小说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