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故事
“老师,您还记得吗?我是黄俊杰,班上最调皮的那个,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
“老师,我是刘建国,是留级下来的,我现在是一家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老师,我是唐慧,现在是市中院的一名法官,您还记得我上课时经看课外书被您罚站吗?”
……
这是今年春节,毕业十五周年聚会上,我曾经的学生的自我介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当年在课堂上经常被我训斥,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将来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几个学生?
目睹这些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我感慨万分,不禁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世界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多次说过,他可以凭一个孩子的笔迹准确地推断其性格、禀性,并预测其将来是否能有所作为。有一天,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本小学生作业本来请巴尔扎克看。巴尔扎克把作业本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这孩子是个生性轻浮,反应迟钝的人,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老妇人听后笑说:“亲爱的大师,你怎么不认识自己的笔迹?这是你上小学时的作业本呀!”巴尔扎克定睛一看,原来老妇人是自己的小学老师,他立刻面露尴尬,无言以对。
其实,孩提时代一切尚未定型。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幼年时被认为是个“迟钝儿”,最终却在科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如数学家巴伯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小时候成绩都很差,曾被老师当众奚落:“你们俩是没有出息的人!”而后来取得惊人成就的恰恰是他们。
先天禀赋与成功有一定的关系,但天赋并不是决定成败的重要条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天分,只要按既定目标执著追求,天长日久,水滴石穿,就能获得成功。
我们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标签”,更不能根据孩子一段时期的不良表现,就轻易断定他将来没有出息,从而放弃对他的培养和引导。别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第二篇:高三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高三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2012-02-11 06:05:08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95b8ba60102e0no [查看原文]
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有幸看到您的博客,很受启发,被您的爱心和学识感动,急切的想得到您的帮助。
我和小孩爸爸可能就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了,现在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本来阳光开朗的小孩现在变得没有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感觉自己反映也迟钝了,做题、听课都跟不上了,孩子很懂事,从未抱怨过父母,虽然自己忍受压力,痛苦难受,但还是听话地坚持去上课,但是效果不好,所以一考试孩子就受打击,名次退步很大。不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恢复自信,重新快乐起来。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这位朋友:
您好!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是比较轻松的两个学期,这是因为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一方面需要适应老师,另一方面需要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还有一方面需要在同学面前建立威信,所以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比较紧张的;到了高二下学期,随着高三的临近以及学校和各科老师的宣传,不少同学开始注重学习和开始排名了,在这种氛围的促动之下,每个学生逐渐由轻松向不断给自己加压的方向发展,进入高三之后,所有的同学都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的状态,你追我赶,争时间抢进度,于是不少同学感到了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增大,心情也随之紧张了起来。
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的是明确高三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更好的加以运用,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以求在高考考场上最大可能的减少失误;对于家长来讲,高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的问题,比如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课本,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的方法不正确或不到位,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效率不高等等,然后诱导孩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作为家长来讲对孩子的关注并不在于分数和排名,而在于孩子试卷上所出现的缺漏的引导和指点之上。
其次,要认识到家是身心得到修养和调整的地方,对于有高三孩子的家庭来讲这种认识以及相应的行为尤为重要,所以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多聊一些有趣而开心的见闻,少谈或不谈高考相关的话题,生活的方式方法一如往常,家长之间要保持情绪稳定,要创造和谐和睦的关系,使家里充满温馨的心理气氛,以此来感染孩子的情绪。父母之间有什么争议,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以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尊重孩子的志向、复习方式和学习应对策略。
再次,对于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感觉自己反映也迟钝了,做题、听课都跟不上了”的情况,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性格之上多多注意、发现其优点,不放过每一个优点和每一次进步,多多给予欣赏、肯定、表扬和鼓励,要经常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进步和闪光点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夸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成就感而越来越主动地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良性心理暗示更进一步激发孩子向上追求的自信心;当孩子考试结束告诉我们成绩的时候,不要去问排名而是让孩子看看试卷上反映出的是什么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去与关系融洽的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切磋讨论、查补缺漏;当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要用放松的心绪和口吻来疏导,同时充分利用饭后空余的时间陪孩子到户外走走,一方面通过轻松的聊天舒缓孩子的心绪,另一方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调整大脑疲劳,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一些跑步幻觉放松——跑步时利用自己的幻觉来达到放松身心目的。找一个绿茵草地、旷野或林荫小道,安详宁静的四周来进行慢跑,在跑的同时①想象一股清水流过我们的背,冲过我们的肩膀,使我们的整个身心都沐浴其中;②想象我们每落下的一步都踩在柔软蓬松的海滩上,舒适自然;③当我们上坡时想象有一双巨大的手在推我们前进,我们承受的是外界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用力;④跑步时双眼微闭,使自己有一种一直想睁大眼睛的感觉。请注意,跑时别歪道,别低头看脚下的地,让脚自己走路。
最后,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怎家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你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你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你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你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你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敬请你批评参考,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的孩子学习进步,早日走进理想的大学。
第三篇: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本站推荐)
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我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也是听别人教的,睡前在奶里加一些米粉,说是这样会更饱,睡得会更久。但我发现宝宝并不能睡很久,夜里还是起来几次喂奶。
后来我咨询了儿保医生,医生告诉我原来事实是奶比米粉更耐饿,因为奶里的营养物质要远胜于米粉。睡前(十点左右)应给孩子喂饱奶。
正确的添加辅食的方法应该是,初次添加建议在上午,医生说即使吃了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下午还能去看医生。6个月内每日上午添加一顿辅食就够了。6个月后,可以在傍晚6点左右(即6点多,一般晚饭的时间)再加一顿米粉或粥,到十点仍是一大瓶奶,这样宝宝就很饱了,夜里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当作一顿主食,喂晚米粉后也是隔3~4小时再喂奶。第一次可以调得稀一点,放在奶瓶里让他吸,逐步加稠,两个星期后一定要过渡到用勺喂,而不能再用奶瓶了。
随着孩子肠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可增加鸡、鸭、猪等的动物血以及瘦肉糜、鱼泥、猪肝泥、鸡肝泥等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调入米粉。注意1周岁以内不要添加任何调味品。
在这里我给你个时间表参考一下:
第一顿 早点 奶(奶粉)类 早6点左右
第二顿 早饭 米粉类 早8点左右
第三顿 午饭 奶(奶粉)类 午12点左右
第四顿 午点 奶(奶粉)类 下午2、3点
第五顿 晚饭 奶(奶粉)类 晚6点左右
第六顿 夜宵 奶粉 晚10点左右
到6个月后,将第五顿改成粮食类,到1岁左右,将第三顿改为粮食类
第四篇:不要给学生压力
不要给学生压力
发布者: 孔旭发布时间: 2012-5-9 16:42:48
我是一名从事一线教学16年多的教师,回首教学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
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教学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信心。
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
我在痛心自己的教学失误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最后总结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五篇:不要给自己种下考研负情绪
不要给自己种下考研负情绪
一、不要留给自己任何借口
许多人在因为“懒惰”而放弃学习时,会产生自责感,心理学中成为“认知不和谐”。而为了减轻这种自责,人们会编造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从而使自己心理上平衡起来。
克服懒惰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给自己的“放弃”找出任何理由。心理上的“认知不和谐”产生后,如何得不到“解释”,人们就会改变态度,从“不想学习”,变成“我要学习”。
二、坚定你要做的事
这是依靠你的潜意识来帮助你克服懒惰。当你不断的重复你要做的事和你要达成的目标,这件事和这个目标就会逐渐被你的潜意识接受,从而使你不知不觉中,就按照这一目标行事,天长日久,坚持已经变成你的一种状态、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三、给懒惰一个释放的窗口
意志力可以压制懒惰,但是当你越是压制懒惰,懒惰反而会越膨胀。不但会影响效率,也可能让你的意志力濒临崩溃。因此,你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所有的懒惰一个释放的窗口。
这个窗口就是适当的休息,在周末或是一天中学习效率低的时刻,留出一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松之后的你,会迎来又一个意志力的高潮期。
大多数人每当到了意志力的高潮期,他们就立下志愿,但是低潮期时又无法坚持;少数人他们克服了低潮期的懒惰情绪,因此能够为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因此,考研需要你长期的保持坚韧的意志力,以此推动自己完成自己梦想,走好每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