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

时间:2019-05-15 02:0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

第一篇: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

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

作者: 窦桂梅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的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你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本报记者茅卫东)

窦桂梅:关于语文教学的纷争很多,莫衷一是。就目标而言,工具性、人文性之争是最激烈持久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而语词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疆域和思维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和生活情愫,语言是存在之家,所有的人文精神不能不通过词语保存下来,语文又天然具有人文性,这是母语的特质决定的。这两者根本不能割裂开来,广义的来说,“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内容,而借助“听说读写”所表的情、所达的意,自然就是思想人文等因素了。当前小学语文课最应该给学生的还是语文学科知识。因此要分析梳理承载这两者的是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但工具性和人文性论者都遮蔽了这样的问题。工具论者,没有界定出哪些知识是真知识,哪些知识是伪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何处,其合法性依据是什么,如何有效传授等等。而人文论者则往往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但对

人文属性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又缺乏必要的梳理,对人文性究竟如何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厘清。

这几年,我倡导的主题教学,就是有目的性的一种矫正。这里的“主题”不是我们以往习见的思想教育等理解,我倡导的主题教学是交际工具与人文情怀的合一,而不仅仅是统一。统一像是拧在一起的两股麻绳,即便合而为一,但给人的感觉却常是貌合神离。合一则更多了一份水乳交融,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教学的媒介是语言,文本中的“主题”本身就是语词,就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词有多丰富,可能视野就有多广阔,一个人掌握了多少语词,就相当于掌握了多少个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密码。

所以,我们提倡的主题教学要努力给学生打下两个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这两个底子怎么打?形象的来说,就是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田园生产庄稼农作物,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一个人只是吃饱了还不行,还要有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享受。也就说说,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水仙花”——追求、文学的审美洋溢其中,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方显现出来。可见,我们语文学习的家园,光有田园不够,还得有花园。

为了打好这两个底子,这几年围绕主题教学提出了语文

“三个一”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并细化到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堂课中。这“三个一”中的“好”是一种文学表达,“好”里面体现着的是一个个主题。即这“好”体现为工具与人文合为一体,把语文散乱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整合了起来——打好“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大家知道,一篇文章有四个基本要素,主题、素材、结构、语言。若说是“一篇好文章”,素材一定是真实、充实的,而不能是虚假、苍白的;语言一定是顺畅的、明丽的,而不是粗俗的、零乱的;结构一定是完整的,合理的,而不是拖泥带水,头重脚轻的。而所有的这些须指向主题——主题是生命与思想的灵魂。好文章的标志,是主题走向了光明的而不是阴暗,高尚而不是卑下,美好而不是丑恶。“一幅好口才”,“一手好字”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一定时代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里面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可见,“三个一”的质量目标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具性的问题。

也许这就是上面提到的语文学科知识。有了这样的认识,语文知识就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生有用的知识。小学语文要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才能既理解这个世界,还能欣赏这个世界。

语文教育理应是幸福完整的。可见,学生要有语文学科

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慢慢的才有文学,文化的积累,民族情感的积累。舍此,我们何以能够培养出富有民族精神、生命意识、平民情怀的一代新人?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窦桂梅: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原点。很多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丢失了。我刚刚从乌克兰回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那些人虽然落后、贫穷、艰苦,但他们身上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那种散发出来的团结、奋发、乐观的气质,困难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彼此温暖,那些纯朴的、感人的、娴静的、灵性的友爱,深深打动了我。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们才是真正贫穷的人,才最值得怜悯。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是立人的,忘记了教育中民族精神才是我们的魂魄,一旦我们丢失了教育之魂,我们的教育就难免形销骨立。

早在十年前我就提出——语文教育,要为生命奠基。如何为生命奠基?我提出了“三个超越”,曾引起一定反响。“超越教材”强调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超越课堂”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教科书;“超越教师”一是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人,二是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在教师搀扶和帮助下,学会质疑和批判,最终让师生成为友人和伙伴,朝着陶行知说的“师生合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的理想境界进发。

所有超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向儿童生命的回归,母语学习本质的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超越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当然,超越是无止境的。儿童在发展,母语学习和教育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化,任何超越都需要再超越,否则就只能是固步自封。比如,对教师而言,实现三个超越,关键还要看自身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学生而言,在超越中所积累的知识,能否成为活性知识而非知识的碎片?能否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链接,重新建构、整合并最终内化为儿童自身的精神血脉?

也就是说,面对儿童越来越少的语文学习空间,我们能否找到帮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提高语文素养,深化情感和涵养智慧的教学方式呢?以我个人的追求,如何从新课程观的高度,在“三个超越”上又有所超越,从整体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能够更好实现“三个超越”的“抓手”是什么?

也许最大的困惑还不是来自外部,批评的声音、条件的限制,都可能成为超越与创造的动力。但,人不是完人,更不是神。迫在眉睫的是自身素养的提高,还需要环境支撑,切合中国实际的教育理论的引领。现在,不少教育专家、教研部门、科研部门都很忙,但结果恐怕是从理论到理论。最后留下的是书中的印证。有多少人能细心深入关注一个小学

教师的实践?我还算幸运的,其实有更多的老师的经验没有被挖掘,被保护。我们这些小学老师不容易——既要有实践能力,又要有研究意识,既要想得到,又要做得到,更要写得到。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窦桂梅:我觉得现在小语教学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学科知识。目前,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充斥的文章,所写的大多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经验,很少有对学科知识的挖掘和梳理。就是说,我们更多地时候是麻木毫无辨析地接收了这些知识,然后转手卖给学生。可以说,当前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更严重的是,现在还存在一种“去知识化”的倾向。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底蕴不厚,情趣不多,教学乏味。但凡听语文课,一般人都能说些什么,都敢指手画脚。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语文不就是认字、说话、写作文嘛!每个成人不都会写字,都能说话嘛!岂不知,语文教学,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清楚的。

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没能上出语文味,没能让学生在母语的大观园里如痴如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写文章,这样的老师“空手套白狼”教儿童作文,岂不是让学生看不起?由此,造成这样一个怪圈:语文课,学生三五天,甚至一个月不来,也看不出什么落差。

想想看,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专业素养强的语文教师,耽误一天,就让他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语文课,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谁还敢对你说三道

四、品头论足?为什么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让吃什么药,打什么针,我们就乖乖地听从?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对我们,没有达到对医生那样的信任程度?原因就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放心满意。

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是前提。

在清华附小,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些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融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

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窦桂梅:作为一线教师,眼睛看得并不远,评价难免不客观。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和以前相比,现在的教材进步太大了,不仅版本多起来了,可选择的余地大了,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儿童性、文学性、人性的一些东西。尽管问题也是有一些的。比如有的版本教材编排过于严谨;有的版本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但缺少思维深度。有的版本没有体系,而且对选文缺少修改,篇幅过长,有的有删改,但删改得不好。

教材究竟在儿童生命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我们今天是教课文还是教阅读?是教课文还是教课程?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

我当年提出三个超越中的超越教材,实际上就是觉得当时的教材需要改进。比如教材的政治性越强,离孩子就会越远,这是一个反比例的关系。现在拿到教材,有些文章会让我们心潮起伏,回味无穷。对于这些经典文本,我们必须尊重文本的规定性,老老实实读教材,回归细读经典文本,回归情感熏陶和积累。

当然,文本细读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渠道而已。学习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或引子,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行的。很多学校,学生一个学期就学一本语文书,这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在的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

问题的严重了。但骨子里还是太把教材当教材了,好像教材就是圣经就是法律,语文学习就是学教材,教师上课只是教教材,考试则只是考教材中的知识,这是不对的。

还有一点,一线还特别需要课程意识和课程帮助,而不能仅仅停留教材的编写上。很多时候,让老师充当课程的核心。这当然不错,但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眼界毕竟有限。怎样为教师提供广阔的阅读背景与课程意识?这是需要教育部门认真思考的。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课改?

窦桂梅:这些年,小语课改的成就有目共睹。首先是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比如打破课堂中心论,活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放下包袱,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把学生导引向无限广阔的生活和生命里去。其次是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情景表演,课堂论辩,课文改写等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各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当然还有课堂评价的革新。评价目标多向度,评价手段多样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所有这些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眼界都比以前宽了,起码都听过一些专家的讲座,看过一些名师的课堂,有了一些自

己的想法。上网发发贴,写写博客,思想有了交流的平台,有了反思与表达的场所。在“民间”,在台下,我发现真正有思想的教师太多了。

生命因课改焕发活力。课程改革让教师有了展示的空间,教师找到了课堂的快乐,课堂活跃起来,老师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尊严。

没有这些不行,光有这些还很不够,课改还没有真正减轻教师的身心负担,教师还是戴着镣铐跳舞,或者说解放了思想,但行为上还没放开,因为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教师还面临着一些教育困境。比如工资待遇低下,有的不只低到丧失尊严的地步,甚至连糊口也很困难。教育耗时太长,负担过重,社会对教育的诉求过多,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大。

2007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调查,52.23%教师因工作繁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些教师陷入职业倦怠期,意志消沉,不求上进。这也直接导致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不能得到最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并获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试想,教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重视,更意味着我们不太担心我们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个宝,那么为什么不关注引领这些孩子成长的教师呢?

当然这里也有课改自身的一些问题。

比如课标的把握。我们一线教师感觉模糊、笼统。如何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搭一座桥?我们学校出台了介于课标和教材之间的《语文质量手册》,虽然这是一种创造,但并不一定完美科学,国家应该拿出这类的指导和操作纲要才好。

比如观点的极端。这几年的课改过于强调“教育学”的改变,教师包括学生学科素养缺失的问题。但有人对课改否定,提出让语文回家。这没错,但需要提醒的是不是“回去”,而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内在规律。我们总是被一阵阵的口号式的观点遮蔽了眼睛,缺乏思考。难免一线教师的我们经常无所适从,不仅是职业倦怠,专业也开始倦怠。

了解这些,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固然让我们欣喜,让一些真的猛士,奋然前行,但我们还需要清醒,任何的改革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只有一大批人行动起来,一个百花齐放的课改春天,才会真正的到来。

第二篇:语文要给孩子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

语文要给孩子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

窦桂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执教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十杰教师提名。著有《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玫瑰与教育》、《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和《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等。

从吉林走到北京,从一个“全能代课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小语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个人成长经历已经为很多老师所熟悉。她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什么看法?她眼中的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身处课改前沿的她对新课改有什么想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了窦桂梅老师。

小语教学要为学生打下两个底子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的纷争由来已久,莫衷一是。就目标而言,工具性、人文性之争是最激烈持久的。而你在前几年就提出“主题教学”,是不是对这一争论的回避?

窦桂梅: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而词语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疆域和思维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和生活情愫。语言是存在之家,所有的人文精神不能不通过词语保存下来,语文又天然具有人文性,这是母语的特质决定的。这两者根本不能割裂开来,广义来说,“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内容,而借助“听说读写”所表的情,所达的意,自然就是思想人文因素了。当前小学语文课最应该给学生的是语文学科知识,因此要分析梳理承载这两者的是什么样的语文知识。但工具性和人文性论者都遮蔽了这样的问题。工具论者,没有界定出哪些知识是真知识,哪些知识是伪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何处,其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如何有效传授,等等。而人文论者则往往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但对人文属性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缺乏必要的梳理;对人文性究竟如何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的智慧。

语文教育理应是幸福完整的。这几年,我们学校倡导的主题教学,目的就是一种矫正。主题教学期望以具有人文精神涵养的主题,串起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现交际工具与人文情怀的合一,而不仅仅是统一。统一像是拧在一起的两股麻绳,即便合而为一,但给人的感觉却常是貌合神离。合一则更多了一份水乳交融,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教学的媒介是语言,文本中的“主题”本身就是语词,就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词有多丰富,可能视野就有多广阔,一个人掌握了多少语词,就相当于掌握了多少个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密码。所以,与其说主题教学是对这一争论的回避,不如说是努力找到一条解决争论的出路。

中国教师报:“语文学科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界定。你说当前小学语文课最应该给学生的还是语文学科知识,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你的主题教学具体是想给孩子些什么?

窦桂梅:我们提倡的主题教学要努力给学生打下两个底子: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这两个底子怎么打?形象地说,就是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田园生产农作物,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一个人只是吃饱了还不行,还要有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享受。就是说,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秘密花园”——文学的审美享受洋溢其中,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方能显现出来。可见,我们语文学习的家园,光有田园不够,还得有花园。

为了打好这两个底子,耕耘好这两座园地。这几年围绕主题教学,一方面深耕课堂,用一节一节精彩纷呈的课,表达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这两年我上的公开课《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在利用经典文本,以“主题”牵一发动全身,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让语文学科知识的落实,让花园和菜园的共同行走,不是落实在别处,而就是在课堂上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为保障儿童语文学习的质量,我又提出了语文“三个一”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并细化到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学期,甚至每一堂课中。这“三个一”中的“好”是一种文学表达,体现为工具与人文合为一体。是“主题”的具体化。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有四个基本要素,主题、素材、结构、语言。若说“一篇好文章”,素材一定是真实、充实的,而不能是虚假、苍白的;语言一定是顺畅、明丽的,而不是粗俗、零乱的;结构一定是完整、合理的,而不是拖泥带水、头重脚轻的。而所有这些要素的统合都指向主题——主题是生命与思想的灵魂。好文章的标志,主题一定是走向了光明而不是阴暗,高尚而不是卑下,美好而不是丑恶。于是为了实现“一篇好文章”的质量目标,就必须将“主题”落实在与“一篇好文章”有关的教学内容上。“一幅好口才”、“一手好字”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一定时代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里面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可见,“三个一”的质量目标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把语文散乱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整合了起来——目的是打好“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

以这样的课堂,落实这样系统的知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学科知识。学生在获得语文学科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有文学、文化的熏陶,民族情感的积淀,这样语文学科知识才真正成为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一生有用的知识。小学语文要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才能既理解这个世界,又欣赏这个世界。

专业水准不够,遭受批评就多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窦桂梅:最核心的还是学科知识问题。目前,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上充斥的文章,大多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经验,很少有对学科知识的挖掘和梳理。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麻木地、毫无辨析地接收了教科书知识,然后转手卖给学生。可以说,当前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更严重的是,现在还存在一种“去知识化”的倾向。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底蕴不厚,情趣不多,教学乏味。但凡听语文课,一般人都能说些什么,都敢指手画脚。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语文不过就是认字、说话、写作文!每个成人都会写字,都能说话啊!岂不知,语文教学,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说清楚的。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没能上出语文味,没能让学生在母语的大观园里如痴如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写文章,这样的老师“空手套白狼”教儿童作文,岂不是让学生看不起?由此,造成这样一个怪圈:语文课,学生三五天甚至一个月不上课,也看不出什么差距。

想想看,如果学生遇到一位专业素养强的语文教师,耽误一天,就让他觉得缺少了一天的熏陶。追随这样的老师几年下来,不说语文课,单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专业高度,谁还敢对你说三道

四、品头论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准没有让人家觉得满意。

中国教师报:教师需要提高学科专业水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窦桂梅: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其中的前者是前提。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些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融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教育既须回归原点,又要不断超越

中国教师报:你最早在学校只是做些教务工作,偶尔临时顶替一下其他教师的课。从一个“替补队员”到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窦桂梅:我最大的困惑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原点。很多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丢失了。我刚刚从乌克兰回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那里教师的生活虽然贫穷、艰苦,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团结、奋发、乐观的气质,困难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彼此温暖,那些淳朴的、感人的、娴静的、灵性的友爱,深深打动了我。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我们才是真正贫穷的人,才最值得怜悯。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是立人的,忘记了民族精神才是我们教育的魂魄。一旦我们丢失了教育之魂,我们的教育就难免形销骨立。

中国教师报:你感觉到了教育的偏离,那你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哪些纠偏工作?

窦桂梅:早在10年前我就提出——语文教育,要为生命奠基。如何为生命奠基?我提出了“三个超越”,曾引起一定反响。“超越教材”,强调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超越课堂”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更是学生的教科书;“超越教师”一是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人,二是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在教师搀扶和帮助下,学会质疑和批判,最终让师生成为友人和伙伴,朝着陶行知说的“师生合作,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的理想境界进发。

所有超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向儿童生命的回归,母语学习本质的回归,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超越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当然,超越是无止境的。儿童在发展,母语学习和教育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化,任何超越都需要再超越,否则就只能是故步自封。

中国教师报:也就是说,现在你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思考?

窦桂梅:是的。面对儿童越来越少的语文学习空间,我们需要找到帮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提高语文素养,深化情感和涵养智慧的教学方式。以我个人的追求,如何从新课程的高度,在“三个超越”上又有所超越,从整体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最近几年重点思考的问题。主题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主题教学是我立足于课堂所提出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我读了统整课程理论,借鉴了比较文学中母题研究的方法,意在通过抓“主题”的方式,让语文教学的各项教学内容:人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紧紧地统一在“主题”中。这里所说的“主题”,是指从教材中寻找和挖掘出的,具有巨大的概括性和丰富的延展性的文章表达的核心语词。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牵主题的一发,动知识体系的全身,以儿童的言语和精神成长为目标,形成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吸收与保留,又是结合今天语文教育现状的创新与改革。

小语教材有进步,经典文本要细读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窦桂梅:和以前相比,现在的教材进步太大了,不仅版本多起来了,可选择的余地大了,更重要的是突显了儿童性、文学性和人性。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具千秋,但问题也是有的。比如有的版本教材编排过于严谨,缺少机动应变;有的版本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但缺少思维深度;有的版本没有体系,对选文,或缺少修改,篇幅过长,或删改过多,文不对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我们的教材在不断深入的改革与探索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这些年被引用得很多。你如何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窦桂梅:教材究竟在儿童生命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我们今天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是教教材还是教课程?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

当年我在“三个超越”中提出的超越教材,实际上就是觉得当时的教材需要改进。比如教材的政治性越强,离孩子就会越远,这是一个反比例的关系。现在拿到教材,有些文章会让我们心潮起伏,回味无穷,这是一种进步。对于这些经典文本,我们必须尊重文本的规定性,老老实实读教材,回归细读经典文本,回归情感熏陶和积累。

当然,文本细读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渠道而已。学习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或引子,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行的。很多学校,学生一个学期就学一本语文书,这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在的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了。但骨子里还是太把教材当教材了,好像教材就是圣经,就是法律,语文学习就是学教材,教师上课只是教教材,考试则只是考教材中的知识,这是不对的。

课改让更多教师找到了课堂的快乐,但还没有真正减轻教师的身心负担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课改?

窦桂梅:这些年,小语课改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不仅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对于参与课改的教师来说,是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真正走进课改的教师,其思维的惯性被打破,行为的惰性被改变。有些教师能够提出自己的教育见解,敢于打破课堂中心论,以学生为主体,活用好教材,放下包袱,大胆实践,大胆创新,把学生导引向无限广阔的生活和生命里去。其次是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这是教学行为的重大突破。教师的课堂结构被“刷新”,其组织形式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个人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情景表演、课堂论辩、社会实践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各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当然还有课堂评价的革新,评价目标多向度、评价手段多样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所有这些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生命因课改焕发活力。因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眼界都比以前宽了,起码都听过一些专家的讲座,看过一些名师的课堂,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上网发发帖,写写博客,思想有了交流的平台,有了反思与表达的场所。在“民间”,在台下,我发现真正有思想的教师越来越多。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老师说自己是“戴着镣铐跳舞”?

窦桂梅:课堂活跃起来,老师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尊严。课程改革让大多教师有了展示的空间,更多教师找到了课堂行走的快乐。没有这些不行,但光有这些也不够。其实,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课改还没有真正减轻教师的身心负担。说自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老师往往是一些不断超越、勇于创造的老师。或者说,有些教师解放了思想,但行为上还没放开,因为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教师还面临着一些教育困境。比如,工资待遇低下,有的不只低到丧失尊严的地步,甚至连糊口也很困难;教育耗时太长,负担过重,社会对教育的诉求过多,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大,等等。

2007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调查发现,52.23%的教师因工作繁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些教师陷入职业倦怠期。这直接导致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没有得到最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并获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教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国家对教育不是真正的重视,为此我们实在有理由担心教育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个宝,但为什么不关注引领这些孩子成长的教师呢?

中国教师报:对课改的批评也很多。

窦桂梅:当然这里也有课改自身的一些问题。

比如课标的把握。我们一线教师感觉模糊、笼统。如何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搭一座桥?我们学校出台了介于课标和教材之间的《语文质量手册》,虽然这是一种创造,但并不一定科学完美,国家应该拿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和操作纲要才好。

比如观点的极端。这几年的课改过于强调“教与学”的改变,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学科素养缺失的问题。于是又有人提出“让语文回家”,这没错,但需要提醒的是“回家”不是简单地走回头路,回到前些年的状态,而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内在规律。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总是被一阵阵口号式的观点遮蔽了眼睛,缺乏思考,因此难免经常感觉无所适从,不仅是职业倦怠,专业也开始倦怠。所以面对批评与迷茫,或许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固然让我们欣喜,让一些真的猛士奋然前行,但我们还需要清醒。任何改革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只有绝大多数人开始行动起来,一个百花齐放的课改春天,才会真正的到来。

第三篇:儿童诗大海是一座花园

大海是一座花园

振东小学 盛徐峥

大海是一座花园 风一来花就开了 大的小的白的黄的 这么多花聚在一起 唱唱跳跳 可热闹了

风走时

他摘走了许许多多的花 像天女一样 轻轻一撒

这下可好了 天上地下一下子

开出了数不清的花朵 我们居住的世界 变成美丽的花园啦

第四篇:一座城,一个孩子,一个梦想

一座城,一个孩子,一个梦想

2013年11月15日,美国旧金山化身为影片《蝙蝠侠》中的高谭市,正陷入危机之中——巨人棒球队的一个吉祥物被困,城区缆车轨道上有一位女子被绑架,并被制作成人肉炸弹,一群劫匪正在对一家银行实施抢劫……惊恐的人们期待着英雄的降临。

精彩绝伦的温情大片

高谭市市长操起电话:“蝙蝠侠,高谭市需要你的帮助。”闹市区的电视大屏幕上,出现总统奥巴马的视频:“加油,迈尔斯!去解救高谭市。”话音刚落,一辆黑色蝙蝠车风驰电掣而来,“蝙蝠侠”飞速赶到——准确地说,应该是蝙蝠娃,因为他只有5岁,身高1.2米。在一名成年蝙蝠侠和多名警员的陪伴下,蝙蝠娃火速行动,先是在体育场成功解救了吉祥物,接着又成功拆除了绑在那位被绑架女子身上的炸弹,不等那位惊魂甫定的女子说声谢谢,蝙蝠娃又神兵降至被抢劫的银行,将3名劫匪捉拿归案——高谭市得救了。

上万名群众欢呼着,高喊着蝙蝠娃的名字:“迈尔斯,迈尔斯,hero,hero……”而大片至此并没有完全结束,被蝙蝠娃抓获的罪犯正在接受审判,审判他们的,是旧金山地区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的探员。

得救的城市成为欢乐的海洋,小英雄受到了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的接见。市长将一把巧克力制成的钥匙交到了他手上,表达这座城市对他的感谢和表彰。

推特网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写道:“蝙蝠娃,感谢你抓住了这些坏蛋,你激励了我们所有人。”

是的,这是一部美国式纪实温情大片——现实版的蝙蝠侠。主角蝙蝠娃的扮演者叫迈尔斯,今年5岁,是一个出生18个月后就被确诊得了白血病的患儿。在过去的3年里,他一直在接受治疗,鼓励他坚持下来的,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爱,还有“蝙蝠侠”。在这部纪实大片中,配角都是“大人物”——高谭市市长由旧金山警察局局长格雷格·苏尔扮演,成年蝙蝠侠由杂技演员约翰·斯顿扮演,蝙蝠侠的跟班由迈尔斯的家人扮演,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探员均由真实人物扮演。而1.2万名龙套演员则均为志愿者,还有几万名群众自发来到那里,一路为蝙蝠娃喝彩。蝙蝠娃的座驾“蝙蝠车”是由一位志愿者提供的兰博基尼赛车改装成的。当然,群众演员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

而导演与编剧则是一个叫作“梦想成真”的基金会。在其网站上,“梦想成真”这样介绍自己的使命:致力于帮助两岁半到18岁之间身患重病的儿童实现梦想,为他们送去希望、力量和欢乐。“梦想成真”创办于1980年,总部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关于其成立,也 1

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当时一名患白血病的7岁男孩梦想成为警察,在亚利桑那州公共安全部官员的协助下,他终于梦想成真,不但获赠制服和徽章,还坐上警车和直升机去巡逻。男孩去世后,曾帮助过他的热心人士希望能继续帮其他患绝症的儿童实现梦想,于是联合成立了这个基金会。

如今,“梦想成真”已发展成一个遍布美国各州的庞大组织,在全美共有2.5万名志愿者,平均每38分钟就送出一个梦想,其中2012年的数字是1.4万个,实现每个梦想的成本是8141美元。据统计,有75%的梦想与旅行有关,40%的梦想涉及迪士尼。

为了那抹羞涩纯真而虔诚的鲜红

“梦想成真”收到迈尔斯父母的申请时,小迈尔斯刚刚拆除胸部药物插管,处于康复阶段。为了让一个小男孩完成从病人到常人的转换,迈尔斯的爸爸妈妈做过很多尝试。他们曾经对迈尔斯说:“你挺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段,你是个小英雄。”迈尔斯却回答说:“像蝙蝠侠那样惩恶扬善才算是英雄。”迈尔斯说到蝙蝠侠这三个字时,苍白的小脸上出现了鲜有的红润,羞涩纯真,有着一抹神圣的虔诚。

是的,疾病不可以夺走他的梦想,疾病更不应该成为懦弱的借口,每一个理想都值得为之奋斗——为了那抹因梦想而激动的鲜红,迈尔斯的爸爸妈妈勇敢地向“梦想成真”拨去了求助电话。

2013年11月14日,迈尔斯的爸爸妈妈告诉他:“明天,我们会到旧金山去。在那里,你可以领到一套蝙蝠侠的黑色战袍——那可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哦。”

仅是一套衣服,已经令迈尔斯兴奋得快要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三口驱车600公里,从远在加州最北部的小城出发,到达旧金山。而在旧金山等待他的,不仅仅是一套梦寐以求的蝙蝠侠装备,还有蝙蝠车和来自高谭市市长的求助电话,还有总统的召唤。

迈尔斯“high”了。突如其来的任务并没有令他惊慌失措,相反,他从容地坐进座驾,飞奔至体育场。面对惟妙惟肖的打斗现场,小家伙招招都透着正版蝙蝠侠的真传——要知道,但凡与蝙蝠侠有关的影片,他都看遍了,连台词都烂熟于心。在拆除人质身上的炸弹时,蝙蝠娃主动请缨,蝙蝠侠告诉他:“如果剪错了线,炸弹同样会爆炸,只不过,会给人喷一脸的水。”蝙蝠娃的回答是:“放心吧,我不会让水喷出来的。因为这不是演戏,要是真有人需要帮助的话,我必须保证她的安全。”一个炸弹,蝙蝠娃用了5分钟的时间成功拆除。拆完之后,已经是满头大汗。

直到所有任务完成,英雄接过巧克力钥匙,面对排山倒海的欢呼,他只是静静地坐上蝙蝠车,静静地离开,淡定地坐在车里,就像影片里的蝙蝠侠那样——等待着新的任务。

直到回到家里,他才对爸爸妈妈说:“这个惊喜真的是太大了,我到现在才想起来发抖。”整个晚上,迈尔斯都在网上看当天的视频。直到很晚很晚,他敲开爸爸妈妈的房门,对他们说:“生病的时候,我哭了,有时还闹着不肯去医院,现在想想,这样的孩子长大是成不了蝙蝠侠的。”爸爸妈妈让迈尔斯躺在他们中间,一边抚摸着他,一边对他说:“其实,蝙蝠侠也有害怕的时候,只不过,为了战胜恐惧,他选择拯救别人,这样,他也就拯救了自己的信心与勇气。”迈尔斯紧紧地搂住了爸爸妈妈……

成为英雄与成就英雄同样伟大

这一天的《时代周刊》说,旧金山市从未出现过这样英勇或者说欢乐的场面,在每一个站点,成千上万的人高呼迈尔斯的名字。许多人自制标语写着:“迈尔斯,你是我们的英雄。”

那一天,旧金山动用了大量的公共和民间资源为迈尔斯圆梦,但无人质疑此举是否值得。在推特网上,无数网友在为迈尔斯加油,并流下感动的泪水。

帕特里·威尔夏是当天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在街上站了将近12个小时,为蝙蝠娃叫好。当蝙蝠娃一身黑衣战袍,胜利归来,这位42岁的中年男子哭了,他说:“每个小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个蝙蝠侠,我为自己能够帮助一个小男孩实现英雄的梦想而感到荣幸,觉得这一天过得相当有意义、有价值。每一个微小的善良与善行都应该得到最全面的保护,甚至是纵容。”

成为英雄与呵护、培育英雄梦想同样伟大,11月15日的旧金山被这样一份正能量包围。而这则治愈系新闻的热度正在互联网上传递。据美国媒体统计,截至当日下午小蝙蝠侠完成所有任务时,推特网上的相关讨论达到23万条,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上的现场照片共1.9万张,不少人留言表示自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则新闻同样迅速成为热点。关于此事的微博一经发出,1个小时内转发就超过了2000次,24小时后转发超过10万次。

人们记住了一个叫作迈尔斯的美国小男孩,那一天,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并用他的梦想点燃并温暖了这个冬天。

第五篇: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

绝望长着手指,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

太阳即使在忧愁的时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死亡来自背后,即使它看上去来自前方:

前方只属于生命。

疯狂是个儿童,在理智的花园里,做着最美好的游戏。

时光:

在欢乐中浮游,在忧愁中沉积。

遗忘有一把竖琴,记忆用它弹奏无声的忧伤。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向我袭来的黑暗,让我更加灿亮。

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诗歌,这座浮桥架设于你不解的自我和你不懂的世界之间。

不要只害怕魔鬼,还有天使呢。

“天使”,在万物中最有可能突然变身为魔鬼。

两手空空,然而,手中还是不断地掉落你的一部分:时间。

童年是让你能够忍受暮年的那股力量。

夜晚在我的枕头上沉睡,我却独自无眠。

只有通过一种方式才能征服死亡:

抢在死亡之前改变世界。

罪过:对自由的另一种赞美。

因循有着另外一个名字:牢笼。

诗歌不会行走,除非是在深渊的边缘。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泥土伴随,那是永恒的相会;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时光伴随,那是永恒的离别。

最遥远的光亮,比离我们最近的黑暗还要靠近我们:

距离,通常只是神话。

不,是生命在发号施令,死神只是忠实的记录员。

快乐长着翅膀,但它没有躯体;忧愁有着躯体,但它没有翅膀。

跪曲着,黑暗降生了;挺立着,光明降生了。

花儿是眼里的一个季节,芬芳是心中的一个季节。

是的,光明也会下跪,那是对着另一片光明。

太阳即使在忧愁的时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黑暗是包围四周的暴君,光明是前来解救的骑士。

死亡来自背后,即使它看上去来自前方:

前方只属于生命。

遗忘有一把竖琴,记忆用它弹奏无声的忧伤。

你的童年是小村庄,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

你不会成为油灯,除非你把夜晚扛在肩上。

或许光会把你误导;不过,假如这真的发生了,莫以为这是太阳的过错。

风有着尘土的谦卑,却也有天空的荣耀。

女人--她的芳香令空气的身材变得颀长。

即便是太阳自己,也只能照亮接受光明的事物。

女人向我走来--以深渊的形式,她成就了我的一个巅峰。

玫瑰的沉默是呼唤,听见它的不是耳朵,是眼睛。

你是对的,蝙蝠啊!

--黑暗是一种安逸,光明是一种折磨。

最残酷最痛苦的监狱,是没有四壁的。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

或许,语言的汪洋,隐身于静默的浪花里。

石头与翅膀,在诗歌的子宫里是孪生兄弟。

芳香,是一首没有歌词的歌曲。

你的意义,在于你成为形式。

如果一定要有忧伤,那就告诉你的忧伤:

让它永远捧着一束玫瑰。

玫瑰旅行,去往的最美所在,是眼睛的疆域。

梦想也会长大,不过是朝着童年的方向。

玫瑰,在忧伤时是一个角落,在欢乐时是一盏青灯。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同时催生秩序与混乱。

快乐降临于我成群结队;不过,只在我的幻想中行进。

你真正的凯旋,在于你不断地毁坏你的凯旋门。

我的祖国和我身披同一具枷锁,我如何能同祖国分开?

我如何能不爱祖国?

下载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