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富心动力,教孩子识字纪实故事
一
2006年,闯荡了十年的詹光志回到武汉老家。为了生计,曾是中学老师的他做了个“家教”:“不满意不收费!”的牌子站在了闹市。
他第一份家教是教一个8岁的小孩认字。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孩,识字却不多,因为上学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钢琴、美术这样的艺术班上。
“当时也没有‘识字班’啊!”家长强调。家长的“牢骚”引起了詹光志的兴趣。第二天,他抽空跑了武汉十几家培训机构,却没找到一家“识字班”。教孩子琴棋书画,效果看得见,很容易让家长满意,赚钱也就容易;而教孩子识字,虽说有利于小孩的智力开发,但实际见效慢,吃力又不讨好,也就没有人愿意投资。
詹光志一阵兴奋:既然教孩子识字市场是空白,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呢?
二
有了想法后,詹光志开始筹备。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内租了间教室,在人流量大的地段派发 “宝宝识2000字,自己可以读书看报”、“免费入学、满意付费”的宣传单。
不到两天,詹光志就招来了16个学生,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2岁。招生如此顺利出乎詹光志的预料,同时也验证了“教宝宝识字”有市场。
如何兑现“识字2000,读书看报”的承诺,教材和教学方法成了关键。詹光志买回了市面上能见到的十几个版本的“识字”书,仓促地选好了他认为比较好的教材,请了位幼教老师,采用大声朗读、穿插识字游戏的教学方法,开始了所谓的“趣味识字教学”。
两个月下来,孩子们识字的效果实在谈不上“好”。中途退学的就有5个,有的家长对识字效果不满意拒绝付费。詹光志第一个识字班没赚到钱不说,还赔进去几千元。
平静下来开始分析原因,詹光志在讽刺声中找到了他办班的“两大软肋”:一个是教材,另一个就是适合宝宝的识字方法。
三
痛定思痛之后,詹光志联系到教育心理学的教授,请他为自己买回来的识字书做鉴定。结果全部被否定!有的不适合集体教学使用,有的更被认为“粗制滥造”。
正当詹光志一筹莫展的时候,他遇到一位正在四处推广《中华识字宝》的人。书中内容四字一句、八字一韵,压韵易记,正是詹光志可遇不可求的。
这回,詹光志没有贸然拿着教材办班,他联系到一家幼儿园,免费教授那里的孩子两个星期的“中华识字宝”,效果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这才决定选用《中华识字宝》。
教材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样保持宝宝识字兴趣的问题。詹光志马上想到请心理学专家针对宝宝心理,设计一套能保持孩子识字兴趣的方法。
方案设计出来后,詹光志又聘请了三位幼教老师根据方案进行模拟训练。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国内首个融入心理训练的识字魔法”亮相武汉。第一期开班没有一个中途退学。半年时间,詹光志就兑现了3-6岁的孩子3个月识字650个、6-8岁的孩子识字780个的承诺。很快,“宝宝识字班”一时间成了江城家长中谈论最多的话题。
随着“识字班”的成功,詹光志对这一事业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并设计出了一本自编的识字教材,就是现在使用的“国韵诵读”。这是一套针对3-8岁儿童的特训制定课程,在“亲近古人儒学,亲近美丽母语”的理念指引下,它以四字韵文组成的“仿古诵读”为载体,为儿童进行“正音、语感、背篇、识词、学知、明理、表达”等七大语言能力训练。特点是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达到通篇背诵、朗朗上口。精心选配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游戏,用递进式的学习内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国韵诵读”是目前国内惟一一种给小孩子讲述儒家思想的识字教材。
四
2009年3月,詹光志的中国“心动力”教育中心正式成立。
目前,“心动力”的主要业务有:3-8岁儿童的识字教育、9-18岁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专门为孩子家长们作教育辅导的家长俱乐部。其中“识字班”为中心的主要教育内容,也是“心动力”的主要收入来源。以武汉为例,“识字班”就以社会招班、与幼儿园联办以及幼儿园培训老师这三种方式展开。“心动力”目前的毛利润每月都在1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詹光志可年入百万!
从教孩子识字这个最简单、老百姓其实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这位昔日落魄的打工者,神奇地实现了自己创业的人生跨越!
第二篇:教孩子眯眯笑的纪实故事
在与中国一海相隔的日本,孩子上幼儿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日本幼儿园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包包。有书包,餐具包,衣服包,装鞋包……细数起来不下十多种,多得让家长都感到头痛。
开学第一天,家长在前面引路,孩子跟在后面,孩子的头上,肩上,背上,手上要拿着所有的包包,而且要一路小跑地跟着大人走。有家长想帮孩子拿东西,幼儿园的老师就会提醒说:“不用你帮忙,在学校,你家孩子可是甚么都会做的哟!”一番表扬鼓励的话,让家长满心欢喜的同时,还不好意思起来。
幼儿园的服装是统一的,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春天是穿套头衫,夏天穿短袖衫,秋天穿长筒衫,冬天穿棉衣。到了幼儿园,要把普通衫换下来,穿上一件宽松的,便于玩耍的外衣,然后再换上运动鞋,才能到操场玩儿。从操场回来后,上衣要再换回来,还要再换上普通鞋子。这还不算,孩子睡中午觉后,醒来还要换一套新衣服。看着孩子行动迟缓,家长觉得太麻烦,想为孩子代劳,幼儿园的老师就劝告说:“孩子自己做事,不能代劳,要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能力。”
在日本幼儿园,冬天都要求穿短裤上学。有的孩子,刚入园时,经常被冻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家长也为此担惊受怕,怕孩子冻坏了。幼儿园的老师就说:“没事的,孩子来幼儿园冻两次就好了。”后来,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确实挺好的,才放下心来。
幼儿园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运动会,歌舞演出会等等,以启发幼儿智力。但是,幼儿园却不注重知识教育,孩子没课本,没作业本,只有一本绘画本。也没有音乐、外语等教育。问幼儿园都教甚么,老师说:“教孩子眯眯笑,教孩子说谢谢。”
在日本幼儿园,即使夏天燥热,也不开冷气机;孩子要经常跑步,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能哭叫。春天看樱花,夏天种地瓜,秋天收果实,冬天玩雪花。年复一年,随着孩子一年年长大,孩子们都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
日本对幼儿的教育,除了培养热爱生活,对各种事物感兴趣的态度以外,还特别重视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坚强不屈的意志。在日本幼儿园中,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孩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孩子,但一定是最努力向上的孩子。有关教育专家说:“日本幼儿园这些做法,目的就一个,让孩子有独立生存能力,让孩子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孩子自己学会承担责任。”
第三篇:把心开成一朵花纪实故事
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有一片极为干旱的沙漠,但令人吃惊的是,在这片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沙漠中竟有大约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物种的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植物学家研究发现,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自己非常苛刻,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但这些植物开的花不仅硕大无比,而且惊艳异常,它们能分泌出超乎想象数量的芬芳花蜜。
原来,这里的昆虫和鸟类都非常稀少,几乎没有潜在的授粉者,在这种条件下,植物必须开出最大最艳丽的花朵,分泌出最多最芬芳的花蜜,才能吸收潜在的授粉者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繁衍生存下去。
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能否像这些沙漠里的植物一样,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把心开成一朵最大最美丽的花,撒播出人世间最浓郁的芬芳?
当你像这些植物一样,把心开成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时,你会惊喜地发现,这样不仅可以惠人,而且还可以惠己。
第四篇:女儿自有娇小不嫁心纪实故事
这是一种关爱,也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观念上的错位。面对30岁还没有谈恋爱的女儿,父母说:“你怎么还不嫁呢?”女儿说:“我还很小呢。”
西方有个古老的说法:女人的结婚年龄就像圣诞蛋糕,24岁(即圣诞前夜24日)前都新鲜、抢手,而25岁(25日)则开始变成过期的点心,不得不打折甩卖。
按照这个比喻,所有的未婚女人或迟或早都会成为“圣诞蛋糕”,上面贴张标签,写着“请在保鲜期内品尝”;所谓的“过期”,应该是指男人在选择妻子时会对她们失去兴趣,而把目光投向更为年轻的女孩子。关于这件事,西蒙·波伏娃说得更加直白——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意义只有婚姻,“如果没有人想娶她们,从社会角度来看,她们简直就成了废品。”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30岁的未婚女人已经成了一个“老姑娘”,过了“保鲜期”那么久,价值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父母在面对一个30岁未婚的女儿时,总是无法心平静气。可是现在的调查又显示,几乎所有国家对女性适婚年龄的接受底线都较20年前有了5~10岁的增长,而几乎所有超出这个底线的被采访对象,都完全抗拒“保鲜期”的说法。或许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了现在大龄女青年“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找不到对象的现实问题。
不敢和女儿谈婚事
说起中国的父母,通常就让人想起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可怜”已经变得全世界都闻名了。如果家里有个30岁还没有谈恋爱,不准备出嫁的女儿,父母心里的担忧真是几天也说不完呢。新闻媒体上常常有“家长相亲会”的报道,说是这个公园又举办了一场人数浩大的相亲会了,下周另外一个机构又要组织一场大型相亲会了,都是父母拿着孩子的照片去相亲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迟婚晚育早就成了一种趋势,但是在那些父母看来,30岁的女儿还没有出嫁,总是一件特别心烦的事情,拿他们那个时代来说,早应该是几个孩子的妈了。
姜女士说起自己的女儿既高兴,又烦恼。女儿是个绝对优秀的女孩,什么都好,也正是这什么都好让姜女士觉得女儿有点“自视清高”,虽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还没处过一个男朋友。前两年,她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女儿讨论这个问题,女儿也不急,搂着妈妈笑着回答:“你女儿这么好,你还怕我嫁不出去啊?再说了,你就真舍得这么早把我嫁出门啊?我走了谁陪你啊?” 姜女士心想,或许女儿过两年就会谈恋爱了呢。但是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着过完年女儿就要奔30了,还没有一点动静,她越来越着急。有一次去书店,她特意买了一本“哈佛MBA女性择偶策略”的书回来。这本书差不多30块钱,照她平常的节约精神根本就不会买,但那天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女儿。回到家后,她故意把书放到了写字台上一个醒目的位置。女儿瞄了一眼,给她一个“嗤之以鼻”的笑,然后就要求:“以后不要再和我谈嫁人的事情。”
现在,姜女士和女儿的关系依然是亲密无间,但是一说到结婚找对象的事情,女儿立马就翻脸了,弄得姜女士再不敢开口提起。
做父母的总是盼望孩子快快地长大,但是孩子大了就会有自己的主见,当这些主见顺着这个社会的主流方向,顺着父母的意思,那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当这些主见超出了父母的承受能力,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空间,那问题就来了。郑先生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很伤脑筋的事情。“女儿放弃了好端端的工作,自己做生意,开了一个教‘钢管舞’的学校。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钢管舞’,但我知道这种事情一般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去做。可她为什么要做这个呢?”郑先生的女儿一直都是好学生,从小到大没有让父母操心过,毕业于名牌大学,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上班。每次和人家说起自己的女儿,郑先生都是一脸的自豪,说她的成绩有多好,工作有多好。可是现在,别人问起女儿在干什么,他实在是无言以对。“我真的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忙什么。晚上回家吃饭,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样子。”有时想跟女儿聊聊天,女儿看似一副很配合的样子说,你们想聊什么?说呀,我听着呢。可是边说还边看着手机,电话、短消息不断,都是工作上的事情。这种样子,叫郑先生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女儿见他没话说,道声再见就走了。郑先生夫妇俩只能大叹无奈,女儿大了由不得自己,尤其是女儿又这么能干、独立,更轮不到他们做父母的操心。想跟她谈结婚的事情,感觉像是侵犯了她的私隐,更加说不得。有时候想想,如果女儿平凡一点的话,可能还不至于如此。
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有一种为儿女奉献终生的精神,他们总是说“你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焉有不疼不爱,不闻不问的道理?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儿女所有的事情上都要插一脚。事业也好,婚姻也好,都应该为儿女们亲历亲为。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面的母亲说:当初她跟何建国结婚,我就反对,就你充好人,说什么儿女的婚事,父母不要干涉太多,我们这样的父母,干涉儿女的婚事那还不是为了儿女好啊。聪明人最大的聪明就是肯听取别人的人生经验,她暂时想不通,以后慢慢会想通的嘛……天下的父母其实都是这么想的,认为父母应该干涉儿女的婚事,连带着也干涉一下儿女的前途事业什么的,把儿女变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做不成的事情想要儿女去完成,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希望儿女去做,总希望儿女可以胜过自己。
再回到30岁结婚的问题来,父母总认为女孩子到了这个岁数还不谈婚论嫁,就是特别不正常的事情。“就是从医学上来说,也是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吧?”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到了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不要变成别人眼里的笑柄,一个社会的异类。而且从他们漫长的人生经验总结来说,婚姻是一个女人命运中的一部分,每个做妈妈的都渴望看到女儿的结婚庆典,看到她们能拥有一份完整的人生。
单身已经不再代表不幸
早上9点,张琼开着一辆大红色的跑车到恒隆广场的写字楼上班。高跟鞋,职业套装,精致的妆容,每一天都是这样风风火火、神采飞扬。张琼今年30岁,在外资银行做高级秘书,她早已习惯了、喜欢了这样的生活。可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的父母就一直唠叨着要她去相亲结婚,成天担心她老得快嫁不出去了。她也曾试图想让父母明白,结婚不是她现在想要的生活,她喜欢无拘无束得过日子,“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工作刚有点成绩,正是好好玩的时候,为什么要结婚?”从内心来说,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年纪。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都有着张琼这样的想法,“我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好的,结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比单身的生活更幸福才结婚。如果找不到自己满意的人,就不要勉强自己。”社会学家也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说是中国的另一次单身潮又到来了。如果说以往的单身危机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在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这一次的单身危机则反映出社会变迁中人们观念的变化。如今,很多青年人不是找不着婚恋的对象,而是不想婚恋,“他们的心理年龄还很小,认为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好像S.H.E的那首歌里唱道:“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长大,我情愿一辈子笨又傻。”不想存钱,不想工作,不想结婚……这个“不想长大”的族群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在年轻人的眼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不少大龄青年是“为结婚而结婚”,到年纪了,赶紧找个差不多的人凑合过日子算了。但是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另外,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也令青年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逐渐减少。现在的青年解决单身问题形式也更加多样、时尚。如单身俱乐部、酒吧交友、单身旅游团等都是时下流行的方法。
第五篇:只要,心还是鲜活的纪实故事
家乡有一种我不知道名字的草,大人都说它叫“茅”,它有着酷似芦苇却偏小的花絮,也有着狗尾草状却更为纤细的身姿。它像极了一些卑微的草,而它本身也同样卑微。
记得小时候,每当河里的冰逐次化开,燕子也归来时,我就会和伙伴们牵着别家的羊去野地里放。羊在草地上尽情撒欢,我和伙伴们都安静地躺在草地上,沐浴寒冬过后难得的温暖阳光,偶尔还会眯着眼睡觉。这个时候,我们身边的土地上便悄然长出一种鹅黄的小嫩芽,它们像其他小草一样,宣告春天的到来—它们便是童年的茅。
当炎热的夏天渐渐到来时,茅就进入了“青年期”。它有堪比狗尾草般的身姿,像其他的草一样诠释着生命的活力。再过些时日,它们会渐渐地抽出像芦苇一般的穗,这时便是迎来了生命力最旺盛的一段时光。由于它们的穗里含有甜美可口的汁儿,于是就沦为我们小伙伴口中的“美食”,让我们甜滋滋地度过整个盛夏。
如此看来,茅似乎很普通,春生夏荣,与其他的草别无两样。然而到了秋天,不同之处就呈现出来了。
秋天的茅,穗都发黄了,秋风吹过,便会飘飞自己的花,如荻花,或者蒲公英,飘飘洒洒播种希望。不知是谁最先发现的,茅轻盈的穗特别容易燃烧,而且纤细的茎秆在燃烧时还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于是,我们这群淘气的小伙伴又有了新的乐趣—烧茅。
年少的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少之又少,在看着那些穗燃烧成灰烬以后,总会满足地离开。我们只是知道,来年春天,它们还会长的。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在最后一次烧茅后,我突然问爷爷:“那些茅为什么被烧以后还会再长啊?”爷爷没有直接回答我的疑问,而是弯腰拔起一根被我们烧过但没有烧完的茅,小心撕开它的根茎,然后我惊异地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个鹅黄的嫩芽。
“你们烧掉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仍然鲜活,那便是它的心。只要心不死,仍旧不放弃,那么在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再度来袭,铺满大地。”爷爷对我说。
当长大以后,我再回想爷爷当年的这些话时,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是啊,对于一根有着鲜活的心并且决不放弃一丝希望的茅来说,熊熊大火又算什么?来年春天,它们一样会再次续写生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