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中又见仙娥湖优美散文
昨夜,我又梦见了丹江河,梦见了仙娥湖。
在我的记忆里,仙娥湖不叫仙娥湖,而是叫二龙山水库,顺着家门前的丹江河蜿蜒地向下游走去,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二龙山水库,也就是今天的仙娥湖。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商州(商县)麻街人,虽然离开故乡已经有15年了,但我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麻街人。或许在别人的眼中,我是外地人,因为我是远嫁的女儿,用麻街当地的俗语说,就是“泼出去的水”,即便是泼出去的水,即便是“覆水难收”,但在我的生命中,我是喝着清洌洌的丹江水长大的,我是日日在丹江河畔读书见识到了丹江河之外的世界的,我也是踩着丹江河边的碎石子路走向了外边的世界的。
我是一个愚钝的人,对丹江河最初的印象,是1988年。那一年的暑假,8月14日,由于秦岭南麓遭遇了强对流天气,秦岭南麓沿312国道走向的麻街川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那天晚上,我只是迷迷糊糊地感觉远处不时传来闷闷的雷声。半夜里,我迷迷糊糊地听到外边此起彼伏的呼喊声,狗叫声与人们的呼喊声夹杂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了一阵阵由远而近的敲锣声,霸槽(人名)伯焦急地喊着:“别睡了,别睡了,丹江河发大水了,水都漫过312国道,到水稻地了”。这一下,全家人都醒了,因为大家都知道,312国道边的护路石,超出了丹江河河道十几米,这也是丹江河边五星村、王湾村、齐塬村、自愿村、朝阳村的“屏障”,洪水一旦漫过312国道,那么很多人家都会遭殃,房子就会被肆虐的洪水无情地摧毁。全家人于是就手忙脚乱地简单收拾了几床被褥和够吃几天的粮食,爸爸抱着小弟弟,妈妈拉着我,姐姐帮忙扛着收拾好的物品向外边跑,刚刚走出家门,洪水就进了我家的院子,全家人就急忙把带出来的东西抬到村子后面的坡地边上。爸爸沮丧地说:“洪水进咱们家屋子了。”听到爸爸这样说,我一下子哭了,恐惧感袭击了我,我想到的是看过的小人书中的三毛,想到了三毛无家可归,在风雨中沿街卖报,四处流浪的情形。我“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全家人都被我的哭声吓坏了,爸爸说:“你们都待在这里别动,我回家去看看还有什么能带出来的东西,以后过日子都用得上”。爸爸跑向了家的方向,我的心也悬着,我当时只盼望老天爷开开眼,别让洪水冲毁我的家。过了不久,只见村里很多邻居和爸爸一起,将我们家的床、柜子、椅子、案板,衣服等东西都抬了出来,搬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我们那土坯结构的家,在洪水中摇摇欲坠。过了半个多小时,只见洪水渐渐退了,退出了我家的屋子,退出了院子,退出了整个村子。我们的村子,我们的家,也终于安全了。后来,才听说洪水之所以会退出我们的村子,是因为二龙山水库的闸门打开了,泄洪了,才保住了麻街川道的很多村子。我从心底里感激二龙山水库,虽然听说当时为了修建水库,很多人都失去了生命,但作为一个孩子,谁能保全自己的家,谁就是大功臣,无问西东。开学后,我写了一篇《暑假见闻》的作文,描写了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的一切,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优”,还送到了县里参加作文比赛,还获了二等奖,使我喜欢上了写作,我爱上了用自己的纸和笔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真正走进仙娥湖,是初中时。当时,班上有几个住着水库边(高潮村)的女生,她们都和我玩得很好,关系也很铁,她们几个是住校生,一周才回一次家。周末回家的时候,有个叫鸿雁的女生,邀请我去她家玩。我们几个骑着自行车,唱着欢快的歌曲,像几只刚从鸟笼中飞出的小鸟一样,顺着丹江河朝下走。快到鸿雁家了,自行车已经无法行走,我们只好把自行车寄存在了“野人沟”(地名)的沟口,然后再步行。我们走在水库边的羊肠小道上。王珺和我一样,从未见过水库,看见了水库边有一处没有水的沙滩,就一个箭步地跑了过去,鸿雁和雪霞拦都没有拦住,鸿雁、雪霞吓得脸色都变了,大声喊道:“别过去,别过去”,可是王珺的一只脚早已经踩在了淤泥里,动弹不了了。鸿雁说:“不要动,千万别动,越动陷的越深”,王珺听了鸿雁的话,再也不敢动了。我,鸿雁、雪霞三个人手拉着手,猛地用力,就把王珺拉出了淤泥。等大家安静下来了,雪霞才说:“千万别再下到水库里了。水库边每年都会死很多人,不是被水淹死,就是陷到淤泥里出不来,不要小看看起来很浅的水和很干的沙滩,它们都是温柔的陷阱呀。”后来,一路上我们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再出意外。现在想想,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了,才知道害怕。人还是应该对人、对事、对自然、对周围的一切存有敬畏之心,监守规则和底线,人生才不会凌乱不堪。后来,我去省城上大学,离开了故土,雪霞也外嫁到了咸阳,鸿雁如今也在北京为梦想而努力。
去年暑假,又回到了故乡,听老家的同学说,二龙山水库现在改名叫“仙娥湖”了,也成了商洛的一处旅游胜地,我本想一睹她的芳容,但由于行程有限,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但听说,仙娥湖如今已经碧波荡漾,芳草萋萋,生态旅游搞得有声有色,“南水北调”工程也给仙娥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仙娥湖也成了商洛旅游的名片。
从老家回来,我就时常梦见丹江河,梦见泛着涟漪,花香四溢的仙娥湖,梦见我和伙伴们在丹江河畔嬉戏的日子。丹江河依旧悠悠流淌,仙娥湖也已经华丽转身,我也只能在梦中与仙娥湖亲近。
哦,令我魂牵梦萦的仙娥湖!
第二篇:又见炊烟优美散文
数次骑车闪过路边,一鸡毛小店,总要回望一眼。那招牌上几笔,很一般的大红字,又见炊烟。或许整座城,唯有这家餐饮小店的名号,最食人间烟火,最富诗情画意,最有人情味。想必开店的人,很有情趣,儒雅。
慕名而来。我却一次未进门,也不知这烟火的味道。冲着这名字,总会去一次的。坐下,慢品,回味。
又见炊烟。让我又一次,想起不久前,在青海藏区。看到的炊烟。满坡青青的草,散落的牛羊。洁白方形的藏包,升起袅袅青烟,蹲在草地,挤奶的藏民。安详,宁静。给人一尘不染的感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身在都市,几乎看不到炊烟。看到的只是笼罩的雾霾。汽车尾气的烟雾,烧烤升腾的狼烟。
走了,一路北上。慢骑,漫无目的。累了,歇歇,渴了,喝水。骑到正午,吃饭,小酌,找一片小树林,拉起吊床,小憩,迷糊一阵,小做一美梦。起身,赶路。夕阳落山之前,归窝。假期一天又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虽然,出不了远门,却又总在路上,喜欢在路途的那种感觉,那份逍遥。前面的路,在一点点缩短,身后的路在无限延伸。向前方,已成一种惯性。匀速,才是骑行的一种境界。把握节凑,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喜欢,随心而欲。
又去了,南水北调水渠。一湾碧绿的水,伸向天边。来到堤岸,俯视秋风中碧波涟漪,清澈,漾动。风清浪静,云淡天高。格外柔软的水,充满无限的柔媚,在阳光下,一波波柔顺的闪亮,恨不得俯身亲吻,融化在柔波里。还有什么样的感觉,能有肌肤与水相拥的那种,无穷美妙呢。
一湖水,就是一湖秋波。那场景,能不醉人么?秋初,一切开始了柔软,温度,阳光,风,水,人。要不怎么说“秋波”,很勾魂摄魄。“眼色暗相投,秋波横自流”。只有心底,柔软了,眼睛才水汪汪柔情。
秋初的柔软,还体现在,晨露多了。立秋后,草地的清晨,草丛中挂满银闪闪的露珠,空气中透着湿漉漉的清香。所有清纯的妩媚,都从秋初开始。
秋初的天空,也充满变数。此刻,窗外,天色暗淡,风起,哗哗哗哗,翻动的梧桐树叶,像一波波浪潮涌动。从天边隐约传来,阵阵沉闷的雷声。一场大雨将至。
“不识桃源在何处,但看流水落花来”。
炊烟处,恰似桃源么。小醉归来。
第三篇:又见满月优美散文
已很久很久没有品月了。
打开窗户晾衣服,猛一抬头,“啊,月圆了!”只见那圆圆的月亮静静地悬浮在夜空中,银色的月华使远山都泛起了银色的光芒,清冷而空朦。
不知不觉中,日子就这么轻轻滑过了。
又见满月,有轻轻一点的感动。触景生情,遥记起那青春年少、浪漫快乐的时光。也是这秋月,也是这银色的月华,我们在如水的月色中畅谈,在欢笑,动人的吉它弹奏出青春的音符。我们已习惯了亲和月色,拥抱月夜,我们从月夜匆匆的脚步声中感受到时间的快速,四季的不同,感喟“时不我待”,生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如今,身居城市,霓虹闪烁,脚步匆忙,心绪万千,已很久很久没有看到那泻满广袤大地,明清如昼的月色了。但今晚,高悬的静月下,那种自然,那种质朴,那种清爽,那种飘然,又在我的记忆深处漫然开来,让我神怡,让我愉悦。
又见满月,有轻轻一点的孤独。但很真,很纯,很美好。仿佛远离了繁杂的城市,远离了喧闹的人群,与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亲人,思念远方的朋友,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与同学在朦胧的月色下憧憬爱情、婚姻、家庭、孩子,不知远方的她是否顺心如意。独自欣赏夜月,独自在聆听心灵之韵,悠然而旷达。
又见满月,有轻轻一点淡泊明志的感觉。在宁静、祥和又温馨的月夜里,内心坦然而踏实。
第四篇:梦中的翅膀优美散文
深夜半梦半醒之间,脑子胡思乱想,不知怎么就想起了三十年前下放到我村我队住我家隔壁的知青小马。
黄山二十四溪之一的阮溪自西向东从村北流过,清流浅滩之间每隔一两百米就有个深潭,那是我少年时的乐园。每当落日余晖中小马收工回来,我便立刻去找他,春天里看看是否采回了“梦”(草莓),夏季中是否打来了“杨桃”(猕猴桃)。初秋小马摘山苍籽归来,我顾不上替自家捡去山苍籽里的叶子和杂质,在父母“回来、回来”的叫唤声中跑去帮他,目的是想让他带我下河去游泳。
小马身高一米八,叫什么名字,现在已记不得,也许当时就并不知道,大人喊他小马,我也跟着“小马、小马”的喊。只知道他是江城芜湖人。偶尔说起他的家乡,说到长江,引得我这个山里娃十分好奇。特别是当他说到用轮船驮火车过江时。我脑海便好一阵子都在琢磨,那该要多长的大轮船方能装载下我只从电影中见识过的巨龙般的火车呢?在我眼界里,小马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然而,小马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游泳本领。在虽然清澈见底却有三四米深篮球场大的深潭中,小马可以立着身子脚不沾底地从左到右不停地踩水,并且他在踩水时,向左右伸展着双臂,如雄鹰般地扇动着两翅拍打水面,溅起两串一米多高的水花。这时,他的上半身连同发达胸肌裸露于水平面之上——如展翅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
从此,在我的脑海中就时常浮现小马拍打水面、展翅欲飞的一幕。
后来我游泳时也每每学他的样式,但仅能露出肩膀而已。而当我年近不惑住到黄山北边的小县城时,我便常常在梦里飞,拖着沉重的身子飞过一座座高山,飞奔浩渺的水面。
晨曦睡眼朦胧之际,妻子就在喊:“又有两只鸟儿飞进来了。”住家顶楼,房子装饰时除包了门窗、阳台外,室内未加任何隔断,显得宽敞敞、亮堂堂的,从后窗口的小鸟可以望见前面窗子罩住的黄山,故时常引诱小鸟穿窗而入,成为我家的不速之客。记忆中鸟儿第一次闯进我家时,一家三口都很兴奋,赶紧关闭窗户想抓住它们。几经周折未果,心想就让这空荡荡的房子作它的鸟笼罢了。没想小鸟总将明亮的玻璃视为无物,如飞蛾扑火般欲破窗而出,不几下就碰撞得头破血流,发出悲惨的唧唧声,招来前后楼房、电线杆上的其它小鸟或大声为其呐喊,或啾啾嘁嘁替其哀求,闻者无不揪心。眼睹其惨,耳闻其悲,令人心碎。于是将门窗尽悉打开,让鸟儿飞奔自由的天空——此刻,外面的鸟类也归于平静,间有鸣叫,那也是欢迎同类。
从那以后,但凡有鸟来访,不再挽留。但它们有时并不能领会主人的好意,总是惊惶失措地东躲西藏,害得我们搬沙发,移床铺,折腾几番才能让鸟儿回归自由的天地。
办公室的下方就是太平湖。我时常盯着这一湖由黄山小溪汇聚成的美丽的绿水,想它们于此稍许停顿之后,经青弋江从芜湖汇入长江时,它们能遇见在水中做展翅欲飞状的小马么?
第五篇:又见池塘风起的优美散文
我再次对池塘蛙鸣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始于五年前的某个夏夜。
去江南采风,碰巧寓居于一户农家小院。月白风轻,忽闻远处蛙鸣阵阵。借着月光,循声寻踪,自然就找到了那半亩方塘。荷叶平铺,苇草层层叠叠,柔和如梦的轻风中,那清脆悦耳、富有江南神韵的蛙鸣正是从那神秘的荷塘中传出。
这让我到底惦着故乡的池塘了。
池塘对于一座村庄来说,它的意义和价值颇为深远。记忆中的村庄有三方形态各异、幽婉曲妙的池塘,分处于东、西、北不同的方向。每座池塘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某些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故事,令人无比的憧憬和神往。
村西的池塘曲折蜿蜒,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将其东西隔开。盛夏时节,大雨一过,塘深路没,乘一叶扁舟,飘行其间,看苇草摇曳,水鸟上下翻飞,自有一番别样的情趣。将小舟摇至苇草丛深处,幽静阒寂,野鱼时时跃出水面,泼剌剌又游向远方,那种神秘而又慌悚的心情自会让你留恋忘返。
村北的池塘呈椭圆形,西北部与一小圆池相连,东南部又拖曳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站在高处俯瞰,活脱脱一只缓缓爬行的乌龟儿。冬季一到,寒风凛冽,大雪飘过,池塘便结下厚厚的冰层。冰层越结越厚,待到数九寒天,人已能在池塘的冰面自由自在地行走。那时节,村庄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便鱼贯而出,穿行在坚厚的冰层上,做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你看,一只小小的陀螺,半米细长的绳子,拽住绳头,用力摆臂,那陀螺便“嗖”的一声旋转开来。四五个孩子同时放出,排列一行,煞是壮观。
另一边,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将四条腿的板凳反放冰面,一人坐于其间,其他的孩子猛地向前推去,只听“刷”的一声,飘移出七八米以外。还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拿出自制的钢圈,在木棒上绕上一截稍粗的铁丝,略作弯曲,便在冰面上推起钢圈来。一圈又一圈,其乐也无穷。
在池塘东南方拖曳出的那条长长的尾巴上,几个半大小伙子正用坚实的木棒敲击着厚厚的冰层。破裂处,十数条憋闷了许久的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惊喜声、赞叹声此起彼伏,与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吆喝声相应,整个冰面也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村东的池塘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已是傍晚时分,饥渴难耐,便让弟子向农家借口水喝。一白发老翁顺手拿出个水瓢,就门前池塘舀了半下,递送到孔子面前。众弟子面面相觑,以为老翁的做法有辱师尊。子贡面色一变,将要加以责备。孔子摆摆手,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饮了两口,便觉甘甜清爽,清冽怡人。孔子大惊,刚要展拜,只见那位白发老翁化作一道青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人据此,为这方池塘取名为“仰圣塘”,沿用至今。
秋末冬初,正是枯水时节,池塘消瘦,水落石出。村中多方筹措,每年必引十里外的菜河水补给。沿着长长的河渠,一条白花花的水带曲曲而行。水头处,几家孩子欢呼雀跃,争相用自家织就的鱼网截水堵鱼,每一网都有丰厚的收获,只一下,就足以在父母兄弟面前出尽风头。
经历了漫长的爬行,凶猛无比的水头终于冲进池塘。那些久在樊笼里的鱼儿,便飞快地逆水而穿行,跃出跳下,只弄得你眼花缭乱,心花怒放。这时候,也是村庄最为欢腾的时节。到得傍晚,家家炊烟四起,村庄便会飘出阵阵鱼香,氤氲于暮色苍茫中,给古老的乡村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韵致。
村庄的夏夜是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诗,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夜暮已降,微风飘拂,淡淡的稻香弥散开来,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坐在场院里、溪头旁、柳树下,听数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鸣,让人似乎有了一种身处仙境的奇妙感触。
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也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只可惜,时光流逝,岁月不再,那些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池塘成为记忆,村庄成为记忆,我们灵魂深处还会有什么呢?
这让我到底惦着江南那方苇草丛生、蛙鸣阵阵的池塘了。眼前,似乎又有了清风明月,又有了乡村池塘的魂牵梦绕的回味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