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的社火抒情散文
每年的腊月底,陕西陇县麦枣村里经常有人将牛皮鼓敲得咚咚作响。这是在练习敲鼓,准备大年初三闹社火。
大年初三凌晨三点,村口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大家注意了,演社火的,尽快到大队部集合,开始化妆。”这个通知要播放几遍,在宁静的村子里传得很远;它唤醒不少人离开温暖的被窝,迎着寒风奔向那个即将喧闹的地方。
我常常是七点多,才赶到大队部看热闹。这个时候,大队院子里许多孩子穿着新衣服,三五个一堆,开始比较谁的压岁钱多,或者看谁有了新玩具。沿着院子墙根,拴着一溜高头大马。一会儿,化好妆穿着戏服的演员们陆续出来,站到马匹旁边,熟悉自己今天的伙伴。忽然有人拿着扩音器喊:“大家注意了,社火按照顺序,排好队;锣鼓家什队的,也排队。”于是又是一阵喧哗,马蹄声、马嘶声、呵斥声,声声入耳。
一切就绪,噼里啪啦,在院里响起一串长鞭炮,鼓声响起,伴着镲撞击的金石之音,敲出秦人的英武豪迈。社火巡游(俗称“踏庄”)之前,照例要在大队部院子里绕场三圈,多半是黑虎灵官开道,赐福的天官紧随其后,然后是三英战吕布、赵云保皇嫂等节目。我对关公影响深刻,面如红枣,一副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骑在高头大马上,端的是威风。一面铜锣开道,身背大鼓的锣鼓队雄赳赳走在前面,社火紧跟其后,人流尾随着,闹哄哄的组成一支长龙,涌出大队部。一场盛大的踏庄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社火走到哪个巷子,那个巷子的人早就打开了院门,放起鞭炮,迎接社火的到来。男主人要散烟,热情的招呼;女人会给孩子们散发瓜子和糖果,这一定是家庭条件好的。社火会绕院子转一圈,驱邪祈福,寓意给这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这个时候,主家将一条五尺长的红布系到某个社火手中的道具上;有家里富裕的,会系一匹绸缎。这是彩头,用以感谢社火对自家的祝福。
社火走着,围观的女人们开始议论:那个扮演娘娘的,是谁家的闺女,长得真俊啊。也有人说,谁家的娃子骑在马背上伸不展腰,一看就胆小。
跟着队伍帮忙的,有那女儿大了准备说婆家的,就暗暗留心谁家的小伙子利器,谁家光景殷实,在心里做着计较。还有位戴眼镜的先生,走到人家门口,忽然掏出笔在手上的小本本上记录什么。原来这家的春联内容赢人,他要抄写下来,明年了好写春联。
社火要转一天半,才能将村子完整的转一圈。转完本村,还要去相邻的一个村子踏庄。那个村子小,自己无力组织社火队,我们村的就去他们村热闹一番。由此,两个村子的关系一直很好。我村社火的马匹,不少就是他们村子援助的。
社火踏庄是个小场面,正月十五在县城里的巡游才是大场面。当日,十里八乡的社火队,会齐聚县城,来一出全城嘉年华。马社火、背社火、车社火、高芯社火、高跷、跑旱船……二十多种类型的社火齐聚县城,同闹元宵佳节,难怪被誉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我记忆深刻的,是1988年的正月十五。
那年,村子憋了一口气,要在全县社火巡游中拔得头筹。为此,租借了崭新的戏服,组织了四十多个角色的大阵容,浩浩荡荡杀向县城。村子的马社火在县城一亮相,就引来一阵惊呼声:只见马背上的演员,在崭新服饰的衬托下,一个个精神抖擞,男的更显英武,女的越发妩媚。再看到那半天数不清的演员阵容,有人就打听:“这是哪个村子的?这么大的阵仗!”一旁的我不待他细看村子的旗帜,骄傲得挺起腰板说:“这是麦枣村,就是我们村呀。”他不由得说:“看来你们村这次要拿头名了。”
不料晚一点,我们看到了更稀罕的。这是另外一个乡镇的,他们居然舞起了几十米的长龙。舞龙在我们县上是个新鲜事物,再加上那年正是龙年,这一出现就引来一片叫好声。舞龙耍到高潮处,一声喊,那些汉子松开绑着巨龙的绳子,那龙在背上的十多个大气球的浮力作用下,居然缓缓升上了天空,在半空中摇头摆尾,宛如真龙飞天。一时间,满城的人,都屏声静气,仰头望着那巨龙越飞越高,越行越远,直至消失在视野里。这种震撼,在三十年后,依然清晰的映在我的脑海里。
看到这一幕的,还有我的同学。正月十六开学了,我们继续议论那条腾飞的巨龙,在想象它会飞到何处。过了几天有人说:这龙一直飞到了边防线,被解放军用枪打了下来。不知真假,反正当时我不相信。在我的念头中,那条龙一定是飞到了天庭,在天上住了下来,在高处望着陇县,祝福着这里生活的二十几万父老乡亲。
第二篇:家乡的社火
家乡的社火
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回家过年”四个字就会让我心潮澎湃感到非常的亲切,因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在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喧天迎新春”一想起过年,难免会让我想起家乡的社火来。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大年初三我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大过年的为什么躲在屋里呢?因为在这一天啊社火要进家门,到村子里每家每户院子里转一圈,瞧!有关公、黑虎赵爷、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以及我最熟悉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许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还有一些连我自己都说不上名来。他们手中拿着锏、剑、戟、大刀、长矛、铁铐等各种兵器舞弄着在院子里转一圈然后从大门走出去,我记得每当他们进来的时候爸爸总是在门口放一串鞭炮表示迎接,我们则赶紧跑进屋子把门关好然后爬在窗户旁把眼睛睁的大大的隐约看见在队伍的最后面有一个长胡须的黑脸在院子里散几把粮食有时还会有几个壹分、贰分的硬币,最后他把供品装进一个大提包摆着长袖出了门。他们走了之后,我们赶忙跑到院子里抢硬币。当时我们只是无端的觉得他们扮着花脸,穿着官服拿着兵器挺吓人的,同时又挺佩服他们。所以有时还会模仿他们威武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这是村里的一种风俗习惯,这样是为了给每家每户驱魔驱邪,驱除晦气,以期来年丰收。所以没有一家不欢迎他们的。人民管这种社火叫“跑社火”。在我们家乡这种社火很常见在有些村他们的“跑社火”后面往往还会有几个打扮成乞丐模样的。他们故意把脸涂黑,穿着翻毛羊皮,带着烂草帽手里玩弄着稀泥专门往人的脸上抹。听说被抹过的人今年一定会交好运。但是谁愿意让他们在脸上抹泥啊!所以每当他们来时人们都会躲开,他们有时也会追赶。如果被抹会被人笑,而且自己也会感觉很羞。但正是这种热闹的场景,才让年味更加十足,才会让人记忆犹新,感到过年是那么的快乐。
相比接下来要说的,前面的“跑社火”仅仅是个噱头。那真正的“社火”又是怎么样的呢?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九是我们万泉镇的庙会,早在前一天。也就是正月初八,万泉镇政府所在地万川村就要“造彩”。什么是造彩,这个彩又如何去造呢?“造彩”说白了就是装饰,布置社火表演所在村庄的街道,以烘托这种热闹的场面。一般就是社火表演所在村庄公路沿线大一点的巷子都要做一个迎接社火的“门”来,这个“门”不要那么复杂但是一定要大。要横跨街道两边,一般是将绳子串好被面扎上鲜花,如果再好一点还可以挂上彩灯、流苏等然后将绳子绷直绑在大树、电线杆或栽的杆子上面,两边是红纸写的巨幅对联同时串着长长的鞭炮,鞭炮当然是裹在彩纸剪成的“长龙”中,这样彩就造好了,大概每20米左右就有一个,一直从村子的东头到西头,还要搭彩棚,一个队一个彩棚,在村子两头各要有一个,至少要有五个,彩棚是专门接待社火的,每当社火经过的时候要放炮,挂彩,同时社火带头人要在此处烧香祈福。一般都是零时搭建,里面有神的排位,还有“红”也就是彩头,香、纸钱等。彩棚外面装饰着各种花,插着彩旗。里面播放着“大悲咒”等各种颂经的音乐。然后在这天晚上所有的音乐都响起来,所有的灯都亮起来,到晚上10点钟的时候,人们便会把造就按放在村子一头的神像抬出来,抬到村的另外一头的彩棚中,这个过程是最欢闹的时刻,前面是旗队,后面是锣鼓、唢呐,之后是神像,人们都抢着抬,村子里的还有邻村外的人都会出来迎神,锣鼓喧天,爆竹雷鸣,彩花绽放,半个天空都变成了彩色,好像整个世界此时沸腾了。人们沉浸在迎神的欢闹之中,神像被抬到指定的位置之后,又会掀起一次燃放烟花爆竹的高潮来,然后所有人都会跪下来磕头,以祈求神灵保佑。整个街道都是人流,场面蔚为壮观。到了第二天,人们都会起的很早,陆续会来祭拜神像。小商贩们也已早早将地摊摆开,彩色的气球、各种各样的玩具、风筝等等更加装点了这种热闹的场面。
到了中午12点各个村庄的社火终于粉墨登场了,一个村至少要有一台社火,前面是鼓车,后面是社火,要知道为了这次表演各个村从大年初三就已经开始筹备了,瞧!有“巧借芭蕉扇”、有“智斗牛魔王”、有“牛郎织女”、有“孔子教书”、有“青白二蛇智斗法海”、有“哪吒闹海”、有“貂蝉拜月”还有“仙女散花”从面部化妆、穿着打扮到人物表情、环境氛围以及整个场景布置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每个村庄的社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惊险奇特,意境悠远,无不体现出各村人民的智慧,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们联想起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来,无论是历史故事、历史典故还是神话传说,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都表达了人们在丰收之年喜悦的心情,和他们对神的感激以期来年再获丰收的这种期盼之情。
每一台社火经过彩棚的时候,代表都要烧香磕头,管理彩棚的会长都要放炮表示欢迎,还要为社火挂彩,这样每台社火都要在这个村庄转两圈,之后会在村头集合排成队准备送神。在一阵礼炮之后神像又被人们抬起,和迎神时一样的阵容,不同的是没有了烟花,更多的是爆竹,你瞧!大炮小炮一起鸣放。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社火紧随其后。每到一彩门处,彩门早已串好的鞭炮就会燃放,彩纸剪成的龙一下子就会腾飞起来。我想古代迎接将军凯旋或迎接皇上回宫的阵容也不过如此吧!整个村庄沸腾了,最终神像会陆续按放在庙宇中,社火也会相继离去准备下次到另外一个村庄表演。万泉镇就万川村和我们田坪村最大,我们村的庙会在正月
十一、水洛镇是在正月
十二、朱店镇是在正月
十三、南湖镇和莲花镇是在正月十五,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一样。
我很小的时候社火一般都叫“高台”。听父亲说社火表演在古代就有了,耍社火的目的是为了敬神、迎神、庆祝这年的丰收。神高兴了就会为人民消灾消难,就会保佑人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问父亲怎样可以看出来神高兴还是不高兴呢?父亲说从迎神和送神时神像的面容可以看出。我又问那不是一个表情吗?难道神还真的会显灵,喜怒会从脸上看出来。父亲却说:“当然看不出来,但在人们的心中神都是很高兴的,社火耍完之后还会颁签,从签上还可以看出来,如果神不高兴了,那么说明人们心还不诚,所以来年要尽心尽力把社火耍的更好”。父亲说他们小的时候都是由八个人抬着,又很高,所以就叫“高台”后来是在拖拉机上像大树一样车厢中间是固定一根很粗的钢管。这根钢管上面分许多叉。然后根据需要焊接成相应的形状。为了减轻负荷一般由小孩扮演各种人物,把小孩的脚和腿缠在最上面的钢筋上。然后扎一些假腿什么的再穿上衣服,把钢筋用彩纸一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高台都是很高很悬的,拖拉机走时上面往往会因为高重心不稳而一晃一晃的,虽然很危险但是高台要的就是这种惊险的效果。的确小时候我看的社火都很高,很惊险。我当时弄不明白是怎么造上去的,人的一只脚悬空,一只脚踩在那么高的荷花叶子上怎么还站的那么稳当,现在总算明白了,我想正是人们对神的敬畏才使得这一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吧!可惜的是现在都是彩车,虽然大了许多但没有以前那么惊险刺激了,我想可能是高台太危险了吧!我还听父亲说以前耍社火的时候每一个村必须要有一个“探马”—就是一个小孩骑在马上戴着礼帽和黑色眼镜,背着香匣,有专人牵马负责在彩棚处烧香和接受彩头,还有耍船、踩高跷的,那高跷足足有两米高。现在这些都看不到了,父亲还说在高台上面的小孩一般都会哭,因为绑的太紧,身体麻木了,有时会很痛,所以小孩就哭了。看来高台的失传也有其现实原因啊!每年的正月十二我们县上各个村的社火云集。那可以说最为壮观了,社火表演完之后还会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颁奖。所以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县领导怕出安全事故而禁止表演。我多么希望这一灿烂的文化不是被文明社会所吞噬,而是加以保护,让这种传统文化遍地开花!我们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明,如果可以我愿意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保护着,为祖国的传统文化撑开一片蓝天。而不像祖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尽然被韩国申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多么可悲啊!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真的感到汗颜!希望每一个华夏儿女能够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并能将其发扬光大,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让世人敬仰其实你我都能做到!
第三篇:家乡的春节社火
家乡的春节社火
我的家乡青海最具特色的春节风俗要属“社火”了。每逢正月初五,便会在规定的路段场所或村镇表演社火.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社火队会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下开始走村串巷。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伯伯们舞起地地道道的乡土社火,喜迎新春,祈愿吉祥。我最喜欢那个社火中最传统、最富乡土气息的“灯官老爷”。他身着大红官袍,一手捋须,一手拿把驱邪除魔的扫帚,在两名送财童子的护佑下走在队伍最前头,社火神牛、舞狮队、秧歌队、太平鼓队浩浩荡荡紧随其后。听老人说社火队要把街街巷巷都走遍,为的是驱除邪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经过几个小时社火队伍走完街巷,便会在聚满了人的广场上拉开表演序幕。传统的摇旱船、抬花轿、拜新年等节目诙谐幽默,引得场边人人捧腹大笑。新编的藏舞、蒙古舞、现代舞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你感到好奇,那么就亲自到我的家乡去看看吧!
第四篇:观家乡隆德县社火有感
观家乡隆德县社火有感
宁夏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民俗文化十分丰厚,不仅民间书法、绘画享誉国内外,而且剪纸、雕塑和马社火成为文化品牌,后者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德县先后成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书法之乡”。
在上述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中,马社火造型美观,场面热闹,形式别致,独具魅力。隆德县的马社火活动已经延续了百余年,已经有了三代传承人。自80年代初农家妇女王玉秀的一幅《马社火》的农民画在全国农民画展赛中获得一等大奖,进而被国家文物馆收藏,进面在挪威、瑞典、瑞士等展出后,加上靳守恭、靳守诚、张雪梅等人的绘画在全国叫响,隆德的农民画渐次上了档次,“马社火”也被介绍到海内外。从此,这种民间民俗艺术便经久不衰,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发扬传承。
马社火最初是以马为主的艺术造型,演员是骑在马(骡、驴)背上完成表演,向观众展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单独的“马社火”满足不了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观众要求,这种“马背艺术”便渐次扩大为高台、狮子、旱船、腰鼓、舞龙、秧歌等。拖拉机、汽车、三轮车也渐次加入到社火队伍当中,代替了马和其他牲畜。当然,马社火仍然是最为壮观的。
马社火与舞台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演员一般没有台词,更没有唱腔,只是在牲畜背上完成简单的艺术造型。然而,它的难度却在于适应能力和耐力。马社火要求演员具有驾驭牲畜的素质和在马背上表演展示的技巧和气质。高台艺术对于演员的要求则更加严苛,要求扮演者身材轻盈,动作灵敏,最重要的是要有在高空坚持的耐力。
隆德县奠安、山河、温堡、沙塘、城关的一些农村,都是高台马社火的重要传承基地。他们最早最原始的表演节目是《八蛮献宝》,这是根据隋文帝招降西突厥、东突厥等8位藩王的历史典故改编而成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初九,好多乡村的社火头儿就组织本村社火爱好者装扮成古代8位藩王的模样,向当地坊神和先祖进献各类宝物,也向乡亲们祝贺新年,表示吉祥。8位演员根据各人形象记载,化装成戏剧人物,穿上表示身份的戏剧服装,有的打着红花脸,耳挎张口髯;有的化成绿花面,戴着黑满须;有的头戴荆冠、雉尾飘逸;有的官衣风帽,道貌岸然;有的扎靠(铠甲)掩蟒(袍)、靠旗飘拂。他们骑上马、骡,再由两位后生牵引,在仪程官的带领下,随着锣鼓点子行走,挨家挨户拜年祈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程官所到一处,便挥动羽扇说仪程道吉祥:正月初九喜盈门/马队社火到你村/八王献宝道吉祥/今生今世走了一家又一户/一家更比一家富/马队踩出致富路/明年修起三层楼!
高台社火可是非同寻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艺人将原来供人抬的供桌改建在现代运输工具上,在卡车或拖拉机车厢内做一大圆盘,装上滚珠、齿轮,竖装一根铁棍做芯,焊接一个圆盘,利用力学原理,拨动圆盘使铁芯旋转升降。把扮成戏剧人物的小孩分别固定在上面,再根据剧情,使用道具表演,给人以真实、奇巧、玄妙之感。表演时人随车动,在行进中,人在机车上拨动转轮,整个高台便旋转起来,这时各种人物造型翩翩飞舞,频频灵动,令观赏者目不暇接。高台马社火多为戏曲场面,内容多为《盗仙草》《西游记》《关羽千里走单骑》《保驾二皇嫂》《三战吕布》《桃园结义》《白蛇传》等,总体上是扬善抑恶、祝愿吉祥。
这天全国各地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耍社火、观花灯、猜谜语、唱大戏等成了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主流。地处六盘山下的隆德县也不例外,当日,在老巷子村前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一大早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家带口,匆匆赶到这里观看社火比赛,脸上充满着无限的喜悦。由于隆德县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当天的社火表演除了有新华社、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社、宁夏新闻网、新消息报、固原电视台、固原日报、固原新闻网等大批媒体记者云集隆德外,还吸引了银川、平凉和固原市各县区的一些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扩大了宣传面。
中午十二时许,社火表演在阵阵爆竹和礼花声中正式开始。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在家的四大机关领导以及劳模、老党员、妇女等各界代表在观礼台与数万名群众一起观看比赛。笔者拍摄过固原的社火、也拍摄过庄浪的社火,但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隆德的社火,感受有五:
其一,隆德县领导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社火表演中,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至始至终与群众一起观看社火,并轮番给社火披红给予鼓励。社火比赛的前一天,天公作美,降下瑞雪,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脚下,降雪量比其他地方多,县上组织干部职工和群众清扫了街道上的积雪,保证了社火比赛如期举行。这足以说明隆德县主要领导对沿袭了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使民俗文化在民间得到普及提高与传承。
其二,社火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来自全县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的9支社火队一路前行一路表演,尽显身手。社火队伍中有威武的狮子,灵活的巨龙,滑稽的小丑,跑毛驴、划旱船、扭秧歌等要有尽有。其中,高台社火、马社火、高跷社火内容丰富,造型美观,场面热闹,形式别致,独具魅力。在巡游的社火队伍中,一支高台马社火格外受到群众的喜爱。高台马社火把马社火的装扮融入高台社火之中,聚集了表演、造型、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成为六盘山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并于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三、社火参与人数众多,范围之广。除了各乡镇的社火外,还有机关单位、学校师生。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隆德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得到大宣传、大普及,相得益彰。
其四、观看群众多、秩序井然。正月十五各地社火表演出现拥挤、踩踏事件屡见不鲜,隆德县的社火表演虽有观众数万人之多,但组织者措施得力,公安、武警各尽其职,维持秩序,观众密切配合,没有出现骚动拥挤、踩踏现象。
其五、群众文明程度高。隆德县从正月初三就在县城大街小巷挂满了花灯,要是在其他地方花灯早就被人们“洗劫一空”,而隆德县城的花灯没有丢失一盏。社火表演过中除了指定地方燃放鞭炮外,没有在人群之中燃放鞭炮的现象。更让人赞叹的是,社火表演结
束后,路面上很少留下果皮、纸片等垃圾,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足以说明隆德县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成效。
综上所述,隆德县的社火在全市乃至全区都没有与之相比,“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殊荣当之无愧!当然,由此,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
2015年3月5日
李栋
第五篇:怀念家乡大枣抒情散文
朋友给送了一箱新疆和田大枣,打开箱来,枣味绕梁满屋,浓醇香飘四溢,鲜红的枣皮儿,沟壑密布,宛如地图上那标识着的江河溪流,长短错落,深浅有致;至于那大枣的形状,大多是头大尾小的模样,吃起来也是头比尾香甜肉厚,越吃到枣核的部位,越发感觉美味难以描述。
望着满箱的大枣,不禁勾起了我沉寂了许多年的记忆。
家乡的大枣皮薄个大,吃起来清脆可口,跟黄骅冬枣的口感很近,只是在早晨,你若是摘下一个,马上送入口中的话,那滋味应该比黄骅冬枣更胜一筹;及至秋后晒干,厚厚的枣肉,也比新疆和田的大枣要瓷实鲜美,吃起来有牙劲,比及我吃过的各种晒干了的大枣,我认为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记得那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年代,家乡的枣树大都生长在村子四周的庄稼地里,偶尔有几株散落在村落的屋前屋后或家庭小院内。
生长在小院内的枣树大都树矮冠大,枝桠稠密,每到青绿的大枣生长到手指头肚大小的时候,那长长的枝条便被密匝的枣儿压弯了,伸在矮矮的院墙外面,时不时的会被一些顽劣的小儿用碎砖头投掷几下。如遇主人看到了,发一声喊,便做鸟散而去,只留下一地杂乱的枣树叶子和几棵滚动的青绿大枣。这时候主人家的老太太跑出来,一准会一边拣拾着未熟的大枣,一边嘴里嘟囔着:“谁家的娃啊,这不是作孽呀”。
大枣开始成熟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从“屁股眼”处先红的,只要有一点红色泛起,那大枣就从涩涩的味道转变成甜美的味道了。
每年这个时候便是我和小伙伴们最惬意的时刻。村里那些年代久远的枣树,树形奇特,结出的大枣也是外形多样味道各异。我们可以各显神通,去尽情的采撷那些人间“奇珍异果”。
村西口有两棵大枣树,它的果实是尖尖的,像成熟黑枣的形状,我们管它叫“尖枣”。尖枣的外表光洁圆润,吃起来干巴脆,口感像枣又似瓜,味道很脆美。尖枣树很高也很直,我们大都爬不上去,只能用投掷的办法去获得。先是找一块拳头大小的砖头,然后让其它小伙伴跑得远远的,自己用眼睛瞄准,发一声“嗨”,将砖头狠狠的投上去,“哗”一下掉下来几颗尖枣来,小伙伴便赛跑似得去争抢。
村中间的街道边上有一棵弯如驼背老人的枣树,我们管它叫“婆婆”枣树。这棵婆婆枣树主干早已枯死,只是在主干的东面又生出来一支粗壮的枝桠来。据说这棵村里唯一的婆婆枣树,连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都记不清它究竟到现在活了多少年了。婆婆枣树当时属于王奶奶,我和小伙伴只能利用王奶奶中午吃饭的时光去偷偷的摘。这婆婆枣树主干上的皱皮很大也很结实,我们不用吹灰之力就能爬上去。这大枣的模样,就像一个缩小了的挑水扁担,两头都是齐齐的,吃起来酸甜香脆,味道美的极难形容。
就是庄稼地里那大片的枣树,不同树上结出的大枣味道也各不相同。我和小伙伴就特别钟情村南玉米地里那棵枝叶稀疏,大枣结的也寥寥无几的枣树。这棵枣树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岁了,偌大的树身已经枯死出了一个很大的洞,但它结出的大枣,形状奇特,味道标新,似桃似杏又像梨,几乎是每年都被我们偷吃的所剩无几。
每每赶上秋雨狂风,树上愈来愈熟的大枣,就会有很多被无辜的摇晃下来。这时候,村民们会争先恐后的去枣树下面捡拾那些掉下来的大枣。这枣没有完全成熟,晒干后也没有成熟大枣的肉质香润。但待到过年时,你把它和香软干绵的小红豆一起捣烂了,篜成枣馅馍馍,那味道至今想起来,都能令我瞬间产生咽不完的口水。
闪过中秋,那些成熟了大枣,就像红玛瑙似的半掩在碧绿的枝叶之间,一簇簇,一串串,在空中折射着陆离斑驳的光线。
这季节,队长就会敲钟,就会分配男劳力去自己家里拿上粗长的木头杆子上树打枣,老弱妇女们则拿着背筐、挎蓝或者洗脸盆子,在树下捡拾打下来的大枣。偶尔你会听到一声粗鲁的叫骂“哎吆,死狗子,瞎眼了,砸的你老娘生疼”然后便是一场连锁起哄般的笑场。
这打枣的活计会持续好多天。那些打下来的大枣,一天一分,直到把所有的枣树打完,大枣都晾晒在各家各户的房顶上为止。
等生产队打完枣后,我会拿出家里那根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顶端用麻绳紧紧的捆上一根弯成钩状的铁丝,到高高的枣枝上去遛枣(捡拾树上剩下的枣叫遛枣)。特别是那些晚熟的大枣,个不大,在深秋乃至枣树的叶子开始发黄飘落的时候,它还在生长,这时候的大枣虽然跟初长成的绿色一般无二,但吃起来却是大相径庭。也许是季节的原因,它吃起来比按时成熟的大枣更脆更甜更美。及至隆冬季节,那些在树上长熟风干了的大枣,比及在房顶上晒干的大枣,吃起来又是一种甘美的滋味。
如今家乡的枣树连年减少,不是给建新房刨去了,就是被责任田里的承包者给贱卖了。尖枣树没了,婆婆枣树也没了,就连那庄稼地里成片的大枣树也看不到了踪迹。
忽一日漫步村边田间,脚下的麦苗生硬枯黄,寂寥的原野看不到一丝生机,小北风呼呼的,冰凉着我更加阴郁的情绪。突然看见斜坡下那裸露在外的枣树根茎上,冒出了纤细嫩黄的枣树苗,一颗、两棵、三棵,在原来成片的枣树旁,顿时,我的心情敞亮起来……
怀念“尖枣”,怀念“婆婆枣”,怀念家乡记忆中的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