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在今生》读后感
上学期,弟子有幸在留学日本的大禅师——道炜法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就在今生》这本书。本来寒假的作业是写篇有关南传禅法的论文,但因为电脑被外甥用水滴入了键盘,使得很快黑屏,工作不得不停下来。临近开学,一位师友寄来了一台旧电脑解了困。为了感恩法师教学的冰心一片,整理一篇短文却是必须的,敬请法师原谅。因为没有法师电话号码,所以以此作为迟到的新年礼物送给法师。
《就在今生》这本书是缅甸“马哈希禅修中心”的住持和尚班迪达大尊者的着述。他将毗婆舍那实修的操作技巧及过程,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更好的诠释深奥的理论,增加人们对禅修的了解,启发行者认清自己,唤醒内在的智慧与慈悲,是可操作性很强的法宝,值得再三观摩学习。
虽然末学一直以来多喜欢看净宗的书籍,但这本书对修学过程的精细指导,却是通用的,很有借鉴价值。最难得的是法师独特的教学态度和方式,真令弟子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在上课过程中,无形中会受法师表现的一些言行所洗礼。他的步子总是舒缓和专注,整个人散发着谦恭无边的气息。
每次他刚进入大家的视野,换上鞋子,跨进教室,总是微笑着冲大家点一下,说:“上午好!”大家开始表现的很惊愕和不知所措,后来渐渐习惯了,就会同时一致向法师合掌鞠躬,回敬:“法师好!”然后,随着法师轻步走上讲台,安坐后,法师会很客气的对大家说:“请上坐。”又是令人惊异的语言,转而各人会为这句难得的殊荣而喜笑颜开,赶紧坐好位置。
这些在大陆很少见到的点滴礼节,被法师从日本带回来,感觉到很惬意温馨。法师用身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礼节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中所起到的便捷作用。这是礼节方面。上法师的课,尤其喜欢听法师给我们分享的他个人独到的经历和见地。他博学多才又见多识广,温文尔雅又幽默风趣,戒行清净而不拘泥刻板,勇于实践且深具悲心。
还有,法师教学是一边解读原文,一边讨论。每位同学轮流朗读一段课文,然后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作一下浅析,很公平,民主。每个人心里会有些紧张,不敢掉以轻心,故没工夫开小差。上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说完,法师从不马上否定,会“嗯、嗯”理解的点点头,再结合他的修学感悟,更深入的作精采的分析。上课中间,人人可以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真是很快乐的事。
第二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1980年,27岁的凯瑟琳莫名焦虑、恐惧,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她求助于著名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没有安全感,她怕水甚至怕药丸卡到喉咙,所以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鼓起勇气去看医生。在魏斯和她聊天的过程中,他知道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非常希望得到安全感。魏斯打算让凯瑟琳从她的童年谈起,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他认为她的童年可能带给她很大的心灵的创伤,但是她对童年的记忆已经不记得多少,因此魏斯考虑用催眠的方法来了解和追踪。在此过程中她记起了一些零碎的片段。有过一段时间凯瑟琳认识了一个已婚的犹太人——史都华,并且被他深深地吸引,不过逐渐地,她觉得生命越来越失控,最终在朋友爱德华的推荐和坚持要求下,她来到了魏斯的诊室内。魏斯花了18个月给凯瑟琳做传统心理治疗,想减轻她的恐惧症状。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探讨了她的感情、思想和梦境,并且也已经使她记起了很多过去重要的细节。多数人经过这么多都会进步很多,但凯瑟琳并没有,她仍然受痛苦的折磨。最终他决定尝试用催眠疗法,先让她回溯到从前,记起童年的事在此之中魏斯明白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为什么疏远。一个星期后凯瑟琳说什么也没有改进,这让魏斯很惊讶,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出了错,因此他决定让她进行进一步的回忆。终于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竟然记起引发她症状的“前世”记忆。逐渐地,在这段为凯瑟琳治病的时间里,魏斯也简单地了解了她的前八十六世。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一个18岁的金发女孩阿朗达。后来,洪水淹没了乡村,她溺死在洪流中。公元1756年,她是西班牙妓女露伊莎。19世纪,她是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艾比。二战时,他是德国飞行员艾力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后在战争中丧生„„这些都是凯瑟琳的前世,而她的症状似乎也是这些前世导致的结果。而这一次催眠结束后凯瑟琳说她的恐惧感减少了,因此她渴望再次接受催眠。突然有一次令人震惊的是,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会向魏斯转达一些高度进化的“大师们”的讯息——有关生与死、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等。而这些讯息对现代社会是十分有用的。
在这个世界上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最为恐惧的事情之一。也许人们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人们并不指导和了解死亡之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生活中人经常对没有看清楚的事物感到恐惧。例如,晚上一个人在家,月光下映在窗户上的树影好像一个人在飘动,非常害怕,开灯之后发现不过是窗外的树枝,就不觉得害怕了。在黑暗中,由于无法确定,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把那树影想象成一个坏人、甚至一个鬼魂,人们的大脑里总是有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零件,所以常常我们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但是又不能说这没有道理,因为人类害怕面对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事情和某件东西。所以人对死亡的恐惧,大概也就是因为不知道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状态,因而会不由自主会往最坏的方面去想,最终产生恐惧的感觉。
但是今天我通过读了《前世今生》这本书,我发现原来死亡之后似乎也可能是个很好的状态。书中曾描述:我感到一道明亮的光。感觉很好,我可以从光里获得能量。从中我了解到人类的死亡也是一种解脱,不再有任何的痛苦,而且能达到一个更加明亮的地方并获得人世间没有过的能量,其实这样的死亡后的描述可能给人们带来对死亡不一样的认识。那么,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应该也会减轻一些了。我认为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之中,缺少了对于死亡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对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和领悟。死亡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人的一辈子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确定的,但每个人都一定会死,这是确定无误的。如果我们对于死亡有着清晰的认知,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是负面的,但至少我们能够从年少时就学会了关注死亡、了解死亡、认清死亡,那么我想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更为豁达、乐观,从容自在。
《前世今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无论处于何世,人的命运、喜怒哀乐都与“自然与社会”和“自己的情感”相关联。前者指的是自然灾难,如凯瑟琳在前世中经历过的地震、饥荒、瘟疫、战争等,后者指的是对待外界的情感。自然及人类社会的灾难会给人类带来痛苦,而
人类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要经历痛苦。往往只有痛苦才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凯瑟琳每次进行催眠时,都能回忆起曾经令她痛苦的记忆。
看过了《前世今生》我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关前世轮回的事件。历史上记载:明朝王阳明先生一日出巡时路过一座寺庙,举目一看,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走到后院一个封闭的房间,觉得更加熟悉,便问住持,后来得知此屋是五十年前住持过世后被封闭的;王阳明非常好奇,坚持要开门一探究竟,进屋后发现前住持留下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说五十年后,开门入内者就是住持投胎转世之人,王阳明先生这才发现自己的前世原来是一位出家和尚。在台湾有一对夫妻,先生很年轻就去世了,太太在先生死后每年生日都煮面祭他。多年以后,一位年轻军官每年生日都梦到有人煮面给他吃,一天路过此地,仿如梦中吃面的地方,进屋拜访之后,赫然发现自已与墙上年轻先生的照片长得一模一样,年老的太太也认识他,说:“你终于回来了。”他才知道跟前的老太太原是自已前世的妻子,也恍然大悟常常梦见别人煮面给他吃的原因。记得当时看到这两个事例的时候我肯定地认为这只是某个人编纂的故事,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但《前世今生》让我相信了它们可能真的发生过。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迷信的态度来看待前世轮回,前世轮回不是宗教迷信的产物,它确实存在,虽然目前未能以科学证实,但我们不能否认,应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
我是一个不相信迷信的人,以前我知道“前世、来世„„”只不过是人们口中常用来承诺或说明时使用的词语,不存在真实性,因为没有人能说出某个人的前世或来世是怎样的。但看过魏斯的这本《前世今生》我竟然相信可能真的有前世和轮回,并且有一个长时间以来我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现在看来好像也跟轮回有关吧。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会发现某一个场景和事件仿佛在以前碰到过,而且是一模一样,以前我总认为这也许是在梦中遇到过,而现在想起,我突然想知道这是否与轮回相关呢?不光是这个,我相信我们都曾经有过,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却有着很熟悉的感觉,仿佛在哪个时刻见到过。有很多很多的经历在现在看来好像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记得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是个易经迷,经常根据别人的生辰八字算出大限之日,有的人算完后哈哈大笑,而有的人却露出一副紧张而又不相信的表情。而现在我突然觉得与其知道了大限之日后计算这日子活着不如像平常人一样没有负担地快乐地活着。这本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它也可能是一种痛苦的解脱。因为不再害怕死亡,因为了解了前世与轮回的存在,从此便能无忧无虑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就像书中说过的“人生是没有尽头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人在前世所拥有的也会延续到下一世。“如果你过完的每一生若没有偿清这些债,下一生就变得更难;要是完成了,就会有容易的来世。所以等于是你自己选择会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每一个阶段,自己过的生活是自己选的要自己负责”。因此我们若想从前世轮回上获得益处,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今生,我们如果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后世,今生就应该多做善事多积德,使得今生变得圆满,那后世自然也会美满。
第三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美国魏斯医生的《前世今生》,人有轮回吗?
问:在美国魏斯医生的《前世今生》一书中说“在另外一个层次,最后会有和平”,请问这是什么境界?
答:魏斯医生现在在世界上很出名,他就是做催眠,用催眠的方法把这些疑难杂症,医院里面已经放弃治疗了,他接过来用这个方法。在一个人深度催眠之下,他能够回到他的童年,回到他的前世,把他这一生的病源找出来,这是一般医生做不到的。他把这个病根找出来之后,就很容易治疗。经过他治疗,很多人的绝症都给他治好了。而且从深度催眠之后,就知道他过去生中状况。甚至于到过去,他的《前世今生》记载一个病历,这个女孩子曾经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好像是八十六世,她到这个人间来投胎八十六次,最早的那一次在四千年前。他本来是学科学,因为看的人多了,经验太多了,例子太多了,所以也不能不接受轮回,他说轮回真有,一点都不假。而且接受了因果报应。很多人前世是被人家杀的,受了伤害的,这一生当中都有胎记,那个胎记正好是前一世或是刀枪剑伤害的地方,现在都有胎记。他这个工作调查得很多,确实欠债要还钱,欠命要还命,这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在治疗的当中发现有附身现象,这在我们中国也常有,就是鬼神附身。他那时候也有高层次的,他们叫神灵,神灵附在被催眠这个人的身上,透出很多讯息。凡是神灵透出来的讯息,这个人清醒过来之后,他完全不知道。所以他们做的时候完全给他录音,给他录音录下来,如果是他自己回忆到他前世,他能够记得,醒过来的时候他记得;记得就好像作梦一样到过去生中,他晓得;神灵附体说的,他完全不知道。
从神灵附体里面透了很多的讯息,最重要的讯息上次跟诸位报告过了,人没有生死。这是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讯息,人不会死。他说人的死是身死,灵魂不死,它又去投胎去了,这是真的。灵魂投胎就像,譬如说我们一个人称为是自己,我们穿的衣服那就是身体。灵魂是换一个身体而已,所以绝对灵魂是任何人没办法伤害,没办法置你死命的,没这个道理,它离开了。离开之后,那就看他这一生所修学的层次,从神灵透来的讯息。他一共出了四本书,这四本书在全世界有二十多个国家文字的翻译,总共的销售量大概是超过了二百多万册,他现在变成世界有名,是这么一个人。我们锺茂森博士跟他在美国有联系,向他请教了很多的问题。
神灵透的讯息,他说确实最后会有和平。最后的和平他也搞不清楚,甚至于神灵也没有讲得清楚,但是这个讯息到我们这来,我们很清楚,什么时候会有和平?离开六道轮回有个小康的境界,离开十法界就真正有和平了。离开十法界那是极乐世界,那是华藏世界,那里头决定是和平。为什么?到那里大家都成佛了。
什么叫成佛?我上一次画了一个图给诸位看,那个图很简单,一看就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佛,所以成佛是一点不希奇。那现在为什么不是佛?现在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就变成六道凡夫,你生生世世就在六道里面轮回,舍身受身。我看到那个女孩子是八十六世,在人间往返八十六次,我说她是像念书一样她留级!她也没有升上去,也没有降下去,年年留级,留了八十六次,就这样。
所以说这是神灵透的讯息,这正确,就是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你学习的功课。你要把你学习的功课学好了,就往上升,就跟读书一样,你在这个班级上,你的书念得很好,你就升级,实在太差就降级;降级就到三恶道去,升级就到天上去。天有二十八层天,不是单纯的一个天,二十八层,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所以人的功课,诸位都晓得伦理道德!你能够把伦理道德学好,在佛法里面讲十善业,人道是中品十善。我们上品十善修好了,就会生到天上,天上修上品十善;下品十善是阿修罗。
如果你没有学善,这一生造作恶业,恶业就是贪瞋痴慢,造作恶业伤害社会、伤害众生,那你就降级了。降到什么?饿鬼、畜生、地狱是降级。降到下面还是要学,总是要学,最后的目标一定成佛。所以佛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这是佛给我们一个预言,每个众生到最后决定成佛。就是各人成佛早迟不一样,有人很早成就了,有人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为什么经历很长的时间?你的功课没做好,就这么个道理。
我们这一生当中得的缘非常殊胜,佛法里头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生世世还到人间来,我看到得很清楚,他的报告说这个人一生当中,生生世世没有做大坏事,也没有做大好事,就是平凡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她八十六世留级,留在人间,都没有能往上升。做好事往上提升,做恶事就下降了。生生世世得人身,不是一个好事情,念书老留级,这是什么好事情?这一定要懂得。但是我们在佛法里面,遇到一个无比殊胜的法门,就是带业往生,这种机会要是抓到了,你一生当中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学习,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得生净土就成佛了,那就一生得到永远的和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永远的和平,这个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握住。这是第一个问题。(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十五
美国 布莱恩.魏斯(Brian L.Weiss)医生的四本前世回溯著作有:
⑴《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Many Lives, Many Masters)
⑵《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⑶《返璞归真》(Only Love Is Real)
⑷《前世今生之回到当下》(Message From The Masters)
本书的生命轮回演示震撼全球千万读者
连续25年雄踞全球心灵类畅销榜,全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权威心理医生联袂推荐,抚慰百万人心灵的生死启蒙书。
唯一一部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的心灵经典读物
看见前世不是神迹,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透你的心灵
据统计,通过特殊催眠法,约有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可追忆到前九世。
没有轮回,就没有过去,更没有未来;没有未来的人生,生命是何其的短暂无奈,前途是多么的渺茫无寄!
——星云大师
无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他失望。耐性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
——【美】《出版家周刊》
探究前世对今生行为的影响,是一次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探险。它突破了常规,呈现出全新而高效的心理治疗方式。
——【美】《纽约时报》书评版
魏斯博士通过书中的记录向我们传达了很多来自“前世灵魂”的信息。这些信息大致包括:人生来并不平等,但最终会平等;是不是转世,取决于是否有未完成的德行;不要要求完美,不要在意缺陷,爱才是最重要的;平衡与和谐是智慧的根本,但现在的人们凡事都做得太过;快乐植根于单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钻石,灵魂的工作就是清洁上面的灰尘,使它闪闪发亮„„
——【美】亚马逊网站
第四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前世今生》读后感
《前世今生》读后感1
这两天看完了《前世今生》,在心领袖的项目上唐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他是我非常敬佩和欣赏的一位高知,哈佛博士后,在中西方都接受的是顶级学府的教育,目前他是一个“三生说”的信徒;最近外出听一个公开课,老师也是某香港大学的教授,在国内外都受过高等教育,在课程中也提到“灵魂转世”;20xx年周国平(一位我从初中时就非常喜欢的哲学家)来滴滴分享,近70岁的他成为了佛教徒。他分享人生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个体的探索(如何做到优秀?更多是能力层面);第二个阶段是生命的觉醒(如何获得幸福?关系层面);第三个阶段是灵魂层面(关于死亡,生命最终的去向)。
让我产生了好奇,为何这些高知,在走完了生命很长的旅程之后,会相信“三生说”“灵魂转世”。近几年,身边有一些佛教徒,我也开始接触佛教,四法印还是非常有智慧的,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带给我很多力量和启发,但是对于“灵魂转世”生命的轮回,我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个想法,我没有皈依成为佛教徒。两年前有幸跟一位印度过来传道的大师请教我的困惑,他的回答很中肯,当时基本解答了我的疑惑,他说: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我遵从了内心,学习佛教智慧,保持中立身份。
今日,当认知再次受到冲击时,我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带着好奇。书中的凯瑟琳找作者(心理医生)治疗,通过催眠发现有86次生命的轮回,很多人在她不同的生命旅程中反复出现,只是转世后角色不同,而作者曾经是她的老师。每次生命结束后灵魂都会“浮”起来,类似濒死体验中说的那样,浮在空中,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然后被一道光吸引。在转世前,会有一个中间状态,灵魂在那里安放,如果意识层级没有进化得足够高,前世还有要完成的“功课”,会继续转世进行修行…的确刷新了很多认知。
看完之后,我依然是开放的心态,不完全相信,也不完全不信。我对于自己的前世没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即使知道了又如何?它已经过去,我无法改变什么。对于来世我也不是特别关注,因为来世不可控,而我最为关心的是“当下”这一世,我希望活好这一世,不断进行意识进化,修好未完成的功课,这是我唯一能掌控,能感知的。
就如我们现在经常所说,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不可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道理是类似的。
态度上全然开放,不排斥,不评判,接受现在自己的认知就在这个水平,抱有一份好奇,也许认知有一天会发生改变,那是未来的事情,活在当下最重要!作者:绚丽彩虹
《前世今生》读后感2
初看到这本书名的你,如果以为这是某类不入流的言情小说之类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这本《前世今生》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真实事例。作者布莱恩。魏斯博士是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心里医生,他将治疗女病人凯瑟琳的神奇过程记录下来创作出了此本书。凯瑟琳因焦虑、恐惧和痛苦的折磨而去进行心理催眠治疗,通过治疗发现前世的86次生命轮回,由对前世的记忆慢慢解除现世的心里恐惧。
我看了这本书,对生命轮回肯定是不认定的、也是不认为这是可信的。但我们能从作者通过对凯瑟琳的治疗过程中,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
如: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它除了讲前世今生的轮回外,还讲述了面对未知的恐惧、亲人的离别、生活中的无奈、愤怒以及贪恋等种种危机时,我们要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情绪,并教授自己关于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耐心与时机、信任与宽恕的`人生建议,让我们打开心灵,以一颗坦然的心迎接广阔的未来。
看完这本书后,本来对这个宇宙充满好奇的我更加觉得宇宙的神奇,同时也不那么害怕死亡了。书中,凯瑟琳80多次轮回中提到:人死后,灵魂脱离肉身浮在明亮的光中,灵魂在光中获得能量,并等待进入下一次的“旅行”。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程。
由此我想到了妈妈以及最近离世的一些人们,他们并未曾真的离我们而去,只是完成了这一世的功课,也许开始修行到下一世功课罢了。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学会些什么,懂得些什么道理,当我们该懂得都了解以后,就离开这世界的时候。
当我不再畏惧死亡,也就知晓生命的意义,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只知道一味抱怨世间的不公平、东西难吃、长的不好看、衣服太丑、别人太啰嗦,过去的我被一切肤浅琐碎的事物羁绊,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名誉带来的虚荣。
现在的我知道,生命不会终止,死亡虽是事实,但死亡不是我生命最后时刻。我会随着时间发展,静候各类事物的到来,享受这一世的美好。看看蔚蓝的天空、娇艳的花朵;与朋友同事愉快的进餐、周末窝在家里看一本好书、陪孩子到户外郊游;漫步在江边,品味脚下踩着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欣赏秋日风景;扶起路边倒下的共享单车、捐赠出家里多余的衣物、给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送出一杯热饮、雨天路过行人时放慢车速、买下傍晚摆摊菜农的余菜等等等等……余生我会发善心、做善事,让自己有价值的活着。
当内心的恐惧变成了平和,绝望变成了希望,悲伤变成了快乐,仇恨变成了热爱,放下偏执的执念,轻松释然,那么这一生就是一个充满快乐、阳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一生……
《前世今生》读后感3
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死去,也从未出生。
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
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次次的生命轮回。
利用春节假期时间看完了这本《前世今生》。
本书由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布莱恩 · 魏斯博士,在1980年所经历的真实事件为根据所写。
想和大家分享书中很有意义的一段话,来自灵魂世界的大师:
“耐心和适当时机... ...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
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那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这本书对我很有触动,站在人生长河的视角,看待我们今生所经历的一切,生命轮回带来的启示:
“我们并不只是活在肉身的数十个寒暑,而是活在一个千万年的时间视框里;‘看遍一生’并不只是回顾眼前这个肉身的一生,而是把千年万年的一生一世翻转着看,像浏览着千年的日记。
所谓的‘我’,突然化身为千千万万个人,时而为高官,时而为奴仆,时而得意一生,接着可能穷困一辈子。在一个‘一生’里,我们只看到一个‘我’;在缺乏‘前世观’的视框下,我们总是固执的把这个‘我’紧紧的怀抱着,过度认真的对待它。
可是,一旦把这个‘我’放在千古里看,它只是我们亘古生命脉中的一个人相。于是,把自己放在“不止一生”的'关照里,‘我’突然被提升到一个较高智慧的位置来观想——那是一种超越生死的解放感。”
人的肉身会死亡,但是人真正体会到“自己会死”的念头后,却可以使生命充满生机。
参破生死不是准备去死,相反地,那是为自己寻找活路。
死亡是事实,但死亡不是生命最后的时刻,如果把肉身的死亡当做最后的终结,那么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死亡。
“对死亡的恐惧,这隐藏却持续的恐惧不是任何金钱或势力能消除的——这就是核心。但如果人类知道‘生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会死,我们也从未真正的出生’,那这恐惧就可以消除。
如果他们知道以前曾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要是他们知道灵魂会在身边给予帮助,而他们死后也会加入这些灵魂,包括他们所爱的故人,不知会觉得多安慰。
要是他们知道‘守护天使’真的存在,不知会感到多安全。要是他们知道对人的暴力和不公都得偿还,可以少掉多少愤怒和报复的欲望。如此一来,贪婪与嗜好权利变得全无价值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选择的课题要完成,在一次一次的生命中不断学习、成长、净化来获取更高级的灵魂升华。
我相信生命在我们的五官之外还能得以延续,那些离开我们的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们。
记住:你永远被爱,你永远受到保护,你永不孤单。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钻石,作为一名生命工作者就是清洁上面的灰尘,使它闪闪发光……
《前世今生》读后感4
《前世今生》是本非常好读的书,读的过程中还意外的让人内心平静。
我无法判断关于前世与轮回这件事的真与假,我只能,我确实愿意相信轮回的存在。就像《次第花开》提到的,为什么不假设有来世?或者说假设有来世有什么不好呢?哪怕是试着去相信呢?
至少,轮回的存在这一设定,使得生命在想象中变的更有广度和深度了,而且更加具有可期待性,也更具有希望了。也使得死亡不那么可怕了。
《前世今生》里提到的所有人最后都会到达一个维度,这就像《金刚经》里说的“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又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若以佛经论,佛要度一切众生,但佛又说其实他没有度一人。为什么呢?因为众生自性清净,实非佛度之,而是自己度之。
正如六祖说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性就是清净本空的,所以其实无需他度。
但人们往往总需要一个“他度”,需要或者是一个老师,或者是一个医生,总之需要一个能帮助我们的人,正如《前世今生》中的凯瑟琳一样。
而凯瑟琳作为求助者却实际上也是施助者。凯瑟琳获得了治愈,而她的医生其实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凯瑟琳遇到医生,医生遇到凯瑟琳,凯瑟琳和医生的经历其实是很难复制的。凯瑟琳与医生的'经历,也说明了,不要吝啬于施与,付出与回报总是相伴的,以大爱发心,终究以爱回向。这和佛经提到的放下“我相”是很像的,聚焦于自我小我的感受时,其实是极其痛苦的。而目光放眼时间维度上,或者大爱的高度上,会让人舒服很多,好过很多。
在难得“他度”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自我更不要心灰意冷,很多事情很多道理,自己如果肯寻找其实也是可以找到的,也许它就在某一本书里,某一个经典里。
《金刚经》说过“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意思就是,佛说法其实就像一个竹筏。就是说,佛法也只是一个方法一个工具。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到了彼岸,这个工具或者方法就该放下了,佛法都要放下,何况是与佛法违背的呢!
《前世今生》就像是一个方法,或者说书本也好,修为方法也好,其实都是一个方法,一个帮助自我疗愈自我剖析自我进步自我修行的方法,一个不断接近圆满达成圆满的方法。
圆满的样子,我不知道,没见过,但我还是想《次第花开》说的没错,何不尝试着相信其存在呢!
《次第花开》我没读完,我想或许在我可以借着《前世今生》的热乎劲儿,可以再试试。
《前世今生》读后感5
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不朽的生命——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读后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说学习
我们的肉体一生只为学习而来,存在于一世的意义在于在这一世,我们有需要我们用真我去学习的东西。也许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会奋斗,也许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生存。也许是学会潜心研究,也许是学会与人交往。而无论是什么,都是我们这一世所必须修好的课程。完成了,才有机会进入下一生。而这一生的长短由上一世终结时的选择所决定,对于已逝的人,是因为他们修完了今生所修的课程,而在世人的留恋则划归到在世人的所修所学之中。因此,不必为身边已逝的人悲伤,如若缘分未尽,来生必定相遇。他的离开,只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今生所学,我们的尚在也只是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需要在今生完成的课程。
说还债
人生在世是一场还不完的债,还完了,这一生便结束了,而这一世未能还完的债,需要带到来世。这债务亲情友情爱情有之,羡慕嫉妒恨也有之。而人和灵魂在还债和接受别人还债的过程中会得到进步。倘若这一生你荣华富贵,不必欣喜上帝的厚爱,那只是因为上一世或上几世别人所欠你太多,而倘若这一生你劳碌悲苦,也不必悲伤绝望,那是因为上一世你想要的太多或欠了别人太多。而还完了这一世的债务,下世才能求得真正的解脱和平安喜乐。人一生的一切皆有命数,因命运而起,唯命运而终。因此无论是幸福安康或者命运多舛,都应该带着淡定的心境,过好这唯今这一世可以把握的人生。
说不朽
人生而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开始。但是很多人抱怨说人生而并不平等,我们出生以来便没有相同的家世,没有同样的物质条件,没有相同的精神基础等等。是的,那是因为从那最初以后我们都各自经历了太多的轮回。每个轮回开始前,我们都带着特性进入到这一个轮回。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这一生将如何生存。多个轮回可以分摊这些难过的特性,并可以让人生更简单更轻松,而倘若尽力减少轮回的期限,每个人生开始的时候,都会比别人负担的更多。但是我们大不必为了自己的选择而耿耿于怀,也更不必困惑和疑虑,因为我们的终点是相同的。当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或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变得模糊,或者人生赋予了太多的辛苦和疼痛冷漠,不必介怀,那不过是因为你想要更快的走到最终的终点而已。
生命是不朽的,所以不必恐惧,不必担忧,不必不满也不必抱怨。不必害怕生命会到尽头,不必担心死亡,因为并没有真正的死亡。生命真的是一条太长太长的河流,它经过高山,经过低谷,从雪山上来,终于汇入大海。我们可以把握的东西真的太少,但是,这些却又都是我们的选择。如果真的有什么可以做的,那就是努力的生活,不去管前世,也不眺望来生。好好地过好今天,用淡泊的心态出世入世。做好今生的自己,就是对前世最好的慰藉对来世对虔诚的祈愿。
第五篇:《前世今生》读后感(推荐)
看《前世今生》这本书,有种新奇而又亲切的感觉。以前每每遇到关于生命轮回的文章或视频,总能拨到心底的那根弦,有种莫名的感觉。尤其在看完这本书,更加激发了我对自己的前世的好奇和遐想。读凯瑟琳催眠状态下道出的语言整理成的文字,有时涕泪连连,有时感同身受,有时醍醐灌顶,有时思绪万千。读着她的经历,我也浮想联翩,跟随直觉去追寻曾经的足迹。
跟着凯瑟琳催眠状态下穿梭在一世又一世的轮回里,梳理着里面的一些关系,发现:
她某世的女儿,成为今生的侄女。
她某世的父亲,又成了今生的爷爷。
她某世的父亲,还是今生的父亲。
她某世的母亲,仍是今生的母亲。
她某世的女儿,成为今生的一个好友。
她某世的父亲,成为今生的一个朋友。
某世里割断她喉咙的敌人,成了她今生的一个情人。
魏斯医生指出:“很多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
所以,我在想,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帮助过我的人、伤害过我的人,乃至梦中的众生,应该也是与我有甚深的缘分,也是为了偿还彼此的债务或恩怨而相遇的吧。这或许就是人们口中常常说的“缘分”吧。
我想,除了偿还彼此的债务或恩怨,有些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为在死亡后、下一世轮回前的“中间状态”中的凯瑟琳还透露,魏斯医生的父亲和儿子也在那里,并告诉他“你儿子的心脏不好,是反过来长的,像鸡心。他因非常爱你而为你做出重大牺牲。他的灵魂是很进化的……他的死偿了父母的债。同时他想让你知道,医药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它的范围是很有限的。”这是魏斯医生的第一个儿子,确实仅活了23天就夭折了。确实因为先天心脏里有毛病,即便动了重大的心脏手术也没有挽回生命。这让他们难过消沉了好几个月。
孩子真的是来帮助他的,正如魏斯医生所说:“在亚当(他这个儿子)出生的那期间,我正对是否选择精神医疗而举棋不定。我在内科实习期做得十分愉快,又有一个住院医生的空缺等着我。亚当的意外使我坚定选择心理治疗做终身职业。因为现代医学以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竟不能挽回一个小婴儿的生命,令我愤慨。”
看到这里,我又回忆起我儿子2017年12月11日在泰安儿童医院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情形。当决定要把他放进去的时候,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没事,他不需要住进去。可是眼前所看到的化验报告显示:他确实必须住进去。有股无形的力量非要推着我把他送进去。我的心如刀割,就像凯瑟琳在那一世在洪水中救她孩子的心情,整整难过了两三个小时。
因为当时已经接触金刚智慧,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向好友冀谦求助,诉说了此刻的心情和感悟。我说我总觉得孩子是为了帮我才生病的。他一语点醒我,说这是我内心镜像的呈现,一切人所遇到的一切境缘都是他内心的呈现,我一定也有这方面的种子。如果我能去负起100%的责任,一切就都会过去。并看了他给我发的文章《所遇一切不如意的人事皆为自身业障从记忆中的播放》。
说来也怪,我在重症监护室外楼道里的信号很差,几乎微信接收不到信息也发送不出去,得跑到很远的窗边才可以。而他给我发的那个文章很顺利就收到了,让我很意外。不管怎么样,那文章就像救命稻草一般,我很快看完,反复思考我的相关种子在哪里,我需要负责的地方在哪里。
直觉告诉我,我之前忽视健康因素太厉害了,饮食不健康,作息时间不健康,我对自己的健康不关注,也不关注家人的健康,所以儿子就以他的生病来提醒我。再加上玉霞姐、田华姐对我的帮助,为我放生,然后启发我祈祷获取菩萨和上师的加持,然后我就在窗前不停地虔诚祈祷。
也就在那时,第一次我理解了为什么《地藏经》里把人间形容为“火宅”,就是因为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痛苦万分。第一次理解了地藏菩萨为何立弘愿,理解了他“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伟大决心。第一次理解了人生无常,无常大鬼不期而至,修行如此重要。第一次理解了何为真正的菩提心,心甘情愿地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儿子。
另外,我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断地在医院做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很真诚、尽心努力地做。那几天里,我所做的好事比出生以来的三十多年都多。单是放生就一次性放了五千元。这对于一直收入不高、生活简朴、一毛不拔的我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第二天,儿子开始拉肚子。我知道这是在排毒,是好转反应,所以并没有过多惊慌。到第三天的时候,儿子就出院了。
这件事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终于认识到:当人的真诚心发出来,对自己当下的境遇负起百分之百的全责,把自己“豁出去”的时候,感应真的是会快速的现前!古人说的“至诚感通”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在儿子进重症监护室时,我就觉得孩子来到我身边一定有他的目的和意义,必定是让我从中领悟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