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研讨论文
摘要: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多种大型仪器的结构和应用技术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本文结合仪器分析课程的强实践性特点,根据其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效果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工科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相应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普遍关注[1-2]。2016年,“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新视角,即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中国本土化[3]。工程教育要求加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紧跟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仪器分析是利用特殊的仪器设备获取物质的组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该方法实践性强、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生物、食品等领域[4]。随着科技发展,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目前主要趋向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工作效率及对特殊物质或样品的分析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近年来,仪器分析课程在高校化学相关课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实验课程是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很强,许多高校为提升自己培养的人才在新世纪科学技术中的竞争力,已将仪器分析课程列为化学相关专业如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5-6]。因此,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更新,以适应工程教育的新要求,提高新型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2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大多以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形式教学,学生不能直接接触仪器设备,导致上课效果差。而且,随着仪器分析设备不断升级与更新,仪器操作规程越来越简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实验时很难真正掌握仪器各模块的结构和原理[7]。笔者作为仪器分析实验教师,发现实验教学过程的很多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实验教学方法不合理,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并无差异;授课学时少,计划内容多,学生学习效果差;仪器设备得不到合理充分利用(有的仪器不够用,有的却闲置不用)等。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新型人才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境专业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分析检验岗位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效果为导向,通过增加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工科人才。
3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3.1以学生为中心调整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繁多,可应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也可应用于物质的瞬时追踪、环境在线监测、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不同的企业所需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同,同样,不同专业学习的仪器分析也应该是具备专业特色[8]。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其专业需要接触到的仪器设备进行授课,尽量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在仪器分析方面的知识需求。如,根据给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水分析化学》课程实验需求,该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部分实验教学以水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为主;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分析仪器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检测和控制分析方面,故而以环境污染分析常用的TOC分析仪、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三维荧光光度计等为主进行实验教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仪器分析只是一种获取所需信息的分析手段,并不一定会从事相关工作,但该课程实验技术性很强,学生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训练,不可能有效地利用它来获得信息。然而,传统的教学中大多并不重视实验,学生在缺乏动手能力,学习效果差。此外,大学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许多学生饶有兴趣,样样都想学,但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办法,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仪器学习的难易程度调整上课顺序和时长,让学生集中精力,重点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
3.2以分析仪器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所涉及知识点多而散,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9]。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以仪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等内容为主线构建了分析仪器相关知识体系。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各种仪器的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学会各种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方法。通过仪器分析原理的讲授,引入仪器主要部件的学习;然后利用主要部件“拆分”仪器,让学生了解仪器内部结构;接着连接各部件“组装”仪器,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仪器工作原理及流程;再根据流程使学生学习仪器的具体应用;最后归纳总结不同仪器的共性(共同部件或结构或分析原理)与个性(特殊功能、独特设计或改进之处)特点,并适当利用现实生活中于仪器分析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从而与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得益彰。
3.3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对仪器基本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大型仪器的讲解本就比较抽象枯燥,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完全是被动式的学习,学习兴趣并不高,加之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担心学生对仪器操作不当而带来损失或增加工作量,不让学生动手,而靠单一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对课程加深印象,更不能使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有多少收获,致使学生对课程缺少热情,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与生活相贴切的仪器应用事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实验学时不多的情况,利用翻转课堂,提前将构建的仪器知识体系作为辅助教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需要学习的仪器基本情况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实验场地有限,为给学生提供跟多的动手机会,一般安排4-5人一组同时学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所有同学练习到能够独立完成操作方为合格,然后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完成一组样品分析。这样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多人实验中,有学生只看不动手,实验数据应付了事的情况,使学生完成相关操作后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是仪器正常运行和降低损耗的保障。为使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体现其使用价值,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作为授课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学习仪器维护保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仪器使用习惯,增加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4科研实践促进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应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的应用型人才。为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我们积极开展仪器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适时融入到实验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还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培育计划或是直接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利用分析仪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改革和探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型工科应用人才应是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也是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更好教学模式,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2]徐雷,胡波,冯辉等.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6-12.[3]崔庆玲,刘善球.中国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8(04):20-26.[4]王春英,谷传涛,陈明.环境专业《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课堂与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144-145.[5]李卉卉,张士伟,海锦慧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J].化学教育,2015(16):40-43.[6]潘芊秀,王江云.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大学化学,2018,33(01):45-48.[7]贾海浪,李中春,林丽霞.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8(02):246-247.[8]王霆,张锋,李暐等.基于不同专业背景的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化学教育,2014(02):41-43.[9]毛丽惠,刘仁植.仪器分析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01):100-102
第二篇: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国家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较高,因此对其关注程度逐渐加大,而平面设计教学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快乐”设计,使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保持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快乐”设计的教学理念,并探讨了运用“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快乐设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设计这样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不仅符合新时期教育情况,还满足了当前的人才培养计划。职业院校中开展平面设计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完善的思维形式,更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中开展平面设计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运用“快乐”设计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1“快乐”设计的教学理念
对于职业院校中的平面设计教学来说,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快乐”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非常符合其教学要求的。“快乐”设计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且转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教学主体,教师会采用填鸭式的口述讲解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学生的教学主体思维被忽略,学生就会失去对平面设计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考能力都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思维之能禁锢在教师的思想之中。但是将“快乐”设计运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作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与各种能力,提高职业学院平面设计教学水平。[1]
2运用“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院校中的学生通常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接受能力等情况后开展教学。教师要运用好“快乐”设计的教学方法,平面设计教学本身就是极具操作性与趣味性的,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对平面设计教学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前,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一个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然后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设计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赏析,最后让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还使学生学习了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平面设计教学目标。
2.2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成就感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开展“快乐”设计,就要将快乐设计的理念根植到学生的心里,就要将“肯定教学”运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设计实践中,通过增加学生的设计实践经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平面设计教学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要明白“快乐”设计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进而就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积极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否定教育”的模式,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信心遭到打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就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快乐”设计要求教师采用“肯定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3]
2.3优化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衔接
职业院校中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多种多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讲解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些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样不仅导致教学课程变得零碎,教学资源被浪费,学生也会感到疲惫感。因此,要开展“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教师就要做好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做好课程衔接。例如,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开展综合性的视觉元素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性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相似的小课程进行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大课程,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平面设计相关知识。
2.4注重师生互动
要构建“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教师就要打破传统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与学生进行互动,使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平面设计教学中来。教师积极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快乐”设计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可以更好的掌握平面设计知识,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不仅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也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赏析对方的平面设计作品,学习他人优秀的平面设计理念,学生在互相肯定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形成“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
3总结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打造“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成就感,优化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衔接,注重师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快乐”设计的平面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雅楠.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8(05):52-53.
[2]唐旭军.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117.
[3]刘金莲.“快乐设计”融入平面设计的教学[J].教育,2016(38):16.65科教论坛科技风2018年10月
第三篇:加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西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高校对实验室的管理也日趋国际化。实验室水平的高低、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学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
1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对于科研的重要作用
高校实验室是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展开科研的重要场所,对我国高校科研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一方面,高校实验室能给大学生的科研提供物质基础,促进大学生科研兴趣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和锻炼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科研,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积极性,对大学生个人科研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将极大带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3]。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势必会引起管理部门对高校实验管理的重视,从而可以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实现大学生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同时进行,推动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2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情况,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具体表现在:2.1实验室教学管理方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科研需求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无论是在人们的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科研领域更是如此。但事实上,在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领域,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管理办法上。采取人工登记、人工管理的层面,难以满足现代科研的发展需求。以吉林大学药学院实验室为例,目前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但是应用范围十分狭窄,应用率不高,大部分时间还是采用传统的登记方式,在时间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另外,传统人工登记方式也与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相违背。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既是广大师生的实践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与高校管理者尚未重视实验室管理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业余实验室管理者的人员素质有关。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者普遍存在学历层次较低、待遇较差的情况,妨碍了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观积极性的发挥。在科研过程中,高校实验室管理者难以解决在实验教学及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有关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难以使实验器材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高端技术性设备,对操作者的知识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以及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是提高其能力的两个重要途径,以吉林大学药学院实验室为例,从2007年以后新晋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目前在岗具有博士学位的实验技术人员4人,同时学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派出实验技术人员到校内外相关实验室观摩学习,这两项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及仪器开发使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及教学能力,更好的发挥了实验室服务教学和科研的作用。2.2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大学生从实验室偷拿药品毒害他人的事件屡见报端,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的漏洞。特别是医药、化学实验室,里面涉及到大量的化学药品,一旦管理不严格,流露出去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3实验室利用率低,难以发挥其对科研的重要作用高校实验室是高校主要的教学资源与技术设备,是科学研究与实验室教学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科研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利用率低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科研的热情。高校实验室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存在问题,难以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教学理念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以上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面临的普遍问题,我国高校也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以提高在校师生总体的科研能力。以吉林大学药学院实验室为例,其在人员管理、管理理念、设备更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极大提高了在校师生的科研热情。
3未来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方向
3.1实施开放性管理,增强高校科研的实践性开放性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实验室建立的宗旨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向综合性和实践性方向发展,同时,助力高校广大师生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要想实现高效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就必须加强网络化建设,为教学搭建可以进行实践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室教学网络化管理是今后实验室管理必然的发展方向。采取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高校实验室人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及准确性,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4]。通过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实验设备可查询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科研人员都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实验时间自主化、实验内容个性化,实验项目菜单化,以满足广大师生自主学习的需求[5]。建立网络平台,还将为高校的教学实验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也将为高校未来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基础。高校实验室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为学生实训实验提供服务;二是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为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和毕业设计提供服务;四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合作开发服务。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2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反映了一个高校实验室的总体水平。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在实践中积极调动起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才能真正发挥出实验室对科研的强大推动力。高校建立实验室,首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答疑解惑,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其次,高校实验室管理者也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管理过程中既要让学生遵守实验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科研正常、有序、安全的开展;又要在时间上尽量方便广大在校师生进行科学研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水平。为此,我国高校一方面要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待遇,从制度上保证和鼓励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施展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实验室管理人员参与到高校实验课程当中,和教学秘书等管共同完成实验课表的制定。以方便管理者安排好时间,做好计划。第三,高校还应结合各实验室专业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对实验室管理者采取有力的培训措施,如,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如防火、安全等,培训时间可以长短结合,可采取考察学习、研究讨论班、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6]。切实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吉林大学药学院实验室来说,其管理者不仅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还需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给予大学生以相应的指导。3.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高校实验室科研水平不仅要加大在实验器材方面的投入,更要在教学管理上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从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到实验室使用、登记全过程管理。同时,还可以将实验室网络系统打造成科学共享的平台。通过实验室网络系统,可以对一些实验室进行合并,不同教研室、甚至不同院系可以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人才,建立一批高档次、高精度的实验室。共享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提高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仪器闲置产生的自然磨损和维护的费用;另一方面,共享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突破仪器设备的限制,更容易激发出新的火花,从而有利于形成科研创新合力。3.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抓好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以人为本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我国高校教学虽然目前都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较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想,这导致了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重视不够,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在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上,要想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在管理者和高校广大师生身上做文章[7]。一是要在管理者身上投入成本,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师生。二是要在高校大学生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管理改革中,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把大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的热情调动起来,形成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内在动力,完善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改革,真正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三是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8]。高校实验室的开放不是针对一个两个学生,而是针对所有在科研方面有热情、有想法的大学生,因而高校的实验室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就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合理摆布开实验室使用的时间,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同时,以培养科研人才为根本,才能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起到推动高校科研水平提高的目的。
4结语
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广泛的社会需求,在培养广大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具有特殊的地位,负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高校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道路上,不仅需要学校的经营管理者对实验对科研的重要作用引起重视,在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更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管理和设备的更新上。只有抓好教学改革,将教学重点从书本转移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珠勇.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29:40.
[2]李珊,宋枝艳.高校实验管理创新发展初探[J].考试周刊,2017,4:166.
[3]张跃.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及对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J].知识窗口教师版,2016,2:25.
[4]李欣,何敏,戴远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公共实验室建设探析[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6:33.
[5]巩晓慧,阮慧,李五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96.
[6]张敏,樊强,党亚爱.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6,12:13.
[7]柳洪洁,刘美,徐瑞雪,等.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4,1:147.
[8]任真慧,李东明,张莉,等.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科教文化,2011,24:194
作者:王浩天 李实 马杰 单位:吉林大学药学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第四篇: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体会论文
【摘要】本文从双语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出发,结合多年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实验课的双语教学主要受课堂设计、学生积极性及教师的专业及英语水平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 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概念
在我国,双语教学原本是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既为了保证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能得以保持和传承,又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间交流、使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掌握我国的主流语言—汉语来接受更新更广博的知识,从而使用汉语和本族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现在,我们约定俗成地将双语教学视为学校采用英语和汉语共同传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方法。
但是目前,很多人对双语教学的概念仍存在理解误区。
一是将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1],纯粹地用英语教学。外语教学,即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ngn Language),主要是指把英语作为外语而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教授学生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工作。
一是纯粹地用母语教学,只加入部分英文板书。有的老师本身英语、尤其是口语不过关,但为了顺应双语教学的潮流,就采用这种讲授法。事实上,学生听课本就是以听为主,再带动思维。如果讲授内容较多,学生听觉都跟不上来,那么对英文版书的注意又能有多少?双语教学的效果则可想而知。
双语教学与上述两种情况都不一样。双语教学是通过外语(主要指英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在非语言科目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对该外语的掌握,并熟悉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习惯,以便为以后可能进行的学术交流奠定语言及理解基础。因此,其教学重点即不在英语语法知识的分析和专业词汇的记忆上,也不在英语笔记的记录上,而是一种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的形成。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意义[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剧增,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3]。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们来说,仅仅拥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适应当今的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做到“走出去,迎进来”。
仪器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药学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实验课程。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课《药物分析》、《波谱解析》等的学习。我系已于07年开始在《分析化学》理论课中推行双语教学。因此,同步对其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实施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在英语环境中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并巩固实验原理,具有显著的意义。
因此,近两年来,我们在医学院药学系06-07级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
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长期学习英语,并要应付过级的需要,部分学生对英语有严重的抵抗情绪,因此,双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其课堂设计更是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我们通常把整个实验讲解分成两大块:一是实验目的和原理,二是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和原理这一部分的专业性较强,一般我们会采用中文讲解。但如果是结合仪器的构造来讲测量原理的话,由于直观性强、具体,那么采用英语讲解可弥补理论课堂的不足,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如,“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测Fe含量”这个实验,就可以很好地使用双语讲理论。首先,我们会请学生们共同来熟悉仪器的构造,向他们逐一介绍其组成(Instrument Components):光源(light sources)、单色器(monochromators/ wavelength selectors)、吸收池(sample containers/ sample cells/ cuvettes)、检测器(detectors)和信号处理及数据输出系统(signal processors and readout devices)。这些词汇不生僻,而且有实物参照,易于为学生们所接受。而且,同一部件有不同的表示法,如吸收池可表述为sample container,也可叫做 cell,还可称为cuvette,而他们对cell的一般了解为“细胞”或是“电池”,这让大家觉得有新收获之感,纷纷跟着念,起码的初步记忆就在实验课上形成了。然后在熟悉了部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提问,比如“What kind of light source i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那么学生通过对理论课的知识回忆,可以回答“钨灯”或“a tungsten filament lamp”。不一定要求英语,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使用多了再做较高要求。
在此基础上,可在比对仪器的同时,采用简单的语句对光度计的测量原理进行说明。如:“A beam of visible light from the tungsten filament lamp can be divided into various wavelength or frequency of lights through the wavelength selector,then we can choose the needed radiation of a single wavelength passing through cuvettes containing ferric solution,and part of that will be absorbed by the solution.The left part radiation then enters into detectors,there the radiant energy can be converted into an electrical signal that can be recorded and read out.Since the concentration of an absorbing analyte is linearly related to absorbance as represented by Beer’s Law,the unkown concentration can be calculat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whose concentrations are known.From the readout devices we can read out the radiations absorbed by the analyte,namely,absorbance,so it’s easy for us to ge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unkown ferric solution.”在放缓语速的同时,讲到辐射从光源发出、通过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器时,可以一一对应该部件指示出来,并在该处停留片刻、重复,这样即直观又加深了印象,对原理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步骤这一部分我们事先会做好中文板书,让大家先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如果内容相对较简单,可要求学生用英语自己组织语言来复述,鼓励自由发挥、自行增减。如进行“比色皿配对”,能稍微提及进行“配对”的原因更好。如:“Because of the making procedures,technology and measurement errors,no two cuvettes are the same.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match them before beginning the experiment.First let them contain the same solution,next measure one’s absorbance using another as a blank one under a fixed wavelength,then we can ge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Note to take it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next measurements.”一开始不要求说得很好很全面,只要开口说就要给予鼓励,通过正性评价激发其兴趣。在大家掌握原理了解步骤之后,可以对注意事项展开讨论,中英文均可。这样在实验课内逐渐开展双语的教学,学生熟悉了教学风格后,就可以渐渐加大英语的比例,带领他们慢慢养成实验课上用英语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而且,逐渐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实验报告的讨论部分,因为适当的压力也可推动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学生进步会非常明显,教师的收获也会不断增加,每次课都会有心得,而这些又对下次课的讲授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学生工作
教学向来是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动的。因此,即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不配合,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但实验课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势所在。实验课通常比较随意轻松,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得相对较近,很容易就某件事某个观点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就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开展、其意义如何、收效怎样共同进行探讨,很随意地交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不搞一言堂。不高高在上,灌输大道理,那么学生会觉得我们处于平等的角度,感到他的意见受到了尊重,反过来,他也会尊重我们双语教学的开展的。这样首先从心理、从情绪上解决了一个难点。
由于双语教学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语言要求,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用。实验课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都认真做好预习,在母语基础上熟悉实验内容和原理。即推动学生复习了理论课知识,又鼓励了自学,一举两得。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思考
进行双语教学离不开多方面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能顺利开展,与国家教育部的指导思想,学校、院系领导和各位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紧密相关。国家和校方从政策到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经费、教师的英语培训都提供了大力支持,而参与改革的老师都孜孜求学,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学生们也对此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正是各方的支持,使我们实验课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我们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教师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因一两次短期培训就得到很大的提高,这还需要我们自己课余多用功多学习。建议大家可以跟随VOA的Special English练习口语,效果很好。而且,每次上课要用英语表述的内容,尽量都作为备课笔记写下来,而且要留有余地,以便以后进行补充。并且应当把讲解的内容自行多讲几遍,达到熟练表达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汪斌斌,对我国双语教学实验的简单透视,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5期.[2] 易钢,颜玉蓉等,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第4卷第6期:419-420.[3] 张立新,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化学教育,2006年第9期:32-35.
第五篇:《仪器分析实验》复习题
《仪器分析实验》复习题
1、单光束和双光束紫外吸收光谱仪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红外光谱法中,对试样有哪些要求?
3、pH玻璃电极的原理,如何测定pH值
答:玻璃电极法测定水样的PH值是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被测水样组成工作电池,再用PH计测量工作电动势,由PH计直接读取PH值。
4、为什么荧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皿是四面透光的? 答:如果在一条直线上 那是测吸光度的
荧光分光光度计入射光源和检测器的方向是垂直的 这样在垂直方向上 就不可能有入射光
而激发的荧光在四个方向上都有 在垂直方向上检测 干扰最小 所以四面透光
不是四面透光,只有俩面透光,透光面是为了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穿透比色皿与比色皿内的待测物质发生物理作用而测定物质的浓度等,不透光的俩面是为了方便实验操作人员用手抓取放置比色皿
5、在极性、非极性色谱柱上的出峰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答:对于同分异构体来说,极性柱上是极性弱的组份先出峰,极性强的组份后出峰。其它情况下不一定。对于同系物来说,非极性柱上是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其它情况不一定。
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什么?
7、简述火焰原子化器(包括雾化器)的工作原理。
8、从速率理论可以看出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色谱的柱效?在什么情况下应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什么情况下应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何确定最佳流速?
9、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
(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10、在电导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溶液的电导会发生连续变化,解释盐酸、醋酸的电导滴定曲线。设计电导法测定盐酸、醋酸混合液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