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电话引来的故事
那年我们在广东打工,不像现在这样“奢侈”:人人都有手机,而且一个个的手机都那么“高级”,可以发微信,可以视频聊天……
那时,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只能到装有公用电话的小店去打。一到星期
六、星期天,我们厂里几个玩得好的工友都会相邀一起去。有一次,因为我们的几句玩笑话,竟然引出一个故事来……
那是个星期天,去小店打电话的人很多,需要排队。有个叫土生的工友排在我们的前面。他干活是把好手,挣的钱比我们多,据说家里有个长得很漂亮的老婆,夫妻关系好得如胶似漆。他很顾家,挣的钱都交给老婆。再加上他是个“软”脾气,不管是表扬他的话还是损他的话,他都是嘿嘿一笑,所以他的人缘特好。他就是讲话太啰唆,我们常常逗他开心取乐。轮到他打电话了,他东拉西扯地跟老婆说了半天也没个完。我们既羡慕又嫉妒,羡慕的是他和老婆浓情蜜意;嫉妒的是我们还是光棍一条。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玩起了恶作剧,不时凑到话筒边去插话。
土生告诉他老婆:“我下了班哪里也不去!”
工友岩生却抢着说:“他天天去打麻将!”
水生说得更大声:“今天他输了80块钱!”
土生急了,连忙申辩:“莫信他们的。空闲时间,我不是洗衣服就是看书看报!”
我也逗了一句:“土生,不能赢了哈哈笑,输了变鬼叫。快还我80块!”
土生又向老婆汇报:“我从来不赌!”
谁知一个叫火生的工友又冒出话来:“他赢了钱还去找美女!”电话里突然哑了声音。之后,依稀听到他老婆嘟嚷了句:“等着我找你算账!”
大家哈哈大笑,有的还笑得弯了腰。而土生却急得脸红一阵,白一阵,抡起拳头不知道该打哪一个,嘴里含混地说着:“你们,你们,胡说八道……”不过,他深信他的老婆了解他,信任他,知道他绝对不会做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他相信他的老婆是个聪明人,锣鼓听音,说话听声。老婆一定知道几个工友的话是开玩笑的。
想不到,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在我们集体宿舍的外面突然响起个脆生生的女人声音:“土生!土生!”土生加班还没回来,我们不禁疑惑起来:在这南方的大都市有谁会认识土生呢?又有谁会来找这个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土生呢?
我和水生等几个工友迎了出去,眼睛都为之一亮:来找土生的是个穿着一身牛仔装的小媳妇,脸庞圆润,身材丰满,一双眼睛忽闪忽闪,顾盼生姿,全身透出一种健康的活力和诱人的风韵。她的身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她见我们看呆了眼,就自我介绍:“我是土生的老婆。”
我们都吓了一跳:妈呀!一定是我们的玩笑开大了,惹来了误会和麻烦,害得土生的老婆千里迢迢赶来“问罪”。
她看到我们神情慌乱,就抿着嘴唇,掩住笑意说:“我是来给土生还赌债的,顺便从老家带点土特产送给他找的‘美女’,祝他俩甜蜜、幸福!”
来者不善,句句话都打中我们的“七寸”。我看了看手表,知道土生快下班了,就向水生使了个眼色,让他快去找土生回来。火生知道他闯的祸最大,就是他的“他赢了钱还去找美女”这句话伤了土生老婆的心,才弄出今天的麻烦事来。火生急得搓着双手,忙着解释起来:“土生是我们的好哥们儿,土生干活勤快又老实,从不乱花钱,我们都拿他当榜样……”话没讲完,土生就跟在水生后面屁颠屁颠地回来了。
土生见到真的是自己老婆来了,又惊又喜。一见面,就喜滋滋地说:“你——你怎么说来就来了!”他老婆说:“我之前说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老婆好像是话中有话呢,是不是暗示我们那些在电话中的“打岔”是“闹着玩的”呢?我紧张的心情稍稍平缓下来。待看下面的“局势”如何发展吧!
土生继续发问:“你是咋找到我们厂的啊?你就不担心走错路呀?”
他老婆笑起来:“有什么好担心的,人在江湖,嘴是路嘛!莫说来这里,就是要上天,还有宇宙飞船哩!”啧啧!多聪明、多幽默的一个女人呀!
自认为闯了大祸的火生连忙赔着笑脸说:“嫂子急着赶来一定还没吃晚饭。嫂子来得巧,今天我们正好发工资,走,上饭馆去!这餐饭,我请客!”大伙也紧跟着说:“我买单!我买单!”于是大伙簇拥着土生的老婆就要上饭店。
土生的老婆连忙拦住大家说:“不必让大家破费了!我晓得你们个个都对我和土生很关心。这餐饭,就让我请你们,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吧!”
噫,不责怪我们,还要请我们吃饭表示感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土生的老婆一边说,一边打开身边的旅行包,取出好几个食品袋,一袋袋地摊开来:腊肉、香肠、鸡蛋、花生、干豆腐、酸蕨菜、凉拌折耳根……全是煮熟炒好了的,还有一大瓶自家酿的米酒和几大挂剥好就能吃的粽角粑(粽子)。
她瞧着我们一个个都馋得直吞口水,笑眯眯地说:“全是土特产,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地道的绿色食品。”说完,她亲自把酒一杯杯倒满,递给我们,又为我们剥去粽叶将黄灿灿的粽角粑送到我们手里。此时,我们的宿舍真的是美酒佳肴,满室飘香。土生的老婆说了声“主不吃,客不饮”,就带领我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起肉来。
我们边品着酒、尝着菜,边纳闷:莫非摆的是“鸿门宴”吧!带来的土特产不是给土生找的“美女”的吗?怎么全用来招待我们了呢?土生老婆的眼睛真厉害,我们的心思全让她看出来了。只见她扑哧笑了起来,宽慰我们说:“你们就痛痛快快地吃吧!我知道我的土生,老实巴交一个人,细(吝啬)得一分钱捏得出水,又长得土头土脸,哪有美女看得上他?再说,他连麻将都没摸过,麻将长什么样子都不晓得,又怎么会欠下赌债?”她喝了一口酒又接着说:“你们在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故意说的那些话,是为了寻开心、找乐趣。只有真正的知心朋友才会毫无顾忌地开玩笑、逗乐子。”
啧啧啧!这女人真不简单,土生真是好福气!这样善解人意的女人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她吃了一筷子菜,清了清嗓子又说下去:“常言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花儿多了香满园,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家土生有你们这几个知心朋友,我放心!我高兴!这次我就是专程来看你们几个工友的!感谢你们对我们家土生的照顾。”她环视了我们一圈,又幽默地说:“如果你们不嫌弃我们乡下女人,我给你们当红娘,介绍几个妹子给你们。到那时,就轮到我们家土生来开你们的玩笑了。”
土生老婆的一席话说得我们心里暖暖的、甜甜的。我们全都放下顾虑,开怀畅饮起来,纷纷争着向她敬酒,屋里一片欢声笑语。我们一个个吃得肚皮溜圆,打起饱嗝来,都说是吃了我们打工以来最高兴的一餐饭……
第二篇:接打电话小故事
很多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电话响了,有时树泽(我的儿子)去接打,起初听到儿子咿咿呀呀的和别人通话,感到很好玩,直到有一天,我给老公打电话,树泽拿起电话就说:“你谁?”时,我在另一头听了感到很刺耳,才意识到应该教孩子接打电话的礼貌,于是我在电话里告诉树泽接电话应该怎么说话,树泽听了倒是很愿意学,我就在这边说,儿子在那边像小鹦鹉似的学。
妈妈:“树泽,电话要在铃声响三声之前拿起来,首先要说:你好,我是赵树泽,请问你找谁?”
树泽:“请问你找谁?我是赵树泽。妈,我忘了说你好了。”“放下电话,从新来。”
树泽:“你好,请问你找谁?妈,又忘了说我是赵树泽了。”“放下电话,再来。” 树泽:“我是赵树泽,你谁?
倒过来了 ”“请问你找谁?我是赵树泽,你好。”........1.小品《问题》
在某一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作业。
“喂,胖子”小明飞快地冲到小强面前,把本子往桌上一扔,“快,快,把这题给我算一算,我还忙着呢!” 这时,小林也过来了。
“不好意思,请问你现在有空吗?”小林问小强
“有,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这题我不会做,想向你请教一下,行吗?”
“好的”
很快小林问好题走了,而小强又继续做作业了,只剩小明一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凭什么我先到你却理他而不理我呢……”
第三篇:八个哲理故事建筑师一位夫人打电话
八个哲理故事
建筑师
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
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 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 【哲理】
有些话是真的,却听上去很假;有些话是假的,却令人无庸置疑。
引诱
英国绅士与法国女人同乘一个包厢,女人想引诱这个英国人,她脱衣躺下后就抱怨身上发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给了她,她还是不停地说冷。“我还能怎么帮助你呢?”先生沮丧地问道。“我小时候妈妈总是用自己的身体给我取暖。”
“小姐,这我就爱莫能助了。我总不能跳下火车去找你的妈妈吧?” 【哲理】
善解风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不解风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
调羹
麦克走进餐馆,点了一份汤,服务员马上给他端了上来。服务员刚走开,麦克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服务员重新给他上了一个汤,他还是说:“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服务员只好叫来经理。
经理毕恭毕敬地朝麦克点点头,说:“先生,这道菜是本店最拿手的,深受顾客欢迎,难道您„„”
“我是说,调羹在哪里呢?” 【哲理】
有错就改,当然是件好事。但我们常常却改掉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穿错
饭厅内,一个异常谦恭的人胆怯地碰了碰另一个顾客,那人正在穿一件大衣。“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他舒了一口气,“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哲理】
要做到理直气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声下气;而理歪的人,却是气壮如牛。
回电 一个苏格兰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老朋友,但却忘了他的住址,于是给家父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速告!” 当天,他就收到一份加急回电:“知道。” 【哲理】
当我们终于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时,却发现它是最无用的。
伤心故事
有三个人到纽约度假。他们在一座高层宾馆的第45层订了一个套房。一天晚上,大楼电梯出现故障,服务员安排他们在大厅过夜。
他们商量后,决定徒步走回房间,并约定轮流说笑话、唱歌和讲故事,以减轻登楼的劳累。
笑话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层,大家都感觉精疲力竭。“好吧,彼德,你来讲个幽默故事吧。” 彼德说:“故事不长,却令人伤心至极:我把房间的钥匙忘在大厅了。” 【哲理】
我们痛苦,所以幽默;我们幽默,所以快乐。
卖书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 【哲理】
“拍马屁”是个奇怪的词:你像是在奉承他,又像是在侮辱他。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 【哲理】
你若不肯帮忙,人家会恨你一个星期;如果帮得不够完美,还不如不帮。
第四篇:科学教案:打电话
科学——《打电话》 活动目标:
1、1、学习在常见的几种电话机(座机、手机、IC卡公用电话机)上,给亲人和同伴拨打电话。
2、2、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救助的电话号码和使用要求。
3、3、懂得打电话的礼仪。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了解电话机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物质准备:几种常见的电话机。幼儿活动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特殊电话的使用》
活动指导一、一、师幼谈话,巩固对电话机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小朋友都认识了电话,知道有各种各样的电话,电话有什么用呢?你们会打电话吗?
二、二、学习给亲人和同伴拨打电话。
1、师:每部电话的号码都一样吗? 你们爸爸和妈妈的手机号码一样吗?
2、通过询问,引导幼儿了解并发现每一家的电话号码都不同,数字排列不同,电话号码就不同。
3、提问:如果要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应该怎么做?
4、指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拨打电话的方法:
首先了解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拨号——电话接通后,先问好和自我介绍——说要找的人和事。
(打电话时要有礼貌,说话要简短,通完话后注意一定要挂号电话,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了。)
4、4、幼儿模拟给亲人或同伴拨打电话,并观察幼儿是否掌握拨打电话的要领和步骤,提醒幼儿打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
三、三、学习使用IC卡公用电话。
结合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中的《IC卡电话使用步骤》,了解IC卡电话的使用步骤。
四、四、了解110、119、120等紧急救助电话号码的使用。
1、1、结合操作材料中的《特殊电话的使用》交流和讨论。当你遇到图中所看到情况时该拨打什么电话?为什么?
2、2、引导幼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重点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在紧急情况下应准确地拨打哪个电话求助?
为了不耽误时间,电话打通后怎么说才能让别人很快明白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3、3、教师与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练习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4、4、讨论:能不能随便拨打紧急救助电话?
教育幼儿紧急救助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拨打。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我的未来电话》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让孩子的家长提前准备了家里面的废弃电话让幼儿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便于操作。首先指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拨打电话的方法。再提问:如果要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应该怎么做?让孩子知道打电话时要有礼貌,说话要简短,通完话后注意一定要挂号电话,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了。之后,我让幼儿模拟给亲人或同伴拨打电话,并观察幼儿是否掌握拨打电话的要领和步骤,提醒幼儿打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再请几个幼儿上台来,用他们带来的废旧电话来拨打电话,接着让台下的幼儿指出他们不正确的地方。
接下来学习拨打IC卡公用电话,因为结合操作材料《IC卡电话使用步骤》中的图片,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在学习拨打急救电话的过程中,我出了操作材料中的图片,幼儿就能说出事件中对应的紧急急救电话。而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印象更加的深刻。游戏:火警电话110,错错错,老师错了。火警电话是119,,急救电话120,对对对,老师对了。
第五篇:打电话活动课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难点)
课前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十个数字身上装,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
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
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
师: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生:电话接通时李中问好了,还说了谢谢。很有礼貌。
生:李中说了找谁,还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
师:打电话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成一首儿歌,方便我们掌握。(多媒体出示: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设计意图:一样的通话内容,不一样的通话对象,尝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总结出了打电话的方法。在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中,掌握打电话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
场景一
师:在刚才的场景中,李中想给张阳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试着来打打这个电话。
师:哪一对合作伙伴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好朋友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1: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2:李中你好!我是张阳。
生1: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生2:好啊!
生1:那我们就明天上午8点在胜利公园的足球场见。
生2:好的,不见不散!
生1:一言为定,再见!
师:对照我们刚才学的打电话方法,说说他们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李中在打电话时先问好,又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符合要求。
生:他们在电话里把事情说清楚了,还约好了时间和见面的地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如果张阳有别的事想拒绝李中的邀请,该怎么说呢?(两名学生上前表演。)
生3: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4:你好,我是张阳。
生3:星期天你有时间吗?我想约你一起去踢足球。
生4:真是不好意思,周末我要随爸爸妈妈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
生3:哦,那好吧,祝你奶奶早日康复!我再约别的同学。
生4:谢谢,再见!
师:虽然张阳拒绝了李中的邀请,但李中很满意。因为张阳非常有礼貌。
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
场景二(课件演示丽丽生病的情境。)
师: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要向老师请假。可丽丽不会打电话,你们能帮帮她吗?
生1:能。
师:现在丽丽就是咱们班同学,她该怎样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1:说自己得病了。
生2:说要请多长时间的假。
生3:问问老师同不同意给假。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再见!
师:这个丽丽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老师提醒大家,当和长辈或老师打电话时最好用“您”。这样更能表示对老师或长辈的尊敬。
师: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当丽丽,谁再来打打这个请假的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我们帮丽丽把电话打得很好,老师相信同学们在生病或有事情时也能把电话打得清楚明白。请同学们都记住你们老师的电话号码。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给老师打电话。
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
场景三
师:刚才我们试着打了邀请电话、请假电话,我们都能够做到说话有礼貌,把事情讲清楚。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电话,打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出示:110、119、120。)
师:你们知道这3个电话号码吗?什么时候打这些电话呢?
生:119是救火的电话,110是抓坏人的,120是救人的。
师:119是消防队,110是报警服务台,120是急救中心。
师:这3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
师:看,出什么事了?(播放动画课件。)
生:着火了。
师:拨哪个电话?
生:快打119。
设计意图:学生从虚拟的世界走进了现实生活。“丽丽打电话请假”这个“情境”来自生活。将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模拟如何打常用的请假电话。尤其是师生互动,一起表演,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通过创设各种不同场景,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打电话,将口语交际与生活紧密结合。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打电话,而且喜欢上了打电话。别急,我们接下来就选择你喜欢的题目来和同桌练习打电话。
多媒体出示: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
2.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
3.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
4.有位叔叔打电话给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学生练习表演,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评价。)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填写手中的评价表格。
生1:我们要表演第四个场景,我来当打电话的叔叔,我的同桌来接我的电话。
生2: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生1:你好,小朋友,请问这是王主任家吗?能帮我叫你爸爸来听电话吗?
生2:叔叔,不好意思,我爸爸不在家。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爸爸回来我转告他给您回电话。
生1:好的,我姓李,我的电话是„„谢谢你,小朋友。再见!
生2:叔叔再见!
师:两位同学的电话打完了,你能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选取感兴趣的交际话题,进行打电话表演,将所学的打电话方法运用于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进而内化所学的交际方法。
五、总结延伸,走进生活
师: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打电话,延伸口语交际的空间,并且激发学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打电话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内化知识。
教学反思
1.巧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生的表演欲都很强,角色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为了演好角色,学生都努力地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清楚、更完整、更符合角色的特点,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练,得到了发展。
2.多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所以,课堂上安排大量时间,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这节课就给了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地“说”的时间和自由地“说”的空间。整节课上,教师就是这样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