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纪越大我变得越来越计较杂文随笔
不是我爱计较,而是为了避免计较更多,我选择去计较一些我认为比较符合我价值的事物。
01.小时候,我常常被爸妈的朋友,又或者左领右舍的人夸奖,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句话总是他们说的最多的。
他们说:“你家小孩真大方!”
当然,那个小孩就是我。
是的,当年的我总是在别人需要我手中的食物的时候,我总会伸出手去递出去,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想吃还是只是想考验考验我。
这个习惯一直到上了初中,我渐渐地变的小气了。
也许是在一次一次大方的背后我从来不被理解,又或者我所谓的大方也并非真的我愿意,毕竟,我也只是一个假装的笨小孩——喜欢被夸,喜欢表面的浮华,喜欢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可就是这样,我一次又一次的大方换来的也不过是一句“你恐怕是个傻子吧!”
是的,过去的我何尝不是一个傻子呢!
去期待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说谢谢,期待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也会回报我一点什么,期待付出点什么总会有点感激……说到底,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某些人的付出,渐渐地不会变的感激,他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觉得一切都是某些人的事情。
可事实呢?
凭什么?为什么?值得吗?你是谁呢?你是我的谁?你可曾对我好过?……所以,请不要说我变了,如果可以,请试着问问为什么?
02.出了社会,渐渐地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一手操办,甚至很多时候都要麻烦别人。
各有所长,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天赋去做事,去赚钱。
可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你是不是会干嘛干嘛?”“你能不能帮帮我?”“那个听说你是干嘛干嘛的,能帮我一个忙吗?”
抱着能帮尽量帮的想法,我没少帮助别人,无偿的。
至于结果,似乎并不太理想。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得解释说,“我只是业余的,对于你说的这些我只能试试,不能说一定有用。”
是的,也许你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看法才找的我吧!
是的,也许只有我才愿意这样去试一试吧!
毕竟,现实世界是一个物质的社会,如果你真的需要一份专业的报告或者需要什么专业的服务,价格可不会太低!
而我呢,似乎我的时间不值钱,似乎我所有的付出都是我自己惹的,谁叫我会呢?谁叫我擅长呢?
只是,我想说,即使这样,我是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谁吗?
我想说,即使这样,一次两次就算了,如果一直将这些和我无关紧要的事情推到我的身上,让我承担责任,让我无私奉献,抱歉,我不是这么大方的人!
我不是,另外,我非常郑重的声明:我没有那么廉价。如果你把我看得这么廉价,那很抱歉,但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眼光有问题,要么就是你脑子不太好。
03.近几年,每次回家的时候总是不免被家人说道,要么就说我赚钱的事情,要么就说交女朋友的事情,而我渐渐地连顶嘴都懒了,要么一直说好,要么说我会留心的。
事实上,我知道,我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多力气去恋爱了。
偶尔的嘘寒问暖也许会让我感动,只是每天一定要做些什么,我总感觉这不是爱情,是束缚。
电视剧里的浪漫情节也许看起来很美丽,只是这背后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是的,所有人都渴望浪漫,只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承受能力,物质的,时间的,以及梦想的。
我开始期待平平淡淡的在一起,期待遇到一个愿意给对方时间,空间的伴侣。
这也是我至今单身的原因吧?
因为那么多人总是欲求不止,想着浪漫,想着唯美,想着每天都能够有惊喜,期待有个人能够像宠公主宠宝宝一样宠着自己。
说实话,谁长大了还会想长大呢?
如果能够衣食无忧,那么做什么都没问题,如果自己有这个经济实力,那么玩什么浪漫我都觉得没问题。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想上天堂,请自己攀登。
是的,我曾经很用心很用心的爱过一个人,只是后来,那个人成了路人。
所以,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一定会理解现在的我的。
04.是的,也许我们都在慢慢长大,慢慢地变化着,变成自己曾经不理解的人,也渐渐的学会了理解别人。
过去受过伤的地方结了痂,成了我们最坚强的护甲,终于有一天我们不为外物所伤,终于某一天我们渐渐地不再守候,不再坚持什么。
爱一个人,时间久了就藏在心中,没有什么是非要拥有不可。
喜欢一件东西,太贵了,但是你觉得值得,于是多赚点钱就好了,哪怕买回去就后悔了,这也还是值得的,因为你曾经那么在乎过。
对于现在而言,能够再遇到喜欢的事物真的不多了,毕竟见过了,经历过,受伤过,也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去更安全的和自己厮守。
所以,很多事情只要自己觉得值得,这就够了,无论是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理想等等。
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真的不值得。
05.年过二十了,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过了好久好久。
真正快乐有多少呢?真正的悲痛呢?有什么烦恼是没有经历过?哭过笑过,后悔不舍,诸多绝望,失望,悲伤和平和。
我不知道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雨,但往后的日子我渐渐地不想再这么折腾了,不愿再这般狼狈,不愿将命运交付给别人,或者将命运归宿于命运。
是的,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我终究还是学会了改变了。
我变得计较了,这种计较来自于陌生,这种计较来自于我经历过,我懂得,这种计较来自于我爱自己,就像我爱很多那样,于是我学会了克制,学会了抵制诱惑,学会了有所执。
是的,我计较,因为陌生的人,我不愿意花时间去迁就一个陌生的过客,路人。
是的,我计较,因为熟悉我更计较,我计较的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希望彼此能够更舒服的,更自在的。
是的,我计较,不管是否熟悉或不熟悉,我总觉得人和人之间应该懂得感恩,应该学会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同时,也不要把自己放在尘埃低处。
是的,我还计较很多很多,比如时间,比如意义,比如某种形式的自由等等。
也许是年纪的原因,又或者我不愿意承认,是我变懒了,为了避免计较更多,我选择了计较,只为某些人,某些事而计较。
第二篇:希望你变得越来越美杂文随笔
姐的女儿的二宝满月了。两个千金的宝爸整日里娇贵得不要不要的,白天繁忙的工作间隙还要照顾三岁的大宝,幸而大宝一直很懂事,并不需要太费精力。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照顾二宝,让宝妈能休闲片刻。宝爸整天累得睡眼迷离,却也乐在其中。
这天宝爸抽出时间带二宝去洗澡。玻璃窗内,护士在细心地给宝宝洗头,小肚皮上搭了一条毛巾。玻璃窗外,宝爸用手机痴痴地录,并顺手发给宝妈。姐的女儿看着从上到下的镜头,蓦然发现这竟是个男宝宝。哈哈哈哈,都快要笑抽了。
她迫不及待地发给我们,并加一句酸不溜丢的话:这可是亲爹啊。我们也乐翻了天,哈哈哈哈大笑一通,这真不能怪宝爸,刚出生的婴儿几乎一个模样,谁看着都没啥区别。
但是随着时间渐渐长大,孩子脸上的五官慢慢长开,也开始各具特色,看出点遗传基因了。
大宝就长得好看的很,宝爸宝妈早早就开始争论。双眼皮,像妈妈。小鼻子,像爸爸。弯弯的眉毛,像妈妈。清秀的脸蛋儿,像爸爸。明澈的大眼睛,像妈妈。嘟起的小嘴巴,像爸爸。然后伶牙俐齿思维敏捷的聪明劲儿俩人就开始争功:妈妈说像妈妈,爸爸说像爸爸。
俩宝的爸妈都是善良,坚强,心底柔软的人,给孩子的总是温暖的很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相信俩宝也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看。
这世上总有人长的好看,而且是越来越好看。她们的一生注定会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美好历程。
但是也有人会悄悄发生变化。
等到了青春期,每个孩子都会携带着明显的家庭因素的气息。
说话语速快的,没心没肺的。慢吞吞说一句是一句的。动作灵活上窜下跳的,肢体缓慢小心翼翼的。
心底善良包容一切轻易不与人争执的。斤斤计较狭隘自私不与任何人深交的。
热情洋溢呼朋唤友的,独来独往形单影只的。宽眉大额目光柔和的多是善良的人,目光闪烁表情僵硬的多是偏执性格。
有句俗语:一个人的前半生容貌是父母给的,后半生容貌却是自己生命历程的结果体现。前半生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无形中都在改变着后半生的长相。
随着时光流逝,人的性格在脸上显现得一览无遗。说话刻薄不顾及别人感受的,嘴巴部分大多外突,且嘴窄而唇薄。态度温和敦厚的人说话的声调都令人喜悦安心。
心机深重者大都有一双飘忽不定让人看不进去的眼睛。心灵纯净质朴的人都有一双透亮明媚的眼睛。
自私自利百般计较者都长着一副让人生厌的脸庞。处处为别人考虑心底良善的,都有和蔼可亲易于接近的面容。
总是绷着脸的人到老了肌肉变得僵硬而丑陋。总是挑人毛病的人会变得目光尖利而阴沉。但是那些一直善良宽厚的人,会变得面容明朗,目光柔和,亲切的微笑里流露出温暖的抚慰。
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人生的履历表。你内在的素质和修养决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风貌。所以才会有人年轻时看起来普通平淡,但是随着岁月的累加,却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让人觉得舒服亲近。
其实一个人的长相分外貌和心灵两部分。五官之美如花开般直接,心灵之美却如暗香浮动需要依托,靠修养才能呈现。
网上有个段子:性格写在唇边,幸福印在眼角,站姿显示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的心理,眉宇间是过往的岁月。
一个人如果总是热情洋溢面带微笑,即使到老了,脸上的纹路里也显现出慈眉善目。若是长期不笑,越老会变得越可怕,让人生厌,从而远离。
所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会吃亏。因为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把善良给了别人,你终会从别人那里收获善意。
有段不知道谁说过的话: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优雅的姿态,就要记住:走路时行人不止你一个。
希望所有的人变得越来越美,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友好且温暖的人,用自己的善良来装扮美丽的人生。
第三篇:越简单越快乐杂文随笔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曾看过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位很出名的画家,一生唯有两个愿望:画一幅佛,再画一张魔鬼的画。然而,这并非易事。一则,在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佛主与魔鬼的原型;二则,无论画家想破脑袋如何想象,却怎么也想不出佛主与魔鬼该有的模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寺庙朝拜,无意中发现一个和尚,并被这个和尚身上的超然气质所深深吸引,感觉西天的佛主就应该是这个和尚的样子。于是画家找到和尚,许以重金,求和尚为他做一次模特。
不久,画作完成,轰动美术界,画家也由此被人称作“画圣”。
事后,画家对媒体说:“那是我平生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那个给我做模特的和尚,让人一看就像是一尊佛。在他身上,那种清明绝尘、淡定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世上的任何一个人!”
画家信守承诺,在以重金酬谢和尚后,开始着手画魔鬼。
然而,他探访了很多地方,也找过很多凶狠的角色,却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模特。
终于,在一座监狱里,画家遇到了一个即将要被处决的犯人。一眼望去,那犯人完全就像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可未曾料到,当画家展开画布要作画时,那个犯人却失声痛哭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你上次画佛主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还找的是我?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画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画佛主时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纯粹就是一个魔鬼,你们,你们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
在画家的再三追问下,犯人无比懊恼地告诉画家:“是你,正是你,把我从佛主变成了魔鬼!”
“以前,我在寺庙当和尚的时候,每日,除了化斋便是念经、打坐、参禅。虽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身边别无一件长物,但是,从早到晚,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所以,你将我看成了一尊佛。”
“后来,我得到你给我的一大笔钱,学会了花天酒地、寻欢作乐。钱,当然很快就花光了,可我却早已习惯那种奢华的生活。于是,杀人越货,赌钱、抢钱,只要能拿到钱,不管什么坏事,我都会去做……结果,变成了你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听完犯人的哭诉,画家恍然大悟:原来,金钱、占有,未必能让人快乐,相反,还有可能如同一把枷锁,将“佛主”变成“魔鬼”。
自此,画家负疚地扔掉画笔,再也不曾作画……
故事很简单,看完之后,却让人沉默良久。
其实,世事就是这么吊诡。
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爱美女士出门去会情郎或者会见重要的客人,面对挂满衣柜各种款式的衣服,极易犯一种病——“选择困难综合症”。红的太艳,白的太素;裙装好像不太庄重,职业套装又显得死板……挑来拣去,实在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出门。由此带来的烦恼,往往会让这位女主抓狂。有病理学家说,患这类病症的人完全是因为不自信和缺主见。可是,殊不知,倘若衣柜里仅仅挂着那么两三套衣服的话,女主又焉会为此而烦恼不休呢?
多则惑,少则明。
据心理学家研究,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占有的东西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多,不仅不会得到应有的快乐,反而,还会降低人的幸福感。
以前,有一位富人,楼宇高大,满屋古木家具与绫罗绸缎。出门,有呢子大轿接送;归家,有漂亮的夫人和聪明可爱的孩子们陪伴。至于吃嘛,山珍海味都快吃腻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却常常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
打开窗户,俯瞰大街对面的那家铁匠铺,虽说屋舍简陋,布衣粗食,却时常顺风传来铁匠夫妻与孩子们的欢快笑声。
富人的妻子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穿金戴银衣食无忧却不开心,而铁匠一家子穷困潦倒、唯凭铁匠养家糊口反倒天天那么快乐?当她把内心的疑问和羡慕说与富人后,富人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妻子,说他有办法能让铁匠家变得不再开心!
过了几年,富人家越过越穷,却日渐传出笑语欢声;而对面铁匠铺,越来越富有,却日夜传来铁匠夫妻吵架和打骂孩子的声音。
原来,富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家里的金银财宝装进袋子,然后,偷悄悄扔进铁匠家。没有了财富的“富人”,日子越过越简单,自然省却许多烦恼;而突然拥有很多财富的铁匠和他的妻儿,想法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大,反倒失去往日的快乐,变成了富人家过去的模样……
《菜根谭》里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
看来,故事里面的那位富人,实在是一位智者,颇懂得“人生须做减法”的道理。表面上,他做“减法”,似乎在不断地遭受损失,而事实上,他却从“减法”中获得了“人”的自由,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呢?
人,是很容易被“物”所奴役的。在哲学中,这叫“人的异化”——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会变为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我们人类。
譬如,手机本是人们制造出来用以联络的工具,可现在,又有多少人早已变成手机的“奴隶”,一直被它牵着鼻子走呢?
有个人,买了一件高档衣服,觉得十分满意。可他走到镜子前反复端详时,才发现裤子与新上衣很不搭调,于是,他又去商场买了一条新裤子,好与他的上衣相匹配。可他再次走到镜子跟前细看,又发现里面的衬衣也需要更换,于是,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换掉了所有的内衣裤。然而,在他做完这一切后,他感觉现在的装束似乎还应该搭配高级领带、华贵的首饰,乃至于需要一辆高级轿车、一栋海景别墅……
在“物”的一次又一次诱惑下,这个人完全跪倒在“物”的“石榴裙下”,再也无法找回自己的灵魂,再也找不到生而为人的快乐!
可悲吗?当然可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不正是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吗?
“斩断三千烦恼丝,化作自得一微尘。”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佛教徒要行剃度礼,却原来,即便是剪掉那三千烦恼丝,也能剪断牵挂、剪去贪嗔痴慢、剪除世间的一切烦恼!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小窗幽记》如是说!
大道至简,愿你,愿他,愿我,该放下的放下,该遗忘的遗忘,该丢弃的丢弃,如我家陶公元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四篇:越老越漂亮随笔杂文
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肌肤衰老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衰老。步入老年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但在变老的路上,有的人活得疲惫,老气横秋;有的人活得轻松,老得漂亮。
“漂亮”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它涵盖了“精彩、成功、幸福……”还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得意,一种坚持美丽的态度。一个人的长相是无法选择的,也许我们没有漂亮的外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变成一个漂亮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丑人,只有懒人。
老年人的漂亮,更多的是来自于气质、修养、学识、良知。这些都是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来增补。一个修炼气质的爱好,一颗永远善待自己的心。这个爱好可以是诗书,也可以是音乐、美术、体育。只要能陶冶性情,培育人格,健康身体,滋润心灵,均可以“修”出漂亮,“养”出精神。美丽和时尚是一种态度,不管多少年岁,都要保持优雅得体、适当装扮。这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
老年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种爱心。爱自己,更爱他人;善待自己,快乐生活。生命是活在当下,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潇洒,老得精神,老得漂亮,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
第五篇:越省越穷杂文随笔
别省着,越省越穷。
这句话是我大哥给我说的,他也经常这样跟我们家人说。
我特别喜欢我大哥,是因为他做事总是能够打动人。也就是情商比较高。
从小到大,我跟大哥接触的时间很短,次数也很少,但不影响大哥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几次相聚我都能够很详细的描述出来。
在高中之前对大哥的印象是从别人的嘴里听说到的。
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穷,你大哥又不听话,所以初中没毕业,你大哥就退学打工去了。几个孩子就你大哥学历低。
其实我二哥三哥学历也只是初中毕业,他们也是彼此彼此。但是我妈老是心里放不下,觉得我大哥学历最低。或许是对大哥的愧疚吧。
我们那里青壮年出去打工,基本上都是建筑工人,做水电工人。大哥在工地上也是升职挺快的,从小工,很快升到了带班。带班就不用干活,就管理小工,安排小工的工作。
一两年后,大哥就自己干了,就是一个包工头,那时候他才刚20岁左右。在包工头里是最年轻的。
带着一二百人,开始了他说的致富道路。
一年多后他挣了很多钱,等过年给别人发工资的时候,他聘的会计,也是他的好兄弟,卷钱跑了。
爸爸用自己的信誉把村子里能借钱的人都借了,也在乡里去借钱。给大哥凑了欠款的大头。
大哥也跟朋友借钱,妈妈说他原来那么多的人脉朋友,现在是树倒猢狲散,没几个真心待他。他又能借来几个钱。
我后来想想这件事给我大哥影响肯定很大,大哥肯定很伤心,钱没了,朋友没了,人心看清了。那年后的第二年,嫂子也跟他离婚了。
但那时我还是特别不懂事的年纪,不懂得大人们的悲伤,只是知道从那时起桌子上的炒鸡蛋不见了,都是自己家种的青菜萝卜,季节性的蔬菜吃一下,因为数量有限,每次也都很少。
我发现我们家有什么重要变故,我最快感受到的是我们的伙食下降了。我总是最后进入节俭的行列。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挺大的,至今还记得人山人海,去我们家要账的场面。连续几年,每当过年,每天都会有人来,不是亲戚,就是单纯的等着拿钱的。
那件事出了之后,哥哥四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一方面没钱还别人的,另一方面过年时还可以多挣点钱。
我后来觉得自己挺没良心的,大哥一年到头不回来,一个人在外面过年。我也没感觉,对大哥印象不深,唯一近距离看就是看他的照片。
每年祭灶的时候(祭灶是需要全家团聚才能进行的仪式),我总是羡慕别人家有的仪式为什么咱们家不弄呢?我当时纯属小孩子心性。我妈都会自言自语说:老大没回来呢,不能把大儿子祭在外面啊。又跟我说:等你大哥回家,明年咱家也能祭灶了。后面跟着就是母亲的叹息……这时候我才知道,我大哥还没回来呢,好像突然发现我还有一个大哥。
现在我也是很少回家,才能体会一点大哥当时自己孤身在外的感受。
再后来对大哥的印象就越来越深刻了。
他跟嫂子离婚时,孩子还不到三岁,特别可爱。我比我侄子大十岁,我俩的关系特别好,直到现在依然是。
当时两个人都想要孩子的抚养权,大哥因事没有出庭,最终法院因孩子年小,判给了嫂子。后来我哥回来了,我那次离他特别近,因为他喝醉了酒,正坐在院子里哭。哭的像个孩子。一直说:我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孩子也不给我留住。妈,你们为什么不把孩子给你儿子留下来啊。现在儿子啥也没有了。
当时我没有注意我妈的表情,我也哭了,因为我也想要我侄子,我面前的这个人,我的大哥,我也很心疼他。
第一次看到大哥哭,也是唯一一次,他睡醒后,酒也醒了,就走了。
有了这件事,好像我跟大哥就有了精神上的连接,依然没有说过话,但我对大哥的事情就很上心了。我高二之前,我好像没跟我大哥说过话,除了叫声大哥,其余全无。也怪我之前比较腼腆,一直把大哥当外人。
上高二时,我哥那时事业也上正轨了,靠他的能力,进入一家土建公司上班。我想买一个学习机,当时爸妈不知道怎么买。我怕爸妈会因为省钱不给买,我还是试探性的问问我妈,我说自己想买一台学习机,我可以三年不买衣服。妈妈爽快的答应了,同时也说,这跟买衣服没啥关系。该学习就学习,你不用俭省,我跟你爸省着点就行了。
其实每次爸妈都是用行动在教育着我,虽然说我不用俭省,但是爸妈行动上的教育更为重要。我更加节省。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节省。小时候唯一的一次新衣服是二嫂给买的。后来再穿新衣服就是读高中的时候了。
所以买学习机的钱,我也省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大哥特意跑回来,带我去买学习机,用的他的钱。当时特别开心,感觉自己就是超级幸福的人了。大哥跟我说:别省着,越省越穷。该花花,没钱找我要。
当时就好像自己被欺负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人罩着自己的感受,很幸福。
不过高中我没有找过大哥要生活费。大学时开始要的。
高二那年大哥还送我一部智能手机,当时我看着那个大屏幕没有按键的手机,感觉就是个华丽的摆设,因为我用手机的时间就是每周一次给家里打电话问好的时候。平时都是“暂居”班主任那里。不过我还是因为自己用了一部超智能的手机,每次用手机都会有些小自豪。
从我高中时大哥的角色在我们家越来越重要,越活跃,因为他管的事,越来越多。逐渐承担起全家的责任。
随着家庭角色的变化,他在事业上也在不断地上升,虽然是初中未毕业,但是他白天上班,晚上上课,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含量,再加上他的阅历经验能够处理解决的问题更多,也就很受领导欢迎。
大哥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是来源于读大学,我跟他接触增多。我跟家里拿生活费总是觉得很不好意思,觉得愧疚,觉得自己又花钱了。但是我大哥,在大学开学之前,就跟我说:读大学,千万别省着,越省心里越穷。心里穷的人你是碰不上好运气的,也碰不上优秀的人的,你也就没有机会。
他指的是接触更优秀的人的机会,还有很多更好的机会自己也会失去。
大哥说:这些年自己能把钱还完,自己也买了房,换了几辆车(目前还有两辆),能活成这样,全是靠不省钱。
他对自己的大脑花了很多钱,给自己的朋友投资了很多钱,给自己的老板做了很多事,也搭进去不少钱,他说自己花钱都是值得的。花出去才能挣回来。
大哥说:别省着,越省越穷。不要像咱爸咱妈,省了一辈子,还是农民,也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你是去大城市发展的,千万别省着。
大哥对于钱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是实打实做出来的。我生活费不够了,找大哥要,他总会给我要的数目的双倍。他说怕我不够花。直到毕业后,我都毕业了成人了,我想学习一个课程,他什么也没说,也不问,就直接发红包。
他对钱看的很开,对朋友也很慷慨,我原本想被朋友骗了,对交朋友应该有心理阴影了吧,但他并没有。现在每次过年,我大哥的朋友都会比我大哥先到我家,等着大哥回家。他每年回家,他的朋友每天换一波的找他聚。即使他平时不回老家,我们家也会偶尔来个人,看望我爸妈,基本上都是大哥的朋友。
我知道来的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接受过大哥的帮助。
大哥对我的影响在他的每一次的行动之中。他用行动做到了,成为我的楷模。
谢谢大哥你告诉我的话:别省着,越省越穷!
让我后来的发展少了一个很大的包袱:就是不舍得花钱给自己投资!
感谢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