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管理中的辩证法论文
一、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是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教师在施教前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蔡元培倡导:“知教育者,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认为:“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方法以助之。”借鉴教育家的成功经验,教师在施教时要注意方法和气质的“一一对应”,做到“对号入座”。对热情爽朗几乎能“一碗清水看到底”的胆汁质学生应采取单刀直入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一针见血、立竿见影;对思想敏捷、情感丰富的多血质学生,应采取含锋不露的教育方式,能收到“于无声处化惊雷”的教育效果;对接受能力强,心眼小,戒备心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粘液质学生,则要采取旁敲侧击法,说此譬彼,能起到“破茧化蝶”的作用;对自卑心理重,信心不足,“装在套子里”的抑郁质学生,则要采取安抚式的教育方式,于鼓励中隐含批评,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总而言之,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在施教方法上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刚柔相济,学会用“一把钥匙”去“开一把锁”。
二、追根究源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据这一观点,教师做工作就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即要追根究源。
《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说,论述一个问题好像劈柴一样,可贵的是能准确地劈在纹理上,只有视理而析,才能劈如破竹。教育学生既像劈柴,又如治病救人,而治病务求治本,切忌舍本逐末。言为心声,学生言行不当的现象是由其思想认识不端正这个本质决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摸准学生的脉搏,然后再用情去疏,用理去导,方能水到渠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就要讲求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定要“斩草除根”。
三、适可而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使事物能够保持质和量的关节点,是事物存在的界限,通常也称为分寸、火候。据这一原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就要把握好度。
1.严之有格,宽之有度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中学生天真幼稚,自控力差。
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肃纪;不严,无以育人。但严不等于时时听训斥,也不是处处被控制。否则,学生就会畏而远之,师生间就会变成猫鼠关系,达不到心与心契合,情和情交融。教师对学生严中须有宽,但宽不是一味地“吹柔柔的风,洒绵绵的雨”,也不是“任你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否则,学生觉着教师软弱可欺,就会出现对抗行为,上言不能下达,上行不能下效。2.紧的有限,松的有距
中学生自我约束力差,教师对他们管束要紧。不少教师紧的“杀手锏”就在于亲自“督战”,紧锣密鼓;一天到晚眼盯着学生,嘴批评着学生,脚跟着学生,把他们置于自己的高度监视、高度控制之下,使学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结果,差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违纪现象,且屡禁不止,防不胜防;而好学生则成了“死读书”的“小绵羊”。中学生是创新的一代,教师应让其个性突出出来,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紧要有限,紧中要有松,而松中要有距,松不“放羊”,否则,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纪律松懈,学习抓不紧等现象,进而耽误他们的美好前程。
3.抓中有放,放中有抓
中学生已渐趋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日常事务中要注意锻炼他们,把部分权利下放。魏书生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所承载和通过的信息量就会越大,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程度也就越高,教育效果也就越好”。而放权就是民主,实践证明教师唱“包打天下”的独角戏,会事倍功半;而权利下放,放得好就可以事半功倍。如组织文体活动、举办各种比赛等,这些权利都可下放,但这是抓中的放,并不等于班主任对这些活动不管不问,因为中学生经验欠缺,不能尽如人意,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一定放中有抓,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抓不专制独裁,放不放任自流。
4.冷不过头,热不超温
教师对学生要“热”,热情关心他们,以情动人;诚恳对待他们,以诚感人;善于激励他们,以激催人。但要控制好用情的度,因为长时间使用后就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抗药性”。个别教师对好学生的态度过“热”致一叶障目,一好百好,就会使之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最终陷于孤芳自赏的窠臼中难以自拔,使“优质树苗”出现了不应有的“弯曲”。“冷”就是教育者将自己的感情深藏内心,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学生在冷峻的氛围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切忌对后进学生坚持“一点论”,甚至产生光晕效应而对他们太“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不能求全责备,中学生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能正视他们,矫正缺点,挖掘优点,适当地给予“热”,后进生也会成为砌墙的砖———后来居上。
第二篇: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的属性是正义,数目的属性是灵魂、理性或机遇,其他事物也能用数来表示。无限是偶数,把偶数拿来用奇数限定,就会赋予事物以无限性。万物都是成双的, 任何对偶的事物皆可以平分。计算两部分的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为这种两两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但是,如果增加到奇数,平分就成为有限,就会使无限的二分终结。数学源自实物的实性,而数学方法是进人哲学殿堂的阶梯,是认识理想世界的准备工具。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解释宇宙生成而去研究数学,并从数学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数学研究抽象概念,一切对象均由整数组成,数乃宇宙的要素。古今中外,自然哲学流派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宇宙生成这一中心问题,力图在数学中寻求宇宙生成的圆满答案。
数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同是柏拉图学派的门徒,柏拉图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生,阿波罗尼斯曾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和欧几里德的门徒相处很久。这些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在思想上、学术研究中相互影响,在同一时期使得数学和哲学都发展到各自的高峰。从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机械决定论到逻辑实证主义都表明,数学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方法和内容。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精神,数学在今天已渗透到以前由权威、习惯、传统、风俗所统治的领域,并且逐步取代它们而成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有些数学成果,如非欧几何、哥德里定理,对人类的真理观、时空观、伦理观乃至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要求人们全面地看问题,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内部规律,不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得出的观点必然是主观主义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数学所反映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同样也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内容。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乘法与除法,微分与积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数学整体性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数学整体性是一系列繁简不
一、层次不同的具体数目和形体关系的内容,按一定逻辑和顺序组成的严密知识体系。强调数学的整体性,就是要使人们的头脑反映这种数学的整体性,使客观的东西逐步地变成主观的东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地看问题,对外界事物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用丰富的想象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发挥智力的独创性,形成思维的完整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给我们以方法论的指导。认识论把科学研究奠定到了实证即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必须是经过对经验的排列和归纳才能获得。思辨与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知觉、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思想,只有把彼此对立的概念、思想、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诸多全新的科学概念、思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还认为,科学认识应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创立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基础与标准。要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就必须在科学认识过程的实践基础上,把观察和假说、实践和理论、归纳和演绎辩证地统一起来。科学真理既不能按现存的理论来判断,也不能按人数的多寡来表决。
在人类构筑的庞大的精神财富宝库中,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傅立叶级数使人们对音频的把握更加清楚,为创造各种优美的乐曲提供了可能;几何学成为西方近代画家的必修基
础课;散文大师着力体会数学的简洁明快及数学风格;文艺创作从模糊数学、实变论吸取指导思想和方法,而这些仅仅是数学成功应用的一朵奇葩。科学发展到今天,数学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应用数学的理论、概念、手段和技巧,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和量变的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找出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及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将理论模型付诸实际,检验其符合程度,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正和完善模型。这一切都建立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七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 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才能获得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数学成果。
第三篇: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研 131 班 学 号: 1314393009 姓 名: 赵慧凯 指导老师: 练新颜
二〇一四年四月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赵慧凯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号1314393009)
摘要:在论述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 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和谐;人与自然;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古代,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对自然界的看法上。主要分为:朦胧的自然意识、朴素的自然观、神秘主义自然观三种。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古代中国在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如古希腊、古埃及,但进入封建社会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超过欧洲,特别是公元3—6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元气说很盛行。宗教神学自然观在中世纪的整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其发展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早期直截了当地宣扬和推崇盲目迷信;第二,盲目迷信披上了精致化了的哲学外衣;第三,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宗教神学自然观的依据;第四,宗教神学同暴政相结合。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1]。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学科发展还不充分;分流行;近代科学技术所继承的古代科学遗产,主要是同力学相关的原理、定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所谓自然界,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2]。根据能否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特征,可以把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两大类。自然界的物质虽然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根据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可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天然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包括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结构和性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3]。物质系统的整体性,首先反映了物质系统的整体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因此,整体中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影响整体的性质和 2
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不同于孤立状态下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受到整体的支配和制约。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人对自然界具有先天的、本原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4]。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首要之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地球,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1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特别优越的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物质前提。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在发生、存续、终结的过程中,始终受自然的规定和制约,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人类。
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
四、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人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内在标志,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造就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本质原因。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在进行劳动之前,能够设定目标,规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方法,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劳动引起外部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促进人类之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由此,要求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要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和体现公平要求,既要体现代际公平,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还要体现代内公平,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在达成全球共识类家园即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前提下,采取全球的联合行动才能成功。总体来说,这种发展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是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有机统一。
2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6]。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7]。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8]。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少代表发现,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 4
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们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小而分散的污染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
可以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4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区域内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1至2个国际性的会议休闲度假名区。
在不断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要时刻走在时代前沿。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9]。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突出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型第一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坚持把融合化发展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互促[10]。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延伸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第一,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和城镇人工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并结合流域治理、矿区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继续建设首都生态屏障体系。加强涵养区水源生态建设。以保护区域内各种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开发节水设施,提高水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通过植树造林加强山区生态建设,扩大生态林规模。加强空间管制,特别是生态涵养区中的密云水库上游、官厅水库上游要禁止开发;加大禁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防止违规采伐和非法开矿,形成全面的生态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农田林网为主要内容加强浅山区生态建设。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农田林网。以公共绿地为基本内容加强城镇生态建设。继续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为基础,植树种草,增加绿地,美化环境。第二,积极创新生态与农村发展模式。建立若干个生态建设试验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统筹安排生态建设。建立各个区县之间生态建设协调机制,促进生态链在涵养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
生态环境共赢[11]。建设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涵养区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水源建设补偿制度,制定扶植涵养区发展的经济援助政策,积极支持涵养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继续把涵养区“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三农”发展的投入与分配机制和全面建立城乡接轨的各项保障制度。遵循“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大原则,通过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山区农民转行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林果业等富民产业,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第三,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源治理,以提高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再生资源比重,减少直接处理投资;建设垃圾填埋场以及粪便处理场,提高城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范围内的社会单位及居民楼房垃圾袋装率和县城内垃圾分类率;建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清洁农村,文明乡镇。限制或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实施有机农业工程。推广缓释肥,提倡农家肥和有机肥,改善施肥方式,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扩大生物治虫农田范围,减少农药使用量。杜绝污水灌溉,推广可降解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实施绿色畜牧养殖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监管;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示范工程。第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促进涵养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严格限制不合指标的项目进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保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生产方式。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工业比重,增加企业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的费用投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链。以加工企业及相关服务组织为纽带,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家庭生活,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倡导科学消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鼓励使用绿色标志食品、环保标志产品和节能节水论证产品。倡导使用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并实施“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措施;在农村减少使用薪柴秸秆等燃料,发展生物质工程,提倡使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扩大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范围。第五,加快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发展聚落,通过生态移民、生产移民、生活移民等方式调整人口布局,推进农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坚持以环境友好型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空间集聚,构筑科学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集约发展经济,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经济集约增长。要努力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政治体制,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繁荣社会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 胜.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3).[2] 浦明霞.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N].新华日报.2010,7,6.[3]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报告
[4]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6]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7]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8] 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5): 28-29.[9]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 M].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7-28.[10] 李昭新, 张敏.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8(1): 76.[11] 熊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J].中国环保产业, 2004,(1): 14.7
第四篇:教学管理论文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姓 名:院 系:专 业:年 级:学 号:指导老师:
教 育 管 理(本)2011年(秋)的分公司
教学管理论文:浅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摘要:有效的管理是精致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是否精致,关键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些人往往认为这只是校长或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的事,与其他的教学人员毫无关系。其实,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要使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外现代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必须动员、组织学校的全体成员直至家长及社会其它有关成员参与教学管理。外国一些国家,不仅在校内建立师生员工及家长参加的管理、监督机构,而且在校外还设有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成员的联合组织,共同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负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校内的教学管理只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导主任主管各科教研组管理系统,很少甚至没有师生及家长对教学施以监督的组织。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也很少有机会过问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了教学管理,从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动员有关方面人员参与教学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对此给以充分重视,调动校内的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同时要力争与家长及校外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学监督组织,对学校的教学施以必要的监督,为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与建议。
三、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四、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在
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缺乏协调,学生家庭作业负担沉重,一些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我们应注意把教师的长期脱产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提高结合起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培训、进修机构,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观摩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办好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素质教育
质量。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学校管理应树吗要从事教学管理,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就更要注意这一点。
六、结语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23).[2]李永忠,李坊银.鉴往知来革故鼎新———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尝试[J].江西教育,2007,(11).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村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怀,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沿海城市、大中城市谋发展;例如在乐安县乡镇的一个中学许多骨干教师由于不满当前的物质条件的需求,而向广东、深圳特区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下海有的是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笔者所在县的许多农村学校近十年来没有进过一个新老师,导致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大批教师面临着退休而补充却没能跟上,导致很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缺少。(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部分农村教师师德下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怕苦怕累、追求安逸的生活,讲实惠贪图方便,一切向利益看的思想有所抬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学校也兴起走后门,有关系走后门的小孩就用心的辅导,座位也是前面或者中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中饱私囊也就见怪不怪了,长期以往,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荡然无存。在农村学校,有些教师因为在农村就一心二用,有事办事、有活干活的现象常常发生,有些教师甚至让学生到家里帮忙干活,如此以来形成了以物质代替精神,以金钱代替思想工作。学生怎能安心学知识,这样不是误人子弟吗!却不知教师工作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具有长效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三)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集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
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四)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在江西地区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一般是一个老师教几门课,一位老师说:“他的学校只有7名教师,他一周上22课是:三年级的语文、二年级的数学、三年级的体育、美术,二年级的音乐。学校许多教师上课情况都是这样的,教主科的教师都不够,更不用主说是副科。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是比较普遍的,这无形之中毁掉了很多学生学习这些课的兴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讲,这无疑不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五)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
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从社会上录用的民办教师(现已转公办),有顶替的,有代课的,这部分教师在学历上、业务素质上都相对较低,与城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相比较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自1985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学历的达标率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不合格的局面。从整体上讲,农村教师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的挑战。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加上许多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对农村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进修教育。并且农村学校通常没有骨干教师,没有像样的优秀教师,导致在很多农村学校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例如;很多的教师上课时不会讲普通话或者不标准,给学生的语言发音有很大的阻碍,不能够教正确的读音,从而不能更好的教学生认识字,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六)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
由于农村的教师资源紧张,录用层次低,录用后都是直接上岗,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些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思维固定,不愿意改变。教法落后;加上学校的经费紧张都极少受过培训。面对新课程改革显得力不从心,适应不了新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还只停留在只会照本宣科、执行标准的教书匠水平,他们只是在单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充当了“知识传声筒”的角色,很少具有创新意识,也不懂得教育的科学内涵。笔者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数据表明,只有大约10%的教师认为他们应该要从事教育研究,并且用研究的成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只有大约20%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是优秀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另外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研究为何物。显然,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习惯于实施课堂的“满堂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
当前,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看,教师的物质待遇仍然偏低。教师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流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是防止教师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政策上解决好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的问题。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已经开始在学校推行工资分配改革,贯彻实行绩效工资制,学校也应该抓住政策和时机。一方面,有关
学校和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解决涉及到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户籍问题等等,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教学,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广大农村教师的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专心地教学。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
学校要大力贯切《教育法》、《教师法》、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尤其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当前,我省许多县市开始每年从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中小学招聘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
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五是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工作。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特岗位”计划,至今已有三年了,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踊跃投身到这两项事业当中去,这两个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带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效国。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臵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
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培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边学边教,教中学,学中教,积极学习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使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专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结束语
教师管理的目标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干和智慧,让教师积极主动打心底儿愿意为学校的存在、发展尽心尽力。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狠抓改革,正确实行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通过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改善教师分布情况;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通过搞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抓好 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一支德才兼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过硬、建设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切实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石和不竭的动力,这也必将把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56)
[2]孟令熙.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中国教师》出版社,2004(2)[3]吴霞飞.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当代教育出版社,2006(3)[4]李建平.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2001.9.(12)[5]赖大益.农村小学教师配臵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思考.乐安县人大信息网,2007.1
第五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如何抓好教学管理
摘要: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首要职责,头等大事。
关键词:生命线、保障、管理、加强、职责
怎样抓好教学管理
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
挥不够,学校的一切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呢?我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1 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只有和广大教师保持零距离接近,教师们才能内心无愧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1.2 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个性化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职工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师献计献策,例如,前段时间,镇教委举行亮点工程活动,我校通过教师们广泛讨论,献计献策,学校的亮点工作丰富多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性“沉”下去,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对来自教师中的问题一定要有下文,要有回复,不能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质量。
1.3 要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搞好教学管理,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 ,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谈工作、拉家常、议时事、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同时注意减轻老师的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繁琐性的特点。因此,要体谅教师的苦衷,在教学上无关紧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应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实,时时刻刻,时时处处,想到教师,只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
1.4 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量来激发。因此,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物质需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要尽力创造条件,对学校微不足道的物质、奖金刺激,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确实体现有付出有回报,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回报。
第二,精神推动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育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工作中实行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实行多表扬少批评,把诸如评选先进、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要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搞假象蒙蔽教师。
二、要树立威信
俗话说,自己不正难正人。因此,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要以身作则,要严于律己,只有自己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处处起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影响力,有说服力,在教师的心目中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头人。
三、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先导,有了思想才能指导行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新课改实验,但是,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和课堂封闭等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但是对新课改精神的领会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绩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3.1 创设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教师经常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或者邀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
3.2 鼓励教师博览群书
阅读增加智慧,阅读增加精彩,阅读使人摆脱平庸。尤其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信息时代,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发展,因此,要鼓励教师多读教育杂志,教学名著,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基本观点和操作模式,让广大教师穿过时空的隧道,进入信息时代,使广大教师掌握教育思想的动态变化。
3.3 精心设计,认真教研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群体力量,组建学科优秀群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每周大教研及小教研时间,积极开展有实效性地教研活动。强调同伴互助,推动共同提高,为教师搭建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
3.4 潜心书写,增强内化效果
鼓励教师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用笔记录课程改革的点点滴滴,记载自己课改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占领教师的精神圣地。
四、加强人文关怀
每一个教师都有长处,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探寻教师的闪光点,帮助教师找到自信,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以促进教师内驱力的提高,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研氛围。不要让纪律规则等去约束教师,让教师去自觉遵守纪律规则等。不能让教师时时、事事、处处围绕考核转,把学习、研究、教学当成任务去完成。要激发教师由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我该学,我该做,让每一位教师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忘我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总之,教学管理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正如所说“教育无大事:,处处是楷模”,它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实、公正、实效、细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失时机的,积极主动的,分阶段的,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在动态中寻找管理办法,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