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恩不图报你做得到吗杂文随笔
今天在刷某个平台时,无意间看到一篇好文,名叫“施恩不图报”。
作者是这样叙述的:小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一个成语叫“知恩图报”,意思是别人给予恩惠,要知道回报,这是对受恩人说的。对于施恩人来说,课堂上却没有教过相应的词,我认为应该是“施恩不图报”。
看完整篇文我心有所触动。咱们大中国传统的美德有“自我奉献”一说。平时对于自己要严格要求,注意自己的德行。生活中要邻里和睦、乐于助人,必要时君子要成人之美,这才是一个人的德行与风度。
所以“知恩图报”四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至于“施恩不图报”这才是少数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金钱、利益、得失时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大脑,有多少人是知恩图报的?又有多少人是施恩不图报的?
或许真有一小撮人,别说回报了,反过来不害你就算是烧高香了。因为,你施恩于他,他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认为你拥有那么多,于他只付出一点点,这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最后实在是心理不平衡,会做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伤害你。
所以,假如你真的给予人恩惠,那么就不应想到回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助人为乐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然,所助之人前你得擦亮眼睛了,别再上演“农夫和蛇”经久不衰的故事了。
助人也得慎重选择一下,而不能凭着一腔热血释放,不然,你或许助的是人,而可能会无意间害了你一家或这个和谐的社会。这就彻底违背你的初心了。
那么施恩不图报这样的境界,问问你自己和身边的人,扪心自问能有几人能做到?
武侠小说中,常有侠义之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劫富济贫这类的事。多少个午夜梦回,你是否梦到穿越到古代,执剑天涯行侠仗义……
其实人呐,受他人点滴恩惠必当涌泉相报!因为,他人选择助你,这是多么大的恩情啊!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就是对施恩者最大的回馈。
当然,作为一个施恩者,我们得把心态放平。有些时候,基于种种的原因和时间关系,你不知道你所助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或许仅仅是一个瞬间,你的善念就支配着你,缘由你本是慈悲心之人。
当我们施恩时,如果我们偶然得到了别人的感激,那是一种意外之喜;如果我们得不到感激之情,也不必为此而感到难受。
作为家长,要教育出知恩图报的孩子,就要自己以身作则,知道感恩并且落实到行动上。我想,这样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定不会差。
话说回来,你如果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才会有更多的人帮你、助你。反过来,当你强大时,你也一样会帮助更多的人。
要啰嗦一句,知恩图报是美德,请守住自己的底线,由你用何种方式去报恩。女人,千万不能把恩情当感情。男人,由你怎么着吧。
第二篇:你抑郁过吗杂文随笔
昨天一微信好友里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微博的心理医生的文章《可以自我诊断下!抑郁症症状表现为……》,我点进去看了一下:
抑郁症症状表现为:持续的伤感、焦虑、郁闷或“空荡荡的”感觉;感觉没有希望,看不到前景;有负罪感、或丧失自尊心;心情烦躁、易怒;对曾经喜好的活动失去兴趣,包括性欲;疲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细节、难以做决定;睡眠紊乱:早醒或嗜睡;食欲紊乱:暴饮暴食或者缺乏食欲导致体重过重或过轻;有自杀的想法或者有企图自杀;疼痛:头疼、痉挛或者无法治愈的消化系统问题;甚至出现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如果以上的症状有五种以上并且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看罢,觉得很像在描述自己,于是留言给她:自我诊断我是。
她回复:我才是!
我可真吃一惊,因为她在我心里是个大女人,身处京城,在职场叱咤风云。曾经为了工作与对手谈判通宵达旦。前两年刚生了二胎,为了照顾小儿子,老公辞职回家,做了专职奶爸。大儿子刚上大学。家里三个男人等着她养,且两个儿子一个幼儿园一个大学都不在义务教育的阶段。一个女人得有多强大才能养家养三个男人?
她要负责十月怀胎,还要负责母乳喂养;她要负责貌美如花,还要负责赚钱养家。
这么强大的女人我可从未想到她会跟上述抑郁症状沾上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她对我的留言也很吃惊,因为她一直觉得我是超然物外的幸福小女人,怎么会抑郁?
还有我们一个共同的朋友也在下面评论:我也是!……
原来不管是大女人还是小女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
文章下面网友留言如下:
除了没有自杀的想法,别的都有,时好时坏,经常因为别人一个眼神,一句我觉得不中听的话,就开始伤感,情绪低落,自卑,烦躁不安,想哭。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抑郁症,因为小时候就这样了到现在大概20年了。经常觉得身边每个人都看不起自己包括最亲的亲人,别人稍微有点对我不好我就会无法释怀。
我不知道我又没有抑郁 只是现在觉得每天过得不开心,好压抑,开心的时间很少,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眼光,和对我的评价,因为我还是个学生,在学校会特别压抑,和朋友闹矛盾,每天在寝室总觉得没人理我了说话也没人理,心里快承受不了了,我好怕自己抑郁,我想变得开心起来,开朗起来大胆起来
很焦虑,会持续难过 一点小事,能想很久。晚上会睡不着,会不停的想很多事,只能靠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很不想说话,会特别难过,一点小事会难过很久。很想哭,很多事都没有了兴趣。
原来不管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全都会有抑郁的时候。
看完想写几句话:
第一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第二句:不抑郁的人生是相似的,而抑郁的人生各有各的忧愁。
第三句:每个人光鲜亮丽的外表后,都有不可言说的艰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没有谁的人生永远顺风顺水,苦闷抑郁难免。只是有人能走出来有人走不出来。走出来的,只是抑郁一时;走不出来的就抑郁成疾。
那么,你抑郁过吗?
第三篇:你说,你害人不杂文随笔
早餐的时候,柳叶打开了放在桌上的购物袋,里面是妈妈刚买回来的小面包。她顺手拿出一个三角形的小面包,准备撕开精致的包装。这时,她习惯地看了看生产日期,比照一下保质期。呀!原来已经过期好多天了吔。
紧接着她一连又看了四五个,结果都是过期的。柳叶立马对正在往冰箱里放东西的妈妈喊道:”妈,这面包早就过期了,不能吃了。”
“啊!我今天还是大清早去买的,还特意选他们堆在最上面的。我还以为这最上面的就是新做的最新鲜的呢。怎么这样啊?”妈妈听后,啪的一声关了冰箱门,一边说一边走了过来。
“人家早就摸透了你们的购物习惯,才把过期面包浑水摸鱼卖给你们。”看到妈妈把面包全倒在桌子上一个个的查看,柳叶忍不住地对妈妈说道。
“都过期这么久了,他们怎么不早处理,还当正品卖给我?这不是坑人吗?”妈妈拿着一个面包,看着生产日期非常生气地说。
“赚黑心钱呀!”
“不行!我得去找他们。”
妈妈把面包重新装好,拎着购物袋,来到位于菜市场旁边的鑫欣蛋糕店。她进门就对老板顾梦齐说:“咋回事啊!都过期了还卖给我?不怕吃出问题吗?还这么贵!”
“阿姨,您先别生气,让我看看。”顾梦齐立刻接过她提来的面包,稍稍看了看,就满脸堆笑地对她说:”阿姨,对不起!这是我疏忽了。我马上给您换,再送半斤给您不加您的钱,您看行不行?”
听顾梦齐这么一说,柳叶妈气消了一半,她对顾梦齐说:”小伙子,不是行不行的问题。你这么做,会让我们吃出病来的,你知道吗?我也是相信你,才买你家的面包。要不是我女儿看出问题,我全吃了都不知道。你说,你害人不?”
”阿姨,我以后一定注意。”
柳叶妈见顾梦齐态度十分诚恳,又看了看他递过来的面包,欲言又止只好问了句:”这次应该没问题了吧?”
”您放一百个心,绝对没问题。”柳叶妈满意地拎着换过的面包回家了。
望着柳叶妈走出店门的背影,顾梦齐长舒一口气。然后,他迅速将退回的面包按照***惯,一个个抓到新做的面包上面,坐等下一个来买面包的人。
顾梦齐想,小本生意难做啊!每天起早贪黑,赚两个钱要交门面钱,还要交房租水电和税收等等。像这次绵绵春雨下了大半个月,都好多天不开张了。虽说这面包已经过期了,但如果我不赚钱卖出去,我会亏得更多。这么做,我也是没办法啊。
正在想着心事,顾梦齐的老婆谭茜玥提着早餐来了。见顾梦齐无精打采的坐在收银台里,她放下保温盒问道:“开张没?”
“没开张倒好喔,问题是早上开了个张,正高兴人家就来退货了,还倒贴了半斤面包。”顾梦齐很无赖地说。
“我就知道,你全都写在脸上了。没事!打起精神来,先吃了早餐再说。”谭茜玥心疼地安慰老公。
顾梦齐打开保温盒,青椒炒肉丝的香味扑鼻而来。他顿时心情大好,狼吞虎咽起来。
顾梦齐刚吃完饭,谭茜玥在收拾饭盒。这时,一个老太太从店外进来。顾梦齐热情地问道:“老人家,您要买哪种?”
”哪种面包卖的好,就买哪种吧!”老太太和蔼的说。
”好嘞!那就拿这种。”顾梦齐熟练地扯过一个购物袋,左手抓住提袋的一侧,右手的拇指跟食指将袋口捻开少许。把手伸进袋里,张开五指往里撑了撑,购物袋完全打开了。接着,顾梦齐抓起过期的三角形面包,大把大把地迅速装进袋里。
”好啦好啦,不要这么多,吃不完。”老太太见顾梦齐一下子给她装了满满一大袋,连忙喊道。
”没事,这面包好吃。刚才有个阿姨买的比你还多,她说下雨天难得出来,多买点没事。”顾梦齐真诚地说。
老太太见他满脸的实诚,便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就爽快地付了钱,提着面包出了店门。
谭茜玥很失落地说道:“老公,这生意硬像打铁一样啊。快!赶紧清一下,看看还有多少陈货?”
夫妻俩清着清着,刚刚还绽放在脸上的笑容,此刻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
顾梦齐在心里祈祷:但愿老太太这趟出去,不再给他退货回来,更愿老天爷别再下雨了,生意快点好起来。不然,新做的面包也会过期。而这过期的面包就像一个个定时的炸弹,指不定哪天就会出问题。或老人,或小孩,或315……
第四篇:你见过雪候鸟吗杂文随笔
整个下午,外面都在下雨。我和晴就坐在茶座的一隅,直至黄昏的薄暮将我们轻轻包裹……
茶座里反复播放着熊天平的《雪候鸟》,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随候鸟南飞,风一刀一刀地吹。你刺痛我心扉,我为你滴血,你遗弃的世界,我等你要回。我不想南飞,泪一滴一滴地坠。我空虚的双臂,你让我包围,我有过的一切,你给的最美……每次听这首歌,我们都会为其中表达的那份对爱的执着而感动。据说,雪候鸟,是一种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的鸟,它不惧严寒与困苦,有着执着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专注而痴情,长久以来,被视为爱之神话。
前些天,晴失恋了。一段小心维持了两年多的恋情,因为男方的工作调动嘎然而止。如今,孑然一身的她,正陷入空前的感情低潮期。有很长时间了,她一边听着歌,一边握着我的手,眼睛却怔怔地望着远处的香樟树林出神。
已经是隆冬季节,可那些树木还是那么苍翠、繁茂,简直有些不合时宜。我跟她说,今天,可能会下雪呢。
我们这里属于地理意义上的南方,经常两、三年都没有可观的降雪,所以,冬天没有雪,对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晴说,好盼望下一场雪呵。没有雪的冬天,缺少一种氛围,缺乏一种神韵。没有雪的冬天,还能算冬天吗?看来,她是多么渴望来一场漫天的大雪掩盖所有的情伤吧。
当天,气象预报说,我们这里有百分之九十的机率会降雪。于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和她撑着伞走过一条又一条街,等候雪的降临。但纷扬的雪花始终没有飘落,只有星星点点的小雪花,混杂在零乱的雨丝里,漫天地挥洒,充其量就是一场雨夹雪而已。
在冰冷缠绵的雨雪中,我们不知走了几个小时,反正是走过了大半个城市,也没能邂逅一场晴梦寐以求的降雪。失望之余,晴倚在我的肩上,不断重复唱着《雪候鸟》的高潮部分,“我又回头去飞,去追,任往事一幕一幕催我落泪,我不信你忘却,我不要我单飞,没有你逃到哪里心都是死灰;我又回头去追,去醉,就算我追到最后只剩冰雪,天都为我伤悲,冷的爱快枯萎,任漫天风雪覆盖我的心碎……”凝重深情的吟唱,是她心碎的声音,含泪带血的倾诉,更带着一种忘我痴绝的味道。我当时听得泪流满面,心如刀绞。因为我明暸,在凄凉湿冷的雨雪中,晴那发自内心的强烈痛楚,在疯狂地,绝望地燃烧着……
当时,已近而立的晴,就像是一只遍体鳞伤的雪候鸟,是如此的忧伤、孤独且无助。
大概在一年多以后,很幸运地,晴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一个忠厚、踏实的男人,并很快地,彼此有了结婚的意愿。但老公的家在北京,且有老人要照顾。于是,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衣胞之地,选择去她曾经非常向往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
刚去的那个冬天,晴常会在电话里跟我兴奋地说:“这里的冬天经常大雪纷飞,天上地下一片混沌,到处白茫茫的。我现在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寒冬了。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常常渴望下雪的冬天,现在,总算尝到下雪的滋味了。”我在电话这头,会心地笑了。真想说,只要你是幸福的,其实,冬天下不下雪都没有关系呵。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晴现在是一家网站的高管,而老公则在一家知名的杂志社工作,已经做到副总的位子,儿子也读小学五年级了,一切幸福地接近完满。她,再也不是那只流着泪,唱情歌的雪候鸟了。
前两天,北京突降大雪。晚上,我从《新闻联播》里看到北方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画面,连忙打电话给她。她一接电话,便喋喋不休地跟我抱怨开了:“这突来的大雪真把人愁死了。高速封了,公交停了,地铁也挤得要命,这两天我们上班、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快递也了,“11.11”一家人买的羽绒服还没收到,我真的很恼怒这老也下不完的雪了。”我在电话这头哈哈大笑,说:“雪候鸟不是最盼望下雪的吗?”只停顿了半秒钟,她便在那头恣意地大笑起来。
岁月流走,情怀依旧。看来,冬天有没有下雪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没有爱呵。没有爱,在南方的艳阳里,一样会大雪纷飞;有爱,在北方的寒夜里,依然会四季如春。
我忽然觉得,白雪皑皑的冬天虽然浪漫,而没有雪的冬天也很可爱。此刻,我遥望着远处的香樟树林,沐浴着隆冬季节温暖的阳光,在窗前的沙发上,微笑着睡去……
第五篇:嘿!你过三八节吗杂文随笔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三月若没有三八节,这个月至少要失去五分之二的话题、五分之一的吐槽、五分之三的流量。
这几天,听到最多的话题大概是“女神节”“女王节”“妇女节”“三八节”了,有人说准备带女王出去旅游,也有人计划送女神惊喜,还有人打算让女王任性地买买买……
商场超市里,也有大大的促销条幅,推出了很多“女神节”的优惠,什么要送就送美丽、要送就送疼爱之类的,一时间,热闹的氛围有了,积极表达爱意的动力有了,好像大家都学会了表达,或者说都有了表达的机会和愿望。
下班回家,我问母亲:“妈,您对三八节有什么看法?”妈说:“啥三八节不三八节的,平常做到才最好。”不得不说,母亲的话太有道理了。
我们好像习惯在朋友圈高调,在生活中忽视。不仅三八节如此,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生日,甚至春节也都一样。
记得去年母亲节那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向母亲表达爱意,从“妈妈我爱您”到“这是属于您的节日”,从“回家过母亲节”到“母亲,有您真好”,大家都在高调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当时我们领导说了一句话:“很多母亲都不会用微信,不会看朋友圈,也不知道这些人晒给谁看?有这时间,还不如回家帮母亲做顿饭。”简直不要太精辟了。
记得潘长江有个小品《照亮全家福》让我印象很深刻。潘长江过生日,儿子、姑娘、孙女都回来了,潘长江想跟孩子们说说话,大家都忙着发朋友圈,这个说需要发个小视频,那个说需要拍张合影,但谁都没顾上真的坐下来跟老人说话。最后潘长江怒了,让孩子们把手机放下,孩子们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老人盼着孩子们回家,其实是在盼望能有个机会好好聚聚、唠唠家常、说说贴心话,可孩子们的注意力却在手机上,其实,晒在朋友圈的仅仅是一张照片或者一段小视频,别人评论或者点赞能收获什么呢?可是亲情却是实实在在的,不用炫耀,也无需高调。
就像我认为不需要在朋友圈给父母过生日一样,我也一直觉得,三八节更不需要在朋友圈过。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日子让女王享受荣誉,我们需要设置一个日子表达对女王的爱,但我们最应该警惕的是这一天的高调作秀和这一天过后的一切归于常态。
疼爱女王不应该仅仅是三八节这一天的事儿,对女王的爱也不应该仅仅存在于朋友圈。它应该是我们每天的生活日常,应该不因任何日子而打折扣。
所以,三八节,对我们的意义,从来不是什么礼物,而应该是一个礼赞,我们在女孩到女王的转变中且行且从容,在这个转变中渐渐红粉花飞,像掌控自己生活的君王:镇定地注视着匆匆而逝的日子,平静地走过一个个温婉可人的时光,安心地享受每一个充满温情的片段。
所以,三八节跟年龄有什么关系?跟日子有什么关系?
30+又怎样?40+又怎样?3月8日又怎样?3月9日又怎样?重要的根本不是日子,重要的是我们坚定踏实地走过,不断成长、不断积累、不断前行,成熟就是我们抵挡岁月最好的明证,责任就是我们对岁月最好的注解,孩子就是岁月给我们最好的回馈。我们接受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同时也直面生活最残酷的现实,我们解决生活最无奈的困难、同时也享受生活最纯真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