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真是一种生活的姿态美文随笔
我从来没认真的想过认真这个词。
至今以前,我不是一个认真的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和工作中。即使我总自信满满的认为只要我认真我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学生时代总因为粗心算错数、涂错卡,上班了写教案也从不走心写错了随手划掉压根不像出自一个老师的手笔。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相反,我认为自己很勤快。在我的观念里,认真做事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我是一个惜时的人。结果是我没有做好过一件事。更可悲的是,有一天我发现我已经不会认真做事了,即使我有很多时间去做一件事,我也无法做的和别人一样好。我开始怀疑以前的慢慢自信到底从哪里来的,或许只是安慰自己做不好的借口。做了老师之后终于明白认真的人原来做每件事都那么认真,不认真的人做每件事都不认真。原来认真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是啊“欲速则不达”,心沉不下只会事倍功半。
街上嘈杂的声音、手机里飞舞的资讯、人情世故的繁杂、尔虞我诈的斗争······,让我们的心很难安静,很难认真的做一件事。关掉窗户,关闭手机,一杯暖暖的咖啡,一本温情的小说窝在沙发里,一支黑笔一本厚厚的教案,把一颗思绪万千的心沉下来,没有他没有你只在自己的世界认真的思考着,认真的生活着!
第二篇:认真是一种能力
认真是一种能力、责任是一种担当
初读《高效能员工6项黄金法则》,第一感觉是触动!是对心灵深处的触动!封面上“一流的企业培育高效能的员工;高效能员工造就一流的企业”的名言深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中论述的认真第一的工作态度,责任第一的行为规则、要事第一的工作方法、速递第一的时间管理、创先第一的思维模式、学习第一的进步意识,无一不是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和经验的结晶。将我在日常工作中的积累与零星感悟进行了梳理与提升,仿佛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门,使我豁然开朗。
认真是对待工作的第一态度,是一个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是做好工作的必备品格。责任则是一种担当,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对工作不负责人的人。其实认真和责任缺一不可,有了责任才好更认真。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一个人最可贵的也是认真二字!”美国西点军校也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对工作是否有认真的态度,事情还没有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能否把这件事情、这项工作做的更完善,更完美。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之路。只要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就会赢得应有的尊重。
我们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离不开认真负责。认真是一个态度问题,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做事,在困难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我们应该用心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把容易的事情做好,并且倾自己全力,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态度决定水平,细节决定成败。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差异,但最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态度,我们端正了态度,以一种认真、负责、执着、勤恳的态度面对工作,我们就能把工作做到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极致,而且这种认真、踏实的态度可以弥补我们自身能力上的缺陷,使自己个性和人格更加完善,能力不断提高。痛过学习,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就不会有成就。认真是种能力,过去人们一直强调认真是一种态度,我认为这是片面的。其实,我更认为认真是一种能力,是我们做学问和工作的一种必备能力。当然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平时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
就拿这次读书启智说吧,说实在的,这项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那么容易,以前总以为这么简单的工作,无非就是组织大家学习交流下,叫大家每月按时教心得,写笔记就好了,并没认真的是看待这项工作,可是慢慢的发现大家都是在应付,到了规定的日子不是教不上来,就是随便从网上抄篇的了。这时候我才意识的问题的严重性,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好的开始,想必以后的工作会越来越难做,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觉得从自身开始,认真负责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也许认真一时可以,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新开始制定学习计划,并把利用下班时间,把大家召集到单位,开始大家很有情绪,可是当看到两个局长都和我们一起学的时候,没人在有一句怨言,都认真的学习,时间久了大家都不在把这项活动当成任务,当成工作,反而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种提升自我能力的激励。组织读书考试的时候,无一人缺考,反而还多出2名,原来是是新来的员工,自发学习,真正做到了爱学,想学的。看到大家这么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我想在工作中大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最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
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奋力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也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责任使我长大,我的家庭,我所处的社会,需要我有这份责任心,带着这份责任心我应该更加认真的工作,更加努力的奋斗!
第三篇: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认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1944年冬天,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很快陷入严重困境。
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你能想象帝国崩溃前夕的德国人是如何砍树的吗?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非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受到处罚。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个笑话: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谁来执行处罚?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一个德国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
这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讲的一个故事。当时他在德国留学,目睹了这一幕,所以事隔50多年,他仍对此事感叹不已,说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德国人在如此极端糟糕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答案只有两个字:认真。因为认真是一种习惯,它深入到一个人的骨髓中,融化到一个人的血液里。因了这两个宇,德意志民族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初、中叶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之后,又奇迹般地迅速幌起。
再讲一个关于德国人认真的小故事。
1984年,我国一家柴油机厂聘请德国退休企业家格里希担任厂长。
格里希在上任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上,便单刀直人,直奔主题:“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那么清洁度就是气缸的质量及寿命的关键。”说着,他当着有关领导的面,从摆放在会议桌上的气缸里抓出一大把铁砂,脸色铁青地说:“这个气缸是我在开会前到生产车间随机抽检的样品。请大家看看,我都从它里面抓出来了些什么?在德国,气缸杂质不能高于50毫克,而我所了解的数据是,贵厂生产的气缸平均杂质竟然在5000毫克左右。试想,能够随手抓得出一把铁砂的气缸,怎么可能杂质不超标?我认为这不是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生产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心问题,是工作极不认真的结果。”一番话,把坐在会议室里的有关管理人员说得坐立不安,尴尬至极。
如果说强大的德意志是一个可怕的民族,那么,认真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大能使一个国家强盛,小能使一个人无往而不胜。一旦“认真”二字深人到自己的骨髓,融化进自己的血液,你也会焕发出一种令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力量。
第四篇:生活姿态美文
世事真伪,人间百态。
舞蹈家,当音乐如天籁般响起,抬头,挺胸,收腹,回眸……仿若一只蝴蝶翩翩而来,一笑一颦之中透出一股子典雅,超凡脱俗,高贵之态尽显。
教育者,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俯首,点头,含笑,扬眉……恰似一位胸怀慈爱的园丁,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一身对知识的敬畏,对成才者的包容,虚怀若谷,谦谨之势无饰。
律师,站在威严森然的法庭上,据理,力争,严词,不让,与自己的当事人手拉手肩并肩,同心同志,平等之气昭然。
农民,行走在泥土芬芳的田头,躬行,耕作,呵护,祈望,和一片片庄稼一起沐雨露迎烈日,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朴实之色尽染。
舞蹈家的高贵、教育者的谦谨、律师的平等、农民的朴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孕育着什么样的心态,展现出来的自然是什么样的姿态,这就是生活常态。
常态的,即是真实的。
可实际上,一旦我们以高低论姿态,却常常看不到一个人的真面目。
比如,那些遇事就摆出一种高姿态的人,恰恰说明了这个人的内心促狭。而生活中姿态真正高大的人,往往看上去没有什么姿态。就好像一株花草,人们大多时候看到的是它的枝和叶,即使有一天它鲜花绽放,我们在赞美它妩媚多姿的同时,更在乎它枝的力量和叶的健康。而具有力量的枝和富有健康的叶,才是恒美的。
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欣赏舞蹈家的高贵之态、教育者的谦谨之势、律师的平等之气和农民的朴实之色,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在常态中形成的,而不是一时之秀媚。有时候在大是大非面前,一个默默长期在田头劳作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镇定、大气、慷慨、包容……并不逊于那些喜欢喊口号、摆架子的人。
所以,在大街上我们不难遇到,两辆车因为一点小摩擦,两个人大打出手;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为了几毛钱,去和小商小贩恶言相伤。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发生,一个孱弱的孩子却能为苦难的家撑起一片天空;一个看上去坚强的成年人,反而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挫折所击倒。
心态决定着姿态,姿态能改变事态。
我们要想正确看待一个人的姿态,并拥有一个端正的姿态,就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此,我们才会真正地去和善待人,慈善做事,向善生活。
第五篇:两面人生,一种姿态美文
A面人生,是飞蛾
2004年,魏佳艺的一首伤感的歌曲《我经历了你们不曾经历过的爱情》在网络上蔓延,听过歌曲的很多人说,惊醒了自己的爱情。如今,距离第一首歌发行已经有十余年了,我还是可以在机场、在公交车上、在店铺里听到十年前魏佳艺唱的《女人如烟》《孟婆的碗》,甚至一位朋友说自己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
在进入音乐行业之前,魏佳艺从没系统学过声乐,关于唱歌的一切都是凭爱好。因为1999年上大学时参加了一个校园歌手大赛,稀里糊涂拿了一等奖,她便被学校附近的酒吧聘为了歌手。从此,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便把脚尖放在了音乐的道路上。然而,无论是魏佳艺还是父母都觉得,歌手始终是个“不正经”的工作。大学毕业后的魏佳艺没有选择继续做歌手,而是参加了德国扶持的第三世界国家项目考试,获得了海外物流管理MBA的硕士。
毕业回国一年后,魏佳艺以前的一位音乐朋友找到她演唱一首歌。三年没唱过歌的她,再次拿起话筒竟然找到了曾经唱歌的感觉,欲罢不能,又踏上了音乐路。为此,一向乖巧听话的她,第一次违背父母的意愿,甚至不惜与父母脱离关系,执拗地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人生路。
录制《女人如烟》的前一天,投资方出了问题,魏佳艺一下子失去了资金支持。甚至还未解约,她就回到酒吧继续做驻唱歌手。在那之后的三年里,她开始卖力地唱歌、演出。她四处借钱,想方设法解除合约。
最近,我重温魏佳艺的《孟婆的碗》,“脚步轻飘地失去平衡,你在哪里,我喊着你的名。”依稀能看到十年前的小姑娘在录音棚里录《女人如烟》录到大哭、躲在小阁楼里录《孟婆的碗》的无奈身影。这些情景虽说遥远,但是对于魏佳艺来说,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一副独特的“烟嗓”令人刮目相看,过耳难忘。不落入俗套的创作,给魏佳艺带来了一些实质性成果。我听过她为电视剧《幽默快餐店》演唱主题歌《快乐每一天》、《阻击罪恶》片尾曲《落叶飘零》、《一起走过的日子》的插曲《那些》等,直到现在,那些经典曲目我依然喜欢反复循环听。只是,这些荣誉依然抵不过一场普普通通的感冒,咳嗽三个月,咳疾临走前带走了魏佳艺的嗓音,也带走了她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人生也跌入了最谷底。
B面人生,去扑火
整整一年,魏佳艺去学习化妆造型,试图将自己做歌手时期的化妆经验付于实践,但在最终上岗的时候,却被一位模特“骂得半死”。继续唱歌,奇怪的嗓音根本无法让听众分辨是男是女,甚至在公共场合演唱自己的歌,被歌迷当众指责是“假唱”……回顾那段时光,连她自己都说:“太难了。”
我和大多数歌迷一样,觉得魏佳艺的歌手道路也该画上句号了。只是没想到,在第二届《中国好歌曲》中又看到了她的身影,一首原创歌曲《OKOK》嗨翻全场,举手投足间散发的舞台霸气与浑然天成的“奇怪”音色,让全场听众狂欢不止。
比起当年那个裙纱轻曼、弱不禁风的长发女孩,我觉得眼前这个洒脱坦荡、帅气逼人、唱起歌来张力十足的姑娘,才是真的魏佳艺。无论是朋克、摇滚、蓝调布鲁斯还是爵士,我总能在她的音乐里面寻找到一种激情、一种力量。这种一剑封喉、直抵心脏的快感,实在让我很惊喜。
2017年9月,距离魏佳艺演唱《女人如烟》整整十年,她携最新专辑《A&B》冷艳而来。《不正经姑娘》《艳贼》《尤物的晚宴》,三首魅惑电音让听众如痴如醉;《孟婆的碗》《女人如烟》《我经历了你们不曾经历过的爱情》,三首经典金曲让听众为之着迷。此张专辑,正是为了配合魏佳艺的新声音而对原来的老歌做了重新的编曲制作,当蝶变的她又一次站在录音棚里唱着十年前的自己,这份追梦的赤子之心,令所有歌迷动容。魏佳艺说:“这张专辑以收录新歌老歌的方式清晰地记录了我的曾经、我的现在、我的蝶变、我的执着。”
专辑主打歌《不正经姑娘》一经发布便深受好评,歌曲表达出当代独立女性的心声和态度。“不正经姑娘,我骨子里很狂,疯疯癫癫的世界,闲人免进。”平庸世界,世人皆爱卖丑姿态,那又何苦浪费时间,还不如当一个不正经姑娘!至少骨子里很狂,绝不喊痛!魏佳艺用最正经的态度唱出“不正经姑娘”的嚣张和不屑,而她特有的音质更是让人过耳难忘,创造出独属于她的一种style。
电音和重鼓,让我很容易进入《艳贼》的节奏里。来自魏佳艺独有的冲击力嗓音,再加上真假音柔情而自然地转换,歌曲演绎得更加性感有味,更有很强的画面感。
“微笑百分百,委屈百分百,燃坏了心跳的红酒百分百,聪明百分百。”換一个独一无二的姿态,就会觉得自己从来不会缺爱。我想这首《尤物的晚宴》,在一定程度上唱出了魏佳艺自己的态度。
三首快节奏的新歌听完,便是三首慢节奏的老歌。换一种嗓音,换一种态度,很多歌迷说“没有了当年的味道”。我却越听越陶醉,总觉得这嗓音就像一瓶酒,时间越久,香味越浓。
新专辑《A&B》是魏佳艺出道十年的两个自己,但她始终抱着飞蛾一般的决心,扑在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哪怕失败,哪怕徒劳。她说:“90%的运气和10%的天分中,运气太重要了,这个行业不是你唱功好就一定能成功。但我相信,只要一直坚持,运气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