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有绝处逢生的出口纪实故事
有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它发生在我天真无邪的童年,却是我人生中一堂生动的课。
有天晚上,我去邻居家做客,直到很晚才回家。邻居家很远,在山谷的另一边。我回家的方向,正径直对着我家房子的前门。通常,在回家的路上我总能看到母亲房间的窗户有灯亮着,我知道,那是父母在上床睡觉前,为晚归的我打开的一盏指明灯。可奇怪的是,那晚,母亲房间没有发出亮光,远处的家一片漆黑。于是,我深一脚、浅一脚踏着积雪在路上走,心里却惴惴不安,琢磨着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我走到前门的时候,屋里依然没有光亮,很安静,耳边呼啸的风声,寒气逼人。我敲了敲门,为了给自己壮胆儿,还吹了几声口哨。接着,父亲从头顶的窗户叫我:“孩子,从侧门进来!”我听到父亲的话,就绕到房子的背后走到侧门,侧门果然是开着的,然后发现侧门上面的窗户里透着亮光。
我走进房间,壁炉里的木头滋滋作响,它们仍然在熊熊燃烧。屋子中间的餐桌上,摆放着母亲做好的蛋糕,那是特意为我留下的。可是我却没有心情去吃蛋糕,因为他们没有让我从通常走的路进门,在回家的路上,也没能看到家里亮着的灯光。进屋睡觉时我还是很生气。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依旧拉长着脸,嘴里还嘀咕着:“你们为什么在侧门点个灯?前门也不给我开,真是的。”在我挤牛奶的时候,父亲走了过来,将手放在我的肩上,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母亲开了侧门的灯,正是因为她爱你,你不要因此抱怨。那天你从邻居家回来,如果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那么你应该能看到她为你亮着的灯,而且那条路更捷径、更安全!如果你是朝着灯光走的,很容易就能到家。你母亲对你一直是很细心的,她想为你打开最好走的那扇门,所以才在侧门亮灯。”时至今日,我仍然对自己的不知感恩而惭愧不已,母亲的细心和周到,反因我的无知和孩子气而遭到抱怨。现在我还能想起,母亲对我的无比疼爱和细心呵护。我常常想象着,那晚母亲是如何关上前门,然后不厌其烦地打开另一扇门,把灯放在我能看到的地方,指引我回家。只要我用心体会并选择了正确的路线,我一定就能看到打开另一扇门的益处。
回忆之余,我又想起发生在邻居身上的一件事情,这个事例也能为我今天的话题作很好的证明。邻居家养了一条狗,聪明、活泼、忠诚、敏捷而且通人性,就好比它的主人,我们都十分喜欢它。在庭院的后墙专门为小狗开了一个门,以方便它到处溜达之后进到院子里。有一次,暴风雪突然来袭,大雪纷飞,强风猛刮,大家都着手准备逃离到安全的地方去。正当邻居们冲向大门的时候,一阵强风吹来,将他们要逃离的大门关上了,那扇门被风关得严严实实,怎么也打不开。
情急之中,其中一个人想出了主意。他分析说,风是从西面吹来的,正好从这个方向把这扇门关牢了,但是一定会把方向相反的另一扇门给吹开。于是他们立即跑到后院,发现那扇门果然已经被风吹开了,并且从那里出去可以通往阅兵场,很安全。事后想起,大家说如果那天从前门出去的话,将会很危险,反而因为前门关上了,跑到后门,才及时赶到阅兵场,获得了安全和自由。肆虐的强风将一扇门关上,同时却打开了另一扇通往安全之地的门。
在漫长的一生当中,我们都可能有身处困境之时,遭遇穷途末路之境,但是要相信,一定可以找到一条得以逃脱的道路,一个绝处逢生的出口。上帝总是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我曾经和斯伯根有过对话,他说自己总是在思考所谓的天意安排。当年他曾经计划到澳大利亚发展,可是原本预定好的轮船却在安排的起航时间之前开走了。他没来得及赶到,被留在了伦敦,从此他开始在伦敦宣讲福音,在礼拜堂进行他的工作。他说,他相信这是上帝之手为他做的安排。上帝关上了他面前的一扇门,而同时已经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这份天意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即便我们没有得到渴望获得的东西,但我们依然应该相信,继续向前,将会得到更好的礼物。
亚伯拉罕·林肯在竞选美国上议院时遭到失败,很是受挫,他觉得曾经信任共和党是愚蠢之举,共和党人个个忘恩负义。这次失败让他沮丧而心痛,那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击垮了他的全部信心。上帝狠狠地将他的一扇门关上了。溃败横在他面前,令他寸步难行。然而,他不曾料到,这次竞选的失败,却使他日后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世人爱戴的伟大人物,一名为人类伟大的自由事业奋斗和贡献的英雄。上帝对他关上了一扇门,却没有忘记为他打开另外一扇门,通往更加光辉道路的大门。
几年前,我和朋友们一起去爬阿尔卑斯山,我被推选为登山向导。或许因为当时心情激动,我抢先登上布朗山并把他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可是我突然意识到,我必须在每个岔路口留下标记,以便让他们得知正确的方向前进。于是我砍下树枝,放在他们应该前行的路上,这样他们就会知道要走的方向了。果然,尽管我们之前并没有商量,但他们还是看出了我的用意,很快就赶上了我。自然,他们也不会走错路,因为我已经做好了标记,提醒他们应走的正确方向。
有个福音传道者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在西弗吉尼亚州的一条河边,他和一位朋友准备过河时,发现河上原来有的一块木板不见了,四处找了一番,还是没有发现。没有那块木板,他们无法过河,除非他们肯绕道,但那要多走好几英里。当时他的朋友淡定地分析道:“我猜测,木板不是被人们拿走了,而是被他们放在了河流上游某个安全的地方。木板不在河上,那一定是在河流附近的什么地方。”他们就又细心地搜索了一下,发现木板就放在几英尺远的地方,而且他们从那个地方过河更为安全也更加方便。当此处看不到木板,那么它一定是被搁置在了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我总是回味着这句话,并且一遍遍地重复给我的听众们,直到人们都能听出这其中所蕴藏的伟大真理。
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之旅的故事中,讲过一个在圣路易斯开掘新河道的故事。有一天夜里,因为船长对圣路易斯的不甚了解,没有注意到指引新河道的航标灯,船被搁浅了。他们习惯了一直以来在河道里直行,忘记了要跟随新河道航行,以至于搁浅。后来的船夫们看着那条船的残骸,不禁感叹,如果当初那条船的船长注意到新航标灯,跟着新航道行船,就不会出事了。当一扇门被关上时,还可以选择去走另一扇门,只要你善于发现。
几年前,我在马萨诸塞州的时候,目睹了雄伟的特莱蒙特教堂被瞬间烧毁的过程。化为灰烬的特莱蒙特教堂再难重现昔日的庄严,人们看到废墟无不落泪叹息。当地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商议着教堂的重建事宜,他们说,要重建这座教堂几乎是不可能,重建工程异常繁重,花费也不止50万美元。我记得,波士顿的浸信会教友不约而同地反对再建特莱蒙特教堂,他们声称工作量繁重,风险很大。有一个人甚至说,在烧毁的基础上试图重建就是在“考验上帝”,他是绝对不会参加的。然而今天,我们看到,正是因为当年的旧教堂被烧毁,因为重建工作困难重重,重建特莱蒙特教堂的大门被紧紧关上,人们才选择了走另一扇门——修建一座更加雄伟的、崭新的特莱蒙特教堂。这座教堂现在庄严矗立在那个城市之中,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乃至全球最顶尖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上帝在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为人们敞开了另一扇门。庆幸的是,人们看到了那扇门,并且有足够的智慧去走另一扇门,而不仅仅是掩面哭泣。
在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有个教友来找我,说是他的妻子住在另一个地方,他找不到自己的钥匙而进不了家门,来我这里借宿一晚。在我的客厅沙发上,他将就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便起身找他的妻子要钥匙,结果妻子很纳闷地说:不是已经放在你的裤兜里了吗?他顺手掏出裤兜里的钥匙,很不解地说,昨天他就用这把钥匙开了前门,但是没打开,就断定这不是他家房门的钥匙。妻子无奈地说,这分明就是他们家后门的钥匙嘛。
我们中间有很多这样的人,手里拿着能够打开自己房门的钥匙,却因为试了一扇门没打开,就放弃了,不懂得去试一下另外一扇门。他们往往都忘记了,还有下一扇门在等着我们开启。
第二篇:我喜欢绝处逢生纪实故事(模版)
1995年,我还正当壮年,万科地产也在青春茁壮之年登上中国地产龙头之位。此时,医生却告诉我:你的腰椎长了血管瘤,若再如此忙碌好动,血管一破,你的下身就得瘫痪了,最好坐轮椅。
我说:那可不成。我不怕瘫痪,等真瘫痪了再坐轮椅也不迟。在我坐上轮椅之前,我得把我今生最想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登上绝世独立的珠穆朗玛峰。
但我知道梦想如同盖楼,须从脚下根基处一层层垒起,于是我开始给自己盖楼了。两年时间,广东17座千米以上的山都被我登遍了。两年后,自觉身体攒足了本钱,就去挑战青藏高原了。
靠近梦中的西藏,我立时就被强烈的高原反应折腾得举步维艰,人难受得要昏死过去。越往前走越难受,越难受越想往前走,走到难受的极限,我就越来越适应。在西藏折腾了一个月,我跟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了。
都说心有多高,人就能走多高。我是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心,一步步伸张着生命的极限。命运这东西很有意思,它本想按照它的命数来安排你,可你不服,拼了命跟它斗,它就服了,就听你安排了。
那种把山踩在脚下,放飞生命的实现感,是荡漾在血脉里的一种享受。熬过艰难就是享受,跨过艰险剩下的都是享受。将来有一天我若真的瘫在轮椅上,我就能笑着说:我走过了,我可以不走了。
说到绝境,这世上没有比连口气都不给你喘的境地更绝了。唯因如此险绝,我才得让自己有充足的储备、充足的把握和信心,轻易犯险不是登山家,不是英雄。那种极致的快感,极致的实现感,尘世间多高的成就、多大的收获都难企及。
从山上下来,回到尘世生活,我精力充沛,灵感四溢,似乎这世上再高的坎儿都能跨越,再纠结的难题都能破解,再混沌的局面都能看明白。而且从生死线上走一遭回来,世间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那么可亲可爱,就连那些过去被忽略的东西,都活蹦乱跳地来到跟前。心胸也更宽阔、更宽容了,对这世界满心都是感激与慈爱。一个登过山的人,跟平平坦坦走着的人,确实大不一样。
有信念,有坚持,不放弃,机会就来了。身临绝境,了无生机,人很容易放弃。等坚持一下生还了,可能连你都不相信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潜力,还能跨过这么大的一个坎儿。这时候你该多庆幸自己的坚持和不放弃!
社会上很多人,似乎得了一种“躁病”,似乎每个人都很浮躁、暴躁、急躁。亏了我山上山下修炼这么多年,不管到了何种境地,心里都能沉静如潭水。靠着一种状态,一种境界,绝处逢生,这绝对是一种巅峰体验。有了这种体验,面临多强的敌手,多大的难关,你都能以一种沉甸甸的镇定压倒对方:我能登上去,你行吗?我能撤下来,你行吗?
第三篇:扶桑纪实故事
一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二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三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四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五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
第四篇: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
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也没有。
桃桃的妈妈就这样一天到晚地一个人心惊肉跳地等待着,煎熬着。她不相信桃桃会失踪,更不相信孩子她爸也会就此无影无踪。
婆婆又来了。来了的婆婆瞪着充满血色的眼睛向她询问着桃桃找到没有。
“还没有,桃桃她爸也没来个信儿”话说得有气无力的。
婆婆可怜地看着媳妇,再也找不出任何安慰的话来,只是不停地叹气。
手机响了。是桃桃爸爸的电话。她的心狂跳着,一时不知所措。
婆婆也张慌地看着那骤然响起的手机。
“是、、、是桃桃、、、她爸的电话!”媳妇好好象清醒过来了,一下子向着那部响个不停的手机扑了过去。
“桃桃,桃桃,是妈妈”她冲着那边叫喊着,声音显得有些失真。
“是我,桃桃妈,怕你惦记,告诉你一声桃桃有一点线索了。你别着急。咱们的桃桃会找到了”手机里传来了桃桃爸爸那有些精疲力尽的声音。
“在哪里?在哪里?你快说,快说啊!”桃桃的妈妈急促而激动地向着手机里边叫喊着。
婆婆不等媳妇说完,就一把从媳妇手中抢过了手机:“儿子,你说什么?桃桃,桃桃找到没有啊?”
“妈,您别着急,听我说,桃桃已经有了点线索了。”儿子的话尽管是嘶哑的,模糊的。可是,妈妈却听得一清二楚的。
她一把拉住儿媳妇的手,狂喜地说道:“你听到没有,听到没有。桃桃就要找到啦!”
桃桃妈一把抱住了婆婆,放声大哭起来。
手机挂断了。
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忽然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在屋子里面乱转着。
整整一个上午,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了。
天将傍晚的时候,桃桃的妈妈被外面的汽车声惊动了。她和婆婆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一辆警车停在了院子里。桃桃妈怔怔地立在寒风里。婆婆也小心翼翼地往前移动着脚步。她们害怕,害怕车子里面没有桃桃。
警车的门开了,桃桃的爸爸抱着桃桃走下了车。接着是几名警察也走了出来。
桃桃妈妈在见到桃桃有那一瞬间,哭喊着向孩子走去,在离桃桃不到两步的地方晕倒了。
婆婆也在一声哭叫后倒下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投入了对晕倒下去的人的呼唤和抢救之中。
婆婆很快地清醒过来。可是,任凭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桃桃的妈妈就是牙关紧闭,怎么也呼唤不醒。
人越聚越多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桃桃妈妈抬进了屋子里,又是拍打胸口,又是狠狠地捏人中。大约折腾了两个时辰,人还是没有醒来。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人群里忽然响起了桃桃的哭声。
桃桃边哭边向妈妈走去。
说来也怪,还没等桃桃走近,桃桃的妈妈忽然睁大眼睛。
“孩子,我的桃桃!”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警车开走了,留下了被找到了桃桃,也留下了一付医治桃桃家人的解药。
第五篇:陪伴纪实故事
桐花的手机响了。
“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
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
“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是四川人,我们想招聘你来照顾李奶奶,不知你能不能来应聘。”
桐花很好奇,她在这座城市里无亲无故,刚来这座城市没几天,这家敬老院为什么会知道她是四川人呢?在她的一再追问下,陈院长才在电话里告诉她:原来,陈院长是在本市一家人才中介公司里的待业人员档案中发现桐花是四川人的。李奶奶因为有糖尿病,眼睛看东西不是很清楚,脑子也一阵清楚一阵糊涂的。老人在意识清醒时,常说她在老家四川有个女儿。老人家说要是能在临咽气之前见上女儿一面,这一辈子就死而无憾了。当初李奶奶来敬老院时一再说是没儿没女的,大伙猜测李奶奶可能是在身体越来越差的情况下思维有些混乱,开始想念家乡。陈院长看李奶奶可怜,就想了个办法,到各家人才中介公司去打听。桐花就被一家中介公司推荐给了陈院长。陈院长在电话上一再劝说桐花来照顾李奶奶。陈院长说工资待遇各方面都好商量。桐花说:“可我现在不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工作了啊……”
听桐花的口气有些犹豫,陈院长在电话里有些沉不住气了,说:“桐花,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看在李奶奶无儿无女的份上,就来干一些日子吧。看样子李奶奶也没有多少日子了,要是李奶奶哪一天真不行了,你不想干可以随时走……”
桐花一边在火车站的售票窗口前排队,一边在电话里听陈院长说李奶奶的事情,当桐花听到陈院长焦急的口气时,有些被感动,觉得陈院长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当她已经排到了售票窗口时,桐花做了个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的举动:她把伸向窗口的手又缩了回来,她不想买回老家四川的火车票了,她要去陪和她素不相识的李奶奶。
桐花来到敬老院,见到了陈院长。陈院长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桐花,真的是委屈你了,以后你喊李奶奶妈妈好吗?”桐花说:“我母亲病故好多年了,再喊别人妈我怕是不习惯……”哪知热心肠的陈院长没等桐花把话说完,就牵着她的手来到李奶奶的床前。陈院长轻轻附在李奶奶的耳边说:“李奶奶,你女儿来了,她看你来了!以后你女儿就不走了,天天在这伺候你,好吗?”
桐花的手被陈院长用力攥了一下。桐花知道这是陈院长让她赶紧喊一声妈妈。桐花无论如何喊不出来,把脸都涨红了,只好用四川话说:“以后我会好好伺候你老人家的。”
也许是听到了久违的乡音,也许是做梦也不会想到天上忽然掉下个亲生女儿,李奶奶很是激动:“妞妞,我的妞妞来了!”
李奶奶临咽气的时候,说:“妞妞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夭折了。我把桐花当作妞妞,只是被你们的热心肠感动,不想扫大伙儿的兴……”这时,桐花忽然把脸附在李奶奶的耳边,大声喊着:“妈妈,我是妞妞!”桐花从手腕上撸下一只玉镯,然后又从李奶奶的枕下摸出了另一只玉镯,天啊,两只玉镯一模一样!
原来,当年桐花因身体不好,丈夫骗她说女儿夭折了。女儿被抱走时,丈夫把一只玉镯放在包桐花的小棉被里。多年前,桐花的养父在快不行的时候,才把桐花的身世说了出来,并把这只玉镯交给了桐花。当时养父告诉她:“我也不知道你的亲生母亲是谁,但人家当时把你送给我的时候,说你的母亲也拿着和这只一模一样的玉镯。”
料理完李奶奶的后事,桐花就神密失踪了。她给陈院长和大伙留下一封信。信中说,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是养父把我抚养成人的,直到养父快不行时才告诉我身世之谜,说母亲就在这座城市。我只身来到这座城市,想先做保姆工作,再慢慢找母亲。那天我查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我想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去接受化疗,却又接到陈院长的电话,我是在帮老人折洗枕套时,无意间发现那只玉镯的。我本想当时就告诉老人,但又怕老人一时经不起刺激。我没想到的是在帮别人的同时,却无意间帮了自己。信最后说,我离过一次婚,一直也没生过孩子。我很担心自己身体会撑不到母女相认的那天,只好每天大把大把地吃药。尽管我的身体很糟,但找到母亲的快乐一直让我强撑着。我没想到竟能撑了五十四天。我决定把个人大半生所积蓄的存款转到敬老院的账户上来。我们母女俩都感谢大伙儿,感谢好人……
看完信,陈院长说认识一个作家,想把这事说给作家,最好写成小说。不知现在这事写成小说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