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去吧为题目的诗歌
有
一双期待的眼神伴随着一个等待的身影:
有
一双绝望的眼神伴随着一个孤独的身影;
有
一双迷芒的眼神伴随着一个颓废的身影;
望
天空没有星星月亮,一片黑暗;
望
远方灯火通明,一片繁荣景象;
望
街上车水马龙,显得有些躁杂;
听
汽车的轰鸣声;
听
不到你的脚步声;
想
一个可爱的身影,充满希望;
想
一个深情的眼神,无比向往;
想
一个甜甜的微笑,深深陶醉;
梦
有着熟悉的笑声
梦
还未消失的景象
天
亮了,一切都已风沙远;
愿
幸福伴随着你,不离不弃;
愿
快乐永远属于你;
我一颗小树,经不起风雨打;
我一颗小草,不能入眼;
我一片落叶,已随风飘远,变得一文不值.
第二篇:题目为雨滴轻声言语的诗歌
是你 偶然的出现,让人渐渐思绪凌乱
是我 突然的发现,莫名的相见恨晚
也许,是缘… 在睡梦中你回眸时的瞬间…
曾几,何时 … 对你深深的思念。
无数次寂静夜晚,在窗前默默期盼 心和你轻轻相牵
是什么拨动我追寻你已久的心弦,是什么触动我对你不能沉寂的爱恋。
冷风里 冷风知道我要追寻…
拾起你对我挥洒遗落的 情!
寒雪里 寒雪知晓 我在追赶…
只为你 不留下一丝忧愁和遗憾!
原来你理解思念的味道,才用含情默默的那一笑,点燃我爱火燃烧!
我爱得,是你… 象雨滴 轻声言语.你懂得,晴雨美文,珍惜…那份爱 未曾放弃
你是否在聆听 能否感受到我对你似水的柔情
每一次你倩影浮现,爱在我心头缠绵…
每一次你渐渐走远,心头的伤感无法消散…
第三篇:中班语言活动诗歌《自己去吧》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自己去吧》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象,用拟人的手法,用对话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遇到事情和困难要自己去尝试、积极的面对,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因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独立、放手的去尝试,为大班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本活动教学方法是:一是结合中班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方式,引导幼儿猜想诗歌内容,进而导入诗歌名称;二是运用图谱儿歌展现诗歌结构,让幼儿很快熟悉诗歌内容;三是组织幼儿分组朗诵模仿不同角色对话,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四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迁移并提升生活经验,明白不依赖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也可以独立学会本领的道理。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角色对话,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体验儿童诗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独立的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小猴、小鸭、小鹰、果树、池塘、大山)、配乐诗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图谱引入诗歌名称,猜想诗歌内容。(老师和孩子的互动中可以用诗歌中的语言回应幼儿)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妈妈来到果树下,小猴想吃果子,他会对妈妈怎样说?(对了,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会怎么回答(妈妈说:树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什么本领?(暗示,爬树)
师: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池塘边,小鸭想洗澡,它会对妈妈怎么说呢?猜猜妈妈又会怎么说(妈妈是这样说的)?这样,小鸭子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鹰妈妈带着小鹰大山下,小鹰想知道山那边有些什么,它会怎么问妈妈的?妈妈会带它去还是让它自己去?(对了,妈妈说。。),这样,小鹰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老师把这几个故事编成一首诗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朗诵诗歌。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动物宝宝们是怎样对妈妈说的?(让幼儿带着目的欣赏)。2.再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掌握动物妈妈和宝宝们的语言。
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对话。(老师分别出示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图片与幼儿互动)(1)学习动物宝宝对话。游戏一“看谁学得对”
指导语:你听清了动物宝宝对妈妈说的话吗?大家来玩游戏“看谁学得对”,你们来当小动物,老师当妈妈,我指着哪只小动物,你就变成哪只小动物,还要用诗歌里的话对妈妈说。(这一环节老师可提示幼儿)小猴说。。,小鸭说。。小鹰说。。。(2)学习动物妈妈对话。游戏二“我来当妈妈”。
指导语:你们太棒了,如果请你来当妈妈会吗?
幼儿当妈妈,教师当动物宝宝,在互动中完整欣赏诗歌。
三、表演诗歌。
1、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
师:诗歌里的动物宝宝和他妈妈的声音一样吗?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示范一句)一起来学一学动物宝宝和它妈妈的声音,(完整朗诵诗歌)
2、幼儿跟着配乐诗表演诗歌。
师:现在,我们用诗歌里的语言表演一次,表演时一定要注意,宝宝和妈妈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哦。四.迁移经验
师:小朋友们表演真棒,诗歌的名字什么?诗歌里的小动物没有妈妈的帮助,小动物学会本领了吗?为什么?没有妈妈的帮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小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自己学本领,不要依赖别人,要自己大胆尝试、独立完成。
(四)延伸活动
师:回家后请小朋友尝试一件新的本领,要自己独立完成,然后把它编到诗歌里或者画在画纸上。
自己去吧
小猴说:
“妈妈,我要吃果子。” “树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小鸭说: “妈妈,我要洗澡。” “池塘大着哩,自己去洗吧。”
这样,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
“妈妈,山那边有什么呀?” “风景可美哩,自己去看看吧。”
这样,小鹰学会了飞翔。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自己去吧》
时间:2012年11月25日
班级:中三班
执教者:冯彩玲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象,用拟人的手法,用对话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遇到事情和困难要自己去尝试、积极的面对,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因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独立、放手的去尝试,为大班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本活动教学方法是:一是结合中班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以故事方式,引导幼儿猜想诗歌内容,进而导入诗歌名称;二是运用图谱儿歌展现诗歌结构,让幼儿很快熟悉诗歌内容;三是组织幼儿分组朗诵模仿不同角色对话,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四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迁移并提升生活经验,明白不依赖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也可以独立学会本领的道理。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角色对话,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体验儿童诗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独立的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小猴、小鸭、小鹰、果树、池塘、大山)、配乐诗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图谱引入诗歌名称,猜想诗歌内容。(老师和孩子的互动中可以用诗歌中的语言回应幼儿)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妈妈来到果树下,小猴想吃果子,他会对妈妈怎样说?(对了,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会怎么回答(妈妈说:树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什么本领?(暗示,爬树)
后面两幅同上。
师:老师把这几个故事编成一首诗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朗诵诗歌。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2、再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掌握动物妈妈和宝宝们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对话。(老师分别出示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图片与幼儿互动)(1)学习动物宝宝对话。游戏一“看谁学得对”(2)学习动物妈妈对话。游戏二“我来当妈妈”。
三、表演诗歌。
1、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
师:诗歌里的动物宝宝和他妈妈的声音一样吗?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示范一句)一起来学一学动物宝宝和它妈妈的声音,(完整朗诵诗歌)
2、幼儿跟着配乐诗表演诗歌。
师:现在,我们用诗歌里的语言表演一次,表演时一定要注意,宝宝和妈妈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哦。
四、迁移经验
师:小朋友们表演真棒,诗歌的名字什么?诗歌里的小动物没有妈妈的帮助,小动物学会本领了吗?为什么?没有妈妈的帮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小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自己学本领,不要依赖别人,要自己大胆尝试、独立完成。延伸活动:
师:回家后请小朋友尝试一件新的本领,要自己独立完成,然后把它编到诗歌里或者画在画纸上。
自己去吧
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 “树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小鸭说:“妈妈,我要洗澡。” “池塘大着哩,自己去洗吧。” 这样,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说:“妈妈,山那边有什么呀?” “风景可美哩,自己去看看吧。”
这样,小鹰学会了飞翔。
第四篇:自己去吧
《自己去吧》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爬树;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语言简朴,富有生活意味。让学生读后受到从小要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教学难点是领悟小猴、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自、己、果、子、去”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自立、自强的思 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重点】
识字和练习分角色朗读。【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三个小动物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具准备】
小猴、小鸭和小鹰的贴图;教学ppt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可棒了,很小就学会了做许多事情。从上幼儿园起,丁丁就自己学会了(课件出示百度视频:http://v.ku6.com/show/Sw6I3frFc61gr7nu.html)穿衣服、叠被子、穿鞋袜,还会洗小手帕,所以爸爸、妈妈都夸他是懂事的好孩子。这些事情你们都会做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要带大家去森林里走走,看看一些小动物们是怎么学本领的,你们想看吗?好,请看课题(课件出示)——
11、自己去吧,请同学们读一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要掌握的生字词,注意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拼读几遍,再把课文读通、读顺。
2、师:现在老师也把这些生字词找了出来,你们会读吗?(出示带拼音生字词课件)
3、学生齐拼读、指名拼读。
4、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试试(出示课件)。
5、学生齐读、男女生合作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6、做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名称:帮帮我!(通过用生字扩词、说句子的办法帮助小青蛙回家。)
师:有几只小青蛙遇到麻烦了,因为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所以着急地哭了。请同学们帮帮它们,给这些生字组词并说一个句子,让小青蛙们回家。(播放课件)
7、写字。
过渡: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青蛙很快回到了家。你们看,它多高兴啊,不停地和你们说“谢谢”呢。(出示图片)前面的生字学习,大家都过关了,现在这些字你会写吗?(出示生字课件:己、自、子、果、去)
(1)出示每个生字的笔顺,学生跟着边拼读边书空笔顺。(2)师:说说你是用哪些方法识记这些字的?(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跟着在课本描一个,写两个。(4)展示个别学生的书写作业,师生互评。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有多少小节?
(2)文中有多少种小动物?它们想学什么本领?是怎么学的?
2、解决问题,并板书:
(依次出示3个小动物的贴图,并板书它们各自学的本领。)
小猴(图片)爬树
小鸭(图片)游泳
小鹰(图片)飞翔
3、过渡:我们先去树林里走走,看看小猴是怎样学本领的。故事情景导入:小猴和妈妈在树林里玩耍,看到树上又大又红的果子,小猴会怎么说呢?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BC%BA%C8%A5%B0%C9%BF%CE%CE%C4%CD%BC%C6%AC&in=24695&cl=2&lm=-1&pn=22&rn=1&di=2338312155&ln=2000&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1)指名读句子。
(2)分角色、多种形式练习读句子,并指导朗读。(3)读后感悟
提问:如果我是小猴的妈妈,我会马上帮它摘果子,你们喜欢这样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没有帮小猴摘果子,是不是妈妈不喜欢它呢?(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引导孩子懂得从小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4)经过妈妈的鼓励,我们的小猴最后学会了本领吗?(出示课 件)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板书:学会了)
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课文。
师:哦,原来小猴是这样学会爬树本领的,那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小鸭学游泳的故事,老师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小鸭怎么对妈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鸭学会了吗?(课件出示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BC%BA%C8%A5%B0%C9+%B2%E5%CD%BC&in=30136&cl=2&lm=-1&pn=6&rn=1&di=3227686230&ln=245&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1、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随机指导朗读(分角色读)。
2、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解决了问题还把书读好了,哪个同学有兴趣能把小鸭学游泳的故事演一演呢?好,那就请你们练习练习,等会我们请同学上来演一演!
3、学生表演、互评。
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过渡:小鹰是怎样学会飞翔的,你知道吗?老师也要像小猴和小鸭的妈妈那样,请同学们自己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BC%BA%C8%A5%B0%C9+%BD%CC%D1%A7%CD%BC%C6%AC&in=28771&cl=2&lm=-1&pn=4&rn=1&di=46685014155&ln=2000&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1、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师:请大家自己去学吧,像刚才学习小猴学爬树和小鸭子学游泳的故事一样,先自己读课文,弄清楚小鹰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然后还可以找你的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检查交流,教师评价学生自学情况。
3、质疑:同学们在学习小鹰学飞翔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
4、德育渗透:可是老师有一个问题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当小猴、小鸭、小鹰提出要求或问题时,它们的妈妈总是说“自己去吧”呢?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小猴、小鸭、小鹰是怎样学到本领的吗?你们也应该向它们学习,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总结,拓展:
1、看图说一说:
(1)出示课件:蜜蜂采蜜(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1%BD%D6%BB%D0%A1%C3%DB%B7%E4&in=28947&cl=2&lm=-1&pn=0&rn=1&di=4520689270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仿照课文的例子,说一说。)_______说:“____________” _______说:“____________” 这样,_____学会了________。
(2)出示几幅图,说一说:小朋友们学会了()。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BC%BA%D5%FB%C0%ED%CA%E9%B0%FC&in=17818&cl=2&lm=-1&pn=76&rn=1&di=3808027077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
2、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F6%BC%D2%CE%F1&in=5202&cl=2&lm=-1&pn=7&rn=1&di=4249113280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
2、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F6%BC%D2%CE%F1&in=27187&cl=2&lm=-1&pn=24&rn=1&di=2951768026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
2、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A1%C5%F3%D3%D1%D1%A7%CD%CF%B5%D8&in=5372&cl=2&lm=-1&pn=17&rn=1&di=2966496357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2、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说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3、总结:学本领要自己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八、作业设计:
1、说一说: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说给父母听。
2、做一做:自己去学习一项本领,然后向大家介绍介绍。
【板书设计】
小猴(图片)爬树
小鸭(图片)学会了 游泳
小鹰(图片)飞翔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很符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书,主动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学本领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个别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够通顺,部分学生在分角色表演时感情欠缺,这些问题需要以后继续努力改进。
第五篇:自己去吧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爬树、游泳和飞翔。文章篇幅短小,但含义深刻。
教学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
3、笔顺正确的书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2、理解小猴、小鸭、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它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它们是怎么学会的。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出示小猴子、小鸭子和小鹰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你们看看他们是谁呀?它们有什么本领?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鸭、小鹰是如何学会本领的,好吗?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小动物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由学生的喜好入手,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自然地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打开书112页,听好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在读课文时,生字都记住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啦!把书扣在桌子上。
出示:去吧、学会、爬树、洗澡、游泳、那里、风景、飞翔。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出示“自己”自己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自己指谁?
“自”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己”字有几笔?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拓宽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把生字的复习融入其中,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又增添了趣性。
三、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内涵。
你瞧,三位小动物都等着急了?你想先学习哪个小动物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自主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初步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
生:我想先学小猴的故事。
师:就请你为大家读一读小猴的故事吧。
(一)品读第一段
课件出示小猴和妈妈图片。
树上有什么?小猴此时最想干什么?小猴是怎么说的?相机指导小猴的话。
听了小猴的请求,妈妈是怎么说的?
想一想平时妈妈是怎样说话的?用妈妈的语气读一读。指名朗读。
听了你们读的,老师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妈妈了,谁来做我的宝宝呀?师生对读。
哪两位同学做妈妈和宝宝读给大家听听。生生对读。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板书:小猴学会了爬树
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小猴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生发挥想象。这么多困难,小猴不想学了,行吗?谁来鼓励鼓励小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出示小猴学会爬树图片。小猴学会了爬树,他多高兴呀。我们对他表示祝贺。
(二)举一反三,自主拓展(学生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小鸭、小鹰也着急了,邀请我们去读它们的故事呢?自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出示小鸭图片,我们为画面配音好吗? 要想配好音,必须把小鸭和妈妈的话读好。自己练一练。
指名配音。
板书:小鸭学会了游泳
出示小鹰图片,看谁来了?
谁想演小鹰的故事?同桌之间演一演、练一练。
指名表演。
板书:小鹰学会了飞翔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针对学生的表演适当点拨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表演,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表演真不错,老师也带来了两个小动物,(出示小青蛙、小公鸡)看它们是谁?有什么本领?谁想演它们的故事?
学生续演故事。
在生活中,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是怎么学会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说说自己在学与做时,家长的做法,懂得不能事事依赖别人,体会到自强自立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长的过多呵护对孩子成长的害处。
五、小结
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猴、小鸭和小鹰那样,不怕困难,什么事自己去做,自强自立,勇于实践,那样,你一定会成功的。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以后我们把自己学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本领都要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中,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附:板书设计:
自己去吧
爬树
学会了 游泳
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