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生命一个助跑的过程励志故事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见到秃鹫在翱翔。秃鹫又叫座山雕,也被人誉为“神鹰”,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们往往栖息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原上,体重达到7——11公斤。秃鹫张开翅膀后,整个身体有2米多长,能长时间飞翔于空中。
当它盘旋在湛蓝的天空时,它宽大有力的翅膀,似乎连太阳也能遮蔽,你甚至还能听到它的双翅在空气中“哗啦,哗啦”扇动的声音。它一旦发现猎物,便如利箭一般俯冲而下,褐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像一道钢铁般的闪电。它甚至能捕杀草原上的野狼。
有一次,一个猎人意外捕获一只秃鹫,他把秃鹫关进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围栏里。围栏的顶部完全敞开,从围栏里面可以仰视天空。
然而秃鹫处这样的围栏,怎么样也飞不起来,只能在围栏里徘徊,做无奈的囚徒。
原来秃鹫虽然雄健有力,能翱翔万里,可它飞上高空之前,却需要一个助跑的过程。(励志文章)它要先在地面上奔跑三四米,然后才能飞起来。就是这短短的几米,决定了秃鹫是否能翱翔直上,成为一只勇猛的大鸟。而在这个狭小的围栏里,它没有助跑的距离,无法腾空而起。
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人一踏上社会就希望一鸣惊人,名利双收地拥有一切,这样急功近利,不注重人生的积累,是难于起飞的;相反,能不辞辛苦地为自己搭建好助跑的舞台,从而将优势不断发挥,才能逐渐达到事业的巅峰。那么,像秃鹫一样,给生命一个助跑的过程吧,这样,我们的人生就可以飞得更高。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成功,其实是一个不断进行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身上之所以有着无穷大的潜力,主要是平时积累的缘故。助跑的过程其实就是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极至发挥的一种措施,就是为了让自己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跳得更远。相比只要结果而言,助跑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没有这个过程是不可能最终获得成功的!我们每天都在积累,我们每天都在助跑,因为我们的心中有一个目标!
第二篇: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
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甚至短暂得如同天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那么我们不是应该让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吗?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一文写到:“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塞涅卡也曾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是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但伟人在身后留下一座丰碑,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遂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慑人心魄的情感,画家在身后留下瑰丽珍贵的遗产……
我们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一切思想、情怀、品格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途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是个未成年人,是个消费者,还不需要为父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他们,他们就很高兴了,甚至别人还夸你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你长大成人,自立成家,你也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就行了吗?如果,需要开刀,需要几成几十万,才能治好他们的病,甚至才能保证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你将怎么办?你能拿得出多少?你肯不肯去借别人?为了他们健康和生命,你能不能全力以赴?就象当年他们对你一样?万一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撒手离开了你,你哭一下,流几滴眼泪,别人或许也会夸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后的将来,你回想起来,回想起父母的疼爱父母的恩情父母的容颜,你仅仅哭就行了吗就够了吗?
曾几何时,高三与高考对于天真烂漫的我们来说不过是两个遥远的名词,而现在,二者已经横亘在了我们面前。一年之后,当高考成绩发布之时,倘若你是金榜题名,那你定会春风得意地一日看尽长安花;倘若你是不幸名落孙山,那你也许只会是无奈地一江春水向东流。
让我们看看前辈们对高三和高考的评价吧。
那是一段狂热地献身于高考的日子,是精神状态最昂扬,但心灵世界最宁静的日子。学习成为了生命的唯一,我日日坐禅入定般投入拼搏,日子清亮明净。
虽然高考制度还有诸多诸多的不完善,虽然媒体的夸张和现在学子们的虚弱把高考描绘得如何如何的可怕,但我还是要说:即使你不经历“黑色六月”,你也应该经历相似的人生洗礼——这是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其实年轻人本不应该这样多愁善感。年轻的翅膀可以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尽管它的稚嫩还无法承受太多的沉重。
说到这里,其实怎么把相同的生命活出缤纷色彩,取决于我们自己。追求更高更高,你就不会用消极的眼光看待生命,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灰色世界。人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就可以活的轰轰烈烈,成就一番事业。同时,在生活中,努力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生命的重托,才能对得起生命的流程。
第三篇:生命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上天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坎坷。无论你是伫立在高高的顶峰,还是徘徊在失落的低谷。生命总是在不停地流逝,我们都要平静地去面对。
----题记
人的烦恼、痛苦,都缘于那份贪婪的本性,缘于那份不断膨胀的虚荣,缘于那份由攀比而升华的嫉妒,缘于那份变态的自私、狂妄的自负……是它们迷惑着我们的心,并日复一日的沉积,最终让我们沦为了凡尘的负累者,更有甚者由此扭曲了灵魂,使人在生活的雾区迷失了前进的路。
迷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生都在迷路。在相同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坚强豁达,而有的人却懦弱褊狭呢?面对生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能够战胜自身弱点的人,乐观,积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经得起挫折的打击;而不能战胜自身弱点的人,则表现的悲观,沮丧,颓废消沉、暴戾恣睢,脆弱到经不起一点儿变故。躁动的灵魂,往往是不安的,心灵的天空中密布了太多诱惑的人,才会迷失方向!我们必须适时的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剖析、反思,认清自身这些弱点所造成。
贪婪是一团火焰,嫉妒是锋利的刀,虚荣是一记暗伤,……患轻,累及一时,患重,痛苦一生。它们就像潜藏的病毒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操作失灵,系统瘫痪,只有定期杀毒才可以消灭它们。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时警戒,克服这些困扰我们的弱点,我们才能内心宁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抛开沉重的包袱,把妄念驱除干净,让心里洁净得像虚空一样,烦恼又到哪里去落脚呢?郁闷又怎么会产生呢?只要心里充满阳光,罪恶自然无处遁行。
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学会知足,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活得开心,活得潇洒,不要总活在别人的品评、议论中,那样只会让你显得媚俗,丧失个性,迷失自我。人生的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学会“世事六然”的淡定:凡事由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快乐,悲伤,烦恼、困惑、痛苦……就像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酸甜苦辣拼凑在一起,才是人生的乐章。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恐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点。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热爱生活,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迈出坚定从容的步伐,不再彷徨,我们完全可以穿越迷雾,把自己看得清楚,让自己变的轻松!生活的真谛在于理解;生活的诀窍在于理智;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和谐;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生活的烦恼在于心态;生活的质量在于养身;生活的价值在于细节;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于完美;生活的全部在于今天。
人生之路不是用眼睛来看的,它需要用心去感受。眼睛可以欺骗我们,也可以被一片小小树叶遮住,心却永远不会。人的视线有距离限制,也受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心的视线却可以无限宽广。应该走哪条路,又或者哪条路更适合自己,谁也不会预先知道。只有用心去选择将要走的路,用心走好自己所选择的路。
相爱的时候需要的是真诚,争执的时候需要的是沟通,生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冷静,愉快的时候需要的是分享,指责的时候需要的是谅解,困惑的时候需要的是开解,委屈的时候需要的是倾听,猜疑的时候需要的是交流,误解的时候需要的是宽容,其实在生活或婚姻中,事事较真的人决不会是个幸福快乐的人。
如果别人喜欢你,那是你的表象取悦了他的眼;如果别人信服你,那是你的魅力征服了他的心。别太把别人的喜欢当回事,充其量你只是活在他的表面;要珍视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你已经走进他的心中,万一出来了,就很难再次进去。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装扮成花瓶,而是不断提高能够让别人信服的能力。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豁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痛苦总是在不经意间席卷而来,让人难以自拔,耿耿于怀。其实,并不是生活中幸福太少,痛苦太多,而是我们一直铭记的总是不顺心、不开心的,牢记的总是自己还有什么没有得到,而不是想象我已经得到了什么。人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痛苦就被包裹了、被局限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没法预知人生的坎坷,也没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变得充实。
o 希望在生命中冉冉升起;让阳光照亮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中的每一片土地都长出绿色。啊,生命中的绿色!你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因你而生机勃勃;你是生命的花朵,生命因你而百倍娇艳;你是生命的航灯,照亮了前进的脚步与方向;你是生命的种子,让生命直至永恒!啊,生命中的绿色!天崩地裂摧残不了你坚强不屈的本色,岁月沧桑改变不了你青春无悔的信念,你用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燃起亿万颗中华儿女沸腾的心,在生离死别的一瞬间,那份真诚.那份感动,那份发自心灵最深处的痛与爱,交织成人间最壮丽的诗篇——我们众志成城!献给灾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们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小智,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是中智,把知道变成做到是大智。知道自己的长处是小智,知道自己的短处是中智,能扬长避短是大智。能打败敌人是小智,能分清敌友是中智,能化敌为友是大智。谋事是小智,谋人是中智,谋势是大智。讲实际是小智,讲原则是中智,将实际与原则相结合解难题是大智。
我们都希望孩子顺顺利利过一生,但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与其帮孩子画一幅完美的图画,让孩子被动接受,不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去画、去创作,哪怕用成人的眼光来看那些画太过幼稚。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去辨识苦辣酸甜,才懂得自己去选择、去热爱自己的人生,去喜欢上不断探寻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在他们跌倒或伤心时,给予一个鼓励的微笑和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对于漫长的人生体验而言,那条路上的风景也许更美。
不懂珍惜,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不懂宽容,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不懂选择,再努力也难以成功。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难以大成。不懂积累,再挣钱也难以大富。不懂满足,再富有也难以幸福。不懂养生,再治疗也难以长寿。
人生就像天平,总是需要某种平衡:一边是给予,一边是接受;一边是付出,一边是得到;一边是耕耘,一边是收获;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一边是自己,一边是他人。上帝也很为难,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让给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给你。看淡得失,你才能找到生命的最佳平衡状态。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远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人,手段高的,用小人以驱驰,能力高的,还小人以颜色,品德高的,待小人以宽容,血压高的,怕只有被小人气死的份儿了。
时光辗转,沉淀下所有微熏的往事,光影交错间,淡了些人影,又添了新颜。从来,我们都是世间匆匆过客,既然注定只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起尘落的沧桑。凡尘来往,你去我留,不过如此。交错而过,匆匆回首,一些故事还没来得及真正开始,就已被写成了昨天。
有时候,爱是一种伤害,有的人选择伤害别人,有的人选择伤害自己;有时候,情是一种痛苦,有的人习惯成全别人,有的人习惯痛苦自己。别伤不该伤的心,爱的时候,给他自由,不爱时,给爱自由。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在女人有所期待时让她失望,在女人脆弱时没有给她应有的安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有的人看似窘迫,实际上人家可能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吧。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遇事当谋,隐时忍而蓄势,动后果断不犹;好事当冷,头热易错失,心清可少虞;歹事当静,塞翁失马,祸福相倚;常事当珍,既为常人,应惜常物;运事当抓,机遇不逮,人生澜稀
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不论多深的痛,也有结束的一天;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苦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得意时,不忘形,宜淡然;失意时,不变形,宜泰然。成功时,不轻狂,宜超越;失败时,不灰心,宜立志。不论得意失意,切莫大意;不论成功失败,切莫止步。得意志满时,需要的是淡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失意落魄时,需要的是泰然,给自己觅一条出路。
善良不等于友善,和谐不等于和平,理论不等于争论,先进不等于进步,伟大不等于伟岸,坚持不等于支持,清廉不等于廉政,教训不等于教育,文化不等于文明,正道不等于正义,思考不等于思想,发展不等于发达,明白不等于明智,清醒不等于清楚,认识不等于认同。走在人世间,没必要把仇恨指向别人,因为别人无罪;也不要把后悔留给自己,因为自己无辜;更不要把成见留给世界,因为世事无常。岁月的长河中,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种子,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养。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成熟,意气平和是性情
能够牵手就是幸福,想想劳燕分飞的还有多少;能够相思就是幸福,想想同床异梦的还有多少;能够平凡就是幸福,想想迷失人生的还有多少;能够活着就是幸福,想想病疴缠身的还有多少……生活给予我们的并不少,只是我们的目光都在别处。其实你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渴望的。
有些痛,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话,忍忍就不想说了。有些爱,忍忍就不想爱了。有些人,忍忍就不想等了。有些麻烦,忍忍就解决了。碰到难题,如果我们能转过头去,换个方式、换个思维,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其实牛角尖的反方向就是海阔天空的出口,苦海的岸也许就在回头的身后。
人世沧桑,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难免要遇到一些与自己不友好的人,以至于要和损害过自己的人相处。人活一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毕竟,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不局限于哪一个人,也不局限于哪一件事。只有自己才是永恒的依靠。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你自己。
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无知者荒废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丧志将使青春稍纵即逝,徘徊将使时光萎靡消沉。
第四篇:人生是一个逐渐修养的过程励志故事
据史料记载说,“曾国藩一生三变,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他习字的三变。
“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即与庸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义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里说的是他学问上的三变。
纵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一直是以儒家为本,并杂以百家为用,各家思想在他的每个时期几乎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认为:曾国藩一生的思想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
曾国藩扎实的儒家功底,是在京做官时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又由于受到唐鉴等理学大家的指点,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曾国藩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身心修养的系统训练。
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来说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个人要想实力强大,求得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与时代的节奏同步,与环境的变化同步。
第五篇:给生命一个支点
给生命一个支点
|——访08新闻班音乐才子王明良
10级广编(1)班 王东慧
曾因一首原创歌曲,响彻校园,曾因一个自创乐队轰动赣师。良好的家教塑造了他乐观坦然的性格,宽松的环境培养了他对音乐的深沉爱好。学的虽然是新闻专业,却对音乐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就是08新闻班音乐才子王明良。带着一份好奇,让我们走近他。
音乐,生命的支点
写歌,谱曲,组建自己的乐队,参加演唱会,校外演出,学习之余的他,是充实的,抱着心爱的木吉他,留给世界一个望尘莫及的背影。“从小就喜欢音乐,而真正接触吉他是在高一。”说起音乐,他满脸的兴奋,“只跟一个学长学了八节吉他培训课。”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那么短暂的专业训练,却做出那么惊人的成就。“因为情绪的推动,弹的有感觉就写下来。”当被问到是如何创作出自己的歌时,他如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有谁能够这样坚持?如果不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梦想,谁能够这样执着?他用歌词记录下成长的喜怒哀乐,用吉他弹奏出生命的优美旋律,迷茫时,他拿起吉他,浮躁时,他奏起音乐。如果要给漫漫人生苦旅找一个栖息之所的话,那音乐,无疑是他生命的有力支点,让他在枯燥的专业理论学习之后得到了彻底放松,还灵魂一份安宁。
为梦想,一路执着
在创作音乐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还好,一路执着着。高中时有一次,练吉他因手势不对,右手无名指受伤,直到现在还有疤痕。当他指着那疤痕给我们看时,我突然想起冰心的一句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他现时的明艳,而当初他的嫩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腺,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只看到舞台上耀眼的他,却没有看到他的奋斗和执着。“那时练吉他,母亲经常反对,怕影响我学习,每次上学都不让带吉他。”他回忆说,“上了大学以后就不怎么阻止了。”或许,母亲是看出了他的执着,拗不过他的坚持。回忆起大学刚开始那段时光,他用了一个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很纠结”,他说“习惯了高中那按部就班的日子,突然间自由下来,视野就没那么宽了,就会有无力感。”但他又这样激励自己:“要走出去!”所以,他选择了继续他的音乐梦——组建自己的乐队。三年来,他组建了许多个乐队,参加了许多场演出,现在还教别人学吉他。感慨于他对梦想的执着,也许,他明白:奔向理想的道路,必须自己开辟;实现目标的困难,必须自己克服。为梦想,他一路执着。当迷茫、浮躁在大学里泛滥成灾,试问有多少人还能坚持最初的梦想?
潇洒,是一种习惯
对音乐执着的他,上着课,手指会不自觉的动起来,那是弹吉他的惯性手势,当周围同学用好奇的眼光盯着他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以为然,这是一种潇洒。在楼顶睡觉时创作出《有风的日子》,至今他还说“对那首歌特别有感觉”,这是一种潇洒。创建乐队,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让自己玩的开心”。而说到冬至乐队,他很兴奋:“团队很重要,分工必须明确,有组织能力很强的唐僧,有真才实干的孙悟空,有调节气氛的八戒,更有吃苦耐劳的沙僧。”他把经验说的简单而独特,这是一种潇洒。有时候也会打打排球,“喜欢和大家一起玩的感觉”;也常常玩游戏,比如“魔兽”,他说“那里面充满了智慧”;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个坏学生,有时候会逃课、睡懒觉。不掩饰,不做作,这是一种潇洒。或许在学习上他并不优秀,但在人生路上他活的自由、简单、快乐、坦然!他找到了生命的支点!让生命有足够的支撑。曾走过迷茫,走过彷徨,当一切平静,依然潇洒的为音乐疯狂!谈音乐,谈学习,谈乐队,却惟独不谈未来,没有固定的姿态,不做作,不掩饰,追逐梦想的脚步,从不为谁停留,就这样且行且寻。这是一种潇洒,这是一种风度,这是一种习惯。
当潇洒成为一种习惯,并为梦想一路执着着,当我们找到了生命的支点,那么,我们还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