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诗歌

时间:2019-05-15 12:2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山流水诗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山流水诗歌》。

第一篇:高山流水诗歌

只见月光,不见星辰

惊蛰盘旋的雷

好像内心膨胀的欲望

谁用长江当琴

谁用泰山当弦

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的旋律

还有这内心的澎湃

想要呐喊,却突然悲恸了起来

月亮住在世界屋脊上面

像一把镰刀,收割着勇敢的心

将夜的仓库塞得满满当当

划开一道口子

迎接太阳

谁徘徊在世界的边缘

好像一只迷途的蚂蚁

陷落在时间的禁区

留不住一些蛙鼓

一切被风吹散

寒号鸟继续号叫

流浪的人和现实格格不入

忘记了哪里是故乡

谁咬牙切齿地喊

谁摔坏了吉他

谁泪雨滂沱,难以自拔

一秒钟杀死千百万的脑细胞

只为一个听琴的人

化作了西山的霞

将自己放逐到关外

从此不再看月亮

第二篇:高山流水说课稿

《高山流水》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分析 《高山流水》是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遇知音,第二部分为悼知音。这都在第二课时中的教学内容。

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悼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

2、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深厚的友谊,受到教育,珍惜自己身边的友谊。

3、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

难点: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学生在一起彼此对话、畅想、交融、分享,尽情享受成长的快乐。《高山流水》一课,是个动人的传说,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感受为辅。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的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来推动课堂深入,让学生从故事中品味出友谊的真谛。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因为在第一课时,我已经给学生们欣赏了《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我在还没上课的时候,播放曲子等待铃声。上课开始就从乐曲入手引出俞伯牙。紧接着,我出示了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读,并且带入“伯牙在一个的夜晚,弹起了高山流水。当他弹到志在高山时,子期道:“真妙啊!我看见了的泰山!”当他奏起了志在流水时,子期的说:“真妙,我看见了的江河!”伯牙激动的说,“:知音难遇,你就是我的知音啊!”他们两人。当伯牙得知子期已不在人间的噩耗,来到坟前,又弹起了高山流水,。子期已死,伯牙终生不再弹琴。”

这一段话中,又一次运用了这些词语,算是对上节课的复习。紧接着,我给学生们提出这个问题:“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来引入今天的新课。第二部分:品味赏析。

1、回顾第一部分,知音难遇。这部分是上节课学习过了,就提一下就行了。

2、偶遇知音。其中第三、四段交待了他们相遇的时间和地点,没有学生思考的价值,我就让他们齐读这部分,了解就行了。到了重要的5、6、7自然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提出阅读要求:你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呢?用横线把它画出来。学生读完,给他们一点交流的时间,然后汇报成果。我就把学生找到的: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这两句话出示出来,引导朗读。第一句话我是分三个层面来指导朗读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可能感情不是很强烈,第二层,我让他们抓住“啧啧赞叹”这个词来指导朗读。第三层,我是从“气势磅礴、高大雄伟”这两个词,配上我找的高山图片来指导朗读。(我找图片的用意是,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外出旅游,没见过高山,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体会,那就更好了)。第二句话,我也是分三个层面来指导朗读的。前两层都一样,第三层我是把《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段截成mp3形式,让学生听着加深体会来朗读。图片和音乐都在课件中出示。接下来,我提出问题: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来发挥学生想象。学生汇报后,我又出示: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怎么赞叹? 真妙啊,我看见了!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当伯牙鼓琴志在雪花,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这个设计,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有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读,体会伯牙激动的心情,这部分我是让学生从动作词语来体会。我还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引导学生从知音难遇来对比着体会。

3、痛失知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画出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给学生一点时间来交流自己的体会。指名说说体会,读读课文。当学生说到“如泣如诉”的时候,让学生想象伯牙会说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体会,指导读“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这句话。我还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因为知音难觅,唯一的知音也死了。这样,就把难觅时的期盼,偶遇时的激动,失去时的痛苦联系在一起了,加深了学生对故事中伯牙和子期深厚友谊的理解。第三部分: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读13、14自然段,了解碎琴山,古琴台得名的原因。但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上。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去了碎琴山,你会想些什么?”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肯定有学生能联系到自己的朋友,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从伯牙和子期的友谊体会的珍惜自己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无印良品的《朋友》,词写的特别好,在从歌声中体会深厚友谊的重要。这节课就在歌声中结束。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高山流水

志在高山(气势磅礴)俞伯牙难觅偶遇痛失纪念 钟子期志在流水(烟波浩渺)深厚的友谊

五、说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情境进行教学,下面我将本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情感脉络流畅。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传说,我按照知音难遇、偶遇知音、悼念知音、纪念知音这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2、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如: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这几句话,分层次的指导朗读。学生先自己体会读,再理解重点词语后,最后再配上图片和音乐读,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从如泣如诉这个词中,你感觉俞伯牙会诉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样,即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内容的把握也有帮助。

这堂课,我也感觉有很多的不足:

感觉学生虽然读出了感情,但是还不是很到位。自己语言的组织能力需要加强。

给学生体会、思考、交流的时间有点少。

第三篇:《高山流水》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7篇

《高山流水》说课稿1

一、说课标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志之高山流水志家国,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的古琴,根据课标要求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种独具特色的瑰宝。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节课我将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

二,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两首古琴曲来了解中国古琴的相关知识点。其中两首古琴曲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曲,这两首古琴曲中,《流水》可将作为欣赏的重点。 《流水》只要是通过古琴的各种技巧来生动的表现各种流水的形态。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了解,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

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点(这两个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指出:“欣赏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奏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流水》,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1、情景创设法: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常到山间海边观赏风光,清泉与波涛会使他产生许多灵感和创作欲望。这就是情景发挥的作用。乐曲《流水》顾名思义,乐曲表现的是各种流水的情景,如果让学生只是去聆听,容易产生隔膜,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样的存在问题,我为学生创设情景。具体的做法在下文有详细的说明。

2、故事引导法:通过作品相关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问题预设法:在欣赏时提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五、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音乐鉴赏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听到音乐。引入:欣赏古琴片段的表演,采用问题预设法设置了两个问题引入

1、片中的乐器叫什么?

2、其音色有何特点?引出古琴。内容一,内容一,古琴相关知识点

1、问题:古琴形制如何,有哪些演奏方式?

带着以上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补充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古琴深厚的文化底蕴。

3、通过一段视频进一步了解古琴的演奏及其制法技巧,音色特点。内容二,《流水》内容二,《流水》,《流水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欣赏,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了解曲子,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1,主题辅助欣赏: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弹奏音乐的主题让学生聆听并熟悉。问题一,老师弹奏的每个片段表现的什么景象?问题二,试着给老师弹奏的片段命个名字。 ——引出《流水》,通过主题欣赏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印象,为跟好的欣赏作品打下基础

2、分段欣赏法:这一部分我采用的问题预设法和情景设计法。问题:每一段在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变化?每一次变化分化描绘的是那种流水?与相对应的图片练起来(图片展示各种流水)(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完成问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3,在欣赏过程中,运用故事引导法插入高山流水觅知音和航行者号的故事,增加学生学习欣赏的兴趣。

4、整体把握作品,完整欣赏。进一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内容三,《广陵散》内容三,《广陵散》,《广陵散通过故事引导法讲述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了解作品内容,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欣赏片段体会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其相对应的情绪的变化。拓展探究通过本节课两首作品的欣赏学生对古代音乐及古琴有了相关的了解,下面让学生自己通过同样的欣赏方法来完成课后第三题《梅花三弄》,体会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其相对应的情绪变化,并判断这首作品的主奏乐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欣赏完成后,教师简单的讲解编钟的相关知识点,补充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并完成课后第四题,让学生课下搜集整理其他一些古代音乐和乐器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

巩固练习

本节内容是历届高考的重点,节选几道高三考试试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六、总结指导自由想象:

艺术是没有定格的,尤其是音乐的欣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此我提倡自由想象。例如在欣赏一段音乐,它是表现什么的?让学生大胆地想,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一般的独特见解。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高山流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分析

《高山流水》是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遇知音,第二部分为悼知音。这都在第二课时中的教学内容。

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悼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

2、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深厚的友谊,受到教育,珍惜自己身边的友谊。

3、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

难点: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学生在一起彼此对话、畅想、交融、分享,尽情享受成长的快乐。《高山流水》一课,是个动人的传说,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感受为辅。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的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来推动课堂深入,让学生从故事中品味出友谊的真谛。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因为在第一课时,我已经给学生们欣赏了《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我在还没上课的时候,播放曲子等待铃声。上课开始就从乐曲入手引出俞伯牙。紧接着,我出示了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读,并且带入“伯牙在一个的夜晚,弹起了高山流水。当他弹到志在高山时,子期道:‘真妙啊!我看见了的泰山!’当他奏起了志在流水时,子期的说:‘真妙,我看见了的江河!’伯牙激动的说:‘知音难遇,你就是我的知音啊!’他们两人。当伯牙得知子期已不在人间的噩耗,来到坟前,又弹起了高山流水。子期已死,伯牙终生不再弹琴。”

这一段话中,又一次运用了这些词语,算是对上节课的复习。紧接着,我给学生们提出这个问题:“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来引入今天的新课。

第二部分:品味赏析。

1、回顾第一部分,知音难遇。这部分是上节课学习过了,就提一下就行了。

2、偶遇知音。其中第三、四段交待了他们相遇的时间和地点,没有学生思考的价值,我就让他们齐读这部分,了解就行了。到了重要的5、6、7自然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提出阅读要求:你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呢?用横线把它画出来。学生读完,给他们一点交流的时间,然后汇报成果。我就把学生找到的: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这两句话出示出来,引导朗读。第一句话我是分三个层面来指导朗读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可能感情不是很强烈,第二层,我让他们抓住“啧啧赞叹”这个词来指导朗读。第三层,我是从“气势磅礴、高大雄伟”这两个词,配上我找的高山图片来指导朗读。(我找图片的用意是,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外出旅游,没见过高山,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体会,那就更好了)。第二句话,我也是分三个层面来指导朗读的。前两层都一样,第三层我是把《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段截成mp3形式,让学生听着加深体会来朗读。图片和音乐都在课件中出示。接下来,我提出问题: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来发挥学生想象。学生汇报后,我又出示: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你怎么赞叹?

真妙啊,我看见了!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当伯牙鼓琴志在雪花,钟子期说——

真妙啊,我看见了!

这个设计,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有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读,体会伯牙激动的心情,这部分我是让学生从动作词语来体会。我还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引导学生从知音难遇来对比着体会。

3、痛失知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画出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给学生一点时间来交流自己的体会。指名说说体会,读读课文。当学生说到“如泣如诉”的时候,让学生想象伯牙会说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体会,指导读“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这句话。我还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因为知音难觅,唯一的知音也死了。这样,就把难觅时的期盼,偶遇时的激动,失去时的痛苦联系在一起了,加深了学生对故事中伯牙和子期深厚友谊的理解。

第三部分: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读13、14自然段,了解碎琴山,古琴台得名的原因。但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上。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去了碎琴山,你会想些什么?”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肯定有学生能联系到自己的朋友,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从伯牙和子期的友谊体会的珍惜自己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无印良品的《朋友》,词写的特别好,在从歌声中体会深厚友谊的重要。这节课就在歌声中结束。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

19、高山流水

志在高山(气势磅礴)

俞伯牙难觅偶遇痛失纪念

钟子期志在流水(烟波浩渺)

深厚的友谊

五、说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情境进行教学,下面我将本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情感脉络流畅。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传说,我按照知音难遇、偶遇知音、悼念知音、纪念知音这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2、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如: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这几句话,分层次的指导朗读。学生先自己体会读,再理解重点词语后,最后再配上图片和音乐读,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从如泣如诉这个词中,你感觉俞伯牙会诉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样,即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内容的把握也有帮助。这堂课,我也感觉有很多的不足:

感觉学生虽然读出了感情,但是还不是很到位。

自己语言的组织能力需要加强。

给学生体会、思考、交流的时间有点少。

《高山流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高山流水志家国》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的内容。本课将主要对古琴曲《广陵散》、《流水》进行欣赏、学习。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聆听,激发学生们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作品、讨论探究等过程,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知识与技能】

通过聆听、感受,思考、总结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古琴曲的欣赏、聆听,能够概括、总结出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思考及相关知识了解,感受并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同时他们对音乐审美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也逐渐上升,学习自觉性也已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乏指导性,因而他们的音乐生活多是盲目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视听结合法、讲授法、示范法等

【学法】

小组讨论法、听赏感受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导入部分,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伯牙遇知音”的故事,来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课前预习,检查反馈

通过小组派代表总结回答讲解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归纳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

(三)赏析作品,理解升华

初次聆听古琴曲《流水》片段,感受古琴特有的音色,及这种音色所表现出的特有的音乐风格。

复听古琴曲《流水》片段时,请同学们结合课前“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分小组感受、讨论、思考,作品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内容。

之后再请同学们对比聆听,与这首作品风格完全不同的《广陵散》,同样,分小组讨论、思考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内容。

(四)巩固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通过大屏幕,认识我国古代其他乐器。

其次,请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回顾、总结本堂课收获。

最后由我布置梯度式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查找“中国十大古乐曲”是哪十大?

2、对其中的一至两首进行聆听。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目标、重难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的板书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山流水志家国

古琴

古琴音乐

《流水》

《广陵散》

《高山流水》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高山流水》是一篇文言文,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琴,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回味。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它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树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佳作。

同时,作为本组课文的首篇,它也担负着单元训练的重要任务。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文本中伯牙弹琴、子期听琴的内容成为复述训练的好题材。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篇古文之前,学生曾有过学习古文的经历(如上学期的《古文二则》和本学期的《蝴蝶泉》)。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朗读存在的难度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文言文中的语句如何释义有了一些浅显的办法。基于以上学情,教师可让学生先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而后通过朗读、交流、结合书中的注释疏通文义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内涵。

本课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人间真挚的情谊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深、读透、读中悟情;同时,适当地通过情景再现、补充资料,感悟两人的深情厚谊。

本课学习中,还要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复述本身对学习困难生来说有难度,更何况是创造性复述。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设置好相关练习,又要能够体现层次性、广泛性,让学生的“口”充分动起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想要读懂文言文内容,必须先疏通文言文的词句。本课后面已有注释和译文,因此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完成这项目标。

着重理解的词有:“鼓”、“方”、“志”、“善哉”、“巍巍”、“少选”、“洋洋”、“破琴”、“绝弦”、“无足”、“复”等

着重理解的难句有: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中古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对古文反复朗诵及背诵,从中品味古文的语言美,领略古文的节奏美,体会古文的意境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目标三: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本单元正好是继续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单元,有了前一单元的基础,作为教师要肯化时间、舍得放时间,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产生丰富多样的表象)、想象(想象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情节如何)、转换人称等方法说一段话。

本课的复述是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为了降低难度,本环节设计了两个辅助想象题——想象弹琴的内容、想象两人的心理活动,之后再让学生完整地进行复述。

目标四: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感人肺腑。在教学中,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等,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中的知音难求,从而珍惜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加强感情朗读,提升对文本的感悟力。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韵律享受。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一是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文时,要求读准每个字音。二是注意节奏停顿。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如何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所以有必要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全文。三是读出韵味。通过教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特别是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心情的理解来进行有感情朗读。

同时,朗读也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精华所在(主要是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情景),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会对文章产生丰富的想象,很快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再造意境,那么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没有把说话训练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特别是受考试指挥棒——只考笔试、不考口试的制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说的训练方面都被忽视了,成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中的薄弱环节,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单元正好是继续进行创造性复述单元。作为教师要肯化时间、舍得放时间,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产生丰富多样的表象)、想象(想象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情节如何)、转换人称等方法说一段话,这样会留给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会提高。

本课的复述是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为了降低难度,本环节设计了两个辅助想象题。1、想象弹琴的内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之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分角色朗读,准确地演绎文本中丰富的信息;2、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心理活动:

当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时,钟子期暗暗赞叹: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伯牙暗暗惊讶: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伯牙暗暗欣喜:

通过想象这些动人的场景,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心的人。

最后,再让学生完整地对内容进行复述。这样,学生复述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适度拓展延伸,丰富文本的表现力。

在本设计中,“知音”一词是主线,围绕这个词展开全文的学习。教学开始前,学生对“知音”尚未理解,所以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人有大朋友,小孩有小朋友,请你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学生交流)

2、“朋友”这两个字虽然普通。但它在孔子眼里是“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李白的笔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王勃的心中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当两个人成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的朋友时,“朋友”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音”

此时,学生一定会记住了 “知音”这个词。在课文行将结束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知音”的含义。

1、千百年来,“高山流水”已成为“知音” 的代名词了。此时此刻,你对知音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了呢?(出示)

知音是通过让学生说说对“知音”的认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如,学习“伯牙破琴绝弦”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破琴绝弦”的原因,特意引用了课外一段内容:(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通过听琴者的对比,来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痛苦绝望的悲凉心情,体会人生中得一知己的珍贵。

《高山流水》说课稿5

一读:字正腔圆明大意

1、读题,解“绝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佳的驱动力。上课伊始,我创设以下的情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意愿。有这么一个故事,它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因为它记载了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友情。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老师写课题,强调“弦”的读音写法;点人读课题,相机评价)。

2、试读,教“学法”

学生试读后,我采访学生初读文言文的感受,学生读起来仍感觉比较吃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采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读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3、疏通,明“大意”

我遵循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则。指名读通课文后,学生就会发现有些地方的断句很明显错误了。然后学生对照着注释,看看读懂了什么?让孩子们带着这些方法默读课文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期间对一些特别难懂的字词和句子重点引导。孩子在阅读交流中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大意。我用帮助学生画好断句,引导和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从而解决了读的难点。有了方法,难学的文言文就变得易学了,孩子对学好文言文也就有了信心。

二读:抑扬顿挫品情味

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语文味道的,本节语文课我主要通过换位思考,初悟知音;研磨文字,品味知音;放飞想象,深悟知音等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1、换位思考,初悟知音

因为故事离我们很远,小学生要学生体会当中的知音情谊实属不易。根据学情,在讲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会怎么赞叹呢?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接着我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读相关的句子,声情并茂地描述:真是知伯牙者,钟子期也,子期能听出琴音的内容,更难得的是能猜出伯牙的心思,这就是知音啊!这样一点拨,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的同时对知音就有了初步的领悟

2、研磨文字,品味知音

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出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关系,并让他们交流收集到关于伯牙和子期的背景资料,接着问:你从哪里知道他们就是知音呢?请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品味“善”、“所念”、“必得”等词语的意思和在文中体现知音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品味字词,结合背景资料,从而品到伯牙,子期之间的心灵相通。

3、放飞想象, 深悟知音

接着,我适时地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闭眼欣赏,引导: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伯牙是个出名的琴师,他鼓琴肯定不只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有可能志在什么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设计了语言训练题: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子期会曰:善哉,( )兮若( )。学生练习用文中的句式说句子,从感性上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时教师小结: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这就是朋友间的心灵相通。我继续引导:那么多人懂音乐,伯牙为什么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呢?当听到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时,你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吗?当时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他渴望什么呀?他一定在心中无数次呼唤,他呼唤什么?终于,伯牙遇到了知音钟子期,伯牙又是一种怎么的心情?他一定会对伯牙说什么呀?这一系列的问题深化了学生对知音的理解。最后我说:知音欢聚你想那会是个怎样的场面呢?用咱们的声音来表现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吧!接着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读书。这样,学生在听音乐想象和一系列的.思考研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从中体悟到了知音可遇而不可求,为突破课文教学难点“伯牙为何绝弦?”铺下了情感的基础。期间,我也利用句式善哉….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有意地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4、回味绝弦,拓展延伸

音乐的熏陶感染对小学生的情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当学生还沉浸在知音欢聚的愉快气氛中时,我配乐动情地描述: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了知音,之后的离别又那么难舍,两人相约在第二年中秋再相见,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见面的日子,却传来子期染病死的消息。学生读课文最后一个句子。我顺势引导:如果你就是俞伯牙,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什么?做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接着我说:伯牙悲痛欲绝,是因为他鼓琴志在高山,再无人曰…..志在流水,在无人曰……,所以……,学生在回味读书的过程中重温了知音相聚的快乐,同时也就更懂伯牙绝弦的原因,接着我拓展引导:孩子们,伯牙断绝的只是琴弦吗?他还断绝了什么?同时,我引进了课外知识,子期死后,伯牙写下的一首诗,配上悲惨的音乐,师生共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心情和绝弦的极端行为,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这一环节的设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对的解读也就更深了。

三读:熟读成诵促积累

另外,在板书设计上,我努力体现精炼、清晰的理念,板书条理清晰,美观大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的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

设计特色

1、关注学生的主导地位。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了学习目标意识。我注重对教材学法的指导,把“讲教材”变为“学阅读”,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3、注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古色古香的和音乐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充满古文味道的课堂中。

4、追求“本色语文”和“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有说得不好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高山流水》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高山流水》是古筝名曲代表作之一,乐曲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雄伟的高山绵延起伏,让人不禁感叹江山秀丽,波澜壮阔;潺潺的流水如安静的少女期待着它的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面。

本乐曲共分为三段欣赏,第一段表现了雄伟的高山绵延起伏,乐曲第二段流利美妙表现了潺潺的流水,乐曲第三段表现了山水合一的美丽景色。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非常感兴趣。

二、说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导要点提到,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依据《纲要》实施细则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音乐,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认识民族乐器古筝,知道其音色特有的特点。

4、感受美的意境,并尝试用画笔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民族乐器古筝

2、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3、视频《高山流水》

三、说方法

(一)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不紧亲切而且温和,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激趣法:初步认识民族乐器古筝,与幼儿交谈,引出以下的环节。

2.欣赏法:运用幼儿容易理解,且简单生动的动画片和幻灯片,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主题。

3.绘画法: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乐曲内容并用画笔表现听到的景色。

(二)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分段倾听理解乐曲内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幼儿学习:

欣赏法:本教学活动主要运用了此方法,依据《纲要》精神,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多数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

四、说过程

本节活动课共分为八个步骤,以倾听为首要目的,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知道每段乐曲所表达的含义,直到理解乐曲优美的旋律。采用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法来组织活动,流程如下:

(一)交流谈话认识民族乐器古筝

以谈话引题,避免了单一的方式引题形式,做到生动充满童趣。这一环节加上出示实物??古筝,并引起孩子学习兴趣。

(二)听音辨声了解粗细弦音不同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让幼儿认识并对古筝有初步的了解。

(三)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高山流水

此环节通过欣赏音乐,引发幼儿对乐曲的联想。

(四)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内心感受

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五、说反思

《高山流水》是幼儿喜欢的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4个目标,始终以幼儿的经验为依托,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乐于参与欣赏活动,体验欣赏所带来的乐趣。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多说、多思考,了解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我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下几点。

1.当幼儿欣赏倾听时,我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幼儿,有的幼儿没有安静的注意倾听。

2.在分段欣赏时,应提醒孩子用连贯简洁的语言表述每段乐曲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这次的不足,努力在下次活动课中扬长避短,将好的心态、好的教态、好的姿态展示给大家。与孩子一起成长!:

《高山流水》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下面我向大家谈谈我对《高山流水》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传说:俞伯牙琴艺高超却难觅知音,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知音钟子期,两人相约来年再聚,不料俞伯牙等来的是钟子期病逝的不幸消息,俞伯牙痛失知音,碎琴祭友,后人为了纪念这段“知音”友谊,将伯牙碎琴所在的小山命名为“碎琴山”,并将“高山流水”这个乐曲的名称固化为成语,象征友谊。这段流传几千年的佳话让我们认识了一对忠贞不二、相互敬重的知己,也明白了“千金易得,知音难觅”的道理,教育我们要珍惜友谊,真心对待身边的朋友。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是训练学生快速读文、概括文章大意的好素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入微,是抓住这些内容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培养写作方法的好范文。

二、说教学目标

除了常规的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教学目标之外,我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和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同学作为另一个教学目标。其中,教学重点是体会伯牙的惜友之情;教学难点是理解伯牙碎琴的内涵。

三、说教学方法

本文多以人物神态、言行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准备“以读代讲”,学生做到读句子,想画面,用心感受,用情朗读,边读边思,划词句批感悟。

四、说教学流程

本文的教学准备分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通过自学完成生字词掌握、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分段、文章大意的概括以及初步实现感情朗读等目标。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有:自学检测、导入新课,精读课文、感悟真情,把握主旨、拓展延伸。

第一步自学检测、导入新课

此环节准备检测学生生字、词的掌握以及熟读课文的情况。

1、听写“磅礴”、“渺”、“捺”四个字,检查学生书写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老师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设计检测“一见如故”、“心急如焚”、“如泣如诉”等;

3、按小节轮流读文,教师适时帮助学生读准、读通课文;也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4、回顾文章大意,并板书文章的四个小标题——难觅知音、偶遇知音、凭吊知音、纪念“知音”。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步骤既检测了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读文和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又过渡到本课时的教学,同时基础知识的落实也为精读课文、感悟文本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精读课文、感悟真情

设计初衷:“偶遇知音”和“凭吊知音”是文章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两者一个表现出兴奋,另一个表现出悲痛,在情感上又形成了对比和反差。考虑到学生学习思路的自然衔接和有意注意的有效利用,我准备在板书小标题后,直奔文章重点。

(一)偶遇知音激动万分

我设计这样的过渡语导学课文第二部分:一曲《高山流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让伯牙和子期相见恨晚,那么“伯牙为什么说子期是他的知音呢?”

1、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

2、师生交流。(择机板书“激动万分”)

①简要回答上述问题“伯牙为什么说子期是他的知音呢?”。

②抓住“啧啧赞叹”、“意味深长”以及钟子期的两句话,体会钟子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③抓住俞伯牙听到钟子期的评价后的言行举动,来体会俞伯牙偶遇知音的兴奋;

④为什么伯牙遇到能听得懂自己音乐之人竟如此兴奋?引导学生回头体会课文第二段的内容。指导学生读出“琴艺高超”的自豪和“始终”的遗憾。

⑤抓住“一见如故”进行拓展。什么叫“一见如故”?结识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在伯牙和子期共处了日子里,他们会做些什么?

⑥总结学法: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

设计意图:对一见如故的拓展是想加深对“知音”内涵的理解,“知音”不仅是听懂音乐,更是“知心朋友”;对学法的总结,为下一环节自学提供方法。

(二)人散曲终重情重义

俞伯牙琴艺高超,然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满怀的志向得不到赏识,伯牙的心无人能懂,与子期邂逅自然喜出望外,一见如故。但“月无常圆”,当伯牙第二年如约来到汉阳江边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子期的坟墓,听到的是子期病逝的不幸消息。接下来导学课文第三部分——“凭吊知音”。

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依据提示自学。

自学提示:

1、自读文章8—12小节,用“——”画出伯牙的语言,在描写伯牙神态的词语下面加上“△”符合,在描写伯牙动作的词语下面加上“·”。

2、想想伯牙得知子期病逝后是什么样的变现?为什么会这样?

1、学生自学汇报……

2、教师点拨、补充:

我准备这样设计,处理伯牙摔琴这个句子:

①学生试读,通过读好“忽然”、“站”、“摔”、“粉碎”,体会伯牙此刻的心情;

②把“摔”字换做“扔”或“丢”行吗,换一下读读看;

③加上导语,导读此句。a、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上天安排给我的知音为什么又不辞而别呢?伯牙——(示意学生齐读)伯牙弹着弹着,忽然站起来,接着长叹一声,把瑶琴朝地上一块青石摔去,顿时琴被摔得粉碎。b、是呀,去年今日,子期与我弹琴论道,共话人生,如今子期却舍我而去,伯牙——(示意学生齐读)……c、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听懂我的琴声,要琴何用呢?——(示意学生齐读)……

④为什么伯牙在得知子期死讯后会摔碎瑶琴呢?连个反问句道出了其中缘由。请大家齐读——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通过改写成陈述句,对比体验,并理解伯牙碎琴的原因。

3、教师小结:从此,伯牙的琴无人能懂,伯牙的心无人能解,伯牙碎琴既是对知音失去的惋惜,又是对知音的敬重。岂止伯牙如此,子期对这段友情也是敬重的。(板书“重情重义”)(指引学生找出相关句子)

设计意图:伯牙对子期的敬重和对子期病逝的惋惜之情,在上述的朗读和交流中学生一定会充分感悟,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完成。伯牙敬重子期,子期敬重伯牙,二人重情重义,结局虽悲,但友情至真至纯,永存人间。

第三步把握主旨、拓展延伸

1、“珍惜友谊、团结同学、真心待人”是学习本文的首要收获,为了准确把握这一主旨,我让学生学文后立即整理、交流自己的收获;

2、但是,千百年来,对伯牙摔琴之举的意义有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学生会有怎样的看法呢?我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见解。针对伯牙摔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或批评、或劝慰,既能体现自己对伯牙的理解,又学生情感的完善和情商的培养。

如上是本文第二课时的主要流程设计,下面说说板书设计。

第四篇:《高山流水》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字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读中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2.乐曲赏析:感受《高山流水》乐曲的美妙。

3.分析故事、人物形象,加深理解,让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2.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难求。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难求。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完成“学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引出课文。

(一)认读生字、词,引出课文

1.师: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吗?一起读读吧!(课件展示)

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

烟波浩渺

(读了这一组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琴声呜咽

如泣如诉

催人泪下

(这一组词让你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

那我们再来读读这组词

一见如故

琴艺高超

高山流水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2.“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吧!(板书课题)读课题。

3.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4.高山流水不仅是美景,它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检查小组预习情况,汇报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汇报)

2.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 生:俞伯牙、钟子期。(板书)

师:两个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用上“高山流水”把主要内容说一说。

生:俞伯牙通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钟子期,他们结为知音。师:谁是谁的知音? 生:子期就是伯牙的知音(板书:知音)

3.你们知道“知音”的意思吗?浏览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的理解吧!(知己、知心朋友的代名词)

4.那伯牙、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知音难寻“部分。

1.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一、二段,谈谈你对俞伯牙有哪些了解?(抽生回答:从“琴艺高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

2.作为一位琴艺高超的音乐家要想找到一位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

3.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寻找知音的不容易。请把它找出来作上记号(始终)“始终“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一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直)从这个词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知音难寻)

4.遗憾说明俞伯牙的内心怎样?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然“琴艺高超”,但“始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种“知音难求”心情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齐读)

(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师:作为琴艺高超的音乐家他也始终没有碰到过听懂他音乐的人,是多么遗憾的事呀!这时,伯牙做官出使楚国,来到汉阳江口,他只能面对秋江圆月,借曲抒情,弹起了他最喜欢的《高山流水》。请孩子们自读3、4自然段。

2.小组交流:哪些地方描写了伯牙弹奏《高山流水》时的情景?我们一起齐读描写傍晚美景的句子。

3.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种有琴声的傍晚,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读3-4段)

4.孩子们,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高山流水》,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正当伯牙弹起这首曲子时,钟子期来到了伯牙身边。请孩子们在小组内默读5-7段,钟子期听了音乐后,他会说点什么呢?读后请勾画出描写钟子期神态、语言的句子。

6.生默读勾画并汇报。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点课件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1)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①这是子期对伯牙的赞美,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子期的话说明伯牙的琴弹得好,弹得妙,能用你们的“读”表达出音乐中所蕴藏的气势磅礴、挺拔雄伟的泰山吗?(抽生读;齐读)

③抓住“啧啧赞叹”体会读。

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不停地赞叹。)赞叹什么?(琴声美、妙、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琴声惟妙惟肖等)他是怎样赞叹的?(再齐读)

④想象画面读。

a.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b.我们也想象着这样的画面一起啧啧赞叹!男生先来……女同学啧啧赞叹道……我们一起啧啧赞叹道……

(2)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①过渡:除了这一处,你还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子期能听懂伯牙的音乐?(点课件)

②师:这里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有味道)你来有味道地读读。(抽读)

我们一起意味深长地说……

③看到了音乐中所描绘的景色,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我们想象着子期此时的表情、神态说……(再读)

(3)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过渡:当伯牙听到子期的两次赞叹后,心情和神态有怎样的变化。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①伯牙很觉惊讶,看了一眼子期。(当伯牙听了子期的赞叹后,为什么觉得惊讶?心里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看了子期一眼)

②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起来,拉着了子期的手„„齐读!(点课件)

③体会此时伯牙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激动的心情?自由读。

④师:这一站、一拉、一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此时此刻伯牙的心中是多么地激动啊!

⑥引读。他激动万分地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

7、朗读训练。

①师:伯牙的音乐多么美妙,多么让人陶醉。孩子们,闭上眼睛,走进伯牙,咱们来静静聍听他的《高山流水》。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还原音乐中的画面,听老师的的提示: 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②师:一曲《高山流水》让男同学饱含深情地啧啧赞叹道„„(接读)

让女同学沉醉其中意味深长地说„„(接读)

③从伯牙的神态、动作、语言这几方面都能体会到伯牙遇到钟子期激动不已的心情,此时,伯牙也许在说:“钟子期,你就是唯一能听懂我音乐的人,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齐读)

(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师:一次巧遇,却一见如故,他们两人成了好朋友,并约定来年在此相会。第二年,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子期的身影,他心急如焚,等来的却是谁?(他的父亲)是怎样的消息?„„(是因病去世了)

2.他失约了吗?(没有)

他留下了什么遗言?(子期临终前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好的听先生的琴声。)(抽生回答)

3.总结:活着信守诺言,而去世了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还要来相会,这是一种何等凄美的相会。这是一种何等深厚的友谊!

4.当伯牙得知子期去世这一消息后,心情如何?请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或句子。

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体会出伯牙心中的悲痛?(生回答)②是呀,伯牙是含泪而弹,那琴声是为谁而哭?那他的琴声里又在诉说什么?

③还有吗?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这一段的动词。④师: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了什么。(生:悲痛欲绝)

⑤师:我们来回忆一下伯牙巧遇知音时的情景,这一站、一叹、一摔表现了伯牙悲伤的心情,应该怎样读?(学生读)

⑥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上天安排给我的知音为什么又不辞而别呢?伯牙——(示意学生齐读11自然段)

⑦引读12段。这瑶琴曾弹出多少让人沉醉的音乐,这瑶琴曾一直陪伴在伯牙左右;这瑶琴曾是他的最爱,可是如今知音已去,留琴何用!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伯牙长叹道:“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齐读)

去年今日,子期与我弹琴论道,共话人生,如今子期却舍我而去„„(示意学生齐读)

⑧你能把它改为陈述句吗?(对比读)连个反问句道出了伯牙在得知子期死讯后会摔碎瑶琴的缘由,准确地表达了伯牙此时悲痛欲绝的心情。

⑨出示诗歌。

忆昔去年秋,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四)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师:伯牙遇子期而激动万分,又因离别而心碎不已,正因有了这个故事,才有了“高山流水”与“知音”的佳话,“碎琴山”“古琴台”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义。

2.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师:好一曲感人至深的------高山流水 好一曲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 好一曲刻骨铭心的―――高山流水 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

四、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吗?谁?为什么说他是你的知音?你是怎样对待的知音的?

2.总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珍惜身边的友谊。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西师版四年级下五单元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孩子们,让高山流水般的情意永远珍藏我们心间吧。板书 高山流水

知音

俞伯牙 ――― 钟子期

第五篇:高山流水教案设计

《高山流水》教案设计【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好句子,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欣赏《高山流水》

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齐声朗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脑海中会呈现什么样的画面?抽生回答。

3、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学生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4、教师导读:关于《高山流水》,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大意,弄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反馈自读情况,掌握生字,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其他同学正音,教师强调。字音:“捺”的读音,“坟”与“焚”的区别。字形:注意“磅礴”的字形结构,写“抒”的时候不能多一笔。

(2)再次出示生字,学生在读中巩固。(3)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导。(4)理解词语,并学会运用。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美妙。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气势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盛大。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心急如焚:形容万分焦急的心情

催人泪下:形容事迹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读好下列句子:

(1)“有一个叫钟子期的人在旁边听到了,啧啧赞叹道:‘真妙呀,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这句话是子期听到伯牙在弹奏“志在高山”时赞叹的话,子期的赞叹是因为听懂了曲子表达的含义,读时语调要有大的起伏,但速度要慢。

(2)“才奏了一会儿,子期又意味深长的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引导学生理解“意味深长”的意思。并学着子期的语气意味深长的把这句话读一读,语调舒缓。

(3)“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指名读一读,其他人评议。抓住动词体会伯牙激动的心情。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下载高山流水诗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山流水诗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山流水》读后感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演尽各种变幻,内心深处,一直在渴望着一片掌声,这是对我们所作所为的最大奖赏。掌声,是人生必备的元素,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1 【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正确......

    《高山流水》听后感

    《高山流水》听后感 高山流水,自古至今;悠悠扬扬,情深意长;乐声袅袅,韵味十足。闭上双眼静静的倾听,乐声中一点点露出了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的魅力。 我听说过《高山流水》的典故......

    《高山流水》读后感

    《高山流水》读后感 我读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使我知道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特别好。一天晚上,他在汉阳江边弹琴,突然,琴弦断了一根。原来,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

    《高山流水》读后感

    《高山流水》读后感 我读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使我知道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特 别好。一天晚上,他在汉阳江边弹琴,突然,琴弦断了一根。原来,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

    听《高山流水》有感

    听《高山流水》有感 今日喜逢此曲,与古筝拂于耳听之,其优游感慨,不胜再数。 古云:嵇康之广陵散尤万古之奇曲,惜三千太学无一会此,世之大痛矣。吾言:夫子之琴意意在厌而无知亦没存其......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26 高山流水 (第十册)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

    高山流水的近义词

    中文发音: [点击发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