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和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英语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社会需求的人才质量。目前中技学校英语教师已采用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但还未全面推广。本文从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两种模式入手,探讨如何在中技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两种模式有效结合,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课堂全面推广,以达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中技学校;英语;翻转课堂;学案
新课标实施已经多年,其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教学相对较为传统,其主要是利用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目前中技学校许多教师依然在利用学案教学,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从笔者长期教学实践来看,将学案与翻转课堂两种模式教学有机结合,可以更高效地打造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下面浅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有机结合。
1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实况
1.1学案教学
学案分预习、探究、重难点解释、巩固练习、反思几部分。学生根据预习探究自主钻研教材,结合重难点解释,通过做题来掌握内容。在中技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地开发学案的预习探究部分,教师上课依旧全过程讲解课本内容,也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只在学案上挑选一些习题或在学案上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上或课后练习巩固。这样做一是因为中技学生基础差,没有探究预习能力,二是学案内容过多。所以教师只能挑选一些习题来练习巩固,也不关注学生完成学案的反思,这样做是违背学案的。老师还是要重视培养学生预习和探究的能力,适当适时地选一些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将良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工作当中,让学生终身受益。
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主要利用教学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或者是复习,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翻转课堂主要包含了概念探究、体验参与、意义构建、应用与示范几种形式。目前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老师为数不多,主要是因为教师不会制作视频,费时费力,网上资源也有限。目前中技学生基本是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一般只是早上到校后手机上交到班主任,放学后拿回手机,所以他们课后接触手机时间最长。教师要重视开发这样的资源,把知识点的视频发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回家观看,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也可把知识点制作出游戏模式。英语教师只要管理适当,有计划地推进,这种教学优于学案教学。
2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意义
学案强调每课知识点的梳理过关,翻转视频强调每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学习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和自主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者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互动探究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转视频教学更加盛行,教师应适应这一趋势,创新中技英语教学方法,促进中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但学案有思考、探究、巩固练习和反思过程,是翻转视频不能代替的。中技英语教师在研究教材、制定教学方法时应注意融合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的优点,关注英语课前预习探究教学和课上45分钟的教学,以及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这样不仅能够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中技英语教学质量。
3中技英语教学中践行学案与翻转课堂有效结合的对策
3.1加强学案编写与设计,巩固实质教学
学案编写至关重要,因为学案教学目前仍为实质教学。教师要编写出简洁的学案,包括预习探索、重难点、练习巩固和反思,对于中技学生学案,不能编写过于复杂,重难点写清楚,最好一课一个学案。教师可以采用相关图形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流程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不要把提问的问题或具体的情境设置写在学案里,以免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学案中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如中技英语BOOK2Lesson1中,语法hope和wish的用法,教材上也有一大堆注释,学生不会认真看,但在学案探究部分中,教师可写:Ihop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Ihopem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Myparentswishm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Iwishtobeonthemooninfuture.(√)学生归纳:hopetodosth.(√)whopesb.todosth.(×)wishsb.todosth.或wishtodosth.(√)学案边有提示“实现可能性”学生自然写到:hope后接可实现的愿望,而wish接不能实现的愿望。wish后接从句时,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要求学生掌握wish主句是一般现在时,that从句要用过去式(中技生掌握这个即可)。例句:Jack_______thathecouldgetachancetoteachEnglishinChina.(A.hopeB.ishopingC.wishes)这对于中技学生非常具体、明了。老师注意中技学案编写一定要简单、可行,不能太复杂、抽象。
3.2利用翻转视频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
英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视频,让学生利用视频资料在课前进行预习。目前中技英语教材书后面没有光盘,学生只是一本教材和一本练习册。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每一课的单词、词汇、与课文相关的概念短语,以及课文朗读录音下载,或制作翻转教学视频,发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预习和巩固课文。这样目的性更明确,预习过程更加流畅。学生首先利用教学视频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之后对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自己不理解或者是存在困惑的地方可以重复观看。当确认自己已经完成知识点学习的时候,结合教师学案中布置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学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如中技英语BOOK2Lesson3HighPlatformShoes一课中,教师制作三个视频,分别表现穿高厚底鞋容易引起:breakorturnbonesintheankle、ledtobackaches、causecaraccidents。这样学生能够理解即将要学的知识,还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解。
3.3翻转视频和学案在课堂讨论中的运用
中技学生利用学案和视频资料进行预习后,发现有难点或疑点,或者掌握不扎实或存在错误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分成小组,好差生搭配一起,相互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研究,教师来回指导。然后,教师针对模糊知识点、错误,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再抽取学案上的有关例题进练习,或打开视频再次观看或阅读,再次验证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如前面提到的wish用法,wish后跟虚拟语句,是第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弄清五种时态转化。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教师来回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明确问题的正确性。最后针对难点、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
4结语
要提高中技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和学案教学的作用,在课上优化两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最优化,教师还要重视课后的反思。中技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教学表现、自己的表现予以反思,适时对学案和翻转视频内容,以及课堂其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堂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2]张肠.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13(7)
第二篇:翻转课堂教学电子信息论文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新的内容几乎没有自己的认识,而是跟随教师的思考展开记忆和学习。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初步学习,然后在课余的试题训练中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被教师牵引着,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化”上:①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化。新内容的学习由学生首先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学习,学习问题是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自主建构过程。②学生的学习由课上—课下模式向课下—课上模式转化。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个体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初步掌握课程内容,课堂学习是关于知识的深化学习。③学习进度由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推进。教学内容不是由教师的教学计划决定,而是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
2在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建立自主学习小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由课上向课下转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形成集体学习模式。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因此自主学习小组的建立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每组人数在5~7人,每一小组选择一名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和问题。教师和各小组间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组间关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课下自主学习和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目的,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时,要告诉学生小组之间的发言没有对错,小组成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小组成员只有充分发言,才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及时地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也才能快速推动课程的开展。课程的进展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决定的,翻转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是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为依据来决定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搜寻信息解答问题的一种自主知识建构。
2.2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小组学习
教师将有关新内容学习的导学问题上传至学习的平台,各小组的学生积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并对导学问题题进行解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是2~3d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习组长借助网络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交流的过程通常是,就每一个导学题,学生个人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汇总相关知识,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并确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然后继续查阅资料,通过互助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形式化的简单交流,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学生围绕问题搜集资料,通过多次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但是小组讨论仍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由于教材普遍没有提及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使用下应该有哪些特殊的要求。而实际上,由于手持设备的普及,基于电池供电的单电源运放的应用又十分普遍,因此,学生普遍会在此处遇到无信号输出或信号输出失真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收集了各个典型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运用时的典型应用电路,上传至学习的平台,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即通常情况下,运算放大器应使用正负对称电源供电,但是电源条件受限制时,如果运算放大器本身允许单电源使用,则需要在输入端施加Vcc/2的参考电压,此时,运放的动态范围会缩减。
2.3利用课堂讨论深化知识学习
在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展开课堂讨论学习,每一个自主学习小组推举两三个成员代表发言,并提出本小组在讨论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促进组间的交流,不同的学生在思考同一问题时的角度、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和搜索资料的网站、资源库的推荐,都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学生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就争论的焦点和分歧问题基于理论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获得关于每一个问题最全面的思考和回答,并作出单元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要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和改进建议。在本单元课程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新内容的初步学习问题,开始新一轮的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课余时间小组谈论中教师的指导,还是课堂讨论中教师的点拨,都只是基于教师个人理解的一种分析。这样的分析是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示范思考的过程,但是绝不代表权威,不是要用教师的知识来否定学生,而是一种师生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第三篇: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论文
初探数学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摘要:,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把立足点锁定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课外作业的负担,实现减负增效。我们提出的模式是“开放课堂模块导学”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在近两年的尝试中,我从导学案课堂的问题设计和课堂练习题设计两方面谈谈所取得的收获
关键词:有效问题设计习题设计导学案
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在经过多重尝试学习,我们学校积极倡导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是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把立足点锁定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课外作业的负担,实现减负增效。我们提出的模式是“开放课堂模块导学”。所谓开放课堂,就是要放开教师的手脚,还学生以自主,放开课堂的时空限制,把课堂延伸至课前,延伸至家庭;同时,也放开对教师的束缚,让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谓模块导学,通过大环节把一堂课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限定师生活动的大概时间,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每个环节给出相应的构件,便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进行组合,确保模式的灵活性、适应性。
我们认为导学案是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四个级别:(1)“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时间必须解决;(2)“消化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3)“应用巩固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4)“拓展训练提升”,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延伸。导学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在近两年的尝试中,我从两方面谈谈所取得的收获:
一、导学案课堂的问题设计
数学课堂是否高效,决定学生获得的知识多少。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我们应该怎样在导学案中优化设计呢?其实我们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考试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一种评价。但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朝着某个方向去努力,作为教师,要善于设计出问题。(一)问题设计的作用
问题设计本身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然为教学目标服务。导学案中设计的问提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1、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对所学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
2、问题设计能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积极应用思维的技能去解决问题。
3、问题设计保持教师的注意力,只通过讲授的方式去进行一堂课的教学,很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去重组教材和设计提问,常常假设学生能及时理解,很少有机会获知学生的错误认识。
4、问题设计能使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即教师依赖提问使学生理解问题及相关的所有要素,同时利用学生的答案设计新的问题,使学生趋向于真正的理解。
(二)问题设计的要求
1、充分体现基础性、适度性的原则
问题设计的基础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认知特点和认知体验展开问题;同时遵循问题的适度性,即要处理好问题的“障碍”和“基础性要求”的关系。如果问题远远超过学生已有经验,不仅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会让学生自信心受挫,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如简单的概念重复,在解决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思维的挑战没有得到满足,难以维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设置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回答出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探索的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具有科学性和情景性的特点
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其中包括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真实性,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探究方法和思维训练渗透在其中,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由于简单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有些在问题的设计要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会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科生活化,趣味性的渗透。
案例三角形全等ASA教学时,为了增加问题情境性,是学生能对生硬的知识情景化,我引用了这样的问题情景:如图4,小红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她是否可以只带其中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使知识找到了生活的载体,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性
3、问题设计侧重有序性、递变性
问题设计最终都是服务于某个教学内容的落实,因此问题要整体呈现,问题的编制宜粗不宜细,问题要少而精,问题表述要简洁、明了,可接受性强,避免多而碎、填空式、习题化的现象,保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流畅性,避免把学生和教师框死,造成教学过程的僵化。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环环紧扣的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
案例:在讲课题选择租车方案时,因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没有功底,于是我先设计一个引例:小明爸爸开家旅行社,今有400名旅客出去旅游,有甲乙两种客车,甲种客车每车能拉30人,乙种客车每车能拉40人,请你帮帮忙(1)、你有哪些乘车方案?(2)、只租8辆车,能否一次把客人都运送走?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结束后抛出本节例题,引例是为了探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迁移思维,之后再抛出问题2;怎样租车
某学校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利用汽车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每辆汽车上至少有1名教师。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
甲种客车 乙种客车
载客量 45 30 租金 400 280这样在解决问题是难点突破,保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流畅性,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合奏探讨。
4、探究或迁移性问题的开放性
高效的课堂具有“开放”的特征。当然,课堂上的问提也应该是开放的。这里的“开放”并不是指随意提一些问题,而是要求问题本身和教学目标的联系方式上多样化。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的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思维过程,而非问题的答案。探究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如观察、反思),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一些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在导学案课后拓展中结合新情境出现。
5、总结性问题的设计
总结性的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或单元教学小结时使用,根据总结知识框架的内容多少和课型的不同可以放置在课堂小结、课后知识梳理、单元复习等不同场合。此类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有清晰的把握,将新知识、新方法内化,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问题设计的效果
设计问题一方面是教师想引导学生做出特别的反应、回答或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想牵着学生走,以致使学生失去大量进行思考的机会。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学生各种可能的解释。使学生感到一种心理的平衡,从而也获得了知识,达到优化的目的。
二、导学案中课堂练习题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进导学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已全面铺开。导学案的引进,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深入推进导学案,全面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结合我们数学组两年的实践情况,在当堂达标教学中的数学练习题设计必须狠下功夫。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是如此做的:
1、题目要体现趣味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板枯燥的“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等题目名称,可改为如:“鲤鱼跃龙门”,选择题可改为“慧眼识珠”,应用题可改为“请你帮忙”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2、题材要有生活性: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素材。
案例我在讲矩形之后出了这样的习题: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⑵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⑶ 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________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
⑷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_______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
象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习题内容要有层次性:数学练习必须有层次、有坡度。在课题练习的编排时遵循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每节课数学练习的编排主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模仿:与例题类型和难度基本相同的题目。通过练习,提高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变式:本质特征与例题相同,非本质特征与例题不同的题目。这类练习有利于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灵活:通过综合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这类联系主要提高学生综合能联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这是一类带有思考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是需要同过创造性的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类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案例在学完三角形中位线后,当堂测试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 1.(填空)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 m,理由___________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10cm和12cm,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 3.(填空)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_______ cm.
4.已知:如图2,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这组练习题的设计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整个练习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解决了“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4、知识要有联系性:练习要有利于总结规律,并能为后续知识学习埋下伏笔 练习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上升为技能,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教师要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整体考虑设计练习。这就改变了“学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如在学习圆周角的定理后,可设计练习:“圆中一条弦分圆成1:3两部分,则它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既能复习本节内容,又能为下节的圆内接四边形做铺垫。
5、题型要有开放性:数学开放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广阔的驰聘天地。在诸多的开放题中,具有多种答案的开放题是学生最喜欢做的。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传统的练习观和新课程的练习观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的练习观是通过一些机械的、强化训练的手段,达到能掌握、会运用的目的,新课程的练习观是依托于开放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和富于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内容时发现探索的过程;开放练习的答案:教师设计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练习;开放练习形式:教师要把口头练、笔练、操作练、调查练相结合;把常规练习与游戏性、竞赛性练习相结合;开放练习评价: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双基”,也要注重学生能力和态度;既要评价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把教师与学生,定性与定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进行评价。新课程关注以上的练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导学案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走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实现了学生乐学,师生互助,高校教学这一目标.使导学案成为学生的指向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在导学案教学的研究中,我们也认识到这种教学有利于优等生的提高,在潜能生的培养上需要更下功夫进一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们会进一步深入教研,走得更好。参考文献
王后雄.“‘问题链’的类型和教学功能”[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0-54 《中学数学思维训练》王家燕王前刘玉忠刘莉编著杭州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特征,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对课前教学和课堂教学两个模块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也叫“反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在课前,教师提供教学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自行在教学网站中对学习资源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前答疑、知识点探究和知识点应用等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了一种“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上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教学构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翻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翻转为主动探究者,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的教学形式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所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革新是将“课中环节+课后环节”颠倒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是负责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是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翻转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的顺序进行翻转,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设计模块和课中设计模块。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由“Why-What-How-If”组成的一个循环圈问题,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分为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模块。课前教学设计主要解决“Why”和“What”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出发与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起联系,领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自身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具体的情景,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理解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解决“How”和“If”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认识和理解,将知识能恰到好处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任务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操练。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模块设计
课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成效。课前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Why”和“What”类问题,让学生清楚本次课的价值所在,并且获得一定的专家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师提前录制好并上传到服务平台的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的提出问题、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做了有力的铺垫。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视频主要是由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给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材料。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注意如下: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并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整理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制作的教学视频中适当增加讲解内容,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性,并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视频,以适应不同班级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堂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内化,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How”和“If”类问题,实现知识最大程度的内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知识的内化效果达到最优化。
1.教学问题的确定
课堂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上传到教学网络讨论平台上;另一个是教师提前预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问题中提炼出最有价值并有研究性的问题。
2.独立探究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依赖学习逐步地发展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学生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独立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最大程度的内化。
3.课堂学习的协作
课堂学习的协作主要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解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完成教学知识的授予。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更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协作学习的活动中需要对学生分组、任务分工,并指导学生小组内的学习。
4.学习成果的汇报
学生通过汇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成果,以完成学习任务。在分享收获与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提出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5.课后评价的反馈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节课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学生互评。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以达到知识的拓展和灵活运用。
作者:潘蓉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君相.互动教学与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90-91.
[2]陶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50-251
第五篇:翻转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思路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主要步骤和内容:
1.确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
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2.独立探索
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从个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协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其互动涉及2个或2-5个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活动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以低风险、无威胁的方式有意义地参与;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
4.成果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
5.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时间:2017年4月—5月)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
2、初步调查、探索阶段(时间:2017年6月—8月)(1)在本校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的采集;(2)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完成调查报告阶段性论文。
3、初步实践阶段(时间:2017年9—12月)(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实践与评价。
(2)运用不断完善、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3)形成初步的实验论文。
4、完善实践阶段(时间:2018年1—3月)(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推广,进一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果。(2)完成阶段性实验论文。
5、结题总结阶段(2018年4——6月)(1)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
(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课题实施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结法、比较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经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