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

时间:2019-05-12 23: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

第一篇: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

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顺义区李桥中学 黄凯

伴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也随之改变,因此,为了适应学校教学上的需要,各类学案应运而生,下面我就两种学案的优点,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从结构上说,李桥中学的学案(以下简称学案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二、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三、学前自测,四、课堂导学(包括课堂设计),五、课堂达标检测。历史中心组设计的学案(以下简称学案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考点考情浏览,二、重难点知识解析,三、知识结构,四、知识梳理,五、知识拓展与热点现实问题链接,六、高考试题精选和典型习题精炼,七、自我小结(包括习题典型错误及成因;写出本节课重点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启示和不足之初。)

以上就是两种学案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不难看出,学案二的环节更多一些,也就是说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平均在每个环节上都要比学案一的短。学生接触知识,认同知识和内化知识的时间就会短。这种情况对李桥中学的学生是不利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在各环节时间分配上做好设计,否则就要大胆删减学学案中的环节。

其次,从内容设计上比较,学案一的第一项是学习目标,是以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来设计的。学案二的第一项是考点考情浏览,是以近两年的高考试题、08年的高考提纲为标准的,分为考什么怎么考以及09年考试趋势分析。在实用性上,学案二更凸显一些。学生看完这部分之后,就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和这节课在考试中的分量。但学案二是给毕业班设计的,高一高二还没有必要这样灌输高考意识,另外在课堂上,学案一的学习目标往往被学生忽视,或者干脆一眼都不看,老师的汗水白流了。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学生的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们在编写学习目标的时候语言不适合学生的年龄段,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我想对于这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不看学习目标而不设计,相反,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必须设计目标,否则会出现课堂随意上,讲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另外在给学生的学案上把三维目标变成一两个小的设问直接给学生,在老师自己的学案上明确写出三维目标的完整表述。这样就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能让老师的工作目标更明确。我认为目标的细化和学生化可以体现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部分学生还能及早建立高考意识。

两种学案的第二项都是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学案一学习重点难点没有分析,学案二有分析。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在高一、二的教学中学案一的处理比较好,高三的教学中学案二的比较好。因为在课前预习时,学生能力的高低与否关系到预习的效果是否明显。高一、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在提高中,把重难点分析放在这里学生多数理解不了,造成难上加难的情况。高三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定型,并且加上平时习惯的影响、高三的高考氛围,所以在重难点之后加上分析和解释,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如果在设计上再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就可以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三个环节是二者的显著区别。因为出发点不同,学案一的设计是以学生原有的基础为出发点,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学案二的出发点在于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自己画出知识结构图。从以往的效果来看,学案一这一环节较好,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但不适用于所有的课程,特别是比较晦涩的一些课题,另外也会加重老师备课的负担,而且占据一定的时间,搞不好造成课堂结构前松后紧或者讲不完,课堂环节不完整。这一问题因人而异、因课而已可以灵活利用。学案二的出发点虽然好,但不适用于李桥的大部分学生。如果想借鉴这个部分,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先画出大的轮廓,而后在一些重点环节抠出空挡让学生填写。这样才能适应李桥的实际。就年级而论,高一二更适合前提测评,高三更适合结构图。

第四部分分别是二者的主体,也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一个环节。二者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学案一预留有教学设计的空白,这里老师可以设计各种教学措施,写一些所思所得,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优势学案二无法与之媲美。学案一缺少学案二的第五个环节。在平时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东西用处不大,特别是文史类学科。所以加上所学知识与时事热点链接,可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有用之处。所以在学案一的基础上加上时事热点链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年级的处理上,我认为高一二只是点到为止,不用太深入。在高三要把事情的现象、本质、前后联系等带领学生仔细分析,这样学生的能力就能提高一点,应对高考的能力也就强一点。

学案一与学案二都有习题,这也是必须的。可是有一点,题目宜精不宜多,能穿插到课堂环节中就不放到最后,原因就一条,减轻学生负担,并且保证课堂教学完整性,防止最后为了讲题而拖堂。

学案二的另一个亮点是自我小结。因为这里的小结给学生指明了要小结的地方,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更进一步,差一点的学生明确自己所学过的重点知识。而且这一点对文史类学科更适用。

以上就是我对两种学案的一些粗浅认识,有不足和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其他老师指正,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一条适合我校的学案教学之路。

第二篇: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经验交流)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宁涛 2012年8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中有200多处改动,其中有30多处提到了“运用”,可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创设理解、感悟、运用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呢?我认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是一条必由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阅读与写作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有效的读与写教学,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中读与写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绝不能孤立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写结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的、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我校的具体实施办法。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方面。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读写能力低,自主精神差,缺乏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目标看,语文教学缺乏量化的指标,教学随意性较大。从教学方法看,形式主义多,课堂热热闹闹,但训练不落实,支离破碎,大部分语文教学时间都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浪费掉了。从学习效果看,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要想提高语文水平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探索一条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蹊径,依托我校总体科研课题,以“自主、导学、高效”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目标,决定开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研究。决心通过3年的时间初步达到实验效果。

1、研究目标:

(1)总目标: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具体目标:通过《教师导学案》和《学生自主实践》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语文教学存在的读写脱节、课堂“高耗低效”、训练不扎实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主要内容:

(1)通过编写《教师导学案》和《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出读写结合训练的系列方法和操作模式。

(2)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3)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二、几点具体的操作方法。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潘瑞金先生在《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课文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读的有目的,写的不茫然,有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课堂才能真正的高效,下面介绍几种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方法。

(一)找准文本结合点,培养读写能力。

在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知道,读与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而表达能力的增强,又促进着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明确了这个关系,知道了读与写迁移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创新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不无裨益。

(二)训练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水平。对于读写训练形式的设计,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注意这样四个问题:

一是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他们的具体认知能力,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

二是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 三是要注意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形式上可采用说写结合,开始多说,逐步多写,内容上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增强训练兴趣;

四是要及时跟进点评反馈,让学生既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又及时得到写作指导,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1、仿写经典文段

如《少年闰土》中“雪地捕鸟”的动词的锤炼等经典片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仿写。

如《小摄影师》中的对话练习,提示语的位置及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既生动又简单,便于学生模仿。

2、续写故事结尾

如《去年的树》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相机设计练笔。

再如,《陶罐和铁罐》的结尾,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出不同的结果。

3、扩写深刻语境

一些古诗文语言凝炼、隽永短小,情理丰富,令人回味,让学生把古诗文扩写成故事既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内容、情感和哲理的理 解,又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让古诗成为写作素材。

古诗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诗歌的改写或仿写是再创造过程,是情智意念、语言抒发的过程,是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行为的过程,是将诗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的财富的过程。

学完《宿新市徐公店》后,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诗的内容按要求将其改成记叙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描写捕蝶这一场面时,要写出动态。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第三篇: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越来越成为各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 实施过程 有效性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的深入展开,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教学研究的中心。实施学案导学,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也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概念界定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二、学案导学的意义

1.学案导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拿到学案后,根据学习目标、导学问题、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检测,然后通过板演、口答等方式进行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释疑解难,对自学过程中的难点,进一步理解掌握。最后利用学案中的课堂练习、小测、竞赛活动等对刚领悟的知识通过运用达到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2.学案导学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学案导学,从设计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予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的启发者、点拨者。

3.学案导学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

学案导学力求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加班加点犯愁作难。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交流、检测,真正跳出了题海。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地接触、学习知识, 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自主探索,并根据学案的要求,有效地训练和掌握自主探究的方式。尤其是通过课堂的展示、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学案的编制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指导”、“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我的疑惑”七个部分。

1.学习目标的制定

①学习目标的内容。内容主要是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的内容。②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说明文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像在常识课上那样理解什么常识,而是要求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按照什么说明顺序,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等知识。

③学习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并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以利于学生在学习时集中精力、克服困难、把握重点。

3.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明确学习内容,明确看什么,即从教材第几页到第几页,包括学生要重点理解教材中的关键词句、内容等。二明确学习方法:观察的方法、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分析归纳的方法、记忆的方法等。如阅读的方法“是默读还是小声读或者朗读”。三明确自学时间。四明确自学要求。这四个明确看似简单其实也大有门道,尤其是要规定好自学的重点。自学的时间在八分钟左右。如何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就成了关键。这个“刀刃”就是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点,即新知及运用新知可能犯错的地方。比如教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应该要求学生重点看例题中去分母的一步,并思考为什么去分母要用最小公倍数去乘、为什么不能漏乘一项、为什么分子是多项式乘时要添括号。“这三个问题自学好了,学生就会做题了。”

4.预习案(知识结构的初步构建)

要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问题设计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中等生受到激励,潜能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5.探究案

如果说“课前准备”是热身运动的话,那“探索助学”就表示预赛开始了。学生将预习时的问题带进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老师的适当点拨使自己把握本课时教材中的学习重点难点,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图式。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合适的答案,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这个阶段应侧重于学法指导,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

6.训练案

训练案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其重点就不是展示学生学得多么好,而是要充分暴露问题。习题中的运用还是初步的、简单的,设置的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3-5道。习题毕竟与例题不同,学生就要创新,就要举一反三,这就是知识的迁移。

6.反思感悟

学生学会每个知识点、解答每道题都要进行反思,要把得失总结、真理领悟、生成质疑用双色笔写在学案上。便于有效开展展示交流、复习巩固活动,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四、学案导学实施的过程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总结反思”六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1.明确目标。

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任务参与课堂学习。2.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通过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老师要注意什么呢?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潜能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但千万不能辅导。”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自学后,小组选派代表(以潜能生为主)进行展示,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点拨、更正(组内或组间),对于疑难问题可引导学生再度交流,在各组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生做“老师”,实现组间“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交流的继续。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相机点拨,讲当讲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板书。

4.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一是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点拨: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相机点拨。教师要讲全讲深讲透,分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

5.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训练拓展应用,巩固学习效果。根据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①课堂上一定要留足当堂训练的时间,完成当堂训练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②当堂达标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下课及时上交。③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出,要留到课外辅导。④教师根据学生当堂训练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6.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该环节是对全班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学生自我小结,也可师生一起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是否学会,并反思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哪些长进。通过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纳入已有的能力体系。对自己的自学过程进行反思,感受自学成功的愉悦,增强自学的信心和能力。

五、学案编写的几点思考

1、学案不等于题案,应重在学法指导

学案作为教师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设计与编制,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将学案设计成了题案,即将学生所学内容编制成一道道的题目让学生去完成。这样的学案,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苦不堪言,这样的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学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的拐杖,应重在学法的指导。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要通过学案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掌握各种不同文体文章阅读的基本方法,以课内为出发点,通过多个同类单篇文章的学习,运用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2、学案应有利于学生的质疑、探究、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案在问题设置、素材提供时,不能满足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关注引起了学生多少新问题,并以此来检验学案的成败。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质疑问难。可以让学生揣摩出题用意或意图,以激起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将课本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可以将所学内容打乱顺序进行重新编排,激起学生创新的意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贯穿在学案编制的过程中。

3、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兴趣和要求,所表现的学习的兴趣点也不相同,分层教学在中学教学喊了很多年,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可以很好的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必做题、选做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也可以提供学习的辅助材料,给有需要的同学以适当的帮助。虽说这样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但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适应不同学生的真正有效的课堂。

六、学案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学案导学时,要注意学案中各个知识环节间的过渡与转换,设计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既增强知识间的前后的联系贯通,又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的强烈欲望。

2.实施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放手,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演好“导演”的角色。

3.运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要关注潜能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要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被遗忘的角落里。4.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

总之,学案导学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关键。无论是先学后教,还是以教促学,教师都要俯下身子,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去做好每个环节,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做好了,结果就不会差。学案导学这一模式,我们也在摸索中,我想:学习应该是我们教师永远的目标,校本教研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成长的平台,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路同行!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第五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毫无疑问,制定了准确、明确、有层次的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只能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了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知识的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下载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合两种学案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有效性。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了教学目标,也就有了教育的依据。我们就可以按计划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才是好的教法。如何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叶琳常州外国语学校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乃表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这多的知识。这也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中时间是有限的,怎样才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优化通用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陕西省西安中学 王居劳 邮编710021 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新设课程,作为新课改在课程形态上的一次突破......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张江平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