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5篇)

时间:2019-05-15 12:4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

第一篇: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年轻人的特权,与老年人无缘。

所以那次同学聚会,当听说独居多年、已过五旬的老师新近坠入情网、准备与一位小他十岁的女士结为伉俪时,我宽厚地笑道:“这与爱情无关,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伴。”

“不,我觉得他们是爱情。”同学反驳我说。

“爱情?”我斜睨了他一眼:“爱情是年轻的产物,不适合生长在老的土壤上。”

“可我觉得他们是爱情,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同学固执地说。

于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怀揣心事,去拜访老师。

一进门,我不仅愣了。分别几年,老师倒愈发年轻了。一双眼睛闪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光芒,脸上的肌肤饱满而富有张力,虽然眼角不可避免地堆满了皱纹,但那皱纹恬静,从容,仿佛含着笑,不见岁月的沧桑,倒平添几分年轮的魅力。

“难道,他真的在恋爱?”趁老师去泡茶,我一边环视房间,一边在心里嘀咕道。

老师酷爱喝茶,家里藏有上等的好茶,每次来都能一饱口福。没想到这次他端来的是最普通不过的菊花茶,用的是那种很不讲究的大茶杯,上面星星点点冒着热气。

我有些不快。但天气炎热,加上刚才赶路,十分口渴,端起来几下就喝完了。

老师又给我倒了第二杯。这一次,用是的稍小的茶杯,温度也比刚才稍热。我一边喝,一边和老师聊天。天南海北,绕来绕去,一杯茶不知不觉就喝完了。

我放下杯,正想着怎么开口。这时,老师站起身,打开茶柜,从底层拿出一个紫色茶罐,和一套正宗的紫砂茶具。而后,为我端来一小杯上等好茶。

我怔怔地看着那小杯茶,又抬头看看老师。

老师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这第一杯茶是为你解渴的,所以用普通的茶和杯,温度要适当,量要大。这第二杯茶是为你润舌的,因为你已经喝了一大杯不会太渴了,但你要说话,要边说边喝,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稍小些。现在——”说到这,老师稍停了一下,直了直身子,加重语气说:“你已经喝了两杯茶,即不需要解渴,也不需要润舌,纯粹是为品茶,所以给你一小杯上等的好茶。你现在慢慢品吧。”

我端起那一小杯茶。

不用说,我品到了纯正的茶香,也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爱,是心灵的产物。她非常简单,简单到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她非常纯粹,没有一点儿杂质,不需要任何手段。只需放下自己,打开心门,倾心去爱,去感受,就能得到爱的甜美和芳香。可惜,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把需要当成爱,其实那更多是源于生理的饥渴,所以爱的卤莽而幼稚。中年时,我们肩负重任,把爱变成习惯,其实那更多是源于心理的疲惫,所以爱的娴熟而圆滑。惟有步入老年,卸下一切责任,解除所有装备,还原为自己,单纯到只为爱而爱。

大道理:

爱,不是年轻人的特权,更应为老年人拥有。可惜,对于大多数老人,多年弥经风雨沧桑,使他们的心也象他们的掌一样,生了一层厚厚的茧,又有几人能象老师那样,有一颗出污而未染的童子之心,去品那纯正清香的第三杯茶呢!

第二篇:作文是心灵的产物

作文是心灵的产物,真实是作文的灵魂,但光有真情实感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常对学生说: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写自己的事。从某个角度来讲,这话只说对了后半句,是要写真事,写自己的事,但前半句“用自己的话”,就把作文的语言表达水准等同于学生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不去讲究表达的形式与技巧。这是有所偏颇的。如何让学生的习作从“说事情”提升到“善描写”,这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捅破表达形式这层“窗户纸”。以下的小招数不妨一试:

一、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

动作描写,可不能太笼统,用一个大的动作一提炼、一概括,那就没有画面感和过程性了,所以要采用分解化的细微的动作描写,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你可以做些这样的专项训练。比如,“何老师喝了一口水”这一个大动作,你能把它写成100多个字吗?那就要分解成细微的动作:何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用食指和拇指顺手一捏,轻松地托起了杯子,举到嘴边,噘起嘴唇呼呼地猛吹了几口,一抬杯子,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上下不停地抽动,一眨眼工夫,一杯水见底了。他咂巴咂巴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

二、多用说话的几种形式

写人物对话,学生喜欢用“我说”“他说”“我又说”“他接着说”,冒号引号一直用到底,看得人头昏脑胀。其实课本里关于人物的对话形式有四种:一是提示语在前;二是提示语在中;三是提示语在后;四是没有提示语,独句成段。不同的提示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写对话的时候不能采用单一的形式,这样会显得呆板僵化,了无生趣。特别是后几种对话形式的穿插使用,叙述更紧凑,更能表现人物特点和生活情境,有时一两个对话单独成段,作文会显得文学味和可读性更强点。

三、心情不出现“高兴、难过”等词语

喜怒哀乐愁,写人物的心情,不能直接说“我很高兴”“我难过极了”“我非常生气”,这样一概括马上就成了概念化的总结了,而是应该通过具体的动作、语言、表情来描绘,让读者从这些行为表现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状态,这样才有感染力,才是对生活的还原。比如写“高兴”:“我‘耶’地大叫一声,一蹦三尺高,转身一把拽过奶奶的手,转了一圈又一圈。奶奶乐呵呵地说:‘小祖宗,你快停下来,奶奶要晕了。’”

四、形容词加上引号

对于一些形容词约定俗成的用法,我们给它加上个引号,故意改变原来的意思,就会产生崭新的、意外的、鲜活的表达效果,让人欣然会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张冠李戴。如:“几个胆小的同学吓得叫起来,那声音可真是‘气壮山河’。”2.贬词褒用。如:“老师又‘阴险’地说,可能抓出些蛇、老鼠什么的,他是不会负责的。”3.巧借熟语。如:“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友谊是不怕‘第三者’的,你可别生气哟。”

五、场面描写,群众演员要出场

人生活在群体中,在场景中活动。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只抓住主人公来写,而对其他人物遗漏忽略,那场面描写就成了单打独斗的独角戏,显得孤零冷清。场面中主角是要多描写,但是群众演员的出场,能渲染气氛,增加人气,烘托主角。比如写跳绳比赛,除了主角要描写细致,场上的对手、看的人、喊的人、数数的人,写上一两句他们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或对比描写,或侧面描写,那场面就立体了,丰满了。

六、开头要有镜头感

作文的开头是阅读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能出现“今天,我和某某在哪里干什么”之类的四素句,这样索然无味的开头完全吸引不了读者的兴趣。开头的样式很多,这里专说一种,开头要有声、光、色的画面和直抒胸臆的情绪显现,吸人眼球,摄人心魄。比较这两个开头:1.“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早上,我们坐车到了燕窠洞。”2.“‘吱——’汽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我拎起挎包,跳下汽车,大喊一声:‘燕窠洞,我们来了!’”例2的开头是不是完美胜出,镜头感十足,犹在眼前?

七、结尾不要加“光明的尾巴”

受早年“杨朔体”的影响,写记叙文,文章结尾总要点明中心,揭示道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它让我懂得了”,好像不这样写中心就不明确,意义就不突出,思想就不高尚。其实生活中的小事情,你做了就做了,哪有那么多的人生启迪啊,这样拔高的表述让人觉得生硬、空洞、虚假。好的表达,道理启示一般不用直白地写出来,往往是把意义隐含在事情中,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发现。

八、题目要时尚亮眼

文好题一半。新颖、独特、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让人眼前一亮,一读为快。作文拟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进行适当改动,旧瓶装新酒,套用为作文的题目,常常会使作文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让人觉得别有新意、妙趣横生。如:《让飞》《都去哪儿了》《将进行到底》《我和有个约会》,这些题目都让人欣然一笑,心领神会。

九、多分几个自然段

不知老师们有没有注意,班里孩子的作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4个?很少有超过5个自然段的吧,孩子们的习作除了开头和结尾,正文一个自然段就写满了一页作文纸,黏黏糊糊的,看得头都大了,眼都花了。而我们让学生标课文自然段序号,少则七八个,多则二十来个。你看许地山的《落花生》,全文300多个字,就有15个自然段。文章多分几个自然段就显得文学味浓点,行文清爽,脉络清晰,节奏明快,情意跃动,文断意不断,读起来视觉舒服,又有回味和冥想的时空。

十、叙事要有“波折点”

文如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叙述,阅读快感远远不如那种曲折回旋、一波三折的情节。有人说生活不是电视剧,哪来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其实是你把波折感看得太高大神秘了,比如《第一次炒鸡蛋》,有没有把蛋汁打到了碗外面?有没有倒进油锅时,来不及翻,焦了?就算一切都很顺利,那内心有没有波折呢,比如,担心热油会不会溅到手上?担心别人说太咸或太淡?寻找“波折感”,一看事情的外在,二问自己的内心,然后抓住“波折点”,把“波折点”写详细,这样波折感就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些小招数,属于普及版,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还找不到作文门路的孩子,对于文学禀赋优异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个桎梏。我们要防止陷入技术主义的窠臼,毕竟阅读、阅历、个性才是写好作文的王道。

第三篇:心灵的回归哲理故事

“在一个人的心灵升华中有三种境界,”大师说,“也就是物质境界、精神境界、智慧境界。”

“什么是物质境界?”弟子们赶忙问。

“在物质境界中,你看到树是树、山是山。”大师回答。

“那么精神境界呢?”

“在这一境界中,一个人就会看到事物更深层次的东西——此时树不再是树,山也不再是山了。”

“那么智慧境界呢?”

“这就是一个人觉悟的时候,”大师微笑着说,“到了这一境界,树又成了树、山又成了山。”

第四篇:爱是心灵之桥

爱是心灵之桥

古城寺小学

汪超

爱是一座桥,连接着人与人的心灵。师爱是一座坚固而又优美的桥,连接着师生间的点点滴滴,它是那么纯粹,不掺一点杂质。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片名是《苗苗》的电影。这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描写教师的经典影片。影片中,由李羚扮演的韩苗苗被分配到实验小学当教师,满怀热情的她却遇到了一群淘气的孩子,苗苗感到受不尽的“窝囊气”,向学校交了请调报告,但同学们已经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苗苗最终留下来,决心做一个为祖国培养幼苗的好园丁。主人公韩苗苗老师对学生们表现出的无私的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银屏上的教师因为真实表现了教师的生活和胸怀,同样也令人难以忘怀。

如今,我也和影片中的韩苗苗一样成了一位人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对于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学生是成为一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的前提。自我师范毕业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以来,爱学生一直贯穿于我的教学过程中。爱生是我教学生涯中所谱写的最美的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慈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们将不比那种虽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那么,究竟怎样爱学生才是正确的,究竟怎样做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呢?下面我将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靠阳光、雨露,吃好、穿好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教师职业的最大追求是造就新一代。在《创造宣言》中,陶行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就如同艺术家呕心沥血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品一样,离开了一颗全心全意的心,是绝对无法成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注重与学生们的心灵交流沟通,以心换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们也应认识到,尽管我们常说要爱生如子,但是师生关系毕竟不同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教师的爱是围绕着把学生塑造成知识结构全面,拥有健康的人格的人这一目标来展开的。教师们在爱学生的同时也要在头脑中保持理性,在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做到“爱生如子。爱生如子不是溺爱学生,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人施教”,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既要有表扬,也要有引导,但批评应恰当、适当,以表扬为主,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教育真谛。要让学生把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再者,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对学生的爱不是“主宰学生”,也不是施舍、怜悯,更不是训斥、打骂,而是表现为尊重、信任。尊重学生的思想、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在智慧,积极向上的愿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教师的爱以“尊重和信任”的方式出现时,学生才会乐意接受,才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教育,师爱也就转化为积极接受教育的内部的动力。第四,爱学生,就要激励和期望学生。当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当学生害怕困难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日常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它会使学生重新审视自我,重新确定自己的目标,它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价值,它会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和勇往直前的力量。教师爱学生,还往往会有意无意地产生对学生的关怀和期待。这种关怀和期待,是对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肯定,是师生心灵中微妙的相互接触。这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精神力量,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在教师的期待之中,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会有长足的进步。最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何况教师。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更新所学知识,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影片结尾时,韩苗苗老师所说的话我还一直记得,“我知道当一个好老师很难,校长曾经告诉我,当老师的奥秘是心,我慢慢才懂得,这是一颗爱孩子的心。”正是因为韩苗苗对学生的纯洁的爱,才让人们记住了她。在现实中,在当今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辛勤的教师们不是也正在像韩苗苗老师一样用心谱写着爱生这首最美的诗吗?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爱是心灵之桥

爱是心灵之桥

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起。

去年我送走了毕业班,迎来了可爱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学了,面对一群陌生的小朋友,我有些束手无策,谁让我以前上六年级呢。时间在日升月落间过去了,忙碌中的自己,只有一个字——累,看办公室的同事,也是忙得晕头转向,累得东倒西歪,咽喉肿胀得厉害。心中感叹着现在一年级教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

最为棘手的就是学生在上课铃响后还是自己干自己的事,对铃声熟视无睹。我心里急呀,唉,可爱的孩子呀,你们能不能体谅一下老师?看来得利用时间操练一番,我想了几个方案,最后还是决定采纳其他老师的办法,就是在上课铃响后,找学科班长监督,让所有的孩子静静的在桌子上趴一分钟,头全部朝一个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终于有所好转,孩子们也有很大的进步。想当初,他们在幼儿园有糖果吃,在校时间短,游戏玩耍的时间多。可是,现在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个陌生的数字宝宝,一个个陌生的数字,一张张陌生的图片。我想孩子也希望自己成为出色的学生,可是面对着一个个困难,有的胆怯,有的不断努力。我们老师不仅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更多的还要有一份耐心。说说简单,做做难哪。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就是那些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直做小动作的小家伙吗?怎么办?训斥一顿顶用吗?我想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眨眼,几个月也过了,看着身边半天还口算不出来的小朋友,和他们父母聊聊,动用家庭的力量或许管用。最后,只好让家长晚上辅导,白天我更加的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多问,下课多辅导,期待孩子们的进步,期待自己有更多的收获。

应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过去了,学生进步很大,下课他们知道要安静的走出教室,上课知道很快坐好,虽然依旧有不会听课的孩子,依旧需要你多次的去提示他注意听讲,但是,我觉得看到了阳光,看到了他们的可爱笑脸,不由的我会喜

欢的抚摸一下他们的小脑袋,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会进步的,相信你们会给老师带来更多的喜悦,和老师一起努力,和老师一起加油!加油!

只有“爱”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心灵之桥”,只有爱才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是爱让我感受到教育工作的神圣。

爱心是风,卷起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干旱的树;爱心是树,撑起一片绿荫.

下载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是心灵的产物哲理故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爱一个支点哲理故事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16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她和母亲咬牙支撑着那个支离破碎有四个兄弟姐妹的家,直到兄妹们渐渐成人。后来,她终于遇到一个爱她的人,幸福来得让人有点昏眩,婚后......

    即心是佛哲理故事

    “即心是佛”是马祖学禅的心得。马祖俗姓马,法号道一,“马祖”是中唐后弟子们出于对道一法师的敬重而称呼他的。他曾在福州人弘禅宗,普度众生。各地出家人都很仰慕马祖。有一次......

    是他不,是你哲理故事

    书房里点着昏暗的烛光,丫头们慌乱地在门前张望,那无措的神情像惊弓之鸟一般久久无法平静,她们心下为屋里的人担忧着,但却只能徒劳地踱着步。屋内弥漫着满室的松香书页味,那桌子上......

    走出心灵的阴霾哲理故事[最终定稿]

    曾经,他是一个爽朗的男孩。每天在和朋友的嬉戏谈笑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喜欢用最灿烂的笑容,去面对自己的朋友,因为他相信他们之间拥有最真挚的友情;他更希望得到朋友一个甜......

    心灵故事

    这一路,有你们,真好 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最终算是圆满结束了,从16日结束,到今天是19日,一直在酝酿着我的心灵故事该写些什么,虽然实践过去不久,却有一种遗忘的感觉,因为实在是找不......

    心灵故事

    一、钓鱼有一个博士生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与两个本科生有......

    哲理故事

      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

    哲理故事

    可怕的成功模式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肺鱼大多生活在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