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时容易的美文
张大千有几方印记是我喜欢的,如“三千大千”“大千好梦”等,而我最喜欢的一方是“别时容易”。
大风堂收藏的书画皆是名作,尤其是石涛、八大山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曾经多从大千先生手上流散出去,因此凡从大风堂流散出去的作品便大都钤有“别时容易”的印记。
对一个精于鉴赏的人来说,一旦不得已要将自己收藏的珍爱之物拱手让人时,就有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一方小小的“别时容易”,虽然钤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使我感到一种爱物如人的伤逝之情。
我自己是不收藏东西的。艺术上的珍贵之物,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也仿佛是久经劫难的生命,常使人产生痛惜之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惧怕这痛惜,我对一切人世可眷恋的美好之物,宁愿只是欢喜赞叹,而无缘爱,也无缘占有吧。
纳兰容若有一句词说“情到多时情转薄”,我想是可以理解的。
小时候,我其实很有收藏东西的癖好。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如玻璃弹球、朋友的信、照片、卡片等,因为保存了几年,重新翻看把玩时,似乎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使人眷恋珍惜。而每次到抽屉堆满,不得不清理掉时,便有了难以割舍的痛惜。
我们能有多大的抽屉,去收藏保有生活中每一件琐屑之物中不舍的人情之爱呢?
几次的搬移迁动,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暂时栖身,让我终于习惯了“别时容易”的心情。
“别时容易”也许是从李后主“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脱胎出来的吧。但是,去掉了头尾,截出这四个字来,镌成图章,便仿佛多了一层讽喻。把这样的一方印记,一一盖在将要告别的心爱之物上面,那些在人世间流转于不同眷恋者爱抚之手的书画,也似乎是有沧桑之感的生命了,使人痛惜,令人不舍啊!
小时候有收藏东西的癖好,其实也是因为东西实在不多。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往往一件东西可以用好多年,那从俭省而生的珍惜,最后也就成了一种对物件的不舍之情吧!
随着物质的繁盛多余,有时候不经意地舍弃一件东西之后才发现,原来物质的富裕已经变成了对物的薄情了。
在许多以富裕繁华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都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各种尚且完好的家具、电视机、冰箱,质料细致的服装等,都被弃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间,留恋于那月光下凄然被弃的物件,感觉到一种大城市的荒凉。是因为富裕,使我们对物薄情;是因为对物的不断厌弃、丢掷,造成了这城市中人与人的薄情吗?
工业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凉啊!仿佛在繁华最盛的时刻已经让人看到了以后的颓圮,仿佛所有的富裕都是为了把现世装点成一个废墟。
我不再收藏东西,不再保有太多东西,不再执著于情爱的缠绵,也许正是害怕那对物、对人的薄情吧。
我愿意,每一次告别一事、每一次告别一物时,仍然有那“别时容易”的痛惜。有许多遗憾和怅惘,也有许多歉意和祝福。
大千世界,所有与我相遇的物与人,容我都一一钤盖这“别时容易”的印记吧!
第二篇:不该举手时别举手美文
有一个牧师,写了一篇文章叫《说谎有罪》。他决定在下一次礼拜时把这篇文章作为讲课内容传授。同时,他要求大家在下次礼拜前,都读一下《马可福音》的第十七章。
第二个礼拜日,牧师登上讲台准备授课。他问:“《马可福音》第十七章,大家都读了吗?读过的请举手,谁读谁有福。”接二连三,不断有人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牧师笑着问高举右手的男信众:“这位弟兄,收获如何?”男信众“啪啪”地拍着胸脯:“很是受益。”
牧师请他坐下,又含笑发问坐在前排的女信众:“这位姊妹,你读了吗?”女信众吞吞吐吐地回答:“我读了。求神灵祝福。”
牧師偏了一下脑袋:“再请右边这位年轻的信众回答。你对十七章感兴趣吗?”年轻的信众劲头十足地回答:“我读了两遍呢。”
“看来大家收获都很大。现在,请打开各自的《马可福音》,我们来一起阅读第十七章的内容。”
信众们打开《马可福音》,翻来翻去,只有十六章,根本就没有第十七章。信众们不禁羞愧难忍,瞬间懂得了“说谎有罪”的道理。
第三篇:别做太容易的事美文摘抄
大多数时候,工作所富有的挑战性以及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要比薪水带给我们的刺激和激励更诱人。往往一份安逸稳定的个人工作、一成不变的职业前景,甚至是多年死气沉沉的工作环境,都会埋葬人们的青春,消耗掉人们的激情。所以我们才看见在每年的求职季时,都有很多因为“工作太轻松”而跳槽的员工,他们的目标就是想找到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着十足的创造力,很多人喜欢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优良表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些优秀的企业家都知道,工作太过容易,员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往往会使人感到厌倦;但是工作太困难,人们需要集中过多的注意力去解决,往往会产生倦怠感,万一没有得到最后的理想结果还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所以,经济学家建议年轻的求职者别做太容易的事情,当然也别做太困难的事情,而是要选择一个适度难度的职业,从而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工作幸福。
一份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每天上班会给我们带来一份满足感,真正说得上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在了合适的岗位上”,增加了我们对于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美国微软公司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软件开发公司,其制作的“视窗系统”更是占据了千家万户的电脑。作为“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就充分作用了工作的挑战性特征,为自己的员工提供了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允许他们尽情地发挥才能,展现自己的所知所学。比尔·盖茨将自己每次新招进来的员工戏谑地称为“鲶鱼”,而“微软”的现任CEO鲍尔默就是这样一条活蹦乱跳的“鲶鱼”。当年鲍尔默毕业之后也曾经可以选择进入高校,承揽一份安逸的教职,享受宁静的学校生活。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么轻松的人生轨迹,而是选择进入“微软”工作,果断地承担起了开发Windows3。0系统的艰巨任务,并且成功地将其推向市场,一举击败了IBM的OS/2系统,奠定了微软市场统治者的地位。鲍尔默后来回忆说,当时的“微软”给予了员工最合理的待遇、最优厚的奖金和最尽情发挥的空间,使得员工可以恣意地工作,迎接各式挑战。“微软”这套管理制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也给员工提供了一个舞台。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挑战性和高难度,为了一些看起来很有挑战性的泡沫机会而失去了稳步前进的步调。要知道我们的进步很多时候都是在日复一日的日常工作中积累得到的。也许,工作的枯燥和无趣只是短时间的假象,只要我们沉静心态、认真积累,也会颇有收获。所以,工作不要太轻松,别做太容易的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向更高的职业阶梯迈进。
第四篇:路走不通时别傻等美文
为什么要寻找标兵?
我们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寻找自强之星标兵?理由很简单,我是农村出身的,很清楚 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孩子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努力。因为他们社会资源缺乏,父母没有什么背景,如果自己再不努力,最终结果就是留在农村或继承父辈 的贫困。我们就是希望从这些自强的孩子中找出一批作为榜样,或者是标兵,能够让全国同类大学生看到奋斗的力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标兵都有非常鲜活的故事去鼓励年轻人:他们能做到,你 也能做到。我们“自强之星”奖学金的活动,其实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群体,不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只要是在绝境中、困难中坚持奋进和努力的学生,都是寻访 的对象。我们一开始跟团中央建立了这样一个资助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必须找出自强自立的人来。
我也是自强不息的老标兵
这几年活动带来了很好的影响,确实引发了中国相对来说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比较弱 的孩子们,包括身体上有一些不方便的孩子,真正开始有一些自强的努力。让他们看到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是真正鼓励这样一种自强奋进的人,而不是可怜那些不愿 意奋斗的人。所以8年来我们做得还挺开心,新东方特别高兴资助这样一个活动,我们跟团中央和中青报的合作也特别好,每年上百万大学生参与这个活动,在大学 生中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正能量的影响力。
我愿意参与“自强之星”的活动,不仅仅是可以给学生提供奖学金,更重要的是和新 东方精神结合得更紧密——也就是去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是中华民族本身的特色,中华民族之所以到今天还是世界上最兴旺的民族,跟中华文明息息相 关。古老的社会文明唯一没有断绝的,并且延续到今天更加兴旺的就是中华文明,这里面跟中国人的自强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我自己的人生也是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改变,我在高考的第一、第二 年大专都没有被录取的情况下坚持到第三年;很少有一个学生在大学得了肺结核,还读了八百本书,并且写出几百首诗歌,这是我干的事情;一个年青人七年没有任 何人跟他谈恋爱,最后依然能够相信爱情,这也不容易。我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其他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自己可以称 得上自强不息的老标兵。
路走不通时别傻等
有年青人问我:俞老师您的创业故事很让人激励,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外界又存在很多疑问,让人感觉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现实中的无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有些东西可以放弃,有些东西我们不能放弃。比如 对于一个暂时的工作去抢或者去争,比如因为自己的家庭贫困,没有良好的生活状态,却偏偏要跟别人去比较的心态,这些都是要放弃的。但是不管外界有多少无 奈,还有些东西是不能放弃的,比如说你的理想不能放弃,你前进的道路不能放弃,你坚持成长的渴望不能放弃。当你坚持了一辈子再回头看,希望自己有所成就的 想法无论如何是不能放弃的。
当然暂时没有办法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人总是会有碰到墙的时候。像爬山的时候会碰 到悬崖峭壁,不能说碰到悬崖峭壁就不爬了,否则就绝对没有人登上珠穆朗玛峰了。人生碰到墙或者是悬崖峭壁,你可以下行,可以左行、右行,绕着走,但是不能 不走,不能在墙这儿待一辈子,那样的结果将是一辈子永远达不到任何地方。有时候下行也是为了前行,刚才我说的爬山,有时候常常参加一些爬山活动,爬着爬着 前面挡住了,有的时候往左走也不通,往右走也不通,只能往下走,重新回到山脚选另外一条路,再回到山头去。现实有各种各样的无奈,有时候需要你绕行,需要 你等待,有时候需要你暂时放弃,但是不等于终生放弃。
我自己的人生选择也是一样的道理,我80、90年代想出国读书,没有钱,我只能 暂时放弃。现在我可以登上全世界很多著名大学的演讲台,不是当学生,而是去演讲,这是另类突破。现在互联网讲另类突破和颠覆,人生也是这样,坚持一个死胡 同在那儿走,走不通了你还在那儿待着,那就是笨、傻。坚持的精神是要有的,但是灵活的战术也是人生取胜最大的法宝。其实人生最短的距离不是直行,有时候是 需要拐弯的,就像一条河流,它最美丽的影子,绝对不是直着走。在阳光下看到一条河最美丽的景色,是河的九曲十八弯,但仍坚持逶迤前行的情形。
每一个向善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除了“自强之星”这个活动,新东方还坚持资助西部的贫困大学生,捐建一定数量的新东方希望小学,同时也做了很多其他的公益活动,比如“梦想之旅”、“相信未来”、“烛光行动”等等,为什么我这么看重公益呢?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我觉得任何一个国家,不管社会制度和社会救助多么完备,都有一些人救助不 到或者是关注不到的,我觉得社会力量或者是个人去做公益可以弥补社会机制关注不到的人群,这个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我觉得像我们这样一些通过自己努力奋 斗,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就和地位的企业家,去关注需要帮助的人群,对于企业家们来说既是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生命,获得了生命体验感悟。
第二个原因,这样一种帮助和支持,你帮助的通常都是弱势群体或者相对来说需要关 注的人群,最后会帮助社会产生一种平衡机制,使这个社会能够处于比较和谐的氛围下。因为我觉得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两极分化的不断 缩小。贫富悬殊分化,包括中国教育两极分化,从长远来说,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利的。尽管我们暂时没有办法从制度层面来彻底改变这个事情,但是我一直认为 不能因此就觉得我们的个人努力是白费的。我觉得社会的改革和改善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自下而上的努力是重要的,这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就 会更加容易完成。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比如当某一个歹徒在公共汽车上或者什么地方欺负某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这个汽车里面的乘客全车人同时起来斗争,这个世界 上就没有歹徒横行的余地。现在之所以中国歹徒横行,就是因为歹徒行凶或者做坏事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我不能站出来。但是事实屡屡证明,当有一个勇敢的人先 动手去跟歹徒斗争,并且大部分人都跟上,歹徒就无处藏身。所以我不认为一个人的努力没有成果。
再举一个简单例子,曼德拉在监狱被关27年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觉得他有可能实现 自己的理想,但他坚持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努力,哪怕做一点点事情,对于社会的改良和改善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依然是能起到作用的,所以 这是一个理念问题。新东方的员工都特别愿意做慈善。我们国家任何一次的灾难,比如说中国出现什么地震等等,我们新东方员工捐款都是最踊跃的。大家都有一种 向善的力量,这个社会就向善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设定好目标
此外,给学生们一些建议,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觉得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设定目标对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我曾经做过试验,我找了两批学生,第一批 我对他们说:你们回去要认真读书,每天都要读一点书,这些孩子回去读了。一个月后我统计了一下,有的孩子读了一本,有的读了两本;第二批孩子我说你们每个 人每天要读50页书,一个礼拜就是350页,相当于一本书,最后大部分学生一个月读了三到四本书。实际上我给第二批人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读50页 书,而对第一批人只提出了一个模糊的要求,你要读书,不明确告诉他们读多少书,最后的结果是,明确要求的效率高出了一倍以上。人生设定明确目标,并且照着 目标去走,你的收获一定比你不设定目标要收获至少多一倍,所以设定具体目标,对人生来说变得极其重要。
第二,相信进步的力量。相信进步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对年轻孩子特别重要。我不鼓励浅薄的成功学,但是我鼓励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定要有一种精神,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最后想获得成功不可能。成功有多种定义,人生在不断的进步和丰富,这种成功比有钱的成功更重要。
同时,我给准备考研、出国学生的建议也是首先坚定地确定目标。考研不是 考着玩,出国也不是为了出国玩,一定要有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任何事情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有收获,这个收获不是考研了,出国了。只要努力了,即使没有考 上研,即使没有出过国,这个过程也很丰富。我当时也是为了出国,准备了四年,因此我对出国流程,对国外入学考试的了解,在中国真的是熟手,所以转身就办成 了新东方。很多时候,我们原来想的目标没有达到,并不等于这个事情就白做了。所以我对大家最大的建议,就是成与败之间,全力以赴的付出,最终就是成功。
最后,我觉得选出标兵只是一个象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本身带动中国年轻孩 子的自强精神,让他们真正有自强不息,勇于奋斗,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的这种精神。到最后能够出现中国的一代又一代孩子,通过自己努力,为自己、为家庭,也 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活动的本意。所以我希望这个活动本身更多宣传这个活动带有的精神意义,而不是物质意义,不是说拿到几千块奖学金。同时,从宣传意义 上,选出来的标兵确实为中国千百万孩子能够起到榜样作用。
第五篇:别恋情情感美文
墨点画卷,画的是我们别恋情殇。一邂逅,终难忘,依旧守着那不变的容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找寻那婀娜姿多的的身影。
城市的喧嚣,繁华的夜,只为我两偶遇相随,一见钟情。在飘絮满天的前世今生的邂逅,岁岁年年如初见,生死相随,花前月下,双雁飞客,倾城相许。三生七世的缠绵悱恻,与你长相厮守,你我误入红尘,惊起一场无尽的心碎。三世的缘起,终于还是没有逃的过悲欢离合。
一诀别,一辈子。一轮回,一红尘。把酒笑苍天,醒复醉,醉生梦死,梦中你是否可以和我再续前缘。
春风一夜归,思绪满天飞。墙里墙外,多情总被无情恼,你只是个无心的过客。十里长亭,无情的诀别,离开你,是雨是夜。含情脉脉的眼眸消散,只能独自登高楼望穿秋水,一起的沧海巫山,随烟雨弥漫,铮铮诺言,等候相随,可等到最后还是无期。深闺忧怨,娇颜憔悴,衣带渐宽,依旧默默无期。
终不悔,恋无罪,情殇难灭,回忆残存。忆往昔,执子之手,觥筹交错,把酒笑看苍天,天长地久,江水为竭才敢与君绝。以为遇到了永远,可永远究竟有多远?
凋谢落花的美,脸庞残留的泪痕,依旧分不清是谁伤了谁。若是我无情,我愿化作彼岸,守护你一生,赎去我一身的罪。如有今生,我随你天涯海角看花开花落。若今生无缘,可否来世再渡?
清风两袖,月光如水,我依旧难以释怀那曾经的缠绵悱恻!是谁在天涯的彼岸呼唤?是谁在寂静的夜里相思难眠?天不老,情不灭,情若涓涓溪水,心中长存。
沧海的诀别,是谁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让我们至此没有相见。天涯彼岸的那刻,你依旧笑脸相对。我没能给你倾城的温柔,双手捧着这个破碎的结局。
阁台听夜,阁外,冷月挂空,夜黑如墨,枯木沙沙,阁内,孤寂如水,歌声悲婉,寒意袭身。唉!!又一寂寞相思夜。君可安好,是否安歇。夜冷,襟裘可暖,是否与吾同相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朝春尽红颜老,繁华落尽,谁还记得谁?你侬我侬的情终究只是开在繁华的回忆,却没能把它演绎成千古的童话。
两厢安好,永不相见。
我爱,也需只是爱上了整整一个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