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美美文摘抄
我有个朋友,住在价值上亿的豪宅里,找了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来装潢。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尽管他已经在这儿住了两年,可厨房里进口厨具的胶膜竟都没有撕掉。他的房子就像是一个展厅,可家原本应该是温馨的私人空间。如果主人只想告诉别人,他买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最贵的床,那就是作秀给别人看。
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找再有名的设计师都是假的。你怎样做自己,才是最难的功课。
我住在淡水河边。当时在那里买房子,是因为觉得淡水河很漂亮,但是房屋建筑师不善于利用那里的美景,将窗户建得很小。于是,我找了一个学建筑的学生,帮我开了12扇窗,而且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边的感觉。
在穿着上,我喜欢纯棉、纯麻的衣服,觉得它们温暖、舒服。加上我喜欢爬山,喜欢躺在草地上,所以名牌衣服就不适合我,因为我喜欢自在。
我现在不问工程师有没有去听音乐、看展览,而是问他们:“你们在这里工作5年了,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公司门口的那一排树是什么树?”
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出来。
事实上,他们公司门口那排小叶榄仁的叶子漂亮得不得了,醉人的绿色还会在阳光里发亮。
后来我再去,就有一位员工和我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我现在下班后会先看看小叶榄仁再回家,所以不再和太太吵架了。”
那位员工也问我,现在他5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但我建议23点才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这才是重要的事。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很难被感动。
我们从年轻时开始,就因为工作忙碌,经常会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但只有你看到了美,才會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好好活下去的。
找回美的感觉其实很简单——去触摸一片叶子,去闻一下炎热的夏日午后暴雨的气味……那些有记忆的感觉,都会引发我们的感触和感动。
一个博士可能毫无美感,一个不识字的农夫也可以过得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飞的美。美是最大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你的学历高低而不同,但是会因为你“人的部分”的不完整而不同。
第二篇:发现美丽之外的美美文摘抄
罗伯特是一名花农,他的院子里栽种了各式各样的花儿。他特别喜欢一种夜光花,这种花含有荧光素,每到夜间便会美丽绽放,楚楚动人。附近人家晚问组织舞会或是聚会,都到他这里租夜光花。
一天,朱莉亚家要招待一批客人,白天和晚上都有活动,需要租一些花儿装饰活动现场。可不巧的是,这些天镇上几乎把所有的花儿都租走了,只剩下了一些夜光花。罗伯特将情况告诉了朱莉亚,并说夜光花只能装饰夜间,白天的装饰他实在没办法。
朱莉亚来到花窖,看了一下夜光花,笑了,说,就这些吧。可是白天呢?这种花晚上开放后,早晨就要凋谢了!罗伯特提醒着。朱莉亚笑而不答,罗伯特只能无奈摇了摇头,开始搬花。
第二天,罗伯特想去看一下朱莉亚那里的情况。来到屋前向院子一望,他竟看到了一番美丽的景象。院内虽然没有花儿,但一盆盆绿色植物叶片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叶子外沿带着一些黄色,整齐的线条明显地分着层次,再加上摆好的各种造型,院内显得特别典雅。这是什么?罗伯特急忙去找朱莉亚。朱莉亚笑说:“这就是你的夜光花啊!你只知道它的花儿夜间发光的美丽,却没有发现它的叶片其实也很美。”
许多人许多事都有着美丽的特点,而我们的思维也经常固定于这个美丽的特点而忽略其他方面,其实美丽之外还有美丽,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
第三篇:不是每个人都能被你看透美文摘抄
好友小美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结束后的答谢宴上,遇到那位她常挂在嘴边的女郎。她是带着男友前去祝贺的,一进大厅,就像王熙凤进了大观园,带来一股热闹的气息。她与每一位碰杯,都好像是熟悉的故人,笑语嫣然,互留电话号码,亲昵地靠在他们的肩膀上拍照。她朗朗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大厅。在座很多都是恬静高傲的艺术系女生,从她们的笑容里可以窥见,心里对她自有看法。
那天,我们都穿黑白紫色的晚装,她穿了一条艳丽的吊带花裙,柔顺的长发上戴着粉红色蕾丝发箍,发箍上还吊着大大的蝴蝶结,细高跟,像从某部民国电影里出来的人。后来才知道,她果然在第二天就要上一部戏,在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里演女八号。端起酒杯时她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哥,姐,明天我要上戏,不能多喝,只干这一杯。隔壁同是音乐家的一个女孩冲我嘀咕:她是谁啊,真有趣,小美还有这样的朋友。
我没有回答,但也有诸多疑问。
再见到她,还是在一个聚会上。她坐在好友身旁,神秘地讲述着自己最近正在做的项目:为一家公司上市找关系,为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拉投资。说着,她翻出与某位名人的合影,在我们面前晃了晃:看,这一次就去拜望了他。
她走后,女友似乎猜中我的心思,问: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想不想听听她的故事?
于是,我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她在一个机关大院长大,父亲在她4岁那年进了监狱。从那时起,母亲患上轻度精神病,一阵明白一阵糊涂。没有亲戚的接济,她们只能靠祖母低微的退休金生活。她是大院里最漂亮也最脏的女孩,没人为她做饭时,到了饭点儿她就去邻居家闲坐,为大人择菜,陪小孩玩耍。有一次,她到小美家看到了一架钢琴,左摸右摸,到琴凳上坐了坐,又恋恋不舍地下去了。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6岁,爸爸刑满释放,但多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他渐渐老去,对生活失去了斗志。
她曾经日思夜想、期盼着能带给她安全感的一个人,却以这样的方式回归。从那天起,她就开始闯世界了。她做过很多行当,身上常常带着名片,见人就发。一次,小美不慎卷入一场三角恋,犹豫不决时去问她的意见,她听听就躲到卫生间哭了,冲外面的小美说:我总觉得,咱挺好的姑娘,不至于这样……
这是她的底线。
所以,她的大好青春就忙在与客户应酬、喝酒、做演员上。折腾一番,她也为家人买了新房,为自己购置了豪车,还给父母出旅行经费。
她一个人,撑起了门户,使那个家看起来清新美好。父母都老了,行动变得迟缓,沉默寡言,不爱出门。但她知道自己曾吃过百家饭,每一次大院里有婚礼,她都要牵上二老,左一个右一个,奉上鼓鼓的红包。一家三口坐在大厅里,她一会儿给父亲夹夹菜,一会儿给母亲盛个汤。
她的新家,客厅里放着一架三角钢琴。她始终不会弹钢琴,连母亲都学会弹一两支曲子了,她还是无暇碰它。不过她会细致地擦拭它,有时坐在琴凳上,一坐就是很久。
这个故事,让我对世俗的理解迅速瓦解,至于什么是高贵,我想我也丧失了发言权。
第四篇:不是每个人都能哄人睡觉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哄人睡觉的 时光过的很快,夜幕开始降临。时间久了,味也淡了,记忆的风景也没有了最初的美丽。以至于那风,那雨那阳光也会惹起很多回忆。曾经我们相爱过,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那仿佛不是爱,算是单纯的喜欢把。不知不觉爱上你,那爱是那么的刻苦铭心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看见你给我发的照片,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上你了,这种感觉很奇怪,在那以后我们每天都能聊天,其实我感觉挺幸福的,然后我开始哄你睡觉,感觉好累,却又挺喜欢的,每天晚上总是你说不睡觉,但是你总是第一个睡,听你打呼噜,其实你睡觉的时候,每次我都跟你说过好多话,可能你不知道吧寂寞的人总是在寂寞的时候会想起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正如我犹意未决的时候想起你。一个人因寂寞而错爱一个人,但更多的人总因错爱一个人而寂寞一生我们可以相爱,却注定无法相守,不是我不够爱你只是不确定这爱到底是不是最正确的。人生的旅途中,是上天让我遇见你,在你眼里我有可能是你的一个过客,而在我眼里你确实我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个重要的人,彼此的爱慕,现在却伴随这岁月在消逝。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相处这么长时间,没有你的暧昧,你总说你爱我,但是至今我没感觉的到,在你眼里貌似是爱,但是在我眼里一直敷衍。你让我改变了很多,习惯了一个人的我,却不能适应你的不在。又是那段又烂又臭的经典对白:曾经有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的一次机会的话,我愿意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一时间,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时间很快,你我都在改变,打了这么长时间好累,如果你能看到这里希望还能再相爱把。又是肉麻的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曾经,你爱过我,曾经,我爱过你,曾经我们相爱过。那也只是曾经,希望你能记住彼此的曾经。当爱情晚来10年我依然会对你的到来而感到高兴。
第五篇:你永远不可能讨好所有人美文摘抄
原来不一定只有讨好别人,才能够取悦自己,而那么多年里的自己,一直以讨好的姿态生活,却没有给人生带来任何改变和益处。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性格里都有一种病态的自卑,不管和谁说话,总是想着去讨好他,比如人家问起“你觉得我这衣服怎么样啊?”话音未落我已回答“特别好看,我尤其喜欢这颜色。”或者,有人说“我最近胖了吧?”我就说“哪里哪里,你还是很苗条呀!”再或者,“你想去看海还是爬山?”我想都不想,“都行,你喜欢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对话,我都在用讨好的方式回答着能够让别人开心的答案,我无一不在顺从着。我不是个有心机的女生,也没想过靠这样的讨好去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我只是单纯地害怕此刻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会不开心。
然而,我快不快乐?
“我呀?我的快乐没所谓。”那时我心里就这样想。
我猜想这样的性格大概来自童年经历。母亲是好强的人,生怕我比别人差上半点儿,又从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夸我半句,每次在路上碰见了熟人,总是以数落我作为告别“这孩子就是不会说话!”一次去老师家学琵琶,师母恰巧在家,这个明快的女人问我,“这周过得好吗?”母亲就站在我身边,像极了一堵随时会塌向我的墙。一时间我既害怕说“好”,又害怕说“不好”,脱口而出“还行……”一个小时的课程,母亲的脸越来越阴沉,回家的一路上推搡我,“什么叫‘还行’,人家问你这周好不好,你怎么能说‘还行’……话都不会说!”
而父亲是热爱张罗酒局的人,爱热闹也极度好面子,偶尔把我带去酒桌上,眼里总是会流露出对别的孩子能言善道的羡慕,而却只能尴尬地对别人说“我这姑娘,就是老实,不爱说话!”有一次我清楚看到父亲的失落,于是也学着饭桌上一个叔叔的女儿,嘴巴抹蜜般一口一口“老爸”地叫,父亲的眉头舒展开而我心里却害了怕,那一刻我几乎确定,我只有开始扮演成别人的样子,父亲才会爱着我。
我大概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失去安全感的孩子,整个青春期都在担忧中度过,“老天求求你保佑我,不要让我遇见熟人,也不要让我去任何聚会。”因为缺乏安全感,我也开始了自以为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那就是讨好——我讨好父母,能让他们高兴的事情我尤其愿意去做,因为我怕他们不爱我;我也讨好朋友,只敢顺应她们的喜好,因为我怕这些朝夕共处的人有一天不再愿意和我玩;我讨好着长辈,在心里练习着每一个人想听的话,因为我怕他们会把“xxx这孩子招人烦”这样的话讲给别人听……
我在这种恐惧中长大,长大后又去讨好恋人,做仆人做尘埃都可以,因为害怕他会离开我,我甚至去讨好一个陌生人,在那些需要针锋相对的时刻,我把所有机会留给对方去刻薄我,因为我怕对方不开心,受到来自我不假思索的伤害。
“讨好”就这样让我的性格出现很多阴郁的地方,我自卑,软弱,敏感,易恐惧,这些情绪到了大学时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大学里人才济济,我更觉得自己可悲,开始害怕见人,害怕抛头露面,待在宿舍里的时间永远比教室里多,莫名其妙地就觉得自己哪里不好然后蜷在被子里哭一场。
毕业那年,我大概已经给自己带来了近乎心理疾病的状态——和人说话时,总是会在心里演练一遍;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时常生无可恋;坐在人群中极度不自在,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彻底成为了一个没有观点的人;极度不自信,遇见喜欢的人和事都不敢放手争取,觉得输才是自己应得的。
毕业的一年也是我决定远行的一年,我在临行前却发现,多年来我竟然因为“讨好”而变成另一个人——我只穿别人觉得好看的衣服,去别人喜欢的餐厅,做别人觉得正确的事,说别人会喜笑颜开的话,而我竟然从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人生,是快乐的吗?
我是在远行的过程中才发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我至今都相信,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要有一次独自旅行的经历,无论远近,无论期限,一个人旅行,是远离家乡,也是靠近心灵的过程,那些在从前生命里被忘记或丢弃的东西,在行走的过程中又会被拾起来,原原本本地回归到内心中。我在远行的这条路上,发现那些陌生城市里的陌生人,似乎没有人在用世俗的条条框框圈住谁。
我看到,那些粗腿粗腰的女人穿着紧身牛仔裤依旧神采飞扬,那些六十岁的女人穿低胸裙子在酒吧优雅地喝一杯红酒,那些追逐梦想的艺人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毫不胆怯地演奏,那些同性恋人手牵手走在街上神情幸福又自在……原来不一定只有讨好别人,才能够取悦自己,而那么多年里的自己,一直以讨好的姿态生活,却没有给人生带来任何改变和益处。
我讨好着父母,可父母对我的爱终究没有少一点。
我讨好着朋友,该离开的还是离开了,没离开的还是一直在这里。
我讨好着长辈,其实长辈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意你。
我讨好着恋人,却低贱了自己的尊严,最后只能看着他不辞而别,头也不回。
我讨好着陌生人,心里吃着哑巴亏,失去的自尊,总得用大把的眼泪讨回来。
当我开始学着放弃讨好,我的人生也渐渐发生了改变:我敢穿裙子露出小粗腿了,我敢在别人面前发表观点了,我敢告诉朋友其实她选的餐厅我不喜欢,我敢把藏着掖着的梦想大大方方地拿出来追求了……我发现其实自己是个挺可爱的女孩子,慢热却执着,豪爽洒脱,向往沸腾的生活方式,从不允许自己随波逐流……这些自己不曾认可的优点,从“做自己”的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拼拼图般地,一点点完整着我的生命。
很久前看过一个视频,王菲和李亚鹏离婚后,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被问道是否已经办妥离婚手续,她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悦,质问记者道“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啊?”我那时并不懂“做自己”对一个女人的生命有多重要,还为她捏了一把汗,然而看到如今的王菲,离过婚后依然能够像小女生般幸福地去恋爱,我才明白,一个聪明的女人早已知道,在不去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行我素才是活着的最美姿态,原来,我们从来都不必去讨好任何人。
一九四六年《地平线》杂志对乔治·奥威尔进行了采访,采访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希望以写作谋生的年轻人有什么具体的劝告吗?”
乔治·奥威尔答道,“我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得拼命挣扎,而且如果我当初听从了别人对我的劝告,我就决不会成为作家。甚至在最近,我写了什么认真写的东西的时候——总有人竭力——有时是相当有影响的人——要使得它不能够出版。对于一个意识到自己有一些抱负的年轻作家,我能给的唯一劝告是不要听别人劝告。”
我想他说的意思是,活着,就遵从己心,相信自己,不要过多地在意别人的想法,因为你永远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