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第一稿:
课前《铃儿响叮当》谈谈节日(东西方不同的重要节日)元日与元日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背)
2、理解情况(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字形指导)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成春联)
3、积累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王安石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关于春节主题诗词的了解
二、联系我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
文中提及了哪些事情?(波浪线划出)
生活中谁做这些事情?(在相关事情旁边写人)
读出自己
感受如何?(暖)来自何处?(爆竹好玩、长一岁、春风、屠苏、曈曈日、新)
还有多少人在其中?
三、走进作者的内心阅读
作者的心境如何?(为什么?)
作者的眼界如何?(从何看出?)
类似于作者的人知多少?(范仲淹 温家宝)
四、自定作业:读完这首诗,你想建议大家一起继续做些什么?
第二稿: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理解情况(元日 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3、资料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 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 读作者
读自己
第二篇:《元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
(二)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2、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
3、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1、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四、诵经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指名诵读。
五、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
(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
1、在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与春节有关的事物。(爆竹、春风、屠苏酒、桃符)
2、你还知道哪些与春节有关的词语?(可以是2个字,也可以3个字、4个字,可以是描写景物的,可以是春节习俗的,也可以是表达心情的)
3、师课件出示与春节有关的词语。生齐读。
4、骆宾王,同学们认识吗?他是一个天才,7岁就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名叫——《鹅》,一起背背。
5、同学们今天才10岁,你也可以成为诗人,成为比骆宾王还要厉害的诗人,有没有信心?
6、出示《元日》,仔细观察,这首诗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第一、二、四句末尾的字在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尾字韵母相同,叫做押韵,读起来有韵味。)
(二)学习写作自已的诗
过渡:象《元日》这首诗一样,一共4句,每句7个字或者5个字,在1、2、4句的末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可以称的上是诗了。
1、出示诗例:王安石围绕春节写下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也来围绕春节写一写与王安石不同的诗吧。你可以在诗中叙述春节的习俗,讲述春节的故事,也可以表达春节的心情,怎么写呢?方法就藏在这首诗中。(出示一首诗,引导学生读、议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今日课堂写古诗,掌握方法非难事。精炼押韵字数同,不信你来试一试。
2、指导学写:万事开头难,先来试试写好第一句。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可供你使用借鉴。想想怎样用凝练的语言用上其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5个字或7个字的诗句。
如:爆竹。爆竹什么特点?(响)爆竹怎么响?(爆竹声声响)7个字的(爆竹声声震天响)
春节。(春节真热闹)(新春佳节真热闹)
写好第一句了,下面按照诗的要求去完成剩下的3句。
3、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4、学生朗读自已写的诗,教师机评改、鼓励。
五、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一)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
1、生长童趣: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2、推荐古诗经典。(出示古代诗写传统节日《 》、《 》、《 》,引导学生朗读,并选一首讲一讲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你都知道这些节日的故事、风俗、以及人们过节时的心情吗?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去写写这些节日的诗。愿意吗?写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和老师、家长探讨,也可贴到教室的墙报栏内与大家分享。
附
板书设计:
元日
暖
故事 风俗 心情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教学了古诗《元日》,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整体感知古诗《元日》内容;②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③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抓住了“暖”这个“诗眼”,让学生体会“暖”意何处来?谁“暖”?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诗眼”、诗句、诗意,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指导了学生学会仿写、创作“新古诗”,培养了学生学习仿写、创作“新古诗” 的浓厚兴趣和基本技能。这是本课教学的最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让学生真正读懂“老古诗”学会写作“新古诗”还做得不够好。因此,我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教学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同时,因为本课中安排了仿写、创作“新古诗”,所以在《元日》这首诗上朗读指导还显得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也不够充分。
本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孩子们从未接触过写诗,觉得写诗是很高深的一门学问,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明白写诗其实并不难,自己也能写出诗,也能成为诗人。本节课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写“新古诗”的兴趣,增长了学写“新古诗”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学写“新古诗” 的基本方法“凝练押韵字数同”。
第三篇:《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杨秋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2.通过小组合作,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2.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2.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1)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
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请大家读诗的后两句(课件出示前两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那千门万户瞳瞳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迎红日)
②从这最后一句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③你能把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吗?
小结: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们又送走了一年,在温暖的春风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畅饮着美酒。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新年第一缕灿烂的阳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换去了旧的桃符,春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喜庆呀!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小诗。谁愿意读?
(三)拓展延伸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新年新气象,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当时宋朝社会很贫穷,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积极改革,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愿,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祝愿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第四篇:《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同学们,时光匆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是什么节日呢?。
2、(春节),对了,这些画面正是展现春节的景象。
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的“元”你理解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在这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5、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这几个字,你会读吗?指名读一读。
3、字音读的很准,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4、诗中有几个字,大家能写好吗?
5、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6、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爆竹:就是鞭炮,瞧,图右下方的就是爆竹。
屠苏:就是屠苏草,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瞳瞳:如果理解了,那就强调“你说的真好,它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就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如果不理解,就先引导,先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它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出示图片)看,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多么明亮。请你把它的意思写下来。
新桃,旧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大家见过吗,瞧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就指春联。
6、这首诗还有那些词语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的时候要做哪些事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知道了吗?(1)放爆竹(板书)
你怎么知道的?出示第一句诗,理解意思。这一天到处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你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简洁的话,你说的真简洁,尤其是“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是啊,这一刻是多么的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他们还会干什么?
(2)喝屠苏酒(板书)
他们是怎么喝的?你能结合第二句诗来说说吗?出示第二句诗,理解意思。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读诗。
他们为什么要在元日这一天和屠苏酒呢?出示相关材料。还有什么习俗呢?
(3)贴春联
(板书)从哪里知道的。是啊,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换桃符的呢?出示第三四句诗,理解意思。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同学们,古人在写诗时为了押韵,有时会将字序做颠倒,而我们现在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适当的调整。]谁能再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
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是啊,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9岁了,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的第49个元日,每年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生活的那段岁月吧。(出示背景)当
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2、他仅仅是写出了春节热闹的景象吗?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4、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下面我们再来读读王安石写的另一首诗《梅花》(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学过,写出了梅花顽强的品质,那现在老师告诉你,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他推行的新政没有成功,王安石有没有意志消沉呢?那么他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呢,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也想像梅花一样勇敢坚强)
六、布置作业。
1、想象《元日》这首诗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2、收集王安石的其它作品,读读背背。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换桃符
第五篇:《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三闸镇瓦窑小学 范小平
【学习内容】古诗《元日》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认识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3.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结合课本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PPT画面,问: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生答: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
一下: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生自由述说。师交流总结: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教师板书:元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二、学习古诗
(一)任务一:解诗题
1.同学们,元日是什么意思?。2.了解作者。3.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4.学生自读生字(PPT出示生字及重点词语,学生多种形式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书写及读音)
(二)任务二:读诗句
1.师范读,要求学生试着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用“/”画出诗的朗读节律。
2.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3.展示交流
(三)任务二:明诗意 1.出示整首诗的PPT。
2.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指名集体交流。(相关春节知识PPT播放,加深学生理解。为什么放爆竹?为什么喝屠苏酒?为什么贴春联?)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任务四:悟诗情
1.同学们,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王安石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从他写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谁来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评议)
3.谁已经能背诵了(指名背诵)。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a.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写了哪些习俗?(教师相机板书:放爆竹、饮屠苏、迎新日、换桃符)
b.师小结,引入传统节日(生说说重要的传统节日)。C.古诗情感总结(出示PPT)
三、归纳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四、巩固练习及拓展
五、课后作业
1.默写古诗。2.课后查资料,了解有关春联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
元 日 放爆竹
饮屠苏 欢天喜地 迎新日 美好期盼 换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