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历史小论文

时间:2019-05-15 13:0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历史小论文》。

第一篇:优秀历史小论文

与历史有关的小论文应该进行撰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历史小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优秀历史小论文

1摘要:“史论结合”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策略。选择多彩的史实,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避免史论的唯一性,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策略

近年来,各地历史中考对“史论结合”的考查比重不断加大。“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史实是史论产生的基础,史论则是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将史实和史论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还历史教学以本色。

一、选择多彩的史实

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是建立在对基本史实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的史实越丰富、越全面,学生掌握起来就越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图画和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方式,为学生展现多彩的史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也能对此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

一切知识的学习均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历史学科也是如此。不全面准确地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浅表层面,从而导致他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落脚点,无法在不同的知识概念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更谈不上对历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当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例如,讲到中国近代史时,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厘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其中,“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则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虽然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则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这样解释清楚了,学生就能结合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得出其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

如果是灌输,无须呈现史料,更无须费力地进行史论结合;而要探究,则必须有探究的空间,有讨论的余地,有真理与错误的交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探究,而非灌输,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当呈现多元的视角,要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这样,结论将会越辩越清,而学生也将会越来越聪慧。例如,在教学“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如下4则史料:【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日休《汴河铭》)【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宋史》)【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然后,我提问学生:“上述材料中的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否相同?他们分别持什么观点?”“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细细研读上述4则材料后不难发现,这些材料反映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所产生的影响,写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肯定了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它沟通了南北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这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对大运河的开通持否定态度;皮日休则在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隋炀帝不贪图享乐,单凭这项功绩,完全可以和大禹相媲美。我又适时予以了点拨:“同学们在评价某个历史事件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尤其要看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开凿大运河’为例,我们应当从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大运河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较为客观的。”经我点拨后,学生又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但是,开凿大运河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遭到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由于开凿大运河所致。

四、避免史论的唯一性

有时,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不同立场、不同史观、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尖锐对立的。历史评论既是历史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处和着眼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论,而不是随意加以限制、强制,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鼓励,尽量避免答案唯一。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既有人说它胜利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其实,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4张图片——《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袁世凯率领百官祭孔大典》《签订“二十一条”》,学生就会形成较为辩证的认识。辛亥革命之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辛亥革命之憾: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没有实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让学生根据材料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就是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辩论会,让学生针锋相对,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思维层次可以大大提升。

五、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

要想训练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其前提是教师精选史料,最好不超过4则。这些史料既可以是教科书上的历史故事、历史图片以及引言、导语等,也可以来自课本外。这就要求我们多钻研、多积累。此外,选择的史料必须真实可信,要有可靠的出处,并且要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选好史料后,教师要围绕史料设计1~2道探究题,最好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层层铺垫,引领学生在适度的新情境中,回顾已学内容,运用已会内容,或识别、判断,或联系、区分,或归纳、分析,进而走向必要的创新生成阶段。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则史料,引导他们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趋势或者隐藏在背后的内容。教师最好让学生自行讲解,讲解时注意圈出关键词句,从而将对史料的解读规范化、系统化。

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尝试体验探索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每节课上,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某段话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要求他们先理解文中所讲内容,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加以表达。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让他们试着写写史学小论文,这是教会他们“论从史出”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新见解,甚至是某种新观念。学生只有动手找了、动眼看了、动脑想了、动口讲了、动手写了,才能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才能培养发散性思维,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才能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才有可能将此能力由历史学习扩展至其他领域,从而终身受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结合史料,自主进行历史评论。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学生,这样,他们的历史综合素养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升,而这,也才是初中历史教学所应提倡的。

优秀历史小论文

2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新课标以教学中师生的“双边”理论为核心,指出了教师是“教”而学生是“学”的角色关系。这表明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是很关键的,这对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一致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在新课标形势下形成一套创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教学质量来说尤为关键。初中历史教师同样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加强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质,将互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互鉴有莫大的益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送同学互相探讨,得到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作用。教师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渠道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篇: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论文范文

1.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不低于200字。14分)

坚持不懈

深化改革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很多国家都进行过改革。这些改革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有时甚至会抛头颅洒热血,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我始终坚信,改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坚持不懈,深化改革。(2分)(论点)

改革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商鞅、谭嗣同等人为改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商鞅变法促成了秦国的强大,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戊戌变法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甚至导致了苏联解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它给予了我们更多的经验教训。(2分)(论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它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梦想,成为近代亚洲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成绩斐然,举世瞩目。(2分)这些都是改革才能让国家富强的有力证明!

(论证)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不能因为改革有困难、有压力就停滞不前。我们坚信,改革能让我们国家更加强大,能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富裕,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坚持不懈,深化改革。(2分)(结论)

2.创新——国家发展的灵魂(3分)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3分)(论点)

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最终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5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这次全会后,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集体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对内改革,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给企业“松绑”;对外开放,融入世界。这使我们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6分)(论证)

中国的探索历程告诉我们,盲目照搬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3分)(结论)

3.当今世界,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回眸历史,虽有冲突,但和平合作、互学互鉴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文字流畅,200字左右。20分)

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促发展(2分)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3分)(论点)

自古以来,人类的和平交往带来社会进步与双方的互利共赢。丝绸之路见证了和平交往促进文明之间的互通。(3分)近代史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分)反之,弱肉强食、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共存之道、和平之策。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经历了二战、冷战后的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和平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性。(3

分)从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到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还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合作组织的出现,加强了各国的合作。(3分)(论证)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本着和平合作,互通互赢的态度,才能推进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3分)(结论)

4.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此,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请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合理,语言通顺。22分)

高举爱国旗帜弘扬民族精神(3分)

爱国主义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4分)(论点)

1919年的五四运动追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3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强盛的转折点,形成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抗日精神”;(3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分)面对英国疯狂的鸦片走私,林则徐虎门硝烟,彰显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强决心。(3分)(论证)

综上所述,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3分)(结论)

5.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的引领”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点正确,语句通

顺,表述完整,论证充分。20分)

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2分)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指引,新征程需要新理论的领航。(2分)(论点)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引领西方世界走出黑暗的中世纪;(2分)启蒙运动的兴起,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领了西方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2分)(论证)

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到中国,引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华民族最终获得了民族独立。(2分)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4分)(论证)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保持与中央高度一致,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实现。(2分)(结论)

6.交流、合作、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及当今现状,围绕“合作与发展”的主题,自拟题目,写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200字左右。20分)

合作才能共赢(3分)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各国、各地区之间只有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分)(论点)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分)时至今日,世界已形成多个合作共同体,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等,共同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3分)(论证)

2019年,亚投行成员的扩大、中国助力非洲经济、挪威致力于人类疾病的援助等事件,都说明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3分)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取得初步成效后,中国向伊朗派出了专家并提供了设备,也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的宝贵经验。(3分)(论证)

纵观古今中外,合作才能共赢,让我们携手共建人类美好的家园。(2分)(结论)

7.材料: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建党九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等各项伟大事业,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社会大变动、大转折的时代往往是学术争鸣的时代。郭沫若作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和坚定革命战士,对学术争鸣推动学术繁荣、启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对春秋战国的学术争鸣尤有独到的体悟。他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还满腔热忱地预言“以前是历史左右人的时代,以后是人创造历史的时代。”2000多年后,五四运动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章玉钧,谭继和《论郭沫若后三十年的学术争鸣》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回答: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范文①

学术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巨变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学术和思想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两千年来对中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热情地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主。引领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走上历史舞台,使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所以说,学术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巨变

范文②

社会大变动、大转折推动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各诸侯争霸兼并斗争日益激烈,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和瓦解,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与此同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陈学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使中国进入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深入地发展,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所以说,“第一次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社会大变动、大转折推动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第三篇:历史小论文

电信二班 黄锌 201130301153 历史小论文

五四运动——中国历史从此而改变

电信二班 黄锌 201130301153

艰难历史中应运而生

观中国风云变幻八十余年的近代史,我想每一位中国人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愤慨和伤感,因为那是一段悲惨的历史,一段耻辱的历史。在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统治下,我们被无数次霸占领土主权,我们被无数次掠夺物质财富,我们被无数次践踏民族尊严„„这一切让中国社会完全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头顶三座大山苦不堪言。中国面临这亡国灭种的危难,有许多爱国仁人志士们开始去探索并践行着救国之道,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改良到资产阶级革命,然而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社会依旧是一片黑暗混乱,百姓依旧民不聊生。

那到底是什么让中国开辟新的格局,进入新民主革命时期呢?是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是一场启蒙运动,它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愚昧的过去,于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进而使中国社会发生发生翻天覆地的的变化。五四运动——中国的历史从此而改变。

五四留下的精神

五四运动,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不同含义。狭义的五四运动,主要是指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北京为中心,随后扩展到中国各主要城市的;以学生为先锋,随后发展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主要体现了她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是现代意义的民族爱国运动之精神,具有深刻的政治革命意义。广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五四”前后,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发展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请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始发,动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知识界的文化启蒙向全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转变,主要包含民主、进步、科学之精神。

五四运动的主要活动成员是当时的广大青年学生,他们在国家危亡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冲在最前方,这之中不仅仅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也体现了那一代青年们的精神风貌: 忧国忧民,赤子之心; 解放思想,追求真理; 不畏强权,独立人格; 批判迷信,崇尚科学。

共3页

电信二班 黄锌 201130301153 历史小论文

这些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和平时期的我们这一代学生中间,我们似乎很缺乏这五四精神,更缺乏这爱国忧国的热情。可能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五四给我们的启迪

人类发展史告诉了我们,人类的思想从愚昧发展到先进是必然的,而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昌盛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的思想也是必然的。《三国演义》中开篇即言:“ 观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两千年前,中国大地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孔子、孟子、老子等。紧接着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这使得中国顺利完成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度的过渡。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各朝代不断更换的封建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繁荣时期,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然而每个繁荣的结果都是衰亡。为什么呢?归根在于封建思想在广大群众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具有奴隶性的思想的人们不会走向革命的道路的。他们只懂得一个制度——封建制度。

思想的启蒙,人们的行为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在受压制下苟活,而是勇敢地去追求独立自由,去追求科学与真理。当思想巨人让点点的思想火种在人民群众燃烧起来时,那将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开始。然而如果不添加“新材”,那么这希望之火也会慢慢地减弱,让一个国家走向衰亡。

当1919年,五四运动的掀起意味着中国广大群众的思想之火再次被点燃,人们开始走出了封建思想的统治,人们开始追求独立与自由,追求祖国的统一。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一大转折点。从此中国开始走上自己的新道路。

一个思想落后的国家就像一潭死水,不知何去何从,只知原地踏步。而一个思想活跃的国家犹如奔腾的大江,为着强国的梦想往前冲。如今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要持续的繁荣昌盛那就必须不断地解放人们的思想,不断地以先进的思想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这有这样我们伟大的中国才能一直以强国的姿态领跑世界。

居安思危传承五四精神

在和平稳定、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在我们身上却几乎看不到了五四精神的影子,这是一件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

或许有许多人会说,我们国家现在都那么强大了,还用得着去为国家的安危担心吗?

也或许有许多人说,我们又能为国家做什么啊,那些国家大事都是政府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去瞎操心呢?

共3页

电信二班 黄锌 201130301153 历史小论文

如果同样的问题,我去问1840年以前的中国人,我想,他们的答案大概和上面提到的差不多。他们那个时候都在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结果迷梦碎了,他们不知所措,留下了耻辱的百年近代史。

一次历史是一次经验,一次教训,如果我们还不知道以史为鉴,那必将会重蹈历史覆辙。有句话说的好:不懂历史的人永远只是个孩子。我想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历史悲剧重演,所以我们不能做梦,我们必须警惕谨慎,居安思危。

今天,在我们向健全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作为中国人对祖国与世界,民族与地球村,社会与个人等等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五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

共3页

第四篇: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范文》

试题结构:分为辩证评述和解读评述两大类(辩证评述是对材料中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一分为二评价;解读评述是对材料中观点是赞成或反对或不完全赞成、反对);

能力要求:一分为

二、论从史出与史论结合、文字表述清楚明白 答题程序(三段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最后小结;(有自拟题目要求的必须要有标题。)评分标准:按层次给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所以一定要写,不写不得分,多写多得分。)

辩证评述举例

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使河面变得浑浊不堪。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的母亲河变成奇臭无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丧冬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现象。(7分)参考答案:

工业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提出论点

2分)

一方面,轮船、蒸汽机等新发明的应用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一分为二/积极影响

2分)但是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和治理措施不力,也带来环境污染严重。(一分为二/消极影响

2分)

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和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现实作出结论

1分)

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讨“三角贸易”时,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要求:可以不命题目,采用正反两方面去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150.)参考答案:

评述: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三角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

不利: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罪恶。有利:“三角贸易”使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综上所述,“三角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解读评述举例:

1、在评价欧洲近代一位历史人物时,有人说道:“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绝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

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历史人物的活动。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人就是拿破仑。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提出论点)

1799年拿破仑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执政期间他对内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所以他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一分为二/功,并作出结论)他对外发动一系列的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说他是各国人民的解放者,也是具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一分为二/过,并作出结论)

2、材料一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 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 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 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 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 21 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 “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 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范

观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史论:汽车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实现日行千里的梦想,但发明至今,死于车祸的人数远远超过二战死亡的人数;汽车的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电脑的普及,缩短了距离、扩大了视野,但无数的孩子走上了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从此萎靡不振,耽误学业。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核电站如果核泄漏、辐射,会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亡、基因变异等。

第五篇:历史小论文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9~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 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得分技巧】

细读评分参考,我们看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要想答好此题必须做到:

1、观点明确;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充分;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逻辑严密、充分;

4、表达清晰(语言、文字)。具体来说应做到: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解题步骤】

(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而2012年的“冲击——反应”,史料应经显现在材料中,只要按照图示安排好内外事件的对应关系,展开论述即可。

(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例文赏析】

2011年高考41题

1、关于西方崛起,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其他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附属。而第二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西方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在西方向近代迈进的过程当中也深受其他文明影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取代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动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所有的这些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崛起。

2、西方的崛起既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同时也是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的崛起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亚非文明的基础上逐渐起步、发展并超越的。古代的亚非文明不论在经济、科学技术还是在航海、贸易等方面均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使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步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侵略、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了大量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所有这些都为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诚然,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其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近代资产阶级不满神学压制、神权统治及专制制度,于是兴起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爆发了席卷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革命。所有这些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从而成为近代文明中心并迅速崛起。

2012年高考41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应用实践】

1、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科学的。因为,经济结构变动虽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世风日下等负面现象,但经济结构的变动,更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

2、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疾、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成立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述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参考: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迅速;福利保障内容全面,范围广;制度完善。

评:福利制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运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巩固统治的重要政策,有利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它妨碍了竞争、制约了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而佛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此题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述:第一种观点“欧洲创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可以从地理大发现、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经济侵略方式、殖民扩张手段、科技进步等方面加以论述;第二种观点:“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欧洲,推动了全球化”:可以从市场、资本、劳动力、资源、国际组织的建立、区域经济的推动、东西方的对比等方面加以归纳即可。

下载优秀历史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历史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

    怎样写历史小论文

    从2003年在历史科 高考 中推出了小论文以后,小论文的写作就成为历史 高考 的一道风景线。它为广大考生所瞩目,这不仅仅是它占有了 高考 总分的30%,其写作的优劣从某种程度上往......

    高一历史小论文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陈峰) 关于高一历史小论文,高一历史有一种题型,是就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某个话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样的论文该如何写作,我们是否有什么参考......

    晋江历史小论文

    晋江——闽南风情 晋江,一个闽南地区的小城市,却拥有着闽南那独有的风情。 现今,晋江还完好的保存着闽南独特的建筑群——五店市。“五店市”三个字,取自明代晋江书法家张瑞图的......

    历史小论文范例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历史小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阅读!论文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

    有关历史小论文

    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增长见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历史小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历史小论文1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越来越体会到它体现......

    历史小论文——中国空军发展史

    中国空军发展史 “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在国际上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战机已得到一致的公......

    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一、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