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刻舟求剑的故事及其启示
刻舟求剑的故事及启示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这个可怜的楚国人就这样被人们谈论到今天。这是他的幸运呢,还是他的不幸?至少,知道了这个故事的我们是幸运的。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启示: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第二篇:刻舟求剑的启示
《刻舟求剑》启示多解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黄素心
《刻舟求剑》是选自《吕氏春秋》并广为流传的寓言作品,内容浅显易懂。但多类教学参考资料对寓意有定论,教师教学往往被束缚了手脚,学生也未能拓展思维。其实,学生可以了解《刻舟求剑》的内容,从多角度考察其思想价值,以寓意多解来激活思维。
一、就寓言生成背景而言
考察寓意首先应该考虑到它产生的背景,只有在它的生长环境里,才能了解到它产生的实际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我们来考察一下它的生成背景。《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应该说它代表了《吕氏春秋》辑者的某种思想。
《吕氏春秋·长见》:“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它是说古今一脉相承,要知将来需可以从考查古代开始。但是它又同时告诫人们“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这就指出必须要依法处事,但不能泥古,应当因“世易时移”而“变法”,即改变处事的法则。
《吕氏春秋·察今》就用两个寓言故事来阐释这一道理。
第一则便是“刻舟求剑”的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另外一篇是:“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循表”即直接表明荆人失败的缘故,这一“循”字正合我们在《刻舟求剑》中出现的问题:“楚人因循原有经验,而没有考虑到在涉江时的特殊条件”。
既然这两个故事目的是一致的,那么他们的寓意也理应有相关之处——不能墨守成规,要考虑到适时而变,相机而变。
这其实正是《吕氏春秋》希望传递的治国思想:因时制宜。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意欲表达治国思想,但是没有直接用论述的形式表述观点,却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以故事来暗含治国之理,委婉含蓄。
当知,吕不韦集聚众贤士之智慧创《吕氏春秋》以表达个人的治国方略,并给予秦王为治国之借鉴。而他虽为立秦功臣,且与秦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贵为仲父,但君臣关系毕竟牵制着他的表达方式。臣子可直谏亦可讽谏,而吕相商贾出身,圆滑变通的方法必然为其所好,故方略隐于故事中亦属当然。
《刻舟求剑》恰是吕氏告诫世人,表达观点也可以很委婉,这也是古代对帝王提意见与建议的要义,而以讲故事的方式援例示理似乎不失为成功表达思想的一种好方法。这也是一种启示。
二、就寓言内容本身而言
在思考其寓意时,初一的学生一般无法即刻产生丰富的思维结果,当我们将其思路直接引至治国方略,极易发生思维定向,而教学的结果将仍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失去了一次思维激荡的机会。就文本产生背景而言,它有产生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但就内容本身来说,它对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将引起丰富的思维体验,引发多维的指导价值。
当然,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的是用了错误方法导致失败的事例。从中得到启示的要点是将此作为一个反例,求剑不得的原因则是人们需要考察的切入口。就结果而言,求剑失败了,但若以此亡羊补牢,多角度反省自身思维与行事过程中存在的过错与误区,必得提升。
关注思辨态度
我们替刻舟者考察一下刻舟不得的原因: 假设刻舟者已有一定的经验,倘若是停留在陆地,他在刻了记号的地方寻找东西是可以找到的,并假设他在“涉江”时候笃信沿用既往的经验可以成功。因为他在剑坠入河中时并没有慌张,而是很镇定地刻了记号,甚至于还强调了一句“这是我剑掉下的地方”,而后也果然从这刻舟处下河寻剑。这就表明他对于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胸有成竹,认为完全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刻舟求剑”对于刻舟者来说是经验所得。
但是,他为什么失败了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不能明白他遇到的情况与既往的不同,沿袭过往的经验是无法得到成功的。
于是得到启示: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会导致失败。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现在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现代汉语词典》)
其实,遇到问题即便不沿袭既成经验也未必都能获得成功。例如“拔苗助长”,农人想要苗长得快一些,没有因循守旧,而是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方法——“拔”,结果它也成了启示我们认识问题的反例。
因此,“变”其实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是面对问题需要具有的一种态度。由此可见,《刻舟求剑》的启示可以是:成功解决问题的要素之一是拥有思辨的态度。
关注问题考量
我们再替刻舟者来分析一下为何求剑不得。我们发现刻舟者产生行为的理论依据是“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刻舟者很执着也很自信,认为这就是剑落下去的地方。
但是,真的么?“是”为“是”邪?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这”与“刻舟”时的“这”是有不同的。
“这是剑落下去的地方”,这个“这”在动态的船上相对于船来说没有错,是从船的刻记号的地方落下去的。
但是,事情的关键是,他由何处求剑,即应考查与剑相关的对象。倘若剑在舟中,则剑与舟发生关系,刻舟求剑可得。倘剑落水中,那么考查的应当是剑与水的关系。我们假设的前提是“剑”与“水”相对静止,那么“刻水求剑”可得。而有些事物在水中的位置也会有变化,那么必须考察水与物的相对关系,这时候相对运动的速度、方向等都要进行考察,获得了相对位置才能“刻”而“得”。当然,剑其实并非在水中,它有可能直插水底,那么当考查剑与水底的关系,则“刻底求剑”可得。可以想见,倘在剑落到水底的地方插一标杆露出水面可以即找到剑。
如果考察的对象出现偏差,那么,刻记号对于求剑这件事来说毫无意义,而他“刻舟”对于“求剑”来说成为一个无用的条件。换句话说,倘要“求剑”可得,那记号必须刻对地方。
从这一角度思考,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是:我们需要解剖问题存在的关键,然后考察获得成功的方向,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成功。
关注方法策略
我们一直在考虑“刻舟”,其实,我们还可以考察“刻”本身。于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在剑落水时即停舟打捞便避免了“刻舟”所遇到的种种思考的麻烦。而我们可以采用网捞,跳下去捞等方法,应该会有好的结果,可以说“刻”本身便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所获启示:成功解题的要略是灵活而正确的方法。
关注把握时机
有意思的是,刻舟者有一个很好关注点,当剑落下时即“刻舟”,这表明他及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他认为正确的措施。但,他没有及时解决,相信,倘若他意欲及时解决问题便不会去刻舟而一定会采取立即打捞的方式了,虽然,也应考虑到剑会随水有一定位移的情况,但无论如何,面对问题当场解决获得成功的几率将大很多。
因而我们得到的启示还可以是要想很好地解决问题,获得成功,需要有及时解决问题的果断态度,并把握好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
关注运筹预见
有人说,与其苦思“求剑”倒不如预先保证剑不丢,那么在上船前给剑一个保护措施或者在剑上栓上绳子就不会落水不得了。确实,我们发现,在问题发生前制定方案,预设危机,有针对性地设计好预防措施,未雨绸缪有时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关注资源开发
求剑不得固然是楚人判断错误的结果,然而,我们可以关注到新的切入点:当楚人运作刻舟求剑一事之时未曾有谁提示,只是一味地看他固着己见,直至失败。倘若楚人能够在失剑之时求助他人,相信集体的力量终将帮助他及时改正思想的错误,求剑得成。
因而,我们发现,想要获得成功除了需要自身努力之外,还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
„„
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熟识文言语汇含义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但各角度思辨的依据均需来自原文。多维度探求寓意,拓展思维的方向,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升个性化阅读的质效。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不同的启示归纳起来,恰与趋于成功的法则相应。不难看出,这寓意对于学生为人、为学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刻舟求剑》的启示是多样化的,给我们的启示却可以极其明晰:阅读本篇时转换视角,多角度考察文本可以获得多样的观感。思维探索过程之有趣,结果之丰富令学生倍感合作探究的兴味,而教育者恰需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以激活这潜藏的兴趣与能力。
作者简介: 黄素心
1973年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州市语文教改中心组成员,曾受聘为教育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初中语文核心团队成员,为多省市骨干教师作远程培训,为苏州市区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优课竞赛评委。曾获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多次赴各省市开设公开展示课,为“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录制多堂示范课。
1994年至2012年8月为苏州市景范中学教师,十多年间在多个中层岗位任职,负责学校德育、教学、教师发展、对外交流等工作;2012年9月任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
第三篇:《刻舟求剑》说课稿
《刻舟求剑》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教学设计理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部分文言文的应用方法和意义,从而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23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 察今》。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课文只有53个字,虽文字浅显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也用来讽喻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对这种纯文言文体裁的文章并不是太陌生。
2.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字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诵读文章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3.在教学中应运用看注释,观插图,查字典,找资料等方法学习文言文,注意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使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并用言语说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件来进行故事道理的现实生活映射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涉、遽、契、吾、坠、亦 2.能够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4.理解寓言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懂得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六、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默读课文,利用注释和所查资料初步感知课文 3.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③齐读课文。(“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主线,应注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
4.合作学习
①两人一组利用课下注释和字典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文章,说一说文章大意。教师巡视并请学生翻译,予以指导和解释。
②播放影片,直观感受。
③再读课文,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④小组讨论,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楚国人为什么没有找到剑?)做人做事不能不考虑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死板的做事,要机敏灵活,随机应变。⑤你是怎样看待刻舟求剑这件事的?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如果有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刻舟求剑_教案
《刻舟求剑》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是小语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二、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课外对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已有所了解,并且文言文的后面配有译文,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帮助。但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因此学习起来可能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教学大纲对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结合,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2.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这也是整个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推理思维的过程,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3.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通过完成教学目标,着重教给学生①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换词理解法、朗读体会法、省词比较法、看图感知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根据对以上内容的整理,结合2011版语文新课标,对本诗文的具体教学实施,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开课伊始,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这种竞赛式的前提测评手段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复习了旧知,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
2.板书课题,书写生字,使生字的教学“化整为零”,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3.初读课文,贴图现境,让学生看图入境,弄懂成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质疑,并通过互相讨论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理解。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徘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这一层次是教学的导学达标环节,主要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一词,让学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样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运用省读比较法体会“一点儿”在句子中所起的强调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准确,并通过“催”一词的品味,体会词语的妙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到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演示,学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进行达标测试。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想象情境,续说故事的结尾,并且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剑自舟中坠入水
捞不到剑
从契者入水求之
我的板书设计较简洁,通过“剑自舟中坠入水,从契者入水求之”,最终结果只能是“捞不到剑”。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第五篇:《刻舟求剑》读后心得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1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
战国时,有一个衣冠楚楚的人过江,她佩戴着一把长剑。船一边走着,他一边观赏着岸上的美景。让他心旷神怡。谁知,正当他兴高采烈的时候,身上的宝剑落到了水里。他却不慌不忙的从口袋里拿出小刀,在刀掉下去的第方做了个标记,人们看见了十分奇怪。到了岸上,他从有记号的地方下去找剑,但他一无所获。艄公告诉他,你在江心掉的剑,现在船已经靠岸了,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能找得到呢?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郑人买履》。那个郑国人宁可相信绳子,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江中船上刻记号找落水的'剑,是愚蠢的行为,不能根据变化的现实决定行为取舍也是不理智的。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2
刻舟求剑的故事讲的是古代出国有一个人渡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将随身佩戴的宝剑落入河中,当人提醒他赶紧下河捞宝剑的时候,他却不慌不忙的在宝剑掉落位置的船舷上做了个记号,说等船靠岸的时候从这个地方下去捞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肯定啥都捞不着吧。船一直在移动,但是他的剑却没有随着船一起移动,它还躺在先前沉入的位置。实实在在的闹了个大笑话。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认清客观事实的存在,就像沉入江中的剑一样,抱着死的教条在船舷上做记号的愚蠢做法必然失败。因为他的做法不符合客观现实,所以失败在所难免。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这样才能很好的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否则我们就会吃大亏。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3
《刻舟求剑》讲的是有个楚国人不小心把宝剑掉到了江里。一开始他不介意,在穿上做了一个记号,大家对他的做法不理解,等船靠岸后,他立即从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自己的剑,最后也没捞着。大家都笑话他,太可笑了。
这个人以为只要在穿上刻上记号,就能找到宝剑,结果却失望了。我们知道宝剑落水后就停止不动了,而船一直早往前走着,这个人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解决问题,你说是吗?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4
今天,我读了《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它讲的是: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时,把佩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任何事情都处于发展变化中,不能太固执。
《刻舟求剑》读后心得5
通过学习《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凡事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认真地想,深入地分析,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走方法之路,要比一味的愚昧更方便,更快捷。
文中的这个人在乘船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水里,便在船上刻了个记号,下船后,便依照船上的记号下水寻找,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结果呢,当然是一事无成,事倍功半了。其实他只要肯动点儿脑筋,花点儿心思,讲究方法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例如利用竹竿,船浆之类的工具,再借助剑不会游走的特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剑找回来了,既省时、又方便,岂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了吗?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注重方法是很重要的。
同样是方法,一种是好方法(不费力,花很少的时间),另一种是愚昧无知的方法,效果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