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5篇)

时间:2019-05-15 13:2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篇: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

融资就是是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行为。一个企业,在初期资本注入后,后期的资金投入都将会是相对巨大的。下面是关于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企业降低营运风险,更好的拓展业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外源融资又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筹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筹资已逐渐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法制、税收、监管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为企业筹资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渠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筹资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对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索出当前形势下企业进行筹资的创新方式,并指出了中国企业有效融资的途径。

关于企业筹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赵艳荣(2010)指出企业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重视股权筹资,轻视债权筹资;盲目追求筹资数额,忽视资金保值增值。杨琦(2010)认为中小企业由于信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水平落后导致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筹资难成为发展的极大障碍。曲立峰(2010)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迅速成长阶段,企业筹资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且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实际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间储蓄、企业资本和国家财政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就意味着筹资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金供应不足,而是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企业选择筹资渠道不正确。

许多学者对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杨帆(2010)认为自2009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全球范围,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必将向消费领域传递,通胀预期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就成为现实。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将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邹剑峰(2010)认为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之下,虽然利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往往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利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利率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如果采用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是十分有效的。杨琦(2010)认为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会使企业资金供应充足或紧张;货币政策调节利率水平,使企业筹资成本变化,进而改变其资本的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物价变动,间接影响企业生产、流通。岳绪朝(2009)认为外部环境筹资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从利率、汇率的变动趋势,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入手进行研究。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过度筹资。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相关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许多学者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筹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帆(2010)指出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为此,应增强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弹性;根据行业特点,在相关行业积极利用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水平应与企业预期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流量相匹配。杨琦(2010)从三点指出如何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建议政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县、乡镇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直接满足企业部分资金需求。同时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中的人才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相关的企业评级、项目评估、资产评估、代偿制度等配套制度,为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刘慧(2010)指出要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形成多种债务形式推动上市公司并购业务发展。适当简化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批手续,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应该发展和完善二级市场。关于如何进行筹资创新,袁振宇、何萍(2007)建议扩大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范围,使建立良好内部治理结构的大型企业可以直接投资于境外股票市场,尤其是符合《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的领域,支持企业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控制、影响上游资源,同时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金融与经济特约评论员(2009)指出政府投融资平台要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拓宽平台的融资渠道。在继续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基础上,一是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企业债、企业中期票据等形式,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二是要通过项目建设与经营权的出让及回购、公私合作经营、资产支持证券、居民投资理财、信托产品和私募基金等形式,拓展民间融资渠道;三是要通过把矿产、森林、土地、收费权等资源作为抵(质)押物,拓展间接融资渠道。张岩,张新艳(2010)根据国外经验和理论支持提出:创业板采取“宽进严管制”的办法会使得二板市场更加具有效率,同时维护股民的利益。“宽进”是指具有足够的潜力的话就可以进入创业板,以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严管制”是指在经营操作中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退出机制,严格规定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严格审计和政府监督制度,使广大股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上市公司的情况,做出判断,防止被虚假信息、上市公司的舞弊或者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串通作弊。

以上学者针对企业筹资环境相关问题的论述具有现实意义,使笔者受益匪浅。但是,上述学者侧重从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如从通货膨胀,央行的货币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等角度进行研究。但笔者更重视企业内部因素的论述,目前中国企业筹资渠道众多,但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仍很严峻,这与资本市场上没有形成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的中介机构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忽略企业自身的因素。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经营者(少数中小高科技企业除外)普遍素质较差,人才缺乏,且技术装备水平偏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低,使得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加剧。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普遍不强——不按时归还银行贷款,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偷漏税行为,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大大降低,不利于其筹集资金。所以,企业筹资时在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机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应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整体实力;维护自身形象,加强企业信用观念;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赵艳荣.我国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OL].企业战略.2010(10):P1-P2.[2]曲立峰.企业筹资策略与筹资方式的选择研究[J].中国矿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2010(11):P57-P59.[3]杨琦.我国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影响[J].商业经济.2010(6):P74-P75.[4]杨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优化企业筹资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P122.[5]邹剑峰.试论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 China Chief Financial Officer.2010(07):P109-P110.[6]岳绪朝.企业筹资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2):P137.[7]袁振宇,何萍.建议允许中国企业进行境外证券投资[J].中国外汇.2007(4):P63.[8]金融与经济特约评论员.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与发展[J].金融与经济,Finance and Economy.2009(7):P1.[9]张岩,张新艳.用好创业板构建和谐的筹资环境[J].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2010年:P32-P33

[10]刘慧.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问题分析[J].管理纵横.2010:P1-P2.[11]张增臣,许建亮.我国风险投资的筹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 Research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0(3):P47-P49.[12]任碧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根源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10(8):P136.[13]兰玉琳,姚冬梅.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fang Educational College.2010(3):P15-P16,P27.

第二篇: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分析文献综述

摘 要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重要力量。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应针对我国当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环境特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等,以改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关键词:高新技术 中小企业 融资环境

前 言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重视改善大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对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这些企业的融资意识也非常薄弱。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够。西方国家政府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有贴息贷款、政府优惠贷款、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等。我国政府为了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力度相当有限。一方面,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贴息贷款、优惠贷款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也显得滞后。而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久的经验,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政策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国外现状研究及借鉴

周慧在《事业财会》发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国际比较》一文,(2004,2.),调查指出,为消除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确保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美国(1890)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来避免垄断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授权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并为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订货合同提供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税收、金融政策环境,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企业投资法》后成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小企业管理局审批和管理的私有金融机构,它可以从小企业管理局那里得到长期贷款,其职能是向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和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是以具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本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且具有高风险和高投资回报率的一种投资基金。随着近20年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风险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支持。政府也带头支持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周青康在《青海金融》发表《金融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2007,7.),指出,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可以说是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最健全的国家。而立法方面的得力举措,又得益于其政策理念的适时调整与更新。日本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因此一向被誉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宪法。日本制定了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许多法律和法令,其中不少是为了保障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如《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信用金库法》、《信用保证协会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法》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法》。此外,还制定了维持竞争秩序的《独占禁止法》,以及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上述一系列法规,促进了公正自由的竞争,避免了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周慧(2004)调查指出,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人瞩目。高技术产业出口额1998年为30亿美元。软件业在1999年全部收入达到39亿美元,接近硬件制造业的4倍,且在90年代后期的年增长率超过55%。印度对高技术产业的鼓励有三个特点:一是对特定的行业进行鼓励,而对其他行业采取歧视性政策。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对软件业的倾斜政策。二是主要针对企业投资和进出口等经营活动实行税收和金融优惠。三是对产业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转移的支持较少且不力。在印度,工业界一向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很少,在政府的一再敦促和各种刺激下,工业界的研究开发投入份额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不到3%,增长到70年代的10%以上。

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且成本高

郭明杉,高娜,张陆洋在《北方经贸》上发表《中小高新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7,5)一文中指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一是以银行信贷为依托的间接融资渠道存在较大障碍。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方面存在较多障碍。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一次性贷款的数额较小,与银行对大型企业或项目的贷款业务相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会明显增加银行的业务量和经营。其次,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大,资金占用时间长,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承担此类贷款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贷款需要严格的担保程序,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资产质量不佳、负债率高,难以提供合适有效的担保方式。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但目前国内银行的贷款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真正通过银行能解决融资问题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很少,而且对多数企业来说,由于贷款额度低、期限短,总的成本偏高,因此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企业融资意识薄弱

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局限于通过内部融资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而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据统计,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的70%主要来源于内部融资,30%是通过外部融资,而这30%中只有一半左右是通过银行贷款。

(三)、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尚未尽到自己的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特别是IT企业,但是其面临的融资及提高研发水平扩大再生产的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多数海归企业成功拿到的大额融资,大多来自海外。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国内缺乏成熟的风险投资商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知识产权在国内还很难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而事实上,大部分回国创业的海归最大的优势和最主要的财产就是知识产权,最缺的就是银行认可的抵押物。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规定,专利权可以作为担保用于银行质押贷款,一些银行也开设了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但是《担保法》实施多年来,单纯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得到贷款的企业寥寥无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物兴趣不高,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和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一旦借款人出现还款危机,银行无法将手中的知识产权质押物流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认为:“园区企业融资困局其实凸显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已经明显滞后,表明我国还缺乏一个服务层次清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中国特别需要区域性的资本市场。他说,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的发育,其外部环境非常重要。“当前,园区企业遇到的融资困局,突显出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很多融资难不能靠市场来解决,需要政府提供一些特殊的支持手段。”目前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为:缺乏专门的资金供应渠道;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贷款担保或保险制度不完善;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成本高且条件苛刻,手续复杂;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措施;没有成立统一的政府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一)、国家应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韩新春(2006)和陈昭锋(2003)认为,管理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消除制度缺陷,建立资本体系结构和市场体系,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消除融资困难,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形成交流媒介,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二)、加大银行信贷体系和吸纳民间资本

李洪梅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流动性过剩下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2006)中指出我国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潜力大、信誉好、管理好、技术先进的企业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对企业进行了解,从技术上进行有效控制,从手段上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应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通过调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缺口情况和民间金融资本存量,可以看出显著的矛盾。绝大部分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都表示融资有困难,大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新华网上有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1587亿元,加上居民持有的现金,国债等,估计民间金融资本存量可逾18万亿。2007年的数据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534亿元。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些闲置资金,导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环节中,必能大大缓解其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规范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誉体系

乔晓华(2007)认为,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原因,使得投资者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誉认可度不高,对目前的许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提高自身的信誉度方面应有待加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在制度和体系上对企业从体制上进行规范和监督,这样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外在”压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良好信誉,加大社会依存度,从而有利于企业在融资时更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导致金融机构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了融资的可行性。

(四)、广泛吸引风险投资的参与

王雄伟在《财会月刊》上发表《风险投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2006,5)的一文中认为:风险投资不同于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问题上,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美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少有50%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我国仅为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要想突破融资难,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和依赖将是一个主要手段。风险投资的概念在国内的历史相当短暂,因而很多人还没有接受它的理念。很多搞技术起家创建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对外融资、增资扩股时,不愿意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坚持要自己进行管理。但是,技术人员常常对市场和管理并不在行,由他们一手包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投资者肯定是有疑问的。很多公司在整体布局的时候,没有进行完善的规划,常常是缺乏资金的时候才想起融资。公司的发展应该始终在按照计划稳步前进,什么时候需要资金、资金用来做什么、技术开发的前景等等,都必须要在掌握之中。而作为股东的风险投资者有能力和意愿提供这样的帮助,这样的双赢的合作方式会使得整个管理层既稳定,又有信心。风险投资者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和职业化的管理层,更是颇具前瞻性的经营方式。通过阅读分析历史上成功融资的案例,都可以发现,作为大股东的风险投资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加快建立我国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体系

徐良平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创业板成功的关键——寻求合理的市场定位》(2002,7,24.)中指出,创业板市场由于具有上市标准低、风险程度高、监管体制严格及信息披露要求高等特点,使其

能吸引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直接申请上市,既避免了企业股权分散,又节约了成本。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因而在政策取向上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在股票发行、上市方面都对经营年限资产规模等做出一系列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抑制了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筹措资金。从债券市场看,仍然是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涉足。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民营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根据我国《证券法》(2006)规定,我国深沪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处于成长期的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券市场上,注册资本的门槛也使中小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因此直接融资渠道基本没有。直接融资的不畅,我国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上也不乐观。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需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性和国内目前在这方面的状况。也能了解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具体做法。例如,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和实行,以及具体落实到金融措施时的方法和尺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借鉴吸收。

第三篇: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著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①助等等。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③。因此,陈良瑾(1994)认为在中国,社会福利仅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狭义社会福利范畴④。

对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国家,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保障‛一般的用法,是将其作为统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臵四大项目的大概念,而把社会福利视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就是以此认识为出发点而设计的,如2004年发表的《中国社会保障与政策白皮书》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措施、住宅保障五个方面。董保华认为,在我国,社会保障大体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优待和抚恤制度。概括起来是三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⑤。

从社会公正的理念上来理解社会福利。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在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社会福利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解释: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 ①② 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③ 张海鹰,《社会保障词典》,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④ 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419页。⑤ 董保华,《社会保障的法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和稳定的①。可见,要促成社会公正的实现,因而必须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并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从价值的角度上考虑社会福利。江治强提出,社会福利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领域。这种判断一方面是物质性的,另一方面又带有社会性。对于不同的人和社群,相同的物质、精神生活状况,却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对社会福利的评价就会从个体和社群的感受上升为社会性的价值判断②。因此,作为‚价值‛的社会福利有两层界定:一是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状况的物质性条件,广义上是指促进人们幸福的行动,狭义上则是作为改善生活质量的制度和政策③。二是如美国学者科怀特所说,社会福利是人们对满意社会生活的追求④。作为价值概念的社会福利,包含了一种理想化的欲求目的。不管是在个人主义传统还是反个人主义传统的理论中,将这种理念付诸于实践,必然涉及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平衡

⑤和重大社会制度的构建。

作为制度来理解的社会福利。尚晓媛提出,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这种服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补缺‛性的,所涉及的项目是传统的社会工作的内容。而广义的社会

⑥福利制度的概念强调社会福利制度在促进和实现人类共同福利中的作用。可见,社会福利的实践形态是制度及其运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基利(1997)对社会福利的主要制度安排的描述如下:一是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个人、家庭、邻里和社区为增进社会福利,履行文化和道德责任所承担的各种活动,如个人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二是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是由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出来的,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宗教的慈善活动。三是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五大服务:一是社会保障或收入保障服务,如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二是医疗服务;三是教育;四是住房;五是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⑦。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社会福利的模式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社会福利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欧洲的福利国家从产生之日起到当前的福利改革,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右派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义‚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演变。伴随着理论的变迁,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也经历着不断的调整。西方学者一般从剩余型、制度型和发展型三个层次对社会福利政策做出理解。

1、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剩余型社会福利和制度型社会福利的划分是由威伦斯基(Harold Wi1ensk)和莱博克斯(Charles Lebeaux)在1958年出版的《工业社会和社会福利》一书中提出的。剩余型社会福利的观点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自然渠道,但是当发生诸如家庭解体、较大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或者个人年老、疾病等的特殊情况下,家庭和市场就不能满足个人的正常需求,这时候就需 ①② 吴桂英主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江治强,社会福利概念、缘起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方向,中国民政,决策版,第27页。③ 周永新,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制度,中华书局,1998年版。④ 威廉姆·H·科怀特,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⑤ 江治强,社会福利概念、缘起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方向,中国民政,决策版,第27页。⑥ 尚晓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16页。⑦ Midgley,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Sage,1997。要作为满足个人需求的第三种社会机制即社会福利制度的介入,当通常的制度恢复正常以后,社会福利制度就会撤回。所以,这种机制常常被看作是家庭和市场的支持系统,起到支持和防止意外的作用。由于剩余型社会福利的暂时性和替代性,常常被视为带有‚施舍‛和‚慈善‛的印记,福利的接受者也往往被认为是社会的弱者或者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从而带有‚蒙羞‛的社会标签。

2、制度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制度型社会福利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社会政策学创始人蒂特姆斯(Riehard Titmuss,1959)。他把社会中的活动分为两个基本的范畴:利润取向的市场活动和福利取向的集体介入。换句话说,所有的非市场的活动都可以视为社会福利。从制度型社会福利的角度看,社会福利不是在家庭和市场满足不了个人需求时才介入的,而是社会结构中常规化的和永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同于家庭和市场的再分配利益机制。社会福利的对象从弱势群体扩展到社会全体公民,从而实现了选择性社会福利到普遍性社会福利的转变。社会福利的接受者也不再被视为社会的弱者,福利也不再被视为是施舍而是公民的一项正当社会权利,从而不再带有‚蒙羞‛的社会标签。可以说,‚福利国家是一个长期的公民权演进过程所达到的最高峰‛。但是,由于福利国家的明显特征是推行高补贴、高福利、高税收和高保护的政策,在抑制强弱悬殊和收入分化、保证社会公平的同时却削弱了市场力量,妨碍了竞争,制约了生产效率。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高失业率,退休金和健康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对服务的需求和支出在不断扩大,社会福利成为经济和财政的沉重负担,引起社会上不同阶层利益群体的不满。

3、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

80年代初,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政党在英国执政,首先在英国,最后在整个欧洲大陆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削减社会福利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攻势。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方针,就是削减或取消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把社会福利的某些项目交给社会和私人办理,鼓励私人医疗和私立教育的发展。这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行让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共福利转变为私有性质,这一倾向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导致了福利危机。由于社会福利制度关系到千百万居民的切身利益,若过多的触动群众的这些利益,则必然会遭到反抗甚至**,社会的稳定将会遭到破坏。西方国家政党为争取更多的选民,都不敢贸然削减社会福利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风险和问题,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上世纪90年代末,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明确提出,应当以‚积极的‛或‚主动的‛福利政策代替目前的传统的福利模式。他要求福利国家从观念到结构的更新:重新界定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改‚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型国家‛,从个人争取政府的保护,转变为个人求‚自主与自我发展‛,政府的功能应当从提供经济援助改变为进行人力投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要全面调整。他明确提出了社会投资福利战略和积极福利制度、福利社会等概念,提出培育一个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彼此协调负责、积极互动、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公民社会。而在国家、企业、个人这三者的关系中,培养和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技能是新政策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福利模式经历了从剩余型、制度型到发展型的变迁,在这过程中,西方国家总是在寻求一种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福利模式。总结其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外关于社会福利的研究起步很早,研究领域也很广泛,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近代,社会福利的思想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更、社会意识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三)国内研究现状

1、对社会福利制度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

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它呈现出一种制度性供给与补缺型福利并存的二元格局。这种福利模式是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城市,社会福利属于制度化再分配型福利,是保障程度和福利水平很高的国家福利模式。这种模式与充分就业的就业制度紧密相联。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通过自己就业的单位得到全面而优厚的社会福利待遇。在农村,我国的社会福利是典型的补缺型的集体福利模式。国家基本上不对农村的社会福利承担责任,而是由农村的集体组织(如人民公社、生产队等)承担有限的责任,即对农村的孤老残幼等‚三无‛人员实行‚五保‛供养。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包揽、高水平的城市福利与项目残缺、救济型的农村福利相互分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改变,社会福利制度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了改革之路。在实践中表现为原有的以社会救济为特征、政府包办、只面向‚三无‛对象和‚五保户‛的模式向政府负责社会福利费用、全社会兴办社会福利、面向社会上有需求的所有公民、福利机构市场化经营的新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这个过程国有社会福利机构的改革发端,然后开展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社区服务,之后逐步形成一套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思路。

比较中外之间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追求的目标,从开始的解困济贫、缓解社会危机到现在的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保证每个人能够体面的生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均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配失衡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使每个社会成员均能非因自身原因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因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被喻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而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是为改善职工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带有浓厚的‚单位色彩‛,功能单一,其社会性较弱。当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救济弱者,维护社会公正方面,显得比较软弱。直到最近几年,国家加快了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步伐。

2、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成保良指出如下六点:

1、社会化程度低,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别。

2、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国家、集体包办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动员不足,且行业组织缺失造成效率的低下。

4、社会特殊福利资金投入不足,福利方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5、国有企业负担加重,福利基金严重不足。

6、立法建设上的不足影响社会福利进程①。

① 成保良,《社会保障概论》,第237—239页

3、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对此,郑功成提出:

1、重视社会福利的法制建设。

2、采取多种措施扩大福利资金的来源。资金短缺是困扰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扩充福利资金的来源应当成为发展福利事业的主要努力方向。

3、推进福利社会化,它包括:一是官办福利设施应当面向社会而不能再局限于孤老残幼(尽管其面向社会的前提是确保孤老残幼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二是通过对企业或用人单位举办的福利设施的剥离,使托幼机构、老年保键服务、职工疗养院等社会福利设施社会化;三是发挥数以十万计的社团机构的作用,鼓励社会公益事业组织的建没与发展,使之成为主要的、社会化的福利实施机构;四是引导并扶持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网络化、普遍化;

4、调整福利项目的地位,以旧补新,促进发展;

5、建立统一的管理与监督机构①。

在今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2698元后,对于如何规划社会发展,王振耀(2010)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中国急需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我国长期被低经济水平发展所限制,已经形成了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政策理念,实际上这是新发展水平条件下的僵化状态。我国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2、要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当务之急是需要准确定义民生问题。

3、建立与中等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需要工作方式转型。学会以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以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来处理社会问题②。

窦玉沛(2006)指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2、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3、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4、坚持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相结合,提升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③。

(四)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1、对医疗保障制度概念的研究

医疗保障制度(Medical Security Scheme)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如生育、伤残等)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统称。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有几种基本的实现方式,如采取医疗救助的形式、医疗保险的形式或免费医疗等方式,因此,医疗保障制度在各国可以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组织形式。

2、对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

研究各国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离不开对同一时期经济学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的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原由,而且对今后的制度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稳定,在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旧济贫法),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社会救助做出的制度安排。济贫法制度规定了对贫困人群的救济政策,其中包括对患病者和身体不健全者提供救济和医疗服务。这部济贫法成为现代医疗保障的最早的制度法规。1883年,德国颁布了全世界 ①② 郑功成,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发展,社会保障,理论版,第7 页。

王振耀,加强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适当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6页。③ 窦玉沛,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2006年第10期,第4页。第一个医疗保障法律《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标志着用社会保险的机制实现医疗保障的一种新制度的诞生,使德国成为最早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西方的福利经济学及其社保政策对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界定在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1929-1933年西方世界经济危机以后,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尽管新旧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有很大不同,但是作为福利主义的出发点和关切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关注公平和效率以及社会福利的实现。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曾任劳工介绍所所长和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贝弗里奇教授制定战后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并于1942年底发表题为《社会保障及有关的服务》的报告,即‚贝弗里奇报告‛。这标志着在福利经济学主张下福利国家的建立。福利国家是指企业生产物质产品,而政府则提供越来越多的旨在提高文明和文化水准所必不可少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包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保健、住房、文化教育等内容)的国家。按照贝弗里奇的设计,英国政府于1946-1948年间通过并实施了一整套社会保障法规,如:家庭补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工伤保险法、国民救助法、等社会保障法规。其中,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全面贯彻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基本原则,实施了为全体国民提供的、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保障项目齐全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比较典型的福利经济学的政策体现。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著作主要是为了寻找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原因及其救治措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需求管理为基础,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虽然凯恩斯本人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保障的思想,但其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却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均衡效应。西方国家不仅在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时运用凯恩斯理论,在加强政府对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公共事业的干预时,也将该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由此可见,尽管不是专门的社会保障理论,但凯恩斯理论在对推动建立医疗保障制度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中‚滞胀‛问题的出现,西方社会保障虽然仍以公平与效率为其理论核心,但更关注经济效率。医疗服务中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二是医疗服务的质量。作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典型案例,在医疗保障方面当推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美国的医疗保障基本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原则,由市场来运作的,而政府仅仅是承担了有限的责任,对老人和穷人进行医疗照顾和救助。换言之,只有无法通过市场解决的政府才介入。新自由主义对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影响表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部分:一是由政府承诺满足的基础性社会保障;另一个是由多元主体提供,自主选择参与的社会合作制度。

纵观西方医疗发展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是从17世纪初英国实施《济贫法》算起,还是从19世纪末德国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算起,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研究其中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国家的医疗保障都是从最初的仅仅涉及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和少数产业工人的医疗保险制度等,逐步发展到针对各类不同人群以及不同需求的各种不同制度的组合,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3、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对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顾昕(2006)认为,就医疗体制改革问题,政府最大职责之一应该是推动建立一个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全民医疗保障‛。全民医疗社会保险正是医治‚看病贵‛、‚看病难‛的妙药,建立一个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与和谐一个标志。他认为,我国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政府有责任推进全民医疗保险,在基本的制度构架上只有选择强制性的医疗保险。政府要推动全民医保,在基本的制度架构上,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公费医疗模式,即政府直接从国家税收中为民众的医疗服务买单;二是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也就是社会医疗保险,让民众个人、工作单位和政府都出一点钱,共同分担医疗费用。在世界上,凡是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要么实行公费医疗制,要么实行社会保险制①。

盖伊〃卡琳(2005)认为,实现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与普及,使某个共同体或国家中的所有成员分担风险是个值得称赞的目标。而要使某一关键医疗政策目标更为公平,必须有更多的公众愿意参与到医疗服务富人速效和组织中来。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存在困难主要是由于在金融团结程度、医疗服务提供难题和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缺乏探讨与共识。

何佳颐(2008)认为‚全民医保‛意义重大。全民医保也是使用或应用现代金融的手段,是一个保险,而不是全福利性的,可以通过灵活有效的制度安排,调动社会所有资源。只有政府的参与、政府的作为是远不够的,医疗保险这个手段赋权给了每个国民,每个国民都能够参与这个过程,而国民的参与、国民的赋权是任何一个社会走向致富、走向地位公平、走向更为发展的一个非常必要的制度改革。他认为,强行的价格管理只会使总量越来越严重,价格管理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效率配臵资源是没有好处的,从短期看不能解决总量,从长期看更是灾难性的问题。回归公益性跟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参与不仅不冲突,而且应该是协调的,并不是说公益性就不需要资本进入②。

4、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

福利经济学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产生过较大影响。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指出,为了保证‚最大社会福利‛,国家必须干预社会生活,实行‚国家社会主义‛不仅在分配领域通过征税消除财富不均,实行免费医疗、老年抚恤金、失业救济等‚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还要在生产领域通过对一些企业的直接管制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调和,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老人,儿童学生及其他非从业者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差或者无经济能力,无力参加医疗保障,一旦患病即使去经济来源,又会增加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失去劳动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导致贫富分化。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干预,增加公共开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经济发展③。

在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上,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影响着社会医疗保④险制度。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价值观念是‚平均主义‛,所以近于免费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是主要的医保形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过去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转变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② 顾昕,走向全民医保,南方周末,2006年2月16日。

何佳颐,医改将回归公益性专家解读“全民医保”,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5月。③ 霍布森,财富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④ 肖寓桐,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王俊华(2006)认为应该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划定为是介于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非盈利的、以自助共济为目的、政府主持和农民自愿参加并共同筹资基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新制度中政府、集体、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确定制度运行机制、选择实施模式才会比较准确、有说服力和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成效、受农民欢迎的制度,应当加以巩固和完善,但由于存在制度缺陷,对有条件的东部地区农村应当允许开展多种模式的农民健康保障模式试点,并鼓励探索逐步向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转变的路径①。

林闽钢(2006)提出建议,要实行强制性合作医疗制度,控制逆向选择,来保障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使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已经具有社会医疗保险的特征,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还是采用自愿的方式,所以,实行强制性合作医疗制度应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筹资的标准可以设计出多套方案,相应的待遇也不一样,供农民选择。在保障对象上,可以是一户,或是一个自然村等等②。

综上所述,国外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时间早,范围广,影响深远。从多个流派、观点对社会福利进行了阐释。国外的社会福利理论主要是围绕国家参与、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与稳定等主题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的。而国内,由于在社会福利的概念上与西方产生了分歧,因而在实际的运用中也与西方的理论所述和实践经验有所偏离。并且,在不断寻求改革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因为历史、体制等原因迟迟不能进入改革的正轨。因此,需要社会福利等理论给予进一步的观点支撑。不论是社会福利制度还是隶属于其中的医疗保险制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大众享有最基本的福利保障,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地得到社会的保障和回报,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真正使我们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做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城乡,保证基本,灵活适度。

已搜集的文献资料存在以下特点:

1、社会福利理论的国外资料研究时间长,研究角度多,提供了许多切入点。

2、在大量文献之中,关于医疗制度改革的方法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经济学角度,给从社会学出发进行研究提供了空间。并且可以结合社会福利的理论,进行各个国家、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3、针对我们要研究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社会福利理论中的相关研究较少,更多的是挂靠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下,而并没有结合我们国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特殊关系进行相关改变。因此,可将社会福利的特点结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挖掘。

存在问题:社会福利理论的资料内容十分庞杂,范围十分广泛。而我阅读和整理材料的时间较短,格式也不规整,尤其是国外研究的部分,主要是一些整合过的资料,不够全面。请王老师多多批评指正。我随后立即修改。

① 王俊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2期,第73页 ② 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及其治理结构的转型,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6年第1期,第33页。谢谢王老师!

第四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文献概述

文献摘要 13会计专接本

小组成员:(组长)刘燕

杨蕾

刘晓笙

张厚振

徐昊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金融机构因向中小企业放贷成本与风险较高而收益却相对较低,一定程度制约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在缺乏民间融资机构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又缺乏竞争性,从而使得贷方占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在中小企业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对其承担的风险能力的认知上存在偏差,有着较高的停业率或倒闭,而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缺乏,是的贷款者在借贷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其自身的认识和内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着各类金融机构对其融资。

通过积极发展民营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典当业和租赁业,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与此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建设和提升企业素质,尝试探索数户联保、设立联合担保基金,也可减小融资难度。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税收政策研究》

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为融资困难。

税收,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延长水手宽期限、对财务费用进行加计扣除、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是目前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压力的较为有效的办法。

从银行的角度看,像不同贷款对象收取的利息收入区别征税、针对不同贷款对象的呆账准备分级予以税前扣除,一方面创造有力空间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贷款;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推行过程中利率上升带来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

《山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山西省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现有的贷款规模与比例与中小企业的数量是极不协调的,还不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

从融资渠道分类,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但内部融资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是不适应的,信贷问题就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融资问题。但山西省缺乏规范的服务类金融机构,不健全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中小企业想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配性问题研究》

由于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当下的重点问题,而企业的融资对象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愿却相对较低。问题的焦点在于大银行能否获得充分的企业信息,其中,信息披露首当其冲。

银行在甄选贷款对象时,如果根据企业资产、抵押品、财务报表等“硬信息”来识别企业家才能,毫无疑问会休闲选择资金实力强的企业,但是这样的甄选机制和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并不匹配,银行也是充当锦上添花的角色而非雪中送炭。

由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盈利能力、发展阶段、行业特点等等千差万别,如果盲目地要求大银行向中小企业按比例放贷,也会加大银行自身风险。高风险高收益型企业,其经营特点并不符合大银行追求稳健经营的要求;低风险高收益企业,应该成为银行服务的重点;低风险低收益的企业,银行也可将这类企业作为服务对象;高风险低收益企业,其经营特点与银行借贷不匹配。

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并不能一概而论,政府一味的要求大银行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例,只是从扶持中小企业的角度考虑,并没有权衡银行的风险和利益回报。

《山西省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农村中小企业具有“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作用,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小企业的“惜贷、拒贷”和民间信贷不规范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发生过程就是企业从资金需要发展到融资动机,再由融资动机发展到融资行为。当农村中小企业面对新市场商机时,企业是否进行融资取决于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后的预期收益的比较,其均衡点是企业融资的边际成本等于融资的边际收益。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公共性作用,使其成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发展建立多层次的中小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建立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鼓励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的发展,弥补正是金融服务的缺口;强化金融社会责任增加信贷行为的透明程度,促进农村中国小企业融资;建立健全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这些都能促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正规化。

《关系型贷款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在关系型贷款中,中小企业及其投资人的私人信息是银行做出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

由于关系型贷款的发放不拘泥于借款企业能否提供足够的财产担保和合格的财务报表信息,因此,这种贷款模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但必须提及的是,关系型贷款需要以银行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并保持稳定的、长期的、紧密的交易关系为前提。

关系型贷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点:有助于提高融资效率;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改善其资金短缺的状况;可以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获得高额的回报。

因为有良好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序格局”能促进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关系型贷款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企业集群还可以降低银行贷款的信息成本,使贷款市场相对稳定。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信贷市场,在贷款业务上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从而有助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因为中小企业素质不高;融资市场体系不完善;非正规金融发展欠规范,有效促进关系型贷款制度在我国的推行,是需要解决的又一课题。

为发展关系型贷款,应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管理者自身管理经营水平,强化企业的法制观念,增强契约理念,诚实守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不容或缺的。关系型贷款是通过银行与中小企业在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中得以建立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性贷款常遭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关系型贷款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另一方面,我国应当完善创业板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活的上市融资的机会。

《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的实证研究》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需求急、时效性强的特点,往往一笔贷款下来,却错过了最佳的经营时期。因此很多优质中小企业缺乏向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其次,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在管理效果上出现较多问题,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而扩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干预的原则尺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点所在。第四,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有严格的程序与限制条件这也堵死了其直接融资渠道。第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各地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规定中,均对中小企业取得信用担保规定了较高的条件,使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通过假设分析,企业经营者素质正向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财务状况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其中资产项会正向影响企业融资方式负债会负向影响企业融资方式;企业规模不同,企业在银行融资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三点假设部分成立。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程度大于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影响程度则完全成立。

中小企业要真正解决融资困境,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都能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得经验研究

中小企业以灵活的运行机制和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与此不同的是,由于投资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融资的支持,融资约束成为横亘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分析表明,中国现阶段的最优金融结构要求中小银行应在银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在此提出一个有待实证的假说,即中小银行更快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越高,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问题也就越严重。外部融资约束使企业投资更依赖于成本较低的企业内部现金流,因此在理论上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呈正相关性。

中小企业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最优金融结构应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满足其发展对外部资金的需求。由于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小银行在最优结构中印在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上市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中小银行发展能有效缓解其融资约束,那么意味着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其融资约束,那么意味着中小银行发展对缓解非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或许更加重要。加快推进中小银行以打破银行业垄断局面应在中国金融改革中占据优先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最优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最优金融结构,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论战略管理理论中企业资源学派与企业能力学派的分歧》 在企业战略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企业获得能力的来源问题。资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战争资源。一项资源要成为战略资源,要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其次是形成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即核心能力。同时,资源学派对产业分析的重要性表示肯定,认为企业资源只有在产业竞争环境中才能体现出重要性。

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为:能力是分析企业的恰当切入点,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

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不同点在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的解释不同;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资源学派则强调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而能力学派强调使企业成为一个能力基础竞争者。

第五篇: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治理是以公司治理为前提和基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思考财务治理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综合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中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和我国财务实践的推动下进行了独立的财务治理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本文通过对财务治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展示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过程。

关键字:财务治理;公司治理;财务治理研究;财务治理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萌芽与发展——西方财务界初步探索

(一)财务治理两大理论:公司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西方理论界与实务界并未专门研究财务治理问题。西方有关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企业财务和公司治理等研究中。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1900年法国学者贝奇里尔(Bachelier,L)发表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开始将财务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

现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是以马科维兹(M ark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1952)、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和米勒(M iller)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两大理论加之以后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而正式展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发表的经典论文《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经过60年代前后鲍莫尔(Baumol)、马瑞斯(Marris)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近些年企业理论的发展、成熟,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二)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融合性研究

随着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仅仅从各自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或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了。理论研究需要拓展视野,进行交叉性学科研究。

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资本结构的代理理论,该理论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股权和债券的财务治理作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股权和债权两种融资方式的编辑代理成本相等,从而实现总代理成本的最小化。他们还认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所有者必须合理设置激励与监督机制,只有当经营者的薪酬与监管成本之和小于代理成本时,治理结构才有效。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8)在《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一文中明确指出:应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如负债与股权融资,不仅仅是可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更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文章在比较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与“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阐释了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受交易费用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特性。此外,该文还就其他一些相关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92年12月,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Cadbury)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发布。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

二、财务治理理论形成与建立——国内财务界深入研究

(一)国内财务治理体系的初步探索和形成

郭复初(1993)出版了著作《国家财务论》,初步形成了国家财务理论框架,提出了国家财务独立论等五大理论,对我国财务理论全面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设等财务实践工作,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刘贵生(1994)指出财务本质上是拥有分配权的所有者对财务资源的一种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反映着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强调财务分配权在财务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国内对财务治理研究的开创性探索。

干胜道(1995)结合经营权泛滥而所有权弱化这一问题,从所有权的角度研究财务,提出了所有者财务论。所有者财务论阐明了所有者在公司财务中的地位,指出了公司财务治理中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强调了所有者财务的治理作用,对认识和发展财务治理理论意义重大。

李心合(1996)开创性地提出了财会治理结构的概念,提出财会治理结构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部门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汤谷良、谢志华、王斌(1997)系统地提出了在财务理论界影响广泛的“财务分层理论”。将企业产权机制引入到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充分揭示、论证了公司财务层次性,提出了现代企业分层管理架构,对现代财务理论发展意义重大。

伍中信(1998)在《财政研究》第 2 期发表了“财权流:财务本质理论的恰当表述”一文,初步提出了“财权流理论”,并在专著《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中,对财权性质、内涵、特点及财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财权流”概念,并将其作为财务本质一般表述——“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现代财务本质特点的特殊表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财权作为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以及其在企业财务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而将财权配置等相关问题研究提高到了另一个理论高度。

这个阶段处于财务治理的探索阶段,学者们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有关财务治理的观点。但在这一时期,财务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尚未明确的提出。

(二)我国国内财务治理理论研究

1、财务治理主体主要观点述评。

关于财务治理主体的内涵,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冯建(1999)认为,财务主体是指“独立进行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通常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

油晓峰(2005)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认为参与财务治理的主体不可能太多,因为太多的主体容易使交易成本上升。因此,财务治理主体是在企业中投入专用性资产的(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符合这类定义的只有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因为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具有高的资产专用性。

杨淑娥、金帆(2002)将财务治理利益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大股东和董事会及经理层,一般都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在财务治理中居于相对主动地位;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其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难度大于第一类主体,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即谁参加财务治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其主体是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具有财务专业知识人员所组成的集团,如股东等出资者的财务总监、代表经营者的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债权人或其委托的专业人员、职工代表等。

章铁生、林钟高(2005)认为,财务治理行为主体是指拥有特定财权并参与财务治理的自然人和法人,包括直接行为主体和间接行为主体,确定财务治理行为主体的核心问题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力。一般来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即治理行为主体也主要为以上四者。

衣龙新(2004)认为,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参与公司财务活动,并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内部权力机构、个体与法人。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债权人。在规范的治理结构中,政府等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直接影响不大,其主体资格很难得到体现,并且公司员工乃至财务人员直接参与财务活动的机会很少,即使有资格在重大治理问题方面有一定影响,也大多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等机构中的代理人行使权力,因而不应列为财务治理主体。

2、财务治理客体主要观点述评

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客体的研究很少。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是张敦力博士和杨淑娥教授的论述。

李维安(2002)认为,公司治理客体是指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公司治理主体发展一样,在企业演进过程中,公司治理客体也从如何保护股东利益,演变到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机制设计、机构设置,维护企业内部成员、外部成员的合法权益。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即财务治理对象,取决于财务治理的属性。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成为财务治理的现实内容。因此,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具体表现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及分配等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

杨淑娥(2004)首先将财务治理的客体定位于财务信息的治理,具体应该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呈报和披露。第一类利益主体治理的任务是保证信息生成、呈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类利益主体应该将信息的监督、检查以及披露的治理作为自己的任务,从而以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此同时,将财务治理的客体定位在财权的合理配置上。其实,公司治理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在公司中谁掌握了财权,谁就在很大程度上占了主动、占了上风,所以争夺财权的斗争历来是公司各种权力斗争的核心。财权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三权”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衡,使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得到落实,其“剩余索取权”也就能有效保证。最后,研究财务治理的客体还应该与治理的目标相联系,即财务治理的最终理想是使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而财权配置的“动态均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正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基础。

3、财务治理目标主要观点的述评

财务目标是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关于财务治理目标,目前并没有达成一个普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主要有“经济效益最大化” 张先治,1997)、“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王庆成,1999),“企业价值最大化”(王化成,2000)等。

郑红亮(1998)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由去管理好企业,股东不能对其作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要保证经营者以股东的利益为准绳运用这些自由去管理企业,即企业经营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李维安(2002)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公司治理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至少最终目的不是制衡,而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

张敦力(2002)认为,“考察财务治理的对象,不难发现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李秉祥、曹艳玲(2002)指出,考察财务治理的对象,不难发现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姚晓民、何存华(2003)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他认为,财权的合理配置对实现公司治理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运用其财权的基本途径是编制、呈报或审阅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治理的实质就是对财务信息生成程序、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等的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与再配置等。

衣龙新(2004)认为,财务治理目标最终从属于财务总体目标,也是公司治理目标的具体财务表述。依据财务治理自身的特点,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直接约束,是财务治理体系要取得的最终运作成果,也是财务决策科学以及本金增值的根本保证。

4、财务治理内容主要观点述评

黄菊波(2002)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个权利的配置问题,而财务治理的内容包括:投融资、股利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财务报告的及时、准确与充分。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

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财务治理主体对企业财力的统治和支配,即关于企业财权的安排,它决定财务运营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

姚晓民(2003)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制度安排。

林钟高、叶德刚(2003)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程宏伟,《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一个财务治理的分析性框架》,《经济师》第6期,2002年

[2]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4]干胜道,《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会计研究》第6期,1995年 [5]郭复初,《国家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6]李秉祥,曹艳玲,《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财务治理》,《西部财会》第2期,2003年,(2)[7]李连华,《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会计研究》第10期,2002年

[8]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0]林钟高,叶德刚,《财务治理结构:框架、核心和实现路径》,《财务与会计》第4期,2003年

[11]林钟高,章铁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12]刘贵生,《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会计研究》第6期,1995年 [13]饶晓秋,《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当代财经》第5期,2003年

[14]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第5期,1997年

[15]汤谷良,《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第5期,1994年 [16]王庆成,《财务管理理论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8]伍中信,《财权流:财务本质理论的恰当表述》,《财政研究》第2期,1998年

[19]伍中信,《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评述》,《财会通讯》第2期,2006年

[20]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21]杨淑娥,《公司财务治理要素,框架及治理效果评价》,《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财务学科建设暨理论研究会大会会议简报》第2期,2004年

[22]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第1期,2002年

[23]姚晓民,何存华,《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财贸经济》第2期,2003年

[24]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4 [25]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6]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7]于东智、王化成,《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会计研究》第8期,2003年

[28]张敦力,《公司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中国审计》第4期,2002年 [29]章铁生,林钟高等《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0]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10期,1998年

[31]Jenson,M.C.and Meckling,W.(1976),“Theory of Firm : Managerial Behavior , Agency Costs ,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305-360 [32]Modigliani,Franco and Miller,Merton(1958),“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8, 261-297 [33]Williamson,O.E.(1988),“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 Journal of Finance , 43 , 567-591

下载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核心边缘理论”文献读后感

    “核心边缘理论”文献读后感摘要:本文主要以《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结构模式与实际应用》、《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入境旅游区域......

    关于收看理论文献纪录片

    关于收看理论文献纪录片 《信仰》的情况报告 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党员坚......

    企业融资心得体会

    企业融资心得体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开局,按照市委安排,我局决定开展“明确新目标、提升新境界、争......

    企业融资方案

    企业融资方案(一)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有两大主要模式,即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证券主导型融资模式(直接融资为主)和以日德为典型代表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 (间接融资为主)。......

    企业融资业务流程

    企业融资业务流程企业融资项目操作程序1. 目的对企业融资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细化、明确。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各岗位职责。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说明书

    企业融资说明书 一、融资定义: 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股东可用个人或他人名下的资产抵押,向银行申请用于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等合法指定用途的贷款。 二、融资条件: 1、 需......

    企业融资申请报告

    篇一:某公司融资申请书 一、集团公司概况: xxxxx电缆有限公司为xxx集团核心企业,xxx集团是通过技术经济联合发展起来的,以xxx电缆有限公司为母公司,通过经济与技术协作方式,以产......

    企业银行融资

    企业银行融资目前,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无法涉足证券市场是限制其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也正因此,银行融资才成为这些企业最重要的筹资渠道。同时,笔者受工作经历所限,本文主要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