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忆中的春节散文
每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历尽千辛万苦,亲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典,只为了一份亲情、一种温暖、一场团聚、一次欢庆。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记忆中的春节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地跟在我的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我的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我的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我的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时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我的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我的父亲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我的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我的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我的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我手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不过,我的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我的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我的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我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第二篇:过年散文:记忆中的春节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又到了,你记忆中的年是什么样的?对于中华儿女来说,过年就是团聚,是温暖,是幸福。你也有一样的感受吗?写下你心中的年吧!
记忆中的春节
过年也即是过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每年这是时候,在外的游子都会陆陆续续赶老家过年。无论多遥远,无论路途多艰辛。无论大雪如何纷飞,无论大风大雨如何刮如何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回家!
人是故乡亲, 茶是故乡浓,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圆,酒是故乡醇。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地跟在父亲身后,在如织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板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时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父亲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我手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不过,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我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粉碎“4人帮”,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不变的是情,是根。春节的传统文化,传达出来的精神是民族团结、友爱。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第三篇:春节的记忆散文
春节毕竟是最不如意的春节,先前老婆的计划是“东走走西看看”地过完这个据说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然而,由于几十亿人的大迁移——永远塞车的道路,过夜排队买票的人群,拥挤的车站,长久的等待,我们不得不放弃早已定下的计划。还是窝在家里好一些,或许也能为这几十亿大军腾一点地方,让那恐怖的春运因为没有我们的参与少一些焦急和等待。
对于这个节日,如果以外出旅游的方式来度过,我觉得是对这个节日的亵渎,最起码,你不懂得这个节日的真正含意。幸好,父亲也能和我们在一起过这个节,这是我感到比较欣慰的。遗憾的是母亲却在弟弟那里过春节去了,孩子的外公也回老家去了,一家人还是没有得以真正的团聚。
我总以为,春节是最为美好的节日。这种认识可能源于儿时对春节的感悟,那些认识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然而却一直根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那时的生活虽没有这样的富足,没有这样的奢华和丰富多彩,然而它却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对孩童时期的我们来说,它不仅充满着欢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孝道、尊崇、礼仪和敬畏。所以春节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持下去。
小时侯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和辛勤的劳作,一年之中没有多少是空闲的时光。唯有这春节,能让父辈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关注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印象中,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比较忙碌,全家总动员,一起动手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遍,特别是家里的厨房。据家乡习俗讲,这一天灶神要上天去,家里得打扫洗净一年中所有的尘土,让灶神轻快上天,以示对神明的敬畏,以求保佑来年家里诸事平安,这一天也称为“忌灶”。打扫卫生也叫“打扬尘”,小时侯,还流传一句童谣:“腊月二十三,家里洗锅碗,洗锅碗,刷板板,灶王菩萨好上天,保佑一年好平安”。
记得从这一天开始,父辈们就会告诉我们春节之中好多的忌讳。什么不得说脏话骂人,不得与人结怨,在别人家吃饭时不得窜门,吃饭时不得掉碗筷等等,很多很多禁忌。如果违反这种禁忌,来年就会不顺利的,这种禁忌要在元宵过了以后才能解除。
小时侯过春节是十分讲究的,也是十分小心的。然后就是请家里的长辈一起来团年吃个饭。我们小时候父辈们就请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到家里来,这是每个做儿女家都要做的一件事。据说儿女比较多的老人们要吃到大年三十,这也是儿女们必须做的一件事,无论你贫穷和富贵,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
其次是除夕和正月初一,这是春节的高潮。从腊月二十三起,家乡的鞭炮声响就会一直持续到正月,而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盛,那种热闹的场景,我觉得只有用空前来形容。直到现在,这种情形也再没有出现过。
于是就会有更多的讲究,大年三十父亲总会带我们贴春联和门神,教我们认识春联上的字。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的春联,我犹记忆在心。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曾经在老家门上贴的隋末英雄秦琼和程咬金的画像,他们的面貌虽凶神恶煞,然而却能保护家园,所以我一直对他们崇拜有佳,因为他们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代表的是正义和勇敢。
贴完对联父亲就会带我们去给已故亲人坟上烧香,好让我们知道每个已故亲人的坟茔在哪里,还会讲解已故亲人在世的事迹,以对亲人的缅怀。
正月初一是我小时侯春节期间最欢喜的一天。很早父母就会叫我们起床的(大约早晨六点吧,有时会更早),因为父辈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一年的第一天,起得早是对来年一个好的期盼和对来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然后就是跟父母依旧对祖先祭祀一番(这种仪式在家),我们小孩子得在祖先的神龛下跪拜,以求保佑我们。祭祀完后,全家便围着灶台包汤圆,这一顿汤圆还不准吃完,至少得留下一个,表示来年还得团圆。
然而最令自己兴奋的是吃过汤圆后,母亲就会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给我们穿上,从头到脚全换成新的。因为那时家里穷,只有过年才有一套新衣服穿,那时虽然穿的是的确良布,布鞋,然而对于我们而言,那是无比兴奋的事啊!
这一天,全家都得吃素,不得吃肉。一般在我们老家,人们早晨吃汤圆,中午吃面,晚上也吃面。据说这是有讲究的,这是一年的第一天,吃肉是对血肉生命的不敬,万物在这一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在这一天会把另一种生命当食物吃掉。
初一之后,便是走亲串友,这种习俗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结束。一般每家人都得准备一天请亲朋好友来家聚一下,摆上好酒菜请他们来吃一顿的,以示礼尚往来,同时也表示感情联络——但绝对是纯朴的、无欲的、发自内心的、充满了人情味;让人不仅感到人间的温暖,同时也懂得世间情谊的珍贵。
小时侯的春节,虽是贫寒的,然而却是丰满的;没有世俗的欲念,有的是亲情的温暖;没有短信群发的祝福,有的是走亲串友的真情笑脸;没有打不完的电话,有的是敬上父母的那一杯土酒。如今这样的一个春节,少许了多少文化,少却了多少禁忌,又少了多少敬畏,正因为如此,这世界却多了这么多浮躁与暴戾,充满着虚伪、贪欲与恶行,一个渐渐失去禁忌和敬畏之心的节日,何来道德与孝道,哪还有多少温情和礼仪?
当元宵夜的鞭炮依然在窗外响起时,然而春节已不是昨日的春节,洗漱掉这一身的年味,早早睡去吧!只希望来年会过得更加美好,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新的一年更加平安、健康!
第四篇:记忆中的雪散文
记忆中的雪是家乡的雪,是少年时代的雪,洁白而深厚。我的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这里没有崇山峻岭,只有一望无垠广袤的土地和星罗棋布的河流,一场雪的降临让整个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雪是冬天的产物,雪是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没有一场雪似乎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冬天草木凋零,小河干涸,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摇曳,大地一片萧条,而一场雪的降临,让一切似乎焕然一新,春有百花秋有月,而冬雪似乎更有一番韵味。
记忆中的大雪一般是从下午开始降落的,父亲说天色昏黄色下雪的前兆,果然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从铅色的天空中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晶莹剔透,落地无声,一片片一朵朵雪花如无数只小小的棉花团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屋顶上、树梢上…..全白了。黄昏时分,雪更大了,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晴了,太阳出来了。我推开门一看,“哇!好大的雪啊!”远处、近处,田野里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屋顶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有的地方大雪已经压断了树枝。正如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里面写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南国的雪也毫不逊色北国的雪。
我和伙伴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里,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最好玩的就是滚雪球了,小小雪球在我们脚下越滚越大,像一块大大圆圆的石头,我把这个庞然大物一脚踹下河边,过了半个月它都没有完全融化。我们在雪地上嬉戏打闹,欢声笑语似乎把树枝上的雪都快震落了。下雪的夜晚比较明亮,我们带上小狗去田野里追野兔,奔跑,好像完全不知道寒冷和疲倦。
记忆中的雪好像都是和新年在一起的,一场大让年味更浓了,窗外雪花飞舞家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气氛是那样的和谐和美好。外面的雪更大了,家里的气氛更浓了。第二天,我和哥哥去舅舅家拜年,道路两旁的树枝上挂着一条条的冰晶,在太阳的照射下亮晶晶,闪闪发光,如一串串水晶一样漂亮。我们走在路上,偶尔也会有冰晶掉落下来,我们赶紧闪开,逗得我们一阵阵欢呼,笑声回荡在白茫茫的雪中。
记忆中雪后的第二天早上是最冷的,冰雪消融,小河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们就踏着冰面去上学,有个同学由于身材较胖,一不小心将冰踏破了,他吓得慌忙往河边跑,可身后留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冰窟窿!看着这情形,我们笑得合不拢嘴。
上初三那年冬天的那场雪,也许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由于雪太大,那天早晨我步行去十几里远的学校,大雪淹没了我的膝盖,路上白茫茫的一片,路上人很少,偶尔碰见几个和我一样步行的人,后面留下一排排深深浅浅的脚印。我终于走进教室,正好上的语文课,教室里很暖和,窗户上也附着了一层白白的雪。
记忆中的雪就是这样洁白而深厚,它带给了我无穷的欢乐和回忆!时光匆匆,转眼二十年左右过去了,家乡的雪变得越来越少了,偶尔也会下一场小雪,可是地上如撒了一层薄盐,树上、屋顶上也是零星地点缀一点点,不到二个小时就全部融化了。去年冬天的一天,北风呼啸,淅淅沥沥的雨水下了一天,傍晚时分下起来雪粒子,我满以为晚上会下大雪,可是第二天早上,推开门一看,只有雨没有雪。
雪是雨的固态形式,只有当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并且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时,雨才会变成雪降落。现在由于汽车的不断增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气候不断地变暖,冬天变得越来越暖和了,所以雪变得越来越少了。雪可以净化空气,可以供给土壤水分,俗话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几场大雪,来年的收成似乎会很好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爱护环境,少开一些车多一些环保出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吧!
第五篇:记忆中的冬天散文
我不喜欢冬天,更不喜欢下雪天。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永远是灰色的,没有一丝阳光!
儿时的冬天太冷,刺骨的寒风吹来,钻进破棉衣的缝隙,整个身体就像针扎一样疼。那时候,乡下的孩子没见过内衣,光着身子穿棉衣。别的小伙伴,有妈妈给缝新的棉衣,不会太冷。可我的妈妈病着,睡在炕上,不能做针线活。我们姐弟三个的棉衣没人给缝,只能穿着旧棉衣过冬。
旧棉衣,长时间不拆洗,棉花坠到了衣服的下边,针角磨开,棉花争着往外跑,很快,棉衣就成了夹袄,穿着夹袄的冬天真难熬!
村里有一个小伙伴,叫招弟,比我小一岁,生下来就没了奶吃。邻居的大娘大婶们都说她会饿死的,但她没有饿死,连病都没有生过。她长得很丑,颧骨突出,眼睛细小,又很笨,两岁时才会叫妈妈。她上边有三个姐姐。大姐叫来弟,二姐引弟,三姐拉弟。然而她们都没能把弟弟给带来。
生下她那年,我们这里闹了一场几十年来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人靠吃救济过日子。躺在炕上虚弱不堪的母亲,望着身边寻奶吃的招弟叹息道:“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生。”一边的爸爸捧着头,苦着饿得浮肿的脸:“要不送人吧?唉!又多了一张嘴,这可咋办呢?”妈妈有气无力地说:“还是咱养着吧,现在谁家也都饿着,哪还有收养孩子的!”妈妈抱着啼哭的招弟长叹了一口气:“你要是命大,就给我当女儿吧”。
又过了二年,招弟真的给“招”来了一个弟弟,弟弟的出生让本来多余的她,在家里的地位更低了,所有的家人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弟弟。招弟也不懂什么是嫉妒,她很爱小弟,常常把妈妈分给她好吃的东西都让给弟弟。
春去冬来,这两个土圪垃,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了……
十一岁那年,我要上学了。
天大的喜讯!我第一个告诉了好朋友:“招弟,我要上学了”我高兴地都要跳着说。
招弟笑起来:“梅姐,我也想上学,你帮我问问老师行吗?”,“行!,现在咱就去找老师”!
“太好了,梅姐,我不想和你分开,和你在一起,二拴他们就不敢欺负我!”说这话时,招弟笑了。我突然发现她竟是那样的美。她的脸笼罩着一层奇异的光彩,眼睛很亮。在她心里我是她的保护神。
当我们的哀求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招弟第一次挺直了她那瘦小的身躯,走在了回家的路上。那天,我俩先憋着就要迸出来的笑,后来憋不住了就逢人便笑……
我们两手拉着手来到了招弟家,一进门就传来了招弟妈妈的大声责骂:“又死哪里去了,还不快背弟弟玩,羊也没草了,你要是哪天死了,我也省心了!”对妈妈的责骂,招弟没有一丝的反抗,只有顺从。
我壮了壮胆:“婶婶,我爸让我上学了,招弟也想上,老师都答应了”。
“上学?,梅子,不是婶婶不让招弟上,是家里实在太事多了,她要是上学了,她弟谁管啊?
招弟一听妈妈说不让她上学,马上哭了起来,那悽怜的哭声我现在还记得!
招弟妈妈忙哄她:“不哭了,你不看着弟弟,让坏人拐走咋办,明年弟弟也大了,妈一定让你和梅子一块上学!”招弟听了妈妈的话,懂事地点点头:“那我明年再上!”
我上学了,心里却一直惦记这自己的小伙伴。招弟没有一般孩子的天真、活泼样儿。她孤僻、自卑、早熟。我从没有听到过她大声地笑过。即使在挨打的时候,妈妈说一声“别哭”,她就赶忙收住眼泪。没人喜欢她,就连孩子们也歧视她,不愿理睬她。她显得很可怜,很孤单。可她也是个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啊,于是她就想接近他们!
有一天,我放学后,一出校门,只见二拴他们一群小坏蛋,正在欺负招弟。他们让招弟俯下身去,两只手撑住膝头。这群小坏蛋又排好队,一个个从她的身上跃过去,当轮到二拴时,她支撑不住了,二拴重重地压在她那瘦小的身上。他翻身起来,对着招弟就是一顿乱踢,招弟呲了呲牙,没有哭。二拴又让他手下的兵打她。拳头像雨点般打到招弟的身上,她看到了我,大声哭了起来:“梅姐,梅姐!”,我冲过去,把二拴推倒,直到把他打哭才住手,二拴边哭边威胁我:“我回去叫我哥来打你”,我毫不示弱地昂着头:“叫你哥?你也不问问,你哥头上的伤是谁打的吗?”二拴见威胁不成,就哭叽叽地想带着那群小坏蛋跑,我把他拽住:“听好了,你以后要是再敢欺负招弟,我就让我哥,连你哥一块打!”二拴表示,他再也不敢了,才放手。其实,我也是瞎咋唬,二栓比我小两岁,打他就比较容易,大栓比我大一岁,我哪敢招他,大拴的伤是我奶哥打的,有奶哥护着,大拴不敢打我。
此时,招弟那瘦小的身子紧紧地依偎着我,贪婪地享受着我给予她的幸福。我猜得出那时我在她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
我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童话故事讲给招弟听,她最喜欢《天鹅湖》。那时,我们不知道故事更深一层的含义,只是在我讲完后,告诉她:“咱们现在都是丑小鸭,等长大了,就会变成白天鹅了”,招弟听了脸上又出现了久违了的笑容,眼里也闪出了亮光,她是在做着一个梦,一个由丑小鸭变成美天鹅的梦!
可惜招弟还没有变成白天鹅就离开了我们,她在这个世界上只停留了十年!
就在这年的寒冬,招弟走了,是得脑膜炎死的。一段时间里,她整天头疼也没人理,直到有一天,晕倒了,招弟爸才觉得闺女病的不轻,忙抱起这个平时让他们全家视为多余的女儿,去县医院治疗。
到了医院,医生为招弟做了全面检查,是脑膜炎,送来的太晚了,医生也只能遗憾地摆摆手,很失望的走了。
她走的那天晚上,大风夹着雪花,天气格外的寒冷,招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脸红红的,望着爸爸、妈妈和姐姐:“爸,妈,三个姐姐,你们为什么不喜欢我?”
全家人都哭了,招弟妈温柔地摸着小女儿的头:“妈还有姐姐们都喜欢你啊,等你病好了,就让你和梅子一块上学”。
招弟听了,兴奋地说:“我要和梅姐坐一张桌子,还要背新书包”。
妈妈含泪点点头,三个姐姐也都哭着背过脸去……
招弟满足地笑了,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照风俗,招弟不满十二岁,是不能进祖坟的。笫二天大清早,就用一领破席把她葬在后山的小树林旁。
当爸告诉我这一不幸时,我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凝固了,两耳嗡嗡地响着,过了一会才“哇”地哭了,不顾爸的阻拦,向后山跑去。天冷路滑,我跌倒了又爬起来,最后手和脚一齐动,才爬上了后山的小树林旁。只见树林旁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坟,在小坟上放着一个新书包。
我失声痛哭,扑过去抱起她的书包:“招弟,梅姐再也见不到你了……”
阵阵寒风呼啸着,树枝摆动着,为冤死的招弟叫屈,天气很冷。我站在凛冽的北风中,想着一个永远也想不明白的问题:人们为什么总是在一个人临死时,才认识到她的重要;为什么不早珍惜她,给她以温暖、友爱和关怀呢?
这个冬天很冷,寒风直刺进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