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纳税策划案例分析
【摘要】:税收问题近些年来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国的财税政策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同时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税收多少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总体经济的向前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谐和与稳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景气的社会经济环境,节约纳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成了他们最为重视的途径和措施。当然,众所周知的,在所有的税种当中企业所得税的缴费基数和比例都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因此企业所得税在任何企业的纳税总额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本文当中选择了企业所得税作为纳税筹划的重点来探讨。目前,根据统计得知国内外关于电力企业的纳税筹划的研究文献相对于别的行业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加上电力企业是国有垄断行业,其纳税筹划的意义很大。基于上述几个原因,文章选择电力企业的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案例作为论文主题来研究。希望通过作者的论述能够对筹划实践提供模拟和参考。本文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电力企业的税收进行筹划,以ZY电力企业为例进行诠释,希望借此能够为整个行业的类似业务的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中涉及的筹划点主要包括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的纳税筹划,关于筹资问题的纳税筹划,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纳税筹划,存货计价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还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等。文章内容共包含三章: 第一章是从ZY电力公司的基本情况入手。首先,详细介绍了本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情况。其次,对ZY电力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的收入现状、各种费用情况的介绍等。最后,详细列出了近两年来ZY电力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第二章是论述的主体和重点内容,主要根据ZY电力公司近几年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来设计案例,紧接着陈述案例筹划的依据和技术,并详细的介绍了各项筹划方案的内容,最后再进行筹划效果分析,使得筹划的过程和意义得以具体表现。第三章介绍了ZY电力公司的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各类型的公司在进行纳税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文章针对前一部分的筹划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防范措施,希望使筹划方案能够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 纳税筹划 税收优惠
【学位授予单位】:
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
201
4【分类号】:
F426.61;F406.7
【目录】:
摘要4-
5ABSTRACT5-9
绪论9-1
10.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0.1.1 研究背景9
0.1.2 研究意义9-10
0.2 研究思路及方法10-11ZY 电力公司的概况及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11-15
1.1 ZY 电力公司的概况11-1
21.1.1 ZY 公司的组织结构11
1.1.2 ZY 公司的业务状况11-12
1.1.3 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12
1.2 ZY 电力公司的收入情况12-1
31.3 ZY 电力公司费用管理现状分析13-14
1.4 电力企业纳税筹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15ZY 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案15-32
2.1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筹划15-18
2.1.1 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的纳税筹划15-17
2.1.2 对外捐赠、赞助的纳税筹划17-18
2.2 有关筹资的纳税筹划18-2
22.2.1 租赁筹资的纳税筹划18-20
2.2.2 关联企业间筹集资金的纳税筹划20-22
2.3 有关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22-26
2.3.1 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22-2
52.3.2 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的纳税筹划25-26
2.4 存货计价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26-28
2.5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28-32
2.5.1 电网企业新建项目的纳税筹划案例29-
312.5.2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纳税筹划31-32ZY 电力公司的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32-34
3.1 保证纳税筹划的合法性32
3.2 要考虑筹划时的经济环境32-33
3.3 加强企业管理层的纳税筹划意识33-34
结论34-35
参考文献35-37
致谢37-38
1戴佳君;;基于企业战略的纳税筹划——以企业一体化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2张如;;企业社会责任与纳税筹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3张敬峰;谢宜;;企业战略纳税筹划管理研究[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4张树忠;杜长安;赵育平;;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5李艳;;浅议中小企业纳税筹划[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6谢天雪;李勇;;铁路房建生活单位改革中的纳税筹划问题初探[A];铁道工务(铁路房建管理专集)[C];2007年7宋洪祥;;破解“纳税之道”[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8雷会英;;煤炭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A];第十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1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9徐淑敏;;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管理[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第二篇: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纳税筹划
第二章
纳税筹划基础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王先生承租经营一家餐饮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人数为20 人)。该企业将全部资产(资产总额300 000 元)租赁给王先生使用,王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100 000 元,缴完租赁费后的经营成果全部归王先生个人所有。2009 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为190 000 元,王先生在企业不领取工资。试计算比较王先生如何利用不同的企业性质进行筹划?
答案:方案一:如果王先生仍使用原企业的营业执照,按税法规定其经营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的有关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 %的所得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如下:第一,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 万元;第二,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 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l 000 万元),而且其税后所得还要再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一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企业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90 000×20 %=38 000(元)
王先生承租经营所得=190 000-100 000-38 000 = 52 000(元)
王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2 000-2 000×12)×20 %-1 250 = 4 350(元)王先生实际获得的税后收益=52 000-4 350 = 47 650(元)
方案二:如果王先生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则其承租经营所得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应直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王先生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90 000-100 000-2 000×l2)×35%-6750=16350(元)王先生获得的税后收益=190 000-100 000-16 350 = 73 650(元)通过比较,王先生采纳方案二可以多获利26 000 元(73 650 一47 650)。
2.假设某商业批发企业主要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服装进行批发,年销售额为100 万元(不含税销售额),其中可抵扣进项增值税的购入项目金额为50 万元,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税款为1.5 万元。分析该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节税比较有利。
答案:根据税法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对这两类纳税人征收增值税时,其计税方法和征管要求不同。一般将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的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劳务的小规模企业和企业性单位,账簿健全、能准确核算并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经企业申请,税务部门可将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而小规模纳税人必须按照适用的简易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比较,税负轻重不是绝对的。由于一般纳税人应缴税款实际上是以其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确定的,而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款则是以全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确定的,因此,比较两种纳税人税负轻重需要根据应税销售额的增值率来确定。当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的增值率低于税负平衡点的增值率时,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当纳税人应税销售额的增值率高于税负平衡点的增值率时,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根据这种平衡关系,经营者可以合理合法选择税负较轻的纳税人身份。
按照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该企业年销售额超过80 万元,应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并缴纳15.5 万元(100×17 %一1.5)的增值税。但如果该企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只需要缴纳3 万元(100×3 %)的增值税。因此,该企业可以将原企业分设为两个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均控制在80 万元以下,这样当税务机关进行年检时,两个企业将分别被重新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并按照3 %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通过企业分立实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变为小规模纳税人,节约税款12.5 万元。
第三章 增值税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某食品零售企业年零售含税销售额为150 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17 %的增值税税率。该企业年购货金额为80 万元(不含税),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企业应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答案:该企业支付购进食品价税合计=80×(l 十17 %)= 93.6(万元)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
15017%8017%8.19(万元)117%应缴纳增值税税额= 150-80=48.(万元)2税后利润=117% 150-93.6100%=37.6%150增值率(含税)=
查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表后发现该企业的增值率较高,超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20.05 %(含税增值率),所以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可比一般纳税人减少增值税税款的缴纳。可以将该企业分设成两个零售企业,各自作为独立核算单位。假定分设后两企业的年销售额均为75 万元(含税销售额),都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条件,适用3 %征收率。此时:
两个企业支付购入食品价税合计=80×(l 十17 %)= 93.6(万元)
两个企业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
1503%=4.37(万元)两个企业共应缴纳增值税税额=13%
150-93.6=52.03(万元)13% 分设后两企业税后净利润合计=
经过纳税人身份的转变,企业净利润增加了52.01-48.2=3.83 万元。
第四章 消费税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某卷烟厂生产的卷烟每条调拨价格75 元,当月销售6 000 条。这批卷烟的生产成本为29.5 元/条,当月分摊在这批卷烟上的期间费用为8 000 元。假设企业将卷烟每条调拨价格调低至68 元呢?(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卷烟在首先征收一道从量税的基础上,再按价格不同征收不同的比例税率。对于每条调拨价格在70 元以上(含70 元)的卷烟,比例税率为56 % ;对于每条调拨价格在70 元以下(不含70 元)的卷烟,比例税率为36 %。)
计算分析该卷烟厂应如何进行筹划减轻消费税税负(在不考虑其他税种的情况下)?
答案: 该卷烟厂如果不进行纳税筹划,则应按56 %的税率缴纳消费税。企业当月的应纳税款和盈利情况分别为: 600015075600056%255600(元)250 应纳消费税税额=
销售利润=75×6 000 一29.5×6 000 一255 600 一8 000 = 9 400(元)
不难看出,该厂生产的卷烟价格为75 元,与临界点70 元相差不大,但适用税率相差20 %。企业如果主动将价格调低至70 元以下,可能大大减轻税负,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
假设企业将卷烟每条调拨价格调低至68 元,那么企业当月的纳税和盈利情况分别为:
600015068600036%150480(元)250 应纳消费税=
销售利润=68×6 000 一29.5×6 000 一150 480 一8 000 = 72 520(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企业降低调拨价格后,销售收人减少42 000 元(75 ×6000-68×6 000),但应纳消费税款减少105 120 元(255 600 一150 480),税款减少远远大于销售收入的减少,从而使销售利润增加了63 120 元(72 520 一9 400)。2.某化妆品公司生产并销售系列化妆品和护肤护发产品,公司新研制出一款面霜,为推销该新产品,公司把几种销路比较好的产品和该款面霜组套销售,其中包括:售价40 元的洗面奶,售价90 元的眼影、售价80 元的粉饼以及该款售价120 元的新面霜,包装盒费用为20 元,组套销售定价为350 元。(以上均为不含税价款,根据现行消费税税法规定,化妆品的税率为30 %,护肤护发品免征消费税)。
计算分析该公司应如何进行消费税的筹划?
答案:以上产品中,洗面奶和面霜是护肤护发品,不属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眼影和粉饼属于化妆品,适用30 %税率。如果采用组套销售方式,公司每销售一套产品,都需缴纳消费 税。
35030%130%应纳税额=()=150 元。
而如果改变做法,化妆品公司在将其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商家时,暂时不组套(配比好各种商品的数量),并按不同商品的销售额分别核算,分别开具发票,由商家按照设计组套包装后再销售(实际上只是将组套包装的地点、环节调整厂一下,向后推移),则: 809030%化妆品公司应缴纳的消费税为每套(130%)=72.86 元。
两种情况相比,第二种方法每套产品可以节约税款77.14 元(150-72.86)。第五章 营业税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某建材销售公司主要从事建材销售业务,同时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装修服务。该公司财务核算健全,被当地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 年,该公司取得建材销售和装修工程收入共计292 万元,其中装修工程收入80 万元,均为含税收入。建材进货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17.44 万元。请为该公司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并进行分析。
答案:如果该公司未将建材销售收入与装修工程收入分开核算,两项收入一并计算缴纳增值税,应纳税款为:
29217%17.4424.99(万元)117%应纳增值税税额=
如果该公司将建材销售收入与装修工程收入分开核算,则装修工程收入可以单独计算缴纳营业税,适用税率为3 %。共应缴纳流转税:
2928017%17.4413.36(万元)117% 应纳增值税税额=
应纳营业税税额=80 ×3 % = 2.4(万元)
共应缴纳流转税=13.36 十2.4 = 15.76(万元)
比未分别核算少缴流转税=24.99 一15.76 = 9.23(万元)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通常企业兼营营业税应税劳务和增值税应税货物销售时,如不分开核算,所有收入会一并按照增值税计算缴税,适用税率很高(17 %),而劳务收入部分通常很少有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故实际税收负担很重。纳税人如果将两类业务收入分开核算,劳务收入部分即可按营业税计税,适用税率仅为3 %(或5 %),可以明显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个人投资者李先生欲投资设立一小型工业企业,预计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8 万元。该企业人员及资产总额均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适用20 %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分析李先生以什么身份纳税比较合适。答案:李先生如成立公司制企业,则:
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80 000 ×20% = 36 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80 000×(l-20 %)×20 % = 28 800(元)
共应纳所得税税额=36 000 + 28 800 = 64 800(元)
64800100%36% 所得税税负=180000
李先生如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则: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80 000 ×35 %-6 750 = 56 250(元)
56250100%31.25%180000 所得税税负=
可见,成立公司制企业比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多缴所得税8 550 元(64 800-56 250),税负增加4.75 %(36 %-31.25 %)。2.某企业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决定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向某贫困地区捐赠300 万元,2009 年和2010 年预计企业会计利润分别 为1 000 万元和2 000 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该企业制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2009 年底将300 万全部捐赠;方案二,2009 年底捐赠100 万元,2010 年再捐赠200 万元。从纳税筹划角度来分析两个方案哪个对更有利。
答案:方案一:该企业2009 年底捐赠300 万元,只能在税前扣除120 万元(1 000 ×12 %), 超过120 万元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方案二:该企业分两年进行捐赠,由于2009 年和2010 年的会计利润分别为1 000 万元和2 000 万元,因此两年分别捐赠的100 万元、200 万元均没有超过扣除限额,均可在税前扣除。通过比较,该企业采用方案二与采用方案一对外捐赠金额相同,但方案二可以节税45 万元(180 ×25 %)。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张先生是一家啤酒厂的品酒师,其每年的奖金都高居酒厂第一位,而其平时的工资并不高,每月仅有3 000 元。预计2010 年底,其奖金为30 万元。张先生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如下: 每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 000 一2000)×10 %一25 = 75(元)请为张先生进行年终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参考答案:
由于张先生每月收入高于当年国家所规定的免征额,未经筹划时,其年终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如下: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所适用的税率为25 %(300 000 ÷ 12 = 25 000),速算扣除数1 375,则: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00 000 ×25 %一1 375 = 73 625(元)全年共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75 ×12 十73 625 = 74525(元)
全年税后净收入=(300 000 + 3 000×12)一(75×12 + 73 625)= 261 475(元)如果采用规避年终奖税率级次临界点税负陡增情况的方法,则: 张先生全年收入=300 000 + 3 000×12 = 336 000(元)留出每月免税额后,分成两部分,则:
每部分金额=(336 000 一2 000×12)÷2 = 156 000(元)
将1 56 000 元分到各月,再加上原留出的每月2 000 元,作为工资、薪金发放,则: 张先生每月工资、薪金所得=156 000 ÷ 12 + 2 000 = 15 000(元)另外156 000 元作为年终奖在年底一次发放。则张先生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及税后所得:
每月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5 000 一2 000)×20 %一375 = 2 225(元)全年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225 ×12 = 26700(元)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56 000×20 %一375 = 30 825(元)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6 700 + 30 825 = 57 525(元)比原来少纳个人所得税税额=74 525 一57 525 = 17 000(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思路是一种基本安排,在这种基本安排中还要考虑,按照现行年终奖计税方法的相关规定,只扣l 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只有l 个月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另外11 个月适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还须对上述基本安排进行调整。
2.2009 年11 月,某明星与甲企业签订了一份一年的形象代言合同。合同中规定,该明星在2009 年12 月到2010 年12 月期间为甲企业提供形象代言劳务,每年亲自参加企业安排的四次(每季度一次)广告宣传活动,并且允许企业利用该明星的姓名、肖像。甲企业分两次支付代言费用,每次支付100 万元(不含税),合同总金额为200 万元由甲企业负责代扣代缴该明星的个人所得税。(假设仅考虑个人所得税)
由于在签订的合同中没有明确具体划分各种所得所占的比重,因此应当统一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10000007000)(120%)140%(120%)1168235.29(元)
一年中甲企业累计应扣缴个人所得税
=(1 168 235.29×40%-7000)×2=920 588.23(元)
请对该项合同进行纳税筹划以降低税负。
答案:本案例中明星直接参加的广告宣传活动取得的所得应属于劳务报酬所得,而明星将自己的姓名、肖像有偿提供给企业则应该属于明星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如果甲企业能够将合同一分为二,即先签订一份参加广告宣传活动的合同,每次向明星支付不含税收入20 万元,再签订一份姓名、肖像权使用的合同,向明星支付不含税收入120 万元。则支付总额保持不变,只是签订了两份不同应税项目的合同。实施此方案后,甲企业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l)甲企业应当扣缴该明星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
(200000-7000)(1-20%)40%7000]4335294.12(元)140%(120%)= [(2)甲企业应当扣缴该明星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只有一档20 %)1200000(1-20%)20%=228571.43(元)(1-20%)=1-20%
合计应扣缴个人所得税=335 294.12 + 228 571.43 = 563 865.55(元)
由此可以看出,按劳务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分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合并缴纳,共节约税款356 722.68 元(920 588.23 一563 865.55)。第八章 其他税种纳税筹划
五、案例分析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普通标准住宅开发,2009 年11 月15 日,该公司出售一栋普通住宅楼,总面积12 000平方米,单位平均售价2 000 元/平方米,销售收入总额2 400 万元,该楼支付土地出让金324 万元,房屋开发成本1 100 万元,利息支出100 万元,但不能提供金融机构借款费用证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当地政府规定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允许扣除比例为10%。假设其他资料不变,该房地产公司把每平方米售价调低到1 975 元,总售价为2 370 万元。计算两种方案下该公司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和获利金额并对其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第一种方案:
(l)转让房地产收入总额=2400(万元)(2)扣除项目金额:
① 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324(万元)② 房地产开发成本=1100(万元)③ 房地产开发费用=(324 + 1 100)×10 % = 142.4(万元)④ 加计20%扣除数=(324 + 1 100)×20 % = 284.8(万元)⑤ 允许扣除的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2400 ×5 %×(l + 7 % + 3 %)= 132(万元)允许扣除项目合计=324 + 1 100 + 142.4 + 284.8 + 132 = 1 983.2(万元)(3)增值额=2400 一1983.2 = 416.8(万元)(4)增值率= 416.8/ 1983.2×100%= 21.02%(5)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416.8 ×30%一O = 125.04(万元)(6)获利金额=收入一成本一费用一利息一税金
= 2 400 一324 一1 100 一100 一132 一125.04= 618.96(万元)第二种方案:
(l)转让房地产扣除项目金额=1981.55(万元)(2)增值额=2370 一1981.55 = 388.45(万元)(3)增值率= 388.45/1981.55×100% =19.6% 该公司开发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其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 %,依据税法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4)获利金额=2370 一324 一1100 一100 一130.35 = 715.65(万元)降价之后,虽然销售收入减少了30 万元,但是,由于免征土地增值税,获利金额反而增加了96.69 万元。该公司建造的普通标准住宅之所以要缴纳土地增值税,是因为增值率超过了20 %。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就是控制增值率。
2.某公司拥有一幢库房,原值1 000 万元。如何运用这幢房产进行经营,有两种选择:第一,将其出租,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120 万元;第二,为客户提供仓储保管服务,每年收取服务费120万元。从流转税和房产税筹划看,哪个方案对企业更为有利(房产税计税扣除率30%,城建税税率7%,教育附加费率3%)? 答案:方案一:应纳营业税税额=120000O×5 % = 60000(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60 000×(7%十3 %)= 6 000(元)应纳房产税税额=120000O×12 % = 144000(元)应纳税款合计金额=60 000 + 6 000 + 144 000 = 210000(元)方案二:应纳营业税税额=120000O×5 % = 60000(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60 000×(7%十3 %)= 6 000(元)应纳房产税税额=10 000 000×(l 一30 %)×1.2 % = 84 000(元)应纳税款合计金额=60 000 + 6 000 + 84 000 = 150000(元)可节省税费=210 000 一150 000 = 60 000(元)
第三篇: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策划案例
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策划案例(1)
甲、乙两企业合作建房,甲提供土地使用权,乙提供资金。甲、乙两企业合作建房约定,房屋建好后,双方均分。完工后,经有关部门评估,该建筑物价值 1 000万元,于是,甲、乙各分得500万元的房屋。这种情况下甲、乙两企业该如何纳税?
甲方以转让部分土地使用权为代价,换取部分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了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乙方则以转让部分房屋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发生了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因而合作建房的双方都发生了营业税的应税行为。
甲方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中“转让土地使用权''子目纳税;乙方应按“销售不动产”税目纳税;
由于甲、乙所属税目的税率相同,因此,甲、乙双方应纳营业税:500×5%=25(万元)
双方合计缴纳50万元的营业税。
双方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既满足双方要求,又可以节省税款?首先看税法中对合作建房的规定。
合作建房,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双方合作建造房屋。根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的规定,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以物易物”方式,即双方以各自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
第二种方式是一方以土地使用权,另一方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如果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但对于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国家税务总局有明确的界定。这是在筹划前必须先要了解的,否则会弄巧成拙。所谓投资入股,必须是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如果名义上为以不动产投资人股,实际是以取得固定利润或按销售额提成的方式取得报酬,就不属于投资人股行为,而是普通的销售或出租不动产行为,只是其取得销售收入或租金收入的方式有些特殊罢了。因而应当按规定征收营业税。
可见,上面两企业采取的是第一种合作建房的方式,„如果采取第二种方式是否会好一些呢?若甲、乙两方采取第二种合作方式,即甲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乙企业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按税法规定,甲方向合营企业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视为投资人股,对其不征收营业税;只对合营企业销售房屋取得的收入按销售不动产征税。在建房环节双方企业免缴了50万元的税款。如果以后一方想转让房产,则再按销售不动产征税。但纳税人明显地获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四篇:纳税筹划 案例分析
纳税筹划:案例分析(答案查复习指导)
1.刘先生是一位知名撰稿人,年收入预计在60万元左右。在与报社合作方式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调入报社;兼职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请分析刘先生采取哪种筹划方式最合算。
2.王先生承租经营一家餐饮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人数为20 人)。该企业将全部资产(资产总额300 000 元)租赁给王先生使用,王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100 000 元,缴完租赁费后的经营成果全部归王先生个人所有。2009 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为190 000 元,王先生在企业不领取工资。试计算比较王先生如何利用不同的企业性质进行筹划?
3.假设某商业批发企业主要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服装进行批发,年销售额为100 万元(不含税销售额),其中可抵扣进项增值税的购入项目金额为50 万元,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税款为1.5 万元。分析该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节税比较有利。
4.某食品零售企业年零售含税销售额为150 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适用17 %的增值税税率。该企业年购货金额为80 万元(不含税),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企业应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5、某卷烟厂生产的卷烟每条调拨价格75 元,当月销售6 000 条。这批卷烟的生产成本为29.5 元/条,当月分摊在这批卷烟上的期间费用为8 000 元。假设企业将卷烟每条调拨价格调低至68 元呢?(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卷烟在首先征收一道从量税的基础上,再按价格不同征收不同的比例税率。对于每条调拨价格在70 元以上(含70 元)的卷烟,比例税率为56 % ;对于每条调拨价格在70 元以下(不含70 元)的卷烟,比例税率为36 %。)计算分析该卷烟厂应如何进行筹划减轻消费税税负(在不考虑其他税种的情况下)?
6.某化妆品公司生产并销售系列化妆品和护肤护发产品,公司新研制出一款面霜,为推销该新产品,公司把几种销路比较好的产品和该款面霜组套销售,其中包括:售价40 元的洗面奶,售价90 元的眼影、售价80 元的粉饼以及该款售价120 元的新面霜,包装盒费用为20 元,组套销售定价为350 元。(以上均为不含税价款,根据现行消费税税法规定,化妆品的税率为30 %,护肤护发品免征消费税)。
计算分析该公司应如何进行消费税的筹划?
7.某建材销售公司主要从事建材销售业务,同时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装修服务。该公司财务核算健全,被当地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 年,该公司取得建材销售和装修工程收入共计292 万元,其中装修工程收入80 万元,均为含税收入。建材进货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17.44 万元。
请为该公司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并进行分析。
8.个人投资者李先生欲投资设立一小型工业企业,预计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8 万元。该企业人员及资产总额均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适用20 %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分析李先生以什么身份纳税比较合适。
9.某企业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决定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向某贫困地区捐赠300 万元,2009 年和2010 年预计企业会计利润分别 为1 000 万元和2 000 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该企业制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2009 年底将300 万全部捐赠;方案二,2009 年底捐赠100 万元,2010 年再捐赠200 万元。
从纳税筹划角度来分析两个方案哪个对更有利。
10.2009 年11 月,某明星与甲企业签订了一份一年的形象代言合同。合同中规定,该明星在2009 年12 月到2010 年12 月期间为甲企业提供形象代言劳务,每年亲自参加企业安排的四次(每季度一次)广告宣传活动,并且允许企业利用该明星的姓名、肖像。甲企业分两次支付代言费用,每次支付100 万元(不含税),合同总金额为200 万元由甲企业负责代扣代缴该明星的个人所得税。(假设仅考虑个人所得税)
由于在签订的合同中没有明确具体划分各种所得所占的比重,因此应当统一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
1税率(120%)
(10000007000)(120%)140%(120%)
1168235.29(元)
一年中甲企业累计应扣缴个人所得税
=(1 168 235.29×40%-7000)×2=920 588.23(元)
请对该项合同进行纳税筹划以降低税负。
11.某公司拥有一幢库房,原值1 000 万元。如何运用这幢房产进行经营,有两种选择:第一,将其出租,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120 万元;第二,为客户提供仓储保管服务,每年收取服务费120万元。从流转税和房产税筹划看,哪个方案对企业更为有利(房产税计税扣除率30%,城建税税率7%,教育附加费率3%)?
12.甲房地产公司新建一栋商品楼,现已建成并完成竣工验收。该商品楼一层是商务用房,账面价值1 000 万元。有三个经营方案,一是对外出租,年租金120 万元;二是本公司开办商场;三是以商务用房对外投资。
计算分析哪种方案对甲公司比较有利。
第五篇:房产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房产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本文通过案例对房产税进行纳税筹划,以帮助企业降低纳税负担。
一、降低房产原值的纳税筹划
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酒窖菜窖、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各种油气罐等,则不属于房产。与房屋不可分离的附属设施,属于房产。如果将除厂房、办公用房以外的建筑物建成露天的,并且把这些独立建筑物的造价同厂房、办公用房的造价分开,在会计账簿中单独核算,则这部分建筑物的造价不
计入房产原值,不缴纳房产税。
案例1:甲企业位于某市市区,企业除厂房、办公用房外,还包括厂区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游泳池、停车场等建筑物,总计工程造价10亿元,除厂房、办公用
房外的建筑设施工程造价2亿元。假设当地政府规定的扣除比例为30%。
方案一:将所有建筑物都作为房产计入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100000×(1-30%)
×1.2%=840(万元)。
方案二:将游泳池、停车场等都建成露天的,在会计账簿中单独核算。应纳房产税
=(100000-20000)×(1-30%)×1.2%=672(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房产税168万元。
二、降低租金收入的纳税筹划
房产出租的,房产税采用从租计征方式,以租金收入作为计税依据,按12%税率计征。对于出租方的代收项目收入,应当与实际租金收入分开核算,分开签订合同,从
而降低从租计征的计税依据。
案例2:甲公司拥有一写字楼,配套设施齐全,对外出租。全年租金共3000万元,其中含代收的物业管理费300万元,水电费为500万元。
方案一:甲公司与承租方签订租赁合同,租金为3000万元。应纳房产税=3000×12%
=360(万元)。
方案二:将各项收入分别由各相关方签订合同,如物业管理费由承租方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水电费按照承租人实际耗用的数量和规定的价格标准结算、代收代缴。应
纳房产税=(3000-300-500)×12%=264(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房产税96万元。
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
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不包括农村。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可将企业设立在农村,则可免缴房产税。
案例3:甲公司欲投资建厂,房产原值为10000万元。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建在市区,当地政府规定的扣除比例为30%;二是建在农村。假设该厂不论建在哪
里都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方案一:建在市区。应纳房产税=10000×(1-30%)×1.2%=84(万元)。
方案二:建在农村。免缴房产税。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房产税84万元。
四、计征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
房产税的计征方式有两种,一是从价计征,二是从租计征。从价计征的房产税,是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即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的1.2%计征。从租计征的房产税,是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2%。企业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征方式,通过比较两种方式税负的大小,选择税负低的计征方式,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案例4:甲企业现有5栋闲置库房,房产原值为2000万元,企业经研究提出以下两种利用方案:一是将闲置库房出租收取租赁费,年租金收入为200万元;二是配备保管人员将库房改为仓库,为客户提供仓储服务,收取仓储费,年仓储收入为200万
元,但需每年支付给保管人员2万元。当地房产原值的扣除比例为30%。
方案一:采用出租方案。应纳房产税=200×12%=24(万元);应纳营业税=200×5%=10(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7%+3%)=1(万元)。共支出35
万元。
方案二:采用仓储方案。应纳房产税=2000×(1-30%)×1.2%=16.8(万元);应纳营业税=200×5%=10(万元);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7%+3%)=1
(万元);应支付给保管人员2万元。共支出29.8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支出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