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中田园作》的诗歌赏析
《春中田园作》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诗歌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中田园作》的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翻译/译文
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注释
1.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2.春鸠(jiū):鸟名,即布谷鸟、杜鹃,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飙激棂轩”。
3.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砍去又高又长的桑枝,便于以后采桑。
4.觇(chān):探测、察看。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5.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6.觞(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7.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赏析/鉴赏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旳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旳春天旳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旳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旳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旳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旳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旳万紫千红。但从淡淡旳色调和平静旳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旳到来。诗人凭着敏锐旳感受,捕捉旳都是春天较早发生旳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旳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旳脉搏,追踪春天旳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旳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旳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旳社会生活和人旳精神面貌旳某些特征。人们旳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第二篇:春中田园作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春中田园作》译文
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的雪白。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地下的泉水。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春中田园作》注释
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春鸠(jiū):鸟名,即布谷鸟、杜鹃,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飙激棂轩”。
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砍去又高又长的桑枝,便于以后采桑。
觇(chān):探测、察看。
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称之泉脉。
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觞(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
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
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春中田园作》赏析
《春中田园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以及田园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春中田园作》创作背景
《春中田园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晚年隐居辋川时期,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本文即是其中之一。
第三篇:在赏析生活中赏析诗歌
在赏析生活中赏析诗歌
现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生活也像永不停息的齿轮一样,节奏飞快,转动不停。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诗歌赏析学习变得十分困难。每当遇到诗歌赏析题时,学生大都愁眉苦脸,究其原因,那就是现在的生活,每天大量的学习时间,大量的习题时间,已经是把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几乎是天天如此,三年如一。
面对如此情况,要想学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诗歌,还想像古人那样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学好,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面对现实,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平日生活学习中的实际经验,大体可以寻找出以下几条学好古典诗词、诗歌的“捷径”。
一、化整为零,融入生活
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山水田园、家国荣辱、风花雪月、离愁别绪等,这些都是先人情感的沉淀、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精髓,长久以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又因这些是一些高度凝练的东西,现代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刻刻可感,而曾经的古诗教学就是放在“读――翻译――背”这样一个框架里,是为应付考试而走过场教学,因此学好很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界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应改变以往的教法,以“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就把诗歌进行有意识性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把对古诗的学习与理解的时间在生活中拉长延伸。
诚然古诗并不像现代文一样明白晓畅,并且由于时空的跨度大,不但语言环境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又有明显的古今差异。再加上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单纯的教学上的学习使得古诗教学大多只停留在浅表层面的感知上,使古诗教学列加简单枯燥。只有把它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理解、体味,才能使古诗文在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才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古诗教学必须重视生活理解的作用。化整为零,把诗歌融入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把诗歌的意象或形象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以生活来体验或体味古典诗歌、诗词中所代表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必将成为理解古诗歌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多去接触,多去体味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去接触,去体味诗歌,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对古典诗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古典诗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凝聚于其中的智慧、风骨、意境,已形成了一种民族化的文明素养,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自然就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情操也就得到了陶冶,文化素养才能得到了提高。诗歌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内容:语言、朗读、记背、情味、意味、趣味、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意蕴。单纯地依靠教师教,是不可能做到对古典诗词的全面的理解的。所以,只有学生自己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时时、处处去理解它,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自己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诗四声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平仄错落,联绵词回环响亮,音词声情并茂,对偶句节奏和谐,等等,读起来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呢?
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力求“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语言的训练只能来自学生的自我阅读训练,而不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更不是去做习题训练,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读、多读。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三、注重个体,注重感悟
诗歌鉴赏,不能单一地去强调明确统一的理解与答案,更不能进行模式化的理解与练习。诗歌是个人情感的外化,多的是个体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对诗歌的个体性了解与感悟。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练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对诗歌的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各自不同的探索。
总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要想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与感悟,就必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诗歌的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学习和鉴赏诗歌。
第四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对比赏析
“比较文学概论”学期论文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对比赏析
摘要:陶渊明和华兹华斯-两位中西田园诗巨匠,共同用自然清新,不事雕琢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闲雅的田园生活,在中西诗歌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绝唱。两人跨越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但却有着相似的诗歌风格,本文将对比赏析两大诗人的田园诗作的异同之处以及造成这种异同之处的文化背景原因。
关键词:陶渊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异同,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第一人—陶渊明,以其质朴无华,大巧若拙,韵味隽永,意境清幽的诗文而著称于世。北宋大词人苏东坡赞誉陶诗“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南宋魏了翁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吟咏情性而不累于情”1高度评价陶诗。金代诗人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精确概括了陶诗的独特魅力。而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唐代田园诗人也都受到了陶诗的影响。陶渊明本人更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范是许多文人的精神堡垒,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后,往往会从陶渊明身上重新寻找自己的价值。而奠定陶渊明崇高文学史地位的正是他的田园诗。陶渊明首创了田园诗,开辟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新题材和新领域,是魏晋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贡献。陶渊明用清新质朴,自然天成的语言讴歌田园风光,其诗文无人工痕迹,淡雅脱俗无而无雕琢之弊。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这也是其田园诗能够名扬千古,备受历代文人骚客推崇的玄妙所在。
中国独特的文化氛围,瑰丽的地理风光孕育了陶渊明这样伟大的田园诗人,然而身处魏晋政治风云突变时代的陶渊明,为了不再“心为行役”,不惜息交绝游,高举辞世,他践行了简约玄澹的魏晋时代精神,所以他不免也是孤独的。
然而,当时光悠然跨越千余年的间隔,在大洋彼岸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英格兰湖区,另一个在文学史上散发着清雅超脱气息的名字诞生了,他就是18世纪的浪漫主义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9世纪后期的权威评论家、诗人马修.阿诺德郑重指出: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也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华兹华斯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和柯勒律治共同编纂的《抒情歌谣集》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他提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为英国乃至整 1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二,《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
—1—
“比较文学概论”学期论文
个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歌定下了基调。雪莱称他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他以丰沛真挚的感情咏赞美丽的自然,赞美大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影响。他将平民的语言高度提炼后入诗,语言清新,质朴,自然,素净,是深刻思想、真挚情感和朴素语言的完美结合,这一点与陶渊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最初将华兹华斯介绍到中国时,就称他为“英国的陶渊明”,而美国人在编译陶渊明的诗歌时,也认为他是十九世纪诗人华兹华斯精神上的祖先。
一.清新淡雅,寓绚于素的诗风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白居易《访陶公宅》),公元365年,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诞生于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九十里处)。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诗人居处,田园肥沃,竹林清幽,桑、柳、榆、桃,随着季节变换斑斓的色彩;奇骏青松古柏,显示着它们的孤直和高洁。这样的自然田园风光在给予诗人灵感的同时也在不断陶冶着他的性情。诗人出身名将之后,再加上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务求实际和济世安民的好传统”2,生逢乱世,陶渊明希望能做一番事业,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然而在历经官场黑暗后,“心实有所守”的诗人最终彻底辞官归隐,“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性爱自然的诗人从此完全醉心于田园风光,躬身农耕,创作了不少风格恬淡的田园诗。在现存陶诗中,大约有50首田园诗。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怀恋,如“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又如,《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的“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俗情”。诗人用词简约淡雅,寥寥数笔,就表达了他内心对于田园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因是他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虽看似平淡,细细读来,不难体会他的那份急切和向往。有的是描写田园的静美之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如《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又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描写了祥和静谧的田园生活,用词极为简单,清阴,凯风,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用这些平常不过的话语入诗,一幅悠然平和的田园图好似出现在眼前,最妙不过。再如《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二句真可谓“自然淡雅,最是渊明口吻”(袁行霈语)。
1770年,威廉.华兹华斯出生在英格兰西北部坎伯兰郡,童年就读于美丽的湖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说,温德米尔湖能让人忘掉生活中的区别,如年龄和财富。3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环境也使我们的诗人华兹华斯忘记了许多东西,把自己融入了自然之中。“儿童时期的 23 杜景华《陶渊明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p50
John Keats, Complete and Selected Letters of John Keats, edited by Edward Hirsh.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2001, p45.—2—
“比较文学概论”学期论文
诗人认为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自然。他回忆说,在他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好像清秀的河水乐于在他的摇篮旁窃窃私语,还在襁褓之中的他就已经与生机盎然的宇宙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儿童时期,他不分白天黑夜在自然的怀抱里游玩。4”同样怀着对自然的真挚爱恋,华兹华斯才能谱出和陶渊明那样美妙的自然赞歌。他一改新古典主义典雅、平板的风格,弃用华丽的辞藻和繁琐的格律,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那样充满对人生、理想、尘世的赞美,更不像玄学派的诗歌,读起来需要绞尽脑汁地思考其中的哲学和科学涵义。而是用普通人的语言,生活和感情去写诗。如在《致蝴蝶》中,诗人呼唤“别飞走,留下吧,留在我身边/多留一会儿,多让我看几眼”,又如在《麻雀窝》里,“快瞧,这绿叶浓荫里面/藏着一窝青青的鸟蛋/这偶然瞥见的景象,看起来/像迷人幻境,闪烁着光彩”,再如《致雏菊》,“我远远望见你闪闪发光/好比一颗星,玲珑清爽/却不如天上群星那样/皎洁而晶莹/还是像颗星,银盔闪耀/你安稳自如,仿佛在睡觉/谁敢刁难你,便不得好报/便不得安生中”,诗人用自然平实而又充满强烈感情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中常见的蝴蝶,麻雀和雏菊,平淡之中方显他对自然的依恋,这些诗歌非常清新淡雅,普普通通,对于诗和自然皆爱的读者来说,不会感到是多么佶屈聱牙,令人生畏的作品。
虽然同是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主要是二人所营造美学境界的差异,一个营造的是无我之境,一个是有我之境。二.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个概念,可以用来形容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区别。“‘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5
华兹华斯名作《水仙》共分四节,除了第二节没有“我”或“诗人”,其他三节都有着浓重的代入感,“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华兹华斯以“我”的眼光观察水仙的美态,把“我”的情感附在了水仙身上,以从水仙身上寻找心灵慰藉,是为有我之境。在命意恢宏、寄情深 45 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3,p14(清)王国维著 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5页
—3—
“比较文学概论”学期论文
远的《延腾寺》中,诗人以澎湃的激情赞美大自然,但也都离不开“我”的灵视,仍是以“我”观察自然之美,附“我”的情感于自然之中,“这样的美景/在多年阔别期间,对我也并非/莫无影响,如同对盲人那样/而是时常,当我孤栖于斗室/困于城市的喧嚣,倦怠的时刻/这些鲜明影像便翩然而来/在我血脉中,在我心房里,唤起/甜美的激动;使我纯真的性灵/得到安恬的康复/同时唤回了/那业已淡忘的欢愉”,诗人一再强调他从自然中获得的慰藉和安抚力量,大量运用主动语态,他所描写之物也就都罩上了浓重的个人色彩。反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著一“见”字而非“望”字,无我之境全出,“望”有主动去看的意味,而“见”字则体现出一种本自采菊,无意望山,当抬头看时,则悠然而忘情,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了诗人超然无欲的心境,正是无我之境的体现。陶诗中常用飞鸟作为意象,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飞鸟本就属于园林,理应回归自然,诗人用飞鸟自喻,也反映他愿同自然向融为一体的心情,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无我之境了。
三.文化背景原因
陶诗和华氏田园诗歌风格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都抵制其所处时代文坛的绮丽之风,提倡用普通人的语言描写最平常的事物。陶诗经常描写村舍、鸡犬、豆苗、桑麻,华氏所咏也不过是蝴蝶、麻雀、雏菊、水仙等自然中物,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新鲜的感觉。两人从小生活在风景秀美之地,性爱自然,崇尚赞美自然之美,并长期过着田园生活。其创作理念也都视诗歌为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文直抒胸臆,不作无病之呻吟。
但相隔千年时光和遥远距离,二人诗歌境界的相异之处也在所难免。陶渊明在生活观念上深受中国传统老、庄的道法自然和抱朴归真思想的影响,并独创了性情自然说。这种观念既指导了他的生活,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他作品中的一切环境和事物都带有性情,而不是虚空概念地描述,这样他的作品就更接近自然,合乎自然万物本身的情态。再加上,中国历来推崇天人合一思想,这是一种自然的世界观,也是一种浑融的思维方式。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中国人把自身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其相对立。在古人的思维里,要消除物我的界限,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4—
“比较文学概论”学期论文
西方历来奉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其文化支柱为科学理性,基督神学和人本主义。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人先是畏惧自然,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后则是疯狂征服自然。华兹华斯虽然持人性、神性、理性三位一体的自然观,是对18世纪理性主义的超越,但其仍将自然作为其思考哲学宗教命题,解决西方精神危机,进而拯救人类的一个渠道,所以仍与自然相隔。四.结语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两位不朽的田园诗人是中外诗歌史上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诗语,抒发了对田园,对自然的真情赞咏,感染净化了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通过对他们两人诗歌的对比赏析,我们也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他们的作品,发掘他们各自的魅力,为中西比较诗学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晋)陶渊明著,徐正英,阮素雯注评.陶渊明诗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5 [2](英)华兹华斯著,杨德豫译.华兹华斯诗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3]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十二,《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四部丛刊影印宋刊本 [4] 杜景华.陶渊明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John Keats, Complete and Selected Letters of John Keats, edited by Edward Hirsh.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2001
[6]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3 [7](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
[8] 许春翎.无我之境 ”与“有我之境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分析比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5—
第五篇:《春》赏析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