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故乡》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人物细节描写,把握闰土、杨二嫂的人物性格;学习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作写法;学会透过主要人物来了解主题。
2、情感价值观:
充分认识当时的社会现象,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学习重难点】
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领悟造成人物变化的根本因素,从而理解小说主题。
【学习准备】
课件;训案。
【学习时数、教法及学法】
2课时。
老师:启发引导。
学生:诵读 对话讨论。
【导学过程】
一、温故──关于小说的知识
二、知新──四步曲(对比朗读、品析人物、探究解惑、理解主旨)
第一步:整体感知,对比朗读:
在通读全文的预习基础上,重点指导对比朗读。朗读内容:景物对比、人物对比(少年闰土、中年闰土,杨二嫂)。这些对比,把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神情、性格等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对比得十分鲜明。为了加深体会,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如散读、齐读、示范朗读等等,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的作用。
第二步:抓住故乡,品析人物:
小说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的“故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一个是理想中的“故乡”,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童真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在此环节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步:质疑讨论,探究解惑:
1、学生问题;
2、教师问题:
1、作品中的景物对比突出了什么?(暗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2、怎样理解“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
第四步:对比分析,理解主旨:
作品发表以来,人们对其主题产生许多分歧,以下四种作为代表,读完文章后,你赞同哪一种,请你根据文本内容,说说理由。
1、隔膜说、渴望理想的人与人关系:隔绝──一气
2、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天真活泼、健康聪明──反应迟钝、精神麻木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迅哥儿──老爷;看守西瓜,捕鸟──磕头、打拱
4、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叫闰土管祭祀──要香炉和烛台;多子、饥荒、兵、匪、官、绅。
三、总结(师生共同总结)
1、学生总结。
2、教师总结。
【训案】
〖课文导读〗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积累与运用〗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阴晦()楞檐()捏()猹()
祀()弶()匾()
2、阅读课文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鄙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恣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故乡》选自_________(作家)的小说集《___________》。他原名是___________,字。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与探究〗
三、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几个故乡?对于作者而言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故乡?其中突出描写的是哪一个故乡?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安排情节,请大家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思路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在前面几段分别写到了现实故乡的景色和记忆中故乡的景色,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各有什么特点?两幅图画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找出闰土的有关描写,对其少年与中年在肖像、语言、行动以及对我的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的作番比较,试分析其性格特点、变化原因,并探究作者创造这样人物形象意图。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对杨二嫂描写的句段,说说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探究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形象有何作用?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
四、认真品味后面五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2、“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3、“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4、“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5、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6、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
五、学习了本课,再读下面席幕容的小诗《乡愁》,相信你有别样的感悟,请仔细品读小诗,谈谈你的感悟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就如雾中的挥手离别/别离后,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试案】
一、课内阅读
……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这几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
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能否改成“虽然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但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
欢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凄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也说不出话”。“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怎样造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考链接
1、品味并背诵语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⑴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是的两只脚……
⑵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⑶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4、试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选择3只先天性失明的小狗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小狗在一个名为RPE65的基因上存在着突变。科学家将携带着正常基因的病毒注射在小狗右眼的视网膜细胞里,不久之后,3只小狗右眼都有了视力,他们能在摆放着障碍物的房间里自由自在地行走。中国医学科学院认为,这一突破性成果表明,科学家在研究治疗失明方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5、默写有关《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诗句:
写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阅读《送报的的少年》,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报的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又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运用了 写作手法来表现主人公,你认为 “少年”和“我”的儿子哪个招人喜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4、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⑴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⑵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⑶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后练笔
你有与多年没见的好友或亲戚重逢的经历吗?请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他(她)在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上的变化。(300字以上)
【朗读指导具体内容】
1、景物对比:
⑴现实的故乡:从“我冒了严寒……”到“……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⑵记忆中的故乡: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在朦胧中……一轮金黄的圆月”
2、人物对比:
闰土:
⑴肖像:
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中年: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头上是一顶破毡帽,……,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 ……,像是松树皮了。
⑵语言、动作、神情、态度:
少年:从“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到“……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中年:从“我这时很兴奋……老爷……”到“……他用船来载去”
杨二嫂:
⑴肖像:
当年:擦着粉,颧骨也没这么高,嘴唇也没这么薄,……。
现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⑵言行举止:
当年:终日坐着。
现在:“哈!这模样了,……”;“……,贵人眼高……,”;“……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阿呀阿呀,真是……”;“……然而圆规很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训案》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
三、2、一、(1~5)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和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二、(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
三、(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和心情。
3、现实故乡图景: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记忆故乡图景: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4、变化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封建等级观念;塑造闰土形象意图: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塑造杨二嫂形象意图:
⑴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⑵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四、1、“高墙”是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童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2、“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3、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4、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5、闰土的“愿望”就是在对神灵的膜拜中得到安慰,相对而言,他的“愿望”就在最近的神灵上,所以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希望有新的生活,这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希望“新的生活”变成现实的迫切心情。
6、希望的有无取决定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五、略。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故乡》教案
引导语:《故乡》,作者是鲁迅,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的,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故乡》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了解对比手法
3、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示标
三、新授: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
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
讨论:
①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②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
③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④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⑤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神情)
讨论:
①闰土的外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②闰土的动作语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③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⑤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讨论:
①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
②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
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就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写闰土、杨二嫂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三、作文片断训练:肖像描写
四、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景物描写
2、了解对比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示标
三、新授: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2、萧索的荒村:(讨论)
①一般地说,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气又阴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写冷风发出呜呜的响声?
④“苍黄”的“苍”照应了前文的哪一个词?
⑤“深冬”“阴晦”“呜呜”“苍黄”各是写什么?这些背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⑥“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哪两个词是说明“萧索”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⑦“我”为什么会产生“悲凉”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仅仅是“几个”荒村吗?
3、神异的图画:(讨论)
①故乡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异?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
“深冬”、“阴晦”、“冷风”、“苍黄”、“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②“天空”“圆月”“沙地”“西瓜”,“深蓝”“金黄”“碧绿”,从所写景物和色彩看,这幅图画给人什么感觉?
③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
④“我”儿时的故乡只是一个一般的村庄,儿时的闰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呢?
4、朦胧中的想象
①作者写了“萧索的荒村”、“神异的图画”,为什么结尾还要写“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异的图画”的重复?难道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就是美好的天堂?
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希望”。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②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体会结句的含义)
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够实现。
5、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
6、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四、作文片断训练:景物描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
2、对比手法突出中心
3、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写作特点: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
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
“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4、语言准确、生动,富有个性化。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故乡》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原名,是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和两个人物,运用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上下齐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方能成功。用《故乡》一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二)阅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我也说不出话”
1、选文中的“他”是指,“我”是指。
2、选文分别从、、等三方面对“他”作了描写。
3、“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在“他”心目中两人之间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生活经验丰富了B精神变麻木了
C出于礼节的需要D社会地位悬殊增大了
4、“厚障壁”比喻()
A外貌的巨大差异。
B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
C久别重逢的陌生感。
D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
A无可奈何B难堪、恼怒C震惊、悲哀D兴奋、欢喜
三、阅读“我问问他的景况……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中的“刻”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字扣“全然不动”和“石像”,描绘了闰土麻木的表情。
B“刻”字揭示了闰土内心的苦闷。
C“刻”字是闰土饱经生活磨难的写照。
D“刻”字表现出闰土自愧不如的呆滞。
2、闰土的性格特点是()
A辛苦麻木B呆滞麻木C勤劳呆板D怯懦无情
3、填空:
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以下语句相呼应的词语。
①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②总是吃不够③不太平④什么地方都要钱
4、以上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故乡》最后三段:
1、第一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各不相同分别是:①;②;③。
2、第一段中“我们”是指,“他们”是指,“别人”是指。
3、第一段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4、第一段中“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中“一气”的意思是。
5、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6、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中的两个“生活”的词性分别是词、词。
7、第二段中“手制的偶像”的含义是()
A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B比喻让下一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C比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未来。
D比喻聊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8、“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有什么作用?
9、“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深刻含义是()
A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就没有路
B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C地上的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后人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D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
10、文中“我想:……”这段话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对未来道路迷茫的怅惘。B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悦。
C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D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
1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故乡教案2
故乡
设计意图:
《故乡》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因为时代的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很难理解。备课的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名家的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分析上,记得我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不同的只是细节上的区别。我认为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对故乡缺少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就是闰土就是杨二嫂,至于故乡和这两个人的联系就没有印象了,更不要提故乡的主题意义。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就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我从读过这篇课文的直接感觉——悲哀(也是本文的灵魂、本质)入手,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是故乡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故乡的景物和故乡的人物。重点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时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重点分析闰土,次要分析杨二嫂,之后自然地总结:这样的故乡这样的故乡里的人,怎么不让“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面对这种现状,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全文晦暗的主调里有没有一点亮色?从而理解课文结尾部分的含义,最后再给学生补充有关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并深化文章主题——不只是“我”的故乡,当时的农村都是这样,当时的农民都是这样,这都是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农民的盘剥造成的。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由现象到本质,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
在分析人物的时候,由相同的一个问题领起: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围绕“悲哀”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分析闰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苍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虚无的寄托,而杨二嫂决不是一个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则是做人的尊严的丧失。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小资产者,他们构成了农村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状况代表了当时所有农民的经济、精神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悲哀与愤怒。
这样的问题设计精练、集中,既抓住了重点难点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整堂课线索清晰,能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从感情上认同接受,使难懂的课文变得容易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2、讲授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故乡的景色怎样?
学生读
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大屏幕显示: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学生读。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屏幕显示问题、画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故乡中作为好朋友的农民闰土景况是这样的凄凉,那作为小资产者的邻居杨二嫂的情景又是怎样呢?
思考杨二嫂有哪些方面让我悲哀。(屏幕显示问题及画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启发
师生共同梳理:外貌的变化(说明经济状况的衰落)行为放纵卑下、语言尖刻泼辣
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看课文思考、回答、讨论,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齐读背诵“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这篇小说写于1921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十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但农村经济为什么急剧衰落,农民们的生活为什么更加艰难?(屏幕显示:背景)
教师略加解释。
板书设计:
故乡的景物
悲哀 闰土
故乡的人
杨二嫂
第四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六岁的贺知章返回离开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20世纪20年代,“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又会有何感触呢?今天我们学习鲁迅根据自己的回乡经历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
萧索
祭祀
秕谷
愕然
寒噤
惘然
恣睢
2.背景介绍
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
【明确】
浙江绍兴——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明确】充满着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明确】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21
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提问: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明确】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我才是真正的鲁迅。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思考: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叙写了“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
小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你能试着概括出小说的情节吗?
【明确】依据时间的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了解小说中的人物: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试说说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印象分别是什么。,小说主要写了谁?
【明确】
闰土
杨二嫂
闰土:
少年时,健康活泼,富有活力,勇敢机敏;中年时,憔悴不堪,呆滞麻木,杨二嫂:年轻貌美;中年时,贪婪自私,势利泼辣。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好的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1.故乡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明确】
童年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
现在的故乡: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齐读,感受)
【过渡】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心情的,而故乡的人的变化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2.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明确】
3.使我悲哀的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
紫色圆脸
毡帽、银项圈
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脸色灰黄
皱纹深
极薄的棉衣
眼肿得通红破毡帽
手粗笨开裂
语言
语言朴质生动
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
只是摇头
谦恭又含糊
动作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
友好热情
纯真平等
恭恭敬敬
呼“我”老爷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勤劳能干
满脸愁苦
麻木迟钝愚昧迷信
4.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难道仅仅只是岁月流逝的痕迹?)找出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明确】多子—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
饥荒——天灾。
苛税,兵,匪,官,绅——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
【归纳】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据一方,连年混战,也就是所说的兵匪官绅。战争给农村带来了灾荒和歉收,再加上地主阶级的苛税,导致了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由于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5.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二十
年前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二十
年后
外貌
描写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说明杨二嫂老丑而瘦
语言
描写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表现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动作
描写
……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6.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7.提问: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明确】在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无论是肖像还是动作,都表现了杨二嫂的尖刻、自私,爱贪小才的性格特征,既是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反映当时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同时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展示了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五.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l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l
小说为什么要描写宏儿和水生呢?寄予了作者怎样的希望?
【明确】作者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能过上没有隔阂的新的生活。
l
难句理解
1.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明确】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明确】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4.“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
【明确】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六.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那么,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难点)3.认识旧社会农民痛苦的根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前我们学过《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就是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故乡》。下面我们先对小说的常识进行一下复习。谈谈小说:
1、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2、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5、故事情节结构: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集: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提》)
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6、杂文集十六部《而已集》、《二心集》 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文中的闰土是以鲁迅家乡的农民章闰水为原型的。
三、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识记字词。
2、梳理情节结构。
3、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
4、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怎样分?概括内容。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扫清文字障碍。
秕谷()
鹁鸪()颧骨(折本()
潺潺()
阴晦(伶仃()
恣睢()
猹(獾()
弶()
脚踝()髀()
愕然()
嗤笑()瑟缩()
黛()
惘然(祭祀()
寒噤()
廿()
2、解释词语,扫清文字障碍。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鄙夷:轻视,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隔膜: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任意胡为
展转:生活不安定,四处奔波
五、整体感知:))))
1、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题为《故乡》,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前再添一个字,概括小说内容。依此划分结构。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回故乡: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6-77)在故乡: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一层(6-8)写老屋的冷寂和母亲的神态,以及“我”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9-33)“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第三层(34-52)刻画了圆规杨二嫂的市侩嘴脸。
第四层(53-77)写“我”见到了愚昧麻木的中年闰土。第三部分(78-88)离故乡: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六、合作学习
阅读1—5段,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3、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七、口语表达与小结:
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你喜欢或讨厌其中的哪个人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八、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2、完成《课堂10分钟》 9课(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