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曾国潘名言大全
曾国藩是我们中国的近代文学家,政治家、战略家。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曾国潘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4、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0、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5、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7、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8、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6、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27、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8、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3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3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3、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3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8、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39、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4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4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4、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45、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6、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7、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8、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4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5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5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5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5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5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5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6、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5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9、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6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2、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6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6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相关阅读:曾国藩的政治成就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第二篇:曾国潘传读后感
风云人物曾国藩
年级:2012级 学号:12111240014 姓名:李梅娜 专业:日语 指导老师:金承德
最近读了《曾国潘传》,对曾国潘这个风云人物深有感悟。《曾国潘传》是2009年12月1日由湖南大学出版社的易孟醇写的。整本书主要讲述述了曾国藩生少年,青年,老年时代种种事迹,研究曾国藩的内心世界,评价其文化史上之地位。《曾国藩传》的主要内容为:曾国藩青年时代从湖南 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进京参加科考想成就一份大事业,之后中进士留京师后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37 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来因母亲去世回乡为母奔丧,恰逢太平天国 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 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 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生平干过的一些或好或坏的大事件,例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本书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 影响;深入归纳总结了曾国藩的用人方法。
首先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曾国潘这个人,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在第一章:时代与家世中,曾国藩说“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气。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奇耻大辱,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的事功,文学,随已充为过去,其功过是非难免会智仁个见,但是他注重道德修养,并时时以品德上的进步惕励自己,柘木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和态度,无疑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
在“第二次奔丧”中作者写道曾国藩为摆脱江西的困境接口为父奔丧离开江西,二来趁这个机会给朝廷一个难看,等朝廷没法收拾这个烂摊子,他在趁这个机会收回实权。曾国潘这一生都在为权力奔波,没有看破权利只是一个虚名,我们死后都将化为一抔黄土,随风而去。这也是他人生的局限性。
人们对曾国藩这个人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一来他是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二来他这一生坎坎坷坷,步步为营始终效忠清政府,是清朝统治的忠实维护者,残暴血腥,残酷的镇压屠杀汉族同胞。杀人毫不留情,被称为“曾剃头”。我认为对他的评价,只能在心中慢慢品会。不能说他是一个好人,但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
2013年5月11日
第三篇:学习曾国潘从政为官方略有感
学习《曾国潘从政为官方略》有感
首钢劳动工资部 李忠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在不断的更新,管理方法与理论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远程培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工具开展培训学习,即方便又省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能随时上网浏览和学习,像看书、看电视一样,网上课件中图文并举、栩栩如声,而且网上还有大量的相关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的学习消化,效果真得不错。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通过首钢职工在线学习《曾国潘从政为官方略》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曾国潘从政为官方略》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潘的深刻剖析,包括曾国潘如何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如何集中众人智慧成就大事;如何对待上司、同僚与下属;如何保持居官不败,晚场善收等等典型事例及精辟哲理名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益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养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好教材。
曾国潘1932年考取秀才,28岁考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之路。在京十年间,他七次升迁十级,从翰林院庶吉士升至礼部侍郎,官居二品。后因母丧返乡守丧,恰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一支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而封武侯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至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近百年来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毛泽东有言“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称之为是他一生学习的楷模。记得初识曾国潘还是年少时看太平天国连环画,后来插队时曾粗读过《曾国潘传》,受当时阶级斗争的影响,对其印象如当时多数人观点一样,他是一个封建士坤的代表、是清王朝的一个忠臣,是个卖国贼、刽子手。再后来,尽管也看了一些介绍曾国潘生平的文章,对其人其事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仍属只了片语,不够全面和深刻。
自从这次在首钢职工在线学习网上看过《曾国潘从政为官方略》后,一下子就吸引上了我,但是光看课件还是感到不过瘾,我又在学习的同时从网上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浏览,帮助学习和理解,对曾国潘有了进一步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使我受益非浅。
纵观中国近代史,很少有人像曾国潘那样,所得评价天壤之别。敬佩与痛恨,推崇与指责,同时集于一身。褒之者敬称其深谋远虑,沉稳持重,是国之栋梁。贬之者蔑视其老奸巨滑,深不可测,是官场中的老狐狸。如果摘掉有色眼镜,客观地评价曾国潘其人其事,不乏后世之人学习借鉴之处。那么作为一名封建王朝的官运亨通之士,他身上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值得世人如此推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曾国潘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他知识渊博,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理政方面,他提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仁政,主张严惩贪官污吏。在治军方面,他提出选将之道,诚为至要。在文化方面,他学术造诣颇深,著有经史百家杂钞。尤以曾文正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发展经济方面,他认为民以食为天,国计以丰年为瑞,要以重家为第一要务等。这些主张,多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并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二是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以得人为强,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清王朝的重要措施。他十分注重发现、使用和培养人才。只要确有特长,哪怕此人给他的印象不佳,甚至心存隔阂,他都不会以个人好恶决定取舍。所以,经他发现举荐的人才不可计数,大到总督、巡抚,小至管带、营哨等,这些人为清王朝的稳固与发展,立下了波汗马功劳。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曾国潘功不可没。
三是百折不挠,临危不惧。曾国潘进京参加会试,两度名落孙山,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愈加努力,第三次终于一试及第。他从二十九岁起开始记日记,持之以恒,直到临终去世的前一天。作为一介书生,他本不具备武将的优势,但却凭着顽强的意志,以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统领湘军,以少胜多,镇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兵败岳州九江、祁门被困等多次战役中,兵将士气不振,几乎是身陷绝地,但他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终于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斗志,转危为安。
四是虚怀若谷,心胸坦荡。左宗棠作为曾国潘的门生,曾因两人政见不和,产生隔阂,外人传闻他们之间有矛盾。但当李鸿章问曾国潘谁是当今第一人时,曾国潘却说左宗棠雄才大略,为人耿直,清正廉洁第一人非他莫属。李鸿章大感不解。曾国潘解释到两人政见不同属个人问题,人才仍国家大事。曾国潘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期间,曾与江西巡抚沈保桢因百金分配问题上发生争执。虽然主要责任不在自己,但事后曾国潘还是主动反省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失误。正因为他襟怀坦荡,易于合作共事,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五是严于律已,勤俭廉明。曾国潘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要求都非常严。他告戒家人读书要讲究“志学恒 ”有志则不甘下流,有知识则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在他的教育下其子都非常出色,其中长子曾纪泽靠自学精通英语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
近百年来,对曾国潘的评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褒扬者有之,责骂者也不乏其人。历史是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人物也是如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看主流。对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更应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简单片面地全盘否定或肯定都是不客观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求。
曾国潘从政为官之道是经典的人生大全。他一生纵横天下,挑战自我,能困难踩在脚下,除了目标明确之外,更擅长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他集中众人智慧成就大事,善待上司、同僚与下属,保持居官不败,晚场善收以及鉴人之法,用人之术等成功的从政为官之道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首钢正处在压产搬迁、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不正需要上下团结,集中众人持之以恒智慧成就大事吗?作为一名机关管理人员不更需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吗?
第四篇:格林斯潘名言
格林斯潘名言
1、找一个善于理财的伴侣。
2、要有规律而系统地投资。
3、这里要注意一点在概念上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我们生活在一种新经济当中,而且涉及人类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的先辈曾经经历的热情和恐惧,在每个方面都一点一滴地体现在积极参与美国经济的这代人身上。人们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会对其行动的后果进行预测。如果未来很难预测,前景未卜,人们就会停止不前,有所不为,并放弃原先的承诺。
4、每月用来付分期付款的钱不能超过收入的50%.5、人性本身导致了跌市的恐慌和升市的贪婪。反应过度的恐慌,正是人性使然。
6、美国这次经历了金融危机,其实我觉得对美国及对中国都是好事情,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能把出轨的经济拉回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是不是会变得更加保守,而放弃追求金融创新呢?我觉得不对,任何创新都会冒险、付出高昂代价的。美国经济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代又一代为美国经济向前走的推动者
7、假如在3年内要使用这笔钱,就不要把它投向证券市场。
8、当然,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但判断今天市场的价格走向同一世纪前或更早年代相比,我看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评估财产的方式,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方式影响我们的经济,其规则与我们先辈所经历的如出一辙。
第五篇:潘岳名言15条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绿色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联系,将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与社会生态相联系,意义重大而发人深省。
2.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作为中国政治改革的试验田。
3.几年前,我得意地告诉国内外媒体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我全然没有意识到,世界工厂的代价也许就是世界垃圾厂。
4.环保总局非但没有角色错位,反而进行了角色复位。
5.自从我负责环评后,就经常肩负着重压,我不怕别人说我,但我必须把事做好。
6.我们不欢迎高污染的产业转嫁到我们国家,我们要把他们吓回去。
7.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社会不公又带来了社会不和谐。
8.环保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业,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法制脆弱、利益格局复杂的社会中,改革措施常常法乎其上,只得其中,为了得其上,矫枉过正就成为必然了。
9.一个人,刚好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能够为这转型做一点事情,这是很幸运的。如果做不好这件事,这不是一个遗憾的问题,而是一个要负历史责任的问题。
10.为了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环境作为毕生的责任,永作生态文明的代言人。
11.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环保人的时代责任,也是每一个环境记者的责任。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承担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
12.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中,要时刻保持着尊重和敬畏之心,万不可有僭越之心和践踏之举,要按照自然规律,在自然的界限内活动,维持人与自然的基本和谐统一。
13.绿色经济转型才是成功的转型,绿色的崛起才是和平的崛起。
14.增强每一个公民的环保意识。努力地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
15.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