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欢迎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诗意】
唐朝时,边疆战乱很多,诗人了解战争的无情,也知道朋友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这一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朋友祝福,期待着他能够平安归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赏析】
这首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第二篇:古诗改写《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的:
1、复习作文的类型,重点指导学生改写古诗,掌握古诗改写的方法。
2、通过改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学准备:
1、搜集送别诗,背诵送别诗。
2、课件:幻灯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作文,你们知道作文有哪几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看图、想象、应用文)。另外一种叫变式作文,它包括缩写、扩写、续写和改写。今天我们一起来攻克这个难关,研究如何改写古诗。
(板书课题)
2、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大体上有四种类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改写中的第三个类型----改变文章的体裁。
该怎样改写吗?老师这里有一个改写范例。
二、呈现范例,指点方法
(一)幻灯出示范例(指名读文,齐诵古诗)
这篇短文正是根据我们非常熟悉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改写的。相信从阅读中你一定感悟到了一些古诗改写的方法了吧!
(二)同桌讨论方法
1、改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幻灯出示)
(1)改写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要表现原作的主题。
(2)改写要把诗句扩充开来,大胆展开想象,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展开来写。
(3)改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连贯与流畅,并运用修辞把文章写具体生动。如果你们能理解了上面的这些注意事项,相信今天的习作练习,你会完成得非常出色的!今天我们要一起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三、讨论改写,拟写提纲
1、回忆古诗,把握主题,拟个特色标题(幻灯出示古诗)(1)指名读诗,简述诗意。(2)生自拟标题,班上交流。
(渭城送别、送元
二、深情厚谊、送别——)
2、确定文体,理清线索,拟出提纲。(板书)
3、合理展开想像,让人物丰满、情节生动。(板书)
(1)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送别?
(2)怎样使人物丰满情节生动?
四、激情表达,改写古诗
(播放送别视频)
1、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渭城客栈,一起经历那情深意切的送别场景,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感人的一幕写下来吧!让这深厚的友情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倾泄。有信心吗?、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播放音乐:送别)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析
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与大家分享?
2、指名评议:欣赏了这个同学的作文,可以说说你最欣赏或最感动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你个人的看法或建议。
六、教师总结,作业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与诗人畅谈,获得的是语言的滋养、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爱。能用一句话来谈谈你这节课感受吗?
2、全班齐诵 改写顺口溜 :
改写古诗学问不浅,尊重原诗放到最先。
想像加工注意要求,前后协调语气连贯。
努力坚持多多尝试,古诗学习作用大显。
3、修改润色誊抄作文,有兴趣的同学选十一、十二册的另外一首古诗运用方法进行改写。
板书设计
送别前:天气、环境描写
(拟人、侧面烘托)送别时;千言万语,相对饮酒
(细节描写、插入法)送别后:心情、感受
(画龙点睛)
第三篇:20古诗—送元二使安西20131114
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朝、浥、舍、新、尽、故人等词语的意思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PPT 执 教 人:张国勇 教学时间:2013、11、14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以前,我们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中,体会到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
2、简介王维
3、诗中到底要表现王维怎样的情感呢?老师先把课题写上,请同学们思考,我为什么这样写。
4、解题。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再指名读。
3、平仄朗读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让我忍不住想吟诵一番。(师吟读)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3)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4)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如果要用一样景物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你觉得哪样最合适?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出示课件。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板书: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读全诗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五、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布置作业:
1、完成《家庭作业》。
2、背诵。
第四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微课
《古诗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 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
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
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推敲》微课稿
文/李坤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推敲》,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贾岛的有关资料,哪位同学原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也搜集到了贾岛的一些资料,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读PPT内容)
我们以前还学过贾岛的一首诗,对,就是这位同学说的《寻隐者不遇》,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在一个月光皎洁、树影婆娑的夜晚,贾岛来到郊外去拜访他的朋友李凝,非常不巧的是朋友李凝不在家,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宿鸟,扑棱棱的飞走了。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描写这个情景的。
大家读一读,找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你来说,你能读一下吗?(这时,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画面,你觉得是哪一个字最为合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学们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好这句话。
贾岛月夜访友,可是朋友不在家,眼前这美好的夜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题李凝幽居》。出示古诗
范读古诗,这首诗中就有流传千古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在当时啊,贾岛为使用“推”还是“敲”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呢?他非常纠结。
(过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再请大家默读这一节,说说你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贾岛用词的认真和投入?
同学们真会读书,理解的真透彻,像贾岛这种对文字锲而不舍的斟酌研究、反复掂量,就叫——推敲。
你刚才的朗读中知道贾岛冲撞的是谁的仪仗队啊?同学们知道韩愈吗?(出示韩愈介绍)
差人把贾岛带到了韩愈面前,韩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质问贾岛的?贾岛又是怎样回答的啊?请同学们试着来读一读。
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宰相肚里能撑船,韩愈不愧为宰相,他很有兴致地思考起来。
韩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认为是用“敲”好,并且他给出了三个理由:(出示课件)你能找出来这个三个理由吗?仔细读一读这一节,找一找。
同学们就是一位位小贾岛,推敲的真好,这三个理由全被你们找出来了。
在韩愈的点拨下,就有了贾岛的这流芳千古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出示)下面我们来做一回贾岛:推敲一下下面的句子中“宁静”和“安静”哪个词用的更好?为什么?小组内讨论一下,推选代表发言。
老师另外还搜集到了一些文字推敲的名句,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些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它们。(出示)
浅议一篇课文教学的基本流程
在课改大潮的研究与探索中,为给我校教师提供一个研讨的思路,围绕着如何教学一篇课文,怎样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我们在全县倡导了一篇课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历经5年的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清 晰的思路,即: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多方感悟;精读课文,悟情明理;美读课文,积淀语言;研读课文,回归整体。现就这几个环节做一扼要说明。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愿意阅读文本,乐意与文本对话。为此,教师要巧设情景,激情导入,旋即唤起学生跃跃欲试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从走进第一课时的那一刻,给学生吹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片迷人的景,送去一杯醇香的酒,意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阅读文本的强烈期待。
如特级教师杨献荣执教《春联》一课,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那一刻,由门前那一片翠竹而三改春联的趣闻导入,即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春联的感情波澜,可谓精妙、绝妙、精彩。创设情景就是让学生在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悦耳的音乐中,在丰富的材料中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创设情景力求做到:扣题、新颖、精彩、激趣。
值得注意的事,创设情景要因文而宜,对于不易创设的可直接导入。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学校听课,见一位老朋友正伏案而思,我问他:“你在干啥呢?”他风趣地说:“在给一节课创设情景呢!可创了两节课了,愣是一个字没创出来。”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宜创设情景,要因文而已,因情而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意在通过初读课文,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把握与认识,为深层次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扎扎实实落实四点:
(一)读通读顺课文:力求学生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回读,不读破句子。力求字字清晰,句句响亮,字正腔圆。
(二)牢固掌握生字新词。生字新词是阅读的障碍,但它构成了阅读教学的重
要资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的最佳形式,是阅读课堂上最能上出语文味得出彩点之一。拿到文本,教师首要的不是基于解读文本的内涵,而是反复吟诵,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音字、长句子加以细细关照,哪个词句学生会读错,那些字易写错,那些字词是文本的关键词,不仅要了然于胸,而且要有恰当的解决方法。教学语文知识要有耐心,一位美国学者说:“教一遍不会,教十遍;教十遍不会,教一百遍;教一百遍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两个字“耐心”。有人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我想:笨老师笨就笨在缺少“耐心与和气”上。
(三)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在24韵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说的就是课文思路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是贯通课文的文脉,读者就应顺应作者的思路去阅读文本,去理解内容,去领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驾轻就熟,易于把握,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受。
(四)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性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读懂、知晓的内容。其实,文章的思路与内容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如:《九色鹿》一文,课文先讲九色鹿见义勇为,救起落水遇险的调达;再讲调达利欲熏心、恩将仇报出卖了九色鹿;最后讲国王知情严惩了调达。可见理出了课文的顺序,其文章内容随之呈现的清楚、明白,一览无余。
三、细读课文,多方感悟。
大家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者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即学生充分、自主的个性化阅读,否则学生就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就势必缺乏三者之间对话的基础。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才能不看教师的眼色行事,才能不人云亦云。只有这样,对话才能不被教师所控制,所操纵,才有可能多角度、有创意的生成精彩的理解。
细读课文,多方感悟,就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用心地读,潜心地读,做到字字如目,句句入心。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边读、边想、边标画、边批注中自行探究,力求对课文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即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不仅读懂一部分浅显的内容,同时找出、发现一些不懂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在巡回指导学生学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情。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是高手中的高手,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可谓炉火纯青,令人拍案叫绝。每次课堂中,他都在学生读书的时候走到学生中间,时而对这个学生指指点点,时而与那个学生窃窃私语,时而把某一学生的好见解、好学法推荐给大家。以前我以为这是于老师再把精彩的答案、独特的见解告诉学生,后来,通过细细的琢磨,我才渐渐明白这是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学,在掌握学生的学,难怪在他的引领下,课堂上高潮迭起,不断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四、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当代学者曹明海认为:文章可以清楚地分出三个层次的系统:一是语言文字系统;二是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本是题旨意蕴系统。他指出领会一篇课文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首先应是对语言文字认读的理解;接着是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形象、图景画面、以及环境、场面、情节等;其次是在此基础上体味、揣摩,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即文章语言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此一月节设计的目的就是读懂读透课文。怎样才处读懂读透?把握熟知课文内容,甚至能熟背成诵,仍算不上读懂读透,只有感悟理解出语言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揣摩体味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才算读懂读透。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珠玑张绎。细细想来,无非是围绕着一两个重点来讲的。此一月节就是要抓住揭示文章中心的一两个重点段让学生精读深思,潜心品味,反复咀嚼。就是让学生抓住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深究文中含着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课文的重点段往往是文中的精华所在,是深入阅读的切入口,它可以是文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有人针对教师逐段分析的讲读课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更有甚者:“宁可一处掘井,也不多处刨坑。”由此可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就要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段,细细地读,读出文章的情味。细细地想,想一想此段在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体会文章重点词句含着的意思。此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心智活动,要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放飞思维。在边读边想边标画边批注的自主学习中,通过熟读精思,潜心品味,反复咀嚼中有所思,有所获。以加深阅读的理解,提升阅读的质量。
2.抓准重点段,抓住重点词句,深究文本含着的意思。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要引领学生围绕重点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体味感悟出文章含着的意思,在学生谈理解,谈感受,谈收获读懂读透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又要善于等待,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要给予充分的宽容。要允许学生似懂非懂,模模糊糊,留有余地。因为教师的视界与学生的思界不可能完全一致,也没有必要完全一致,要适可而止。留下几个感人的形象,留下几难忘的镜头,让学生慢慢品味,不能硬赶着学生“悟”。侯文明老师在阳谷作课《番茄太阳》,就是在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有点迷茫的时候,用简洁生动的几句话,升华了学生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品味语言的积极性,那么难懂的课文,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确确实实读懂读透了。窦桂梅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时,抓住“统统掠走”,“放火烧掉”、“三天三夜,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让学生计算三天三夜是多少小时,多少分钟,答案是4320分钟,是8640个半分钟,然后放纯粹是火焚烧圆明园的录相。接着动情地引导,烧掉一幅价值连城的历史名画,只需半分钟,烧掉一个“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8640个半分钟,同时燃烧,将烧掉多少奇珍异宝,一座座金壁辉煌的宫殿,几分钟轰然倒塌,一幅幅价值连城的历史名画倾刻化为灰烬,学生的情绪由吃惊到愤慨,继而仇恨,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真正感悟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读懂读透课文水到渠成。
3.注重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
抓住重点段深究文章含着的意思还不够,只有把重点段放到整体中去理解,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军神》,只抓住描写手术中的刘伯承,疼得“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垫单居然抓破了,仍“一声不吭”,其意思 志顽强,学生能够理解,如果再引领学生体会在要命的眼部动手术,却不打麻醉剂,居然在眼部生生割了72刀,就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双手微微颤抖,当得知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还数刀数,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一块会说话的钢板。那么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不惧怕疼的顽强意志,是多么崇高。只有上串下连,把人物形象放到全方位多角度去感受,才会高大丰满。可见把部分放到整体去理解之重要。
3、注重合作交流中的群体观念,在相互启发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让全体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中桥险一段时,一生突然发难:“老师,敌人既然阻挡红军过桥,为啥只拆掉木板,而不把铁链炸掉呢?那不就挡住红军了吗?”这个问题老师始料未及,难以作答,但这位老师很机智:他说:对呀!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值得思考的问题,请大家好好想一想。不一会一生站起来回答:泸定桥太高了,两边又是悬崖峭壁,不好炸,所以没炸成。另一生反驳说:不对,如果在桥上放炸药包,一下子就炸断。老师仍然没招,又说:是啊;谁能解释这个问题,这时又一个学生站出来:敌人根本没想到炸桥,他们以为拆掉木板,只剩下铁链,红军就过不来。这时老师心里有了底,故意问:课文里没讲呀!学生说:课文里讲啦,课文里说:敌人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意思是说,除非插翅飞,甭想过来。这时老师来了精神,问学生:同学们他讲的怎么样?有的说:他讲得真好,有道理;有的说他是根据课文回答的有理有据,会动脑筋读书。老师说:敌人就是这么想的,但我们的红军硬是从铁链上攀过去的,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说:红军真了不起,红军真有超人的意志。还有的说:红军真是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可见在组织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发挥学生的整体优势,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见解。试想围绕一个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你谈一点精辟的见解,我谈一点精彩的感悟,他谈一点精当深刻独到的理解。这些闪光的感受体味,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旦穿成串扯成流,就是一条完美的价值不菲的项链,一旦大家都拥有之,那么读懂读透课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4、要注意评价语的预设,以升华学生的理解。
大家知道,对文本的解读: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因而学生在交流中的解读与教师解读视界是不尽相同的。关键是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朦朦胧胧的时候在善于点拨、提升,及时评价升华学生的理解。尤其注意学生一连串回答后对问题理解还不到位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升华学生理解的总结概括性语言。如《珍珠鸟》一文,在学生理解完“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师激情升华学生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在作家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有心中充满爱,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中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请再读课文,让这温馨感人的场面永驻人间。由此可见:这样设计一是升华了学生的理解,二是彰显了教师的文化素养,三是体现了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五、美读课文,积淀语言
此环节是在学生读懂读透课文,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后,把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感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即在“读进去”之后,再“读出来”。形成语言积淀。有人说: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忙忙地阅读一本书,语文课的消化,就是要把课文语言的大部分变成自己的营养。许多饱学之士,虽已高龄,论书作文,信手拈来,珠玑络绎。足见幼时积累语言的功底。我县七级联校大杨完小的景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很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他的学生个个是读书迷,有个叫杨鹏的同学读书入了迷,就是去厕所仍爱不释手。他写的文章其成语运用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令人叹服。在青岛苏教版全国教材培训会上,柳斌先生指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养成是有规律的,小学3—5年级是语言积淀的最佳时期,别看他们虽然背了很多东西,依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较长时期也看不出多大进步,但积淀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有资料表明: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型,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要想达到终身不忘,语言实践必须经过300遍以上;要想达到运用自如,语言实践必须达到1000遍以上;一旦达到3000遍以上,这些词汇或句子就被认定为“母语”。读课文,就是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消化吸收语文素养,形成语言积淀。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在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有些教师在初读课文就要求学生读得有感情是不对的。近几年来,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常常流于形式,教师往往先入为主,先问学生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待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读。
比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爬山虎叶子一段时,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爬山虎的叶子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师穷追不舍: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赞美的语气读。师旋即又问:那么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呢?学生七嘴八舍地回答后,教师又让学生一一圈划好,再让学生试读,一生读后,教师鼓励学生说:“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些?”另一生读后,教师再请男生读一读,读完后,再请女生读一读,如此三番地折腾后,见学生仍没读出味,读出情,始终读不出美,大都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做了过分地强调,既呆板,又生硬。一筹莫展后,教师指一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一遍,完事大吉。再看另一位老师的指导:
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学生读文)师:请把你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学生热烈讨论)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生1:他的叶子绿得可爱。
生2:它的叶子的颜色在变化。
生3: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
生4: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荡起绿绿的波纹,多美呀!
师:“请大家看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起波纹,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练读后)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读得真好,让我也喜欢这些句子,谁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个个读得趣味盎然,有滋有味,有色有声。
由此可见,第一位老师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认识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学生体验的不是这么回事,怎么能读出情呢?第二位老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对爬山虎叶子的美的感受体会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这样读起来才能读出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六、通读课文,回归整体(略)
①读的训练②注意两个层面③关注三个要点④师理解教材⑤
这一流程的设计其特点是:突出了一个重点:读的训练,读像一条线贯穿整个流程“初读—细读—精读—美读—研读”,且每次读都有每次读的明确目的,每次读都比上一次有所提高,一层深一层,层层递进;强化二个层面:即读通读顺,读懂读透;关注三个要点:整体感知是基础,悟情明理是感悟;积淀语言是关键;注重四个方面:
教师:①钻研教材
透彻的解读②设计课堂语言,升华学生的理解,学生:①自主合作探究②体味感悟表达。
第五篇:送元二使安西优秀作文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作文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作文1
又是一年春来到,细雨如丝,我看着天上的明月,想起了老友元二。
在元二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把他带到了一家胡人开的酒馆,要来烧酒和牛肉。和他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场,喝到酒馆要打烊。一想到以后可能就再也无法相见了,不禁有些心酸。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凉。春寒的料峭冰冷入骨,让人瑟瑟发抖。我俩对着月亮,和着冷风,一杯酒接着一杯酒的灌下去,仿佛这样可以减轻分别的痛楚。东边的天泛起了鱼肚白,我们就这样喝了一夜,聊了一夜。
外面还留着昨天的潮气,并且下着小雨。大地复苏,旁边的柳树弯下腰,她那翠绿的头发微微抖动着,好像在与元二告别。太阳缓缓升起,人们也都拿着农具、赶着牛从房子里走了出来。我和元二静静的站在那里,接元二的人终于来了。一切都是那么悲凉。
只见元二缓缓的从口中说出来一句:“我走了。”我呆愣在那。正打他要起步时,我跟他说了一句话:“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见不到故友了!”
我俩举杯一饮而尽,喝完仰天大笑。他终于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发呆。
一直到拐弯处,我看不到他的背影。保重,我的好朋友——元二!
月亮渐渐露出半边脸,我心中感怀,不知道我的好友元二在安西过可好?可看见这只露半边脸的月亮?我提笔赋诗一首: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作文2
雨纷纷扬扬地从天空滴落了下来,春天的清晨还有许多的凄冷,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划破了渭城的宁静。突然,一阵“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街的尽头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两个人,他们肩并肩,步履缓慢,渐渐地,近了,近了,原来是王维和元二。
马蹄声渐渐消失了,元二从马上跳了下来,王维声情并茂地对元二说:“元二兄弟,你今天要去安西了,可我只有送君一杯酒,心中感到十分愧疚,希望你不要挑剔。”元二摇了摇头,忍住了满怀的惆怅,但望着好友眼中的不舍,眼里不由地噙满泪花,哽咽地说道:“没有关系,我的好兄弟,我今生能得你这一知己,幸也。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杯酒我先干为净……”。“这几年我要到安西谋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希望回来时能和你尽情地把酒言欢,无论山高水长,有空常写信。”“会的,我一定会给你写信的。”王维毫不犹豫地说,紧接着,他拿起酒杯慢慢地倒了一杯酒,希望能借此让时光走得再慢些,多些时间和好友相聚,但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王维把斟得满满的一杯酒递给了元二。“干!”纵有千言万语也都融进了这酒杯当中。元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一跃上马,策马出了玉门关。
王维恋恋不舍地看着元二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