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积攒了多少运气才遇见了你们杂文随笔
小时候,我羡慕那些朋友多的孩子,他们可以一起走路,一起上学,一起玩耍。长大后,却庆幸自己,朋友并不多,但都以真诚相待。
小泽同学是我的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的好玩伴。虽然比我小几个月,却比我成熟懂事的多,长大后的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事要忙,但他却还保持着和所有小学初中同学联系。朋友圈,QQ空间点赞加评论,是他与老同学取得密切联系的方式,而我却不同。我们之间不需要刻意的相互刷存在感,可能是因为住得近的原因吧。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只有在过年才能见面的我们有一种默契感,平时不怎么聊天,但偶尔会相互问候道好。去年过年回家见他,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顿时觉得他好伟大,哈哈!他那么优秀,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优秀。
来来是我的小学同桌,从二年级一直到毕业,其实长大后都不太联系,但她记得我,在我百无聊赖的夏天找我聊天。她跟我说说平常故事,我给她讲我的社会生活。她给我说有几个男生追她的故事,我给她讲我的生活不如意…
阿婷,我的高中同学,比我小一岁,却比我成熟懂事不少。我手上的一道疤痕,告诉我不能忘记她。跑操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两只手受伤,不能沾水,那难熬的几天是她陪我度过的。如今,我还记得她温柔为我洗头的画面…
韩,是我不远千里来时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一个彻彻底底的陌生人,可我就是那么信任他。一个像哥哥一样的大男孩,就那么宠着我,照顾我。
晓畅,一个微胖的女孩,是我的同事,善良,可爱,和我一样的美女子,每天上下班一起吃饭的队友…
以上,感谢,笔芯。
第二篇:经历了多少我是为你好,才过的完这一生杂文随笔
每个人从出生至今,多多少少都会听到过“我是为你好啊”这几个字,而最终你活成了他们口中的“好”呢,还是活成了你自己想要的“好”呢?又有多少个被美名其曰的“我是为你好啊”,使得我们迷失了自己,走向了那个不是自己初衷所要走的路。
正是因为很多“我是为你好啊”的初衷是好的,所以很多人被这几个字所道德绑架,却浑然不知,还沉浸在这样的“好”中,依然浑浑噩噩的走在这条苍白的道路上。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深受感触,那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告诫,他一反常例,没有催促已经31岁的女儿赶紧结婚,而是告诉女儿:不要着急结婚,比起你为了着急结婚而不断降低自己择偶标准的婚姻,我宁愿你不结婚,在婚后的生活中,女人的付出是远远多于男人的付出的,所以你只有找一个真正爱你,体贴你的男人,你的付出,你的牺牲才是值得的,我们让你结婚是为了你能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你去服侍别人的……
而反观当下,更多的家庭,在孩子接近法定结婚年龄时,就开始了叨叨,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不断催促着找男朋友,催促着赶紧结婚,赶紧带孩子,这样的催促带来的结局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的一个同学,她幼时父母的离异,后来双方新家庭的重组,使得她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在哪里都是格格不入的,她初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成天也无事可做,于是,亲戚们打着“我是为你好啊”的旗号开始给她介绍男朋友,她或许是为了逃脱那种格格不入的家庭,又为了所谓的“好”,对于亲戚介绍的男朋友也无所挑剔,相识不到半年,她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举办婚礼了。
表面上,他们似乎很合拍,但实际上,他们结婚不外乎是为了生活下去而选择的将就罢了,这也正体现在他们婚后出现的重重矛盾,更多的时候,他们在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在不断的冷战。很难想象在以后那么长的日子里,他们会怎样相处下去。
愿大家在做选择时,更多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想法,愿你再也不会轻易被道德绑架。
第三篇:你们是我最美的遇见杂文随笔
成为班主任已经是第六天了,支教逐渐接近尾声,不舍的情绪已经慢慢衍生。但我知道,钟声一响,支教活动立马宣告结束。这六天以来,每天都有和你们接触,虽然我没有教你们但你们却是我在这个学校最大的牵挂。
你们的听话,让我倍感欣慰,其他老师的夸奖也让我在心底暗暗开心。你们是我在西坡小学最大的收获。认识你们是老师最大的幸运。下课的时候围着我在说笑,我的内心真的是感到很暖。老师有对你们说,无论你们干了什么,被谁欺负或者受委屈了,都要来告诉老师。可是你们被人欺负了,没有告诉老师,老师心里很无措。老师不知道你们怎么了,老师问你们也没有给老师回应。真的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做好班主任的责任,没有把你们照顾得很好。只希望以后会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可以让你们自由翱翔。
第六天,不舍的情绪已经无法控制。我的心里,已经把你们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即使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见,也希望你们好好的!
第四篇:看见了自己,才看得清未来杂文随笔
世界总是很神奇,凡事均有两面性。这就好比道家的太极八卦阴阳鱼那样,一阴一阳,其实这就是一种哲学上的辨证思想,当然这如果对应到每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认清自己就成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从学生时代开始,面对文理科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无不在寻找自己的兴趣和认识自己的路上。如果能率先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事物,那么所谓成功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 西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左思,他的老家在山东临淄,祖先曾经是齐国王族的一支。当时的齐国王族分为左、右公子,左思他们家就是左公子的一支,而且他们还左得十分彻底,甚至把姓氏就改成了左。而左思这个名字,他们家起的也算相当有前瞻性了,现在有一种死法叫作死,如果用山东话来念这个名字,估计就是“你就是左思啊?”那可真的不能愉快聊天了。
从左思的出身而言,祖上基本上都是文化人,世代学习儒家经典。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左思,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莫名的文人骚客气质。左思的父亲左雍,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小职员出身,虽然他父亲很努力地工作,不过最后官也并不大。所以左爸爸便把高官愿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很早就开始了他的精英培训计划。他先为左思挑选了一个简单易学的项目——敲钟,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左爸爸心有乾坤,想着:“学习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要懂得循序渐进。”果不其然,左思学了一段时间敲钟,还真没学会。于是,左爸爸陷入了沉思,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乐器也学不会,看来他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还是教他外语吧,所以左爸爸又开始教他胡书。这书估计就是番邦传过来的语言和文字,但没过多久,又放弃了,左思还是学不好。左爸爸开始焦虑了,又想教他鼓琴,这也是一种乐器,可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他爸爸眼泪都流下来了,心想:“这是习惯性失败吧?怎么一次比一次失败得快呢?这孩子也太笨了,啥也学不会,再教他我就是作死啊。”左思过来了,“爸爸你叫我啊?”“躲开!离我远点!”左雍崩溃了,于是极为不情愿地对朋友说了一句关于左思的评语。这句话被记录在《晋书》当中,“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说的是左思这孩子所知道的事情,还不如他小时候知道的多。
后来这句话被左思知道了。孩子可能是受到了刺激,便开始发奋读书,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了道家的阴阳之术,左思一下子成了很博学的人。可传说左思这人文章虽然写的很不错,但相貌丑陋,长得不是很好看,而且又比较孤僻,不太喜欢与人来往,只喜欢待在家里,是标准的宅男。这要是在现代,估计也是不太好混的。
左思宅在家里都干嘛呢?他潜心研究着写赋,这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楚辞演化而来。他在家憋了一年,写出了一篇《齐都赋》。接着,他刚想写《三都赋》的时候,他的妹妹左棻被召进宫中做了妃子,于是他们全家也一起搬到了京城洛阳。能够进京城,那心里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看着大城市的光景,心里十分感慨。不仅听着当时的“普通话”——河南话觉得很新奇,哪怕光看环境就觉得很不一样,到处都有高人和学者。于是,左思就开始了不断拜访高人,向高人请教,想以此增长自己的见闻。而这篇著名的《三都赋》,左思整整构思了十年。据说他的家门口、庭院、厕所都摆着笔和纸,只要想起一句来,左思就会记录下来。写的草稿也不知道有多少,可能连左思本人都忘了那些稿子具体是在哪儿写的,只能通过嗅觉猜出来,这部分应该是在厕所写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左思终于完成了这篇与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齐名的大作《三都赋》。话说当时西晋有名的文学家陆机本来也打算写这个题材,所以当他听说左思要写《三都赋》的时候,十分开心。为此他还特地给自己弟弟陆云写信,说等左思写好了,就拿他的文章来封酒坛子。结果等左思真写好了,陆机拿过来这么一看,恨不得舔纸了,他实在是太喜欢左思的文章了。连大文豪都喜欢成这样,更别说一般人了。要是有人说不喜欢,大概那人并没有上过学。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左思的文采所倾倒。大家纷纷开始传阅抄写,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都供不应求了,导致白纸涨价,这就是传说中洛阳纸贵的典故。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脸红什么?”
“听节目乐的。”
“怎么又黄了?”
“乐过头了。”
“么哈么哈,楚河唠史谁都夸。”
“同志,总算找到你了!还有纸吗?”
“你想上厕所吗?”
“不是,现在纸都不好买了,我这不是想买点纸抄左思写的《三都赋》嘛。”
“兄弟啊,你来晚了,别说写字的纸了,连手纸我都卖完了。”
为了抄左思的《三都赋》,这纸都变得这么抢手、这么金贵。总之,从左思身上就能看出来,当我们做到认识陌生的自己,找到擅长的领域,逆袭真的不是问题。
第五篇:我看见了不明飞行物杂文随笔
我不想夜晚制造文字垃圾,因为我觉得晚上做事是透支体力,是得不偿失的事。可是沉珂难医。
你也许问我:白天你在忙什么,为什么要把事情放在晚上来做?
我经过慎重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是:惰性使之。连国歌里都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机的时刻,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看来,拖拉苟且是很多人都有的共性,我也很荣幸地和大伙一样。
大概是从学生时代熬夜落下的病根。我的大脑,一到夜间就格外清醒。仿佛一朵害羞的花儿,专捡夜深人静的时候开放。白天,朗朗乾坤之下,那些花里胡哨的念头好像见不了人似的,全躲了起来。
到了夜晚,却像个神秘的小偷似的,鬼鬼祟祟地浮现出来,还像天上的星星似的眨着眼睛,在我的脑海中泛着耀眼的光芒,赶都赶不走。
难道我的脑海中也有一个星空,和茫茫的宇宙遥相呼应?太不可思议了。
过去,我都把它归结为胡思乱想。后来灵机一动,干脆把它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我现在的黑白颠倒的古怪行径。
开始时,我的心里也很抗拒这种行为。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我知道我没有曹雪芹的盖世才华,我写的这些文章没什么价值,搞不好还会害得别人浪费时间去看。
后来想想:管它呢,我又没有死皮赖脸点名让谁看。我把它写出来,就像一堆排泄物扔在路边,让风吹干后,任由大自然处置去吧。哪位路人有兴趣看两眼,也就随他的便了。
中国人现在都很务实,不论能力大小,只要是个人都想着挣大钱。爱看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何况书也很贵,大家的钱也来之不易,大家不乐意把钱往它上面浪费。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嘛。精神食粮不吃也不会死人,它毕竟不像一日三餐,人不吃就没命了。不看书顶多是气质差一点,反正大家都一样,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去。这样一想,就更没有必要看书了。
我之所以把我写的东西比作“文字垃圾”,是因为它在简书平台上是免费开放阅览的。其次是,我也不相信它能给我带来收获。所以,谁要不怕浪费时间,就尽管看好了。
以前就算是有乱七八糟的念头在我脑子里出现,我也懒得写下来。可是,它们就像外星球派来的不明飞行物,还蛮多的。干脆给它记录下来。
有朋友说,让我多写故事。我发现我的兴趣不在故事上,不是我不会写故事,而是我根本没有兴趣写故事。我写故事,前三段还蛮精彩,后来越写越潦草,就像一个偷奸耍滑的懒汉做的活,让人不能细看。
后来,我也就不去写故事了。随着自己的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至于读者爱不爱看,我也不在乎,我这辈子最不擅长的事就是讨好别人。再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喜欢看故事。
我年轻时爱看故事,现在就不爱看了,特别是小说,一个三句话的道理,啰嗦了半本书,太浪费大家的时间了,那作者好像不知道大家都忙着挣钱似的。
如果谁有本事写出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容易挣上大钱,并且大家看完之后,确实挣上了大钱。这样的话,作者就能发财了。他要真知道发财的秘密,恐怕也不会写成书告之于天下吧!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闷声发大财。所以大伙不爱看书也可以理解。
但是古人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说的那可能是曲径通幽,看了书后,人有了智慧,发财就容易些吧。
简书就是个让人说梦话的地方。我现在睡不着,就在这里梦呓。我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有和我一样睡不着的人,正在简书世界里游荡,或许看上了我的梦话标题,就把我的梦话看了一眼,那也不枉我半夜在这里做的无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