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5篇

时间:2019-05-15 15: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

第一篇: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

摘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学校管理者只有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这个“神秘武器”,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所以,研究作为办学主导力量的教职工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管理策略,对学校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教师;心理特点;管理

教育重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架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个有效沟通桥梁的便离不开心理学,因此,可以从这个层面来说,管理其实是对心理的管理。管理心理学是管理中的一部分,也是有效管理或者说成功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所谓管理心理学就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现代教师管理要追求效率至上,就要思索教师在想什么、有什么心理需要,清楚地掌握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

1、教师的心理特点分析

1.1 自尊心强,渴望被尊重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自尊的需要的到满足后,就会使人感到自信、有价值、有能力并适于生存。心理学家认为:“教师最大的精神满足是希望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领导尊,希望领导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在工作中,没有比在学生面前损老师威信更伤面子的了,同时,领导对教师的尊重、肯定、信任是推动教师努力的精神动力。

1.2 渴望求知

“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跟上时代步伐以至于不被淘汰的必要因素。所以,教师不但要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学习很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要能认识时代对自己学科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些工作上的要求,促使教师重视学识,渴望知识。

1.3 成就感很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个体在某种活动中感受到愉快、成功、有成就感时,便会对该项活动产生兴趣,进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成就感是自己的内心体验,但这种体验从来少不了外在因素:肯定和褒扬。中国教师成就感的主要来源大概是如下方面:上级及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及家长的赞扬、各种教学评比获得名次、较好的收入。可是,大面积的教师体验不到成就感,这一现象所昭示的是教师工作兴趣的丧失。

2、针对教师的心理特点实行更好的管理

教师是办学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根,本固则枝繁,根深则叶茂。所以,学校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

2.1 管理者要尊重和理解教师

泰罗认为,真正的科学管理就在于劳资双方的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即双方长期的互相尊重。根据教师的心理特点及(1)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监禁管理、高压管理、威吓管理不仅不利于教师身心舒畅放开手脚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且不说这对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挫伤,在社会经济开放发展的今天,学校如果仍以这种封闭的形式来管理,又如何能培养出开放型的创造性人才?当然建立一些考勤制度、工作规则是必要的,但不可太多太严,只有在合情合理的条件下,为教师工作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管理应严而活,尤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2)以说服取代驯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人都愿意获得教育,但都诚于说服,耻于‘驯服’。所谓“柔性管理”,其要义含于其中。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5页)式,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团队自觉行为的一种管理方式。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的教师。学校管理中的“灵魂”——校长,他的管理地位更多的是由学识与人格魅力所支持的,而不是由“位置”或“权力”所支撑的。所以,更需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3)加强人际沟通,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沟通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领导应改善上下沟通,让教职工知道领导想做什么、做了什么。同时,领导要常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管理者要重视与教师心理上的互换,倾听教师呼声与要求,经常与教师交心,多做沟通,努力造就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的融洽环境。

2.2 管理者要多激励教师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某一层次需求得到相对的满足后,较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成为驱动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所以,学校管理者可针对教师未满足的或正在追求的需要提供诱因,进行激励。比如:学校可以制定学术休假积分制度;可以用证书、奖状、纪念章来认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管理者应赋予教师必要的决策权和职责,及时对其工作中的成绩或进步多做表扬和肯定,避免职业倦怠。

2.3 管理者对教师要一视同仁

人不管职务大小、学历高低、年龄老幼、性格差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在评价人时,切忌极端的二值逻辑语言,要避免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评价;更不能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要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并注意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对学校工作的管理过程,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及时肯定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不偏袒,处着公平原则对待每一位教师,使领导的激励行为及时得到强化。

2.4 管理者要培植教师的健康心理

境由心造,情由心生。不论是叱咤政坛、扬帆商海,还是耕耘农田、教书育人,只要是对社会有意义,就会有成就感。作为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只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任何教师心中的成就感都会油然而生的。教师应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放松,自我成长,用健康的心理去看待教育教学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其调整心态,培养正确的成就感心理。

参考文献

[1]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2]李志敏.跟大师学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3]成刚.管理十日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4]陈亚棣.研究教师心理特点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N].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6).[5]熊顺华.试论教师心理特点及其思想政治工作[N].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3).

第二篇: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根据人格理论分析了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如图l所示

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通过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比较卡特尔教授在研究人的l6种个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有4个次元素可以进一步诊断人格特点根据卡特尔的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图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次级人格因素从图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内向与外向方面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其显著性差异小于0。05,表现在贫困生相对较内向,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甚至缺少自信。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O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笔者在此研究其间。吸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名。参与成立本校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自强社”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通过社员们的自助、助人、服务社会等模式。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笔者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为了使贫困生打开心扉。笔者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才华,升华自我。

(三)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一位同学在参加完“信任之旅”活动后表示。能信任别人是温暖幸福的。被人信任是自豪的。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种责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可见。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问。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笔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经常遇到贫困生因为老师一句伤害性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这个老师从来都不关心和过问我的学习”。“这个老师看不起我”等。因此笔者认为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引导师生以平等的心态看待贫困生,不歧视、多理解、多帮助贫困生,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改善班级、寝室等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对于贫困生来说。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在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增强其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发动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积极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帮助贫困生,唤起全校、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篇:教师教育论文

关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相关建议和思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于2002年3月1日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进入到21世纪,国际上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发展趋向,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许多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这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要素,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师信息化教育和教师教育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如果教师不懂多媒体计算机、没有教育信息化观念,学生很难学会应用计算机的相关技能和具备信息素养,就会影响一代人。目前,我国现有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都与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适应社会教育需要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加快步伐,加大力度,不仅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更要引导和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在师范院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使未来的教师在接受专业培养期间就耳濡目染,接受信息技术的熏陶,为他们日后适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铺平道路。

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师范院校对于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半直接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如果学生们在学期间就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就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中坚力量。否则,在中小学教学中面对信息技术不知所措。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师范院校应该采取积极姿态和行动,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所谓教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主要是指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它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的能力

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文字录入技术,掌握教学图像、图

第四篇:教育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迸教育较快、较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形势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也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对已有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迫切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以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力图提出一些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的需要。当前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展开了大学生录取竞争,要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实现好和完成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育管理,而现行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高校教脊管理越

来越难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

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着成效,但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这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管理、研究性管理、开放式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解决这些重要的难题。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特别是当前出现了一场以有效学校、开放学校、优质学校、跃进学校、成功学校、丰富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多元智能学校等为特征的“学校重建”运动,这些都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为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解决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需要。以往高校教育管理的弊端,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表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有的甚至宁可保守一些不出问题也不愿意大胆进行教育管理创新,使得教育管理停留在“管”的层面上,不注重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也不注重发挥高校工会等各方面的智慧和作用,民主化程度不够高。二是高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使已经形成的一些制度也没有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完善,很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次上,这就使得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现实管理依据和标准,管理的计划性和程序性不够强,有的管理处于应付和混乱状态。三是高校缺乏对教育管理队伍的优化配置,不注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的高校把教育管理岗位当作安排“闲人”的位置,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高,而且对于现代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不够,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效

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引入IS09000质量体系,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标准化。通常情况下,IS09000质量体系被误解为一套经济生产体系,只适用于加工制造业。事实上,IS09000质量体系涉及到40个行业,而教育被列为第37类,并且细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把IS09000质量体系引入高校教育管理完全是一种可能,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把IS09000质量体系引入教育管理,首先要对这一体系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深刻把握IS09000质量体系的科学内涵、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找到把IS09000质量体系与高校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契合点,并且以IS09000质量体系中的标准为参照来制定高校教育管理的各项目标要求。其次,按照IS09000质量体系把教育归为服务业的要求,高校需要转变教育管理的观念,改变“教育管理是一种管理”的理念,确立起“教育管理是一种服务”的理念,在对教职工和学生实行管理时,强化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和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树立起高校教育管理的新形象。最后,高校需要根据IS09000质量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标准,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并且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根据形势和高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加以修正、充实和完善既有标准,使之更加符合IS09000质量体系和高校教育管理的需要。这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高校教育管理,建立起高校教育管理平台,使高校能够及时发布有关教育管理的政策规定,被管理对象能够及时与高校沟通,发表对现行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看法及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建议,从而能够加强教育管理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方便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高校在制

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时需要认识到建立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并把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和财力人力支持,以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高校需要明确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的内容,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重点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门户网站、操作人员管理系统、用户使用系统、教育管理信息发布系统、教育管理双方交流沟通系统、教育管理平台维护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以建立起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和使用的高校教育管理平台。最后,高校需要加强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使之不但具备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带动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也能够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好地适应计算机发展形势下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利益的代表,高校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高校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作用发挥得好,能够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符合高校教职工的愿望和利益诉求,从而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有关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工会参与高校的教育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工会应参与高校教育管理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高校在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措施政策时,需要征求高校工会的意见,以使制定出来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高校及其教职工实际,从而能够更好地实施。二是高校工会需要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政策措施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

高校在执行落实教育管理政策措施时,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管理者会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这些都会损害高校教职工的利益。高校工会作为高校教职工利益的代表,需要通过加强监督,保证高校各项教育管理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高校工会需要发挥好高校与高校教职工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及时把高校的各项教育管理政策向教职工作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为

高校教育管理政策的顺利执行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把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反映给高校教育管理有关部门,使高校教育管理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更符合高校教职工需求。这样,必将大大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教育管理论文

新教师与新学生

我是一名大学刚毕业一年的新教师,来到教育这片热土上既兴奋又好奇,我所踏入的是一所镇中心小学,担任语文教学,音乐教学,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全校包括师生人数不到1000人,学校已经实施了五年的小班化教学,这里的孩子们也大都出生于临近的农村家庭,我所执教的班级是五年级3班,班里有34名学生,男女比例很平均1:1.据我所知,该班级是个比较好的班级,学生大部分都很乖,学习很认真,只有几个学生非常调皮,他们作业不好好完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被老师叫去谈话可依旧于事无补。因此,原来带这个班的班主任不得不换班。

这些都是我所了解到的,作为新教师,我决心去改变他们,让他们慢慢喜欢学习,爱上班级。一,如何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1,观察学生课堂和课外的表现。

我先用两个星期时间来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他们需要别人的认识和尊重,所以,我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都会对他们以礼相待,他们也很乐于接受。作为新教师,我尽量把更多时间花在班级里,每天多观察他们的学习和表现,并与之前作比较。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我也十分理解并与他们在课余时间谈笑风生。这样我大概知道了我们班学生的大致情况,他们活泼乖巧,机灵懂事。就是那些极个别的“调皮鬼”也是比较乖巧懂事的,只是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经常犯错,制造小麻烦,上课不认真听。

2,通过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来了解他们的情况。

班主任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工作,我之前从未当过班主任,所以在平时的观察中,当发现问题时,我会找学生和其它同学谈话,来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日常情况,有时我会经常请教我校的老师们,询问学生上学期的表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对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开始我没有太注意他,可是当发生他和别的同学打架时,我当场制止了,并且进行了教育,而我的指导老师把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告诉了我,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在闹离婚,孩子受到了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我下决心再找他聊一聊,发现他心地善良,为人耿直,但性格有些执拗脾气有点倔。所以我经常开导他,让他融入班级,与同学好好相处。在班级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但是由于这里的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孩子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在与他们沟通交流上有些不通畅,首先是语言上,老人讲话方言比较重,有很多话还要靠学生“翻译”给我,才能明白。其次,孩子的父母忙于打工养家,不能流出空余时间与老师进行深度交流。这些都是影响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因素。3,与学生进一步的交流。

我担任班主任,并教授他们语文,平时喜欢经常呆在班上和他们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一方面便于我的观察和管理,另一方面就是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们从开始的对我排斥到现在的愿意并乐于和我沟通,这是我最开心看到的,这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你,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小天地。我还会通过语文写作的相互交流,音乐课表演的相互展示,班队活动的相互探讨以及班级卫生管理的相互帮助等等各个方面与他们进行全面的交流,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和他们一样,老师也是平常人,自己要通过努力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等等道理。二,如何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1,班级管理与班级教学是分不开的。

一个好学生是指在学习和管理方面一定是很不错的,班级也是这样,一个管理井井有条的班级,在学习方面也一定是不差的,我所带的班是个秩序比较井然的班级,学习也是比较好,但惟独那几个令人头痛的“调皮鬼”,学习和管理自己都比较差。因此,我也找过他们面谈,与家长沟通交流管理方法,与老师讨论改善方法,希望能够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调整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2,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尽量放大,用优点消灭缺点

我班有一个学生,父母早已离异,他与爷爷和爸爸一起生活,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对自己好奇的东西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别人好玩的东西要去摸一摸,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所以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淘气包”,但是他也有很多有点,心地善良淳朴,待人诚实不欺骗人,他的最大优点要数爱劳动了,因此我就让他当了班级劳动委员,一方面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的优点——干事麻利,认真仔细。另一方面是锻炼他的管理能力,也间接培养了他的自控能力。一学期的时间,我和其他老师觉得他有进步,这也是我想看到的。在班级管理上,我觉得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并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主,首先,他们是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其次,我相信他们可以管理好自己和班级,最后,我在他们困惑是和他们参与讨论,并给予支持,这样他们既成就了自己也帮助了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3,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上我们也应注意用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评价手段来对待班级的每一个成员,例如上课时,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也是学生动脑参与教学互动的过程,说明他们是在认真听课的。在作业批改上用圈不用叉,及时给予鼓励性评语都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有效方法。我班有几个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在上课时,他们就彻底没有了声音,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就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这让我很担心,积极回答问题或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知识交流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长时间不与人交流,不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锻炼,那么将会影响他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此我会鼓励或激发他们,让他们来回答问题,起初我是说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生活小问题,比如:你喜欢哪些游戏?你参加过什么活动?这些问题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了,也能让他们放松下来与我交流,在交流过后一定要给予认可并给他一定合适的评价和鼓励。长时间与他们这样交流就会使他们对回答问题逐渐产生兴趣。

一个学期不断反复琢磨和思索,我觉得自己在成长,在成熟,但我也要把自己不足之处加强改进,比如在性格上,我比较平和,不爱发火,这样学生会误以为这个老师好欺负,不拿老师当回事儿,但是时间长了,他们自然就清楚你的个性了,许多新教师在刚进入岗位是常常是每天气喘吁吁,总是说气死了,受不了了等等不开心的话。因为新教师大部分刚开始工作时急于求成,势必会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我认为做事就要认真仔细,不要急于成功,“十年树木,百年人才”,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不是生产商品,与人的交往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用知识和爱心来浇灌这一棵棵未来的希望之花。

下载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育管理论文选题参考大全(大全)

    教师教育管理论文选题参考大全 论文编号 论 文 题 目 001 如何对我国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 002 学校、家庭、同伴在青春期性教育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003 学校预防艾滋病不同......

    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

    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转帖) 六年级的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不听老师的说教,自由行动。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学生......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发现创新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幼教事业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思想与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变理念是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基石,并对提升幼儿园教学......

    教师 师德 教师教育论文

    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 最近我们学校在搬迁新校区、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学校领导狠抓师德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视频录像片。该片展现......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学校管理“品”字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幼儿园教育管理论文

    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丰宁县下庙学区总校佟依静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实......

    初中毕业生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

    初中毕业生心理特点分析与教育 初中毕业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每个学生都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选择。分析毕业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