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训练。(36个评等点)
1.拼音写词语。(10个评等点)
chèn shān qǐchéng lüè guò ǒu ěr
()()()()
ān wèi kū long bēi cǎn
()()()
2.比一比,组成词语。(8个评等点)
普()采()谜()愤()
谱()彩()迷()奋()
犁()砍()弓()裸()
黎()吹()弦()棵()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个评等点)
近义词:锋利—()缘故—()
反义词:减少—()悲哀—()
4.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个评等点)
恍()大()自()自()
()()不懈()()致志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成为打比方的句子。(6个评等点)
①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像()渐渐地流成了一条河。
②被围困的敌人像(),急得团团转。
③远远望去,小河婉如(),飘向原野的尽头。
6.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4个评等点)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①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因为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
②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24个评等点)
1.回顾课文内容填空。(14个评等点)
1)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饱胀得()。
3)翠鸟()苇秆,()飞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燕子专列》一文讲述了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因饥寒交迫,面临()。政府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定用()把燕子送到()。
5)《争吵》一文讲述了“我”和()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
6)《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故事。后人用这个故事比喻()。
7)读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我很为那个去楚国的人着急,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列题目。(10个评等点)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的小爪子紧紧的抓住 苇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绣满了()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①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5个评等点)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鲜艳”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个评等点)
③ 这段话描写了翠鸟的()主要特点是()、()。(3个评等点)
三、课外阅读(12个评等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lan)地吮(shun)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ni)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chu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zhi)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侯,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fu)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1.给这篇短文加个题目:
2.全文通过写故乡的杨梅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3.读一读,想一想第2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 ;同时把杨梅当作人来写,从、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第4-6自然段分别写了杨梅果的特点的特点。果的形状特点是,果的颜色特点是,果的味道特点是。
四、习作表达。28个评等点
以《这就是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要求: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围绕一件或几件小事写清你的特点。书写时字迹工整,300字左右。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1分)
1.看拼音写汉字。(5分)
fěi cuì píng zhàng qí zhì wâi jiâ kāng kǎi()()()()(2.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1)带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词语是()
A.综.合(zōng)椽.柱(cuán)大厦.(shà)酿.蜜(niàng)
B.峰峦.(luán)画卷.
(juǎn)乾.
坤(qián)焚.
烧(fãn)
C.诞.生(dàn)谋.生(móu)恩赐.(cì)歼.灭(jiān)D.剥.开(bāo)宝藏.
(cáng)便.
宜(pián)挪.
动(nuó)
(2)字形全对的一组词语是()
A.水平如静 波澜壮阔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B.飘泊他乡 奇峰罗列 云雾迷蒙 盛气凌人
C.千山一碧 万古常青 排山倒海 和蔼可亲 D.兴国安邦 翻天覆地
高歌曼舞
阔别重逢
(3)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词语是()
A.甲.乙丙丁 丢盔弃甲. 甲.骨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
B.表白.心愿 白.吃辛苦 白.发苍苍 白.日依山尽
C.拔.地而起 选拔.人才 树干挺拔. 拔.
掉杂草
D.高举.火把 举.
重冠军 举.
目远眺 举.
头望明月
3.按要求组词。(10分)
(1)形近字组词。(4分)瞻()
协()
俏()
绵())檐()胁()悄()锦()
(2)多音字组词。(3分)兴
(3)扩词。(3分)
汇()()()4.把下列词语、警句补充完整。(8分)
别()一格
与有肝胆人共事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5.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4分)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2)同名垂青史的英雄相比,这些人物的灵魂是多么的渺小啊!()..6.选词填空。(4分)珍贵 宝贵
昂贵
名贵
匠心()运
恍然大()情不自()
身临其()()山遍野
脉()()()xīng()劲
xìng()
jìn()jìng()
扁
piān()biǎn()
(1)时间极为(),我们要有效地利用。
(2)这些()的化石对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很有帮助。
(3)老舍先生喜欢养花,其中不乏()的品种。
(4)抗战时期,物价(),老百姓不得不节衣缩食,艰难度日。
7.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6分)
(1)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
(3)我们精心保护地球。我们能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山岭上长满了树木。
扩句: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缩句:
(3)没有比今天这样更兴奋、更令人难忘的日子了。
改成反问句:(4)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改成转述:
二、阅读理解(19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桂林的山的特点是,水的特点是。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两类,一类是,如,一类是,如,无论哪一类我们都不能滥用。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因为① ;②。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4分)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上述小节主要介绍了大兴安岭“岭”的特点,请简述:
(1)大兴安岭的“岭”主要的两个特点是什么?(2分)
(2)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两大特点的?(2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三十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公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简要写出第4、第5 自然段的意思。(4分)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2)简要回答:本文题目“老师”两字上为什么加引号?(3分)
三、习作(30分)
以“20年后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1.先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象丰富,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基础知识(3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分10)
jìnɡ mì tànsuǒ zǔnáo zhēn zhì
()()()()
kuí wú ɡē bǎn kū jié qǐn bù ān xí
()()()()
二、选择题(分6)
1.下面一组读音正确的是:()
A.肆虐(nüè)淤泥(yū)记载(zǎi)矗立(chù)
B.扁舟(piān)枯竭(kū)瀑布(p)撇(piē)嘴
C.钥匙(shi)一幢(zhuànɡ)给予(gěi)海堤(dī)
D.年少(shǎo)树冠(ɡuān)匮乏(kuì)间隔(jiàn)
2.下面的词语没有错误的是()
A.苍萃挺拔 不拘一格 德高望众 庞然大物
B.卓有成效 再接再厉 自作自受 苟延残喘
C.日幕途穷 惹人饥笑 思潮起伏 心弛神往
D.训炼有素 一蹋糊涂 流连忘返 和蔼可亲
3.句子要注意前后的连贯,请选择下面紧跟着最恰当的一句是“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三、根据意思按要求填关于“不”的四字词。(3分)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地看上半小时,好像怎么也看不厌。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地重用人才,在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缩句。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桑娜一定要这样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3.《穷人》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
4.仿写。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别忘了加上标点。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阵飘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
五、日积月累。(10分)(注意别让错别字露脸!)
1.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何人不起故园情”!
3.爱国是一种情怀,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4.有所期诺,;有所期约。《袁氏世范》
5.我脚下长出的,深深扎进泥土和岩石;头发长成树冠,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
阅读积累(33分)
阅读片断(10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本片段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
2.短文中出现多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这样忐忑不安?(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
《只有一个地球》片断(11分)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miáomiǎo)小的。它是一个半径(jìn jìnɡ)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chuǐ cuǐ)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给上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这段话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写一写。(4分)
()
()
3.“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B.这句话说明了地球无法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相比。
C.这句话间接地反映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D.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4.“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请你为保护地球写一句宣传语:(3分)
耳朵(12分)
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
1.“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这句话用 来比喻 ;从修辞上看,此句用了__________手法。(3分)
2.第二段“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___。
3.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在这里的“不枉”是 的意思;“最佳型”指的______ ___。(4分)
4.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2分)()
A.强调这耳朵的作用。B.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
C.突出羡慕的心理。D.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照,突出小说主题。
5.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是(2分)()
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才。
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
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的条件。
习作:意外的(30分)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出乎人预料之外的事情。高兴的、悲伤的、惊讶的、陶醉的……这一个个的意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了戏剧性。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惊喜”、“发现”、“收获”等等。
2.语句通顺,叙事清楚
3.字数400字以上。
第四篇:2013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试卷1(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hã xù shòu xuē nǚ zhēn mài lǒng huǎng rú gã shì zhàng peng sào zhou nâi hán cuī huǐ
jiàn wǎng zhī lái
二、写出同音字。(6分)(1)mán 隐 怨 头 野(2)xiã 助 阳 威 和(3)yōu 扬 虑 美 清
三、在正确的读音下划“----”。(6分)箬(luò ruò)笠 处(chǔ chù)置 乘(chãng châng)虚而入 矿藏(cáng zàng)打量(liáng liang)游兴未尽(xīng xìng)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12分)望而步 半而返 炯炯有 如梦初 失良机 水石穿 感激涕 百感交 一心一 深思熟 夷所思 莫一是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王刚_______________,心想:现在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不能再_____________,只要我发扬____________的精神,就一定会很快地跟上班级的同学。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8分)1.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此句中“鲜”选 ①少 ②新鲜 ③味道美 2.“鉴往知来”中的“鉴”的意思是
①古代的镜子 ②照、映照 ③观察、审视 ④用在书信中,表示请对方看信 3.我生活在城市的一隅,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①角落 ②边侧 4.蝙蝠的耳朵有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A.表示对引文的引用 B表示要着重强调C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阐述的对象 D.表示特殊含义 E.表示讽刺或否定。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6分)1.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2.《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还知道的词牌有:、。
《渔歌子》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流水、、斜风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图。
3.《螳螂捕蝉》中的少年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蝉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身后的祸患是。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不顾。
4.《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以“ ”为话题,列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学了以后,让你联想到的成语有,等,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有:。
5.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不入虎穴,;知过必改,.七、阅读训练
(一)课内阅读。(14分)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想起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伦。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xing)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的了。
1.这段文字选自 写的。他被称为“ ”。
2.“我”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和。3.请用“ ”画出文中一个过渡句。(2分)4.这一自然段第一句“夹竹桃的妙处”,是指课文上一自然段讲了的夹竹桃 的特点,作用是承上启下;“还不止于此”的作用是。“此”指
。这一段的总起句是。
5.月光下的夹竹桃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的原因是
6.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而“游鱼”其实就是。
(二)课外阅读。(16分)欣赏是一种善良
198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年青人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善念;被欣赏者必自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3分)(1)诚实,不欺骗;(2)信任,不怀疑;(3)消息;(4)书信;(5)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姑母写信 信笔涂鸦
找回了自信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1分)4.文中的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2分)5.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在生活中要。(4分)
八、习作(20分)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左右。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美观。(4分)
gū
xī
mán
pãng
无
笑
隐
帐
tún
hïu
hïu
zhāi
部
咽
诸
饭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6分+2分=14分)1.找出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A依恋(niàn)B.哺育(bǔ)C收敛(liǎn)D悄然无声(qiǎo)()
(2)A诺言(ruî)B堤(dī)岸
C.凌晨(línɡ)D 系(jì)着绳子
()
(3)A歼灭(jiān)B明晃晃(huǎnɡ)C拘束(shù)D蒙(mãnɡ)骗()
2.找出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
(1)A.烽火
B.银妆素裹
C.半截
D.无辜
()(2)A.蛤蟆
B.豪不介意
C.魔爪
D.烛芯
()(3)A.灌溉
B.赤朱丹彤
C.胀溢
D.湛蓝
()3.读读诗句,划线的词语与农具相关不正确的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
(锄头)B.童孙未解供耕织。
(木犁)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刚一挨到海面
,它似乎借助了
,再一次。
2.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当清明节去瞻仰革命烈士墓,就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这个春天,生机盎然,当我们看到美丽芬芳的桃花时,就会想起张志和的诗句“
,”看到三亚那精美绝伦的落日,就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看到气势磅礴的长江,就公想起杜甫的诗句:
,”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语病共5处)(5分)
“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极了,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励,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二、阅读与理解。(37分)
(一)《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拨 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ruǎn nuǎn)地暖暖(ruǎn nuǎn)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rân
lân)的面。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或拼音,在上面打“√”。(3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3分)
3.这段话写到了
、、、、等许多景物,它们的特点分别是、、、、。(5分)4.品味下面这句话中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2分)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二)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检测资料显示: 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无机磷超标率为(),油类超标率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你怎么理解题目中的“死海”?(2分)
2.阅读右边的统计图,将有关数字填入文中括号内。(3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全文4段话中共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4.题目中的“将”字提醒我们:拯救渤海。(请从时间的紧迫程度上考虑,填一个成语。)(1分)
(三)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ū
sū)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是坐公共汽车,你()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ãi
wâi)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的毅力和
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
竞)然。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
,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组关联词,请你在括号内填上。(2分)3.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3分)
坚强
顽强
拼搏
竞争
毋庸置疑
难以置信
名列前茅
异军突起
出类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凤毛麟角:
“残酷”:
5.请你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2分)
6.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2分)
7.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想起来就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词语;2.有中心有条理,注意写出真实的感受。
四、卷面与书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