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不爱说话,你可以这样教育
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在家人面前还好一些,可是到了陌生人的面前就彻底沉默不语了,你问他一句,他就回你一句,甚至根本就不理你,相信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也是很头疼的。还是长期不爱说话,对其成长也是很不好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学会多说话。
首先先来了解以下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呢?毕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父母经常忙于自己工作的事,就很少与孩子交流,或者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过严,经常指责和限制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常年生活在很寂静的环境中,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
2、孩子的心理因素
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因为口齿不清,常常把一些字、词说错,引起大人捧腹大笑,令孩子产生恐惧说话的心理。
3、孩子的个性问题
有部分孩子喜欢安静,性格很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看完,知道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了吧,但也不是无药可救的,怎么帮助孩子呢?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父母做好示范作用
孩子很善于模仿,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这个榜样,在平时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做到口齿清晰,语音准确,表达有条理,必要的时候,恰当运用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做到大方自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的技能。
不要替孩子说话
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替孩子做决定。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打岔,让他把话说完,要是你经常替孩子说话,孩子就更加不善于表达了,肯定会想着反正每次都有人帮我说话的,我还是闭嘴好了。
经常鼓励赞美孩子
孩子在刚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因为掌握的语言还不是很多,所以说的时候难免会出错,当孩子说话不完整的时候,作为父母,就不要打击孩子说话的信息,要注意观察其态度和表情,认真解读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要是孩子很难把话说全,就经常鼓励孩子,要认真应对孩子每说的一句话,这样孩子就更加有信心。
让孩子大声说话
当孩子说话的声音很小时,你可以表示听不清楚,要求她再大声说一遍,哪怕她第二次说的声音还是很小,只要比第一次有所提高了,就表示说清楚了,然后再按她说的话,替她解决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在潜意识里知道,说话的时候声音大点是有好处的。
给孩子朗读大量的书
每天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或者睡觉前的时间,与孩子一起看图画书,然后一边念给他听,这些优美的有韵律的语言会在孩子的大脑里留下印象,久而久之,就会不断渗透,能帮助孩子建立语言能力。
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平时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要孩子积极去参加,或者周末的时候约上一些妈妈们,带上他们的孩子,聚在一起,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能增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总是要想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所以是锻炼孩子说话的最好机会。
孩子不爱说话是可大可小的问题,家长还是要重视好,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说话的乐趣,自然而然就喜欢与别人交流。
第二篇:一年级的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一年级的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部规定低年级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可根据当今中国国情,哪个孩子不在学这学那,不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呢?做为家长在家到底该做什么呢?孩子毕竟读书了,家长很困惑,我也很困惑。
心理书上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低年级的家长应重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自己吃饭、卷好铅笔整理好书包等事情。从而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孩子一旦具有做事有条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后,还愁孩子的学习上不去?
低年级的家长要为孩子储备体能,为将来辛苦的学习做好准备。根据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家长要均衡孩子的营养,更要注重孩子的运动。“四肢爬行”运动能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能增强孩子的颈椎腰背的力量,更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跳绳”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协调性,能训练孩子的手腕力量。这两个运动对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坐姿和体质的增强都非常有帮助。孩子的身体强健了,就不愁生病拉课耽误学习了。
低年级的家长还得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生活中学习,培养他探索未知的兴趣。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也是孩子最乐于接受的最快乐的学习场所。如:爸爸妈妈带着孩子逛水果店,让孩子摸摸水果感受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让孩子看看标签,认认字。如果孩子认识的字,让孩子用拼音拼一下。如果孩子不认字,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个字的读音,回家后翻翻字典,让孩子拼读认字,孩子认字的兴趣会更浓。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并教会孩子与店主交流,“阿姨,苹果多少钱一斤?” “哪种苹果好吃?哪种苹果甜,哪种苹果翠?”“哪种苹果无污染?”“……..”通过这些对话让孩子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购买时也学会了选择。再买苹果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再买一种其他水果。让孩子比较一下,谁比谁多几个?或者谁比谁少几个?谁比谁贵?贵多少钱?谁比谁重?重多少斤。家长可以让孩子买单,算一算花了多少钱?给店主10元够不够,能找多少钱,或者还缺多少钱。通过水果店这么走一朝,孩子能学到多少东西啊?如果到了超市,孩子学到的东西就更多了。而且家长也最喜欢带孩子们去超市了。这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快乐地学习,有效的学习!
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为了避免此事的出现。我建议家长每晚带领孩子读一遍《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就是教育孩子要听父母的话,要服从父母的命令,要孝顺父母。石玉妹 2011.110.10
第三篇:你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你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开发区职业中专范君
我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从小在父母的灌输和引导下(我父母都是靠苦读书从农村考上学的六十年代大学生),我对语言文字有着别样的感情,小时候经常看书看到半夜(但也耽误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同时我喜欢写东西,写文章对我来说不是艰难的苦差事,而是酣畅淋漓自我表现的痛快行为(小学五年级我就在杂志上发表过作文呢)。在我眼里,文学不是死板的文字字符,当她们经过作者有意的安排和组合后,就变成了跳动生命气息的天使和精灵,传递着她博大丰富的感情和魅力。因为热爱文学,在精神上我有了很多的充实与富足,文字把我变成了一个思想活跃、生活快乐的人!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也有来自书本上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感谢父母从小给予我学习语文的正确指引。今天我把我父母在我小时候指导我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介绍给家长们(另外结合我作为语文教师的经验),以帮助孩子学习语文,最关键的是引领孩子从内心热爱上文学。方法如下:(拙见,敬请指正)
1.在孩子进幼儿园时就让孩子背成语字典上的成语故事。这绝不是笨方法,效果很明显----一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二为写议论文积累论据,一举两得!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妈,而是已故名家钱钟书老先生。
2.每天坚持听美文。幼儿园时听童谣,小学低年级从听小古诗开始,随着年级增长,听情节复杂的童话故事、寓言,大一些的孩子多听听单田芳的评书、相声名家的相声等。现在的家长可以利用录音机或者CD(家里最好备个不太时尚的收音机),孩子不学习时随时播放有意义的文学有声资料。
3、从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就坚持替孩子写口述日记-----孩子口述,家长记录,写好后经常读给孩子听。孩子听到署名是自己的文章会非常乐意,文章也会越写越长。
4、坚持记录孩子成长的日记,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但是用语一定规范、精美,经常读给孩子听,拿给孩子看。你的日记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文章,因为你记的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他,他当然感兴趣了。而且孩子很快就会借鉴你的写作手法与语言。
5、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以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6.看电视让孩子注意复述人物台词。同时看广告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典的广告往往蕴含着语言的无穷美丽---简捷、优美、经典、风趣。
7、让孩子每天早上大声朗读美文,绝不限于是所学课文,朗读时不仅是用声音,还要用心读。周末抽时间陪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诵情感充沛的诗歌、散文,以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热爱,同时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会更深刻的领略到优美语言的魅力。
8、经常让孩子讲故事给你听,你再往孩子的故事里“加油添醋”-----增加优美词语与情节,对比之中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缺少哪些了词汇和哪些情节。,即使孩子暂时听不懂也要每天读几篇文言文给孩子听。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估计同样适用于孩子的英语学习哦,不能用外国人的角度学语言,要站在当局者的角度去学习思考)
10、多带孩子参加旅游和户外活动,开阔孩子视野,愉悦孩子情操。让孩子多陪自己干家务,比如做饭、洗衣,所要注意的是你得在旁边边干活边用语言总结干活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只有让孩子多接触生活,才能让孩子生活素材积累得更多,新鲜的事情也会让孩子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
11、给孩子订一些文学杂志,订阅的书是定时就可以看到,比上书店一口气买很多本要强,另外多和孩子玩成语接龙、对春联的活动。
以上方法,我也结合了自己教语文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还有很多方法家长们可以自己探索,没必要各个都用,挑几个适合你孩子的试一试。希望家长们能在培养孩子热爱文学的路上找到更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第四篇: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怎么办
经常有妈妈说起我家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怎么办,其实孩子内向,属于一种性格特点,有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是性格比较慢。很多妈妈并不是特别了解孩子的特性,只觉得不够开朗大方,就是内向。所以这其实是个很深远的话题,还是需要妈妈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住的楼上,有好几个跟暖暖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孩子的缘故,家长们挺熟悉的,见了面会拉着孩子一起热络地互相打招呼。
这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中,有个很内向的男孩子宏宏,几乎从来不跟我们打招呼,从小见了邻居们就会躲在父母身后,问什么都不笑也不说话。我们习以为常,也只是微笑着跟他说几句话,从未要求他积极回答。
宏宏的妈妈却一直为此事发愁。宏宏小的时候,她总是要求孩子:“宏宏,快叫叔叔阿姨好!”“怎么不跟小朋友打招呼呢,这样没有礼貌哦!”可惜宏宏始终不为所动。宏宏妈只好每次都替孩子解释说:“不好意思啊,我这孩子太害羞啦,大了就好了。”
等上了幼儿园,宏宏确实有了一些变化,见了我们会笑了,也会说上几句话。然而宏宏妈仍然很发愁,因为宏宏的改变对她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从来不参加,也很少主动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可怎么办?起跑线都输了别人一大截,长大了还不被社会淘汰掉?”
我问她:宏宏在家和熟悉的环境里,是不是比较自如?
她点点头:在家挺好的,在我们和熟悉的人面前能放得开,就是一到集体里就变得畏畏缩缩、显得很孤僻。为了能让宏宏变得外向一点,我们上了最好的早教班、还每年带他旅游两次,有意识地鼓励他跟不同的人接触,甚至还制订了参加集体活动奖励玩具的措施,怎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效果?可真是愁死我了。”
2
宏宏妈的烦恼其实也是很多拥有内向孩子的家长的烦恼,在后台和朋友圈中,一直不乏这样的咨询:“孩子太内向该怎么办?”从他们的描述和着急的语气可以看出来,内向被认为是不好的性格,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我能理解父母们的心情,毕竟从直观上来看,一个外向活泼、擅长交际、口才出众、彬彬有礼的孩子,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能得到更多机会,日后也能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人生过得更顺利、更幸福。
然而,如果我们因此把内向误读为一种“性格缺陷”、“心理障碍”,带着焦虑去横加指责、强迫改造,对孩子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
内向和怕生不同,在《孩子怕生不是毛病,急着纠正才是病》(点击题目查看原文)一文中,我分析过:几乎每个孩子,包括那些外向活泼、擅长交际、口才出众、彬彬有礼的孩子,小的时候都一样会怕生。孩子怕生不仅不是毛病,还是孩子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怕生期,只要家长处理得好,孩子就能安然顺利度过。
而内向呢,基本是一个人伴随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大学神经科教授卡尔·施瓦兹教授认为,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也就是说:内向的性格不会随着外界的努力、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内向的损耗感与外向的表演感》一文中,讲述他在大学时决定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花了5年时间,还真的变成了非常外向又极其幽默的人,朋友因此多了起来,异性缘也一下子变得非常强。然后,武志红说:“外向而幽默的‘我’只存在了四五个月时间,后来我觉得好累,也觉得那不像是我自己,于是又变了回来。”
一个成年人,自觉主动努力了五年才成为一个外向的人,却只维持了五个月时间就变了回来。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充满焦虑的耳提面命中,被动地与自己的天性做十几年的搏斗却仍然收效甚微,这是何等艰辛和痛苦的过程,而他(她)对自己会产生多大的质疑、不满和厌倦?
“我怎么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如别人?” “我为什么不能外向起来,让父母开心点呢?” “我这样的性格,注定一事无成了吧。” „„
事实上,谁说内向的人不容易成功呢?
内向的性格不影响武志红成为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或许正是这种性格,才赋予了他职业必需的敏感细腻。
同样的,内向的性格不影响奥黛丽·赫本、周星驰、梁朝伟成为世界闻名的演艺巨星,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让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打磨出了有深度的作品。
内向的性格也不影响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成为富可敌国的 企业家,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让他们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睿智的头脑,在商界浮沉中站稳了脚跟。
内向的性格更不影响林肯和甘地成为流芳百世的领导人,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让他们拥有温和、稳重、正直的力量,赢得了人民的喜爱和信赖。
难以想象,如果地球上没有了这些内向性格的人,世界该会变得多么轻飘、浮夸、喧闹和单调。这对于世界而言,也不啻于一场灾难吧。
3
既然内向的性格无法通过外力彻底改变,也无需去强行改变,那么家有内向宝宝的焦虑家长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认识和接受孩子的性格,并换一种坦然的心态来看待。当孩子还没有做好跟陌生人打招呼、迅速融入新环境、跟新朋友打成一片等准备的时候,别出于面子说“我这孩子太害羞了”、“不打招呼不礼貌”之类的话,可以试试说:“我的孩子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孩子,根据你的节奏慢慢来。”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放下无谓的焦虑、放下改造的执念,看到孩子本真的可贵,欣赏到孩子的独特之处。
当孩子一个人搭积木、玩拼图、读书、画画的时候,你知道这不是孤僻,就可以给他(她)充分的自由在思想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当孩子远远看着嬉戏的小朋友们迟迟不肯上前的时候,你知道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就可以陪他(她)一起观察、适应,直到他(她)放松、安心,再鼓励他(她)加入游戏的队伍;
当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演出,宁愿在一旁当观众的时候,你知道这样符合孩子的天性,就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再强迫他(她)去强颜欢笑地表演。
在我们引导孩子的社交能力时,如果孩子有了一点社交能力上的进步,我们要给予中肯的赞扬:“我知道这对你来说不容易,很高心你做到了。”
如果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出现退缩、疲倦、逃避,我们也要允许孩子退回到自己的空间里进行能量修复,告诉他(她):“没关系,这需要时间,我们可以等以后再试。”
4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苏珊·凯恩(Susan Cain)也是一位典型的内向者,她曾恐惧公开演讲到这种地步:驾车去某个研讨会发表讲话的途中,她发现自己“一直在祈祷发生一场灾难来临——洪水、小规模地震什么的,那样我就不用去做这件事了。”
然而她的书和激情澎湃的TED演讲,成功地唤起了这个社交和外向性格备受推崇的社会对内向者的关注。
她说:“没有谁会说社交技能不重要,也不意味着我们都应该停止合作,内向安静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和激情四射的史蒂夫·乔布斯联手创建的苹果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们做自己,他们就会做得越好!”
“停止对于经常需要团队协作的执迷与疯狂。思维碰撞、交换意见很棒,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隐私和更多的自主权。学校也一样,教会孩子们怎样独立完成任务,这对于外向的孩子来说同样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他们深刻思考的练习。”
没错,允许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相依相存,互相促进,才有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彩;给予内向的孩子自由的权利,让他们做更好的自己,才能避免把许多杰出的天才扼杀在修正自己性格的悲剧中。
我们最大的成功,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而是陪着他(她)、支持他(她),去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生命如鱼,爱如水,孩子在如鱼得水的自由和快乐中,才能挖掘出性格的潜在优势,才能释放出最强大的生命能量。
或许内向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都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他们的踏实稳重、感情细腻、办事稳妥,足以成为值得托付重任的员工、值得交付感情的朋友、值得一生陪伴的爱人。这也足够好了,不是吗?
第五篇:教育随笔:不爱说话的菲菲
见习期职业生涯感悟随笔(表三)
教养随笔:不爱说话的菲菲
菲菲是比较晚进班的女孩,一开始看到她,她总是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敢说话。第一周来园,游戏时菲菲从不参加到游戏中,就坐在老师身边。遇到这样的情况,离园时,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菲菲是刚从老家回到上海的,不太会说普通话,家长对此也比较担心。
了解情况之后,早上游戏时我主动找菲菲聊天,说说家乡的事情,还像她学了几句家乡话,通过聊天,我发现菲菲的情绪好
多了话也变多了,我开始意识到是不是因为语言的关系,孩子不敢开口。于是我又向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果然在菲菲来园前,爸
爸妈妈总是和她说要说普通话,不然别人听不懂,这给孩子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通过两个多星期的接触,不断了和菲菲聊天,菲菲变得开朗多了,开始投入到游戏中,摆弄玩具,照顾娃娃。我发现原来他是一个很愿意表达,性格活泼的孩子。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一时无法适应,只要老师走近她,愿意了解她,她的心自然会向你敞开。
通过菲菲我了解到与幼儿个别交流的重要性,老师要成为幼
导师评语:一个陌生的环境,更需要老师的关心,那你能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孩子,接纳孩子,缓解了孩子紧张情绪,下一步还可以试图牵着
她的小手走进这个小集体。
儿最好的倾听者,听到他们内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