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设备使用与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检测工作,尤其是对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的检测工作,是使各项检验数据保持可靠性与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就机械设备管理的意义与目的进行论述与分析,从而探讨出对建设工程的设备仪器进行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提升建设工程的检测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设备管理
检测机构对建设工程的设备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与精密性,确保机械设备能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与生产制造类的企业对设备仪器管理的方式相比,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对于设备管理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特有的模式与手段。
1设备仪器管理的意义与目的建设工程的设备仪器是构成质量检测机构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工程企业培养拥有高素质、丰富经验人才的重要保障与资源。通过对设备仪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管理,才能确保设备仪器处于正常运行的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效能,提供工程建设的效率与精准度。质量检测机构切实有效的做好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有利于防止工程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浪费、损失,控制建设成本,有利于为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1]。质量检测机构对建设工程的设备仪器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设备仪器的安全运输、处置、使用、存放与维护等。用来保障设备仪器的使用功能正常,并提高其运行的准确度与精准度。从而达到检测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与有效性的管理目的。
2健全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
2.1设备仪器的配备
检测时应该要对样品制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行正确的配备,将包括软件在内的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进行合理的配备专业的设备仪器,并且要求技术与功能性能够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标注与规定的相关要求。但凡没有对专用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定型,应该要提供给相关的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2]。
2.2设备仪器的使用
在公司永久固定资产清单之外的设备仪器,比如说借用、租用与使用的客户设备,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价格昂贵、使用频率低或者是特定的质量检测设备仪器,应该要满足国家对其的相关要求,并检验合格之后方可投入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制订一份周期的检定或者校准计划,从而测量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设备仪器的关键值或量。其设备仪器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完善开展检测工作时所需要的标准物资与监测设备的《周期检定或者校准计划一览表》、《设备检测一览表》并且有专门的部门与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与批准。其次对于全部需要检测的设备而言,比如说一些修复设备、新购设备、借出又返还的设备、停用时间过久的设备等,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该要对其采取严格的核查与校准的工作,以保证其能符合质量检测机构的规范要求与标准[3]。另一方面,使用设备仪器的人员应该要在操作前后对检测的环境条件与运行状态做好记录。
2.3设备仪器的管理
设备仪器的管理应该要派专人负责量值溯源与保管,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于贵重的、精密度高的、操作流程复杂的、技术难度系数大的设备仪器的操作管理,应该制定一份安全设备仪器使用的说明书与安全操作与维护的规范要求,并交由达到规范化操作标准的人进行操作。而设备仪器的维护与使用说明书应该要及时更新,包括设备仪器的供应商提供的有关操作手册与注意事项,都要让相关的技术人员熟悉与掌握。对于那些需要检测并且结果收到检测影响的设备与软件,应当对其进行分类编号管理与唯一标识性的标记[4]。一切正在运行的设备仪器应该在其使用的部门上贴上相对应的标识。并且结合检测结果,用颜色来分类,如果是绿色就代表检测合格,如果是黄色就代表准用,如果是红色就是检测不合格已停用,来增强设备仪器的受控性能。而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设备仪器的移动或者固定使用的特点,制定安全运输、处置、使用、存放、有计划的进行设备仪器的维护与检测的程序,继而确保其运行各功能的正常,并避免性能老化与设备仪器的污染与破坏等情况。如果设备仪器脱离了质量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公司应当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被退回的设备仪器进行严格的核查,并保障其校准状态与功能能够合理有效的显示满意结果。而对于那些长期的稳定性较差、使用频次较高的主要检测设备与仪器,应该定期核查与检测。但是如果校准某些设备时,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要求使部门的监督员与负责人责成设备仪器的使用人员,并勒令他及时更新修正因子。建设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还应当制定包括软件与硬件的设备仪器的采购、研制、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与淘汰等环节的检测管理程序,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现没有授权的人员随意使用设备而致使检测结果失灵,操作失效的情况。而对设备仪器的周期检定、溯源都应当让管理人员通知各质量检测部门安排有序的送检工作。并将检定的报告证书及时上报到个质量检测部门,并及时更新需要修正值的所有资料。其质量检测机构应当对设备的维护、使用、修理、溯源、标准设备的周期核查与监测状态以及考核稳定性的结果进行记录存档,以便后续的经验累积与查阅。
2.4设备仪器的保养
对于设备仪器的保养也是质量检测机构实施管理主要内容之一。其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仪器的存放点要保持干燥、清洁、整齐排列,周围不得堆放影响操作或者正在正常保养的其他设备仪器,存放点的环境条件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2)设备仪器应当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每日的清洁、保养与维护。(3)对于长期不适用的设备仪器,要对其实施每季度或每月通电措施,做好设备仪器的检测状态的记录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检修与保养。如果使用的是直流电,需要将电池取出再保养[5]。每年度按照公司的设备仪器的计划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3提高检测机构的设备仪器的管理对策
3.1提高重视程度
工程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对设备仪器的检测、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明确设备就是产出生产力的管理理念,提高检测机构的管理意识。围绕“以人为本、全员管理”,贯彻落实好设备是基础、技术是动力、管理是关键、人员是根本的管理方针。
3.2培养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
设备仪器只有在高技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的手中,才能不断发挥出设备仪器的最大效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随着越来越高端、先进的设备被引进质量检测中,需要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人才的设备使用、保管、维修与保养的技术水平,制定“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的培训策略。
3.3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健全设备使用责任制度、设备申购报废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设备检定与校准制度、设备点检制度、外出设备借用制度、设备定期核查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设备租赁制度等[6]。建立设备检测的各级管理机构,将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健全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起检测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公司的发展理念与自身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此外还要重视前期的设备管理工作,避免存在“档次越高、型号越新、价格越贵”就越好的思维,应该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选购那些高指标、高规格的精密性的设备仪器,并提前做好设备的安装、试运行、调试等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对于提高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建设工程的稳步发展,增强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时柏江,陈小伟.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设备期间核查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1:178+107.[2]曾维芳.浅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运营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5,52:57~58.[3]王荣青.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检测设备管理研究与探讨[J].石油工程建设,2016,02:85~87.[4]郭烽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途径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02:24~25+37.[5]王维.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测量设备管理问题的探讨[J].电子技术,2013,10:76~78.[6]滑丽娟,宋炳政.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初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4,05:46~47.
第二篇:检测机构的人才建设管理论文
关键词:
检测机构;人才建设;方法
摘 要:
本文对入世后检测机构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以供同类检测机构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范围、程度迅速扩大。人才竞争成为经济竞争的主体。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国家的兴盛在于人,国家的灭亡亦在于人,古圣先贤,早有明训;回顾历史,可谓丝毫不爽。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对检测机构而言,“人员贯穿于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只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管理体系而没有人才,那么检测机构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入世后,国内外贸易日益频繁,为我国的检测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检测市场。这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检测机构的发展,检验市场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加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检验能力和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在这种冲击下保持、甚至发展自己的实力,人才问题成为关系检测机构发展的关键,检测机构要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组织应当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并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环境”的方针,坚持引进高科技人才,留住骨干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实现国家质检总局“人才强检”的战略目标。
众所周知,技术人才短缺及人员年龄结构偏老是检测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质量方针的实现”,检测机构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已成为近年来大家探讨、研究的问题。如宁夏检测机构目前状况就是年轻人少,学科带头人少。经统计,宁夏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均不太合理。因此,针对这些现存问题,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才辈出的局面,是检测机构的当务之急。
一、发现人才
人才是任何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求和决定力量。发现人才的前提在于检测机构最高领导者要有科学人才管理观念。这种人才观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二是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三是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标准;四是识才、育才、用才、留才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领导者给各类人员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创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这样才能识别有用之才,了解人才特点,挖掘、发现有用之才。管理者应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可采取选拔与竞聘相结合,以竞聘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二、培养人才
根据ISO/IEC17025第5.2.2款要求“实验室管理层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管理理念的发展、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标准、检验方法的迅速更新,都要求检测机构各类人员不断学习。检测机构应尽可能地给各类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条件和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管理理论、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科学素养。逐步建立并完善正常的人员培训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岗位培训及现有人员素质培训,要特别注意在岗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可通过在岗进修或请相关专家进行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
2.选拔一批富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年富力强,具有相当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充实到检测机构的管理岗位。让他们革新观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检测机构发展。
3.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到技术力量强、检验水平高的技术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向培养,培养专业领域带头人。
4.鼓励多参加行业学术会议及横向的参观学习,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标准、新方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5.各专业检验室内部也要定期组织各种检验技术研讨,不断提升专业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素质。明确岗位职责,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并定期对各类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价,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予以辞退。
三、引进人才
检测机构应建立开放有序、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开向社会招聘高水平、高学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或精通建材检测重点项目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并以他们为基础,带动检测机构自身人才的成长,力争培养几名有较高造诣的学科带头人。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引进人才的规格要适度。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高水平、高层次是欠理性的。一个以检验为主的检测机构,却极力引进多名硕、博士,而自身的人员结构无法为其凝聚起科研团队,又缺乏科研课题及适宜研究设备、环境,使高层次人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检测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无法留住人才。
2.要处理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间的关系。个别检测机构花大代价引进人才后,不得不在其他员工身上勒紧腰带,客观上挫伤了众多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检测机构应一方面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合理提高对口人才的引进待遇,双管齐下,才能促进发展。
四、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检验机构来讲,最重要的资源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开拓能力和热情,检测机构要为留住人才积极营造两个环境。在硬环境方面,要通过完善产品质量检验试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加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力度,为优秀科技人员的培养与成长提供平台。在软环境方面,要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成果等多种手段,发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劳动价值、人才价值,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主观能动性,为检测机构创造更多的财富。检测机构应从七个方面着手:
1.在实际的奖金分配中要体现多劳多得以及技术含量的特点。
2.全面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每个检验人员的具体量化目标进行月份、的准确公正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先进优秀的评选以及职称晋升挂钩。
3.对检验人员的职称评定既要体现出学历的重要性,更要看重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的实绩,评聘分开,采用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方法,鼓励能人、新人脱颖而出,调动检验人员的自我激励。
4.鼓励员工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丰富、深化专业知识,并给予适当的学费支持。
5.对员工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学费予以报销。
6.鼓励技术骨干开展课题研究,获得立项的,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及奖励。
7.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具有一定价值的论文、着作,以及在行业学术年会论文交流获奖的,都要予以奖励。
总之,检测机构应本着引进高科技人才,稳定骨干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有效实施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成长的政策环境,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道路,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要彻底改变“重物轻人”的倾向,健全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再教育培训制度,稳定科技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的创新热情,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在关键技术和科研前线取得突破,实现质检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完善和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3个要求》王为群,薛荣珍,职业与健康2005年1月第21卷第1期。
[2]《海纳纳百川追求卓越-浅谈检验机构采用现代质量管理模式》汪静,吕海燕,上海标准化-2006年11期。
[3]《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牟长贤,杨明荣,中国计量,2008年2期
第三篇: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标题】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建设厅
【发文字号】冀建材[2005]103号 【颁布时间】2005-3-4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建设厅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建材[2005]103号 各市建设局:
《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3月1日第三次厅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2.河北省实行备案管理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
二○○五年三月四日 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
使用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规范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使用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河北省建筑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备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是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目录,用于建设工程且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的材料设备。
本办法所称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以下简称供应单位),是指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生产企业,省外、国外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生产企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置的办事处、委托的代理商。
第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使用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实行使用备案管理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品种范围。
第六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中首次使用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后30日内,其供应单位应依照本办法办理使用备案手续。
第七条 办理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备案申请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三)代理商的代理证明;
(四)产品执行标准;
(五)产品检测报告;
(六)省级及以上产品鉴定证书;
(七)产品使用说明书,施工工法,检验或验收方法等资料;
(八)质量体系管理文件或证书;
(九)产品工程使用情况;
(十)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八条 办理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应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供应单位向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第七条规定的文件材料。其中,属于省外、国外供应单位的,应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办理使用备案,并将备案结果告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二)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供应单位提交的备案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发现备案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2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供应单位的备案文件后,应进行验证;在受理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持经验证符合要求的备案文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四)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外、国外供应单位报送的备案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备案要求的办理使用备案手续,并颁发《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证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作出不予备案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 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因停止生产等原因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中继续使用的(以下简称不再使用的),其供应单位应当自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申请注销备案,其供应单位应当提交原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备案证明及相关的文件。
第十条 已进行使用备案的供应单位的有关情况发生变更,需由该单位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商部门和其它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一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它媒体向社会公布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名录。名录应包括:实施使用备案产品名录;使用备案产品供应单位名录;2年内已取消使用备案的产品供应单位名单。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报告期为一年。
已进行使用备案的供应单位,应于取得备案证明之日起满一年前的1个月内(法定节假日除外),向原备案机关报告已备案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在建设工程中的使用情况及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 除不可抗力或者符合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可不报告的条件外,超过报告期不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使用备案。第十四条 定期报告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
(二)所供应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名称、应用数量、现场抽检记录等);
(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在建设工程中使用本办法规定应当备案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一般应从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备案名录中选用、购买、使用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
已备案的供应单位应向有关建设单位、招投标代理机构、施工企业出示《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使用备案证书》。
第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备案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公布其结果。
第十七条 凡经备案公布的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出现使用质量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控告和投诉。建设主管部门应及时受理,对查证属实的,应收回备案证书并予以公告,且在一年内不再受理其备案申请。
第十八条 对符合备案条件的申请,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不予办理备案手续的,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五年四月一日起实施。原《河北省建设工程使用材料设备使用备案管理办法》(冀建材[2001]473号)同时废止。
河北省实行使用备案管理的
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
1. 建筑幕墙、门窗及型材、配件;
2. 建筑防水材料、建筑涂料、建筑胶粘剂、混凝土外加剂、粉刷石膏;
3. 建筑采暖散热器、地板采暖用管材、管件、燃气管材、管件;
4. 建筑给排水管材、管件;
5. 水泥、新型供暖建筑墙体材料(建筑砌块、空心砖、隔墙板)、保温材料、建筑排风烟道;
6. 建筑用低压配电箱、电线电缆、开关插座、建筑用绝缘电线套管;
7. 建筑给水设备(含水泵)、卫生洁具(含阀门、水嘴);
8.建筑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
9.建筑钢筋、建筑钢筋联接件;
10.建筑石材、塑胶地板
第四篇:建设工程职工宿舍安全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
XX市建设工程职工宿舍安全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切实改善施工现场职工生活环境,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施工导则〉的通知》(建质
[2007]223号)、《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和《浙江省建设厅〈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浙建建[1999]190号)等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搭设、使用临时职工宿舍的,应当遵守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各施工、监理企业应将职工宿舍作为施工企业现场安全文明技术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选址、搭设、设施等环节的审核及日常管理。
第二章 施工现场职工宿舍的搭设、设施及管理
第四条 选址的基本要求:
1、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情况,生活区与作业区必须分开设置,生活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职工宿舍的选址必须符合安全、消防间距的有关要求。
2、职工宿舍的选址应处于在建建筑物的坠落半径之外。如因场地所限局部位于坠落半径之内的,必须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提出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无法确保安全或场-1-
地不具备搭设条件的,应外借场地搭设或租房用于安置。
3、职工宿舍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也不得设置在沟边、崖边、江河岸边、泄洪道旁、强风口处、高墙下、已建斜坡和高切坡附近等影响安全的地点,以确保安全可靠。
4、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构)筑物内设置职工宿舍。
第五条 搭设的基本要求
1、搭建职工宿舍或利用旧房改作临时宿舍的,必须符合坚固安全、防潮保暖、通风明亮和消防安全规定,不影响周边环境,方便职工生活,有利职工健康。
2、职工宿舍应确保主体结构安全,设施完好。装配式活动板房,应是具有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手续的企业(厂家)生产的产品,并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有合格证书、主要技术指标(结构强度、刚度、楼〈墙〉面承载能力、抵抗风力等级)、使用说明书以及注意事项。禁止用钢管、毛竹等搭设简易工棚作为职工宿舍。
3、建设工地使用的活动板房应具有抵御10级大风的能力和强度,禁止搭设三层及以上活动房。宿舍搭建严禁利用围档,屋顶禁放杂物。
4、职工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窗口宽度不小于0.9米,高度不小于1.2米,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米。不得把一间宿舍分割成若干单人小间,以免阻碍空气流通。宿舍门窗应玻璃齐全,地面应采用硬化措施。
5、活动板房搭设应由生产厂家编制方案,经使用单位审核、批准。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编制的方案进行搭设,搭设完毕后,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施工企业(使用单位)在活动板房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生产厂家的规定和要求,严禁超载使用,严禁改变活动板房的结构和使用功能。建设单位或委托的监理企业必须做好对活动板房安装、搭设和使用的监督工作。
第六条 设施的基本要求:
1、职工宿舍内应设置高于地面不少于30厘米的铁制或木制2米×0.9米的单人床或上下双层床,并做到每人一床,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0.9米。床铺被褥干净整洁,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在保证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的情况下,每间宿舍居住人数不得超过12人,严禁设置通铺。不得将工具、用具、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带入宿舍内混杂堆放。
2、职工宿舍内应统一配置贮物柜、脸盆架、清扫工具、电灯、吸顶摇头扇或壁扇等必要的生活设施。
3、职工宿舍用电应当设置独立的漏电、短路保护器和足够数量的安全插座,电线必须套管。严禁私搭乱接电线。职工宿舍内(包括值班室)严禁使用煤气灶、煤油炉、电饭煲、热得快、电炒锅、电炉等电器。
4、生活区内应提供为作业人员晾晒衣物的场地和设施。
5、职工宿舍区内应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
6、职工宿舍区内应设置文体活动室,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设施、用品。
7、职工宿舍区内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和洗浴间,地面应硬化,墙壁屋顶严密,门窗齐全,通风良好,配备盥洗设施。厕所和洗浴间的位置不宜设在宿舍设施内。
8、宿舍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不得有污水、散乱垃圾等蚊蝇孳生地。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应分类堆放。
9、宿舍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安全。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七条 基本管理制度要求:
1、施工总包单位对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的管理负总责。依法分包的,应当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的管理条款,明确各自责任。
2、建立生活设施管理制度和日常检查、考核制度,并落实专(兼)职治安、防火和卫生管理责任人。
3、建立健全宿舍内住宿登记、挂牌和消防安全等安全防范制度,严禁男女混居和无关人员入住。
4、建立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并与宿舍人员名单一起上墙。室内保持整洁。
5、建立卫生值日、定期清扫、消毒和垃圾及时清运制度,根据工程实际设置一定数量的专职保洁员,负责卫生清扫和保洁。生活区应采取灭鼠、蚊、蝇、蟑螂等措施,并应定期投放和喷洒药物。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严格实行对施工现场职工临时宿舍的开工前备案管理。施工单位应将职工宿舍设置作为建设工程安全开工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交给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审查中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必要时,可延长办理工作日,到现场查看。
第九条 严格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建设局在核
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审查其前置手续是否完备,对未办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书的,不予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十条 把建设工程职工宿舍作为现场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日常监管。
第十一条 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或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负有责任的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并记录不良行为公示。
第十二条 检查中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条文行为的,应依法予以严处。
第十三条 将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的管理列为施工现场申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重要检查内容之一,在日常检查、抽查中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一票否决。第十四条 建设工程监督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加强监督,认真履行职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暂行规定由XX市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论文
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待提高。建设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建设行业的发展是以大量的劳动力供给为基础的。当前,建设行业不断发展,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其所接纳。然而,这批劳动力基本由农民工组成,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工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同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也十分薄弱,无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科学、规范的进行施工。而且他们对于工程监管重要性的理解也不够,难以成为对这项工作有推进作用的力量。国家虽然在相关立法、政策方面已经做出表率,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实施效果完全达不到要求。建设行业的从业人员并不固定,导致安全、质量培训教育难以进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一直得不到提高。
2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现在多数企业都已建立了安全监管体制,但具体落实情况却很难令人满意。各项具体要求并不能贯彻进每项工作中,安全监管工作做不到责任到人,监管人员对工作不够负责,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因此产生。此外,权责难以分离也是常见的问题。一人身兼多职,尤其是兼任监管职能,导致很多违规行为肆意发展,最终导致安全问题。
3监理工作有待加强。在我国,监理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到监理人员身上。职责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监管人员分身乏术,难以做到多项目兼顾,难以对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部分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不了解相关技术规范、安全系数要求,对安全隐患缺乏敏感度,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不能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4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保障设施不齐全。某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利益,在实际施工中,对安全监管的资金投入完全不能满足要求。设备不足、人员不够,施工中缺少必须的安全防护设备,施工过程也缺乏监管,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证。
二、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工程建设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工作,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受施工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实际中许多人对于安全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工作中会出现许多安全隐患。所以,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有必要,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应一并进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单项、分项工程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加大事故的监管力度。
2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落实监管职责。进行安全监管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制,指导人们进行工作。监管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建设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进行安全监管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制,指导人们进行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规范、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当然仅靠规章制度是完全不够的,贯彻执行到底才是根本。安全监管人员必须详尽的了解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及施工过程,以便能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预防更严重的安全问题的出现;具体的监管工作要依据实际,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管做到权责统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并贯彻实施到具体的施工监管中;尽量做到事前监管,对安全隐患提前预防,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从而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加强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施工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卫生管理制度、门卫岗位制度,进行文明施工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牌图、围挡、材料堆放;根据安全系数要求及设备老化程度,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同时积极学习采用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建设单位要履行好自身职责,依据法定程序办理监管手续,提高质量监管水平,要为施工单位提供建设相关的各项信息;对于防护用品、施工器械的购买也要全程监督,避免不合格设备被用于工程建设,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施工方必须严厉查处,限期整改,并做好整改监督检查工作。监理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审查工作,审查施工单位的操作资质证书、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审查施工机械、设施、设备,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和管理。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应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为保证他们的安全,就必须在施工现场做好妥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企业要保证充分的资金投入,配备足够的、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备。安全监管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掌握容易发生事故的位置,预先做好防护措施。对于防护设备也应定期检查,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
5提高监督人员的监督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安全监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法律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管工作中严格落实,按照国家规定来进行监管工作。监管人员要随时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法律素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合法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建设工程的需求必将不断加大,安全监督管理也必将成为日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其现有的各种不足也将会阻碍这一行业的日后发展。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并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所指定的规章制度,提高工程质量,推动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杰伟 单位:焦作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