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文应源于生活诗歌
去年的清明,和儿子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偶然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顺口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我还没有说出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儿子便脱口而出说出一句“前面全是大酒楼”。
细一想,还真符合当时的情景,满街的酒楼鳞次栉比,再也寻不见“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古老酒铺。那些古诗对于诗人生活的年代,也许非常贴切,让人一读就能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动人的画卷。这就是诗文源于生活的魅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劳作的农民真实的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隐居陶源,远离俗世的一份闲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诗人佳节里身处异地的思亲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不舍的兄弟情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诗人与山水相知的真实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人的高贵气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诗人豪放的性情。
总之,古诗读来,无论是写景的、抒情的,还是言志的,都有诗人一定的生活背景,或者是有一个故事在里面。千百年来,才会经久不衰,吟唱至今。
有时,搜罗枯肠堆砌而成的所谓的诗,没有等别人拜读,自己就已经底气不足,究其原因,是不接地气,没有生活的真实感受。古人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想是让我们亲莅去感受,而不是道听途说吧。
写文章也应如此吧!一篇好的文章,未必要有华丽的辞藻。我想应该要把事情阐述的淋漓尽致,让人反思,引起共鸣,达到它应有的作用,就是好文章。
有些人非常推崇那些用词华丽,语句优美,堆砌起来的文章,读后细一想,到底要说什么,无从知道,反而觉得心里很郁闷。
所以,脱离生活的文章,读来再优美,还是缺少地气。就像脚离开了地面,飘荡在空中,不知重心在哪里。更像是漂亮的海市蜃楼,虽然美丽,却不实际。
我也想从众多名家的散文或诗词中,找到一篇用词优美,不谈实质的文章来说服自己,然而却无功而返。所以我还是大胆的谈了我的感受,不怕被人抨击,引为笑柄。
诗也好,文也罢,应该源于生活,脚踏实地,才会走得长远,经得住岁月的检验。
第二篇:经验源于生活
经验源于生活,启示来自实验。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这无数的第一次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像一个个欢快的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令我忘的,是第一次做实验。
八年级的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蜡烛在水里仍可燃烧。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激起了万丈波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常说“水火不容吗?蜡烛怎么可能在水里燃烧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好容易熬到了周末,准备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看老师的话是真是假。
我很快找来一根蜡烛和一个盆子,我把蜡烛固定在水盆底上,然后往盆子里倒入比蜡烛边缘稍微低一点儿的水,再把蜡烛点燃。一切准备好后,我便拉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耐心地等待着。我盯着盆中蜡烛上一跳一跳的小火苗,心也不由得跟着七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实验是否成功呢?蜡烛是不是真的在水里燃烧?但现在能做也只有等待而已。我全神注地凝视着那微弱的烛光,直到眼睛看得酸痛了,也不原把视线转移开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等了好久,蜡烛还未烧到水面。我抬手揉揉涩痛的双眼,心里不停抱怨:为什么这么慢呀,快点快点!可蜡烛丝毫没有觉察到我此时的心急如焚。仍是优哉游哉地闪动着小小的火苗。我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于是就想做点儿什么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随手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正经地看起来。可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还很“认真”地看报纸,但心却飞回了还在慢悠悠烧着的蜡烛那儿了。我很快又按捺不住自己了,扔开报纸又走身了水盆。
好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蜡烛终于十分接近水面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蜡烛以“龟速”向下挪移着,慢慢地、慢慢地、竟真的沉下了水里!只见一层薄薄的壳小心翼翼地“拥抱”着那微微跳动的炎苗,实验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就去寻找答案,谜底随之揭开,原来那一层壳是蜡烛的“外衣”它叫蜡壳,当蜡烛燃烧到与水面刘平时,正是蜡壳“挺身而出”保护住了火苗不被子水淹灭。
我第一次做实验就尝到了成功,谁能说这不是幸运的事呢?它让我懂得了:生活是充满色彩的,它带给我们的乐趣无处不出,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大胆地去探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次的做实验,给了我无限启示。
第三篇:作文,源于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摘 要:有些教师怕教作文,部分学生怕写作文,这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深入生活、培养情感、注意观察、积累素材、真实作文”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实践证明,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写作;丰富素材;写作方法;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81-01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怎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养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
一、重积累,丰富素材
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
1、以自然、社会、生活为背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人的外貌、神情、言行、性格,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自然景观,观察天气变化。由于学生的主要时间在学校,更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典型的新闻、电影、风土人情等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积累习作素材,陶冶情操。
2、以语文课外活动为媒介,丰富学生的生活
为使学生写好某一类作文,我们通过组织学生有意识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如要使学生写好“记一次篮球赛”,我们在写之前组织同规班进行淘汰赛。决赛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素材,动笔时,情绪高涨,文章洋洋洒洒。搜肠刮肚的情况不见了。再如,我们将学生举办的庆祝元旦、庆祝“六一”的联欢会、文艺表演、学生的特长展示会等等都拍摄了下来,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为学生习作积累了素材。
3、走出校门,开阔眼界
平时,我们的作文课不局限于作文课堂,而是把学生带出校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到商厦、农贸市场等去看一看,观察商品的种类,物价,销售情况等。由于素材不断积累,学生开阔了眼界,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在县市、矿局组织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每次都有我们的学生获奖。
4、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上万册的图书,采取“定向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的办法,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要求家长积极的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快捷、高效的网络,如向学生介绍《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培养学生查询信息、阅读信息、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等信息素养,从而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二、重指导,教给方法
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习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
首先我们注重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动物,一是观察动物的外形,二是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三是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再如观察景物,一是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角度;二是有顺序地观察,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由主到次,由深入浅,由表及里;三是观察时要动静结合,如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等等,我们观察时既要注意它的动态,也要注意它的静态;四是要调动多种感官经常观察,不但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手摸一摸,用鼻闻一闻,甚至用舌头尝一尝,充分借助多种感官捕捉到景物的特点。
其次我们注重教给学生表达方法。如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人的外貌、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尽量要口语化,不要长篇大论,总之语气要自然,句子要短;还要通过对话尽量表现人物的性格。
三、多鼓励,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1、改革作文评价方法
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习作目标”。如在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进行看图想象练习说话时,对于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是在“通顺、连贯”的基础上,还必须“生动、精彩”;而对于习作水平中等的同学是要求“能展开想象,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对于习作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则要求“说的句子通顺、连贯”即可。这样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不断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同时我们特别强调作文的面批、面改,使教师的习作讲评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2、组织多项习作竞赛活动
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多项与习作有关的各类竞赛,如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自选精彩片段背诵比赛、即兴说话比赛、新人新事报告会、演讲比赛、自编优秀作文选比赛等,并且鼓励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3、展示学生习作成果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学习园地”、“习作展览栏”展览学生的习作,满足学生作文的发表欲;将学生在各级各类习作竞赛中获奖的习作进行展览,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我们还每学年汇编一本同级部优秀习作选,记载学生作文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本班、级部交流,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总之,让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作文会一天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作文源于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二实小
马利红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三年来,我坚持“以生活为源,以学生为主,以创新为本,以课堂为突破口”,努力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试验已初见成效。
一、全方位解放学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对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
作文教学必然要求学生思维的参与,而且思维的深度广度直接决定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思维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想,而不要让学生按教师指引的套路发表并不真实的观点。
2、“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动口”的往往是老师,或者是学生针对老师一连串轰炸式的提问作答,而挤掉了让学生自己做一做、摆一摆、写一写的时间。
3、“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事物,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观察课外、校外的客观世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4、“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 而今的作文指导“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很盛行,应让学生尽情表达,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实现从说到写的顺利转变。
5、“解放时间”——让学生活动
许多作文指导课,学生表面上参与了,但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收放自如。学生如果乐此不彼时,让他压上几小时写作又何妨。
6、“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
作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命题,选材构思,展开合理的想像,用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让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框框的空间里,真正做到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拓宽作文内容
1、读写日记
读,以所读的小学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为范例,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写,根据所“读”的阅读材料,有感而发,进行写作训练。
2、艺术作文
将音乐、美术、劳技等艺术学科的教学渗透进作文教学,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教育与启迪后,由内心的冲动而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快乐地进行作文。把音乐、美术中的欣赏、感悟化为文字。如写绘画的构思,写听到乐曲后想像到的,还可以给乐配画或给画配乐等。手工劳动一件件作品的完成,常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那么就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写下来,肯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好文章。
3、实用作文
为了使学生获得足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也应增加实用性。把社会及市场领域所必需的作文技能作为作文内容进行训练,诸如写广告、写商标、写产品介绍、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技能学以致用。我们发动学生利用假日小队活动调查家乡的空气污染情况,完成了“还我清新世界”的调查报告;调查了商品价格差异,通过对几家超市中价格的考察,得出“买东西要货比三家”的结论。
4、生活作文
把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真实的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把丰富的假日小队活动、多彩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 丰厚积累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题目可以自拟,体裁可以自定,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5、想想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更新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言行;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以幻想作文训练的形式,让儿童在作文中尽情的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把写实与虚构融为一体,从而为作文教学辟一条新路。我们带孩子投身自然、遥想未来、科学幻想等,让他们纯真的心灵插上想像的翅膀。
三、改变作文形式
1、改变过去统一的每单元两节作文指导课为每单元一节,创设融作文交流、指导、讲评为一体的开放式作文课堂结构。及时交流讲评,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课堂交流要注意两点:
(1)以鼓励为主。在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于公开讲评。原则上不公开批语差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2)以自评为主。作文交流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者自评,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再引导其他学生互评,让他们说出所评作文好的地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文即使有不足之处,教师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2、改变以往每单元必有一篇“大作文”的形式,而把作文训练“日记化”。把一次作文的要求,分散到几篇日记中去逐步完成,已降低作文难度,也免去了学生的冥思苦想,做无米之炊。
总之,让学生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得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第五篇: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一、事件:《红领巾事件》
这是发生在去年11月,初一年上学期的事。当我走到初一年四班教室门口时,教室里传来班主任老师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学生端坐着,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沉寂。原来,近四周来,同学们未戴红领巾的现象多了,班级的班风量化评比成绩明显落后,班主任老师一再强调,却无济于事,因此,班主任不禁大发雷霆。
班主任老师气冲冲走后,我走进教室,只见绝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耷拉着头,情绪十分低落。我思索着课该如何上?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学生肯定只会被动应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同学们,虽然一阶段来,我们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初一年四班的同学还是很懂事,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上我们不是以总分143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年段第一名吗?况且出现没有佩戴红领巾的现象应该只有小部分同学,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班级现状,既要发现存在问题,也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都是杨某强同学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忘记戴红领巾。”有同学叫嚷着。这时杨某强同学的脸上刷地红了,头也慢慢低下。
“那我们就帮杨某强同学找找原因?”我接着说道。
甲同学说:“他平时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批评,总不以为然。” 乙同学说:“他习惯不佳,经常丢三落四。” “他为什么会习惯不佳?”我紧接着追问。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心不强”一位同学接着说。
班长说:“因为没有集体荣誉感,心中集体观念不强,如果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怎么会忘记呢。” “大家说得真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杨某强同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他平时思维活跃,上课积极发言,做事果断大胆,敢为人先,我们既要指出他的不足,但也不能抹杀他的优点,这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评价一个人,也要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他的优点,又要看到他的缺点。”
这时,杨某强同学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改正缺点的决心和措施,请求全班同学监督。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班级中经常出状况的几位调皮的同学也纷纷起立,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分析原因,整个班级从原先沉闷低落的氛围中走了出来。于是我说:“在本节课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初一年四班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得到了有效地强化,让我们以这次„红领巾事件‟为教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初一年四班的明天会更好。”
二、对策:
对策一:把握教育契机,创生教育资源。
面对学生遭遇严厉批评后,情绪低落,出现挫折心理,班级氛围沉闷,的偶发事件,我主动把握教育契机,采用“先扬后抑”(因学生情绪低落,先表扬,激励士气,在引导,分析存在问题,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方法,将思想品德教材中七年级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有机结合,大胆创设教育平台,积极创生教育资源,及时有效处理偶发事件,化危机为教育契机,赋予现实生活明确的教育意义。对策二:创设讨论情景,注重引导分析。
在把握教育契机的同时,我主动创设讨论情景,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出发,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和评价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教育过程中紧紧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让品德教育源于生活。
对策三:由点到面,拓展教育效果。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适时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剖析存在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明态度,并接受同学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强化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进一步创生教育氛围情景,巧妙运用心理诱导,引发学生从一人自我剖析向多人辐射,产生由点到面的教育成效,努力拓展教育效果。
三、点评:
点评一:德育要走进学生生活。“生活德育”强调德育需“源于生活”,即要求德育源于学生生活,真实面对学生,面对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因社会生活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的需求,让德育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
点评二:德育要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缺少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他才会用心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用心去思考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点评三:德育要引导学生生活。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感情热爱生活”。与此同时,教育还应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个人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进步,关怀他人,关爱民族、国家,关注人类为命运,促进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努力促使自己“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