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模拟试卷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 shēn qǐng ?? dǐ yù pái huái ??? miǎo shì
()()()()()()
jīng zhàn ? liáo liàng ?? chú chuāng ?? líng lì ? shǎn shuò ? chè dǐ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气____(魂 魄)
(魅 魁)____力(嘹 缭)____亮(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小铜牛()身骨()腿脚
()犄角()尾巴()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偏僻 标志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精湛 嘹亮 橱窗 伶俐 闪烁 彻底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
2.呐 梗 魄 熔
解析: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
解析: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4.留意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
解析: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B
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D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一)
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1.熟知 喜爱 顽强
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3.略。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1.奄奄 逸 铮铮 满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第二篇: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一 拼音写词语,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jì jiāng juàn liàn lǚ cǎo rú yīn明天我们()毕业,心中涌起了深深的()之情。()
dàng yàng jiǎo jiàn 的操场()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活跃着()的身姿,好一幅wǔ cǎi bān lán()的画卷(juàn juǎn)啊(a ya na)
二 按要求填空根据情境每根横线至少填写两个成语:前不久的反法西斯六十周年纪念日盛况空前,那天莫斯科红场上,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听了有关的故事,你产生的感受,全世界人民都向往和平,我们应该 ______________《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彼无书,且勤勉”勉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有成就,让我们不由想到《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优秀的古诗文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诵读陆游《 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诵读于谦《 》中的“ 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洁身自好;诵读孟郊的《_______ 》中的“_______,_______”能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诵读苏轼《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让我们懂得认识事物要全面,不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错误。
4 在语文课本的引领下,我们游览了堪称甲天下的_______,参观了西安临潼的_______,品尝了香飘万里的名茶_______,认识了以摘麦穗启迪学生的_______,被日本人民称为“_______”的_______,走近了法国文学巨匠_______,还欣赏到了_______的孔子的教学风范。
5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练习
(一)晴天的早晨,()看见白鹭()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人们说它是在嘹望,可它真的是在嘹望吗?1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上所填词语的近义词。
2 “绝顶”一词中“绝”在字典里有4种意思,(1)断绝(2)穷尽(3)独一无二(4)极,最,在这儿选择第()种解释,再任选一种解释组词()
3 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可命名为______________,文中还描绘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2)看惯了不觉得奇怪。()
2 除课堂学习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学习途径了解孔子?
(至少3点)关于孔子,你知道哪些信息?请写出他的一句名言。3 孔子的这段言论运用的是修辞手法,你能照样子写一段话吗?
4 “善施教化”中的“施”用三种解释()施行(2)给予(3)施舍,在这儿选()5 这段话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丑石
(1)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后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mu mo)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推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2)它不像汉白玉那样(xi ni),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kui huai)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wan man)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 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但是 只好 所以)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3)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xiao xin yi yi)地将它运走了。
(4)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chong jing);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5)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
它这么多年竟会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常常地感到它那种不(曲 屈)于误解 寂寞的生存的伟大。1.按顺序依次将文中带拼音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繁殖()讨厌()孤独()
3.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庇覆”一词的意思庇覆——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来,这句话把 比作,它形象地写出了丑石的__________。
6.第(2)段中那句话写了丑石的'无用'?(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段天文学家发现了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了这篇短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四)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仅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 林的世界 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百分之五十二,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
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 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 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 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查字典 按要求填表。(4分)
“不禁”的“禁”用音序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再查几画 ;“囊括”的“囊”用音序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再查几画 ;这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 组词(2分)
便:(1)pián()(2)biàn()盛:(1)shèng()
(2)shéng()
3.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2)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
4.用浪线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5.写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3分)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6. 回答。
(1)你是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的?
(2)为什么说阿里山是“林的世界”?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几点来回答,并序号标出。(2分)
7. 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四 作文:
(一)修改下面的语段(共有8处错误)在实贱活动课上,老师请张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巧斗财主”的故事。因为张小华嗓子有些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精神,教室里雅雀无声。他正讲完,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爆发出激烈的掌声。
(二)两题中请任选一题,字数不少于400字。
1.小明和小刚是同班的好朋友,一个星期天,小明因踢足球忘记了做作业,星期一上学前,小明要小刚借作业给他抄……要求:根据上面材料续写一篇记叙文,从《真正的友谊》 《我不再贪玩了》 《你们都做错了》中任选一个题目。
2.和_______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 妈妈 市长 教育局长 环保局长 校长 老师 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 月亮 春风 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 诸葛亮 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六年级语文月检测试卷2014.4
卷首语:
同学们,“温故而知新”,六年来,你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各方面的能力也一定有很大的提高。今天的试题并不难,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水平。祝你成功!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rìkîudī liánzhūhïushǔnxīwànlài jùjì
()()()()()cuīhuǐmàilǒngzhàngpéngguàn gàichïng shān jùn lǐng()()()()()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4分)
顷刻(qīng qǐng)教诲(huì huǐ)处死(chǔchù)(泄泻)露蒙骗(méngmēng)脊梁(jǐjí)要(挟胁)(即及)刻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3分)
1、这是敌人畜谋已久的阴谋鬼计。()
2、宛转的琴声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3、在销烟弥漫的年代,他大声急呼:必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形势严峻、改正缺点、维持秩序、增强体质”四组词语搭配没有错误。()
2.“负荆请罪、纸上谈兵、杯弓蛇影”不全是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古诗词中“妻子”和现代汉语中的“妻子”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
4.“猴子既然知道大家拿他取乐,而且更加放肆起来。”一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5.“我的心激动得像要跳出来似的。”一句是个比喻句。()
6.“阴险、阴阳怪气、阴谋诡计、阴雨连天”等词语感情色彩相同。()
五、句型训练。(8分)
1.陈述句改反问句。
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2.反问句改陈述句。
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3.扩句。
灯光照亮了教室。
4.缩句。
渔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犹豫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
5.修改病句。
1).伯父逝世已经整整10年多了。
2).这台录音机外观很美,很实惠。
6.根据不同的读音给“对头”造句。
duìtóu:
duìtou:)
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让我们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____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_______里,看不出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从《螳螂捕蝉》中我们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山谷中的谜底》中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最大的麦穗》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烟台的海,是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1分)
七、我来试一试(7分)
1、下面句中填入适当词语的正确序号是()(2分)
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飞奔如兽、桀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将浪涛如山变为(),将凶猛如虎变为()。
A.强悍奔腾 柔情万缕 喃喃细吟 珍珠四溢 涓涓细流
B.强悍奔腾 涓涓细流 柔情万缕 喃喃细吟 珍珠四溢
C.强悍奔腾 涓涓细流 喃喃细吟 珍珠四溢 柔情万缕
2、古诗连连看。(5分)
《白雪歌》高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李白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别董大》岑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峨眉山月歌》贺知章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洞庭》刘禹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文章不厌百回改!”小马虎马小跳昨天写了一段话,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帮他修改修改。(共8处错误,4分)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不少的书,其中读的最喜欢的是“上下五千年”。我写的一篇读后感参加了今年学校举办的迎《六一》作文比塞,获得了一等奖的好评。奖品是钢笔和毛笔,我最喜欢用它来写读书笔记。
九、阅读理解:(22分)
(一)办借书证说明(4分)
一、我市居民凭本人有效证件,均可向我馆申请办理借书证。一人一证。
二、办理借书证的读者在我馆一楼图书借阅部柜台交纳工本费10元,并领取“读者登记卡”,详细填写各项内容,如有疑问可向工作人员询问。
三、填写完毕后,将“读者登记卡”和个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1张交给工作人员。
四、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交付押金100元,方可领取借书证。
五、每张借书证最多可借图书2册,期限为20天,到期可续借。过期后未续借的须交纳滞纳金,滞纳金按每册每天0.1元收取。
六、借书证遗失时,请读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尽快到本馆办理挂失手续,以免借书证被他人使用。
七、如有疑问可电话询问我馆图书借阅部。电话:4417565-805
阅读说明完成练习:
1、“免冠”的意思是(1分)
2、张明,普通市民,35岁,家住在图书馆附近,他想办理一张借书证。请问他需要带哪些东西才可以顺利办理借书证?(2分)
3、张明10月1日借了2本图书,本想18号去还的,可是因为突然有事,直到10月25日才去还书,请问他需要交纳滞纳金元。(1分)
(二)《暖流》节选(7分)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为缺少的句子补上标点符号。(3分)
2.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你认为江主席说得对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短文,再细心揣摩“和蔼、拍着、兴致勃勃、抑扬顿挫”等词语,可以看出江主席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人。(1分)
(三)给妈妈洗脚(11分)
说真的这种事我还从来没做过。原因有两条,一是学习太紧张,二是难为情,也许后者一直是主要原因。
端来热水,准备好毛巾,准备就绪,但我却迟迟没能叫妈妈坐下。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鼓起勇气对正在厨房刷碗的妈妈说了声:“妈,你„„过来一下。”声音很轻,近似耳语。
“干什么?”母亲回答到。
“妈,你坐下,我给你洗脚„„”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面红耳热,呼吸加促。我低着头摆好板凳,不让母亲看到我局促的样子。
沉默„„
母亲竟愣在那里,半晌才醒过神来。“好,好„„”母亲赶忙答应,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母亲坐下,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天呐,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看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
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侯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罗嗦,而是很有味的听着。
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我做的太少了,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母亲的脚厚重而有力量。我时常想,母亲的脚像一台辛勤的除草机,为我除去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母亲的脚又像一根顶天立地的铁柱,为我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使意思不变。(1分)
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然后在下方的横线处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2分)
(1)“端来热水,准备好毛巾,准备就绪,但我却迟迟没能叫妈妈坐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母亲竟愣在那儿,半晌才回过神来”,这是因为_________。
(2)第10自然段中说“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侯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罗嗦”,母亲感到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不觉得母亲啰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母亲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许多,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母亲的脸上写满幸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母亲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是古诗词?请选择其中的两句写下来。也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这方面的“名人名言”写下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25分)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这句话,然后再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以“使我____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把你的快乐和别人分享,把你的忧愁和别人分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50字。
第四篇: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7)
一、基础部分。(51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chōngjǐngchãng nuòwǔrǔyùnniàngqūzhú
()()()()()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10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壁辉煌完璧归赵顽强不屈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惊心动魄惊叹不己繁花似锦
C、春意盎然迫不及待无可奈何心旷神怡
2、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A、沉重的打击沉重的心情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沉痛的教训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苍茫的大地苍茫的天空
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无处 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开。④竹外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
A、桃花红杏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
C、桃花梨花红杏菜花D、菜花桃花梨花红杏
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三)给说法正确的句子打“√”,错误的打“×”。(7分)
1、模糊(mó)、似乎(sì)、转身(zhuǎn)、分量(fè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
个错的。()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4、“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5、“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7、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代人。()
(四)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2+1+2=5分)
1、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①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②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③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④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2、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了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3、写出四个形容“专心”的四字成语:、(五)解释加点的字。(4分)
银装素裹()波澜壮阔()悲愤欲绝()...
学而不厌()同仇敌忾()绿草如茵()...
不遗余力()脱颖而出()..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大地是她()的胸怀,()的森林是她()的长发,()的太阳是她()的眸子,()的轻风
是她()的絮语……
2、学而不思则罔,()。(),可以为师矣。
3、在我们心目中,您是(),您是(),您是()!
4、良药苦口利于病,()。
(七)根据学过的课文填空(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四字词语)。(12分)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人,既有平凡的普通人,()的刘老师、()的乔依、()的天游峰的扫路
人;也有伟大的人物,()的聂荣臻、()的巴金、()
孔子;我们还欣赏了许多名胜古迹,()的三亚、()的金华的双
龙洞;课外,我们阅读了四大名著,《》、《》、《》、《》。六年的学习生活,真使我们受益匪浅啊!
二、阅读部分。(35分)
(一)(2+3+3+2+1=11分)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
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
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
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
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________写的。
2、用“_____”划出写孩子多的词。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
3、作者想象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用_____比喻_______,表现了作者
4、“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5、选段中的双引号表示()。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着重指出③具有特殊含义
(二)《莫泊桑拜师》(片段)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遍,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
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1、莫泊桑是_____世纪_____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
有。
2、读画线句子,完成:
(1)你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泊桑从老师的话中得到的启发,简要说有四点,即: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
4、造句。
① 但„„
② 光„„还要„„
(三)《牛郎织女》(片段)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
死前说的话,便(biànpián)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竹筐里,挑(ti.
āo tiǎo)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bēibâi)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天河.
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二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
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
上会面。每逢这一天,喜鹊也确实少得多了,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它和《》、《》、《》
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读短文,回答问题。
(1)“天河”是怎样形成的?用“———”在文中画出。
(2)“从此以后”指_________________以后。
(3)“隔河相望”的“河”指______河,它让我们想到了这个成语,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月初七”又被叫作________________节。
4、“鹊桥”为什么加引号?现在有别的含义吗?
5、“据说”能去掉吗?说说理由。
6、文中的两位主人公深受人们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古代诗人
苏轼的一首词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的句子可用一个成语表示,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1)织女()美丽贤惠,()心灵手巧。
(2)()他没有名字,每天都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
9、像“心急如焚”这种“* * 如 *”结构的成语还有不少,请写出4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也许会说:“我们只是小学生,怎么会有什么发现
呢?”其实,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发现。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
要求:选择一次最令你激动、难忘的发现,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注意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第五篇:2013年小学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小学语文模拟试卷
1.看拼音写词语(6分)fu shui kui wu tān lan chui ce zhi nen mi wǎnɡ()()()()()()2.在()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或解释,写下来。(2分)(1)张灯结(jiē jie)彩(2)饱经风(箱、霜)(3)家喻(明白、比喻)户晓(4)悬(涯、崖)峭壁 3.查字典,填空。(4分)(1)“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载”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年;B、充满;C、用交通工具装。
“千载难逢”的“载”应取第()种解释,读音是(),“怨声载道”的“载”应取第()种解释,读音是()。
(2)“幽”有以下几种解释:A、僻静,深远,昏暗;B、隐蔽的,不公开的;C、沉静;D、囚禁。
“幽美”的“幽”应取第()种解释
“幽居”的“幽”应取第()种解释
4.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6分)()而不舍 和()可亲()()吞枣 如火如()()然大怒()()不安
我还能写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下面没有错别字的词语是()。(2分)A 大雨顷盆 B 置之不理 C 不记其数 D喜笑言开 6.下列近义词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2分)A 急速-迅速 B 随即-立即 C 格外-出外 D探望-看望 7.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2分)A 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B 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C 中国的长城在世界上是唯一独一无二的。D 虽然时间是宝贵的,但是我们要十分珍惜它。8.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是()。(2分)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① 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①④②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①③ 9.我会选(句中的引号各表示什么意义,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A 表示引用的部分;B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是着重指出;C表示讽刺或否定
(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2)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白色的浪花吗?()(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写照。()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4分)(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其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宋江。()(2)“她觉得非说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是:她觉得不能说。()(3)“苹果与水果”“卡车与汽车”“老虎与野兽”“西湖与杭州”这四词的关系相同。()(4)“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看出桑娜考虑问题不周到。()11.按要求写句子。(8分)(1)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学习用品。”
改为转述句:(2)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3)李华被评为“三好学生”光荣称号。
修改病句:
(4)这操场只有巴掌大。
仿写句子:
12.按原文或要求填空。(6分)(1)《南门立木》的故事讲的是 讲诚信。
(2)《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bull;托尔斯泰,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和。
(3)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
(4)劝君更尽一杯酒。(5)随风潜入夜。
(6)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语言实践(3分)“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给出整改措施。
三、阅读平台(20分)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lsquo;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洲居民为孩子穿衣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洲,()在最冷的冬天,()很少见哪一位家长会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绒衣而已。许多澳洲居民用“粗”来打磨顺境中的孩子。澳洲的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激烈 强烈),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篷 蓬),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用心。
曾有外来者在澳洲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暮 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妻子进诊室去作检查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的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引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年薪15万之多,而此刻自动售货机上正出售的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
这种“穷”孩子的现象在澳洲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打防疫针的日子这里的儿童保健站里便排起长龙。排队中,家长常将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滚,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勇敢者的运动冲浪,()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常常带孩子去海滩,太小的孩子便光着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水冲浪。不过,澳洲人“穷”孩子并不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为未来着(zhuo zhao)想”:既然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恐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ni)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启发呢? 1.给本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2.划去()里错误的读音、字词。(2分)3.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近义词:信奉()酷爱()反义词:富裕()简单()5.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3分)6.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2分)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
7.“再富也要lsquo;穷孩子”是什么意思?短文哪些例子说明“再富也要lsquo;穷孩子”?请简要写出两个你印象深刻的事例。(2+2分)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3分)
四、习作天地(30分)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发生了多少故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有失败,受到过感动,聆听过教诲,相信总有一件让你记忆犹新!成长的故事中无论是酸甜苦辣,都会让我们慢慢学会长大,请你写一篇作文,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