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

时间:2019-05-15 15:5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

第一篇: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

1、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蘖禅师

3、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4、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王禹《官舍竹》

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6、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元·萨都拉

9、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

10、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1、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陆游

1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1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山园小梅》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

15、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欧阳修

1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17、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1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爆竹声中一岁除。——宋·王安石

2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宋·卢梅坡

2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五代·李煜

22、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23、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宋·周邦彦

24、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

25、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26、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苏东坡

27、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28、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2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30、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杜甫

31、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32、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33、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宋·某尼悟道诗

34、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35、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6、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37、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宋·杨万里

38、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9、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陶渊明《饮酒》

4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

4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4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

4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宋

44、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4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

4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

47、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48、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49、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50、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51、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第二篇:岁寒三友手抄报

从廉政教育入手,让廉政贴近校园,让廉政走进校园。结合校园实际,学校把校园文化和廉政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此,我校特举办了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孩子们热情地参与了本次活动,他们自创、自编、自抄、自绘,无论是书写、版面设计,还是整个报纸的内容,都体现了同学们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过本次活动,使师生进一步认清了腐败的危害和反腐的意义,这对学校大兴廉洁之风,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高三作文《岁寒三友》

世人独爱那坚毅不拔的青松,傲雪挺立的梅花和宁折不屈的竹,爱它们与众不同的风姿,更爱其所特有的高雅品格。我也喜欢“岁寒三友”,喜欢它们的形态和品性!

筛风弄月的竹

小时候,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随处可见的就是竹子了,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摆,一根根竹子直直

地向天上伸展,翠绿的枝叶高高伸展,像我儿时高不可攀的梦想,就这样被高高漂浮在空中,只能远远观

望。阵阵风儿吹来,那片翠绿的色彩就在空中摇摆,阵阵竹香就这样扑鼻而来,清新无比,让人顿时神清

气爽。

竹子的节是很特别的。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从土里探出头,在阳光和雨水的呵护下一天天长高,脱去

了厚厚的笋壳,露出一节节竹节,好多好多竹节,一圈一圈,中间是空空的竹茎连接,随着嫩竹一天天成长,竹节慢慢伸长不断变大,越发好看,越发笔直起来!

每当月光透过竹子照进院子的时候,石板上总会有些星星点点的竹影在舞蹈,婆娑的舞姿,透着些鬼

魅有些神秘,我就坐在院子里听着风吹竹子莎莎的声音,还有外婆讲的狼外婆的故事,竹子承载着我童年

最美好的记忆!

剪雪裁冰的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到冬日的时候,百花凋零,惟独只有梅花依然傲雪挺立,在皑皑白雪中盛开朵朵小花,片片花瓣依次排开,像冰天雪地里调皮的小女孩,笑红了小脸,胀红了腮帮

。它在风中挺立着,任凭风吹雨打,任他雪花三千尺,冰冻千里,它依旧剪雪裁冰,凌寒独

放。

坚毅不拔的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看,雪地上那些笔直的松树,他们盖上了

厚厚的雪花,但松树依旧笔直地屹立在风雪中,像守卫边疆的战士无畏冬季的寒冷,任他雪花席面而来,依旧在大地上岿然不动。虽然树枝被盖上了雪白的棉被依旧掩饰不了松树挺拔的飒爽英姿,雪花簌簌,冬

风阵阵,坚毅不拔的松树是雪地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雪地上,小朋友们打雪仗,滚雪球,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松树就这样静静守护着他们,站在远

处点头微笑!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岁寒三友”是无数文

人墨客笔尖赞颂之物,也是现代人喜爱的植物,每到寒冬腊月百花凋零的时候,它们却依旧蔚然长青,给

世间带来生机!我爱松竹,也爱梅花,他们不畏严寒的品性鼓舞着我在困境中要永不言败!

第四篇:岁寒三友的意思

【岁寒三友】的意思

当我们散步在公园小径,或是路过江岸渡口,或是游览在名山大川幽深之处,我们也许正怡然陶醉于秀丽景色,也许正不堪跋涉而身感疲惫。突然间,有几株劲节挺拔的植物映入眼帘:它们站得笔直端庄,却好似有些害羞地将头垂下,正向我们颔首作揖;当微风轻轻地吹过,那自然上下摇晃的神态,又好似向我们鞠躬致敬。

我们突然感受到:大自然也是如此地眷顾,我们头顶一片蓝天,在大地上共同繁荣,而他们却懂得放下傲慢,和谐相处,对路过的陌生人,也是这么谦卑有礼„„

后来,文字诞生了,作为象形文的「竹」字,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先哲的智慧或许早有预料,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便以「竹」字来劝诫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都应该彬彬有礼,以和为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竹子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人类来说,竹子几乎全身是宝。当春风解冻,万物复苏,竹林里就萌发了「雨后春笋」,它们在清新的泥土里被拔出来,奉献给人类的餐桌,成了美味佳肴。

有的竹笋存活下来了,经过几个寒暑春秋,身体长得粗壮结实了,便又奉献给了人类的生活。粗大的可以做建材,修筑成竹楼以便人们安居,做成竹床以便人们安睡,做成竹椅以便于人们休憩;细小的又可以晾衣服,适用的还能做成乐器。若是将竹子进行加工,还能编凉席,做竹筷,织菜篮等,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

新鲜的竹叶,被采摘下来,老妈妈包出了清香扑鼻的粽子;而枯落的竹叶,又被勤劳的农家人拾回家,晒干了,用来做柴火。而竹根呢,也是不能废弃的,经过心灵手巧的艺术家的加工,成了美观雅致的竹雕,也许是一个龙头拐杖,也许是一个精美的笔筒„„

竹子无怨无悔,奉献给人类所有的一切,不能不让我们敬佩。什么是大公无私,当我们为一点小名小利,在那里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时候,面对竹子的奉献,我们真是自惭形秽了。

古人爱竹,许多的文人墨客都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因此也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人们对竹的嗜好和爱慕,并不完全是因为竹的便利,而是竹子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司马迁说:「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也许正是道出了竹之所以为人喜爱的原因吧。

竹中直,我们想到立身行事应该不偏不倚,端正廉直,不昧自己的良心而不自欺,不贪求身外的利益而不欺人。竹虚空,让我们想到修身进学应该要虚心受教,虚己待人,才能得到贵人的指点,四处逢源。虚空也是一种超脱,心底清

净,便能宁静致远。所以白居易有「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的真心话语。

竹身劲节挺拔,其实才是它真正魅力所在。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知礼节,在威逼利诱面前应该有气节,在仁义忠信面前应该不污名节,而于伦常大道之间应该守其贞节。古今的仁人志士倾慕竹之有节,发自内心赞叹道:「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

古人认为竹本是草的一种,也许是因为它的中直、虚空、有节,才使它超然挺拔于其它草类之间,而且凌冬不凋,叫做冬生草。司马光曾感慨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作《种竹斋》诗云:「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也正如此,历代翠竹就与松柏、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我们生为人,秉承天地合气,与大自然同体枯荣,为人而不如竹乎。竹之意蕴,正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冬春之交,仍是严寒肆虐之际,朵朵梅花如疏枝缀玉凌寒绽放,或艳如朝霞,或翠似碧玉。在万物凋零,百花绝迹的苍茫大地上尤为赏心悦目。「不要人夸好艳色,自留清气满乾坤」。梅清雅俊逸的高洁品格深为人们所钟爱。

此花不与群花比,傲立严寒别具惠韵,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疏淡而清芳。自古以来赞颂梅花的诗句,描绘梅花的佳作,不但让喜爱梅的高人逸士们得以一诉衷肠,更留给今人无限的审美愉悦和丰富的遐想。这些经典的篇章,传神而纯粹,细细品之,常常令人难以分辨哪儿是梅花,哪儿又是写花之人。最能展现梅花高洁之韵的,莫过于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花言志,以物喻人,纵使饱经风霜却宁坚守一身正气和傲骨,不同流合污,此情此心何以堪?唯有将满腹心事,转付于独步早春,高洁孤傲的解语梅。

而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似乎另得梅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露痕迹地将梅花包裹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文气氤氲里,为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冷艳清奇的梅花,加上了几笔婉约浪漫的色彩。当年乾隆皇帝弘历下江南时,流连于苏州虎丘定园,想必也是被园林的曲水疏梅感染,即兴挥毫,将一句「疏影

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留在了园林的一块大石上,成为定园里一道特殊而雅致的风景。如今先人已故,我们只能依稀从梅花无言的冷香里,遥想那位君王昔日的风采,和微云淡月下的悠悠梅韵。

于是乎,对于爱梅切切的雅士们,赏梅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有「四贵四不贵」一说:贵疏不贵繁,贵合不贵开,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梅的枝干以苍劲嶙峋为美,形若游龙,遒劲倔强的枝干,缀以数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层薄雪,「古梅一树雪精神」,俨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写意。

先人们这份爱梅的情结,赏梅的情趣,为后人流传下来许多经典梅园,为梅也为梅的知音们,延续着这道美丽的人间佳景,留下了一个个优美的传奇。苏州古城西面的光福梅景堪称一绝,诸峰连绵,重岭迭翠。梅花在邓尉山一带,绵延三十余里,远远望去,梅海凝云,若雪若霞。清初江苏巡抚宋荦感慨此壮观梅景,当即挥毫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成为甲天下的赏梅胜景。每当冬末春初,梅花便迎寒开放,舒展其幽姿雅韵,阵阵冷香沁人心脾。引来无数的游人雅士徜徉其间探梅咏梅,欣赏其独有的高枝胜韵。所以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人间所有杰作的产生,亦无非是妙手偶得于天成。

正因为梅所独具的这些优秀的生命质量,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庭院、山坡、河堤、悬崖,都有她「俏也不争春」,「清极不知寒」的凛然身影。师法自然,默默屹立在大自然中的这些大师们,无言地向人们传达着本真无华的生命意义,无时无刻不在四季轮转的更迭中,示现着最究竟的化育之道。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就不同。」一株清梅,心澄体静。诚愿世间尽得如梅般高洁之士,留得清气满乾坤。

相关事件

缘起苏东坡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稍后,家眷来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

东坡当时的心境。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

传统寓意图案

《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具、建筑等应用较多。

三友对联

松柏风度,梅竹情操

岁寒三友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竹开霜启翠,梅动雪前春

吾爱松柏梅兰友,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翠竹青松白梅兰

岁寒三友

红梅傲雪花千树,青松耐寒叶万年

青松翠柏迎春至,白雪红梅送福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松竹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梅松竹岁寒三友,书画诗翰苑一池

松竹梅岁寒三友 日月星碧空一景

松竹梅岁寒三友,风雅颂文史四精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松竹梅岁寒三友,忠孝悌为人三要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梅花铁为骨,绿竹虚作心

风吹竹叶龙摆尾,雨打鸡冠凤卢头

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雪里梅花称俊杰,霜中菊蕊是英豪

松花漫天千年药,桐叶满云五色香

松阴一径白云湿,花影半帘红日迟

庙会小吃

一般人谈到岁寒三友皆知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华,每届隆冬,亦有所谓“岁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

所谓“半空儿”,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时一般干果行商,趸进大批花生,分别拣择其肥瘠,按货论价。花生果空而不实者,值最低廉,贩商购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气味,售诸爱好者,取名“半空儿”。

寒冬小巷,常有小贩身背大麻袋,叫卖“半空儿,多给”。居民恒有爱食此者,儿童因出少许钱可买一大堆,亦喜而购之。小贩虽背大麻包,却并不沉重,简单易卖,很快售罄,满意而去。间亦有狡黠的摊贩,以“半空儿”掺入肥硕花生米中,论堆发售,待顾客购得吃时方知上当。

另一“友”为“冻柿子”。柿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产量最丰。柿子初收上市,小贩叫卖:“赛倭瓜的大柿子——涩了换喇!”及至霜降过后,叫卖改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两种吆喝声,便可晓得秋柿与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涩,须经人工“漤”过,则色红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涩味全消,而肉质熟烂,成为蜜汁,所以此时叫卖者以“喝蜜”来形容。到了冬令,经过严寒,柿子汁液冻结,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凉澈心脾,且有润燥、利大便之功。当时或有谓能祛除煤气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学。

第三友者是“海棠红”。所谓“海棠红”,实是冬天已届全红的海棠。这种海棠经过严寒,冻得很坚实,街头小贩颇多贩卖,买主大多是孩童。此种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内一咬,冷透牙根。笔者幼时常乐于此道,每与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频频挤眼而笑。我们淘气时,就把冻海棠用筷子夹起,接近炉火烤之,海棠冰质渐融;多烤一会,常因海棠皮破而发出吱吱声,然后再放入口中,那种凉不凉、热不热的味道,唯有孩子们才知其中乐趣。由于海棠全身通红,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为鲜红,故称之为“海棠红”。

“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这三位一体的“岁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独特享受。有些摊贩专卖此“岁寒三友”。

第五篇: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编写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包括《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黄山松》《竹颂》《梅香正浓》。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把课文读懂读通。

2、了解文中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4、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若学生有兴趣,引导他们课余时间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读。

6、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课时安排:

《墨梅图题诗》 1课时 《墨竹图题诗》 1课时 《苍松怪石图题诗》 1课时 《黄山松》 1课时 《竹颂》 1课时 《梅香正浓》 1课时 《综合活动》 2课时

《习作练习》

4课时

墨梅图题诗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教学构思:

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检查预习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冕(miǎn)乾坤(qián kūn)妥协(tuǒ xié)卓(zhuó)尔不群 花蕊(ruǐ)厌恶(wù)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妥协:屈服、低头。

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三、理解诗文意思: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四、根据王冕笔下梅花的特点我们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王冕作诗的原因:王冕青年时代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于是他焚毁文章,永绝仕途,浪迹江湖,过起了隐居的生活。3 诗人为了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2)王冕作诗的目的: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3)图中梅花的特点。“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王冕的《墨梅图》传世不只一幅。课本选用的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五、补充资料:

1、写竹的诗句: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写梅花的诗句:

《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写松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六、作业设计:

查找王冕的资料,准备交流。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课后反思:

墨竹图题诗

教材分析:

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构思:

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跟老师一起学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

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3、本诗含义: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第一句“衙斋卧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 7 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4、1句与2句之间的关系:第1句是实写,作者听到了竹子潇潇作响。第2句是虚写,是作者自己的联想。第1句的实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有这样的声音才有了作者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声音可能谁都能听见,可是也只有那些关心百姓疾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是又一次对中心的强化。

5、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6、回顾反思: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四、阅读链接: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亦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作业设计:

查找郑板桥的资料,准备交流。板书设计:

墨竹图题诗

特立独行、爱民如子、体恤民情

课后反思:

苍松怪石图题诗

教材分析:

《苍松怪石图题诗》是一首古体诗,句子长短不一,洒脱不羁,对苍松的高尚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同时借“苍松与怪石”写出了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铮铮男儿的性格。本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教学构思:

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1、谁来说说“扬州八怪”指谁?

2、昨天,我们学习了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方膺的《苍松怪石图题诗》。

3、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矫(jiǎo)阙(què)迥(jiǒng)膺(yīng)阿谀(ē yú)铮(zhēng)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耿直:(性格)正直;直爽。

铮铮铁骨:有骨气、有气节。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声音。

三、理解诗文意义:

1、作者简介: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

2、古诗的意思:“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 10 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3、赏画: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映衬更显其“苍、怪”。)

四、探究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回顾反思:请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查找李方膺的资料,准备交流。板书设计:

苍松怪石图题诗 苍松挺劲 饱经风霜 刚正不阿

课后反思:

黄山松

教材分析:

在当代诗歌中,张万舒的《黄山松》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佳作。吟读这首诗,我们首先被它那博大宏伟的场面和磅礴雄浑的气势所震撼所激荡。大自然在这里被充分人格化,诗人赋于这些自然界的事物以强悍的生命意识和飞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2、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3、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构思:

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加深自悟。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采用质疑的方法学习本文。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谁知道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2、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劲(jìng)枝 迸(bèng)

2、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松树的诗句。

2、把黄山松的精神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

黄山松 顶风傲雪(自强)坚毅不拔(拼搏)百折不挠(进取)

课后反思:

竹颂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赞颂劲竹的抒情散文。作者从劲竹的生长、气节、态度等多方面着手,写尽了劲竹坚毅顽强的品格、质朴清新的本质。教学目标:

阅读这篇抒情散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表现什么样的“神”。教学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构思:

本文在记叙、抒情、议论中饱含哲理,在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去诵读,不要过多地分析课文,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句,并能依据课文的句子造句。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管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画坛独树一帜,独具风格,以粗干大叶,撑天柱地为特征。所以,诗人艾青题词暂管佬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2、下面我们来学《竹颂》,更要学习一种精神。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并正音正字

1、注音:笋 曳 潜 劲竹

2、填字:pān附 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扬 xiāo洒

3、解词: 萧萧:拟声词,形容了马或水声等。这里形容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

凌云:直上云霄。凌:升高 尘俗:世俗 摇曳:摇荡

三、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用铅笔划出形神兼备状写竹子的语句。

2、学生读出这些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3、开头哪个字突出竹子的“魂”,为下文写神奠定基础。“劲”——坚强有力。

4、第二段突出“劲”的语句有哪些? “形”——身躯粗壮;声音铿锵。突出“劲” “神”——纯洁、朴素

形神兼备——有节,虚心(双关)

5、齐读第三段。

①本段写什么?本段写恶劣坏境中竹子的“形”和“神”。②采取什么方法来描写的?(对比的方法。)

③怎样对比的?以春花来对比。(花谢人散;劲竹常青。)④对比的作用是什么?证明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突出开头提到的“劲”

⑤本段还描写了竹子什么精神?

冬天送绿;暑天送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自读第四段,思考竹子对“我”有何影响? 净化“我”的灵魂。

7、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四、总结课文:(意在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描绘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突出竹子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业设计: 查找有关竹的诗句。板书设计:

竹颂

形:身躯粗壮、清枝碧叶、如不朽的松柏、郁郁葱葱、潇洒挺拔 ——坚毅顽强 神:坚毅顽强、虚心有节、纯洁朴素、无私奉献、净化灵魂

课后反思:

梅香正浓

教材分析:

《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16 热血沸腾。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2、针对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问题,能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3、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来体会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崇高气概,并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

5、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教学重点: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作者文章中饱含的激情,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教学难点:

自读文章,引导学生根据主旨发现问题,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对文章的感悟。教学构思:

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本文四字短语较多,虽琅琅上口,可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形式还较为陌生,因此学要引导学生充分熟悉文章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加深自悟。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采用质疑,求证的问题法学习本文。

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由冬季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雪绽放,引出课题并板书。

2、教师提问拓展:看到梅花会想到哪些与梅有关的诗词?重点分析梅花所具有的品格,为理解史可法的精神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体会主旨: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文章读通读顺,对于本文四字短语较多,文白交融的行文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

2、学生初谈对文章的感受,尝试着说一说本文与以往所学文章有何不同。共同交流,在文章的行进过程中释疑答惑,对于基本字词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作好基础知识的积累。

酷爱:十分喜爱。拜谒:拜访、拜见。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尸骸:尸骨。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戕害:杀害、残害。

3、学生再读文章,通过对史可法感人事迹的描写,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首先让学生通过对联归纳出发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几件事,再用自己的话复述每件事的大致内容,最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尝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段义。并引导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品味每件事所蕴含的精神与品质。

4、情感脉络:

崇敬——由岳飞等民族英烈引入史可法的事迹 感动——①忠心劝谏――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②誓与城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③气绝而死―― 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肃然——“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体现出一位忠臣的拳拳爱国之情。

感慨——对比写法,更加突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5、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有感情诵读,并能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史可法那崇高的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

(1)“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提出救亡方略”――用深沉朗读表现出史可法对国家与朝廷的一腔忠诚。

(2)“吾誓以身殉城”――

用坚定的语气体现出主人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3)“拔刀自刎”――

高亢的语调体现无畏的英雄气概。(4)“大骂气绝而死”―― 要体现出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三、交流合作,深化感悟

学生在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教者要围绕课文的主旨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借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1、史可法的精神源自于什么?

2、对于这样一个昏庸的朝廷,史可法的所作所为有价值吗?

3、文中最后提到的两类人,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此时的史可法已经站在国家与民族危亡的高度来看待生与死,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民族的兴衰。这一点更加体现出民族英雄们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四、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回顾全文,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借物喻人,将具有特质的事物与具有相同品质的人联系起来,使文章含义隽永,回味无穷。

五、复习拓展:回顾以往所学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古井》《白杨礼赞》《落花生》、六、体味“梅香”与“浓”的含义。“梅香”是指民族英雄们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气节。“浓”字形象地指出这种精神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巨大而深远的。

七、总结与升华:如果将中国的历史比作浩渺的夜空,那么那些在历史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无疑就是那耀眼的星斗,是他们将夜空点缀得无比壮丽;如果再将这些英雄们比作傲雪怒放的梅花,那么他们所具有的铮铮气节犹如那浓浓的梅香必将永远弥漫在我们的心中。

八、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梅花的诗句。

2、查找英雄人物的资料。板书设计:

梅香正浓

忠心劝谏――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誓与城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气绝而死―― 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松竹梅》综合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诗文,感悟“岁寒三友”的品格。

2、通过举办书画展,训练诗、书、画的能力。

3、学习“岁寒三友”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熬然正气。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本单元诗文,感悟“岁寒三友”的品格。难点:学习“岁寒三友”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熬然正气。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作品

准备好笔、墨、纸、砚,选择内容,可以抄录名家名作,也可以自己创作。

作品可以是诗配画,也可以是画配诗,还可以只写事或画画儿,但不 能只有画没有字。画可以用照片,也可以剪贴。

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二、展示作品

请同学评议出优秀地方作品并展示出来。组织同学分小组看书画展,观看时可以交流,注重欣赏作品的字体、布局、颜色……同类作品可以比较着欣赏。

三、评选佳作

组织参观者讨论、填表、评出最佳作品。

第二课时 书画展

教学内容:

1、海报 用毛笔书写赞颂松竹梅的诗文、对联。

2、看书画展 评选优秀作品

同学们,大家都喜爱松竹梅傲然屹立于风雪之中的英姿,敬仰它们不屈的精神。12月25日至30日,六年级将在三楼东侧走廊举行松竹梅书画展,欢迎其他年级参展和参观。松竹梅书画展筹备小组 2011年12月25日 松柏风度

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竹开霜起翠 梅动雪前春 吾爱松柏梅兰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关于气节(情操 人品 气概 正气)的词语㈠ 教材中的: 高标挺立 特立独下 不屈不挠 铮铮铁骨 卓尔不群 耿直廉洁 坚毅顽强 挺拔雄健 壮怀激烈 视死如归 ㈡ 补充:

胸怀磊落 大义凛然 刚正不阿 光风霁月 赤胆忠心 忠心耿耿 披肝沥胆 赤胆忠心 万死不辞 恪守不渝 洁身自好 傲世出尘 克己奉公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 高风亮节 冰清玉洁 安贫乐道 宠辱不惊 庄重端方

习作指导一《写一种植物》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习作要求:

1.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植物。

2.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植物,并体现植物与人相似的品 质或志向。

3.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4.使学生热爱习作,并学习事物的品格或志向。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写一种植物。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植物的特点体现植物的品格或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岁寒三友”傲立于风雪之中的英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并体现这种植物与人相似的品质或志向。

二、诗文引路,抓住重点

大树、小草、鲜花这些都是植物,植物不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们身上蕴含着一种品格或志向,古人们发现了这些,就借植物表达自己的志向。

引导学生赏析郑板桥的《竹石》,体会竹子顽强不屈的品格。教室中的条幅写的是陈毅爷爷的两首诗《梅花》和《松树》。引导学生体会两种植物的精神,并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合作交流,启发选材

1.同学们,你们喜爱的植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 23 点?它的哪些品格或志向与人相似?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四、明确要求,启发命题

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 1.要写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来写。2.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和它所象征的精神、品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写。3.按一定顺序来写。4.文题自拟。

在明确习作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命题。

五、读写结合,布局谋篇

1.师读范文《菊花》,学习写作顺序,指导学生列提纲。2.学生书面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收集材料,完成底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交流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习作。学生学习过程:

一、继续习作,完成初稿

同学们,再用10分钟时间把上节课没有写完的初稿写完。写完后自己认真地读一读,改一改。

二、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全班评议。

把自己习作初稿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大家评一评。(评议三、四篇。)24 评议时,提示学生:看是否把要说的意思说具体;说清楚;是否做到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

通过全班评议几位同学的习作,不但被评的同学得到大家的帮助,而且大家从中受到了启发,同时也知道了怎么评议这次习作。

为了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各小组进行评议。

教师深人小组听取学生评议,也可参与小组发表意见与同学们商量。要特别关注弱的小组。

三、自己修改,誊抄

提示学生:修改自己习作时要认真考虑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要注意吸取别人的长处。抄写时注意不写错别字,把它写工整。(把学生的习作收上来,进行批阅,注意发现好的习作。)

四、佳作欣赏

指几名缩写优秀者朗读习作,引导学生按要求品评欣赏

五、反复修改,认真誊写。

六、作业设计:

1、学生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2、学习《课外阅读》。

习作指导二自由习作

教学内容:

自由表达,可写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可写自己的心理话,也可写读书笔记,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写完后认真修改。教学目标:

1、自由表达,可写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可写自己的心理话,也可写读书笔记。

2、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

3、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写完后认真修改。教学重、难点:

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写完后认真修改。教学构想: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再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说清楚什么是缩写,再练习写文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练写积累运用八习作。学生学习过程: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自己把“习作提示”认真读一遍,想一想对这次习作提了什么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整理:

(1)习作内容:不出题,不限范围,自选内容。把写得好的日记、读书笔记整理成一篇文章。

(2)习作要求:

a、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b、写清楚(有一定条理,说明白);c、注意不写错别字。

3、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敞开思路,动笔习作(作前指导不超过15分钟,余下的时间全部用于学生习作。)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对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好典型习作,准备引导学生评议,指导修改。

三、作业设计: 学生继续作文 板书设计:

自由习作 内容:不限 要求:重点突出,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写清楚(有一定条理,说明白); 注意不写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交流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习作。学生学习过程:

一、继续习作,完成初稿

同学们,再用10分钟时间把上节课没有写完的初稿写完。写完后自己认真地读一读,改一改。

二、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全班评议。

把自己习作初稿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大家评一评。(评议三、四篇。)27 评议时,提示学生:看是否把要说的意思说具体;说清楚;是否做到语句通顺。

小组评议。

通过全班评议几位同学的习作,不但被评的同学得到大家的帮助,而且大家从中受到了启发,同时也知道了怎么评议这次习作。

为了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各小组进行评议。

教师深人小组听取学生评议,也可参与小组发表意见与同学们商量。要特别关注弱的小组。

三、自己修改,誊抄

提示学生:修改自己习作时要认真考虑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要注意吸取别人的长处。抄写时注意不写错别字,把它写工整。(把学生的习作收上来,进行批阅,注意发现好的习作。)

四、佳作欣赏

指几名缩写优秀者朗读习作,引导学生按要求品评欣赏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设计:

1、学生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2、学习《课外阅读》。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

优点:事情叙述较清楚。不足: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修改:

课后反思:

下载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岁寒三友的诗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岁寒三友诗歌朗诵会教学设计

    “岁寒三友”诗歌朗诵会活动设计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朗诵“岁寒三友”的诗篇,积累描写“岁寒三友”的诗词,加深学生对岁寒三友象征意义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墨梅图题诗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朗读感悟能......

    走近“岁寒三友”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课 ——教学设计 执教人:王新凡 单 位:十四小教育集团达士营学校2018.01 《走近“岁寒三友” 走近“岁寒三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

    “岁寒三友,圣诞一夜”主题圣诞晚会[五篇范例]

    “岁寒三友,圣诞一夜”主题圣诞晚会 年轻充满的是欢笑,最让大家难忘的要数一年一度的圣诞晚会。希望今年的圣诞晚会在精心策划与密切配合之下,也给大家留下一个快乐的“Christm......

    第八单元岁寒三友-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一、单元分析 竹与松、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诗句

    西施咏 王维月下独酌李白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诗句

    描写冬季的诗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诗句~

    唐宋古诗名句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李白)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