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岁寒三友”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课
——教学设计 执教人:王新凡
单 位:十四小教育集团达士营学校2018.01
《走近“岁寒三友”
走近“岁寒三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岁寒三友”内在的精神品质。2.培养积累、合作、勤于表达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①查找关于松竹梅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有关松竹梅的知识。②查找并抄写关于松竹梅的成语、古诗文,对联、书画作品等,并能背诵下来。
③搜集生活中具有松竹梅品格的人物事迹,在小组内讲相关人物故事。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奖杯。3.学生准备:练习本,彩笔。
三、活动重点
1、积累有关成语、对联、诗文等。
2、感受“岁寒三友”的精神品质。
四、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第八单元,认识了岁寒三友——松竹梅,他们以不屈不挠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称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赋诗著文来赞美它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道,走近岁寒三友松竹梅,通过有趣的活动,来领略它们的风采。(板书:走近岁寒三友)2.过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分组搜集了有关松竹梅的资料,这节课我们依然分组进行汇报展示。
(二)宣读活动规则: 1.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
2.活动分为厚积薄发、欣赏品味、畅所欲言三个环节。其中厚积薄发包括成语接力、对联抢答和诗句比拼三轮比赛.前三轮比赛每组基础分10分。成语接力和诗句比拼都是小组依次轮流作答,每次委派一名
/ 6
选手,限时1分钟,超出1分钟的淘汰出局,依次扣3、2、1分,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优胜组加3分,本轮算是结束.重复的不计分.欣赏品味包括两轮比赛:资料展示和激情诵读,畅所欲言即抒写绘画。评委不给本组打分.每轮结束时评委要把分数传给记分员统计。3.奖励措施:积分最高者为冠军组,颁发冠军奖杯并拍照留念。4.活动之前已经推选计分员、监督员各一名以及四位评委,计分员负责计分,监督负责监督。
(三)第一环节:厚积薄发 1.成语接力:
请说出与松、竹、梅有关的成语,各组代表按从小号到大号依次开火车说成语,火车停下1分钟,或者重复,本组就要淘汰出局,直到剩下最后一组算本轮比赛结束。
青梅竹马 望梅止渴 胸有成竹 罄竹难书 势如破竹 竹报平安 竹篮打水 苍松翠柏 松鹤延年 2.对联抢答:
对联抢答时,每次答对加2分,答错扣1分 梅香(竹节、松骨„„)松柏风度(梅竹情操„„)花开富贵(竹报平安)傲霜松竹梅(迎春桃李杏„„)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门前春色万千景(院内红梅三五枝)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3.诗句比拼:
请各组推荐一名选手参赛,依次背出带有“松竹梅”字的诗句,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能重复。同组组员可以小声提示,背不出来即为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小组多加3分。
(四)第二个环节:欣赏品味 1.资料展示:
把你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展示给大家,做讲解员,简单介绍。
/ 6
2.激情诵读:
把你们搜集的赞美松竹梅的名篇佳作拿出来,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美的一小节,在组内互相读一读,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朗读。接下来的几轮比赛,4个评委都要计分,每轮比赛结束时还要传给记分员和监督员统计。(放松竹多情曲和高山流水松竹梅古筝曲)小组代表轮流读。
评委评价:突出一人,先说优点,但是如果能 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感情充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了--的不畏寒霜的风采。
(五)第三个环节:畅所欲言
1.说写绘画: 岁寒三友的高尚品格说不尽道不完,那我们心目中有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呢?下面,请拿出练习本,或写或画,自由表达,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唱出你心中的赞歌。限时3分钟。看哪个小组产品多,创作出色。
2.一展风采:小组代表依次上台,轮流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六)荣誉时刻
1.这节课的比赛已经结束,请计分员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宣布冠军组。感谢计分员监督员认真、无私的付出,掌声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2.有请 组上台领奖。老师给冠军组颁发奖牌。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七)畅谈收获
1.同学们,回顾这次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是啊,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松、竹、梅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还明白了学习中积累,合作,表达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学会合作,善于积累,勤于表达,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有关松竹梅的古诗文。板书:
/ 6
走近“岁寒三友”
厚积薄发 积累
欣赏品味 合作
畅所欲言 表达
课后反思 满意之处:
1.“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在实施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仅仅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在实践中兴致勃勃地去培养实践能力。达到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各要素的整合。
3.在指导中我们要悉心、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阶段小结,重新调整规划和实施下一步的活动,使活动有可操作性,有实效地开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过程为主,以鼓励为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小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知识面窄、不懂信息技术、缺乏采访调查工具等困难,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我和家长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使得活动顺利开展。不足之处:
因展示过程中没有规划好时间,以至于课堂超时,应进行删减,5 / 6
提高课堂效率。/ 6
第二篇:岁寒三友诗歌朗诵会教学设计
“岁寒三友”诗歌朗诵会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朗诵“岁寒三友”的诗篇,积累描写“岁寒三友”的诗词,加深学生对岁寒三友象征意义的理解。2.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学生收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词,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朗诵。
2.教师准备PPT和相关音乐。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2.朗诵“竹篇”
独诵《墨竹图题诗》(朗诵者:牛海燕
田露艳)合颂《山居秋暝》(朗诵者: 乔雪玲
王秀秀)独诵《竹石》(朗诵者:张正祥 徐光强)合颂《官舍竹》(朗诵者: 蒋秀 宋佳佳)
合颂《春天的竹子》(朗诵者: 张勇
张梓玲
刘新辰)3.朗诵“松篇”
独诵《青松》(朗诵者:王乾 田振钰)合颂《南轩松》(朗诵者:李彦
梁瑜玲)
合颂《苍松怪石图题诗》(朗诵者:柳志萍
柳志芳
梁青艳)集体朗诵《黄 山 松》(领诵 :郎洋
王克海)4.诵读梅篇
独诵《墨梅图题诗》(朗诵者: 田玉琴
王艳)合诵陆游《卜算子· 咏梅》(朗诵者: 熊婷
刘楠)独诵《早梅》(朗诵者:安福星)
独诵王安石的《梅花》(朗诵者:田吉祥
李建贤)合诵《山园小梅》(朗诵者:冯胜荣
王志琪)独诵《梅》(朗诵者:刘涛)
合颂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朗诵者:何雅婷
柳阳华)师生合颂现代诗《梅花》 5.小结,宣布诗歌朗诵会结束。
第三篇:走近家长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感恩父母心
主题的产生
中华民族历来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子女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都围着他(她)转,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家长放在眼里,怎么可能孝顺父母呢?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报恩的下一代?为此,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感恩父母心”的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搜集身边和世界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的感人故事。学写观察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美术的绘画方法,音乐的唱法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
2、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重,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抱恩。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走近父母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活动主题
老师讲一个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课前也让学生阅读了很多关于父母的故事),问学生: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发表感想)
2.教师设计“父母一周”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3.父母和孩子分别填写调查表,并做对比,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父母知之甚少。
4、写关于父母的观察日记,记下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第二阶段.感恩父母
1、组织讨论,确定感恩内容。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和父亲节是哪一天吗?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a.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并送上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比如贺卡)。b.画一幅漂亮的画,写一篇漂亮的字,并请父母评一评。c.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深情厚意。d.为父母表演节目,使他们感到欣慰和愉快。
2、动手实践
感受体验
引导学生用两周时间来为父母做事,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诺言。
(1)搜集赞美父母的诗词,故事,自编自演的小品,三句半,用父母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做贺卡和绘画的同学,要备好需要的材料。(3)给父母写的一封信、所写的观察日记,要随时写好。
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开篇语:上节综合实践课,大家围绕“感恩父母心”这个中心确定了四个研究主题,分别是:父母为你付出了什么?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平凡伟大的父母!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大家做了大量的调查,有的同学在书中,网上查找资料;有的同学采访家长;有的同学发调查表进行调查;还有的同学观察家长的一天,一周生活情况,并写下观察记录„„老师手中拿的这些资料是部分同学的观察记录和调查表,这么多,说明大家做了很多工作,那么这节课,就请大家把你的实践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组
主题: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什么
一曲深情的母亲,能激起多少情感的浪花,能引起多少美好的回忆,母亲——多么伟大的字眼;父亲——多么神圣的称呼!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汗水,流淌了多少担心的泪花,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又把他们哺育成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太阳,是父母生活的全部。
我们小组带着“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
1.出示调查表:(1)父母每晚陪我们学习的情况
(2)父母每月为我们的支出情况
从这些调查表可以看出:父母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2.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对家长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请听同学们的汇报: 刘聪:妈妈的一天
宋发彬:爸爸妈妈的一天
周子奇:妈妈的一天 孙伟峰:感恩父母心
3.请看小组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在这个小品中,能看到你的影子吗? 看完小品后,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大家谈)
4.我们小组还在网上搜到一个小节目,讲述的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从他们身上也能看到你父母的身影,大家想看吗?(想看)
表演三句半:《难忘父母恩》
第二组
主题: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我们每天和父母朝夕相处,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可是,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下面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
1、我们小组在全班发出调查表,通过大家和家长的分别填写,相信大家都有许多感慨,谁来谈谈?(大家谈感想)
请看我们的调查表:(关于“父母生日,优缺点,爱好”,孩子们的了解情况。)
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知道他们心里想些什么吗?我们为此采访了部分同学的家长,下面请看我们的采访录像。(看录像)谈感想。
2.因为父母的伟大,所以世界各国设立了父亲节和母亲节,下面倾听尹运泽等同学的讲述„„
3.朗颂赞颂父母的诗歌。
第三组
主题:平凡父母的感人故事
生活中我们看到父母的辛劳,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这样平凡而伟大的父母,我们小组搜集了一些平凡父母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听我们小组的回报:
1.故事:《母爱》,《汶川母亲》
是呀,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常常创造出许多奇迹,比如:当还自备车压倒时,但身力薄的母亲竟能抬起汽车;当孩子被鳄鱼咬到的时候,父亲竟能用两手掰开鳄鱼的大嘴;在大楼顷刻倒塌时,父母亲竟能及时将孩子保护在自己身下,用生命换取孩子的存活。
2.小合唱:《母亲》(全场气氛达到高潮,许多孩子哭了)
第四组
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我们小组就以“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为内容,进行了调查活动。小组中,同学们采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和谢意,如:写日记,写信,画画等。
1。十几名同学展示自己画的画,在画中有给父母洗脚的,有帮父母做家务的,有取得优异成绩给父母看的;有的朗颂给妈妈的一封信。。。)大家的感情很真挚。
2.我们小组还对部分家长进行了调查采访,下面请看我们的采访录像。(放录像)
看完录像,同学谈感想。
这是父母对我们的希望,请大家记住父母的嘱托。
教师结语: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父母为我们所做的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父母是春天,是温暖和幸福。父母用心点亮孩子的心,用爱培养孩子的爱。悲伤时,父母是慰藉;软弱时,父母是力量。父母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凝结了孩子的血肉,更在于塑造了孩子的灵魂!
老师希望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大家能够了解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反思: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受到很大的教育。家长说:孩子变得懂事了,能帮家长干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挑吃,穿。也听话了。孩子们知道父母的辛苦,长大了。家长说:希望以后学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对
孩子的成长到有好处。
2008.12.10
第四篇:走近志愿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志愿者相关的知识;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
2、尝试策划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重点:
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服务能力。难点
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体验服务他人的快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知志愿活动
1、视频导入。播放招远阳光公益活动的小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志愿者,在声与画的结合中,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力,更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2、图片拓展,利用招远阳光公益大量的辛勤服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进一步走进志愿者,深入了解志愿者及他们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也对我们招远阳光公益的志愿者们燃起一丝崇拜,希冀也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激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崇敬,对志愿者的向往。
3、知识渗透:让学生交流、思辨:志愿者身上都有哪些闪光的品质?教师及时提炼: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无私奉献,不图回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响亮的口号。
(设计意图:活动一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画面再现身边志愿者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关注,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愿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我们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活动二: 体验志愿工作
1、制定方案,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心中早已泛起涟漪:如果我也能当回志愿者,该是多么自豪啊!此时,创设情境:视频龙王湖垃圾过多,面对如此情境,我们能做一些什么?(临近十一,龙王湖游客将会增多,各种不文明的行为都也会增多)
小组展开讨论:作为志愿者,我们可以为招远的龙王湖做一些什么?对其中方案制定合理的小组进行展示。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2、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教师参与活动,相机采访。A清扫垃圾小组
B巡视景点,劝阻不文明行为小组 C悬挂宣传标语小组
3、小组讨论此次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预设,最后补充给学生)A外出活动,统一穿着校服,佩戴学校校牌 B需要准备手套和垃圾袋,和一些条幅 C到了龙王湖不要光顾着玩耍,以免耽误正事 D小组行动,不单独行动
E劝阻不文明行为时要注意有礼貌,避免与游客发生冲突
F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随意乱跑,要在带队老师的组织和安排下活动 最后在配乐诗中提升总结:
或许我们没有光芒四射的无穷力量,或许我们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心中有爱。我们相信爱,我们发现爱,我们坚持爱,我们就是爱的传播者。
总结与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打算以后怎样做?
第五篇:《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模版)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王云
教材分析:
《走近残疾人》是鄂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二单元第2课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残疾人.学情分析:
经调查,学生对残疾人的概念比较清楚,知道残疾人主要是指聋哑人、盲人、肢残人和智残人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较少接触到残疾人,他们所看到的大多是在路边乞讨或影视上的残疾人,因此,他们对残疾人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怜悯、好奇、畏惧、甚至是歧视的层面。
设计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师必须创设融洽的学习气氛,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因此,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和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尽情地交流与分享,从中产生心理认识以及新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从中学会自我追求和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个人感受,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模拟活动需要的简单材料,如蒙眼用的布、体验卡、写字卡以及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收集一些优秀残疾人的故事资料。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生活体验感受,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学习,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树立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用不同方式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难点:
确保学生的体验真实、深刻,在体验中激发帮助残疾人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名字叫《千手观音》,这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舞蹈节目,它荣获当年“最受观众喜爱节目”一等奖,同时荣获“特别奖”。
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生自由发言)
是的,参加演出的21位演员均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导致听力、言语障碍的聋哑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残疾人,他们虽然听不到音乐,却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音乐配合得那么默契,表现的那么完美,多了不起啊!师:是啊,残疾人是一个多么特殊的群体。当你欣赏蓝天白云的时候,当你 聆听美妙动听音乐的时候,当你在操场上快乐奔跑游戏的时候,你可曾想到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群残疾人?(出示一些残疾人图片)他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残疾人,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板书课题)
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模拟活动来体验1下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残疾人已有的认识和学习愿望,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引发学生探究残疾人的生活、学习的欲望,使教学寻找到了适当的切入点,为儿童真正走进残疾人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珍视儿童生活独特价值”的独特理念。)
二、活动体验,理解感悟
(一)活动: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1、同学们,大家都见过残疾人,但他们的生活到底有多不方便呢,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吧。(多媒出示活动题目)
(1)手势传话。将学生分组后进行“传话活动”。老师告诉单组第一位同学一句话(我想画画),同学们不能动口,只能用手势表述向后传,双组的同学注意观察,双方充分体会聋哑人的生活,最后一名同学说出领会到的意思,师公布
答案。单双组互换、再次体验观察,最后请学生谈体会。
(2)“单手穿衣”。我们再来模仿肢残人,体验一下“单手穿衣”吧!请单数组学生,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双数组同学观察他们是怎样穿鞋、系鞋带的?),单双组互换、再次体验观察,最后请学生谈体会。
(3)蒙眼走路。找几名同学做一下蒙眼走路的体验活动。同学把眼睛蒙住,扮演盲人,在同位同学扶助下从后排座位出发,绕讲台一圈回到原位,单双组互换、再次体验观察,最后请学生谈体会。
通过刚才三个体验活动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同学们自由谈感受)生1:哑巴人心里明白,可说不出来,无法表达,真是太不幸了。
生2:生活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真是寸步难行,我一分钟也受不了,盲人一辈子这样真是太痛苦了。
生3:一只手做事情真是太不方便了,就连穿鞋这样简单的事也变得很困难,刚才我用了全身的力气还没有穿好时间就到了。
生4:今天我才体会到残疾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以前我还嘲笑过邻居走路一瘸一拐的,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我伤害了她,以后我不会这样做了,我会主动帮助她。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的体验卡上。
(设计意图:这是模拟体验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换位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体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它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 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生活的有效引导,从而体现出本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核心理念。)
师:其实今天我们体验到的,只是残疾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实际生活中他们还有许多事要去做,他们需要学习、工作,需要为生存而奔波,需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所以他们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止这些。
三、心灵导行,情感升华
师:尽管残疾人在生活中困难重重,可是仍有许多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辉煌的成绩。比如说微笑面对一切的桑兰,大家一起拿出品德书看书30页关于桑兰的故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前,同学们一定收集了不少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吧,谁愿意讲给大家
听?(学生介绍。)学生讲完之后,老师在播放一段残疾人励志视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体验,我们感受到了残疾人的不易,内心世界重新认识残疾人。最后,请大家把自己体验残疾人后的一些感想记录下来。
1、心灵指引。的确,残疾人要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工作,要克服许多我们正常人所难以想像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们。社会也为残疾人做了很多事(出示图片并介绍)。你为残疾人做过什么?你打算今后怎样关爱残疾人?(为他们唱一首歌,剪剪指甲等等)。
2、合作探究。出示几幅关于不尊重、不友爱残疾人的漫画后,让学生自由判讨论,请出小法官,进行正确引导。(设计意图:教育的实质效果最终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和行动中去,生活处处是教育,学生对残疾人的认识、体验逐步深刻,实现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文本所要表达情感的共振,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一种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四、总结,关爱残疾人
播放乐曲:《你是我的眼》
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都伸出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行动起来,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方便、快乐,让世界更加灿烂美好。让我们做残疾人的眼睛!
板书设计:
战胜困难
顽强、乐观
关爱尊重残疾人